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
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家兔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2. 掌握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实验操作方法。
3. 观察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休克是指机体在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失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进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新西兰纯种白兔(体重2.0-2.5kg)3只。
2.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注射器、动脉夹、血压计、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钙、葡萄糖、乳酸林格氏液等。
3. 实验药品:20%乌拉坦、利多卡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25U/ml肝素溶液、1%普鲁卡因,7.5%高渗盐水、5%葡萄糖、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佩尔(乌拉地尔),硝酸甘油注射液。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3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只。
2. 实验步骤:(1)麻醉:采用20%乌拉坦(5ml/kg体重)进行全身麻醉。
(2)手术:将家兔仰卧固定,常规消毒后,在颈部暴露颈动脉,用动脉夹阻断血流,然后切开皮肤,分离颈动脉,插入动脉导管,连接血压计。
(3)失血性休克诱导:采用快速失血法,即在2分钟内使家兔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30%。
(4)观察指标:观察家兔失血性休克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如心率、血压、呼吸、精神状态等。
(5)治疗:分别给予3组家兔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给予生理盐水(5ml/kg体重)静脉滴注,作为对照组。
B组:给予肾上腺素(0.01mg/kg体重)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组。
C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0.1mg/kg体重)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组。
(6)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家兔的临床表现,如心率、血压、呼吸、精神状态等。
五、实验结果1. 家兔失血性休克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家兔失血性休克发生时,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
家兔休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并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2. 观察家兔在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和抢救休克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 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救治措施。
二、实验原理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障碍,主要特征为微循环障碍,导致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进而引起细胞损伤和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衰竭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和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或DIC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家兔3只;2. 仪器:电子秤、血压计、心率计、呼吸计、显微镜、解剖器械、手术器械、注射器、药物(阿拉明、多巴胺)等;3. 药品:生理盐水、肝素、肾上腺素、抗凝剂等。
四、实验方法1. 家兔麻醉:将家兔放入麻醉箱中,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2.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通过手术暴露家兔的股动脉,采用放血法使家兔失血,失血量约为总血量的20%;3. 观察指标:观察家兔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微循环等指标的变化;4. 休克抢救:采用药物和手术等方法进行休克抢救,观察抢救效果;5.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1. 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家兔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均出现明显下降,微循环出现障碍;2. 休克抢救过程中,采用阿拉明和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家兔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逐渐恢复,微循环得到改善;3. 休克抢救后,家兔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指标恢复正常,微循环得到改善。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复制了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并观察了家兔在休克过程中和抢救休克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2. 休克抢救过程中,采用阿拉明和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示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应尽早进行,以挽救患者的生命;3. 实验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与血容量减少密切相关,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是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
实验一: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以便探究该病情的发生机制及抢救
