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异常的识别、预防及其应对

合集下载

心理高危学生的识别与干预

心理高危学生的识别与干预
国内调查895自杀死亡案例,63% 有精 神障碍,尤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为甚 。 精神分裂症50%试图自杀,10%死于自杀。
四、关注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重点对象
3.身体患有严重疾病、 治疗费用高、治疗 周期长的学生
四、关注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重点对象
4. 学习压力过大、 学习困难而出现 心理异常的学生
四、关注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重点对象
1. 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 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 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经济受损、 亲人意外死亡、父母离异等)
• 遭遇性危机(被强奸、意外怀孕) • 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交通事故、受惊吓、蒙羞等)
四、关注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重点对象
2.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如患有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
六、心理高危学生的干预
1、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
• 一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重点:直接心理监护。 主体:各年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中的
心理健康联络员。 功能: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跟踪重点人群并建立通报制度、重大危机事件的 现场处理。 指导语:“发现心理问题”比“干预心理问题”重要;
• 看重好评:总想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过于在意别人的 看法;有的违心曲意,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满足他人的 愿望与要求,但事后痛苦非常。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高危人群之一:
早年心理创伤被压抑,目前又被类似事件激活的学生
2、高危人群之二:
初受处罚而又自尊心过强的学生
3、高危人群之三:
生理激变而又毫无准备、适应不良的学生
4、高危人群之四:
压力过大而又不善沟通的学生
五、识别心理高危学生的主要方式
1、观察法 外表方面:穿着脏乱、头发散乱、白发增多、脸色苍白等 情绪方面:容易激动愤怒,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常流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

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回避 行为,如社交恐惧症、动物恐惧症等。
常见心理问题的危害与影响
影响生活质量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个体 在生活、工作和社交等 方面出现困难,降低生
活质量。
引发身体疾病
长期的心理问题可能导 致身体疾病的发生,如 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
疾病等。
增加自杀风险
严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 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出现, 对个体生命造成威胁。
社交恐惧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
建立自信心,学习社交技巧,避免心理创伤,保持积极心态等。
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药物治疗等。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克服社 交恐惧症;暴露疗法则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社交场合,降低焦虑和恐惧;药物治疗则针对症状严重的患者,使用 抗焦虑药物来缓解症状。
抑郁症的症状与表现
情绪低落
持续的悲伤、绝望、无助和焦虑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睡眠障碍
失眠、早醒或嗜睡,且睡眠质量 差。
食欲与体重变化
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体重明显 增加或减少。
自我价值否定
过度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毫无 价值。
注意力与记忆力下降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记忆力明也无法缓解的疲劳感 。
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与表现
焦虑症
抑郁症
过度担心、紧张不安、恐惧和忧虑等情绪 表现,可能出现身体症状如心慌、出汗、 呼吸急促等。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疲劳无力、 失眠或嗜睡等,可能伴随自我评价降低、 悲观厌世等消极思维。
强迫症
恐惧症
反复出现强迫性思维、行为或仪式,如强 迫洗涤、检查等,以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焦 虑。
抑郁症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由于学业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
等外部原因造成;也有可能是由于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内部原因所致。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异常行为。

管理与预防相关问题首先要对大学生
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接着,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管理与预防措施。

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心理
咨询中心以及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让学生有一个可以
倾诉心声的平台。

学校应该加强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减
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
水平,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大学生异常行为的管理与预防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时,学校首
先要及时进行干预,了解学生的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行为管理与规范引导,防止学生出现异常行为。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心理
问题与异常行为的公共教育活动,让师生都能够加强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提高学生良好行
为的自觉性。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的管理与预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需要学校、家庭、
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迎接未来的挑战。

也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关注自
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让心理问题与异常行为尽量远离我们的生活。

【2000字】。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异常心理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包括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异常。

对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准确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首先,外部行为表现是判断异常心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个体的行为表现往往可以反映其内心的状态。

比如,情绪异常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行为异常可能表现为自伤、自杀倾向、暴力行为等;认知异常可能表现为思维混乱、幻觉、妄想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表现,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

其次,个体的生活适应能力也是判断异常心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个体是否能够适应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环境,是否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这些都可以反映其心理状态是否正常。

如果个体出现了生活适应能力下降、社交障碍等问题,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再次,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绪体验也是判断异常心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情绪体验是否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比如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的情绪体验无法控制等,都可能是异常心理的表现。

