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机能学实验报告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摘要:【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人为地从动脉抽取血液的方法来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将抽出的血液从静脉输回家兔的方法进行急救。
【结果】:短时间内的少量的失血是可以恢复;大量失血是不可恢复的;自身回输血液可使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恢复。
【结论】:短时间少量失血机体是处于代偿期的,较长时间的大量失血机体已处于失代偿期,而该种休克通过输血、输液是可以恢复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言: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原因。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家兔;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3实验仪器:铁架台,婴儿秤,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2、实验步骤2.1.系统连接和参数设定将血压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2通道。
启动RM6240系统,关闭其他通道,2通道模式为血压,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00ml/s;采样频率800Hz。
2.2. 麻醉手术家兔称重,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200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行气管插管手术,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股动脉。
输液瓶充满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插管接输液装置,调节输液量至5~10滴/min。
股动脉插管的导管连接已肝素化的50ml注射器。
2.3. 颈部手术2.3.1. 备皮:左手绷紧颈部皮肤,用粗剪刀紧贴皮肤,将手术部位及其周围的被毛剪去(不可用手提被毛,以免剪破皮肤)2.3.2. 切开皮肤:术前先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颈部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手术刀,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长度约5-7cm。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目的】复试家兔失血性休克。
观察家兔在失血性休克时的表现及微循环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摘要】目的:学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休克各期的主要临床变化、了解其机制及通过药物及输液治疗,了解各种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家兔麻醉后,分离并进行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插管,正确连接管道并用肝素冲洗,进入电脑程序,描记正常血压,快速放血,使血压维持60mmHg,血压稳定后,夹闭右颈总动脉,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待血压稳定后,再放血,使血压降至40mmHg并维持,在维持期间的20min内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结果: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大量放血后血压明显下降,输血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家兔少量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
家兔大量放血后,家兔血压明显下降。
输血、输液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输液治疗。
【实验对象】健康家兔一只【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止血钳、眼科剪、支架、动脉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照明灯、纱布、丝线、注射器。
2、试剂:生理盐水、氨基甲酸乙酯、肝素。
【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用5ml/kg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固定家兔,剪去颈部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两侧颈总动脉,各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右侧颈外静脉,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2、右侧颈总动脉进行动脉插管:将分离出的右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线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将动脉夹住。
在远心端结扎线下方用眼科剪在动脉上作一小“V”形切口,将动脉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确认插入动脉后用备用线将血管与插管结扎固定,再将结扎线固定于插管上,防止插管从血管中滑脱。
家兔失血性休克与救治

整理课件
实验目的
1.了解复制休克的常用方法,掌握失血性休克 的复制方法。
2.通过对家兔失血性休克不同时期血压、微循 环及体表等变化的观察,掌握休克各期微循环 与血压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休克的发病机理。
3.设计抢救方案,加深对休克治疗原则及所用 药物作用的理解。
整理课件
实验原理
②所用药物: ⑴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
⑵去甲肾上腺素
⑶山莨菪碱
⑷中分子右旋糖酐
⑸0.01%的异丙肾上腺素
⑹全血
③观察各项指标
整理课件
实验结果:
表1 失血性休克发生过程中血压及微循环的变化