措施。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材料均来自成年雄性家兔,共有15只,体质量均为2.5
kg左右,每只家兔体内取得150 ml鲜血,并以此构建失血休克模型,放置于恒温器中保
持恒温,监测家兔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按照实验设定,放血完毕后,家兔的体表温比刚开始实验时期降低了 1.2℃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90%以下,而心率却急剧上升到160-170次/分钟之外,家兔
还出现了瘙痒、抽搐、呕吐等典型症状,明显发现其已经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可供今后失血性休克研究及抢救策略
研究使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考察用于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策略的有效性,并找出最佳的
抢救方案。
实验材料和方法:经过安置好各个参数后,按照实验设计,将15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对照组、抗血清组、血液制品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抢救治疗,比较形成失
血性休克的家兔休克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1个小时的抢救,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
其中,血液制品组的体表温降幅最低,血氧饱和度下降最小,心率最低,可见血液制品组的抢救
措施最为有效。
结论:本次实验证实,在家兔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最佳抢救方案应该采用血液制品抢救,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机能学实验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学号xxxxxxx姓名xxxxxx 日期2010-5-28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2.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3.分析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措施二.实验准备:1.动物:家兔一只,2.05kg,雄性2.药品:20%乌拉坦、肝素溶液(125U/ml)、3:2:1溶液(7.5%高渗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5%葡萄糖)、4% NaHCO3溶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3.器械:手术器械(剪毛剪,组织剪,止血钳,眼科剪,玻璃分针,止血夹等),注射器(50ml,20ml,10ml,1ml),针头(9号,16号),头皮针,动脉导管,气管插管,兔手术台,听诊器,压力换能器,HX200型呼吸流量换能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三.实验步骤:1.家兔称后固定于手术台上,左耳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共12ml麻醉,待家兔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剪毛,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动脉插管,并连接三通管记录血压。
3.分离气管,做气管插管,插管另一端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4.将针形电极分别插入四肢踝部皮下,导联线按右前肢(绿)、左后肢(红)、右后肢(黑)的顺序连接,以记录心电图波形。
5.腹部左侧距中线2cm左右剪毛,做纵行切口,打开腹腔,牵出部分回肠,肉眼观察失血前后小肠微循环的变化。
6.连接RM6240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血压、呼吸、心电等生理指标。
7.从颈总动脉放血,至血压降至40mmHg左右停止放血,共放血20ml。
维持大约15min 后,做血气分析,并观察以上生理指标的变化。
8.失血性休克模型完成,实施抢救(以下均从耳缘静脉注射):(1)依次输全血5ml,3:2:1溶液10ml;(2)注射4% NaHCO3溶液5ml;(3)注射肾上腺素0.3ml;(4)注射酚妥拉明0.2ml;(5)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1ml;(6)继续扩容,依次输全血10ml,3:2:1溶液5ml;(7)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1ml,10min后再次注射0.2ml;(8)由于家兔血压一直维持在20mmHg左右,故继续采取扩容,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措施,但均未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宣布抢救失败,实验结束。
病理生理休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2. 观察休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临床表现;3. 掌握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生理记录仪、血压计、心电图机、实验台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肝素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组、失血性休克组和抢救组。
2. 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1)正常组:家兔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生理指标变化;(2)失血性休克组:家兔给予肝素钠抗凝,然后进行失血,直至血压降至正常值的50%;(3)抢救组:在失血性休克组的基础上,给予肾上腺素和阿托品进行抢救。
3. 观察指标:(1)血压:记录各组动物血压变化;(2)心率:记录各组动物心率变化;(3)心电图:观察各组动物心电图变化;(4)呼吸:观察各组动物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化;(5)瞳孔:观察各组动物瞳孔变化。
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失血性休克组:(1)血压:失血后血压明显下降,低于正常组;(2)心率:失血后心率加快;(3)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变化;(4)呼吸: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5)瞳孔:瞳孔缩小。
2. 抢救组:(1)血压:给予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后,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2)心率:心率逐渐恢复正常;(3)心电图: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变化逐渐消失;(4)呼吸:呼吸频率和深度恢复正常;(5)瞳孔:瞳孔恢复正常。
