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 2002
全国各地区以上分龄人口比重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人口比重以下数据基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整理而得,具体数据见第二部分(长表数据资料),第一卷(概要部分的1-3、1-3a、1-3b、1-3c各地区分年龄、性别的人口(网址)。
其中城市人口数据为分年龄、性别城市人口数据与镇人口数据之和。
包括以下数据表单:表1-1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5岁年龄别)表1-2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10岁年龄别)表2-1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5岁年龄别,城市)表2-2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10岁年龄别,城市)表3-1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5岁年龄别,农村)表3-2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10岁年龄别,农村)表1-1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5岁年龄别)地区40-44岁所占比例45-49岁所占比例50-54岁所占比例55-59岁所占比例60-64岁所占比例65-69岁所占比例70-74岁所占比例75-79岁所占比例80岁以上所占比例合计全国21.96% 18.59% 13.86% 14.32% 10.33% 7.24% 5.80% 4.20% 3.70% 100.00% 北京19.96% 19.63% 16.24% 14.52% 9.05% 6.22% 6.07% 4.66% 3.64% 100.00% 天津18.52% 19.02% 17.32% 15.93% 10.10% 6.43% 5.13% 4.02% 3.54% 100.00% 河北20.41% 18.27% 15.52% 15.56% 11.08% 6.76% 5.34% 3.87% 3.19% 100.00% 山西22.03% 19.58% 15.99% 14.09% 9.71% 6.45% 5.39% 3.93% 2.84% 100.00% 内蒙古22.99% 20.52% 16.62% 13.88% 8.87% 6.08% 5.41% 3.41% 2.21% 100.00% 辽宁18.46% 18.93% 17.05% 15.60% 9.95% 6.85% 5.59% 4.02% 3.55% 100.00% 吉林21.77% 19.67% 16.18% 15.09% 9.97% 6.30% 5.12% 3.23% 2.67% 100.00% 黑龙江21.77% 19.94% 16.47% 14.60% 9.92% 6.30% 5.32% 3.24% 2.45% 100.00%上海17.59% 16.87% 16.89% 16.15% 10.66% 6.23% 4.90% 5.20% 5.51% 100.00% 江苏21.28% 17.43% 13.19% 14.50% 10.73% 7.69% 6.07% 4.62% 4.48% 100.00% 浙江22.26% 19.21% 14.22% 13.57% 10.07% 6.18% 5.37% 4.75% 4.36% 100.00% 安徽23.70% 18.75% 9.73% 13.85% 10.83% 8.40% 6.11% 4.55% 4.09% 100.00% 福建23.63% 19.18% 14.66% 13.48% 8.97% 6.28% 5.48% 4.16% 4.15% 100.00% 江西22.64% 18.26% 14.80% 13.76% 10.25% 6.85% 5.93% 4.01% 3.50% 100.00% 山东21.00% 18.18% 14.08% 14.94% 10.58% 7.08% 5.62% 4.42% 4.10% 100.00% 河南22.07% 18.17% 13.02% 15.05% 10.88% 7.42% 5.54% 4.17% 3.69% 100.00% 湖北21.53% 19.58% 14.18% 14.14% 10.63% 7.37% 5.48% 4.00% 3.09% 100.00% 湖南22.06% 18.44% 12.58% 14.00% 10.81% 7.25% 6.47% 4.50% 3.89% 100.00% 广东25.07% 19.93% 13.85% 12.44% 8.67% 6.13% 5.40% 4.22% 4.28% 100.00% 广西21.20% 18.39% 13.28% 13.40% 9.97% 7.86% 6.54% 4.80% 4.56% 100.00% 海南22.74% 20.71% 13.70% 12.29% 8.79% 6.02% 6.28% 4.71% 4.76% 100.00% 重庆19.94% 16.10% 11.21% 16.01% 12.01% 9.27% 6.66% 4.60% 4.19% 100.00% 四川21.29% 16.16% 11.28% 15.59% 11.72% 8.97% 6.56% 4.32% 4.12% 100.00% 贵州22.59% 17.62% 12.07% 13.82% 10.91% 8.60% 6.89% 4.29% 3.22% 100.00% 云南24.25% 19.94% 12.72% 12.79% 9.42% 7.35% 5.98% 4.14% 3.42% 100.00% 西藏26.48% 21.82% 14.05% 10.90% 9.00% 7.02% 5.00% 3.08% 2.66% 100.00% 陕西21.32% 18.60% 15.65% 14.27% 10.14% 7.67% 5.95% 3.75% 2.65% 100.00% 甘肃25.35% 19.42% 12.02% 12.94% 10.23% 8.14% 6.17% 3.65% 2.07% 100.00% 青海28.12% 21.26% 12.17% 11.71% 8.91% 7.25% 5.49% 3.21% 1.89% 100.00% 宁夏25.99% 20.09% 13.20% 13.24% 9.31% 7.21% 5.54% 3.28% 2.13% 100.00% 新疆27.97% 20.10% 13.38% 11.05% 9.05% 7.33% 5.80% 3.01% 2.31% 100.00%表1-2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10岁年龄别)地区40-49岁所占比例50-59岁所占比例60-69岁所占比例70-79岁所占比例80岁以上所占比例合计全国40.55% 28.18% 17.57% 10.00% 3.70% 100.00% 北京39.60% 30.75% 15.28% 10.73% 3.64% 100.00% 天津37.54% 33.24% 16.53% 9.14% 3.54% 100.00%河北38.68% 31.08% 17.84% 9.21% 3.19% 100.00%山西41.61% 30.08% 16.16% 9.32% 2.84% 100.00%内蒙古43.51% 30.50% 14.96% 8.82% 2.21% 100.00%辽宁37.39% 32.65% 16.79% 9.61% 3.55% 100.00%吉林41.44% 31.27% 16.27% 8.35% 2.67% 100.00%黑龙江41.70% 31.07% 16.22% 8.56% 2.45% 100.00%上海34.46% 33.03% 16.90% 10.10% 5.51% 100.00%江苏38.71% 27.70% 18.42% 10.69% 4.48% 100.00%浙江41.48% 27.79% 16.25% 10.12% 4.36% 100.00%安徽42.44% 23.58% 19.23% 10.66% 4.09% 100.00%福建42.81% 28.14% 15.25% 9.65% 4.15% 100.00%江西40.90% 28.56% 17.10% 9.94% 3.50% 100.00%山东39.18% 29.01% 17.67% 10.04% 4.10% 100.00%河南40.24% 28.06% 18.31% 9.71% 3.69% 100.00%湖北41.11% 28.32% 18.00% 9.48% 3.09% 100.00%湖南40.50% 26.58% 18.06% 10.98% 3.89% 100.00%广东45.00% 26.29% 14.80% 9.63% 4.28% 100.00%广西39.58% 26.69% 17.82% 11.35% 4.56% 100.00%海南43.45% 25.99% 14.81% 10.99% 4.76% 100.00%重庆36.03% 27.22% 21.28% 11.27% 4.19% 100.00%四川37.44% 26.87% 20.69% 10.88% 4.12% 100.00%贵州40.20% 25.89% 19.51% 11.18% 3.22% 100.00%云南44.19% 25.51% 16.77% 10.12% 3.42% 100.00%西藏48.30% 24.94% 16.02% 8.08% 2.66% 100.00%陕西39.91% 29.92% 17.81% 9.70% 2.65% 100.00%甘肃44.76% 24.96% 18.38% 9.82% 2.07% 100.00%青海49.38% 23.87% 16.16% 8.70% 1.89% 100.00%宁夏46.08% 26.44% 16.53% 8.82% 2.13% 100.00%新疆48.06% 24.43% 16.38% 8.81% 2.31% 100.00% 表2-1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5岁年龄别,城市)地区40-44岁所占比例45-49岁所占比例50-54岁所占比例55-59岁所占比例60-64岁所占比例65-69岁所占比例70-74岁所占比例75-79岁所占比例80岁以上所占比例合计全国23.42% 19.69% 14.39% 13.75% 9.56% 6.58% 5.43% 3.87% 3.32% 100.00% 北京20.15% 19.59% 16.19% 14.43% 8.86% 6.13% 6.22% 4.73% 3.69% 100.00% 天津18.21% 19.14% 17.87% 15.86% 9.87% 6.30% 5.14% 4.05% 3.56% 100.00% 河北21.33% 18.88% 15.62% 15.22% 10.51% 6.60% 5.35% 3.64% 2.86% 100.00% 山西24.38% 20.83% 16.06% 13.12% 8.60% 5.95% 5.16% 3.49% 2.42% 100.00% 内蒙古25.10% 21.44% 15.88% 12.45% 8.14% 6.13% 5.45% 3.25% 2.14% 100.00% 辽宁18.35% 19.58% 17.46% 15.09% 9.19% 6.58% 5.89% 4.34% 3.51% 100.00% 吉林21.27% 19.89% 16.36% 14.67% 9.54% 6.52% 5.53% 3.48% 2.75% 100.00% 黑龙江21.25% 20.46% 16.36% 13.90% 9.43% 6.50% 5.89% 3.63% 2.58% 100.00% 上海17.42% 16.84% 17.28% 16.32% 10.64% 6.06% 4.79% 5.16% 5.49% 100.00% 江苏23.05% 18.60% 13.53% 13.94% 10.14% 7.05% 5.56% 4.14% 3.98% 100.00% 浙江25.09% 20.78% 14.44% 12.85% 9.22% 5.53% 4.54% 3.94% 3.60% 100.00% 安徽25.67% 20.45% 10.90% 13.11% 9.59% 7.48% 5.42% 3.95% 3.44% 100.00% 福建26.07% 20.46% 14.49% 12.75% 8.53% 5.77% 4.86% 3.61% 3.47% 100.00% 江西23.87% 19.26% 14.88% 13.48% 9.81% 6.50% 5.44% 3.65% 3.11% 100.00% 山东22.74% 19.15% 14.42% 14.27% 9.88% 6.73% 5.38% 3.92% 3.51% 100.00% 河南24.38% 19.40% 13.46% 13.99% 9.85% 6.77% 5.36% 3.74% 3.05% 100.00% 湖北23.04% 20.38% 14.51% 13.94% 10.24% 6.63% 4.97% 3.56% 2.73% 100.00% 湖南23.78% 19.90% 13.19% 