新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人之初
一年级下册《人之初》课文
一年级下册《人之初》课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就是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呀,本性都是善良的哟。
大家的本性一开始都差不多,可是后来养成的习惯不一样,就相差得越来越远啦。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要是不好好教育,那善良的本性就可能改变喽。
教育的方法呢,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致志。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从前呀,有个孟子的妈妈,为了给孟子找个好的环境,搬了好几次家呢。
孟子要是不好好学习,他妈妈气得把织布机上的布都剪断啦。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还有那个叫窦燕山的人,教育孩子很有办法。
他教的五个孩子呀,都特别有出息,名声可响亮啦。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生了孩子不教育,那是爸爸的过错哟。
教育学生不严格,就是老师太偷懒啦。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这可不对哟。
要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有啥出息呢?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看的东西。
人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啦。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咱们做孩子的,年纪小的时候,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哟。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给爸爸暖被窝,可孝顺啦。
孝顺父母,这是咱们应该做的呀。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尊敬兄长,咱们也要早早知道哦。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首先要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再增长见识。
要学会数数,还要认识文字。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百到千,再从千到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样最厉害的东西,就是天、地、人。
三种明亮的东西,就是太阳、月亮和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三种重要的关系,就是君王和臣子要讲道义,爸爸和儿子要亲密,丈夫和妻子要和睦。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有春天、夏天,有秋天、冬天。
这四个季节,不停地循环,永远不会停哟。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字经》
三字经(一)经典国学再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我是小助手1.初:人生之初。
2.性:品德,道德。
3.本:本来,原来。
4.性:天性。
5.习:性格。
6.苟:如果,假使。
7.迁:改变。
8.道:方法。
我是小翻译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性格也相差不多,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所受的教育有差别,人的性格习惯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孩子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天性就会改变。
教育有许多种方法,可是最重要的要专心致志,能够坚持长久。
考考你的智慧1.请你用直线在选文中画出一组反义词。
2.“性乃迁”的意思是()A.天性就会改变。
B.性格就会迁移。
C.天性会迁移。
3.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呢?请你在下面说法合适的后面的括号中打“√”。
(1)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致志,一刻也不能放松。
()弘扬传统文化田子退金孩子如果不能好好教育,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持之以恒。
不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宰相叫田子。
他做了三年的宰相,他不做宰相之后将他当宰相的三年间得到的两千两黄金献给他的母亲。
母亲问田子:“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黄金的?”田子说:“这是我当官所得的报酬。
”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吗?你这个样子做官,不是我所期望的。
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诚实。
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
作为作家的大臣,不忠诚,那么也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你把这些金子拿走吧。
”田子惭愧地走出家门,接着,他去齐王那里退还了黄金,还请求让自己进监狱。
齐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惠,有大义,就免了田子的罪,再次任命他当宰相,还把黄金赏给了他的母亲。
从此,田子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喜爱。
这个故事就教育我们因为后天的环境,我们的天性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接受良好的教育。
(二)经典国学再现昔孟母,择邻处。
人之初一年级下册课文(含译文)
人之初一年级下册课文(含译文)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人之初译文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秉性都是善良的,
天性大致接近,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会形成差别。
如果对孩子不好好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育孩子的方法,贵在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孩子小时候不读书,是很不应该的,
小时候不读书,长大后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不读书和学习,就不知道礼仪和道理。
《人之初》(说课稿)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人之初 (说课稿)前言本次讲解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的课文《人之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类在出生时是如何世界观的,以及人类从出生到成长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所经历的过程。
课文分析1.文章体裁:叙事散文2.篇幅:共计232个字。
3.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包含两个段落。
第一段描述了人类在出生时的状态;第二段则讲述了人类经过自己的成长而变得独立自主的过程。
课文内容第一段“人之初,性本善。
”这一句话代表了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
从出生时,人们的天性就带有善的品质。
但是,如果这些本质无法得到保护和发展,那么它们就可能被扼杀,不再体现出来。
接着,文中又用“性相近,习相远”来描述人类在出生时的状态。
人的天性相近,都有着善良的品质;但是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导致人们的习惯和性格不同。
第二段“苟不劳,替罪羊。
”通过这句话,文章开头就表达出了勤奋是人类成长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们总是逃避劳动,不去拼搏,那么他们将来会成为别人替罪羊,受到惩罚。
接下来,文章描述了人类从出生到显露出自己的个性,需要几个必要的条件:劳动、交往、学习。