五、实验讨论1.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性疾病,其病因多样,如失血、感染、创伤等。
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组织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2. 实验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组动物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和瞳孔等指标均出现明显异常,提示休克的发生。
而抢救组动物在给予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说明休克可以通过及时抢救得到有效治疗。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家兔在不同程度失血后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及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实验方法:
1.实验前令家兔空腹24小时,保证实验数据更精确。
2.选取5只体重相近的家兔,用异丙酚进行麻醉。
3.将家兔置于手术台上,消毒操作后进行切腹手术,暴露血管并取血。
4.分别在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实验三组、对照组分别取血量为7ml,10ml,13ml,无取血。
5.在实验过程中检查家兔的心率及呼吸率,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血压,心率等数据。
实验结果:
1.实验一组:取血量为7ml,失血后家兔发生心悸、呼吸急促、体温下降等症状,心率加快,下降到了96次/分钟。
4.对照组:没有进行任何失血处理,心率平稳,保持在120次/分钟左右。
1.家兔失血量较小时,如7ml左右,心率下降速度较慢,家兔出现的症状也较轻。
2.家兔失血量逐渐增大,呼吸急促、体温下降等症状逐渐显露,瞳孔扩大等症状也逐渐出现。
3.家兔失血量逐渐增大,心脏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4.对照组的数据表明,不进行失血处理的家兔的心率较稳定,生命体征不受任何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失血性休克对家兔身体的严重危害。
家兔失血量逐渐增大,症状逐渐加重,甚至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在医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全面掌握失血性休克的处理方法,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
--------------------- 精选公文范文------------------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篇一:休克实验报告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人员5 人第2 组班一、实验目的1.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少量失血和大量失血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机制。
2. 用颈外静脉输血和输液的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观察抢救过程中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器械:兔手术台,常规手术器械,注射器,动脉夹,动脉插管,电刺激连线,血压换能器,三通管,铁架台,棉线,纱布实验仪器:电脑,RM6240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精选公文范文----------实验药品: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0g三、实验对象家兔1 只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四、实验步骤1、仪器调试:首先打开电脑,选择MedLab 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从第1、2、3 通道中选择1 个通道,记录动脉血压。
其次将血压换能器连接线与相应的通道相连,检查换能器是否正常,加肝素溶液排除空泡,先清零,血压0mmH2、家兔称重、麻醉和固定取家兔一只,称重:,用20%氨基甲酸乙酯以5ml /Kg (体重), 耳缘静脉缓慢注射麻醉, 共注射14ml, 至呼吸深而慢、反射迟钝(角膜反射、夹肢反射)为止。
把兔子以背位固定法固定。
3、麻醉起效后手术颈部手术——左颈总动脉、右颈外静脉、右颈总动脉插管------- 精选公文范文----------23(1)颈部备皮,作颈部,正中 3~5cm 切口,左右颈总动脉分离,穿线标记,备用。
(2)左颈总动脉插管术 --- 测血压 动脉插管及换能器肝素化,左颈总 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 动脉前壁倒 “V ”切口动脉插管插入, 结扎 固定。
放开动脉夹记录正常动脉血压。
( 3)右颈外静脉插管术 —输血输液排掉输液管中的空气。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作者:Aspirin实验日期:2013年12月18日院系: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目的】1.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过程中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治疗方案【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以机体微循环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根据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或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中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瘀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不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衰竭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速度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必要是可予抗炎等治疗。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kg以上)2.器材与药品器材:兔手术台、婴儿秤、兔用器械1套、动脉导管、三通管、气管插管、体温计、注射器(1ml、10 ml 、50 ml)、输液装置、丝线(7#、1#)、纱布、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药品:25%乌拉坦溶液、肝素生理盐水、1%普鲁卡因3.方法与步骤①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25%乌拉坦溶液按4ml/kg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减去手术部位被毛。
