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解剖实验(学)
鲫鱼解剖实验报告
![鲫鱼解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45f2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5.png)
鲫鱼解剖实验报告鲫鱼解剖实验报告一、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鲫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解剖,探索鲫鱼的内部构造和器官功能,进一步了解鱼类的生物学特征。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鲫鱼、解剖刀、剪刀、手套、解剖盘等。
2. 实验方法:a. 将鲫鱼放置在解剖盘上,用手套保护双手。
b. 用解剖刀从鲫鱼腹部切开,沿着腹线切割至头部。
c. 将鱼皮剪开,暴露内部器官。
d. 依次观察鱼鳃、心脏、肝脏、肠道等器官,并记录其形态和位置。
e. 对每个器官进行进一步解剖,观察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鱼鳃鱼鳃是鲫鱼呼吸的重要器官,位于鱼的头部两侧。
我们观察到鱼鳃由一系列呈片状的鳃弓组成,每个鳃弓上有多个细小的鳃丝。
鳃丝上有丰富的血管,通过鳃丝与水中的氧气交换,实现呼吸作用。
这说明鲫鱼在水中能够通过鳃呼吸,适应水生环境。
2. 心脏鲫鱼的心脏位于鱼的胸腔中央,紧贴鱼鳃。
我们观察到鱼心脏呈椭圆形,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心房收缩时将血液送入心室,心室收缩时将血液推送到鱼体各个部位。
这说明鲫鱼的心脏具有泵血功能,维持了鱼体的血液循环。
3. 肝脏鲫鱼的肝脏位于鱼的腹部,呈椭圆形。
我们观察到鱼肝脏颜色呈暗红色,具有光滑的表面。
鱼肝脏是重要的消化腺器官,负责合成和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
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鲫鱼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肠道鲫鱼的肠道位于腹腔中,延伸至肛门。
我们观察到鱼肠道呈细长的管状,分为食道、胃、肠等部分。
鱼肠道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通过肠壁的细胞吸收和运输,将食物中的养分转化为鱼体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鲫鱼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鱼类作为水生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通过解剖实验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
此外,通过对鲫鱼的解剖,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索鱼类的进化和适应性特征,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227a2b3169a4517723a378.png)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9b386670c22590103029d52.png)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动脉球
探索性观察
剪开口腔观察各部内容
• 舌、咽骨、咽齿、角质垫
五 注意事项
• 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 • 尽量原位观察,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不随意剪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鱼类解剖实验
![鱼类解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f456781581b6bd97e19ea3d.png)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上鳞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侧线下鳞
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比如鲤5鱼的鳞式 为34~838 ,就 是说鲤鱼的侧线 鳞为34~38片, 侧线上鳞为5片, 侧线下鳞为8片。
鳍式:D、A、C、P、 V分别代表背鳍、臀鳍、 尾鳍、胸鳍和腹鳍;鳍棘数目-罗马数字;鳍条数目 -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棘与鳍条相连,“,”表 示二者分离;“—” 表示变化范围。
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2.1 循环系统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即 可看到其心脏,按心脏 跳动的顺序可区分:静 脉窦、心房、心室,另 外还有动脉球。
2.2 鳔 位于消化管的背方、体腔的背部呈
银白色的囊状结统
由生殖腺和 生殖导管组 成。
精巢白色俗 称鱼白
卵巢黄色 生殖导管是
生殖腺表面 的膜延伸形 成的细管。
2.4 消化系统
移去左侧生殖腺,观察肝胰脏、肠管、胆囊。
剪开口角,用镊子展开肠,观察上下颌、舌、鳃裂、 咽齿、食管、胃、肠、肛门。
2.5 排泄系统
除去鳔,观察肾脏(一对,红褐色)、输尿管(一 对,)和膀胱(一个)。
2.6 鳃 鳃盖、鳃弓、鳃耙、鳃片、鳃间隔。
鲫鱼有几个全鳃?
