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改进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改进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
提升教研组的效能,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职责和目标
教研组成员需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目标,明确教研工作的重点
和方向。
这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将其与
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相对应,使教研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2.加强沟通和协作
教研组成员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研组会议、研讨活动,促进
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便于成员
之间及时分享有关教育教学的经验和资源。
3.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
教研组成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包括参加教育研讨会、研修班、专业培训等。
同时,鼓励教研组成员互相研究、互相指导,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
4.推动教研成果转化
教研组的成果应该得到有效地转化和应用。
学校可以建立评估机制,鼓励教研组成员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此外,教研组也可以与其他学校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改进教研组建设需要全体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校文化的打造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交流,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共同应对棘手的问题,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便是一种选择。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教研组的基本任务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出发点,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本学科全体教师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所以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载体,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要形成教研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一、目前学校教研组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1、教研组长缺乏应有的能力与素养。
教研组长不是官而是兵;既是这个团队的组织者,又是普通一兵。
作为教研组长,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方法肯定不足取,而任其发展、相信老师个个自觉也不现实。
教研组建设上,如何加强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就成为很多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作为组长要以成绩作为感召的语言,和教师们平等相处,和谐协调地开展教研活动,这就是教研组长赖以取得学校领导和同事支持的思想基础。
2、教研组工作定位错误,教研组发展目标茫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组织,不是行政组织。
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许多教研组活动是工作事务性多而研究性少,教研功能萎缩。
教研组的活动往往是制定计划、填写表格、学期总结等。
至于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基本没有开展。
真正实效性的工作基本没有涉及。
3、教研组活动个体受益甚微。
教研组工作褒扬性多而纠正性少,评价氛围保守。
所以我们感到现在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益处确实不大。
主要原因是参加活动的都是本组教师,碍于情面,怕得罪人,因此,评课时不敢也不愿意讲真话,久而久之,每位教师都听不到真言,不知道自己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就有点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都是本组教师,天天见面,估计也没有多少新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
教研组建设的思考
案例一:某中学教研组建设实践
总结词
注重实效、强化合作
详细描述
该中学教研组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研组内定期开展听课、评课 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 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01
资源分配问题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教 学资源以确保教研组建设的顺利进行是 一大挑战。
02
03
教师参与度问题
部分教师对教研组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参与积 极性和主动性。
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教研组应继续关注教学改革动态,不断探索新的 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三:某高校网络教研平台建设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拓展空间、丰富形式
该高校教研组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研活动,拓展了 教研的空间和形式。教研组内教师可以在线交流教学心得 、分享教学资源、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同时,还利用网络 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和学习活动,方便教师随时随地参与学 习和交流。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 力,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完善组织架构
设立教研组长
01
设立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研活动、协调教学资源和人员安排
等工作。
分工明确
02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专长,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保各项教
研活动有序开展。
建立工作小组
03
根据需要建立工作小组,如备课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等,提高
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教研计划
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1、高效的组内管理。
活动正常、有组织、人员整齐,没有懒懒散散、不合拍的音符。
活动有质量、有内容。
教研活动的出勤管理入手;内容丰富:理论学习、备课研讨、听课评课、案例分析、读书交流、骨干教师讲座、观看教学实录、名师讲座等活动时人人参与发言,记载上写明发言者。
评课热烈,有深度。
2、健康的舆论导向。
舆论健康积极向上,面对消极言论,没有一片附和声,有正义。
3、严谨的工作态度。
备课认真,不敷衍不应付、备课组活动研讨浓厚。
课堂教学一丝不苟,讲质量,讲效率,对待学生耐心有加——主要措施:精讲、精选、精练、精批☆关于“精讲”,提出讲清、讲准、讲透、讲宽☆关于“精选”:研究作业布置的方法,课标、巩固、坡度、以一带多,备课组要讨论选用的练习册是否适当。
☆关于“精练”(即如何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培养良好作业习惯。
(作业不拖拉不赖作业、审题、书写、检查、质量意识、及时订正等等)重视学法指导。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研究,对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学习方法辅导。
(怎样抓优秀生、后进生)☆关于精批:批改符号规范,批改正确,无漏批,订正有督促、有检查。
语文的作文批改耐心、细致,评语到位。
开展教改实验和教科研课题研究。
4、强烈的质量意识。
追求质量,积极进取;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质量分析深刻,指导教师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
各教研组长要及时了解各备课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帮助教学成绩相对落后的教师做好原因分析和整改工作。