孩子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与他人的交往、学习各种知识,让自己健康成长。
最终,孩子们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教学建议1.引导孩子们理解孟子的人性论,了解人的天性本善,但也需要保护和发展这些善的品质。
2.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不足,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指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劳动、交往、学习,在成长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充实自己。
总结《人之初》这篇课文在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引导孩子们理解人性论,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不足,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劳动、交往、学习,在成长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充实自己。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第五单元8《人之初》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之初》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掌握诗词的朗诵技巧。
•能够感受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朗诵《人之初》这首诗。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并表达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习诗歌内容
•向学生介绍《人之初》这首诗的作者、背景等。
•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汇,使学生理解诗歌意义。
朗诵练习
•给学生时间学习和背诵《人之初》。
•分组进行朗诵练习,让学生展示成果。
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人之初》的感受和理解。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想法。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阅读并背诵《人之初》。
•让学生写下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之初》这首诗歌。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原文rén zhī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之初,性本善,xìng xià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相近,习相远。
gǒu bújiāo x ìng nǎi qiān 苟不教,性乃迁,jiào zhī dào guìyǐzhuān 教之道,贵以专。
zǐbùxué fēi suǒyí子不学,非所宜,yòu bù xué lǎo héwéi 幼不学,老何为?yùbùzhuób ùchéng qì玉不琢,不成器,rén bù xuébùzhīyì人不学,不知义。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人之初》教案第一课时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一年级下识字8《人之初》
一年级下识字8《人之初》《一年级下识字 8〈人之初〉》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识字 8《人之初》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课文。
这篇课文不仅能帮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汉字,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开篇的几句,就像是一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思考人性和成长的大门。
孩子们可能会好奇,什么是“性本善”呢?其实呀,就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那为什么又会“习相远”呢?这是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环境、教育和经历都不一样,所以慢慢地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有的小朋友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而有的小朋友可能更喜欢玩耍,不太愿意学习。
时间长了,爱学习的小朋友会学到很多知识,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太爱学习的小朋友可能就会落后一些。
这就是“习相远”的一个小小的例子。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这几句告诉我们,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他们善良的本性就可能会改变。
而教育的方法呢,最重要的是要专心、专注。
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在教育小朋友的时候,可不能三心二意,要认真、有耐心。
就像教小朋友们写字,一笔一划都要认真教,不能马虎。
如果一会儿教这个,一会儿教那个,小朋友们可能就会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学了。
只有专心地教,小朋友们才能学得好。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里面的故事可有趣啦!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好几次家。
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把织布机上的线割断了,以此来教育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小朋友们可以想一想,如果自己不好好学习,爸爸妈妈是不是也会很伤心、很生气呢?所以呀,我们要像孟子一样,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好好学习。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教育孩子很有方法,他的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这说明,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能变得优秀。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可能还不太能完全理解这些道理,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图文版
知识积累
积累词语:
初始 专心
初夏 专门
天性 善良
性格 友善
知识积累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字词学习
zhī
组词:万 兽 之 王
wàn shòu zhī wáng yán zhī yǒu lǐ
言之 有 理 求之不得
qiú zhī bùdé
造句:老虎 是 万 兽 之 王。
lǎo hǔ shìwàn shòu zhī wáng
字词学习
xiāng
组词:相 互
xiāng hù xiāng děng
远 镜。
字词学习
yù
组词:玉米 玉石
yù mǐ yùshí bǎo yù
宝玉
造句: 农 民 伯伯 收 获了许多 玉米。
nóng mí n bóbo shōu huòle xǔ duō yù mǐ
字词学习
yì
组词: 讲 义
jiǎng yì dì ng yì
定义
qí ng yì
情义
造句:我 弄 丢了 讲 义。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识字
8
人之初
R ·一年级下册
说
明
本PPT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含有生字笔画顺序动 画演示教学,欢迎大家下载,希望能帮助到您!
“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 。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天 行健,人自强……”《三字经》告诉我们 很多道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真有趣! 让我们打开书本,快去读一读吧!