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部分-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9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评分实验目的: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制备并观察其表现,了解高晶高胶液体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
实验原理:采用对家兔股动脉处放血的方法,10min内使MAP(平均动脉压)降至5.33kPa (40mmHg),并维持20 min,此时放血量已经达到20%以上,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利用解剖显微镜动态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再采用高晶高胶液进行扩容治疗,观察其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实验动物:家兔,2-3kg实验设备与试剂:动物秤,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储血瓶,烧杯,注射器(20ml,10ml,5ml),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体温计,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棉线若干,纱布。
25%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微循环灌流液,7.5%氯化钠与6%低分子右旋糖酐混合液(即高晶高胶液)。
实验步骤:1、分组:生理盐水治疗组、高晶高胶液治疗组。
2、取正常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体重),使家兔全身麻醉。
3、将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颈部备皮,手术暴露气管和颈总动脉,分别与呼吸描记装置和压力传感器连接,使用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记录MAP、Ps-d、HR。
4、在左侧股三角区域触及股动脉后,沿动脉行走方向做长约2cm的切口,插入长度约为40cm股动脉导管至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处,插入深度约为20cm,导管外端连接三通管,一侧同输液瓶相连后,缓缓输入生理盐水(5-8d/min)以保持导管及静脉通畅,一侧经压力传感器与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连接,记录CVP。
5、在剑突下方1.5cm处向下沿正中线做长约5cm的腹正中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找出一段游离度较大的小肠肠袢,轻轻拉出,置于微循环灌流盒内,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肠系膜微循环情况。
6、将温度计插入直肠,测体温。
7、记录各项指标后,降低储血瓶,松动动脉夹,快速从左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MAP 降低至40mmHg,并维持20min,记录各项指标及储血瓶内血量。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作者:Aspirin实验日期:2013年12月18日院系: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目的】1.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过程中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治疗方案【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以机体微循环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根据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或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中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瘀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不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衰竭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速度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必要是可予抗炎等治疗。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kg以上)2.器材与药品器材:兔手术台、婴儿秤、兔用器械1套、动脉导管、三通管、气管插管、体温计、注射器(1ml、10 ml 、50 ml)、输液装置、丝线(7#、1#)、纱布、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药品:25%乌拉坦溶液、肝素生理盐水、1%普鲁卡因3.方法与步骤①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25%乌拉坦溶液按4ml/kg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减去手术部位被毛。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引言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无法维持正常体循环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
该病理条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动物家兔模型,研究失血性休克的发生过程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本实验选用3只健康雄性家兔(品系:新西兰白兔),体重均在2.5-3.0kg之间。
实验分组将3只家兔随机分为以下两组:1.实验组(n=2):给予家兔产生失血性休克的处理2.对照组(n=1):不进行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实验过程1.家兔饭前禁食12小时,但可以自由饮水。
2.每只家兔在实验前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固定家兔以及检查基础生理指标。
3.实验组的家兔进行1.5 mL/kg的大量出血处理,同时监测动脉血压、心率、血液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
4.对照组的家兔不进行任何处理,只进行基础指标的监测。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动脉血压、心率、血液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p值小于0.05视为统计学意义。
