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
合集下载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探讨山水画的意境, 层层阐述,思路清晰。文章一开始首先提出中 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阐释了意 境的含义,引用李太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阐释了古诗中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又以 《十六字令三首》为例阐释了毛主席的诗句意 境很深。然后以设问句提出怎
样才能获得意境,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 证,说明了意境产生的条件。最后阐述画画既 要有意境,还要有意匠,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 的两个关键。这样,文章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 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艺术作品往往融合了创作者自 身的情感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 不论是写诗还是绘画,要站得高于现实,才会拥有客观的景 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才能全面深入观察、认识现实。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 中运用了哪些例子,又是怎样来论证作者 的观点的。
课后作业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 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意匠和意境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即表 现手法,二者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 境也就落了空。诗人、画家要想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必 须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课文精讲
本文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与核心概念相关的有哪些概
山水画的意境
学习目标
掌握“惆怅”“胸有成竹”“浮光掠影”等重点词 01 语;把握“意境”的内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
解作者的观点。(重点) 02 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
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重点)
03 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 作。(难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35张PPT)
在本幅作品中,枯树站在江边,怪石嶙峋。大江 之上一支小船在寒江独钓。对岸一排排枝桠小树, 再远处出现茫茫大山,在大山之上又好像有皑皑白 雪,让人感受到这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结论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道理论证)
学 学
诗
以 作
画 ,
致 悟
境 创
用 境
。
学以致用
作者对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启示:要熟悉自己的写作对象,下笔以前,需要全面观 察,把握其精神实质。
学以致用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 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 画的。” 启示:写作不能照搬现实中的景、物、事。而应投入情 感,加以渲染,才会动人。
学以致用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 ,一定要有强烈、真 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启示:写作应以情动人。假、大、空的文章读来必然味 同嚼蜡。
学以致用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 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启示:写作应有独创性。名家文章,必然有其独特的视 角,或者体现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学习论证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
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
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
例
二 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
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
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
有了灵魂。
学以致用
再观几幅名画,从景、境、情几个方面细细品味,用以下句式 谈谈画作带给你的美感体验。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
例7:苏州古柏
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
例8:蜀中四山幽秀险雄
秀
险
雄
幽
你对哪句话的原理有深切体会和感受,结合你在语文读写或者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它对你的启示?
一 初见山水
14.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2.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3.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A.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简要概括。3.除了“意境”以外,山水画还有什么是关键?
三 再品山水
四、课后延伸:1.写一段《漓江胜境图》的鉴赏推荐语;2.李可染《漫谈山水画》、宗白华《美学散步》、袁行霈《论意境》……
例5:荆浩画松
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注: 荆浩,字浩然,五代后梁画家。擅长画山水树石,为北方山水画之祖,有《匡庐图》传世。为避战乱长期隐居在太行山洪谷,提出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二 山水有情
为了论述有关的艺术原理,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用横线划出这些例子,并简要概括例子的内容,看看他们分别阐述了什么问题。
B.品文谈艺:
例1:《送孟浩然之广陵》
例3:齐白画虾
例4: 《沁园春·雪》难得一见的国画大师笔下的毛主席诗词,诗画双绝,气势恢宏!
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
例8:蜀中四山幽秀险雄
秀
险
雄
幽
你对哪句话的原理有深切体会和感受,结合你在语文读写或者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它对你的启示?
一 初见山水
14.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2.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3.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A.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简要概括。3.除了“意境”以外,山水画还有什么是关键?