2.7 脑
从两眼眶下沿 体长轴剪开头 部背面骨骼, 再在两端横剪 两下,用镊子 移去头部骨骼, 用棉球吸去发 亮的脑脊液, 观察脑的结构。
四、 作业与思考
1. 绘制鲫鱼脑背面观示意图; 2. 写出鲫鱼的鳞式、鳍式。 3. 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比如鲤鱼的鳍式为:D.Ⅱ,18—19;P.Ⅰ, 16—18;V.Ⅱ,8—9;A.Ⅲ,5—6;C.20—22。 表示鲤鱼有背鳍一个,棘2个,软鳍条18—19;胸鳍 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 臀鳍有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
活泥鳅解剖实验报告
![活泥鳅解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11a64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泥鳅的内部结构,掌握鱼类解剖方法。
2. 观察和描述泥鳅的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3. 理解鱼类生理特点,为后续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1. 活泥鳅若干条2. 解剖剪3. 解剖盘4. 水平解剖镜5. 纱布6. 纸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活泥鳅放在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腹部,观察其外部形态。
(2)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剪沿腹中线剪开腹部,将内脏器官暴露出来。
2. 解剖观察(1)消化系统a. 观察泥鳅的口和咽,了解其摄食和吞咽过程。
b. 观察泥鳅的胃,了解其消化功能。
c. 观察泥鳅的肠,了解其吸收和排泄过程。
(2)呼吸系统a. 观察泥鳅的鳃,了解其呼吸过程。
b. 观察鳃丝,了解其气体交换功能。
(3)循环系统a. 观察心脏,了解其跳动和血液流动情况。
b. 观察动脉和静脉,了解其血液分布。
(4)神经系统a. 观察脑,了解其控制作用。
b. 观察脊髓,了解其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
(5)生殖系统a. 观察雄性泥鳅的精巢,了解其生殖功能。
b. 观察雌性泥鳅的卵巢,了解其生殖功能。
3. 记录实验结果(1)将解剖观察到的器官系统及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2)在实验报告中附上实验照片,以便更好地展示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泥鳅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胃、肠等器官。
其中,胃位于消化道前端,呈囊状,主要起到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作用。
肠较长,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
2. 呼吸系统泥鳅的呼吸系统由鳃组成,位于身体两侧。
鳃丝丰富,有利于气体交换。
泥鳅通过鳃丝吸收水中的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循环系统泥鳅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
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结构,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器官。
动脉和静脉负责血液的输送和回流。
4. 神经系统泥鳅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位于头部,负责控制泥鳅的运动、摄食和生殖等行为。
脊髓位于脊柱内部,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鱼的解剖实验
![鱼的解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674dd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5.png)
鱼的解剖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鲤、鲢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比较分析不同食性鱼类器官构造的差异,食性和形态构造特征相适应的相互关系。
2.实验内容:对鲤、鲢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鲤鱼、鲢鱼;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
解剖方法:
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
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观察内容:
(1)消化系统:
①消化管:口咽腔、食道和肠
②消化腺:肝胰脏、胆囊
(2)呼吸系统:
①鳃盖、鳃盖膜
②鳃
③伪鳃
④鳔
(3)尿殖系统:
①肾脏
②输尿管和膀胱
③生殖腺
④生殖导管
5.实验报告要求
(1)绘制鲤(鲢)的消化系统。
(2)比较鲤和鲢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异同点。
