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沉着应战,最后下令'致远号'开足马力撞向敌舰,壮烈牺牲,他牺牲后,当时的皇帝光绪帝写了一幅对联来纪念他:"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其中的"公"就是指邓世昌。

北洋舰队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笔记)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笔记)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一)、原因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对外扩张。

2、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二)、经过(1894.7~1895.4)①丰岛海战②平壤战役③黄海海战④辽东战役⑤威海卫战役(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内容:割:辽澎台及附属岛屿;赔:二亿两白银;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设:开设工厂2、危害: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一)原因1、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二)、经过(1900-1901)(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①赔:4.5亿②划:使馆界③拆:炮驻兵④禁:反帝⑤设:外务部2、影响: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列强控制京津地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义和团运动(1898――1901年)(一)兴起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尖锐。

(二)口号“扶清灭洋”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三)性质:一场自发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四)意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材料三:
1874年,天皇诏令:从即日起,天皇开始撙节内宫开支…… 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 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 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 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 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 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 继。 ——李鸿章
邓世昌:
1849-1894
广州番禺人,毕业于福州船政学 堂。 黄海战役中号召部下: 吾辈从军 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 事,有死则已!然虽死,而海军 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
“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 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 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 来相救,他拒不上艇,誓与全舰 将士共存亡。
爱国官兵、爱国民众已经做了英 勇抵抗,但中国在战争中仍然惨败。 这到底是为什么?! 你认为中国惨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
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
避战,避战, 坚决的避战!
避战求和政策的表现及其危害?
平壤战役时: “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贻误了战机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题记:甲午战争是日本经长期准备和精心策划,
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一场以“国运相赌” 的侵略战争。通过战争日本夺占了台湾, 控制了朝鲜,勒索了巨款。日本吸吮着 中国人民的鲜血和财富而急剧膨胀起来, 迅速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之列,更加野 心勃勃地走上对中国和亚洲穷兵黩武的 军国主义道路。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中:2000 日:8000

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总结

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总结

4.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直接原因: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
主要战役:
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
经过: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时,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威海卫战役
背景:黄海大战后,清政府一味妥协退让,致使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侵占辽东半岛之后夹击威海卫
结果: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性质:日本侵华战争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4月
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埠:增辟通商口岸
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割三地: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赔二亿: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

允设厂: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

开四口: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想一想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总结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总结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总结《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必考知识点背景:1、战前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对外实行“锁国政策”,黑色近代铁甲军舰1853年,美国海军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

倒幕运动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战前中国:(教材1864-1895年之间)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便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爱新觉罗·奕訢,地方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员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同治中兴”的景象。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分保守派、洋务派进行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运动(前期口号“自强”后期口号“求富”)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甲午战争过程:农历甲午-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7月底袭击清军运兵船-陆战失利-黄海大战保船壁战-1895年初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偿、通商、免税影响: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新通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在华投资设厂拓展对华资本输出途径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瓜分中国狂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

WTT整理了关于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1-2单元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鸦片战争1、背景:国际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虎门海滩------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影响: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经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于广东省------------结束于江苏省南京)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3、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地:香港岛(2)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赔款:2100万银元(4)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客观: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主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闭关锁国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6、民族英雄:林则徐二、魏源编著《海国图志》1、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情况。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意:学习外国的长处,抵御外国的侵略。

)(缺点:魏源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层面,因而有局限性。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第一次被攻陷1、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已经获得的成果)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1860年3、主凶:英法4、帮凶:美俄二、列强的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10)沙俄: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二、中国人民的抗争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洋枪队:青浦大捷、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美国人)2、左宗棠收复x疆(1)背景:x疆危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x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伊犁(2)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李鸿章塞防:左宗棠(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力主收复x疆。

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总结(含五篇)

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总结(含五篇)

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总结(含五篇)第一篇: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总结4.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直接原因: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 主要战役:黄海大战时间:1894年9月经过: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时,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背景:黄海大战后,清政府一味妥协退让,致使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侵占辽东半岛之后夹击威海卫结果: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性质:日本侵华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二.《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4月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埠:增辟通商口岸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割三地: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赔二亿: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

允设厂: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

开四口: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想一想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第二篇:甲午中日战争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含课件)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实验学校范立辉龙潭缸窑中学赵伟华 132200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并提供相关图片和动态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八年级历史笔记第十课

八年级历史笔记第十课

八年级历史第十课笔记
第十课:甲午中日战争
1. 背景: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日本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把矛头直指中国。

2.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3. 重要战役: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4. 结果:清政府战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5. 《马关条约》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6. 甲午战争的影响: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7. 知识链接:黄海大战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8. 思考题:为什么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9. 答案:甲午战争前,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年级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中日战争,又称甲午战争,是清朝末期中国和日本的一场战争。

战争在1894年爆发,持续了8个月,最终以清朝失败而结束。

本文将着重介绍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中日战争知识点,包括战争原因、战争经过和影响等方面。

一、战争原因1. 经济利益: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进行了现代化建设,兴建铁路、开垦土地、发展工业等。

这些工业品和农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而东亚地区的市场又比较容易开拓,这使得日本政府认为必须扩张领土以维护经济利益。

2. 政治利益:清朝内部腐败、抵制改革,军队落后,政治混乱不堪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使得日本认为中国治理黯淡,对其进行扩张乃是必然趋势。

3. 领土争端:朝鲜半岛是中国的藩属国,日本是其重要贸易伙伴。

日本认为其对朝鲜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而清朝则认为其对朝鲜的控制力是应该得到承认的。