相 等
xiāng qīn
相 亲
造句:小 朋 友 要 相 互 帮 助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课文讲解
雕刻 器具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道理
玉不打磨、雕刻, 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 礼仪,不能成才。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 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课文讲解
学习 合适 子不学,非所宜。 ,
幼不学,老何为? 用处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 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 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 时候就既不懂做人的道理, 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课文讲解
议 一
小时候不好好努力
议
学习,等到老了想
联系“幼不学,老何为”, 学也来不及了,只
说一说“少壮不努力,老 能留下无比的悔恨。
大徒伤悲”的意思。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主题归纳
本课讲了教育和学 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 可以使人成为有用之才。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 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识字8《人之初》|人教部编版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专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当我
玩玩具没收拾的时候,妈妈说:
。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当我 要把吃不完的饭倒掉的时候,爸爸说: 。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当我
上课开小差的时候,老师说:
。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之初,性 近,习 教,
教 ,贵
善, 远。 迁, 专。
作业: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一
背《人之初》,并找找里面的小 故事。
8 人之初
chū
初
初,就是用刀裁 开布匹,准备做衣 服了。所以它是开 始的意思。
•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 字形,遇到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性格、天性 善良、友善
人之初,性本善。
意思:人刚出生的时候,天性 都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习相远。
习惯
性相近,习相远。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SZ8《人之初》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人之初》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人之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一年级下册课文人之初
一年级下册课文人之初一、学习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等办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
会写”远、近”等7个字,重点写好”之、义”。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传统文化。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之:zhī(之前、之后、好自为之)相:xiāng(相对、相反、相同)近:jìn(远近、相近、接近)习:xí(学习、自习、习作)远:yuǎn(远方、远古、远大)玉:yù(玉石、玉米、宝玉)义:yì(同义、近义、正义)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之:zhī(之前、之后、好自为之)初:chū(初中、初级、月初)性:xìng(性别、性格、性子)善:shàn(善良、善恶、善于)习:xí(学习、自习、习作)教:jiào(教育、教师、教室)迁:qiān(变迁、迁移、迁入)贵:guì(贵重、珍贵、很贵)专:zhuān(大专、专心、中专)幼:yòu(幼师、幼小、幼儿园)玉:yù(玉石、玉米、宝玉)器:qì(电器、机器、机器人)义:yì(同义、近义、正义)四、多音字教:jiào(教室)jiāo(教书)相:xiānɡ (相信)xiànɡ (相片)五、近义词初——始善——好六、反义词近——远贵——贱老——少七、理解词语苟:如果,假如。
乃:就。
迁:搬迁,变迁,变化,改变。
宜:意思相近的:合适,适宜。
意思相反的:不宜。
琢:雕刻。
器:器具,有用的玉器。
义:道理。
八、课文翻译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环境不一样,性情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ppt课件
第一场比赛
谁字音读得准!
比赛规则:
1、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 准字音。
2、听的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 有错音举手给他纠正。
chū
初
我会读
qiān
jiào 迁
教
yòu
xìng
性
yì
shàn 义
guì 幼
贵
善
qì
zhī
之
zhuān
专
器
zǒnɡ ér yán zhī 总 而言 之 zhī jiān 之间
思考:第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三字经主要讲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 孩子的重要影响。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孩子不读书学习,这是很不应该的。 幼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以后还能有什么作 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美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 的玉器;人不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 道理。
笔顺:
造句: 羽毛未丰的小鹰跟着妈妈练习飞翔。
笔顺:
造句: 我喜欢吃玉米。
yù mǐ 玉米yù s源自í 玉石yìwù 义务 zhènɡ yì 正义
笔顺:
造句: 保护草坪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jiāo(教书)
教
jiào(教师)
第二场比赛
谁课文读得流利!
比赛规则:
1、读的同学声音响亮,读准字 音,做不添字、不漏字。
笔顺:
造句: 总而言之,你对爸爸撒谎这件事是错误的。
xiānɡ tónɡ 相同 xiānɡ xìn 相信
笔顺:
造句: 这两个陶瓷碗上的花纹是相同的。
yuǎn jìn wén mínɡ 远 近闻 名
fù jìn 附近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人之初》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jìn
近
(远近) (近处)
xí
习
(学习) (习字) (习以为常)
yuǎn
远
(远近) (远方) (远处)
பைடு நூலகம்ù
玉
(玉米) (玉石) (玉兰)
yì
义
(义气) (讲义) (情义)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 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 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人之初
`
之初性 善
习 教迁 贵 专幼 玉 器义
识字方法有许多!
加 一 加
初:衣字旁+刀 性:竖心旁+生 教:孝+反文旁 迁:千+走之底
器:四个口+犬
善:善良 友善 贵:宝贵 珍贵 专:专门 专心 幼:幼小 幼儿
zhī
之
(之前) (之后) (求之不得)
xiāng
相 (相互) (不相上下) (相亲相爱)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
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 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 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人之初》ppt课件
我会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不”字的读音
当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读第二声; 当后面的字是其他声调时,都读第四声。
板书设计:
人之初
善良 专心 Biblioteka 习识字方法: 换一换:性—姓 偏旁归类:远、迁 猜字谜:羽字丢半边(习)
我会填:
__人__之初,性__本__善, 性__相_近___,习__相__远__。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宜:应该。 琢:雕刻。 器:器物。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 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 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 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 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 有什么用呢?