股动脉放血量 (ml)
少量放血 (约占全血量的1/10)
大量放血 (约占全血量的1/4,待 血压稳定维持在 30~40mmHg后)
分离右侧颈外静脉(输液用) 股部手术:分离股动脉(放血用)
各穿2根线备用 3.插管: (1)颈外静脉插管:分叉处结扎,分叉以下向心方向插管,结扎固定,保
持低流速通路。 (2)全身肝素化,颈外静脉注射肝素1ml/kg, 之后1ml/h维持。 (3)颈总动脉插管: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夹动脉夹,向心方向插管,结扎
放血时间 (min)
0 5 10 15 0 5 10
动脉血压(mmHg) 平均动脉压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微循环变化
整理课件
实验结果:
表2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处理 平均动脉压
抢救前 抢救后 (写出具体方法)
动脉血压(mmHg)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微循环变化
整理课件
实验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实验中均需保持动脉、静脉插管与血管平行。 保护耳缘静脉。 本实验手术操作多、应尽量避免手术性出血。 插管前必须充满肝素溶液,排除气泡。 牵拉肠袢要轻,以免引起创伤性休克。 注意分工合作。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
实验一: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以便探究该病情的发生机制及抢救
措施。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材料均来自成年雄性家兔,共有15只,体质量均为2.5
kg左右,每只家兔体内取得150 ml鲜血,并以此构建失血休克模型,放置于恒温器中保
持恒温,监测家兔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按照实验设定,放血完毕后,家兔的体表温比刚开始实验时期降低了 1.2℃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90%以下,而心率却急剧上升到160-170次/分钟之外,家兔
还出现了瘙痒、抽搐、呕吐等典型症状,明显发现其已经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可供今后失血性休克研究及抢救策略
研究使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考察用于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策略的有效性,并找出最佳的
抢救方案。
实验材料和方法:经过安置好各个参数后,按照实验设计,将15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对照组、抗血清组、血液制品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抢救治疗,比较形成失
血性休克的家兔休克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1个小时的抢救,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
其中,血液制品组的体表温降幅最低,血氧饱和度下降最小,心率最低,可见血液制品组的抢救
措施最为有效。
结论:本次实验证实,在家兔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最佳抢救方案应该采用血液制品抢救,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范文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范文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制作及治疗实验目的:制作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家兔血压、心率、呼吸和微循环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措施实验对象:家兔,体重1.92kg实验器材与药品:1、器材:兔用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静脉输液装置、动脉和静脉插管各一、三通管、注射器(20,5,1ml)、显微镜、手术线、纱布2、药品:20%乌拉坦、1%肝素、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实验步骤:1、抓取家兔并称重,取20%乌拉坦9.6ml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2、待家兔四肢张力降低,无抵抗,角膜反射消失后,在兔手术台进行牢靠固定并备皮,备皮部位:颈部与腹部3、做颈部正中切口5cm,分层剪开,分离右侧颈外静脉和左侧颈总动脉,小心游离血管3-4cm,在血管的两端穿线备用4、经耳缘静脉注入1%肝素2ml抗凝5、颈外静脉插管:先夹闭近心端,再结扎远心端,用眼科剪向近心端作V形切口,向近心端插管3-4cm,NS维持,5-10滴/min6、颈总动脉插管:先结扎远心端,再夹闭近心端,用眼科剪向近心端作V形切口,向近心端插管3-4cm7、腹部正中切口6-8cm,拉出一段肠系膜(不取盲肠肠系膜),固定于显微镜下观察微循环8稳定5min,记录此状态下BP、HR、R、微循环;然后静脉推注NEO.Iml,观察此时BP、HR、R、微循环的变化并记录9、颈总动脉放血10%(约13ml),稳定约5min,观察此时BP、HR、R、微循环的变化并记录;继续放血至25%(约35ml),稳定约5min,观察此时BP、HR、R、微循环的变化并记录;然后静脉推注NEO.Iml,观察此时BP、HR、R、微循环的变化并记录10、NE0.25ml,用NS稀释至20ml,静脉滴注,并全血回输,观察此时BP、HR、R、微循环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状态r、参数BP(mmHg)HR(次/min)R(次/min)微循环变化正常状态106190血流量及流速正常推注NE0.1ml11723254血管收缩,血流加速放血10%9222056血流量及流速变化不明显放血25%4617046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推注NE0.1ml56176血管进一步收缩,流速加快,流量减少全血回输6015844血管舒张,开始充盈分析讨论:正常状态下,推注NEO.Iml后,与心脏的(31受体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与肠系膜血管a受体结合,使肠系膜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加快。
家兔失血性休克的药物急救实验(呼吸)

