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
朝鲜族简介幻灯片
![朝鲜族简介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819457be6f1aff00bed51eee.png)
饮食
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族人不仅在炎 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 在炕头吃冷面。
饮食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 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 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岁酒
饮食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每逢正月十五,农民 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
服饰
服饰特点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 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民族服装的 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 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 古老袍服的特点。
传统男装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小 说、诗歌等开始发展,诗歌和 小说有《闻安重根报国雠事》、 《感中国义兵事五首》、《晨 星》、短篇小说《梦天》等。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抗日 武装斗争的展开,朝鲜族文学 得到蓬勃发展,流传于抗日根 据地的革命歌谣和戏剧。揭开 了现代朝鲜族新文学的序幕,
文学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 文化。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 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朝鲜 族神话有《檀君神话》、《高 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 话》、《金首露王神话》、 《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 神话》、《创世记》
上元节
婴儿生日节:
洗头节
节庆
禁忌
禁忌
朝鲜族喜食狗肉,但婚丧与佳节不吃。朝鲜族人非常 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 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 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 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 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忌讳人称“鲜族”,是日本侵略时代留下的蔑称。
对朝鲜族人的评价
![对朝鲜族人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d489bb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3.png)
对朝鲜族人的评价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深受人们喜爱和尊重。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朝鲜族人进行评价。
朝鲜族人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朝鲜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重视传统价值观念,尊敬长辈,注重家庭和睦。
他们传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婚礼、葬礼等仪式,这些仪式举办庄重而热烈,富有特色,展示了朝鲜族人的独特魅力。
朝鲜族人热情好客。
朝鲜族人善于待客,他们热情好客,待人友善。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社交场合,朝鲜族人总是热情招待客人,让人倍感亲切。
他们注重与人交流,喜欢结交新朋友,乐于帮助他人。
无论是遇到困难还是喜庆的场合,朝鲜族人总是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朝鲜族人勤劳务实。
朝鲜族人勤劳努力,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勤奋工作,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
他们乐于劳动,注重实际行动,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商企业,朝鲜族人都以勤劳著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朝鲜族人热爱学习。
朝鲜族人注重教育,他们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过程。
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朝鲜族人对知识渴求强烈,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追求更好的未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上,朝鲜族人都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朝鲜族人热爱和平。
朝鲜族人深受历史的熏陶,他们珍视和平,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他们注重与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稳定。
在历史的长河中,朝鲜族人始终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朝鲜族人以其热爱文化传统、热情好客、勤劳务实、热爱学习和热爱和平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他们是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期望朝鲜族人在新时代中继续传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朝鲜族的历史风俗文化综述论文
![朝鲜族的历史风俗文化综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bdfb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2.png)
朝鲜族的历史风俗文化综述论文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人口为192.06万多人,本文将对朝鲜族的历史,经济,文化进行综合论述。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
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农乐舞是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
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
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顺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
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
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此外,朝鲜族的舞蹈还有:对整个朝鲜民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的巫舞:流传于朝鲜族,历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画中长鼓舞的朝鲜族民间的长鼓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扇舞。
持扁形鼓表演的扁鼓舞;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剑舞等,种类很多,富有浓厚的名族特色。
