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作用

历史地看,早期法国学派提倡的影响研究尽管在20世纪初遭到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等人的诋毁,又在20世纪50年代遭到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学者的激烈抨击,但影响研究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学界对影响研究的探讨至今也未停止。因为“影响”本身就是“比较文学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概念”,“影响研究”仍然是比较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然而,目前关于影响研究的理论探索还依然存在诸如研究界定不够清晰,研究对象不够明确,研究方法单一陈旧等困惑与争议。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会阻碍影响研究的深入。因此,若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就有必要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检视文学间影响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反思传统影响研究的不足和误区,重新审视比较文学的“影响”与影响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影响研究的内在悖论,进而明确影响研究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探寻影响研究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为影响研究的具体实践提供必要的学理与方法论支撑。

一“影响研究”的悖论

谈到影响研究,准确地认识“影响”是基础。“影响”作为比较文学中的特定术语,学界已有诸多界定,如日本学者大塚幸男的“力说”论(影响是主宰他者的精神、理智的力)、美国学者约瑟夫。T.肖的“渗透”说(影响是渗透在艺术作品中进而再现出来的东西)、纪延的“痕迹”论(影响是在接受影响的作品中找不到可见痕迹的一种心理现象)、奥尔德里奇的“存在”论(影响是一种存在于某一作家作品中的东西)、法国学者朗松的“精神说”(影响较之于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存在)等等。若将这些界定提炼归纳,“影响”实际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影响”的发生来看,“影响”是在外来因素作用下产生或形成的一种文学现象,指向一种源于外来文学及其相关的因素。第二,从“影响”的特征来看,“影响”是文学交流发展中的客观事实,但却往往被认为意会而无实指,难以捉摸而具有一定的神秘性。第三,从“影响”的存在形态来看,“影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常常与作家创作中的模仿、改编、借用等或隐或现地渗透、混融在一起。概言之,比较文学中的“影响”具有外来性、神秘性、隐在性的特点。不过,问题也由此产生,正是使得人们对与“影响”关联的“影响研究”因为“影响”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争论不断。

法国学派早期的一些学者认为“影响研究”是必要的,但在研究中却难以实践。如卡雷认为:“在这种研究中,人们往往试图将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加以称量。”美国学者则对所谓的“影响研究”诟病不已。如韦勒克指责影响研究“使‘比较文学'成了只不过研究国外渊源和作家声誉的附属学科而已”。部分美国学者还主张用“文学交流”“文学关系”之类的概念取代“影响研究”, 以此反叛其虚构性指向和模糊性内涵。并且,“影响研究”的属性究竟是一种研究类型还是一种研究方法也尚未达成共识。此类问题的存在和争论时常给“影响研究”造成一定的理论盲点和实践困惑。究其根底,影响研究存在的这些问题,皆源自于“影响研究”本身的内在悖论,特别是在“影响-实证-影响研究”的传统思维和逻辑链条上,影响研究的内在悖论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种悖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影响类型的多样性与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由于文学间的影响形态不同,影响程度各异,所以比较文学界对“影响”类

型有诸多不同的分类,可谓花样繁多。如法国学者基亚认为影响包括个人影响、技术影响、精神影响、题材影响和背景影响等。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将影响分为正影响、反影响、负影响、超越影响,回返影响等类型。王向远曾列举了影响的多种表现形态,诸如直接与间接影响、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等等。

然而,与“影响”类型的多样性相反,影响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就显得颇为单调了。“影响研究”通常而言以“实证主义”为主要方法。显然,“影响”类型的多样性及其交叉融合性,使得影响研究仅仅依据单一的“实证”方法,其实难以有效处理文学交流中纷繁复杂的影响关系。并且,更棘手的问题在于,文学作品及其现象之间尽管存在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但我们却无法找到影响的证据,也就难以确认影响关系的存在。况且,“‘影响'的论证基础,是建立在‘同时的' (synchronic)、'类同‘(similarity)、'异时‘(diachronic)、'相异‘(dissimilarity)等多个层面”。在上述情况下,影响研究的形态和特质必然会在“类型的多样性”与“方法的单一性”(即“事实联系”与“实证研不可避免地导致实证的焦虑。之间形成一种矛盾,)究”

(二)科学理性与文学诗性的内在失衡

通常认为,法国学派强调注重文学国际关系的实证性,主张“'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的”。事实上,文学毕竟不是科学,文学批评也不能完全照搬科学理论。首先,文学创作活动和文学间的相互影响是极其复杂的现象。尽管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比较文学的启发不能忽略,但若不加辨别地力图按照自然科学的定量或定性分析模式,以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学的相似性、类同性现象,将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简化为单纯的因果关系,这样的阐释无疑会遮蔽文学本身的审美性(即诗性).其次,文学影响关系除了具有可证实的模仿和借鉴、渊源等因素,同时不同作家及其文学作品之间的风格、情感、心理等方面还包含着艺术倾向和审美情趣上的渊源关系。这些渊源关系往往具有审美性和隐含性而不可测定,因而文学影响关系也就难以通过科学性的分析完整体现出来。不言而喻,让“比较”摆脱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乍一看似乎已经具有“科学”性,实际上却由于缺乏对文学国际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全面认知,恰恰会导致影响研究中科学理性与文学诗性的内在失衡。

(三)文学“接受-影响”关系的机械割裂

“接受”与“影响”是文学交流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从影响的角度来看,路径是放送者到接受者。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路径是接受者到放送者。从放送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来看,“接受-影响”又在内容上具有统一性,在形式上具有同一性,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复杂关系。然而,法国学派的一些学者聚焦于作家作品间的事实联系,很少关注一国作家作品与另一国读者的接受关系。譬如,梵·第根就认为:“应该把'放送者‘、'接受者‘或甚至'传递者‘的这些因子隔绝,以便个别地去探讨它们,并确切而有范围地证明那些影响或假借。”何以如此?追溯比较文学兴起的年代,正是孔德实证主义、英美新批评盛行的时代,这些理论强调文学研究应从作家作品出发,由此读者的接受往往被轻视,

“影响”与“接受”的双边关系自然而然就被人为机械地割裂了。正如乐黛云所指出的那样:“过去的影响研究只研究A如何影响B, 很少研究B对于A如何接受。”事实如此,若在影响研究中将“影响”与“接受”人为地进行机械割裂,由此造成二势必会导致“影响”与“接受”在统一性和同一性之间产生悖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