13.70% 10.10% 6.54% 5.73% 3.83% 3.23% 100.00% 广东27.93% 20.94% 13.61% 11.95% 8.34% 5.50% 4.76% 3.54% 3.43% 100.00% 广西23.38% 19.99% 13.89% 13.30% 9.33% 6.68% 5.73% 4.08% 3.63% 100.00% 海南24.69% 21.68% 13.98% 12.16% 8.41% 5.63% 5.80% 4.00% 3.65% 100.00% 重庆22.64% 18.17% 12.33% 15.26% 10.48% 7.61% 5.64% 4.04% 3.82% 100.00% 四川23.70% 18.24% 12.06% 14.40% 10.54% 7.77% 5.88% 3.84% 3.57% 100.00% 贵州25.91% 20.09% 12.57% 12.07% 9.47% 7.19% 5.99% 3.79% 2.91% 100.00% 云南25.09% 20.48% 12.65% 12.95% 9.22% 6.87% 5.69% 3.88% 3.18% 100.00% 西藏33.58% 24.70% 14.02% 9.84% 6.50% 4.83% 3.33% 1.79% 1.39% 100.00% 陕西22.86% 19.29% 15.47% 13.48% 9.57% 7.05% 5.90% 3.78% 2.59% 100.00%甘肃26.42% 20.33% 12.83% 12.48% 9.07% 7.26% 6.06% 3.51% 2.04% 100.00% 青海29.19% 22.05% 12.67% 10.76% 7.79% 6.77% 5.80% 3.20% 1.76% 100.00% 宁夏27.58% 20.54% 13.20% 12.33% 8.53% 6.83% 5.63% 3.29% 2.06% 100.00% 新疆29.43% 20.84% 12.79% 9.72% 7.69% 7.42% 6.58% 3.31% 2.24% 100.00%表2-2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10岁年龄别,城市)地区40-49岁所占比例50-59岁所占比例60-69岁所占比例70-79岁所占比例80岁以上所占比例合计全国43.12% 28.14% 16.14% 9.29% 3.32% 100.00% 北京39.74% 30.63% 14.99% 10.96% 3.69% 100.00% 天津37.35% 33.73% 16.17% 9.19% 3.56% 100.00% 河北40.21% 30.83% 17.11% 8.99% 2.86% 100.00% 山西45.21% 29.17% 14.55% 8.65% 2.42% 100.00% 内蒙古46.54% 28.34% 14.27% 8.71% 2.14% 100.00% 辽宁37.93% 32.56% 15.77% 10.23% 3.51% 100.00% 吉林41.16% 31.02% 16.05% 9.02% 2.75% 100.00% 黑龙江41.71% 30.26% 15.93% 9.52% 2.58% 100.00% 上海34.26% 33.59% 16.70% 9.95% 5.49% 100.00% 江苏41.65% 27.46% 17.20% 9.70% 3.98% 100.00% 浙江45.87% 27.29% 14.75% 8.49% 3.60% 100.00% 安徽46.11% 24.01% 17.07% 9.37% 3.44% 100.00% 福建46.53% 27.24% 14.29% 8.47% 3.47% 100.00% 江西43.13% 28.36% 16.32% 9.09% 3.11% 100.00% 山东41.89% 28.69% 16.61% 9.29% 3.51% 100.00% 河南43.78% 27.45% 16.61% 9.10% 3.05% 100.00% 湖北43.42% 28.44% 16.87% 8.54% 2.73% 100.00% 湖南43.67% 26.89% 16.64% 9.56% 3.23% 100.00% 广东48.87% 25.57% 13.84% 8.30% 3.43% 100.00% 广西43.37% 27.19% 16.01% 9.80% 3.63% 100.00% 海南46.37% 26.15% 14.04% 9.79% 3.65% 100.00%重庆40.81% 27.59% 18.10% 9.68% 3.82% 100.00%四川41.94% 26.46% 18.31% 9.72% 3.57% 100.00%贵州46.00% 24.64% 16.66% 9.78% 2.91% 100.00%云南45.57% 25.60% 16.09% 9.57% 3.18% 100.00%西藏58.28% 23.87% 11.34% 5.12% 1.39% 100.00%陕西42.15% 28.96% 16.62% 9.68% 2.59% 100.00%甘肃46.74% 25.31% 16.33% 9.58% 2.04% 100.00%青海51.25% 23.44% 14.56% 9.00% 1.76% 100.00%宁夏48.12% 25.54% 15.36% 8.92% 2.06% 100.00%新疆50.26% 22.51% 15.10% 9.89% 2.24% 100.00% 表3-1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5岁年龄别,农村)地区40-44岁所占比例45-49岁所占比例50-54岁所占比例55-59岁所占比例60-64岁所占比例65-69岁所占比例70-74岁所占比例75-79岁所占比例80岁以上所占比例合计全国20.62% 17.57% 13.38% 14.84% 11.04% 7.85% 6.15% 4.51% 4.04% 100.00% 北京19.03% 19.83% 16.45% 14.96% 10.06% 6.69% 5.31% 4.27% 3.41% 100.00% 天津19.63% 18.60% 15.33% 16.17% 10.92% 6.90% 5.06% 3.91% 3.47% 100.00% 河北19.74% 17.84% 15.45% 15.81% 11.48% 6.88% 5.33% 4.04% 3.43% 100.00% 山西20.12% 18.58% 15.93% 14.87% 10.61% 6.85% 5.57% 4.29% 3.17% 100.00% 内蒙古20.68% 19.51% 17.42% 15.44% 9.67% 6.03% 5.36% 3.59% 2.29% 100.00% 辽宁18.62% 17.91% 16.41% 16.39% 11.13% 7.27% 5.13% 3.51% 3.62% 100.00% 吉林22.35% 19.42% 15.98% 15.58% 10.47% 6.05% 4.64% 2.94% 2.58% 100.00% 黑龙江22.46% 19.23% 16.61% 15.55% 10.58% 6.02% 4.56% 2.72% 2.27% 100.00% 上海18.92% 17.08% 13.90% 14.81% 10.85% 7.60% 5.76% 5.48% 5.60% 100.00% 江苏19.07% 15.98% 12.77% 15.21% 11.46% 8.48% 6.71% 5.22% 5.10% 100.00% 浙江18.83% 17.31% 13.96% 14.44% 11.10% 6.98% 6.37% 5.71% 5.29% 100.00% 安徽22.34% 17.57% 8.93% 14.36% 11.69% 9.03% 6.59% 4.96% 4.54% 100.00% 福建20.99% 17.79% 14.85% 14.27% 9.44% 6.84% 6.16% 4.76% 4.90% 100.00% 江西21.71% 17.51% 14.75% 13.97% 10.57% 7.11% 6.30% 4.28% 3.80% 100.00% 山东19.57% 17.38% 13.80% 15.48% 11.16% 7.37% 5.82% 4.84% 4.58% 100.00%河南20.75% 17.46% 12.77% 15.65% 11.47% 7.80% 5.64% 4.41% 4.05% 100.00% 湖北20.19% 18.88% 13.89% 14.32% 10.97% 8.03% 5.92% 4.38% 3.41% 100.00% 湖南20.86% 17.41% 12.14% 14.22% 11.30% 7.75% 7.00% 4.98% 4.35% 100.00% 广东20.35% 18.27% 14.25% 13.24% 9.22% 7.17% 6.47% 5.36% 5.68% 100.00% 广西19.83% 17.38% 12.90% 13.47% 10.36% 8.59% 7.06% 5.26% 5.14% 100.00% 海南20.94% 19.80% 13.43% 12.41% 9.15% 6.38% 6.74% 5.37% 5.79% 100.00% 重庆17.34% 14.11% 10.14% 16.73% 13.49% 10.86% 7.65% 5.15% 4.55% 100.00% 四川19.83% 14.90% 10.81% 16.30% 12.43% 9.70% 6.97% 4.62% 4.45% 100.00% 贵州21.01% 16.44% 11.83% 14.65% 11.59% 9.27% 7.32% 4.52% 3.37% 100.00% 云南23.80% 19.65% 12.75% 12.71% 9.52% 7.61% 6.14% 4.27% 3.55% 100.00% 西藏24.23% 20.91% 14.05% 11.23% 9.79% 7.72% 5.53% 3.48% 3.06% 100.00% 陕西20.20% 18.10% 15.78% 14.84% 10.56% 8.12% 5.98% 3.74% 2.69% 100.00% 甘肃24.79% 18.94% 11.60% 13.18% 10.84% 8.60% 6.23% 3.72% 2.09% 100.00% 青海27.11% 20.52% 11.69% 12.59% 9.96% 7.70% 5.20% 3.23% 2.01% 100.00% 宁夏24.48% 19.65% 13.20% 14.10% 10.06% 7.58% 5.44% 3.28% 2.20% 100.00% 新疆26.62% 19.41% 13.93% 12.28% 10.31% 7.25% 5.08% 2.74% 2.38% 100.00%表3-2 全国各地区40岁以上分年龄的人口比重(10岁年龄别,农村)地区40-49岁所占比例50-59岁所占比例60-69岁所占比例70-79岁所占比例80岁以上所占比例合计全国38.19% 28.22% 18.88% 10.66% 4.04% 100.00% 北京38.86% 31.41% 16.75% 9.58% 3.41% 100.00% 天津38.24% 31.50% 17.82% 8.97% 3.47% 100.00% 河北37.58% 31.26% 18.37% 9.36% 3.43% 100.00% 山西38.70% 30.81% 17.46% 9.86% 3.17% 100.00% 内蒙古40.20% 32.86% 15.70% 8.95% 2.29% 100.00% 辽宁36.54% 32.80% 18.40% 8.64% 3.62% 100.00% 吉林41.77% 31.56% 16.52% 7.58% 2.58% 100.00% 黑龙江41.69% 32.16% 16.60% 7.27% 2.27% 100.00% 上海36.00% 28.71% 18.45% 11.24% 5.60% 100.00%江苏35.05% 27.99% 19.94% 11.93% 5.10% 100.00% 浙江36.15% 28.40% 18.08% 12.09% 5.29% 100.00% 安徽39.90% 23.29% 20.72% 11.55% 4.54% 100.00% 福建38.78% 29.12% 16.28% 10.92% 4.90% 100.00% 江西39.22% 28.71% 17.68% 10.58% 3.80% 100.00% 山东36.95% 29.28% 18.53% 10.66% 4.58% 100.00% 河南38.21% 28.42% 19.27% 10.05% 4.05% 100.00% 湖北39.07% 28.21% 19.00% 10.31% 3.41% 100.00% 湖南38.26% 26.36% 19.05% 11.98% 4.35% 100.00% 广东38.61% 27.49% 16.39% 11.82% 5.68% 100.00% 广西37.22% 26.37% 18.96% 12.31% 5.14% 100.00% 海南40.74% 25.84% 15.53% 12.11% 5.79% 100.00% 重庆31.44% 26.87% 24.35% 12.80% 4.55% 100.00% 四川34.73% 27.11% 22.13% 11.58% 4.45% 100.00% 贵州37.45% 26.48% 20.86% 11.84% 3.37% 100.00% 云南43.45% 25.46% 17.13% 10.42% 3.55% 100.00% 西藏45.14% 25.29% 17.50% 9.01% 3.06% 100.00% 陕西38.29% 30.62% 18.68% 9.72% 2.69% 100.00% 甘肃43.73% 24.78% 19.45% 9.95% 2.09% 100.00% 青海47.62% 24.28% 17.66% 8.43% 2.01% 100.00% 宁夏44.13% 27.30% 17.65% 8.72% 2.20% 100.00% 新疆46.03% 26.20% 17.57% 7.82% 2.38% 100.00%。