结果实验组中,家兔在大量出血后,动脉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血液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
对照组中,这些指标变化不明显或无明显变化。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指标实验组(n=2)对照组(n=1)动脉血压(mmHg)78.5 95.2心率(次/min)110 92血液氧饱和度(%)86 95血红蛋白浓度(g/dL)7.2 9.5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动脉血压、心率、血液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本实验以家兔模型进行失血性休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量出血后,家兔的动脉血压和心率会明显下降,血液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也会显著降低。
这些结果与临床上的失血性休克表现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然而,实验结果仅仅是初步验证了家兔模型在失血性休克研究中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
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机能学实验报告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摘要:【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人为地从动脉抽取血液的方法来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将抽出的血液从静脉输回家兔的方法进行急救。
【结果】:短时间内的少量的失血是可以恢复;大量失血是不可恢复的;自身回输血液可使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恢复。
【结论】:短时间少量失血机体是处于代偿期的,较长时间的大量失血机体已处于失代偿期,而该种休克通过输血、输液是可以恢复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言: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原因。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家兔;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3实验仪器:铁架台,婴儿秤,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2、实验步骤2.1.系统连接和参数设定将血压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2通道。
启动RM6240系统,关闭其他通道,2通道模式为血压,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00ml/s;采样频率800Hz。
2.2. 麻醉手术家兔称重,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200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行气管插管手术,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股动脉。
输液瓶充满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插管接输液装置,调节输液量至5~10滴/min。
股动脉插管的导管连接已肝素化的50ml注射器。
2.3. 颈部手术2.3.1. 备皮:左手绷紧颈部皮肤,用粗剪刀紧贴皮肤,将手术部位及其周围的被毛剪去(不可用手提被毛,以免剪破皮肤)2.3.2. 切开皮肤:术前先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颈部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手术刀,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长度约5-7cm。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家兔失血性休克——2011302280083 潘晴【实验目的】1、了解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并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休克时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及救治措施。
【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机体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时,极易导致急性循环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不足,即休克的发生。
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或DIC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快慢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状态。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手术器械、输液装置、尿量测定装置、量筒、注射器、针头、20%乌拉坦、1%肝素、1%NA、生理盐水。
【观察指标】动脉血压(BP) mmHg中心静脉压(CVP) cmH2O呼吸(R)频率、幅度尿量(U) ml/10min【实验步骤】1、称重麻醉:(乌拉坦5ml/kg);2、固定备皮:仰卧固定,颈部和腹部剪毛备皮;3、血管分离: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颈外V和左侧颈总 A ,穿双线备用;4、荷包缝合:切口部位: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3-5cm内,正中切口;5、肝素抗凝:(耳缘V,1ml/kg)排净空气,尽量靠近远心端,回抽有血;了6、血管插管: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仅先后顺序不同;7、呼吸装置: 胸腹部正中皮肤呼吸最明显处,穿单线固定,并连于张力传感器;8、 0.01%AD(0.2ml)第一次记录9、复制休克(40mmHg,30min)第二次记录10、注射NA(耳缘注射,1ml/kg)第三次记录11、静脉补液(40~60滴/分)第四次记录【注意事项】1、麻醉深浅要适度,麻醉过浅,动物疼痛,可致神经源性休克;过深则抑制呼吸。
兔失血性休克及实验性治疗
【实验方法与步骤】
3.分离一侧股动脉,插入导管,以备放血之用。
4. 打开计算机,启动 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记 录正常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
5. 复制休克模型: 股动脉放血,血压下降到 40mmHg 时,停止放血,如血压代偿升高时,再 次放血, 使血压稳定40 mmHg左右, 持续在10--20 min,然后记录上述各项指标。