6.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手术刀等解剖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要保证实验动物的鲜活度。
7.问题讨论
以鳓、鲢、乌醴和鲈为代表,比较不同类别,不同食性,分析讨论其消化系统的构造与不同食性的相互关系。
鱼类解剖实验评价报告单。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反思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a855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4.png)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反思引言鱼类解剖实验是生物学教育中常见的实践活动之一。
通过解剖鱼类,学生可以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鱼类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获益匪浅。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解剖一条鱼类,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并探究其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结构。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工具:解剖刀、镊子、实验手套等;2. 选择一条完整的鱼类,清洗表面的污物;3. 将鱼类放在实验台上,用实验刀慢慢剖开;4. 观察鱼类内部的解剖结构,并描述其特点;5. 了解鱼类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实验结果经过仔细观察和解剖,我发现鱼类具有以下特点:1. 鱼类的体表光滑,覆盖有鱼鳞,这些鱼鳞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2. 鱼类的头部有眼睛、口和鳃盖等结构,鱼类主要通过这些结构的功能来感知外界环境并进行摄食和呼吸;3. 鱼类的身体结构呈流线型,便于在水中快速游动;4. 鱼类的内脏器官包括消化道、心脏、鳃等结构,这些器官共同完成鱼类的生命活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鱼类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鱼类的解剖结构与其适应水中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鱼类拥有流线型的体型和覆盖有鳞片的身体可以减少水流阻力,使其更加灵活的在水中游动。
鱼类的消化道、心脏和鳃等结构则帮助其完成摄食、呼吸和循环等生命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由于解剖鱼类需要精细操作,我在使用解剖刀和镊子时不够熟练,导致一些组织的损伤。
此外,对于一些内部结构,我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出来,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
针对这些困难,我认为我应该进一步提升解剖操作的技巧,加强对鱼类解剖结构的学习和理解。
我还可以借助视频、图书等多种资源,提高对鱼类解剖实验的前期准备,以更好地完成实验内容。
此次实验让我对鱼类的生物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解剖学技巧。
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
鱼类学实验-解剖图
![鱼类学实验-解剖图](https://img.taocdn.com/s3/m/4359608819e8b8f67d1cb946.png)
57
58
59
大家好
1
鱼类学实验
一、鱼类分类及鱼类标本参观(5分)
2
二、鱼类检索表的编制(15分) 要求编制连续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能利用编制出
的检索表将以下鱼类区分出来: 1.灰星鲨 2.何氏鳐 3.中华鲟4.日本鳗鲡5.胭脂鱼 6.青鱼 7.翘 嘴红鲌 8.团头鲂 9.鲮鱼 10.鲤 11.鲫 12.鲢鱼 13.鳙鱼14.泥 鳅 15.大口鲇 16.长吻鮠17.黄鳝 18..翘嘴鳜鱼19.花鲈20.青 石斑鱼 21.蓝圆鲹22.大黄鱼 23.小黄鱼24.真鲷25.尼罗罗非鱼 26.军曹鱼27.带鱼28.银鲳29.乌醴 30.中华舌鳎31.双斑东方鲀
3
三、鱼类的外形观察和解剖(15分) (1)外形观察和测量:鳞式、鳍式、全长、体长、体高、
头长、躯干长、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眼径、 眼后头长、眼间距(5分) (2)内脏器官的观察:鳃、鳃耙、心脏、胃、鳔、肝胰 脏、胆囊、脾脏、肾脏、输尿管、生殖腺、输精(卵) 管、泄殖窦(10分) (3)脑结构的观察: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脑垂体
4
5
6
7
8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鲫鱼的外形和解剖实验
![鲫鱼的外形和解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9c37d2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6.png)
六、注意事项