因此,需要通过与个体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其自我认知和情绪体验,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

最后,个体的心理测试结果也是判断异常心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心理测试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客观地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认知、人格等方面。

通过心理测试的结果,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判断异常心理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外部行为表现、生活适应能力、自我认知和情绪体验以及心理测试结果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希望本文提供的判断标准能够对相关工作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对于心理异常的判断,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本文将从心理异常的表现、影响和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心理异常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焦虑、恐惧、行为异常、社交障碍等。

这些表现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

因此,对于这些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判断和干预。

其次,心理异常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情绪低落可能导致个体对生活失去兴趣,影响工作效率;焦虑和恐惧可能导致个体无法正常社交和交往;行为异常可能导致个体做出危险行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因此,及时判断心理异常,对个体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对于心理异常的判断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首先是持续时间,心理异常的表现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是偶发或短暂的情绪波动;其次是影
响程度,心理异常的表现需要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
一定的负面影响;再次是自我意识,个体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异常,是否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最后是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异常是
否导致个体无法正常社交和交往,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心理异常的表现、影响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对于心理异常的判断,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和治疗,帮助个体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心
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异常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心理异常对
个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

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

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一)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无一明确的界限,正常人在某个时期也会有异常心理活动,精神病人哪怕是最严重时也有正常心理活动。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为正确地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制定了不少测验工具与量表,并应用现代化的仪器去处理数据,使心理测量有了很大进步。

但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简单的量表测得的结果只能是起参考作用,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及异常的程度,主要还靠认真观察。

1、主客观是否相一致。

主要是观察其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

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及受它支配的情感与行为,应与外界相协调,而不应发生矛盾与冲突,他们的言谈与举止行为,应该受到正常人的理解。

比如说,一个同学在班级里唱一支一般化的歌曲,可引起大家的掌声,但如果在一个会议上突然引吭高歌,就会引起人们的惊讶。

我们说前者为正常心理,后者为心理异常,因为与外界环境不协调。

2、知、情、意是否相统一。

就是观察其心理活动与情感与行为的一致性。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应与受它支配的情感与行为是一致的,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来肠愁瞌睡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都说明这种一致性。

比如一个同学面带笑容地讲述他的不幸遭遇,我们说他对痛苦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

知觉、情感、意向不协调,也是一种异常心理。

3、人格是否相对稳定。

即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一个人受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个比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人的性格特点。

它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几年来一直寡言少语,不明原因突然变得话多而爱交往,给人一种判若两人之感,这就说明心理异常了。

(二)高校常见异常精神障碍的识别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成长中的一般问题,通过自身的调节、朋友家长及教师的相助,一般都可以顺利度过。

但也存在着极少数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

如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病性精神疾病等,这些精神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阻碍了其成长成才与发展。

心理学对心理障碍的辨识与治疗

心理学对心理障碍的辨识与治疗

心理学对心理障碍的辨识与治疗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出现异常或困扰,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社交功能的问题。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对心理障碍的辨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障碍的辨识和心理治疗的角度探讨心理学的作用。

一、心理障碍的辨识心理障碍的辨识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心理问题非常关键。

心理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障碍进行辨识。

1. 症状评估心理学家通过对个体的症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比如,如果一个人持续感到沮丧、失眠并且丧失兴趣等,这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

2. 心理测评心理学家运用心理测评工具对个体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测评可以帮助识别出心理障碍的存在,如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3. 个案研究心理学家通过对具体个体的案例研究来辨识心理障碍。

他们会收集关于个体背景、症状及其他相关信息,并进行系统分析和诊断。

二、心理治疗的方法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心理手段改善个体心理障碍的过程,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障碍治疗的方法。

它通过帮助个体调整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促进积极的心理变化。

例如,对于焦虑症患者,心理学家可以帮助他们面对并逐渐克服恐惧情绪。

2. 心理动力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强调深入分析患者的心理冲突和潜意识。

通过洞察个体的潜意识需求和欲望,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减轻心理冲突的压力。

这对于治疗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非常有效。

3.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通过重建和调整家庭关系来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学家会与整个家庭系统一起工作,解决患者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障碍,并以家族为单位实施治疗。

4. 药物治疗心理学与药理学的结合有助于心理障碍的治疗。

心理学家在药物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可以与医生合作,确保合适的药物被正确地配方和使用,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监测患者的进展。