民族风俗婚俗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
“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
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
朝鲜族的基本体态特征
![朝鲜族的基本体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636fa6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9.png)
朝鲜族的基本体态特征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
他们有独特的体态特征,具有明显的民族特点。
下面是朝鲜族的基本体态特征。
一、外貌特征1. 肤色:朝鲜族人的皮肤呈黄色或偏黄色。
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他们的皮肤颜色较为浅黄,非常细腻。
2. 面容:朝鲜族人的面容较为秀美,具有典型的东亚人特征,如高鼻梁、大眼睛、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等。
3. 眼形:朝鲜族人的眼睛呈椭圆形,通常眼大而深,黑白分明,给人一种明亮而有神的感觉。
4. 鼻型:朝鲜族人的鼻子较高,鼻梁较宽,鼻孔较大,给人一种高贵大方的感觉。
5. 唇形:朝鲜族人的嘴唇通常较薄,唇线较为清晰,嘴角微微上翘,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6. 发型:朝鲜族人的头发通常较黑且浓密,发质柔软,多呈直发,女性常将发髻盘起,男性则多留有短发或文身。
二、身材特征1. 身高:绝大多数朝鲜族人的身材较为高挑,男性平均身高在170厘米以上,女性平均身高在160厘米以上。
2. 体型:朝鲜族人的体型通常较为匀称,肩宽胸阔,腰部略细,四肢较长而修长。
他们的身材一般偏向中等偏瘦。
三、服饰特征1. 男装:朝鲜族男性传统服装为"千缕衣",即长袍式上衣。
这种衣服通常由白色或深蓝色的布料制成,款式简洁大方,给人一种庄重端庄的感觉。
2. 女装:朝鲜族女性传统服装为"长袍",也叫"巧曼"。
这种袍子通常用彩色的绸缎制成,织有精美的花纹图案,上衣的领子和袖口常常用彩色的绒球装饰,显得华丽而富有特色。
3. 饰品:朝鲜族人喜欢佩戴饰品,例如项链、耳环、手链等。
这些饰品通常是用贵金属或半贵石制成,设计精美,富有朝鲜族特色。
四、体态特征1. 步态:朝鲜族人的行走姿势优雅轻盈,步态柔和有力,给人一种端庄大方的感觉。
2. 姿态:朝鲜族人通常保持直立的坐姿和站姿,肩膀放松自然,背部挺直,显得潇洒自信。
以上是关于朝鲜族的基本体态特征的相关参考内容,朝鲜族人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身材特征、服饰特征和体态特征。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https://img.taocdn.com/s3/m/538451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d.png)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区。
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使他们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色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介绍朝鲜族的文化。
一、历史背景朝鲜族起源于朝鲜半岛,迁徙到中国的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他们在迁徙途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主要是以农耕为生,并与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发展。
二、特色文化1. 语言文字:朝鲜族使用的语言是朝鲜语,属于朝鲜-满-鄂语系。
朝鲜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叫做朝鲜族民族文字。
这种文字虽然在现代社会使用较少,但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朝鲜族民族文字表现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敬重和传统的坚守。
2. 音乐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文化丰富多样。
他们的音乐以锣鼓和民间乐器为主要伴奏,节奏明快,热情洋溢。
常见的舞蹈形式有扇子舞、腰鼓、秧歌等,这些舞蹈至今仍是朝鲜族各类节日和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
3. 戏曲艺术:朝鲜族的戏曲艺术以沈阳和吉林为中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其中,沈阳的著名鲜花山剧团和吉林的白杨花剧团都是朝鲜族戏曲的代表,他们的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三、传统节日1. 辽阔的庄稼文化:朝鲜族有丰富的农耕文化传统,重视庄稼和农户的发展。
每年的春耕、夏收、秋收等农耕活动都有各种庆祝和祭祀仪式。
2. 清明节:朝鲜族的清明节被称为“寒食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扫墓、祭祀祖先,并且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传统民俗表演。
3. 端午节:朝鲜族的端午节叫做“斗庄节”。
这一天,朝鲜族人会插艾叶和穿红丝带,相信这样可以辟邪和纳福。
此外,比赛各种竞技项目,如踢毽子、跳绳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四、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朝鲜族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设立了许多专门的文化保护机构和研究中心,用于对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朝鲜族介绍
![朝鲜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31c8f45e45c3b3567ec8b87.png)
朝鲜语也称韩语,是由李氏朝鲜第4代世宗大王亲自创制, 被称为“训民正音”,也分为敬语和非敬语。 美国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科学杂志《发现》,在1994年6月 刊登载了一篇题为“正确的书写”的文章,文中高度评价说 “韩国使用的韩文以其独创性和组合字母的灵活性,堪称世 界上最具有科学逻辑的文字。然而 韩文书写起来既简洁又美观,所以 韩国的文盲是世界上最少的。” 从广义上来说,“朝鲜语”和“韩 国语”指的是同一门语言。“朝鲜语” 和“韩国语”在语调有较大区别,但 是字母排列顺序、子音母音数目上 完全相同。
常见有瓦房形式。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院落。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 朝鲜族民居外观都很美,屋顶坡度缓和,中间平行如舟两头翘立如飞鹤。 主室上盖为“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 组成屋顶所有的线和面,均为缓和的曲线和曲面。屋身平矮,没有高起陡 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内分为寝室、厨 峻的感觉,特别是门窗比例窄长,使得平矮的屋身又有高起之势,而整座 建筑又稳稳地坐落于低矮平实的石台基上。 房等。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 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离地60—70厘米,外有台阶。
韩服是能按服装的颜色和衣料演出各种感觉 的衣服。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 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缚住宽大的 裤脚。上衣、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 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韩国传统服装是由韩服 女装由短上衣和宽松裙子组成,显得十分优雅,男 装由上衣和裤子组成.作为白衣民族,韩服基本色 为白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份其着装的穿法、 布料、色彩不同。
朝鲜族介绍
![朝鲜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9e51a3f5727a5e9856a61ac.png)
冷面的魅力在何 处?