学期测查成绩赶超区平均。
组长对本组教学有视导,如常下班听组员的课堂并互相切磋;有质量监控,组长能全盘了解每次各年级检测情况,并作出分析、指导。
5、规范的考核工作。
月考核不和稀泥,不流于形式,有褒贬,真正起规范、督促作用,检查情况、出现问题组内及时反馈、通报,提出整改。
听课笔记完整,有评议意见?6、健康的工作心态。
接受任务、安排任务,爽快,完成有质量。
除了心情愉悦的完成份内工作如:集体备课、公开课、听课任务、准时上交本组相关资料,如活动记载、公开课听课情况记载、专题总结和论文等;其他布置的工作也能乐意、尽心尽力的完成。
教研活动文化建设(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教研活动文化建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研活动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研活动文化建设的内涵1. 教研活动文化建设的定义教研活动文化建设是指在教研活动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规范行为准则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2. 教研活动文化建设的要素(1)共同的价值观念:教研活动文化建设强调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共同认识、追求和信仰,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价值观念。
(2)良好的氛围:教研活动文化建设要求营造宽松、和谐、互助的教研氛围,使教师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展教研活动。
(3)规范的行为准则:教研活动文化建设要求教师遵守教育法规、职业道德和学校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4)专业发展:教研活动文化建设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教研活动文化建设的意义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活动文化建设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文化建设有助于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 增强团队凝聚力教研活动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氛围,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4. 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教研活动文化建设有助于教师关注教育改革动态,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四、教研活动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教研活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教研活动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 营造良好的氛围(1)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举办教研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教研室文化建设
教研室文化建设教研室文化建设,是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文化具有凝聚人心、传承价值观、振奋士气、促进创新等多重作用。
如何在教研室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全员的教育素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共享精神,促进交流学习教研室是共同研究教学问题的团队,树立共享精神,才能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成果,建立起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水平。
教研室可以开展集体备课、组织讲座、撰写教学论文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确保教育成果能够得到共享和升华。
二、努力营造融洽的合作关系,促进团队凝聚力教研室应该营造互相尊重、合作务实、共同发展的氛围。
团队成员应该相互信赖、互相支持、协同合作,才能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研室要注重增进团队凝聚力,如开展教研成果竞赛、加强团队建设、组织教学课题研究等,这些都是提升教研室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
三、营造宽松氛围,提高创新意识教研室应该打造宽松、包容的氛围,鼓励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教研室可以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学实验、外出学习等形式多样的真实场景教学,让教师们感受到专业成长和价值的快乐,进而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素养。
四、注重鼓励和激励,发扬奉献精神教研室应该注重对团队成员的鼓励和激励,让每个成员感受到合理的肯定和回报。
同时,也要发扬奉献精神,通过赠送荣誉称号、评价优秀教学成果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教师兢兢业业、刻苦耐劳地工作。
总之,教研室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们不断地进取和创新。
我们应该在共同的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教研室特点的文化模式,不断优化提升,最终达到共创、共享、共赢的局面。
浅谈学校教研文化建设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群体良好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
建设健康的教研文化,可以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学校科学、持续发展。
正因为教研文化如此重要,作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应该致力于教研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本文想就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教研文化,以及如何建设学校教研文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供参考。
一、何为教研文化?二、建设什么样的教研文化?对此,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民主和谐、合作开放、崇真务实、高效创新,应该是学校教研文化建设基本的价值取向。
民主和谐,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研组应当具有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
首先,作为教研组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在精神人格上应该是平等,无论年轻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无论学科带头人还是普通教师,大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精神上是自由的,都应该以协商共建的方式友好地开展各项活动。
作为教研组长,尤其要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成为全组教师的精神领袖,团结带领教研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共同进步。
其次,教研状态下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和谐的。
和谐既是教研组成员的个性张扬与相互包容,是彼此间的相互协作与优势互补,又是教研组团队成员的自我超越与共同发展。
合作开放,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应有心态。
教研组团队建设中的和谐是指一种共生共进的和谐,其共生共进体现在合作与开放有机地统整与一体。
以开放的心态建设教研组,要求教研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开放自己,要勇于“打开教室的门”,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学同伴共同探究的课例资源;要求教研组能打破学科的藩篱,在跨学科、跨学校的教研研讨交流中,发现和生成教研组活动资源,拓展教研组活动和学科改革的思路。
在开放的教研组文化映照下,教师不再是单兵作战的个体,教研组也不仅仅囿于本学科、本学校。
以合作的心态建设教研组,要求教研组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学会合作、寻求合作。
教研组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教师间的对话,教研活动中的对话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交流,而应该是思想上的碰撞。
论小学语文教研组合作文化建构的思考与探究