休克的药物急救—呼吸实验目的1.学会复制失血性休克的模型;2.了解抢救休克时扩容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意义。
实验原理根据微循环学说,休克定义为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灌流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休克的病因有多种,本实验采用颈动脉放血的方法,直接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复制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
由于放血一定程度后可使循环血量不足,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组织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失血性休克。
失血后呼吸加快。
休克时,呼吸会停止。
通过输液,补充血容量及药物,抢救休克。
器材药品动物:家兔,生物呼吸实验系统,压力换能器,动物实验手术器械一套,动脉插管,静脉输液装置一套,气管插管,动脉夹,结扎线,纱布,注射器,兔台,秤。
20%乌拉坦溶液,生理盐水, 0.2%肝素生理盐水,去甲基肾上腺素,烧杯。
实验步骤1.称重: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5ml/kg.2.固定3.剪毛:手术部位是颈部和一侧腹股沟,把这两个部位的毛剪干净。
剪毛的时候,用左手把皮肤绷紧,右手用粗剪刀贴近皮肤剪毛。
4分离血管:(1)颈外静脉--输血输液,作为抢救的通路颈外静脉位于颈部两侧皮下,很容易分辨。
它的特点是壁薄,粗大,色暗,没有明显的搏动,分离尽量游离得长一些,下面穿两根线备用。
(2)颈动脉--放血。
颈部做长4-6cm的皮肤切口,逐层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出气管,分离气管,翻开肌肉层,就可以看到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的特点是搏动明显、粉红色、壁韧,很容易分辨。
把颈总动脉小心分离出来,尽量游离得长一些,下面穿两根线备用。
5.插管:(1)气管插管,连张力换能器,记录呼吸.(2)静脉插管:颈外静脉插管,一定要避免进去气泡,防止发生气栓,所以静脉插管要事先通满生理盐水,排净里面的气泡。
先夹闭近心端,再结扎远心端,。
在靠近远心端剪口,插入静脉插管以后,可以松开动脉夹,向静脉内送入一段,然后结扎。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三低: CVP, CO, BP↓ 一高: TPR ↑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第5页
休克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按照休克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Ⅰ期: 休克代偿期 Ⅱ期: 休克进展期 Ⅲ期: 休克难治期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第6页
一、休克代偿期
微循环改变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第17页
松开股动脉上动脉夹,快速放血,在15min 内使平均动脉血压(MAP)降至 40mmHg,经过调整放血量,维持MAP 于40 mmHg 15~20min 。用500ml烧 杯盛所放血液,烧杯中预先加入肝素 2mg/kg。统计失血期间动物各项观察指 标改变 将所放出血液用50ml注射器从静脉缓缓回 输,输血完成后15min ,统计各项指标改 变。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第18页
【试验结果】
观察指标
正常
普通情况
血压
呼吸
尿量
肠系膜微循环 (管径、流速、数目)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放血后
输血后
第19页
【结果分析】
呼吸
血压 (mmH
g)
尿量
放血前 (参考 35----60
值)
90---130
正常
•早
期
加
深
加
放血后
紧,
•降
晚 35---45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专家讲座
第3页
休克病因和分类
一、休克病因
失血与失液 hemorrhagic shock
创伤 traumatic shock 过敏 anaphylactic shock
家兔失血及其抢救

实验目的:
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少量失血和大量失血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黏膜颜色的影响。探讨其发生机制。
2、用颈外静脉输血和输液的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观察抢救过程中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黏膜颜色
实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
动物:家兔
器械:不同型号的针筒3个,针头一个,血管插管3根,铁架一个,兔手术台一个,各种粗细的绳子
仪器:换能器、电脑,手术灯
药物:20%的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盐水
实验步骤:
一、取家兔一只,称重,按照每千克体重5ml 20%氨基甲酸乙酯,通过耳缘静脉注射至呼吸深而慢,反射迟钝为止。背位固定。
二、颈部手术——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颈外静脉插管
1、颈部备皮,左颈部正中3~5cm切口,左右颈总动脉分离,穿线标记,备用。
4、右颈总动脉用肝素抗凝剂排掉50ml注射器(其中保留少量肝素)和动脉插管中空气,右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动脉前壁倒“V”切口动脉插管插入,结扎固定。
5、用注射器从右颈总动脉中抽血,使动脉血压降至60mmHg,维持5min.观察机体自身调节能力。
6、大量放血,使动脉血压降至40mmHg左右,维持20min,停止放血。
2、左颈总动脉插管——测血压
动脉插管及换能器肝素化,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动脉前壁倒“V”切口动脉插管插入,结扎固定,放开动脉夹记录正常动脉血压(平均血压、脉压差、心率)。
3、右颈外静脉插管术——输血输液
排掉输液管中的空气,右颈静脉远心端结扎,静脉前壁倒“V”切口,输液管插入,固定。缓慢输液,保持通畅。
7、观察和记录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黏膜颜色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医学PPT