皆在它入口后,柔 韧耐嚼,凉爽清淡, 汤汤水水,滑顺润喉, 而其中的辣、咸伴以 微甜能立刻勾出口、荡气回肠、 余味绵长,给人以醇 美的享受。另外,冷 面经济实惠,普通百 姓都能接受。
料人 在 理, 陶 。石 锅 锅内 放 拌入 饭米 又 饭 称 及 为 菜 “ 肴 石 , 碗 再 拌 烤 饭 到 ” 锅 , 底 是 有 韩 一 国 层 特 锅 有 巴 的 , 米 喷 饭 香 诱
민속 음악과 무용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
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 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著名的民 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 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 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 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 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 “家庭歌舞晚会”。伽椰琴弹唱、顶水舞、 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 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 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 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 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将替 成 除 剩女 为 了 下友 爱 是 的搅 情 韩 饭好 的 国 完拌 表 的 全饭 征 代 吃; 。 表 干若 情 性 净女 人 饮 ,友 一 食 以无 起 , 代法 上 现 表将 餐 在 对饭 馆 , 女菜 点 石 友吃 石 的个 锅 锅 爱精 拌 情光 饭 拌 。, , 饭 男男 在 士士 韩 就得 国 得先 也
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 特点。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 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 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 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 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 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 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 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 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 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年轻 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 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 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 (皮)坎肩。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生活和伦理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生活和伦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f85b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7f.png)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生活和伦理
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
朝鲜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活和伦理与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独特之处。
在生活方面,朝鲜族人热爱自然、崇尚乡土,注重家庭和谐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朝鲜族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自然农法,注重自然平衡。
朝鲜族人在家庭生活中注重礼仪,崇尚父母、兄长、长辈的敬意。
朝鲜族人在文化活动中热爱民歌、民族舞蹈、民间艺术等。
在伦理方面,朝鲜族人注重道德修养,崇尚仁爱、诚信、和谐的价值观。
朝鲜族人认为,人应当善良、忠诚、谦虚、勤劳,应当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应当尊重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环境。
朝鲜族人也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朝鲜族人还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守社会公德。
总的来说,朝鲜族人在生活和伦理方面注重自然、和谐、传统,追求幸福、快乐、美好的生活。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https://img.taocdn.com/s3/m/31d8095801f69e314232940c.png)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朝鲜族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一、朝鲜族的民族概况朝鲜族,东亚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韩国称为韩民族)的主体民族,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
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
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纸币贰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鲜族。
朝鲜族是一个高度独立文化的民族,有语言文字和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
二、朝鲜族的民族历史朝鲜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为抗击日寇和解放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早期迁徙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
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
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
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
朝鲜族人文地理-民族风情
![朝鲜族人文地理-民族风情](https://img.taocdn.com/s3/m/279144829b6648d7c0c74622.png)
4
❖ 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 的板条墙。门窗为推 拉式,门窗口的尺寸 相同,往往是门窗不 分,都可做出入口, 窗棂竖向排列密,横 格间隔远,再加门窗 口狭长,使得本来低 矮的房身给人以挺拔 秀丽之感。
2021/6/7
5
❖ 顶多作成四坡式,比较普 遍的做法是,在椽子上铺 稻草帘或柳树枝条,上面 抹泥,再覆盖30—50厘 米厚的稻草,最后用草绳 编成网格,将整个屋顶包 住,或用草帘逐层相搭接 ,将屋顶盖满,以防起风 将稻草吹散。
➢ 家常便饭包括米饭、汤、菜等 。米饭是一人三餐中必不可少 的主食;汤是一人三餐中必备 的,其种类达30多种。日常一 般喜欢喝大酱汤,三伏天喜欢 喝凉汤;朝鲜族的菜肴种类颇 多,分生伴和熟食两类。生拌 有脍、脯、鱼子酱等。熟食以 烤牛肉和神仙汤最有名。神仙 汤是用火锅随煮随食的杂烩汤
2021/6/7
2021/6/7
7
传统男装
❖ 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 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 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 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 男子短衣朝鲜语也叫"则高 利";成年男子的上衣衣长 较短,斜襟、宽袖、左衽 、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 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 右襟上方
2021/6/7
8
饮食文化
➢ 朝鲜族过去生活在滨海多山地 带,因而在饮食中“山珍”、“海 味”占很打大比重。朝鲜族的饮 食可分为家常便饭和特制饮食 。
朝鲜族
❖人文地理
❖民俗风情
2021/6/7
1
一、人文地理
概况