论小学语文教研组合作文化建构的思考与探究小学语文教研组合作文化是指在教研组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共同追求教学目标,发挥团队协作力量,实现优质教育的一种文化。
小学语文教研组合作文化的形成,不仅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沟通、合作和信任,也需要具体的制度和文化建设的支持。
小学语文教研组合作文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共同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互相交流经验和资源,使团队成员之间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促进教研组成员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
教研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教学方式和经验,帮助教研组成员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促进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3.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成员可以通过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
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成员应该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抛弃竞争和争功的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发挥集体智慧,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2.建立共识。
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成员应该在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上达成一致,并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来实现目标。
3.积极沟通交流。
小学语文教研组成员之间应该积极开展互相交流和沟通,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制定规范和制度。
小学语文教研组应该建立规范和制度,如会议制度、职责分工制度等,以确保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发挥整个团队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1.注意团队成员的不同需求。
小学语文教研组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特长、经验和需求,有些成员可能更注重实践经验,有些成员则注重理论研究。
因此,在教研组合作文化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照顾到团队成员的不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2.警惕个人主义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研组合作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摒弃个人主义思想,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整体利益。
(完整word版)我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青川中学物理教研组李晓红文化,思之深则行之远,润之厚,则收之丰。
教研组,是同一专业教师共同生活、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学习型、科研型教师的主阵地,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教研组软文化建设谈点看法。
一、开放型文化建设。
用开放的心态辩证的审视新观念、新思想。
我记得在高中阶段曾学过一篇鲁迅的文章叫《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新事物(西方文化),不能全拿,而要有的选择性的拿,有针对性的拿.面对素质教育、新课改,需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它是理念,是导向,我们不能把它绝对化。
我记得曾有学者批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教师是园丁”,说这样的比喻强化了学生的生物属性,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我看到这样批判时,真有一种不敢说话的感觉,是否有些吹毛求疵了.素质教育和应试并不矛盾,它对应试教育有些批判,需我们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当然素质教育、新课改实施初期,由于很多人的急功近利,把“素质教育新课改"当成一个筐,什么好事都往里装,看了真有一种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感觉。
作为教师是文化人,百家争鸣是文化的代言人,我们应用开放的心态去认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用新课改理念的“三维目标”作理论支撑,提高评课的针对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很多人评课时,由于没有理论支撑,一般都习惯于用自己上课的模式作为标准,当然这样的评课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同时或许还会给上课的青年教师一些误导,甚至打击.那么如何去评课呢?我想我们应该去看“双基是否有效落实,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过程中是否注重了方法,师生互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问题.二、反思文化建设。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踏遍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而今才发现,一个人,不仅要低头赶路,还要学会遥望远方,更应仰望苍穹,走走停停,回头望望,不断反思总结,为下一段路的风兼程而养精蓄锐。
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在以“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研究性变革实践”为主基调的时代背景下,教研组这一学校中层组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宠儿”和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叶澜教授认为,重心下移是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转型的核心特征。
改进教研组的活动方式,强化教研组在整个学校变革中的枢纽性地位,是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必然产物。
将教研组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上升到文化层面,有利于从文化角度规划、推动、反思教研组的发展。
教研组文化具有教育性,对每一位教师起着指导作用、陶冶与规范作用。
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
我们认为教研组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
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对与教研组文化建设相关的现状、教研组活动的展开状况、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教研组文化建设现状主要表现为:1、专制化状态。
教育行政对教师的管理往往是集权式,教师不得不认同或无条件服从。
管理者在日常活动中会或多或少地采用行政方式对教师进行管理,管理者处在一种“专制”的地位上,有错用或滥用自己权利的可能,易打消教师的积极性。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近4成的教师对于领导专制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们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研组的远景规划、发展空间包括具体落实到每一次教研组活动等都是领导阶层说了算,他们的思想言行决定了整所学校的教研方向,无论是对还是错,教师只能无条件执行,没有谏言献策的机会,更谈不是上民主建设,留下的只是怨言一片,这样的状况不但不能加强学校人员之间的团结,反而促进了人员之间的分化,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对于学校管理,特别是教研组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2、惰性化状态。
“惰性”主要表现为对种种企图改造自身的外在因素的抗拒排斥。
人性根子里的“惰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弹性”,制度建设督导的不到位,极易造成集体积极性的缺失,甚至导致整个教研组的懒散涣散。
对化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化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比尔·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高端访谈》节目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和国外国际型大企业的真正差距不是在人们瞩目的重大战略上,而是在于企业文化积淀上。