三 再品山水
四、课后延伸:1.写一段《漓江胜境图》的鉴赏推荐语;2.李可染《漫谈山水画》、宗白华《美学散步》、袁行霈《论意境》……
例5:荆浩画松
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注: 荆浩,字浩然,五代后梁画家。擅长画山水树石,为北方山水画之祖,有《匡庐图》传世。为避战乱长期隐居在太行山洪谷,提出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二 山水有情
为了论述有关的艺术原理,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用横线划出这些例子,并简要概括例子的内容,看看他们分别阐述了什么问题。
B.品文谈艺:
例1:《送孟浩然之广陵》
例3:齐白画虾
例4: 《沁园春·雪》难得一见的国画大师笔下的毛主席诗词,诗画双绝,气势恢宏!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18张PPT) 2022-2023学年部
独特性。
造出美好意境; ✓ 对所写景物有强烈、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
刻,认识全面,打动人心; ✓ 要思考和感悟生活,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课堂小结
1.主题:
本文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 观点,并且论述了获得意境的途径是深刻认识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也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 例如,齐白石画虾…… 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 ……
含义: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 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作用:在议论文中,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可以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文精读·感受表达
2.引用论证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使得其真”。 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
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 杜甫说“意境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
课文延申·思考反思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相互借鉴。文章中出现了很多作 者的山水画的创作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提示: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好画。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木然地画画,是
画不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事物……说假话不行。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谈不上意境的
齐白石:
(1864-1957)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
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 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 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
造出美好意境; ✓ 对所写景物有强烈、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
刻,认识全面,打动人心; ✓ 要思考和感悟生活,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课堂小结
1.主题:
本文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 观点,并且论述了获得意境的途径是深刻认识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也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 例如,齐白石画虾…… 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 ……
含义: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 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作用:在议论文中,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可以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文精读·感受表达
2.引用论证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使得其真”。 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
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 杜甫说“意境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
课文延申·思考反思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相互借鉴。文章中出现了很多作 者的山水画的创作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提示: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好画。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木然地画画,是
画不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事物……说假话不行。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谈不上意境的
齐白石:
(1864-1957)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
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 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 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8张PPT)
字思 词考 学探 习 究
•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多以古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人民耳熟能 详的词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 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这段话中引 用这些耳熟能详的改造过的词语,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 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字核 词心 学概 习 念
• 意境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字主 词要 学观 习 点
• 为什么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作者:李可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
作者:李可染
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 该系列作品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 术的精华。
教学目标
把握核心概念,理解 作者观点。
梳理论述思路,体会 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 系。
字思 词考 学探 习 究
•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多以古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人民耳熟能 详的词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和表达效果。
(3)《沁园春·雪》中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列 举《沁园春·雪》的例子证明了写诗、作画要“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 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山水画的意境》优质课件
顾恺之《洛神赋图》
开创山水画之先河,以细腻笔触描绘 山水之美。
展子虔《游春图》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运用金碧山水技法,展现盛唐气象。
以青绿设色法表现山水之明媚春光。
代表画家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王维《辋川图》
诗画结合,表现文人隐逸 情怀。
荆浩《匡庐图》
全景式构图,表现北方山 水的雄伟气势。
董源《潇湘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运用浅绛山水的技法,以赭石色为主色调,表现 了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清新淡雅中透露出古 朴的韵味。
06
创作实践与体会分享
个人创作经验分享
深入生活,观察自然
我认为山水画创作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就是自然。我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在户外,深入观察和 理解大自然的景象。山、水、树、石等自然元素的形态、质感和色彩都是我创作的素材。
艺术境界。
意境内涵
包括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次,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 远等审美特征。
意境与山水画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 ,通过笔墨、构图、色彩等手段表 现意境,达到寄情山水、抒发胸臆 的目的。
山水画中意境营造手法
笔墨运用
通过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如勾 、皴、擦、点、染等,表现山水
的质感和气韵,营造意境。
构图布局
运用宾主、呼应、开合、露藏、 疏密等构图法则,安排画面元素
,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色彩渲染
运用色彩的冷暖、浓淡、干湿等 变化,表现山水的季节、气候和 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
表现力。
不同风格山水画意境比较
工笔山水画
注重细节描绘和写实表 现,意境清新秀丽,给
人以雅致的美感。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任务探究
任务三: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能从意境的角度鉴赏山水画作。 从意境的角度鉴赏李可染《万山红遍》
任务探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 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 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 “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 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 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 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 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 时地利人和。
1.再读课文,抓住每段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提示: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
山 提出问题(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水
阐释什么是意境
画 的
分析问题
获得意境的途径
意
表达意境的方法是意匠
境 解决问题(结论):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任务探究
2.作者在谈论山水画的意境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试举例分
任务探究
2.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意境”?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简 要概括出来。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深刻认识对象,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身临其境,长期 观察,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任务探究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 内容说说“意境”与“意匠”二者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识文体
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
辩”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 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著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1954年起,李可染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 行写生。开始了他以西方的观察方法,运用中国传统 工具创作山水画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克服重 重困难,于1959年5月份在《美术》杂志发表了《漫谈 山水画》一文,标志着他的尝试有了初步的成果。6月 2日的《人民日报》以《山水画的意境》为题,转载了 这篇文章。
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 集》《李可染画牛》等。
自主学习
01 晓常识
李可染谈意境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 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 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 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 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03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渲染: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大艺术效果。 ②比喻夸大的形容。
惆怅:伤感,失意。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
深入,印象不深刻。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
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把握。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举荆浩画松的例子,证明 了中国画更注重表现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而这 需要长期观察。“数万本”从侧面表现观察时间 之久,“其真”指松树的精神实质。举例典型, 引用精当,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重点探究
6.作者为什么多处引用诗词,目的何在?