❖ 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人口为192.38万,列中国第14 大民族。吉林、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四省区是现代朝鲜族 聚居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
朝鲜族的品德 -回复
![朝鲜族的品德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b90361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2.png)
朝鲜族的品德-回复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
他们以勤劳善良、团结友爱、坚忍不拔的品德著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朝鲜族品德的问题。
第一步:朝鲜族的勤劳善良品德朝鲜族人民以其勤劳和善良而闻名。
他们世世代代从事农耕和手工艺,热爱家乡土地,从不辜负自己的土地。
朝鲜族人民勤劳耐劳,劳动成果得以丰收,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勤劳的品德也反映在家庭生活中,朝鲜族人注重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合作共赢。
第二步:朝鲜族的团结友爱品德团结友爱是朝鲜族人民的重要品德。
朝鲜族人民心系民族团结,强调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无论在家庭、村庄还是社区,他们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进团结和友谊。
朝鲜族人民常常组织各种团体和俱乐部,以团结一致的精神迎接各种挑战。
他们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用友爱与团结打造美好的生活。
第三步:朝鲜族的坚忍不拔品德朝鲜族人民以其坚忍不拔的品德而受人尊敬。
他们生活在多山多水的地区,面临着自然环境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朝鲜族人民总是勇敢面对困难,从不轻易放弃。
他们对遇到的困境和问题保持着坚韧的态度,通过努力和毅力克服困难。
朝鲜族人民相信,“韧性”是成功的关键,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坚持不懈,追求更好的未来。
第四步:朝鲜族的其他品德除了勤劳善良、团结友爱和坚忍不拔,朝鲜族人民还注重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念。
他们重视思想道德的培养,鼓励青年一代学习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
朝鲜族人民尊重老人和敬重长辈,对他们的关怀和尊重从不断地传递下去。
在结尾处,我们可以总结朝鲜族人民的品德特点:勤劳善良、团结友爱和坚忍不拔。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这些品德,为社区和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朝鲜族人民的品德特质不仅是他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他们对未来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民俗](https://img.taocdn.com/s3/m/79421dc84a7302768f99397f.png)
烧烤
烧烤是朝鲜族另一个著名的特色饮食。即使在古代的三国、 高丽时代,朝鲜族先民已经以各种肉类当做日常食物。各 种肉类例如牛肉、猪肉和狗肉等的加工办法也比较发达。
糕点
朝鲜族日常饮食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 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 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 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 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 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 常主食。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 部分抗日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到1945年 则达215万人。
朝鲜族 人口分 布
人口分布概述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其余散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 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各大中城市中,总人口 193万左右。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 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 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 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舞蹈内涵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 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 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 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 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 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 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 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 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 节目。
欢乐的情绪。
长鼓多用在舞蹈中,由舞者边舞 边击,亦可在合奏中或伴奏中作为节 奏乐器使用,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 民间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 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 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
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历来备 受朝鲜族人民的珍爱。长鼓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始终以 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长鼓分为长鼓、舞蹈长鼓、 儿童长鼓和幼儿长鼓等几种。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细,左 边鼓筒直径比右边鼓筒直径大1厘米,右边鼓皮薄,左边鼓 皮厚。
朝鲜族介绍
![朝鲜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1c911f3a58da0116d17490a.png)
朝鲜族介绍1.民族概况: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4大民族。
吉林、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四省区是现代朝鲜族聚居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
吉林省是中国朝鲜族最集中的省份,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处第二位,辽宁省朝鲜族人口处第三位。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
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聚居地方山川秀美,主要风景名胜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境内的塔山、仙人岛、鸡冠砬子、江峰、冰湖沟瀑布、十八道沟温泉等。
朝鲜族聚居地带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如百草沟遗址、马村抗日根据地遗址、高句丽城子山山城等。
2.文化艺术:(1)民族舞蹈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
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巫舞,扇舞,扁鼓舞,剑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2)民族歌曲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
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结构完整匀称。
以《道拉基》、《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