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信息及分析
历次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信息及分析1、本表数据均来源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偶然的原因,发现如果将这些资料几个普查同一年份人口放在一起,之间会有冲突因此怀疑这每次普查均对上次普查进行过修正,特别是2000年,2010年普查。
这种修正可能不是客观的,而是先有人口总数,再将多出来的人为分到各个年份,对普查实际数据进行因此将1982,1990,20010,2010全国第三至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年龄分组人口数找出来,放在一起3、分析的方法如下:(1)、1982年普查人,尚未将人口与户籍等持钩,因些主观上统计者、被统计者都不存在瞒报故意,2000年普查时国家鼓励未上户口的无条件上,因此大量瞒报均已纳入普查,基本可认为学齿((2)、考虑意外死亡率,在生长过程中,交通事故、溺水、自杀、意外跌落、凶杀等会造成人口总数由于没有权威数据,且各年龄段不同,暂估为十万分之五十(3)、考虑非老年人的疾病死亡率(4)、上述(2)和(3)构成的人口减员率估计有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七意味着每过十年,同一年龄至下人口下除3%以上当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老病死不好分析,所以集中在1960以后出生的人口可能更好对比(5)、人口瞒报情况,由于80年代,计生政策强制,受罚款、不上户口影响,人口普查时可能有一定但一般来说,超过20岁还瞒报的很少,其影响可忽略大量的瞒报是1-10岁,一般在上学阶段已经进入正常的人口统计。
会导致下一次普查时人口数4、考虑上述情况后,将同一年份出生人数放在《同一年份人口对比表》,可发现以下不合逻辑问题(1)、2000年普查时清出上次不满10岁(1981-1989以后)瞒报数据784万人,2010年则清出不满10岁不合逻辑,按道理2000年应是清出瞒报人最多的一次。
因为当时政策最宽松,普查就上户口,(2)、1980组,2000年普查时1839万,2010时1892万,多出53万在2000年时,1980组的已满20岁,在当时普查政策下,满报率基本竺于0,十年过去了,考虑死亡人数约在57万至132万间,但2010普查数据不减反增,相关100多万(3)、关于人口的非正常死亡,在82-88组都可以看到,在2010普查中,与2000普查对比,都有一定在1989组是,2010普查比2000普查增加了141万,考虑到2000年1989组年龄为11岁,可解释了那1981年普查人口增加44万,1973-1979年增加247万,又怎么解释?按正常,这8个年龄组每个非正常死亡应在60万-140万,8个组合计差780万--1420万(4)、至于其他年龄组,也有些存在疑问,比如1971,1972组,1969组,1959-1962组,大家有兴趣可以用四次普查数据自己对比一下比如说1962组,1990普查1592万,1982普查1562万,2000竟然变成了2092万,2010是2007万,也就是说,1982,1990两次都是错了,不考虑非正常死亡率,2000年普查查多了499万,应当相应的,1962组2010年普查少了85万,非正常死亡率4.06%,这个数字极有可能是根据实际普至于超过50岁的1960年以前,年龄大一些,由于死亡率增加,分析起来就不容易了,这里不做5性别比国际公认,出生性别比女:男108以内属正常范围,随之年龄增长,每十年男孩大约比女孩多损1982年组四次普查分别为105.45,107.77,104.13,102,在合理范围内.即男性非但1990组三次分别为111.75,111.39,102.71,数字就不大正常,为什么四五普性别比无变化,六可推测2000年五普数1990年组有问题,可能人为增加了女孩数,而六普1990组总人数比五普增加单位(万人)总人数女男性别比女比一次增加1990年普查2322.11225.51096.6111.392000年普查2621.01381.11239.9111.75155.62010年普查2802.71420.11382.6102.7139.02010年普查多查出142.7万男孩(还不包括非正常死亡的),女孩却只有38万,显然不合逻辑,因为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五普按1990普查性别比人为调增人口,六普实际比102.71,但虚增的人口另外,从性别比来看,自从90年代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推,政策收紧后,性别比急剧恶化,2001-2010年均性别比, 年份四普五普六普五六普变化2001-2010118-1212000117.79118.2-0.41999122.65117.3 5.41998122.07116.6 5.51997120.44115.5 4.91996118.52113.9 4.61995117.77112.1 5.71994116.59108.97.71993115.21107.57.81992114.61107.37.31991113.48105.97.61990111.75111.39102.78.71989111.59109.01101.27.81988110.11108.33100.77.61987109.12107.55100.57.1从以上数据可见,在1986年以前,性别比还基本正常.计生政策大大破坏了性别比,对这个性别比还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六五普对比,性别比降得这么快,从1987--1999,每个组基这是不符合性别比下降的统计规律的,让人怀疑2000年普查这几个年龄组数据的真实性.6结论1982三普数据基本准确,因为无人为因素在里面,加之当时流动人口少,有差异也在统计误差1990四普可能有罚款等因素瞒报的情况,但对1982前年出生人口的普查应认为可信,瞒报部分2000五普公布的数据与实际普查可能存在人为调整,而且调整规模应在2000万-5000万2010年六普应是在实际普查人口加上五普调整数上调整后得出的。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 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 势。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 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人口学 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 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 示意图与实际图。
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影响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其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 影响,其中老龄化的影响表现为: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 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 发展。
1.依靠劳动力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将难以为继
中国由于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使劳动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减少,城镇 在岗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直线下降(见图3)。预计到本世纪50代, 中国将失去1/5-1/3的适龄劳动力。这一变化趋势将使中国目前经济发 展赖以依靠的劳动力规模优势丧失殆尽。根据国外学者 Bloom 和 Williamson(1997)的研究,1965-1990年,亚洲国家每年约有 1.4%-1.9%的人均经济增长率由劳动力的增长所带来,其中“中国经济 增长奇迹”约有1/3可归功于适龄劳动力的投入。因此,随着适龄劳动 力比例的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必定会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冲击。
价计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大提高(为3976美元),约占世界平 均水平的53.62%。但同目前老龄化水平相近的韩国、新加坡、智利、 巴西等国相比,中国的人均 GDP 水平明显偏低。即使在2020年实现 GDP 翻两番的目标,中国人均收入仍属于现在中下收入国家水平。但 届时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已接近今天发达地区水平,仍是老年型人口中 的穷国。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2)(年末数)
单位:万人男女城镇人口乡村人口197896259495674669217245790141979975425019247350184957904719809870550785479201914079565198110007251519485532017179901198210165452352493022148080174198310300853152498562227480734198410435753848505092401780340198510585154725511262509480757198610750755581519262636681141198710930056290530102767481626198811102657201538252866182365198911270458099546052954083164199011433358904554293019584138199111582359466563573120384620199211717159811573603217584996199311851760472580453317385344199411985061246586043416985681199512112161808593133517485947199612238962200601893730485085199712362663131604953944984177199812476163940608214160883153199912578664692610944374882038200012674365437613064590680837200112762765672619554806479563200212845366115623385021278241200312922766556626715237676851200412998866976630125428375705200513075667375633815621274544200613144867728637205828873160200713212968048640816063371496200813280268357644456240370399200913345068647648036451268938201013409168748653436697867113年份总人口按性别分按城乡分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2)(年末数)201113473569068656676907965656 201213540469395660097118264222注:1.本表198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2000年数据根搞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4年.2006-2009年和2011-2012据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5年数据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据为系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2006-2009年数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2.1982年以前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全部人口;乡村人口是指县人口.但不包括镇人1999年的城镇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以及不设区的市2005年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的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2006.2007年的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13》。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结构