• 取鱼前先准备好托盘,用来装鱼 • 取鱼时,注意抓紧,不要让鲫鱼到处跳动 • 剪开体壁时剪刀尖不要插入太深,而应向上翘,以免损伤内脏 • 剪腮盖时需要剪到腮盖后缘,否则将左侧躯干部体壁取走时,就不能使心脏暴露出来 • 移去左侧体壁肌肉前,注意用镊子将体腔腹膜与体壁剥离开,以不致损坏覆盖在前后鳔
室之间的肾和紧靠头后部的肾 • 鱼的真正的牙齿着生于最后对鳃弓特化形成的下咽骨上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以及髓腔
9(咽喉齿) • 注意揭开左侧体壁之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分开,以使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不致被损坏,
不损坏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肾脏和紧靠头后部的头肾 • 实验观察及记录应注意顺序性 • 实验结束后,认真清洗实验用具,包括镊子、剪刀、托盘内外侧,清洗干净后,沥干多
• 胆囊:为一暗绿色的椭圆形囊,位于肠管前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以胆管通人肠 前部。
结构辨识
• 鳔:位于消化管背方的银白色囊,一直伸展到腹腔后端,分前后两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 细长的鳔管,通人食管背壁
结构辨识
• 排泄系统:包括1对肾、1对输尿管和1个膀胱。 • 肾:紧贴于腹腔背壁正中线两侧,为红褐色狭长形器官。在鳔的前、后室相接处扩大,称
• 鳃片:薄片状,鲜活时呈红色。每个鳃片称半 鳃,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半鳃合称全鳃。剪 1个全鳃,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内,置于解 剖镜下观察。可见每一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 每一丝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状的鳃小片,鳃小片 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横切鳃弓,可见2个鳃片之间退化的鳃间隔。
余的水
结构辨识
• 口腔与咽
• 口腔:口腔由上、下领包围合成,领无齿,口腔背壁由厚的肌肉组成,表面有黏膜,腔底后半部 有不能活动的三角形舌。
鲫鱼的解剖 实验报告
![鲫鱼的解剖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5e19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7.png)
鲫鱼的解剖实验报告鲫鱼的解剖实验报告引言: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鲫鱼的生理结构和内部器官,我们进行了一次鲫鱼的解剖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研究鲫鱼的解剖结构,深入了解鲫鱼的生物学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条新鲜的鲫鱼进行解剖实验。
首先,我们将鲫鱼置于解剖盘上,并用剪刀剪掉鱼鳃和鱼鳍。
接着,用手指轻轻按压鱼腹部,将鱼腹部的皮肤剪开,暴露内部器官。
然后,我们使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开鱼腹部,将鲫鱼的内脏器官取出。
实验结果: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鲫鱼的主要内部器官包括心脏、肝脏、肾脏、胃和肠道。
鲫鱼的心脏位于鱼体的前部,呈红色,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送血液,维持鲫鱼的正常生理活动。
肝脏是鲫鱼的最大内脏器官,位于心脏的下方,呈红色。
肝脏在鲫鱼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脏位于鱼体的后部,呈深红色,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胃位于肝脏的下方,是鲫鱼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
肠道位于胃的后部,负责吸收营养物质。
实验讨论:通过对鲫鱼的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鲫鱼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鲫鱼的心脏和肝脏是其生命活动的重要支撑,它们协同工作,维持鲫鱼的正常生理功能。
肾脏的排泄功能保证了鲫鱼体内废物的及时排出,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胃和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保证了鲫鱼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鲫鱼的解剖结构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鲫鱼是淡水鱼类,其解剖结构与海水鱼类有所不同。
例如,鲫鱼的肾脏相对较大,以适应淡水环境中的排泄需求。
此外,鲫鱼的胃和肠道较长,以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淡水环境中的食物。
结论:通过本次鲫鱼的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鲫鱼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鲫鱼的心脏、肝脏、肾脏、胃和肠道等器官相互协作,维持了鲫鱼的正常生理活动。