(1)李白的诗;毛泽东的诗
为了论证意境的概念
(2)荆浩的话;四川人说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意境( jìng )
惆怅( chóu)
夔门( kuí)
浮光掠影( lüè)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导学建议· 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在书上找出相关语句,并辨析批注,然 后同桌之间或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全班师生交流,明确论证 方法的作用及用法。
1.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关于绘画和写作的启示? 绘画方面的启示示例:①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 一定画不出好画。②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 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 的。③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 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④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 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上意境的独 创性。
2.阅读第9~10段,思考: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就能创作出好 的山水画作品?请说说你的理解。
不是。作者认为画山水画作品除了意境,还需要有意匠。意 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 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
3.文中说“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 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那如何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 对象呢?试举一例加以论证。
示例:《万山红遍》意境深远,峻拔的山、飞动的瀑、火红 的树、冲淡的村,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诗 词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美图景,表现了画家对自 然、对生活的热爱。在意匠方面,画家使用全景式构图描绘了 自然景色,用浓重的积墨法表现出山的浑厚,用朱砂色层层点满 画面,全面展现了深秋景色,显示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
合作探究
观图,对比感受。 观察下面图画,试着比一比,说一说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哪一 幅图更有意境。
两幅图画画的都是孔雀,而且角度相同,第一幅图画虽然真实, 但缺少一种打动观众的情趣;第二幅图画则充满情趣,让人心生 喜爱之情,更具有美感。所以第二幅图画更有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
历代名家对意境追求
唐代王维
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其山水画作品注 重意境的营造,以清新自然、空灵悠远的风格著称。
元代倪瓒
其山水画作品以简约、高逸著称,注重笔墨的韵味和意境的 营造,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艺术境界。
宋代郭熙
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 画创作理念,强调山水画要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游居的乐 趣,体现了对意境的追求。
01
02
03
山石形态塑造
通过勾勒、皴擦等手法表 现山石质感,体现其雄伟 或险峻之美。
笔墨运用
运用浓淡干湿的笔墨变化, 表现山石的阴阳向背和远 近层次。
意境传达
山石作为画面主体,通过 形态、笔墨和构图等手法, 营造出高远、深远、平远 等意境。
水墨渲染技巧与氛围营造
水墨技法
运用泼墨、破墨、积墨等 水墨技巧,表现山水的氤 氲之气和朦胧之美。
明代唐寅
其山水画作品构图严谨,笔墨精细,注重色彩的渲染和光影 的表现,营造出一种清新秀丽、富有诗意的意境。
02
山水画构图与意境营造
构图法则与技巧
宾主之位
确定画面主体与宾体, 形成主次分明的构图关
系。
呼应顾盼
藏露隐现
疏密聚散
通过物象之间的呼应与 顾盼,增强画面的内在
联系。
运用藏露、隐现等手法, 表现画面的深远与含蓄。
强化作品的情感表达力。
山水画中诗意表达方式
构图布局
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布局,营造出诗意般的画面效果,如远近法、 高远法等。
笔墨运用
运用不同的笔墨技法,如皴、擦、点、染等,表现山水画的诗意 内涵。
色彩渲染
运用色彩的浓淡、冷暖等变化,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山水画的意境》PPT精品课件
作品欣赏
李可染?万山红遍?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 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 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 假设非胸有千山万壑,那么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 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 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 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即表现手法, 二者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诗人、画家要想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必须苦心经营意匠,才 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思考探究
1.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 境?