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3)民族乐器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4)民族文学朝鲜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
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
朝鲜族婚姻制度
![朝鲜族婚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f869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9.png)
朝鲜族婚姻制度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约有15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群体,朝鲜族有着独特的婚姻制度。
朝鲜族的婚姻制度是一种以家族为中心的制度,强调婚姻的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
婚姻是一种家族的联姻方式,通常是由父母或者家族长辈来安排和决定的。
在朝鲜族的婚姻制度中,婚姻是一种团结和联合两个家庭的方式。
在选择婚姻对象时,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族关系以及婚配准则。
在传统观念中,通常认为男性应该比女性年龄大3-5岁,并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
结婚前,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婚前准备工作。
首先,双方家庭会派代表前往对方家庭,进行亲戚和亲属的访问,以了解对方家庭的背景和情况。
如果双方家族达成了一致意见,就会确定婚约,并约定婚礼的时间和地点。
婚礼仪式通常会分为三个阶段:聘礼、迎亲和婚宴。
聘礼是指男方家庭送给女方家庭的定情礼物,一般包括金银首饰、布料、家具等。
迎亲是指男方亲属前往女方家庭接新娘,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仪式,如磕头、鞠躬等。
婚宴是指婚礼当天举行的宴会,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
在朝鲜族的婚姻制度中,婚姻是一种长期的承诺和责任。
一旦结婚,夫妻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共同经营家庭,并尊重对方的权益和意见。
朝鲜族婚姻制度强调家庭和亲属关系的重要性,夫妻双方应该与双方家庭保持联系,并尽量遵守家族传统和规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朝鲜族婚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革。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自主选择婚姻对象的权利,而不是完全依赖父母和家族的决策。
而且,现代社会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也使得很多人推迟结婚的时间,或者选择不结婚。
总之,朝鲜族婚姻制度是一种以家族为中心,重视家庭和亲属关系的制度。
婚姻是一个家族间的联姻,会经历一系列的仪式和准备工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传统的婚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革。
朝鲜族教育政策
![朝鲜族教育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a7dd0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c.png)
朝鲜族教育政策
朝鲜族教育政策是指朝鲜族地区针对该族群的教育发展方针和政策。
朝鲜族是
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如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为确保朝鲜族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朝鲜族的教育政策。
首先,朝鲜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享有与汉族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权利,包括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这意味着朝鲜族学生有机会接受公立学校的教育,享受相同的教学质量和条件。
其次,为了保护和传承朝鲜族的文化和语言,朝鲜族地区开设了朝鲜语教育班,为朝鲜族学生提供学习和使用朝鲜语的机会。
这有助于培养朝鲜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尊心,同时也促进了朝鲜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此外,朝鲜族地区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特别是提供更多的教师资
源和教育设施,以确保农村朝鲜族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这项举措旨在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朝鲜族教育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朝
鲜族学生获得机会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朝鲜族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在逐年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总的来说,朝鲜族教育政策的实施使得朝鲜族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促进
了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社会进步。
在未来,希望通过进一步完善教育政策和措施,为朝鲜族学生提供更加充分、公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章 第三节 少数民族之朝鲜族PPT课件
![第二章 第三节 少数民族之朝鲜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a438ddc77da26925c5b0c3.png)
24.11.2020
20
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 和娱乐活动。素有“摔跤之 乡”之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 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摔跤 历史。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 四方摔跤手云集,争夺锦标, 人们常选一肥壮的黄牛作为 奖品给优胜者。比赛时,双 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 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 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 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 令下,双方同时立起,高低, 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 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24.11.2020
12
节日
1、朝鲜族基本 节日与汉族基 本相同。如:春 节、端午节、元 宵节、清明节、 中秋节等。
24.11.2020
2、朝鲜族有洗 头节、老人节、 等民族节日。
3、有三个家庭 节日。即婴 儿周岁、 “回甲节”、 “回婚节”。
13
(一)音乐
24.11.2020
民族歌曲 民族乐器
➢ 1952年成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8年成立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杂居在各地的朝鲜族也 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
2.人口数量
年份 单位
人
朝鲜族人口数量变化表[1]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1120405 1339569 1766439 1920597 1923842
24.11.2020
15
312 民族乐器
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只 有细筚篥、长鼓、短箫、伽倻琴、唢呐、洞 箫、片鼓、横笛等十余种。我们将细筚篥、
长鼓介绍一下。
24.11.2020
唢呐
伽倻琴
16
24.11.2020
细筚篥
细筚篥(Xi Pi Li):朝 鲜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朝 鲜族聚居地区。用细竹管 制成,长约25厘米,开有8 个按音孔(前7后1),哨 长4厘米,双簧。用于独奏 和民间歌舞的伴奏。它的 装饰性颤音很具有朝鲜族 音乐的特色。
朝鲜族人文地理,民族风情
![朝鲜族人文地理,民族风情](https://img.taocdn.com/s3/m/d89db8c26137ee06eff91893.png)
朝鲜族饼糕也 是非常有特色 的饮食之一, 糕有用米和米 面做成的两种。 用米做的打糕, 是把蒸熟的糯 米或黄米放到 木槽或石槽里, 用打糕槌捶成 粘糕。用米面 做的有发糕、 蒸糕、松饼等