”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而最终极的竞争是文化力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组织的“文化”是非物质的东西,无影无形,但对这个组织的影响又无处不在。
在教育领域,“文化”正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
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教研组文化在教师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
有人讲,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成败决定了一所学校教师团队的力量,最终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把化学组建成学习型组织学习是生命的第一需要,有哲人说过“在未来,你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因此为把化学组建成学习型组织。
首先,我们广泛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
即每学期要求化学教师泛读一批教育刊物,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些读书心得。
号召全体成员挤出时间读书,树立“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不能发展”的危机意识,让书籍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
其次是为了构建一个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
我们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介绍自己近期的阅读书目及阅读收获,解读主要观点,阐述重点章节,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种制度化、互动式的阅读,有效促进了教师自觉读书习惯的形成,使教师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领悟教育的真谛。
教研组内的学习、研讨,提升了教研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研组建设的文化策略从文化层面来思考教研组的建设,就意味着教研组建设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研组长要根据本教研组已形成的文化氛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寻找不同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不同的目标和建设策略。
1、“民主”是教研组建设的文化基石学校教研组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教研组是学校课程建设、实施的重要部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组织。
其功能主要是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进行教学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
具体到教研组文化建设,从人的发展入手,构建一种全面的、健康的教师生活,这种生活对教师产生积极影响,逐步形成集体认同后产生自觉意识和行为,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
使之逐步形成集体认同,产生自觉意识和行为。
教研组文化的建设,目的是使学科教师逐步持有的共同信念,以共同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为集体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推动课程整体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价值支持,使教师们精神愉快,相互关心激励,体验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形成人人提高、团队整体发展的局面。
一、加强专题研究转变思维定势理性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决定着人们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方法。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经验的传递(农民种植庄稼所遵从的谚语等等),缺乏对事物客观规律的研究,使我们常常倚重感性思维而缺失理性思维,有时以感性思维代替理性思维(两种思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这种思维习惯影响着我们面对问题、事情所采取的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教师工作中面对众多的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面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需要我们首先要有深入的分析和清醒认识,这就需要我们要以理性思维的方式去对待和解决。
面对基础差的学困生,不进行个案分析凭经验一律采取大量补习,面对教材中不同的知识难点凭经验采取一种教学方法,面对全班学生凭经验采取一种教育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老师们听专家观摩课,学到新鲜的方式方法,不加分析照猫画虎,运用到自己教学中却没有好的效果。
以上现象在教师们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
面对实实在在的想象,教师们有的困惑,有的不解,有的烦恼。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自己首先召开几个学科座谈会,就课堂教学实效、如何帮扶学困生、教师发展等问题听取老老师们的感受和思考。
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二、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1、让教研组成为“学习之家”教研组应当成为教师最基本的、现实的、主要的学习型组织。
在这个组织里,每个教师秉持专业成长的意愿,围绕共同的目标营造出一种开拓进取、勤奋学习、民主开放、合作共享的教研环境和氛围,使之成为一个能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首先,选好“家长”。
教研组长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是教学实践的引导者,还应是教师专业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
所以,教研组长不但要有独立的学科钻研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主动参与教研的工作热情;不但要有不断自我提升教育素养的意识,还要有交流和共享的团队精神;不但要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还要有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教研组长才能很好地承担“家长”的职责,以他自身良好的专业精神感染并带领整个团队在校本教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奋力前行。
其次,精心营造“学习之家”。
第一,有一个安定的“家”。
“研”无定所将大大打击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学校为教研组提供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避免“游击战”式的教研活动,给予教研活动在时空上有效的保证。
最好是有圆桌型的小会议室,便于教研活动过程的交流和谈论。
第二,有自由“阅读角”。
学校针对教研组的特点分别订阅不同级别、类型的教育杂志和刊物,或者教师自己订阅的教育杂志,以及学校的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和成果汇编,都应在教研活动室提供教师随时查阅和交流,成为教师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宝贵资源。
第三,把教研管理制度上墙。
学校的《教研活动管理和评估细则》不应归置于档案盒中,让适合学校校情、师情的可操作性的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和教研评估机制。
亮相于教研活动室,时时提醒、督促教师增强教研意识,规范教研行为,逐渐形成在相互追问中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研讨的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2、让制度成为“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建设,要以发展为目标,努力创造适应学生、教师发展的空间,同样需要制度的保障。