最高收入国 家
580-2335 2335-6000 6000-15000 15000以上
35.8 33.0 17.6 14.5
家庭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系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5年P105、P110
项
目
1990 1995 2000 2003 2004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消 费支出(元)
销售量 (y)
5 8 13 18 6 10 14 18 8 12 16 22 15 17 19 25 226
t2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1496
ty
5 16 39 72 30 60 98 144 72 120 176 264 195 238 285 400 2214
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
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月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某企业各月月初职工人数资料 单位:人
25.09 19.17
4.5 24.08 24.66
合计 300 - 109500 615 29250 100 97.5
总方差分解计算示例表
工龄在10年以下 (甲组)
工龄在10年以上 (乙组)
受教育年 工人数 受教育年 限(年) (人) 限(年)
【doc】1998-2002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
1998-2002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中圉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11月第19卷第11期(总第238期) 1998~2002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黎楚湘①吴擢春①徐玲②汪涛①高军②摘要目的研究1~8--2002年我国高出生性别比的人群,地域特征,为降低我国的出生性J54比提供线索.方法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计算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的出生性别比及其95%*-T~区间.结果1~8--2002年间我国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城市的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而农村普遍偏高.尤其是二,三类农村:中部地区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出生性别比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降低和产次的增加而增高.2孩以上的弦子随姐姐数的增多其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结论我国出生性J54比的升高主要发生在农村2弦以上弦次的弦子中,是传统文化和农村经济落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欠缺等现状共同影响的结果.关键词中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出生性别比[中图分类号]C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8X(2005}11-0003—03 SexRatiosatBirthinChinesePopulationfrom1998to2002/LiChuxinng,wuZhuochun,xuLing,以//ChinesePri-maryHealthCare.2005.19(11):3-5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variationsofabnormalhighsexratiosatbirth( SRB)overtime.acrossregionsandpopulationinChinabetween1998and2002.f0rprovidingtheoreticbasictomakecorrespo ndingmeasures.METHODSUsingdatafromTheThird NanonalHealthServicesSurveytocomputeSRBandit’sconfidenceinterva1 .R观TSRBinChinawascontinuallyabnormalhighfrom1998to2002,andhiShSRBmostlyoccurredinruralarea.especiallyattw oandthreetypecountry.1’}lesituatio nWasmoreSeri. OUSinmiddleChinaregionthOilineastandwestChinaregion.SRBWasalso abnormalhighforsecondorhigherorderbirths.andex. tremelyhighSRBoccurredtothebirthswhohadonlyeldersisters.CONCLUS IONHighSRBinChinamostlyoccurredtosecondor higherorderbirthsinruralarea.whihWasinfluencedbytraditionalcultureand ruralactualitytogether.KeywordChina,nationalhealthservicessurvey,sexratiosatbirthFirst-author’8addressSchoolofPubicHealth,FudanUniversity,Shanghai.2 00032,PRC+本研究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通讯作者:吴擢春①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UNICEF)资助(YI108)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上海200032北京100044出生性别比是指该人口某一时期(通常为1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100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国际社会公认的出生性别比正常范围在102107之间.我国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呈现不正常升高[].而出生性别比长期大范围的升高所带来的家庭收入水平对住院分娩率也有影响这说明在经济收入仍不富裕的农村地区.住院分娩费用依然是影响孕产妇是否能够住院分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近年来不断上涨的住院分娩费用一定要严格控制.此外.农村地区由于经济, 地理等因素,产时保健的可及性远不如城市地区.而本研究也发现距离医院近的孕产妇更有可能在医院分娩.这提示我们.如果改善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住院分娩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致谢:本研究得到了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饶克勤主任.蔡敏,辛英,钱军程等各位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20o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news/subindex.aspx?tp class=C3/20o4—05—212严仁英.妇女卫生保健学.北京:学苑出版杜.1996.3宋晓枚,于倩,李常惠,等.辽宁省项目县实施母亲安全活动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oo2,17(3):149—1504刘风英,刘丽这.王俊.等.降低贫困山区孕产妇死亡率运作式研究——云南省贫困山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o3,18(3):263—2665李寿芬.宁夏部分回族聚集地区妇女生育健康状况亟待改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6.10(7):22—246李杭生.马琦.任芬岩.250例农村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4,5(4):208—2107潘桂英.提高特困县农村住院分娩率的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1998.12(1):35—368颜永平.影响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4.19(7):385—3879吴擢春.李晓燕.高军.等.1993—2oo3年中国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oo5,19(9):45-4710王燕.赵新胜,王晓莉,等.影响农村地区产妇住院分娩的因素研究——对河北省丰宁县673例妇女的调查.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oo1,21(9):6o-6211安琳.高燕秋.张佳持.西部贫困地区住院分娩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6(3):28—3312金辉.部分项目县住院分娩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1996.11(2):8—1013汪涛.李晓燕,吴擢春,等.影响中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的多因素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oo5,19(11):9—10[收稿日期:2005-09—10](编辑:张敏杰) CHINESEPRIMARYHEAL THCAREV o1.19,No.11Nov,200531998—2oo2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婺楚湘等男性婚姻挤压会使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现象死灰复燃.还会伴随出现女童生存机会和家庭养老能力减弱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本研究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分析近年来我国性别比偏高的人群,地域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内容现场调查时间为2003年9月20日--10月20日,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国抽中样本住户的常住人口.