二、战争经过1. 日本出兵朝鲜:1894年,日本近卫文麿政府用“东学党之乱”的借口派军队进入朝鲜,并开始侵占朝鲜领土。

2. 清政府被迫出兵:在朝鲜出兵后,清政府试图调停,但由于日本的价格过高,使俄国怀疑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已经妥协,并露出了在黑龙江地区扩张的野心,于是派兵进入朝鲜,但失败了。

3. 日军迅速占领台湾:日本在朝鲜半岛取得胜利后,迅速进攻了台湾,于1895年结束了清朝对台湾长达200多年的统治。

4. 清军惨败:清政府派遣李鸿章等大将带领军队前往朝鲜,但由于许多不足,几乎被日军全歼。

5.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群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款2.02亿两银子。

这个条约使得中国声誉扫地,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树立民族意识的催化剂。

三、影响1. 改革振兴: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人们认识到清王朝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使得维新、变法等改革气息在中国慢慢兴盛。

2. 民族意识觉醒:中日战争后,清朝开始走向灭亡,人们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并开始探寻如何使中国强盛起来。

八年级历史上册1_3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史素材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1_3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史素材北师大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史一、锋芒初露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

1870年明治维新后,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约》,第一款就说:"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天壤无穷。

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然而,在条约待批期间,发生了琉球船民遇害事件。

1871年12月,琉球船民因风漂流到台湾,其中54人被台湾土著(即"原住民")杀害,其余由清政府护送回国。

当时的琉球是清朝附属国,对此并未提出异议,事件就此平息,日本政府也不知道。

第二年日本使者到中国换约,从清政府邸报中看到此事,于是一面向本国报告,一面到总理衙门交涉,试探清政府对琉球、台湾的态度。

总理衙门回答说:"二岛(指琉球、台湾)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

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这本来说得很好了,偏又画蛇添足地说:"杀人者皆属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

"这下叫日本抓住个把柄,拿"化外"二字大作文章,说台湾土著的居住地不是中国领土,借口进攻台湾。

1874年5月,日军在台湾琅桥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

对日本来说,这次行动相当冒险,不仅当时中日国力悬殊,国际舆论也不支持。

战争至8月,日军增至3600人,但仍进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气低落。

此时日本看到胜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到北京,争取体面地结束战争。

9月日本公使来华后,先是虚声恫吓,后来又表示结束战争的"诚意",说日本出兵台湾费尽财力,中国也不能让日本军队空手而归,应当支付一些兵费然后日本撤兵,这样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

清政府觉得在战争中处于优势,以赔钱来结束战争说不过去,而又不想为"化外生番"费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宁人,就表示可以考虑对在台湾"被害之人"酌情"抚恤",等于承认了赔款的原则。

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总结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其中蕴含着各种历史事件、背景、人物和故事,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了解这场战争的意义和历史背景十分必要。

在本文中,我们来总结一下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此时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期。

19世纪末,西方列强相继侵略中国,进行“瓜分中国”的势头日益增强。

这一时期,尤其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的国家、社会、文化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究其原因,中外贸易不平衡,资本主义文明冲击,以及各级多方面的腐败和内耗等都是造成中国落后局面的原因。

二、导火索1894年,发生了一件看似不算大的事件,但却引爆了中日之间的战争。

此时,朝鲜成为了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强权国家所竞争的国家利益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的一个保守派政府被推翻,新任政府大力倾向于日本,引起了中国高层的不满。

随着日本对于在朝鲜的利益要求日益强烈,中国把朝鲜视为自己的利益范围,就形成了这一场战争。

三、主要战役(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一场主要战役。

战争地点是在朝鲜西面的黄海,中国海军主力舰队与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展开激战,但由于中国海军年久失修、战术不善,最终惨败,损失惨重。

(2)辽阳之战:是甲午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

中国东北的辽阳城被日本军队围了近四个月,最终城破。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士兵的勇气以及顽强抵抗的态度获得了世人的赞赏,但是战争的胜利却被日本方面所掌握。

(3)威海卫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

中国主力舰队扎堆驻扎在威海卫,升帆离开已经成为了中国海军摆脱日本封锁的唯一手段。

然而,在这一场战役中,中国国内政治关系错综复杂,结束战争的决定权被一系列的利益和权力关系所影响,最终迈向失败。

四、战争影响(1)战争的持续时间虽然不长,但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场战争标志着一个连年战乱的中国在近代动荡时期中陷入了新的屈辱局面。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指导:甲午中日战争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指导:甲午中日战争

[键入文字]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指导:甲午中日战争
对于初中学生朋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历史网提供了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指导,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1.原因:1894 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而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在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与舰同沉。

2.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指导,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最新文档】甲午中日战争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word范文 (1页)

【最新文档】甲午中日战争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word范文 (1页)

【最新文档】甲午中日战争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甲午中日战争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初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初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键入文字]
初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
习中不断积累,历史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希望同学们牢牢
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 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使中国失去了黄海制海权,
1895 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同年4 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4)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八年级历史上册 1.3 甲午中日战争拓展资料素材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1.3 甲午中日战争拓展资料素材 北师大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吞并朝鲜、入侵中国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远东,朝鲜和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侵台碰壁后,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特权。

1885年,日本乘朝鲜甲申政变(1884年)之机,迫清政府订立《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这年年底,日本创立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总理大臣。

此后,日本政府积极扩军备战,把对中国一战作为首要目标。

1892年,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正规陆军有7个师团(相当于军的编制)共12.3万人,后备兵队10万人,合计共22万余人;军舰达32艘,约6万吨。

日本还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中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尽地形。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只待制造一个挑起侵略战争的借口了。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

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

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

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二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

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四百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

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

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

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
识点总结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
识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