5. 群体治疗群体治疗是一种通过小组活动提供互相支持和倾听的方法。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

预 警 与 协 助
主 办 班 级 活 动
严 守 同 学 秘 密
不 断 自 我 成 长
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1. 宣传与教育。在班上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定期在班上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 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和总结;
2. 培训与学习。定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召开的心理委员会议和专题 培训,并将会议有关精神传达给同学;
6.主办班级活动。定期开展各种适合班级同学的心理主题班会;不少于每 学期2次。
7.严守同学秘密。严守同学的秘密;保守同学个人隐私和个人基本信息等 ;不能给同学制造二次伤害。
8.不断自我成长。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以提高其心理服务和心 理教育能力;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六、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症状 ? (二)大学生一般心理异常征兆 ?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预兆 ? (四)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临床症状
?一种以情绪低落、心境恶劣是最主要症状的、病程迁延的 神经症
?患者感到焦虑、失眠、躯体不适 ?患者自觉心情不舒畅,感到忧愁、苦闷、沮丧,对生活兴
趣减退,对前途丧失信心,对痛苦处境无能为力,感到活 着没什么意义,甚至有想死的念头。
4.神经衰弱
感情控制能力降低, 睡眠障碍,精神活动功 能下降,植物神经功能 失调。
民主中长大的孩子,领导能力强;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信; 公平中长大的孩子,抱有正义感;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耐心; 赞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喜欢自己; 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会爱人如己。
五、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要求及职责
心理委员工作要求
宣培 传训 与与 教学 育习
疏 导 与 关 怀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态,包括情绪、行为和认知
等方面的异常。

对于心理异常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心理异常的情绪表现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情绪异常可能表现为情绪
低落、焦虑不安、情绪波动较大等。

这些情绪异常可能伴随着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退、社交退缩等行为表现。

同时,心理异常的认知方面也会出现异常,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等。

这些认知异常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其次,心理异常的行为表现也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行为异常可能表现为自伤、自杀倾向、暴力行为等。

此外,一些行为习惯的改变也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比如饮食习惯的改变、睡眠质量的下降等。

这些行为异常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最后,心理异常的社交关系也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心理异常可能导致个体
的社交关系受损,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感增加等情况。

这些社交关系的异常表现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综上所述,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情绪、认知、行为和社交关系等方面。

只有全面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对心理异常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诊断。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心理异常的早期预警信号,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避免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关心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方法201306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方法201306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 对方法201306
主要内容
今天主要讲四个问题:(前三个为主) 第一,心理危机的一般常识; 第二,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第三,遇到有心理危机的人,我们该怎么办? 第四,识别和预防自杀危机
你认为危机是什么?(危机事件)
天然灾害:如地震、水灾、台风 海啸 传染病流行:如SARS、禽流感 重大意外伤害事件:如空难、车祸、火灾、性侵害 恐怖袭击、自杀性爆炸、矿难事故、
5.
聚集于自己的控制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6.
提升自己的控制感,充分认识自身的资源
危机发生后有用的应付策略
7.
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包括父母、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
的支持)
8.
发现该事件对自己生命的意义
9.
分散注意力的技术(找到一些喜欢做的事情)
10.
躯体锻炼(有氧运动)
个体心理危机常见的具体表现
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 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 决可迅速恢复知觉。
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等。
个体心理危机常见的具体表现
行为:躲避人、对关心他的人采取回避的态度、呆坐沉思、麻木。 人际关系方面:不愿与人交谈或见面,人际关系恶劣,经常责怪他人或孤立自己与人沟
那么危机可怕吗? 危机没有什么可怕的,心理危机人人都会有。大家可以想一想,从你记事到现在,有没
有过不知所措、心里困扰、混乱慌张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当我们每个人在生活 中面临大大小小的压力,承受的能力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就会出现危机。一般来 讲,大部分人的危机在四周到六周内可以解决,但有一些人的危机就很难解决,如果没 有有效的应对方法,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甚至可能实施自杀 的行为。人人都可能出现危机,因此我们要互相关心。如果真的发生危机的时候,自己 个人难以应对,最好找同学、朋友倾诉。作为同学、朋友发现了这种情况,要主动热情 接近这些人,这才是好朋友、好同学。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预防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预防