鲫鱼的解剖结构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适应了淡水环境的特点。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增加了对鲫鱼的认识,也对动物解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鱼类学实验-解剖图
![鱼类学实验-解剖图](https://img.taocdn.com/s3/m/88ce292eccbff121dd368376.png)
三、鱼鳍式、全长、体长、体高、
头长、躯干长、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眼径、 眼后头长、眼间距(5分) (2)内脏器官的观察:鳃、鳃耙、心脏、胃、鳔、肝胰 脏、胆囊、脾脏、肾脏、输尿管、生殖腺、输精(卵) 管、泄殖窦(10分) (3)脑结构的观察: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脑垂体
鱼类学实验
一、鱼类分类及鱼类标本参观(5分)
二、鱼类检索表的编制(15分) 要求编制连续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能利用编制出
的检索表将以下鱼类区分出来:
1.灰星鲨 2.何氏鳐 3.中华鲟4.日本鳗鲡5.胭脂鱼 6.青鱼 7.翘 嘴红鲌 8.团头鲂 9.鲮鱼 10.鲤 11.鲫 12.鲢鱼 13.鳙鱼14.泥 鳅 15.大口鲇 16.长吻鮠17.黄鳝 18..翘嘴鳜鱼19.花鲈20.青 石斑鱼 21.蓝圆鲹22.大黄鱼 23.小黄鱼24.真鲷25.尼罗罗非鱼 26.军曹鱼27.带鱼28.银鲳29.乌醴 30.中华舌鳎31.双斑东方鲀
鱼类学实验—骨骼系统
![鱼类学实验—骨骼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b970bd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a.png)
鱼类学实验—⾻骼系统实验三⾻骼系统⼀、实验⽬的:通过鱼类内⾻骼的观察,熟悉和掌握⾻骼的⼀般结构和演化关系。
⼆、实验材料和⼯具:鲨和鲤的⾻骼标本、解剖盘、解剖针。
三、实验内容:第⼀部分、观察软⾻鱼类的头⾻构造⼀、脑颅:由整块软⾻构成,故称原颅,外观颇似⼩提琴。
1、背⾯观:①吻软⾻,突出于脑颅前⽅的三条棒状软⾻,前中央有⼀⼩孔,腹⾯中央的⼀条为中央棒,两侧为侧棒,前端彼此愈合,为⽀持吻部的⾻骼。
②⿐囊,位脑颅前部两侧⼀对薄壁的椭圆囊,内包嗅觉器官,其腹⾯为⿐孔,在⿐孔的前后⽅各有突出的软⾻瓣,即⿐瓣软⾻。
③前囟,吻软⾻后⽅中央⼀个椭圆形孔,上覆有纤维薄膜。
④眼窝,⿐囊后⽅两侧,容纳眼球的凹窝,其后上⽅的突起称眶后突,侧壁内有⼤⼩不等的脑神经和⾎管通孔。
⑤⽿囊,眼窝后⽅两侧的隆起,透过透明软⾻可见埋藏半规管的痕迹,是为⽿囊,其腹⾯的软⾻是构成⼝腔顶壁的基板。
⑥内淋巴窝,位⽿囊之间的中央部,内有2对开孔。
外侧1对较⼩的为内淋巴管孔,内侧1对较⼤的为前庭窗或称外淋巴管孔,这些管道均与内⽿相通。
⑦枕髁及枕⾻⼤孔,位脑颅最后端的1个⼤孔,称枕⾻⼤孔。
是延脑与脊髓相通的部位,也是脑颅与脊柱相连部分,孔两侧的突起称枕髁,为脑颅与第⼀脊椎⾻相关节的部位,其两侧具⾆咽神经及迷⾛神经的通孔。
腹⾯观:①⿐囊与⿐孔,前端两侧膨⼤的软⾻囊为⿐囊,内藏嗅觉器官的嗅囊,腹⾯的孔即⿐孔。
②腭突关节⾯,⿐囊后侧的⼀对凹窝,与上颌的腭突相关节。
③⾆颌⾻关节⾯,在眶后突的侧⾯,有⼀对凹窝,与⾆颌软⾻相关节,其内侧各有两对开孔,外后⽅⼀对为外颈动脉孔,前内⽅⼀对为内颈动脉孔。
⼆、咽颅:包括7对软⾻,第⼗对⽀持上下颌为颌⼸,第⼆对为⾆⼸,第三对⾄第七对为鳃⼸。
1、颌⼸:囤上颌⾻,亦称腭⽅软⾻,为⼀对⼤⽽扁平的软⾻,中部较窄,两端较宽,其前背⽅有⼀突起,称腭突此突起借韧带与脑颅⿐囊后⽅两侧凹窝相关节。
腭⽅软⾻的后端与下颌⽶克尔⽒软⾻相关节。
②下颌⾻,亦称⽶克尔⽒软⾻,为⼀对扁平软⾻,其后背侧有凹关节⾯与上颌的腭⽅软⾻相关节,后端外背⽅借结缔组织与第⼆对⾆⼸的⾆颌软⾻相关节。
实验二罗非鱼(或鲤鱼)的解剖
![实验二罗非鱼(或鲤鱼)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507f9a8f647d27284a735199.png)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活罗非鱼(或鲤鱼)和罗非鱼(或鲤鱼)的
浸制标本 解剖盘、解剖镊、解剖器具。
138页 解剖器械的名称、使用和维护
实验内容: 1.鲤鱼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重点、难点) 2.鲤鱼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泄殖系统、循
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观察。(重点、
实验二 罗非鱼(或鲤鱼)的解 剖(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熟悉鱼类内部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特点。 3. 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
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实验要求: 1. 掌握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鱼类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名称、位置