诗歌在描绘景色的时候,往往将情感含蓄的寄托其中,使人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 感受到无限的情感与意蕴。
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 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 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的方法,红为主调,以墨 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作者大篇幅的分析诗歌的意境,是因为二者是相通的,是想更直接的让人体会到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从而更好的领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思考探究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作者首先提出了本文的论点——意 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然后从什么是意境,怎样获得意境,和 意境与意匠要相结合三方面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出“意境和 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的结论。
《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3)要苦心经营意匠,千方百计地传达感受和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6、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
品出来呢?请结合课文最后两段说说。
不是。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 即表现方法、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 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空了。
深入探究
1、作者谈论“怎样才能获得意境”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齐白石的印章佐证齐白石讲究意匠,以齐白石讲究 意匠论证意匠对于画画的重要性。
深入探究
3、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
道理论证
引用杜甫的话,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 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这个观 点。有力地指明了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 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这样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深入探究
4、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
青城天下幽。”
道理论证
有力地论证“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的观点, 进而论述了画作要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创造出鲜明意境。
深入探究
5、五代画家荆浩画松树 一位作者出外写生。
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证明了注重长期观察,才能深刻认识对象,才 能创造意境。
惆怅(chóu zhàng) 赋予(fù yǔ) 浮光掠影(lüè) 金碧辉煌(huáng)
当堂检测
2、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
A.广大党员要身临其境地为群众着想,才能做老百姓真正的知心人。 B.我国已加入WTO,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有关规则 做到胸有成竹。 C.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 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D.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整体感知
6、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
品出来呢?请结合课文最后两段说说。
不是。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 即表现方法、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 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空了。
深入探究
1、作者谈论“怎样才能获得意境”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齐白石的印章佐证齐白石讲究意匠,以齐白石讲究 意匠论证意匠对于画画的重要性。
深入探究
3、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
道理论证
引用杜甫的话,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 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这个观 点。有力地指明了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 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这样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深入探究
4、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
青城天下幽。”
道理论证
有力地论证“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的观点, 进而论述了画作要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创造出鲜明意境。
深入探究
5、五代画家荆浩画松树 一位作者出外写生。
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证明了注重长期观察,才能深刻认识对象,才 能创造意境。
惆怅(chóu zhàng) 赋予(fù yǔ) 浮光掠影(lüè) 金碧辉煌(huáng)
当堂检测
2、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
A.广大党员要身临其境地为群众着想,才能做老百姓真正的知心人。 B.我国已加入WTO,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有关规则 做到胸有成竹。 C.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 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D.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❶引用诗词,充当道理论据❷是为更好地探
讨山水画的意境;以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和强调
意境与意匠对山水画的重要性❸从而使论证更具
体、2021/更7/22 有说服力。
13
这篇课文探讨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阐明作
者的美学观念:山水画家要深刻认识对象,注重
长期观察,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
挚、朴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意境才能有
mù
lüè
朝朝暮暮 浮光掠影
2021/7/22
4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 与情的结合; 写景就是写 情(2)
2021/7/22
意 境
5
2.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❶要全面认识对象,身临
其境,长期观察(6)从而产 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5)
❷要发现客观事物的精神
2
【李可染】(1907—1989)
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
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
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
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
人2021物/7/22 ,尤其擅长画牛。
3
jìng chóu chàng zhì
xuàn
意境 惆怅 真挚 渲染
lín
xiōng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议论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内容上: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构上:❶点明论点或论题❷引出下文,总领全 内文容上: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意境”比作“灵
魂”,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意境对山水画的重要性。
结构上: ❶点明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思路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
首先:提出观点“意境的产生,有 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 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接着:阐明“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 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5.第⑥段是如何论述(如何论述=论证思路) 意境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的?
2.作者为什么多处引用诗词,目的何在?