10.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1)少量放血 开放股动脉插管,用肝素化的烧杯收集流出血液, 并使放血量达到全血量1/10(全血量按体重的8%或70ml/kg计 算)后,夹闭动脉,观察记录同(二)。
(2)大量放血 少量放血10分钟使血压稳定在低水平后,再开放股 动脉上动脉夹,放血量约为1/5~1/4,放血时间为3~5min(切 勿过快)使血压(平均动脉压)稳定在30~40mmHg(4.0~ 5.33kPa)(如果停止放血,血压回升,可在放血,如血压过低, 则立即将放出血加压回输若干)即失血性休克状态。观察记录同 (二)。
4.肠系膜微循环标本的制备(示教):腹正中切口,沿左腹直肌旁 作约6cm长的纵行切口,钝性分离。在腹腔内可见淡粉红色、肠 壁较饱满的盲肠,紧贴前腹壁在左下腹侧,用卵圆钳钳出盲肠游 离端阑尾后,将阑尾末端上8~12cm处的回肠袢轻轻拉出腹外。 用止血钳夹住腹部切口,以防肠管外溢。用温生理盐水纱布保护 平铺固定。将肠系膜放置在恒温微循环灌流盒内以38℃台氏液恒 温灌流,并将兔系膜灌流盒固定于显微镜镜台上,在显微镜下观 察肠系膜微循环。
4
医学PPT
(四)实验方法
1.家兔称重后,以25%乌拉坦4ml/kg,经耳缘 静脉注射。麻醉后,将家兔仰卧背位固定于手 术台上。
2.颈部手术:颈部剪毛,正中切口5~6cm,分 离气管、左侧颈总动脉及右侧颈外静脉(表浅、 色深,较粗,刺激时可见血管收缩变细)。穿 两线,备用。
5
医学PPT
3.股部手术:一侧股三角区剪毛,触及股动脉搏动,辨明股动脉走 向,沿动脉走向做长约3~5cm切口,在股三角区即可见股动脉、 股静脉和股神经,分离股动脉。穿两线备用。
6.手术中尽量避免出血。各插管事先均充满甘肃,排除气泡。
7.各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及时补充、更换微循 环观察水槽里的生理盐水,注意水温。
13
医学PPT
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1
医学PPT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休克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变化。 2.掌握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方法。 3.分析讨论急性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
2
医学PPT
(二)实验原理
抗休克治疗的原则: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细胞损伤。 实验中所采用的药物主要的作用是: 山莨菪碱大剂量时可解除小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血流灌注量,改善微循环。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有:①心输出量增强②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
微机上显示的各种参数,亦忌随意切换更改。
12
医学PPT
(六)注意事项
6.勿将水滴、血滴溅污仪器,若有溅污者,须及时有效地清 除。
7.实验过程中的记录,为连续的,若遇到图象变动使测速失 误,或调速失误时,及时作好标志符和文字记录后,中断 记录,待调整完毕后,重新标志,继续连续记录。
8.插管要仔细,动静脉血管应与插管平行,以免刺破血管。 分离动静脉尽可能长,清晰,干净,利于手术操作。
(3)比较两次放血后,实验动物血压、微循环血流变化,观察时间 30~40min。
8
医学PPT
11.自行设计抢救方案。
原则: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细胞 损伤。
药物:1.5%葡萄糖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 山莨菪碱、中分子右旋糖酐、0.01%异丙肾上 腺素1ml、全血(放出的血液经抗凝后全部回 输)
③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从而使脉压差升高,但大剂量时会使血 压下降明显。在治疗休克的过程中,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异丙肾上 腺素对中心静脉压高和心输出量低的休克有一定疗效。 去甲肾上腺素属于α受体激动药,①主要作用有激动血管α1受体,收缩 血管,使小动脉、小静脉收缩。②小剂量时兴奋心脏,使收缩压显著上 升,舒张压上升,脉压差增大产生抗休克作用。大剂量时,会产生缩血 管作用,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但脉压差会下降,引起组织灌流量 减少。 此外,生理盐水、中分子右旋糖酐、全血均用于扩充血容量。可以逐一 试加看动脉升高情况比较扩容升压效果。
9
医学PPT
(五)实验结果记录
表1 失血性休克发生过程中血压级微循化变化
动脉血压(Kpa/mmHg)
股动脉放 时间
微循环
血量(ml) (min) 收缩 舒张 平均动 变化
压 压 脉压
大量放血 0
5
10
少量放血 0
5
10
10
医学PPT
表2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动脉血压(Kpa/mmHg)
处理
收 缩 压
(1)辨认微动脉(细,色浅)、微静脉(粗,色深) (2)观察肠系膜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管内径。
6
医学PPT
5.左侧颈总动脉向心端方向插管,电传感器相连,插管前将电传感器用注射 器注满肝素,注意不要留有气泡。描记血压。
6.右侧颈外静脉向心端方向插管,使导管与输液瓶相通,插管前注意将输液 系统管内冲满液体并排气,缓慢滴注生理盐水(5~10滴/分),保持静脉 通畅。
3
医学PPT
(三)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家兔。 2.实验器材及药品 静脉输液装置一套,三通开关,50 ml、20 ml、10 ml
注 射器各一个,肝素(500μ/ ml),1%普鲁卡因,生理 盐水,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呼吸血压描记装置,低分子 右旋糖苷, 20%乌拉坦溶液、台氏液、去甲肾上腺素、 山莨菪碱(654-2) 。
舒 张 压
平均动 微循环变化 脉压
抢救前
糖盐水
中分子右旋 糖酐
全血
山莨菪碱
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
11
素
医学PPT
(六)注意事项
1.颈总动脉位于气管食道沟内,结扎时应避开伴行的迷 走神经。
2.暂时性阻断血流应使用动脉夹,忌用血管钳夹持血管。 3.血压换能器应处于家兔心脏同一水平。 4.各管道系统内应避免气泡存在。 5.生物信号处理仪上的各种旋钮、开关,切忌随意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