(1)比较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消化系统的不同。 (2)罗非鱼的脑分几部分?罗非鱼有哪些感觉器
官?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什么是单循环?写出简单的鱼类单循环途径。
鲤的内部解剖
(1)原位观察: 围心腔(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头肾;
白色囊状的鳔,三角形暗红色的肾脏;♂乳 白色的精巢,♀黄色的卵巢;肠管;暗红色、 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 脾脏。
(2)分系统观察: 生殖、消化、排泄、循环、鳔、鳃、脑等。
鲤鱼的解剖
1、消化系统: 70页 2、呼吸系统: 70页 3、泄殖系统:85,86页 4、循环系统 :97页 5、解剖鱼的脑部,观察脑和脑神经 119页 6、观察鱼的感觉器官 115页
用手抚摸鱼体表。 ④分部:身体可区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
肛门1个,泄殖孔1个(输尿管和生殖管汇 合处) 。
头部结构: 躯干部 尾部
鳍的种类 1.奇鳍(Median fin)
背鳍 dorsal Fin 臀鳍 anal fin 尾鳍 caudal fin10
解剖活鱼实验报告
![解剖活鱼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4c28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f.png)
实验目的:1. 学习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
2. 了解鱼类内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1. 活鱼(如鲫鱼)1条。
2. 解剖盘1个。
3. 解剖剪1把。
4. 解剖镊子1把。
5. 解剖针1根。
6. 麝香草酚1瓶。
7. 纱布或解剖巾。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活鱼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鱼鳃盖,观察鳃的呼吸运动。
- 用解剖针轻轻挑开鳃盖,观察鳃丝的颜色和形态。
2. 观察鱼体外部结构:- 观察鱼体表颜色、鳞片、鳍条、鳔、鳃盖、口、眼等外部结构。
- 记录观察结果。
3. 解剖鱼体:- 用解剖剪从腹部正中线剪开,注意不要伤及内脏器官。
- 撕开腹壁,暴露内脏器官。
- 用解剖镊子取出内脏器官,依次为:鳔、肝脏、肠、胃、心脏、鳃、肾脏等。
4. 观察内脏器官:- 鳔:观察鳔的大小、形状,了解其功能。
- 肝脏:观察肝脏的颜色、形状,了解其功能。
- 肠:观察肠的长度、颜色,了解其功能。
- 胃:观察胃的大小、形状,了解其功能。
- 心脏: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功能。
- 鳃:观察鳃的颜色、形态,了解其功能。
- 肾脏:观察肾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功能。
5. 处理内脏器官:- 将内脏器官用麝香草酚溶液浸泡消毒。
- 将消毒后的内脏器官放在解剖巾上,进行详细观察。
6. 总结与记录:- 将观察到的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功能等信息进行总结。
- 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 鱼体外部结构:- 鱼体表呈银白色,有细小的鳞片。
- 鳍条完整,背鳍、腹鳍、臀鳍、胸鳍和尾鳍均明显。
- 鳔呈囊状,位于鱼体腹部。
- 鳃盖覆盖着鳃丝,颜色鲜红。
2. 内脏器官:- 鳔:囊状,位于鱼体腹部,具有调节浮力的功能。
- 肝脏:棕红色,位于鱼体左侧,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 肠:细长,位于鱼体内部,具有消化吸收功能。
- 胃:位于鱼体腹部,具有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功能。
- 心脏:位于鱼体背部,呈红色,具有泵血功能。
实验五 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
![实验五 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9a29781a21614791611282a.png)
生殖器官:雌雄异体,雌雄生殖腺同为一对大形的
囊,其位置在肾脏的腹侧。睾丸为白色的腺体,卵 巢带黄色,从左右生殖腺各发出一条输出管,后端 向后,开口于尿殖窦由尿殖孔逸出体外。
手拿鱼使鱼背朝上,用锐利的剪刀由后向 前将头盖骨剥除,即可见充满脂肪组织的 脑颅腔,小心地用水冲洗,用剪刀将侧壁 和其它妨碍看到脑的一些骨骼除净
实验五 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
普通动物学实验 2011-11-3
一、实验目的
• 通过鲫鱼内脏器官的解剖观察,了解 硬骨鱼的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 征。
• 学习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鲫鱼的外形观察 2、内部解剖与观察
包括: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泄殖系统、神经系统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
2.脊柱——分为躯椎及尾椎 3.肢带与鳍骨——肩带、腰带。鳍担骨为支
持鳍基部的辐鳍骨,外接皮肤鳍条。
(三)消化系统