通过扩血管和缩血管药物治疗休克后出现的不 同效果,可以反过来证明,休克早期的主要发病机 制微血管的痉挛和微循环的灌流不足,休克的改善 主要不在于血压、而在于组织灌流。
【注意事项】
1. 注射麻醉剂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引起 窒息。麻醉深度要适宜。
2.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出血。
【讨论】
大量放血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使心输 出量减少, 动脉血压降低,反射性的引起交 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 释放,引起外周血管强烈收缩, 特别是毛细 血管前阻力明显增加, 使组织器官微循环的 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休克发生。
P:181
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目的】
1. 学习复制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2. 观察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3. 观察扩血管药物和缩血管药物对休克的
影响,加深对休克发病机制的认识。
【实验原理】
颈总动脉放血使循环血量减少,当快速失血 量超过总血量25%~30%时, 有效循环血量急剧 减少,使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反射性 的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 儿茶酚 胺大量释放,引起外周血管强烈收缩,使组织器 官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休克发生。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取成年家兔一只, 称重, 20%乌拉坦 5ml/kg 耳 缘静脉注射全身麻醉。将动物仰卧位固定。剪去 颈部的被毛,擦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9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评分实验目的: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制备并观察其表现,了解高晶高胶液体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
实验原理:采用对家兔股动脉处放血的方法,10min内使MAP(平均动脉压)降至5.33kPa (40mmHg),并维持20 min,此时放血量已经达到20%以上,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利用解剖显微镜动态观察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再采用高晶高胶液进行扩容治疗,观察其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实验动物:家兔,2-3kg实验设备与试剂:动物秤,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储血瓶,烧杯,注射器(20ml,10ml,5ml),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体温计,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棉线若干,纱布。
25%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微循环灌流液,7.5%氯化钠与6%低分子右旋糖酐混合液(即高晶高胶液)。
实验步骤:1、分组:生理盐水治疗组、高晶高胶液治疗组。
2、取正常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体重),使家兔全身麻醉。
3、将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颈部备皮,手术暴露气管和颈总动脉,分别与呼吸描记装置和压力传感器连接,使用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记录MAP、Ps-d、HR。
4、在左侧股三角区域触及股动脉后,沿动脉行走方向做长约2cm的切口,插入长度约为40cm股动脉导管至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处,插入深度约为20cm,导管外端连接三通管,一侧同输液瓶相连后,缓缓输入生理盐水(5-8d/min)以保持导管及静脉通畅,一侧经压力传感器与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连接,记录CVP。
5、在剑突下方1.5cm处向下沿正中线做长约5cm的腹正中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找出一段游离度较大的小肠肠袢,轻轻拉出,置于微循环灌流盒内,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肠系膜微循环情况。
6、将温度计插入直肠,测体温。
7、记录各项指标后,降低储血瓶,松动动脉夹,快速从左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MAP 降低至40mmHg,并维持20min,记录各项指标及储血瓶内血量。
8、停止放血,分为两组,分别从右侧股静脉导管输入高晶高胶液和生理学水4ml/kg,5min 注完,记录治疗后5、15、30、60min时的各项指标。
观察项目1、血流动力学参数:体动脉压平均值(MAP)、脉压(Ps-d)、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
2、微循环参数:微血管(微动脉微静脉)内血流速度、微血管口径、毛细血管开放数目/视野、白细胞附壁及嵌塞情况。
3、体温(测直肠温度)。
4、皮肤及口腔黏膜颜色。
5、呼吸。
【注意事项】1、麻醉适度,各项手术操作轻柔,以免影响观察。
2、所有动、静脉导管及压力传感器内均应充盈肝素生理盐水,并排气泡。
3、压力传感器高度均应与心脏水平一致。
实验结果:表一休克模型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指标MAP Ps-d HR CVP 体温呼吸皮肤、口腔黏膜基础值休克模型表二休克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组生理盐水治疗组高晶高胶液治疗组MAPPs-dHRCVP体温呼吸皮肤口腔黏膜颜色实验分析与总结思考题:1、如果采用输回原血的方法治疗本实验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其效果如何?2、试比较失血性休克早期与晚期的微循环的改变及治疗措施的异同。
实验10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评分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性肺水肿的复制方法,观察急性肺水肿的表现及其病理过程,探讨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方案。