PART 01
心理健康问题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在心理、 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异常,影响日 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况。
类型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症 、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 等。
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影响
现状
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和社会都有严重 影响,如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 担、影响人际关系等。
和工作。
睡眠问题
留意自己是否有失眠、过度嗜 睡、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这些 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
食欲与体重变化
注意自己的食欲和体重是否有 明显变化,这可能是心理压力 或情绪问题的表现。
疲劳与精力减退
经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无 法集中注意力,可能与心理问
题有关。
他人识别
01
02
03
观察行为变化
注意亲友的行为是否出现 异常,如情绪波动、社交退缩、自我封闭等。
详细描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 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和快乐感,同时可能出现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自杀念头或行为。
焦虑症案例分析
总结词
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害怕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
详细描述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对未来可能发生 的不幸事件感到害怕。患者常常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影响日常生 活和工作。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自我观察与评估
定期审视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 为模式,留意是否有异常表现。
心理测评工具
利用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如焦 虑量表、抑郁量表等,进行自我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大学生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他们需要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

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管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防和管理这些问题成为大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时期面临的一大挑战。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学科内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竞争,这些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处在一个新的社交环境中,需要面对许多陌生人和新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情感困扰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情感方面的纠葛和挣扎不可避免,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除了心理问题,大学生也容易出现一些异常行为,例如自我封闭、焦虑症状、逃避现实、甚至出现自残、沉溺网络等问题。

这些异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危害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时,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预防和管理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大学生了解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的识别和应对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分类引导,对存在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的学生及时给予关爱和帮助。

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早期干预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早期干预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早期干预机制为推动和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有效地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健康损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根据本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现状,本着“下移重心落实基层预警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导向和新理念,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总体发展思路,逐渐建立一套农村中学有效的心理预警以及干预机制。

增强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问题求助意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和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二、工作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一一“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面向全体师生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危机辅导、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

根据“*_**理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干预、预警和应急”,提倡“预防为主,及时预警”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知识宣传、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5.个别性对待原则。

根据不同师生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措施。

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

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

• 二是心理危机干预中面对的问题是一些严重 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疾病即便是专职的心 理咨询师面对此类的问题也要认识到自己的 专业受限性适时转介给专科医院
四、自杀危机干预
案例一
小张男某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11月24日下午 因女友与其分手在教学大楼坠楼身亡事后有同学说小张在女友 跟他分手后的这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一直窝在寝室也不去上课 曾在说说中写道:活着比死还难有时候可能还不如死了好;我 的心好痛好痛等等之类的话并且他最近还问同学吃安眠药能死 人吗之类的话同学们感到莫名其妙并没当回事因为小张平时性 格挺开朗的人际关系也不错所以同学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也没 想到他会选择轻生另外小张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平时较少与孩 子沟通对于孩子的死因之前一无所知
Thank you.
演讲结速谢谢观赏
为异常的学生
• 8.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 • 9.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 • 10.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 • 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
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三、心理危机干预
• 定义: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或群体及 时予以适当的心理援助以防一个同学危坐高楼栏杆扬言要自杀说: 学习及生活非常难过困苦我要跳下去﹗ 假 如你是第一位发现及到达现场的人你该怎 么办
1、你先发现时
• 迅速通知 110或 119 • 迅速通知二级学院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
、心理咨询中心老师 • 说明企图自杀的地点
2、被通知时
• 立即做好心理准备 • 查询企图自杀者的背景资料 • 通知110或119 • 寻求协助同学、老师 • 通知危机干预小组学生处、心理中心 • 和自杀企图者相熟的人一起支援

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

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

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心理危机,是指学生遭遇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或境遇,用常规方法无法有效应对,进而引起急性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失衡或危险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当事人尽快恢复心理功能、安全度过危机的专业助人过程。

包含协助危机当事人处理危机遗留的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复发及心理危机状态蔓延的危机后干预。

符合以下特征的学生,可以考虑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状态:(1)有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言论、企图,可能对自身、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的学生;(2)在新生入学心理测试中筛查出并经评估确认有严重心理疾病、伤害自己或他人倾向的学生;(3)因学业、毕业、就业等相关压力引发剧烈情绪波动和言行异常的学生;(4)因家庭纠纷、个人感情危机或人际关系冲突等出现剧烈情绪波动和言行异常的学生;(5)因经济困扰引发情绪或言行明显异常的学生;(6)被医疗机构诊断为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的学生;(7)出现严重饮食、睡眠障碍的学生;(8)罹患严重躯体疾病且出现情绪或言行明显异常的学生;(9)因灾难事件或他人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出现情绪或言行明显异常的学生;(10)因违法违纪引发的情绪或言行明显异常的学生;(11)因其他应激因素引发的情绪或言行明显异常的学生。