李白的诗 毛泽东的诗
荆浩的话 四川人说
杜甫的诗
为了论证意境 的概念
为了论证意境 获得的方法
为了论证意境 和意匠的关系
❶引用诗词,充当道理论据❷是为更好地探
讨山水画的意境;以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和强调
意境与意匠对山水画的重要性❸从而使论证更具
体、更有说服力。
这篇课文探讨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阐明作 者的美学观念:山水画家要深刻认识对象,注重 长期观察,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 挚、朴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意境才能有 独创性,并且要注重意境和意匠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经常会提到 “意境”一词,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意境吗?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一联,写出作者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 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 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 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李可染】(1907—1989) 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 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 子。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 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 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 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议论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内容上: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构上:❶点明论点或论题❷引出下文,总领全文
内容上: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意境”比作“灵 魂”,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意境对山水画的重要性。 结构上: ❶点明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❷总领了全文。
5.第⑥段是如何论述(如何论述=论证思路) 意境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的?
论证思路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
然后: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事例, 论证这个观点;
最后:反面假设得出结论“对 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 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首先:开篇点题,直接提“意 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一中心 论点,引出下文的论述。
然后:接着以设问的方式引出 “意境”的概念—意境是景与 情的结合,并通过列举李白的 诗和毛泽东的诗加以论证。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接着:通过举例、对比、引用等 论证方法,论证了获得意境的方 法——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 烈、真挚、朴素的思想感情并且 把握客观事物的精神实质。 最后:引用杜甫的诗句作结,补 充论述了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意境和意匠。
jìng chóu chàng zhì
xuàn
意境 惆怅 真挚 渲染
lín
xiōng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mù
lüè
朝朝暮暮 浮光掠影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 与情的结合; 写景就是写 情(2)
意 境
2.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临 其境,长期观察(6)从而产 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5)
❷要发现客观事物的精神 实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夸张 渲染意境才会更鲜明(8)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 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❶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 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 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 手段(9)❷有了意境,没有意 匠,意境也就落了空(10)
首先:提出观点“意境的产生,有 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 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接着:阐明“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 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5.第⑥段是如何论述(如何论述=论证思路) 意境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的?
2.作者为什么多处引用诗词,目的何在?
李白的诗 毛泽东的诗
荆浩的话 四川人说
杜甫的诗
为了论证意境 的概念
为了论证意境 获得的方法
为了论证意境 和意匠的关系
❶引用诗词,充当道理论据❷是为更好地探
讨山水画的意境;以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和强调
意境与意匠对山水画的重要性❸从而使论证更具
体、更有说服力。
这篇课文探讨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阐明作 者的美学观念:山水画家要深刻认识对象,注重 长期观察,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 挚、朴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意境才能有 独创性,并且要注重意境和意匠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经常会提到 “意境”一词,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意境吗?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一联,写出作者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 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 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 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李可染】(1907—1989) 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 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 子。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 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 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 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议论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内容上: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构上:❶点明论点或论题❷引出下文,总领全文
内容上: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意境”比作“灵 魂”,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意境对山水画的重要性。 结构上: ❶点明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❷总领了全文。
5.第⑥段是如何论述(如何论述=论证思路) 意境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的?
论证思路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
然后: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事例, 论证这个观点;
最后:反面假设得出结论“对 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 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首先:开篇点题,直接提“意 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一中心 论点,引出下文的论述。
然后:接着以设问的方式引出 “意境”的概念—意境是景与 情的结合,并通过列举李白的 诗和毛泽东的诗加以论证。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接着:通过举例、对比、引用等 论证方法,论证了获得意境的方 法——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 烈、真挚、朴素的思想感情并且 把握客观事物的精神实质。 最后:引用杜甫的诗句作结,补 充论述了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意境和意匠。
jìng chóu chàng zhì
xuàn
意境 惆怅 真挚 渲染
lín
xiōng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mù
lüè
朝朝暮暮 浮光掠影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 与情的结合; 写景就是写 情(2)
意 境
2.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临 其境,长期观察(6)从而产 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5)
❷要发现客观事物的精神 实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夸张 渲染意境才会更鲜明(8)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 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❶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 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 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 手段(9)❷有了意境,没有意 匠,意境也就落了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