对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引言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中,教研组建设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教师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对教研组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研组建设的现状目前,教研组建设在很多学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教研组的活动形式往往局限于听课、评课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很多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研组建设的改进措施1. 创新活动形式:教研组应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如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举办教学论坛等,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 加强团队建设:教研组应重视团队建设,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3. 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教研组建设的长远规划教研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实践。
未来,教研组应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教研组还应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五、结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团队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推动教研组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教研组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持续投入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未来的教研组建设中,我们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教研组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对教研组共同体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把 教 研 组 的 发 展置 于课 程 文 化 转 型 的 背 景 之 下 ,努 力 以 转 型 的
组 文 化 有 其 自 身 的 特 殊 性 ,渗 透 于 教 研
口
组 产 生 与 发 展 的 全 过 程 ,这 种 特 殊 性 通
二、 对教 研 组 共 同体 文 化 建 设 的 几 点 思 考
杨 冀
红
过教研组文化的结构要素体现出来 。 要素 之 一 : 教 研 组 的 精神 文化 教研 组应 有 符 合 自身 实 际 的 发 展 愿 景 和 文 化 理 想 。如 学 校 文 化 有 “ 校训 ” 一
车 尔 尼 雪 夫斯 基所 说 : “ 教 师 要 把 学 生 造 成 一 种 什 么 人 , 自己 就
溢 自主 精 神 和 体 现 务 实 作 风 的 学 习 型 组
织 和 实 践 共 同体 ,让 其 中 的 每 一 个 教 师
应 当是 这 种 人 。 ” 作为教师 , 首 先 要 有 过 硬 的 思 想 政 治 素质 , 其 次 要 有 扎 实 的 理 论专 业 文 化 素 质 , 第 三要 有 健 全 的 身体 心 理 素 质 , 最 后 还 要 有 较 强 的 科研 创 新 素 质 。 而这些素质 , 在很大程度上都 要 靠 教 师 自己 的不 断学 习 、 积累 、 实践 、 锻炼等 。 教 研 组 是 教 师 成
晓l 羚G瓣蠡l
I - 3 治 赫 ★ 瞳
嶷 l 0
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引言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然而,许多教研组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协作不够紧密、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等。
为了提升教研组的建设,本文探讨了几点思考。
1. 清晰的目标和定位教研组的建设需要明确定义其目标和定位。
明确教研组的任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是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教研组成员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
同时,教研组需要明确自身在学校教研体系中的定位,与其他教研组形成有机的衔接和互补。
2.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教研工作成功的关键。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可以提高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采取定期开会、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等方式,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
此外,还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提供在线交流平台,方便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共享资源。
3. 加强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教研组成员需要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
因此,加强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是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方面。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提升成员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成员之间的学术讨论和经验分享,促进彼此的研究和进步。
4. 注重实践与应用教研组的研究成果应注重实践与应用,促进教学实效。
研究成果应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可以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创新和探索。
结论提升教研组建设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加强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以及注重实践与应用。
通过不断努力,教研组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上是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希望对教育工作者和教研组成员有所启发。
论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文化建设
标题:论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学校教研组,这个学术探究的“摇篮”,教师专业成长的“温床”,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它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吸引着众多教育工作者前来采撷智慧的花瓣。
然而,要让这朵花常开不败,就需要在教研组建设中注入文化的养分,让文化成为教研组发展的不竭动力。
首先,让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教研组文化就像是教研组的“灵魂”,它决定了教研组的方向和高度。
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教研组,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的根深扎在教育的土壤中,吸取着知识的养分,为教师提供庇护和灵感。
而一个缺乏文化建设的教研组,就像是一棵枯萎的树,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然而,教研组文化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和长期积累。
这就需要我们像是一位雕塑家,用耐心和智慧,一刀一凿地塑造教研组的文化形象。
我们需要挖掘教研组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教研组的日常工作中,让文化成为教研组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分析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些重要的挑战和困境。
首先,如何平衡教研组的学术研究和日常教学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研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机会和时间。
其次,如何激发教师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参与度,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教师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是教研组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激发教师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这些挑战和困境,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研组的文化定位和发展目标。