共抽取了57023户,调查人口为193689人.其中15~49岁的育龄妇女有51988人.家庭健康询问调查采用人户询问的方法收集资料,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在对调查户进行摸底调查后.深入样本户按调查表项目逐一询问调查…调查表中对1998年1月1日一2003年9月20日期间有过生育史的育龄妇女开展了调查,询问这些育龄妇女最后3个孩子的生育史.包括孩子的出生日期和性别等内容出生性别比可信区间比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出生性别E(SRB)计算男性比例MR(MR=SRB/(100+SRB)),再根据MR的标准误Sp(Sp=,/丽_了丽)计算MR的可信区间(a,b).则出生性别比可信区间下限等于(a/(1一a)*100),可信区间上限等于(b/(1-b)100)t.2结果2.11998—2002年各年的出生性别比在1998--2002年5年之间.出生性别比略有波动.但总体上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中2001年的出生性别比最高,达到130.13:而1998年的出生性别比最低,为117.02.但是.除了1998年出生性别比下限106.85尚未超出107,其余各年的出生性别比均超过了102~107的正常值范围f表1). 表11998--2~2年各年的出生性别比2.2不同类型城乡的出生性别比由于样本量较少.以下结果都是把1998—2002年5年间的出生数合并在一起来进行分析的城市出生性别比的可信区间尚未超出正常值范围.而农村出生性别比则明显升高达到了125.88.其中,二类农村和三类农村的出生性别比较高.四类农村和一类农村的出生性别比则较低f表2).2-3东,中,西部的出生性别比中部f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的出生性别比最高,达到130.90(120.54~142.28), 表2不同类型城乡的出生性别比东部E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和海南)的出生性别比119.81(110.50~129.99)和西部f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1的出生性别比120.29(113.01~128.09)则相近.但都高于正常的出生性别比.2.4不同收入家庭的出生性别比按家庭人均年收入将样本人群均分为5等份.我们发现出生孩子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而减少:并且除了高收人家庭的出生性别比尚未超出正常范围以外.其他收入的家庭出生性别比都异常升高.其中以中低收人家庭的出生性别比最高f表31.表3不同收入家庭的出生性别比2.5不同文化程度的母亲所生育孩子的出生性别比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不断降低.文盲,半文盲妇女所生育孩子的出生性别比高达132.08,只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妇女所生育孩子的出生性别比尚未超出正常范围(表4).表4不同文化程度的母亲所生育孩子的出生性别比2.6孩次与出生性别比第1孩的出生性别比为110.26(104.45~116.41),第2孩的出生性别比为141.32(130.85~152.78),第3孩及以上的出生性别比为168.22(144.58~196.91).可见,随着孩次4CHINESEPRIMARYHEAL THCAREV o1.19,No.11Nov,20051998--2002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黎楚湘等的增高,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而只有第1孩的出生性别比仍保持正常.2.7已有孩子性别结构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表5已有孩子性别结构与出生性别比从表5可以发现已有孩子的性别结构对下一孩次的出生性别比有明显影响.已育有男孩的妇女生育下一孩子时.性别比并没有偏高:但如果已经有了女孩.在生育下一孩子时性别比就明显偏高;并且已有女孩数越多.下一孩子的出生性别比就越高.3讨论3.1资料的质量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从1998年开始.每隔5年进行一次.经过理论论证和实践证明.对全国及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以往全国性出生性别比分析的资料基本上来源于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或生育/节育率调查.本研究首次尝试利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分析得到200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为l19.79.和利用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的出生性别比f119.92)t6j非常接近.说明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可作为分析出生性别比的一个新的资料来源不过由于是抽样调查.在分层分析时出生数不是太多.所以在计算出生性别比可信区间时波动比较大3.2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的特征我国的出生性别比近年来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1998年的出生性别比下限106.85尚未超出107.但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尚未足够大而引起出生性别比可信区间波动较大所致.实际上出生性别比仍然是偏高的.但是.并非所有孩次的出生性别比都异常.第1孩仍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主要是由2孩和2 孩以上的高出生性别比引起.并且主要是由只有姐姐的那部分孩子的异常高的出生性别比所导致的由于允许生育2孩的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并且也是农村的出生性别比出现异常升高.因此2孩和2孩以上的高出生性别比反映了农村居民强烈的男孩偏好.特别是在实行计划生育,生育孩子数受限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想要男孩的愿望.母亲往往不惜违规去做产前性别鉴定并进行人工流产本文作者曾在安徽某县做过研究.当地出生性别比的升高60%~70%可归功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虽然对于全国范围内出生性别比的升高,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具体不得而知:但我们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很密切的关系.在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升高最明显的并不是最落后的四类农村,而是二类(小康型)和三类(温饱型)农村,这可能是因为在四类农村.虽然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也非常严重.但由于B超和人工流产技术的可及性较差.当地居民更倾向于通过多生孩子来达到想要男孩的愿望这也就是为什么四类农村生育率较高【8_而出生性别比又相对较低的原因.中部的出生性别比明显较东部和西部高可能也是这一原因:处于经济发达和落后之间的中等发展地区.出生性别比更容易偏高.因为发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较完善,养儿防老和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都在不断淡化.而经济落后地区性别选择性流产的技术可得性又较差.所以反倒是在处于两者之间的地区,既有重男轻女的土壤.又能较容易地获得选择性别的技术.最容易导致出生性别比的失衡.3_3控制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策略当前农村生育中的性别偏好.既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又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孩子出生性别比不断降低.这说明了提高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转变她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同时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农民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与农村生产力落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欠缺等等,是密切相联系的.从这一角度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最终要依靠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依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不过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实施一些有力措施.如加强B超的规范管理,严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f致谢:本文得到了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饶克勤主任.蔡敏,辛英,钱军程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贾威.彭希哲,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出生性别比.人口研究, 1995,19(4):18—232顾宝昌.罗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韩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比较分析.人口研究,1996,20(5):1-163王燕,黄玫,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特征分析.人口研究,2004,28(6):27—33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一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65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等.出生性别比新理论与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16—216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967昊擢春.黎楚湘.励晓红,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的队列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3)38--438黎楚湘,昊擢春,汪涛,等.1998--2003中国妇女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197[收稿日期:2005—09—10](编辑:张敏杰) CHINESEPRIMARYHEAL THCAREV o1.19.No,11Nov,20055。
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_究竟有多高_
5期
陈 卫 翟振武 1990 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 究竟有多高?