对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应予以重点关注。

学生处是学生危机干预工作的常设工作机构,在学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组织和协调各院系及相关部门实施危机干预工作。

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组织学生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具体负责落实本院系危机干预工作,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进行预防、处理、监控和信息上报;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判断评估、提出干预建议,或直接参与危机干预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如下工作内容:(一)早期预警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应对学校心理危机的策略

应对学校心理危机的策略

应对学校心理危机的策略一、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学校心理危机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或长期压力导致的心理状态失衡,进而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

作为初中心理健康教师,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二、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机制1.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心理健康周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测评、日常观察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培训教师和辅导员:增强教师和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危机的识别与评估1.设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结合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2.定期进行心理测评:使用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潜在危机。

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四、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1.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组建由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和相关行政人员组成的危机干预小组,负责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

3.提供紧急心理援助:对于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提供24小时紧急心理援助服务,确保学生得到及时帮助。

4.配合家长和学校管理层:与家长和学校管理层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心理危机应对策略,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五、后期关注与支持1.定期跟进:对经历过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定期跟进,确保他们的心理状态逐渐恢复正常。

2.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长期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3.加强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动态,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六、总结学校心理危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之一。

异常行为的识别与干预

异常行为的识别与干预

异常行为的识别与干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一些人表现出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的识别和干预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异常行为的识别与干预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步骤和方法来进行识别与干预。

一、异常行为的识别的重要性1. 保护个人安全:异常行为可能会对个人自身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及时识别和干预,可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2. 防止犯罪行为:一些异常行为可能预示着潜在的犯罪行为。

警惕和观察异常行为,有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

3. 保护社会安全:异常行为可能是社会问题的一种表现,包括恐怖主义、毒品滥用等。

及时识别和干预可以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异常行为的识别和干预的步骤1. 观察行为变化:异常行为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行为变化。

我们需要关注个体的行为和表现,包括情绪变化、社交关系的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等。

2. 了解背景信息:了解个体的背景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

与个体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3. 与专业人士咨询:当遇到异常行为时,我们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咨询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或法律专家,可以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4. 提供支持和理解:对于表现出异常行为的个体,我们应该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挑战。

关心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并提供积极的建议和资源。

5. 寻求社区的帮助:社区资源是我们识别和干预异常行为的重要依托。

寻找社区资源,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可以增加我们的社会支持网。

6. 建立预警机制:异常行为的识别和干预需要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

学校、公司和社区可以建立相应的机制,监测和识别潜在的异常行为。

7. 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预防异常行为的发生也是重要的。

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压力的方式等。

三、异常行为的识别和干预的方法1. 观察个体的情绪变化:情绪的波动可能暗示着异常行为的出现。

如何预防心理异样

如何预防心理异样

如何预防心理异样引言心理异样是指个体心理功能的失调,表现为思维、情感或行为方面的异常。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心理异样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心理异样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心理异样的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健康。

分享社交分享社交是预防心理异样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与亲友、朋友或同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人们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这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健康的心理发展。

建立稳固的社交网络,尤其是与支持性和积极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预防心理异样的发生。

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饮食和作息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促进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助于维持心理稳定。

建议日常摄入富含维生素B、Omega-3脂肪酸和叶绿素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全谷物和绿叶蔬菜。

此外,保持规律的作息也是预防心理异样的重要因素。

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心恢复和放松。

积极应对压力压力是导致心理异样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学会积极应对压力是预防心理异样的关键。

首先,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并接受它,从而更好地应对。

其次,寻找缓解压力的途径,如运动、冥想、音乐欣赏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压力。

最后,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避免过度工作和过度承载。

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使自己处于相对轻松的状态,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

心理咨询和开导心理咨询和开导是预防心理异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感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出现异常或困扰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

心理咨询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技巧,帮助人们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