将新鲜鲫鱼置解剖盘,使其腹部向上,用剪刀在肛 门前l厘米左右处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将剪 刀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
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 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 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六)泄殖系统
肾脏:位于体腔背部正中线的左右两侧,为 极长之深红色腺体,肾脏的前端有一伸至心 脏背方的一块较大的腺体,称为头肾,是 拟淋巴腺,不属于泌尿器官。
每侧肾脏各通出一条输尿管往后,左右相合 进入扁平椭圆形膀胱,膀胱开口于尿殖窦, 其后经尿道殖孔到体外,尿殖孔之开口位 于肛门之后。
包括1对肾脏,1对输尿管和1个膀胱。
1、实验材料:活鲫鱼,鲫鱼的整体骨骼标本。 2、工具:解剖盘、剪刀、镊子、注射器、解
解剖鱼的实验报告
![解剖鱼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6398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c.png)
解剖鱼的实验报告解剖鱼的实验报告引言:在生物学学科中,解剖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活动。
通过解剖动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为我们对生物体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鱼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鱼类,我们将深入探索其身体结构以及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器官。
一、鱼类的外部结构首先,我们观察到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形态使其能够在水中迅速游动。
鱼类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这些鳞片既可以保护鱼体免受外界伤害,又能减少水的阻力,提高游泳效率。
此外,鱼类的头部具有眼睛、鼻孔和口腔等器官,这些器官使其能够感知和获取食物。
二、鱼类的内部结构1. 鱼类的骨骼系统我们首先对鱼类的骨骼系统进行了解剖。
鱼类的骨骼主要由脊椎骨组成,脊椎骨连接着鱼类的头部、躯干和尾部。
鱼类的骨骼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灵活运动。
2. 鱼类的消化系统接下来,我们对鱼类的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
鱼类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组成。
鱼类通过口腔摄取食物,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中进行消化,然后通过肠道吸收养分,最后排出未消化的废物。
3. 鱼类的呼吸系统鱼类的呼吸系统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
它们通过鳃呼吸来获取氧气。
我们仔细观察了鱼类的鳃,发现它们像一片片细小的叶片,这些叶片上有许多微小的血管,通过这些血管,鱼类可以将水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 鱼类的循环系统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
鱼类的心脏分为两房一室,血液经过心脏的泵动进入鳃,通过鳃的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体内各个器官,完成氧气和养分的供应。
5. 鱼类的泌尿系统鱼类的泌尿系统由肾脏和尿管组成。
肾脏是鱼类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
通过尿管,鱼类将废物排出体外,同时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结论:通过本次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鱼类的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
鱼类的外部结构使其适应水生环境,流线型的身体和鳞片减少了水的阻力,便于游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
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
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
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
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
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
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
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
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