《新三字经·勤学篇》 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雕刻。
器具,有用的玉器。 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 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 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只有从小好好学习, 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 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 别。
如果,假如。
搬迁,变迁,变化,改变。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ù
玉
组词:玉米 造句:我爱吃玉米。
yì
义
组词:义工 造句:我在养老院做 义工。
读一读,记一记。 ɡã shǐ 初始 初夏 天性 性格 liánɡ 专心 专门 善良 友善 老师指导:这四组词语是本文生词所组的词语,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记住它们。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默写生字词。 3、阅读《三字经》其它内容。
shàn
jiào
善
慈善
教
教师
qiān
ɡuì
迁
搬迁
贵
昂贵
zhuān
yîu
专
专心
幼
幼苗
qì
器
仪器
字词乐园
zhī 之 xí 习 zhuān 专
chū 初 jiāo 教 yòu 幼
xì ng 性 qiān 迁 yù 玉
shàn 善 guì 贵 qì 器
游戏:小猴子爬楼梯
器 玉 幼
专 贵 迁 教 习 善 性 初
jiāo(教书)
教
jiào(教师)
人 之 初
相信
远近
贵以 四季 玉米
整体感知
rãn zhī chū
人 之 初
rãn zhī chū xìnɡ běn shàn xìnɡ xiānɡ jìn xí xiānɡ yuǎn
人 之初,性 本 善,性
相
近,习 相
ɡui yǐ zhuān
造句: 羽毛未丰的小鹰跟着妈妈练习飞翔。
yuǎn
远
笔顺: 造句: 这条小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yáo yuǎn 遥 远 yuǎn fānɡ 远 方
yù
玉
笔顺: 造句: 我喜欢吃玉米。
yù 玉 yù 玉
mǐ 米 shí 石
yì
义
笔顺:
yì wù 义 务 zhânɡ yì 正 义
造句: 保护草坪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玉不 琢,不 成 器,人不 学,不知 义。
课文解读
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所选的两节《三
字经》各讲了什么内容?
我会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思考:第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三字经主要讲了后天的环境和教 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孩子不读书学习,这是很不应该
的。幼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以后还能有什
么作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美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有
用的玉器;人不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
开始笔顺学习吧!
之
相 远
玉
近
习
义
写字指导
zhī
组词:之后 造句:吃完饭之后, 我帮妈妈刷碗。
之
xiāng
相
组词:相信 造句:我相信明天会 更好。
jìn
近
组词:附近 造句:我家附近有个 超市。
xí
习
组词:学习 造句: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yuǎn
远
组词:遥远 造句: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识字8
人之初
R·一年级下册
知识备查
三字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 并称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 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 朗上口。《三字经》内容广泛,涵盖了历 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字词学习
chū
xìnɡ
初
初中
性
个性
性,告诉我们人只有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
才能有所作为。
拓展延伸
《新三字经·勤学篇》 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字词学习
zhī
之
笔顺:
zǒnɡ ãr yán zhī 总 而 言 之 zhī jiān 之 间
译文:人在初生时候,禀性本来都是善
良的,天性本来人人大致接近,只是后天所
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形成巨大差 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善
良的禀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贵在
教导他学习专心致志,始终不懈。
课文详解
1、文章第一段是什么意思?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 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 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 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 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造句: 总而言之,你对爸爸撒谎这件事是错误的。
xiānɡ
相
笔顺:
xiānɡ 相 xiānɡ 相
tïnɡ 同 xìn 信
造句: 这两个陶瓷碗上的花纹是相同的。
jìn
近
笔顺:
yuǎn jìn wãn mínɡ 远 近 闻 名 fù jìn 附 近
造句: 叔叔是我们镇上远近闻名的学者。
xí
习
笔顺:
liàn xí 练 习 xuã xí 学 习
远。
ɡǒu bú jiào xìnɡ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苟 不教,性 乃 迁,教 之 道,贵 以 专。
zǐ bù xuã yù bù zhuï
fēi suǒ yí
yîu bù xuã
lǎo hã wãi bù zhī yì
子不学,非 所宜,幼不 学,老何为?
bù chãnɡ qì rãn bù xuã
和道理。
课文详解
2、第二段是什么意思?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 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 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 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 仪,不能成才。
思考:第二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讲述了学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