寻求适当的休闲活动适当的休闲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个体可以尝试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如阅读、绘画、写作、听音乐或参加运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产损失、天灾人祸); 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
生; 人际交往问题严重,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2020/7/12
个性特征存在明显隐患(如过于内向、孤僻、冲动等) 或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
成教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扰
生源复杂,渴望被认可、得过且过混文凭、心 理落差大、目标不明确、行动过于自由、对学 校缺乏认同感等;
缺乏归属感,自尊感不强,自信心不足; 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恐惧
等情绪明显。
2020/7/12
树叶:成就感与自我 实现
阳光,雨露,社会 环境
树枝:信仰、价 值观、世界观
妄想:被害、关系、钟情、夸大、妄想Βιβλιοθήκη 觉 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触等
2020/7/12
人格障碍
偏执型:他们很少求助于医生,如果有人伴其去治疗,他们多
持否认或辩解的态度,使治疗者难以明辨真相。他们经常难以自 拔,陷入难言的痛苦中。当向外界求助时,别人的指导难以维持 太久,继而又陷入从前的状态。自己也经常以多种方式疏通自己 让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难。
如何行动:危机事件要科学安排陪同,第一时间反馈 学院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必要时要通 过家长转介到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
2020/7/12
危机事件发生前的变化
言语透露
直接向人说 间接向人说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 开自杀方面的玩笑
2020/7/12
行为上表现
中断与他人的交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饮酒量、频率增加 出现失眠并且很持久 学习成绩突然下降 无来由的感谢或道歉 加入自杀论坛、QQ群,经常查阅自杀相关资料等 ……
大部分病人属慢性起病,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下降、学生学 习成绩下降,对人冷淡,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对家人不知关心 照顾,生活懒散,敏感多疑,性格改变等。部分病人可有失眠、 头痛、头晕、无力、情绪不稳等不适感及神经症症状;部分病例 可急剧起病,临床上多表现为突然兴奋、冲动,言语凌乱,行为 紊乱,片断幻觉和妄想,持续一个月以上。
心理健康的连续性问题
2020/7/12
判断心理异常的心理学标准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 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 3、人格(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020/7/1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焦虑障碍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 人格障碍
2020/7/12
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焦虑和烦恼 ;运动性不安;植物神 经功能亢进 ;过分警觉
2020/7/12
情绪反常
情绪性格明显反常、改变 因为伤心而哭泣、失眠 诉说或在日记、绘画中表现出来
2020/7/12
反社会型:幼年往往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漫游、反
复饮酒、说谎、偷窃、违纪、攻击人等表现。脾气暴躁,自我控 制不良,对人不坦率,缺乏责任感,与人格格不入;自私自利, 自我评价过高;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归因于客观或提 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等;
2020/7/12
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2020/7/12
心境障碍
抑郁症: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 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 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睡眠障碍,如失眠、早 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 退。至少两周、四项及以上。
躁狂症: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 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 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至少一周。
双相情感障碍。
2020/7/12
精神分裂症
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 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有明显的智能障碍, 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 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 缺损。
恐慌、担忧、焦虑、困扰的学生; 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患有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
虑症、双相(躁狂-抑郁)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 学生; 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 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 排查的对象。
2020/7/12
树根:家庭与依恋关系
2020/7/12
树干:社会支持
如何发现与判断?
信息获取渠道:微博、微信等媒体工具;普通学生、 心理委员、班干部、任课教师;学校突发事件之后要 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
获取哪些信息:个性;特殊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突 发性事件如失恋、家庭变故等。
如何判断:第一:持续时间;第二:痛苦程度;第三: 社会功能。
提出分手,图书馆跳楼自杀未遂。 2013年10月22日,广东工业大学一名女生坠楼。 。。。。。。
2020/7/12
需要关注哪些学生?
家庭贫困、上缴学费和生活困难等经济问题带来明 显心理压力的学生;
学习极其困难的学生; 网络依恋严重,学习生活动力明显不足的学生; 失恋、遇情感危机学生; 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父母离婚、亲人病故、
心理异常的预防、识别及其应对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胡瑞恒
10月份媒体报道的自杀事件:
2013年10月2日,河北北方学院一大二男生上吊自杀。 2013年10月9日,暨南大学一大三女生跳楼自杀 。 2013年10月21日,深圳大学一名大四学生跳楼自杀。 2013年10月21晚,铜陵某大学女生因“微信”男友
惊恐障碍: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 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 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 障碍。
恐怖症:指患者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 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 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昏厥等 症状,因而出现回避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