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
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
2、体型
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
3、口式
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
4、鳍与鳍式
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
2)偶鳍:胸鳍、腹鳍
鳍的结构
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
5、侧线与鳞式
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
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
(二)内部解剖与观察
解剖步骤
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3、将左侧体壁肌肉揭起,暴露心脏和内脏;拭净器官周围血迹及组织液,置于盛水解剖盘内观察。
注意:揭开左侧体壁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分开,以免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被损坏。
4、原位观察
(1) 在胸腹腔前方、最后1对鳃弓腹方为围心腔,内具心脏;
(2) 胸腹腔脊柱腹方为白色囊状鳔,前、后鳔室之间暗红色组织,为肾脏一部分。
(3) 鳔的腹方为长形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精巢,雌性为黄色卵巢;
(4) 胸腹腔腹侧盘曲管道为肠管;肠系膜上,具暗红色、散漫状分布肝胰脏;肠管和肝胰脏间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5、生殖系统
(1) 生殖腺
雄性有精巢1对,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暗红色,性成熟时纯白色,呈扁长囊状;雌性有卵巢1对,性未成熟时呈淡橙黄色,呈长带状,性成熟时微黄红色,呈长囊形,几乎充满整个腹腔,内有许多小型卵粒。
(2) 生殖导管
生殖腺表膜向后延伸短管,即输精管或输卵管。
6、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管、肠、和肛门及肝胰脏、胆囊等。
(1) 食管
肠管前端接于食管,较端,其背侧有鳔管通入,以次为食管和肠分界点。
(2) 肠
展开肠管,肠为体长2-3倍,前2/3段为小肠,后部为大肠,最后为直肠,以肛门开口与臀鳍基部前方。
(3) 胆囊
暗绿色椭圆型囊,位于肠管前端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
7、鳔
位于腹腔消化管背方,银白色,分前后2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细长的鳔管,通入食管。
8、排泄系统
(1) 肾脏
紧贴腹腔背壁中线两侧,1对,红褐色;
(2) 输尿管
每肾最宽处各通出1细管,即输尿管,沿腹腔背壁后行,在近末端处2管汇合通入膀胱。
(3) 膀胱
输尿管汇合后扩大形成的囊,末端开口与泄殖窦。
9、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胸鳍间围心腔,1心室、2心房、静脉窦。
(1) 心室
淡红色,前端1白色圆锥小球体即动脉球,向前发出1条粗大的血管,即腹大动脉。
(2) 心房
位于心室背侧,暗红色,薄囊状。
(3) 静脉窦
位于心房背侧面,暗红色,壁薄,不易观察。
10、口腔与咽
剪开口角,除掉腮盖,暴露口腔和腮。
(1)口腔
由上、下颌包围而成,无齿,背壁有厚肌肉组成,表面有黏膜,腔底后半部具1不动的三角形舌。
(2) 咽
口腔后为咽,左右两侧具5对腮裂间为弓鳃,鳃裂间为鳃弓,5对。
11、鳃 (1) 鳃弓
位于鳃盖之内,咽的两侧,5对。
(2) 鳃耙
为鳃弓内缘凹面上成行的三角形突起。
第1-4对鳃弓各有2行鳃耙,第1对鳃耙较长。
第5对鳃弓只有1行鳃耙。
(3) 鳃片
薄片状,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鳃丝两侧有许多突起状的鳃小片;1个鳃片称半鳃,同1 鳃弓上2个半鳃合称全鳃。
12、脑从眼眶下沿体长轴方向剪开头部背面骨骼,移去骨骼,用棉球吸去脊液,从脑背面观察。
(1)端脑:大脑分左右半球,位于脑的前端,顶端伸出 1棒状嗅柄,末端为椭圆形嗅球;
(2)中脑:位于端脑之后,较大;
(3)小脑:位于中脑后方,为圆球形,光滑;
(4)延脑:由1个面叶和1对迷走叶组成,延脑后部边窄,连接脊髓
四、实验结果
1、根据实际观察、鉴定、识别观察标本的分类地位名称、描述基本特征。
2、根据观察标本编制鱼类检索表。
3、根据观察,图示观察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注明各主要部位名称。
4、根据观察,图示内部解剖形态,注明各主要部位名称。
五、思考与讨论
1、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哪些?
2、身体形态与其生活环境有何适应关系?
3、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如何快速识别不同类群的鱼类?
5、总结鱼类解剖的合理步骤与解剖技巧。
实验结果:
鲫鱼的鳞式为:
鲫鱼的鳍式 D: ,A: ,P: ,V: ,C:。
头长: 吻长: 眼径: cm
体高: cm 尾长: cm 尾鳍长: cm
体长: cm 全长: cm
1 根据实际观察、鉴定、识别观察标本的分类地位名称、描述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