实验原理:肺水肿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本实验通过大量滴注生理盐水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导致急性心源性肺泡性肺水肿,大量滴注生理盐水增加血容量而使回心血量增多,肾上腺素引起外周血管广泛收缩,血液由体循环急速转移到肺循环,结果使左心房压力和肺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增高,液体流入肺间质空隙增多出现肺水肿。
实验动物:家兔,2-3kg实验设备与试剂:动物秤,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储血瓶,烧杯,注射器(20ml,10ml,5ml),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棉线若干,纱布。
25%乌拉坦,生理盐水,0.1%肾上腺素、5%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实验步骤:1、分组:模型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
2、取正常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体重),使家兔全身麻醉。
3、将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颈部备皮,手术暴露气管,与呼吸描记装置连接,在动物安静5min后开始观察并记录动物正常呼吸,并用听诊器听取肺部的呼吸音。
4、颈外静脉插管:左手食指及拇指捏住切口右侧皮肤,将皮下浅层肌肉向内侧轻拉,可看到右侧颈外静脉,用玻璃分针或止血钳将其分离出来1-2cm,穿两线备用,提起颈外静脉近心端,待静脉充盈后再结扎远心端,在静脉上靠近远心端结扎线处用眼科剪刀成45°角剪一小口,将事先与输液管和输液瓶连接好并充满生理盐水的插管插入,结扎和二次结扎固定好,打开静脉输液装置进行输液,缓慢输入(5-10d/min)生理盐水以保持输液管通畅。
5、模型制备与治疗:各组家兔经静脉导管输入37℃生理盐水,输入总量按100ml/kg体重计算,输液速度为180-200d/min,待滴注接近完毕时,进行以下操作:(1)模型组家兔经三通管推注0.1%肾上腺素(0.6ml/kg)后继续滴注剩余的生理盐水;(2)治疗组家兔经三通管推注0.1%肾上腺素(0.6ml/kg)后立即按20mg/kg的量静脉注射0.5%山莨菪碱注射液,然后继续滴注剩余的生理盐水;(3)正常对照组家兔只单纯滴注生理盐水,不加肾上腺素或山莨菪碱。
观察项目1、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呼吸及一般情况的改变,主要有:口唇黏膜颜色、有无紫绀现象,呼吸频率和深度、听诊器听取肺底部有无湿啰音、水泡音的出现,气管插管中是否有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溢出。
2、记录动物死亡时间,存活动物于用药后30min用止血钳夹闭气管处死。
所有家兔均打开胸腔暴露肺脏,用线在气管分叉处结扎以防肺水肿液流出,在结扎处以上切断气管,小心将心脏及其血管分离,把肺取出,用滤纸吸去肺表面水分后称量肺重量,计算肺系数,肺系数=肺重量(g)/体重(kg),正常家兔的肺系数为4-5,然后肉眼观察肺大体改变,注意有无泡沫状液体流出。
【注意事项】麻醉要适度,组间操作要一致,所有操作要细致。
实验结果:表一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结果实验分析与总结思考题:1、在复制肺水肿时为什么要快速、大量输液?2、肺水肿的表现有哪些,其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1 家兔酸碱平衡紊乱与实验性治疗评分实验目的:复制实验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动物模型,观察酸碱平衡紊乱时血气指标及呼吸功能的变化。
实验原理:代谢性酸中毒是指血浆原发性HCO3-的减少。
当通过静脉给予外源性盐酸时,血浆中H+增加,消耗HCO3-,是家兔血浆HCO3-浓度降低,从而复制出家兔代谢性酸中毒模型。
代谢性酸中毒时,可通过呼吸代偿,血液中H+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肺通气增强,CO2排除增多,血液H2CO3浓度随之下降,这种代偿可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并迅速达到高峰。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通过家兔的不完全窒息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引起体内CO2潴留,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加。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原发性血浆HCO3-的升高。
当给予家兔静脉注射NaHCO3时,增加血浆的HCO3-浓度,以达到复制代谢性碱中毒的目的。
通过呼吸代偿,呼吸变浅变慢,肺通气减少,PaCO2代偿性增加。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原发性的H2CO3降低,使家兔过度通气,CO2排出增多,H2CO3浓度随之下降,达到复制呼吸性碱中毒的目的。
实验动物:家兔,2-3kg实验设备与试剂:动物秤,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储血瓶,烧杯,注射器(20ml,10ml,5ml,1ml),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棉线若干,纱布。
25%乌拉坦,生理盐水,肝素,0.5mol/LHCl,4% NaHCO3等。
实验步骤:1、分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
2、取正常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体重),使家兔全身麻醉。
3、将实验兔固定于操作台,颈部备皮,手术暴露气管,与呼吸描记装置连接,在动物安静5min后开始观察并记录动物正常呼吸。
4、颈动脉脉插管:暴露颈动脉与三通管连接。
5、采血:描记一段正常呼吸,技术正常的呼吸频率。
用1mL肝素化的注射器从动脉插管的三通阀中取血0.5mL,经血气分析仪测定PH值、PaCO2、PaO2和HCO3-,作为实验前的正常对照值。
实验分为四组,每组复制一种单纯酸碱中毒。
6、复制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模型:(1)呼吸性酸中毒:将气管插管的通气管用止血钳不完全夹闭2min,观察呼吸的变化,并迅速取动脉血0.5mL,测定血气指标的变化。
(2)代谢性酸中毒: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0.5mol/L的盐酸2mL/kg,观察兔的呼吸变化,注射完后5min内取动脉血并测定血气指标变化,包括剩余碱BE。
由耳缘静脉输注碳酸氢钠(4%)补碱纠正酸中毒,补碱量(mL)=ΔBEx体重(kg)/2,10min后取动脉血测定血气指标,并观察呼吸的变化。
(3)代谢性碱中毒: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碳酸氢钠(4%)5mL/kg,以造成代谢性碱中毒。
(4)呼吸性碱中毒:当呼吸机控制呼吸频率为28-32次/分,进行过度通气,并迅速从动脉抽血0.5mL,检测学期指标。
观察项目1、呼吸次数、PH值、PaCO2(mmHg)、PaO2(mmHg)、HCO3-(mmol/L)。
【注意事项】注射药物时,一定要缓慢,防止动物死亡。
实验结果:表一家兔酸碱平衡紊乱实验结果实验分析与总结思考题:1、酸碱中毒时的血气变化是怎么样的?机制如何?2、酸碱中毒时机体是怎么代偿调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