节庆风俗
朝鲜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如春节、清
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有三个家庭 节日,即婴儿周岁、“回甲节”、“会婚 节”。 回甲节是朝鲜族为诞生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 日;回婚节是朝鲜族为结婚六十周年举行的 纪念日。
谢谢 观赏
朝鲜族的由来
朝鲜族子17世纪末开始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 东北。特别是1869年朝鲜半岛北部遭受大灾 荒后,大批朝鲜人迁入延边等地。1910年, 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又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中 国东北各地。到1931年以后,在日本帝国主 义殖民统治和强迫同化政策下,大批朝鲜人 移入中国东北各地,他们在我国东北地区定 居下来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少 数名族
建筑、宗教
朝鲜族住房的构造,主 要是木构架承重。地基 用土垫起30厘米高的台 基,周边再砌上石块。 外墙也是先立起木框架, 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 外抹泥浆,白灰罩面, 中间充填沙土;也有不 填沙土,做成空心墙的。
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
的板条墙。门窗为推 拉式,门窗口的尺寸 相同,往往是门窗不 分,都可做出入口, 窗棂竖向排列密,横 格间隔远,再加门窗 口狭长,使得本来低 矮的房身给人以挺拔 秀丽之感。
朝鲜族
人文地理 民俗风情
一、人文地理
概况
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人口为192.38万,列中国第14 大民族。吉林、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四省区是现代朝鲜族 聚居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 吉林省是中国朝鲜族最集中的省份,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处 第二位,辽宁省朝鲜族人口处第三位。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题,中 国学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尔泰语系。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 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 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 “东北三宝”。
朝鲜族传统节日
![朝鲜族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8204f7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2.png)
朝鲜族传统节日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其中,朝鲜族传统节日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重要节日及庆祝活动进行介绍。
一、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历史朝鲜族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朝鲜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演变。
这些节日旨在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以及纪念重要历史事件。
二、朝鲜族传统节日的重要节日1. 正月初一(元旦)正月初一是朝鲜族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朝鲜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人们会通过举办盛大的家族聚会、祭祀祖先、举行民俗游戏等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一天,人们会互相拜年,祝愿彼此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2. 端午节朝鲜族的端午节与汉族的端午节有类似之处,都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朝鲜族在端午节期间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吃粽子、系五色丝线等传统活动,以祈求平安与健康。
3. 中秋节中秋节是朝鲜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在这一天,朝鲜族人民会举行祭月仪式,同时分享美味的月饼和瓜果。
人们在赏月的同时,也会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4. 开城千秋节开城千秋节是朝鲜族的一个独特节日,主要庆祝朝鲜王朝开城迁都的历史事件。
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包括盛大的游行、表演、传统舞蹈等,给人们展示了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三、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形式多样,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庆祝方式:1. 舞蹈表演朝鲜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舞蹈,节日期间,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通过舞蹈表演展示朝鲜族的优美舞姿和文化内涵。
2. 精彩的演出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演出活动,如传统戏曲、剧目演出等,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 传统手工艺品展览在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传统手工艺品展览,包括民间工艺品、织锦、传统剪纸等,以展示朝鲜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意。
4. 祭祀仪式朝鲜族传统节日中,往往伴随着祭祀仪式。
朝鲜族特色名字
![朝鲜族特色名字](https://img.taocdn.com/s3/m/a13a4c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6.png)
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因此在命名方面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朝鲜族的名字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姓氏和名字。
朝鲜族的姓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金、李、朴、崔、申、郑、洪、韩、林、赵等。
名字则通常由一个汉字组成,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朝鲜族的名字特色:
1.汉字使用:朝鲜族名字通常采用汉字书写,这是因为朝鲜族和韩
国、朝鲜的语言文化中都深受汉字影响。
2.寓意深远:名字往往富含深意,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如希望孩子聪明、美丽、健康、有才华或者品德高尚。
3.自然元素:很多朝鲜族名字会包含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天
气等,这些元素象征着生命力、和谐与美好。
4.文化传统:名字可能反映朝鲜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如尊重长
辈、重视教育、追求和谐与平衡。
5.音韵美感:朝鲜族名字在发音上通常注重音韵的美感和和谐,名
字的读音常常流畅且悦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朝鲜族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一、朝鲜族的民族概况朝鲜族,东亚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韩国称为韩民族)的主体民族,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
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
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纸币贰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鲜族。
朝鲜族是一个高度独立文化的民族,有语言文字和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
二、朝鲜族的民族历史朝鲜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为抗击日寇和解放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早期迁徙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