3
注: 每一条曲线为一个 出生队列。图中显示了每 一队列经历 8~ 11 岁时的人数变化。 图 2 教育 统计数据中 8~ 11 岁小学在校生人数
99 84 24 8 96 29 67 4 92 74 30 7
中方案
女性
11 720 24 7 10 862 18 7 10 413 89 0 9 866 09 7 10 173 08 9 9 578 57 8 9 175 43 7 8 780 11 6 8 605 17 2 8 418 04 3
伴随着 1990 年代中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 出生性别比的偏高趋势日益严重。当 1990 年代的人 口普查和生育率调查得到的生育率! 过低∀而难以置信, 并且学者们使用各种方法和模型来估计真实 的生育水平时, 同样是这些调查得到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却得到了广泛接受。比如 2000 年人口普查得 到的总和生育率为 1. 22, 而学者们的各种估计大致为 1. 6~ 1. 8( 于学军, 2002) 。但是 2000 年人口普 查的出生性别比 116. 9( 国家统计局, 2005) , 人们对此没有过多怀疑。人口普查中出生人口的漏报导 致了过低的生育率, 而出生人口漏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因此出生人口漏报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也 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考察 1990 年代中国的出生性别比, 通过教育统计数据来估计 1990 年代出生人口漏报及其性别差异, 从而推算 1990 年代的出生性别比。本文还将利用 2000 年人 口普查原始数据分析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 1 文献回顾
1976-2000年人口
据《中国人口信息网》提供的资料《2000年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看最近25年每年出生人口数量:1976年出生人口20491797人,其中:男10435196人,女10056601人;1977年出生人口17931155人,其中:男9119685人,女8811470人;1978年出生人口18831591人,其中:男9519345人,女9312246人;1979年出生人口18924822人,其中:男9548059人,女9376763人;1980年出生人口18393809人,其中:男9315481人,女9078328人;1981年出生人口19122938人,其中:男9752137人,女9370801人;1982年出生人口23100427人,其中:男1178695人,女11316732人;1983年出生人口20065048人,其中:男10275677人,女9789371人;1984年出生人口20313426人,其中:男10468201人,女9845225人;1985年出生人口20429326人,其中:男10598460人,女9830866人;1986年出生人口23190076人,其中:男12023710人,女11166366人;1987年出生人口25282644人,其中:男13619530人,女12663114人;1988年出生人口24576191人,其中:男12779621人,女11796570人;1989年出生人口25137678人,其中:男13110848人,女12026830人;1990年出生人口26210044人,其中:男13811030人,女12399014人;1991年出生人口20082026人,其中:男10674963人,女9407063人;1992年出生人口18752106人,其中:男10014222人,女8737884人;1993年出生人口17914756人,其中:男9590414人,女8324342人;1994年出生人口16470140人,其中:男8866012人,女7604128人;1995年出生人口16933559人,其中:男9157597人,女7775962人;1996年出生人口15224282人,其中:男8257145人,女6967137人;1997年出生人口14454335人,其中:男7897234人,女6557101人;1998年出生人口14010711人,其中:男7701684人,女6309027人;1999年出生人口11495247人,其中:男6332425人,女5162822人;2000年出生人口13793799人,其中:男7460206人,女6333593人。
历年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数量 中国人口
40440
6.35
3.13
88490
43530
44959
7.06
3.47
117954
59010
58944
9.41
4.71
122574
61490
61084
9.78
4.91
100595
50558
50038
8.03
4.03
89609
45320
44289
7.15
3.62
86438
43875
42563
6.90
62977
34509
28468
5.03
2.73
81127
44193
36934
6.55
3.55
112240
59219
53021
8.75
4.61
104716
54997
49720
8.37
4.36
80596
40027
40569
6.79
3.41
93892
46629
47263
7.60
3.79
123497
61870
本表是2004年人 口变动情况抽样 调查样本数据, 抽样比为0.966 ‰.
年
龄
人口数 (人)
男
占总人口比重
(%)
女
男
总计 0-4 5-9 10-14 15-19
1253065 61874 76221
103771 109259
637167 34089 41433 54921 56583
615898 27784 34788 48850 52676
2002 中国统计年鉴
Sheet Name Table NameA0101c1-1 全国行政区划(2001年底)A0102c1-2 自然状况A0103c1-3 自然资源A0104c1-4 土地状况A0105c1-5 主要山脉基本情况A0106c1-6 主要河流基本情况A0107c1-7 河流流域面积A0108c1-8 全国内陆水面面积A0109c1-9 海区海域及渔场面积A0110c1-10 浅海滩涂海湾可养殖面积A0111c1-11 主要城市平均气温(2001年)A0112c1-12 主要城市平均相对湿度 (2001年)A0113c1-13 主要城市降水量(2001年)A0114c1-14 主要城市日照时数(2001年)B0201c2-1 各部门机构数B0202c2-2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B0203c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B0204c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B0205c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B0206c2-6 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B0207c2-7 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B0208c2-8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B0209c2-9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和人口 (2001年)B0210c2-10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B0211c2-11 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C0301c3-1 国内生产总值C0302c3-2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C0303c3-3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C0304c3-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C0305c3-5 第三产业增加值C0306c3-6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C0307c3-7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C0308c3-8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指数C0309c3-9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2001年)C0310c3-10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2001年)C0311c3-11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C0312c3-12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C0313c3-13 各地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2001年)C0314c3-14 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2001年)C0315c3-15 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2001年)C0316c3-16 居民消费水平c0317c3-17 199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c0318c3-18 199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最终使用部分)c0319c3-19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 (1997年)c0320c3-20 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 (1997年)C0321c3-21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1999年)C0322c3-22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1999年)C0323c3-23 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D0401c4-1 人口数及构成D0402c4-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D0403c4-3 各地区总人口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1年)D0404c4-4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D0405c4-5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D0406c4-6 全国分性别的民族人口D0407c4-7 各地区的户数、人口数和性别比D0408c4-8 各地区分性别、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D0409c4-9 全国按现住地、户口登记地分的人口D0410c4-10 各地区按家庭户类别分的户数D0411c4-11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1999.11.1-2000.10.31) D0412c4-12 各地区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D0413c4-13 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D0414c4-14 各地区家庭户的住房间数和面积E0501c5-1 就业基本情况E0502c5-2 按三次产业分的年底就业人员数E0503c5-3 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的年底就业人员数 (2001)E0504c5-4 按城乡分的年底就业人员数E0505c5-5 分行业年底就业人员数E0506c5-6 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07c5-7 分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 (2001年)E0508c5-8 国有单位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09c5-9 城镇集体单位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10c5-10 其他单位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11c5-11 分行业城镇单位年底女性就业人员E0512c5-12 分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女性年底就业人员 (2001年)E0513c5-13 分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年底女性就业人员E0514c5-14 分地区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年末人数(2001年)E0515c5-15 分地区分行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E0516c5-16 分地区分行业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E0517c5-17 各地区私营企业年底就业人员数(2001年)E0518c5-18 各地区个体年底就业人员数(2001年)E0519c5-19 职工工资总额和指数E0520c5-20 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E0521c5-21 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E0522c5-22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3c5-23 分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001年)E0524c5-24 国有单位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5c5-25 城镇集体单位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6c5-26 其他单位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7c5-27 其他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工资E0528c5-28 分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年底就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2001年)E0529c5-29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1年)E0530c5-30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1年)E0531c5-31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2001年)E0532c5-32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2001年)E0533c5-33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2001年)E0534c5-34 按失业原因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2001年)E0535c5-35 分地区职业介绍工作情况(2001年底)F0601c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0602c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分)F0603c6-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资金来源和构成分)F0604c6-4 按经济类型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F0605c6-5 国有经济按各种分组的固定资产投资F0606c6-6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F0607c6-7 按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分的基本建设投资F0608c6-8 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的基本建设投资F0609c6-9 国民经济各行业按建设性质分的基本建设投资 (2001年)F0610c6-10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基本建设投资F0611c6-11 按项目规模分的基本建设投资及项目个数F0612c6-12 基本建设房屋建筑面积F0613c6-13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F0614c6-14 各地区基本建设施工、投产项目个数和新增固定资产F0615c6-15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施工、投产项目个数 (2001年)F0616c6-16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F0617c6-17 基本建设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F0618c6-18 按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分的更新改造投资F0619c6-19 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的更新改造投资F0620c6-20 国民经济各行业按建设性质分的更新改造投资 (2001年)F0621c6-21 各地区更新改造施工、投产项目个数和新增固定资产F0622c6-22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更新改造投资(2001)F0623c6-23 国民经济各行业更新改造施工、投产项目个数 (2001年)F0624c6-24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F0625c6-25 国民经济各行业更新改造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F0626c6-26 各地区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个数、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 F0627c6-27 国民经济各行业更新改造限额以上施工、投产项目个数(2001年)F0628c6-28 更新改造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F0629c6-29 按用途分的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屋建筑面积F0630c6-30 城镇集体单位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F0631c6-31 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按构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屋建筑面积F0632c6-32 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F0633c6-33 城镇和工矿区个人建房F0634c6-34 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F0635c6-35 在建大型项目基本情况F0636c6-36 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F0637c6-37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F0638c6-3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从业人数F0639c6-39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土地开发及其购置F0640c6-40 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投资F0641c6-41 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完成额F0642c6-42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资金来源F0643c6-43 