每个教研组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发展优势,我们需要根据教研组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出适合教研组发展的文化建设目标和策略。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教研组的内部交流和合作。
教师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和交流。
教研组文化建设
教研组文化建设教研组文化是指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
它是教研组内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教研组整体发展的核心要素。
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内容,涵盖了教研组的共同目标、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沟通机制等方面。
教研组文化建设应明确共同目标。
教研组成员应明确教研的目标和方向,共同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只有明确了共同的目标,教研组才能形成合力,集思广益,共同努力,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
教研组文化建设需要倡导合作精神。
教研组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团队,成员之间应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合作中,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教材资源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教研组文化建设需要鼓励创新思维。
教研组成员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有活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第四,教研组文化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研组成员应自觉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教研组应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如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研组文化建设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教研组成员之间应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及时交流教学心得和问题,共同研究和探讨。
同时,教研组应建立健全的会议制度和工作汇报制度,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及时总结教学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教研组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研组成员应明确共同目标,倡导合作精神,鼓励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推动教研组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只有通过良好的文化建设,教研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讲稿
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高端访谈》节目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和国外国际型大企业的真正差距不是在人们瞩目的重大战略上,而是在于企业文化积淀上。
”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而最终极的竞争是文化力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组织的“文化”是非物质的东西,无影无形,但对这个组织的影响又无处不在。
在教育领域,“文化”正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
过去,一些学校可能借助历史惯性、政策倾斜、地域优势来谋求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后校际的竞争将主要是文化的较量。
同样道理,一个团队的文化建设也将更大、更多地影响着团体中每个个体的发展与成长。
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教研组文化在教师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
什么是教研组文化?简言之,它就是影响组中每个教师行为的“潜规则”。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当一个教师决定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他不仅要考虑学科、内容、目标和自身能力等变量,而且要受到教研组团队默认的教法的影响——“潜规则”。
一旦教学行为过多地违背了这些“潜规则”,那么这个教师很有可能会受到教师团队的排斥,会受到同事的非议,会产生不小的心理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同事的态度以及种种教育教学策略,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研组文化的影响。
教研组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它在深层次上对教师产生影响,或制约或促进教师的发展。
其中的关键在于教研组文化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传统的教研组文化表现为一种强势的、惰性的、竞争的文化,其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内容,但它离现代的组织文化已经越来越远。
“强势”来源于行政文化的影响。
教育行政对教师的管理方式往往是集权式,教师不得不认同或无条件服从。
在这种行政文化影响下,教研组长在日常活动中会或多或少地采用行政方式对教师进行管理,教研组长处在一种“专制”的地位上,有错用或滥用自己权力的可能。
“惰性”主要表现为对种种企图改造自身的外在因素的抗拒排斥。
人性根子里的“惰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弹性”、制度建设督导的不到位,极易造成集体积极性的
缺失,甚至导致整个教研组的懒散、涣散。
这是极其严重的后果,这种文化具有极大的吞噬性,新进入学校的教师很快会被其同化——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素质相近的教师,如果到了学校文化、教研组文化差异很大的学校,会很快拉开距离。
“竞争”来源于隔离的工作环境和对教师的考评体系。
教师的日常工作通常都是在独立的状态下完成,客观上难以形成合作关系。
另外,对教师的评价、考核,都以个体的量为主,也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些都造成了教师合作精神的缺乏和团队意识的淡薄。
尤其是民办学校,处在市场运作的强大压力之下,功利性的短期行为更容易出现,正确的导向更加重要。
学校需要竞争,但不是封闭的,应是开放、合作、双赢的。
现代的教研组文化应表现为一种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文化。
“民主”是教研组长倡导教研组文化的基石。
只有组员之间关系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才能使整个教研组形成合力。
组长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而应努力让每个组员体验成功,发展潜能。
关爱组员,具有较高可信度、言行一致的组长更容易得到组员的认同。
“积极”是教研组长营造教研组文化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每个教师要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成为终身学习者——熟悉学科教材,研究学科知识体系,理解学科基本精神,拥有开阔的学术视野。
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的营造,更需要组长积极带头,并以自己勤勉进取的学习、工作精神感染每一个成员,从而构建积极的教研组文化。
“合作”是教研组长创建教研组文化的方式,合作、交流、对话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组长要打破教师间自我封闭的藩篱,倡导交流、合作与对话。
在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对话和交流会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同伴的思想与良好的建议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总之,教研组长的工作着力点是竭力帮助教师发展、进步,通过教师的发展、进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让教研组建设朝着民主、积极、合作的文化层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