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
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
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
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
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
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
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
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朝鲜人进入东北。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朝鲜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
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
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
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
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抗日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2、保卫国家朝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1906年,日本侵入朝鲜族聚居区以后,朝鲜族人民开始了抗日活动,从自发到有组织抗日活动层出不穷。
抗日知识分子在各地普遍建立了朝鲜族私立学校作为据点,不断宣传抗日思想。
1919年3月13日,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朝鲜“三一运动”的影响下,朝鲜族人民大规模的抗日斗争在延吉县龙井(今龙井县)爆发。
此后,各地普遍建立抗日武装组织,并于1920年开始联合。
与此同时,延吉道立中学、吉林省立一中、吉林毓文中学等学校的朝鲜族学生,同汉族和其他各族学生一起,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举行罢课游行示威。
20世纪20年代初期,马列主义部分经典著作和介绍社会主义的书刊陆续从上海、北京和苏联、朝鲜传入朝鲜族聚居地区,先进的知识分子秘密组织了“读书会”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在朝鲜族中产生了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在他们的领导下,出现了“延吉运输组合”、“龙井建设者同盟”等工人团体和“农民会”、“青年会”等农村群众组织。
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时,在朝鲜族地区也先后建立朝鲜共产党的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抗日游击队在各地建立起来。
1930年5月1日,延吉县龙井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接着数千名小学师生也罢课罢教。
同年5月26日,和龙县药水洞人民经过斗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同年8月,举行了规模和影响更大的以敦化、额穆两县为中心的“八一吉敦暴动”。
1931年秋至1932年春,东满朝鲜族人民掀起了秋收、春荒斗争。
1932~1933年,汪清、延吉、和龙、珲春、饶河,珠河(现尚志)、密山等地先后建立抗日游击队。
1932年4月,在中共盘石中心县委领导下,由李红光(朝鲜族)等人组织朝、汉等族人民举行了蛤蚂河子暴动,并建立了“东北工农义勇军”。
1935年春,东北各抗日武装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后,至1937年先后建立11个军,第二军中朝鲜族战士占绝大多数,第一、七军中朝鲜族战士约占半数,其他各军也有朝鲜族战士。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为朱德海。
1955年改称自治州。
1958年成立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杂居在各地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
文革时期,毛远新到延边挑拨民族争端,迫害了数千名无辜的朝鲜族干部与人民。
三、朝鲜族的文化教育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
伽倻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
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结构完整匀称。
以《桔梗谣》、《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
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
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
朝鲜族神话有《檀君神话》、《高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金首露王神话》、《昔脱解王神话》、《金阏智神话》、《创世记》、《史妹结婚》、《木道令与岛女成婚》、《巴里公主》、《成造本歌》、《先门后门》、《帝释歌》等。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
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
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
早在1949年在延吉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国家重点,211工程院校)。
后来陆续创办了延边医学院、延边工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教育学校等高等院校(后合并成为新的延边大学)和延边艺术学校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
四、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朝鲜族是个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还有一个与它相似的国家韩国,所以在朝鲜族也可以感受到韩国的一些文化,风俗。
这里就讲述了该民族的主要概况,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丧葬、礼仪、婚姻。
1、服饰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
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
女子穿船形胶鞋。
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
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
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
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
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
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
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
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
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
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
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
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
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
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
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朝鲜族礼节很严。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礼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
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
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
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
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
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
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