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F0644c6-44 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新开工房屋面积F0645c6-45 商品房屋销售情况F0646c6-46 按用途分的商品房屋实际销售面积F0647c6-47 按用途分的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F0648c6-4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F0649c6-49 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G0701c7-1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G0702c7-2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G0703c7-3 综合能源平衡表G0704c7-4 石油平衡表G0705c7-5 煤炭平衡表G0706c7-6 电力平衡表G0707c7-7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G0708c7-8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G0709c7-9 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 (2000年) G0710c7-10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G0711c7-11 平均每天各种能源消费量G0712c7-12 分品种生活能源年消费总量G0713c7-13 每人年平均生活用能源G0714c7-14 分地区电力消费量H0801c8-1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H0802c8-2 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H0803c8-3 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H0804c8-4 各项税收收入H0805c8-5 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收入H0806c8-6 国家财政债务发行情况H0807c8-7 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H0808c8-8 国家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H0809c8-9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H0810c8-10 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H0811c8-11 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H0812c8-12 国家财政债务还本付息支出H0813c8-13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H0814c8-14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H0815c8-15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收入H0816c8-16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支出H0817c8-17 政策性补贴支出H0818c8-18 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支及比重H0819c8-19 分地区财政收入(2001年)H0820c8-20 分地区财政支出(2001年)H0821c.XLS8-21 外债余额H0822c.XLS8-22 外债风险指标I0901c9-1 全国各种价格指数I0902c9-2 全国各种价格定基指数I0903c9-3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2001年)I0904c9-4 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2001年)I0905c9-5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I0906c9-6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1年)I0907c9-7 各地区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I0908c9-8 各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I0909c9-9 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I0910c9-10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I0911c9-11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0912c9-12 房地产价格指数J1001c10-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J1002c.XLS10-2 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J1003c10-3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J1004c10-4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J1005c10-5 西部12省(区、市)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J1006cJ1007c10-7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1年)J1008c10-8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构成(2001年)J1009c10-9 西部 12 省 (区、市)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J1010c10-10 西部12省(区、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J1011c10-1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J1012c10-12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J1013c10-13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商品数量 (2001年) J1014c10-14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J1015c10-15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2001年)J1016c10-16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1年)J1017c10-17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1年)J1018c10-18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J1019c10-19 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J1020c10-20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J1021c10-21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J1022c10-22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按来源分的纯收入(2001年)J1023c10-23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构成J1024c10-24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2001年)J1025c10-25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 (2001年)J1026c10-26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 (2001年)J1027c10-27 全国和西部12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J1028c10-28 全国和西部12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J1029c10-29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2001年底)J1030c10-30 城乡新建住宅面积和居民住房情况J1031c10-31 农村居民家庭住房情况J1032c10-32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情况 (2001年)K1101c11-1 全国城市数 (2001年)K1102c11-2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社会经济指标 (2001年)K1103c11-3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 (2001年)K1104c11-4 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K1105c11-5 各地区城市房屋建筑及住房情况 (2001年)K1106c11-6 各地区城市自来水情况 (2001年)K1107c11-7 各地区城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情况 (2001年)K1108c11-8 各地区城市集中供热情况 (2001年)K1109c11-9 各地区城市市政工程情况 (2001年)K1110c11-10 各地区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情况 (2001年)K1111c11-11 各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情况 (2001年)K1112c11-12 各地区城市公共卫生情况 (2001年)K1113c11-13 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 (2001年)L1201c12-1 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基本情况L1202c12-2 主要农牧渔业生产情况L1203c12-3 农村基层组织情况L1204c12-4 乡村劳动力 (年底数)L1205c12-5 全国耕地面积L1206c12-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L1207c12-7 主要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年底拥有量L1208c12-8 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水电及用电情况L1209c12-9 灌溉、水库和除涝、治水、治碱情况L1210c12-10 各地区水利设施和除涝、治碱面积 (2001年)L1211c12-11 农村居民家庭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L1212c12-1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L1213c12-13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情况 (2001年)L1214c12-1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L1215c12-15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L1216c12-16 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L1217c12-17 主要农产品产量L1218c12-18 主要林产品产量L1219c12-19 牲畜饲养情况L1220c12-20 畜产品产量L1221c12-21 水产品产量L1222c12-22 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L1223c12-23 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量L1224c12-24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主要农产品L1225c12-2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主要牧业产品及水产品L1226c12-26 主要农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L1227c12-27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L1228c12-28 国营农场基本情况M1301c13-1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M1302c13-2 工业分行业职工人数M1303c13-3 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M1304c13-4 各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1999-2001年)M1305c13-5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06c13-6 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M1307c13-7 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08c13-8 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1年) M1309c13-9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10c13-10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M1311c13-11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12c13-12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01年)M1313c13-13 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14c13-14 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M1315c13-15 各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16c13-16 各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1年)M1317c13-17 按行业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18c13-18 按行业分大中型工业企业M1319c13-19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20c13-20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1年)M1321c13-21 按主要注册登记类型分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M1322c13-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M1323c13-23 工业产品产量M1324c13-24 重点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2000年)N1401c14-1 建筑业企业概况N1402c14-2 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1年)N1403c14-3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总产值N1404c14-4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增加值N1405c14-5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N1406c14-6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N1407c14-7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N1408c14-8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单位数(2001年)N1409c14-9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2001年)N1410c14-10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N1411c14-11 各地区国有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N1412c14-12 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 (2001年)N1413c14-1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总产值(2001年)N1414c14-14 各地区按行业分的建筑业总产值(2001年)N1415c14-15 各地区建筑业增加值(2001年)N1416c14-16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增加值(2001年)N1417c14-17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2001年)N1418c14-18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资产(2001年)N1419c14-19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资产(2001年)N1420c14-20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2001年)N1421c14-21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所有者权益(2001年)N1422c14-22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负债(2001年)N1423c14-23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总收入(2001年)N1424c14-24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总收入(2001年)N1425c14-25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2001年)N1426c14-26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税金总额 (2001年)N1427c14-27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2001年)N1428c14-28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利润(2001年)N1429c14-29 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2001年)N1430c14-30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工程质量N1431c14-31 各地区国有建筑业企业工程质量N1432c14-32 各地区房屋建筑面积N1433c14-33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主要建筑材料消耗 (2001年)N1434c14-34 勘察设计机构和人员数(2001年)O1501c15-1 各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职工人数(2001年底)O1502c15-2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O1503c15-3 各地区运输线路长度(2001年底)O1504c15-4 运输线路长度O1505c15-5 运输线路质量O1506c15-6 客运量O1507c15-7 旅客周转量O1508c15-8 货运量O1509c15-9 货物周转量O1510c15-10 旅客运输平均运距O1511c15-11 货物运输平均运距O1512c15-12 各地区全社会客运量(2001年)O1513c15-13 各地区全社会旅客周转量(2001年)O1514c15-14 各地区全社会货运量(2001年)O1515c15-15 各地区全社会货物周转量 (2001年)O1516c15-16 国家营业铁路基本情况O1517c15-17 铁路机车年末数O1518c15-18 国家铁路客、货车拥有量O1519c15-19 国家铁路运输固定资产情况O1520c15-20 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量(按货类分)O1521c15-21 国家铁路平均每日装车数O1522c15-22 国家铁路货车平均静载重O1523c15-23 铁路主要干线客货运输量 (2001年)O1524c15-24 铁路主要车站旅客发送量O1525c15-25 铁路主要车站货物发送量O1526c15-26 国家铁路运输主要财务指标O1527c15-27 国家铁路运输技术经济主要指标O1528c15-28 民用车辆拥有量O1529c15-29 私人汽车拥有量O1530c15-30 全国公路运输汽车拥有量O1531c15-31 各地区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O1532c15-32 各地区私人运输船舶拥有量O1533c15-33 沿海主要港口分货类吞吐量O1534c15-34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O1535c15-35 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 (2001年底)O1536c15-36 内河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 (2001年底)O1537c15-37 民用航空航线及飞机架数O1538c15-38 民用航空运输量及通用飞行时间O1539c15-39 输油(气)管道长度和运输量 (2001年底)O1540c15-40 邮电业务基本情况O1541c15-41 邮电业务量O1542cO1543c15-43 电信主要通信能力 (年底数)O1544c15-44 邮电通信水平P1601c16-1 国内贸易基本情况P1602c16-2 全国消费品市场交易情况P1603c16-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P1604c1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行业分)P1605c16-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基本情况(2001年) P1606c16-6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法人企业数 (2001年)P1607c16-7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数 (2001年)P1608c16-8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数 (2001年)P1609c16-9 分行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2001年)P1610c16-10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2001年)P1611c16-1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分类销售额P1612c16-1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数量P1613c16-13 餐饮业营业收入P1614c16-1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资产P1615c16-15 分行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6c16-16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7c16-17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8c16-18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9c16-19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P1620c16-20 各地区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21c16-2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P1622c16-22 分行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P1623c16-23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001年)P1624c16-24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P1625c16-25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P1626c16-26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P1627c16-27 各地区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 Q1701c17-1 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Q1702c17-2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年平均汇价(中间价)Q1703c17-3 进出口贸易总额Q1704c17-4 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Q1705c17-5 海关历年进口商品分类金额Q1706c17-6 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金额Q1707c17-7 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进出口总额Q1708c17-8 海关出口主要商品数量和金额Q1709c17-9 海关进口主要商品数量和金额Q1710c17-10 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Q1711c17-11 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分)Q1712c17-12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Q1713c17-13 利用外资概况Q1714c17-14 利用外资额(按方式分)Q1715c17-15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和其他投资额 (按国别、地区分)Q1716c17-16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和其他投资额 (按地区分)Q1717c17-17 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额Q1718c17-18 按行业分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Q1719c17-19 年末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情况Q1720c17-20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情况Q1721c17-21 对外经济合作Q1722c17-22 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 (按国别、地区分)R1801c18-1 旅游事业发展情况R1802c18-2 各地区旅行社数和职工人数 (2001年底)R1803c18-3 各地区按经济类型分的星级饭店数 (2001年底)R1804c18-4 各地区按规模分的星级饭店数 (2001年底)R1805c18-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R1806c18-6 接待外国旅游人数 (按性别、年龄和事由分)R1807c18-7 接待外国旅游人数 (按国别分)R1808c18-8 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R1809c18-9 各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R1810c18-10 各地区国际旅行社主要经济指标(2001年)R1811c18-11 国内旅游情况S1901c19-1 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数 (2001年底)S1902c19-2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平衡表(资金来源)S1903c19-3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平衡表(资金运用)S1904c19-4 货币供应量(年底数)S1905c19-5 金融机构现金收入S1906c19-6 金融机构现金支出S1907c19-7 金融机构现金投放回笼差额S1908c19-8 黄金和外汇储备S1909c19-9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S1910c19-10 金融机构法定贷款利率表S1911c19-11 国内有价证券分类发行情况 (2001年)S1912c19-12 上市公司数量一览表S1913c19-13 股票发行筹资情况S1914c19-14 股票交易统计表S1915c19-15 保险公司业务经济技术指标(2001年)S1916c19-16 保险系统机构、人员数(2001年底)T2001c20-1 教育事业基本情况T2002c 20-2 各级各类学校数T2003c 20-3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数T2004c 20-4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T2005c 20-5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T2006c 20-6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T2007c 20-7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T2008c20-8 研究生和留学生数T2009c20-9 高等学校分科在校学生数T2010c20-10 高等学校分科招生数T2011c20-11 高等学校分科毕业生数T2012c20-12 高等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数 (2001年)T2013c20-13 中等专业学校分科学生数(2001年)T2014c20-14 中等专业学校分类别专任教师数 (2001年)T2015c20-15 技工学校数和学生数T2016c20-16 各类技工学校情况(2001年)T2017c20-17 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T2018c20-18 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和大中小学学生构成T2019c20-19 各级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T2020c20-20 各级学校女学生和女教师数T2021c20-21 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基本情况 (2001年)T2022c20-22 各地区高等学校分类别学校数 (2001年)T2023c20-23 各地区高等学校教职工数 (2001年)T2024c20-24 各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数 (2001年)T2025c20-25 各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数 (2001年)T2026c20-26 各地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 (2001年)T2027c20-27 各地区普通中学分城乡学校和在校学生数 (2001年)T2028c20-28 各地区普通中学分城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 (2001年)T2029c20-29 各地区普通中学按城乡和主办部门分的教职工数 (2001年) T2030c20-30 各地区职业中学基本情况 (2001年)T2031c20-31 各地区小学分城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 (2001年)T2032c20-32 各地区小学按城乡和主办部门分的教职工数 (2001年)T2033c20-33 各地区特殊教育情况 (2001年)T2034c20-34 各地区幼儿园基本情况 (2001年)T2035c20-35 各地区教育经费情况T2036c20-36 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情况 (2000年)T2037c20-37 全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T2038c20-38 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T2039c20-39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T2040c20-40 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T2041c20-41 中国科协系统科技活动情况 (2001年)T2042c20-42 国有企事业单位年底专业技术人员数T2043c20-43 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T2044c20-44 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01年)T2045c20-45 测绘部门生产完成情况 (2001年)T2046c20-46 各地区测绘资料提供情况 (2001年)T2047c20-47 气象台站数和卫星云图接收、使用情况 (2001年)T2048c20-48 农业气象业务站点数 (2001年)T2049c20-49 地震监测情况 (2001年)T2050c20-50 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情况T2051c20-51 各地区产品质量情况 (2001年)T2052c20-52 全国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 (2001年)T2053c20-53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T2054c20-54 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T2055c20-55 各地区三种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量 (2001年)T2056c20-56 按国别(地区)分的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 (2001年)T2057c20-57 按国际专利标准分类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T2058c20-58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2000年)T2059c20-59 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2000年)T2060c20-60 各地区科研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情况(2000年)T2061c20-61 各地区高等院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2c20-62 各地区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3c20-63 各地区其他事业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T2064c20-64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5c20-65 各地区采掘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6c20-66 各地区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7c20-67 各地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T2068c20-68 各地区建筑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9c20-69 各地区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T2070c20-70 各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T2071c20-71 各地区社会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72c20-72 各地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T2073c20-73 各地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T2074c20-74 各地区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T2075c 20-75 高技术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投入情况(2001)T2076c 20-76 高技术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2001)U2101c21-1 文化艺术和文物事业机构、人员情况 (2001年)U2102c21-2 各地区文化艺术、文物事业单位数U2103c21-3 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情况(2001年)U2104c21-4 艺术表演团体收支情况 (2001年)U2105c21-5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业务活动及经费情况 (2001年)。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
附件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
目录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说明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解答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汇总表
表1 全国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表2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
表3 各地区分性别、残疾类别的残疾人
表4 全国分年龄、性别、残疾类别的残疾人
表5 全国调查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类型
表6 全国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以上残疾人
表7 全国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的残疾人
表8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残疾人经济活动人口
表9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未工作残疾人
表10 全国分年龄、性别、未工作者主要生活来源的残疾人
表11 全国残疾人分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的年龄构成
表12 各地区2005年度有残疾人的调查户人均收入水平
表13 调查社区基本情况
表14 调查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的覆盖情况
附录: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