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清朝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与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与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

1、清朝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严重侵略,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列强将侵略魔爪也伸入中国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使东北边疆陷于全面危机之中,尤以沙俄为最。沙俄通过公元1858年(清文宗咸丰八年)的《瑷珲条约》与1860年(清文宗咸丰十年)的《北京条约》,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内外的仁人志士纷纷献计献策,力图挽回东北边疆的全面危机。其中,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对此提出移民实边,招民开垦的四条建议:其一,充实边陲,以防俄人;其二,安插流民以杜私垦;其三,招垦征租,以裕俸饷;其四,封禁参、珠,不如放垦之有益民生。1尤其是帮办吉林事务、负责吉林珲春地区勘界的吴大澄、踏查东西伯利亚的著名学者曹廷杰以及在抗俄斗争中以身殉国的寿山将军,在积极倡导移民实边思想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清政府面临日趋加深的边疆危机,日益拮据的财政困境,在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被迫逐步解除东北的封禁,实施移民实边政策,并逐步由局部解禁到全面开放。

清政府对东北的解禁,开始于清咸丰帝时期。1857年,御史吴焯奏请开垦黑龙江呼兰以北蒙古尔山地方荒原百万垧。1860年,吉林将军奏请开垦吉林省凉水泉南界舒兰以北土门子一带禁荒10万垧。

清帝咸丰为形势所迫准奏,决定局部解禁,是为招民开垦之始。吉林地区解禁招垦始于1860年。清帝令放垦吉林舒兰以北土门子一带禁荒10万垧,省西围场约8万余垧,阿勒楚喀以东荒地8万余垧,双城堡所剩围荒及恒产夹界边荒4万余垧,准备招民开垦。21881年(清德宗光绪七年),吉林最后一个封禁区—吉林南荒围场(今吉林省延边地区),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开放延吉、珲春、汪清、和龙四县境内。黑龙江地区解禁始于1857年;奉天(辽宁)地区解禁始于1863年,御史吴台寿奏请开垦奉天荒地,获准。31875年,清颁布《盛京东边道闲旷地带开垦条例》,废除鸭绿江和东边道之地区的封禁。

综上所述,在清帝咸丰(1851~1861年)、同治(1862~1874年)时期,清政府为了克服东北边疆危机,不得不解除黑龙江、吉林、奉天(辽宁)三省的封禁,初期是局部地区的弛禁放垦,最后是全面解禁,全部开放,实行移民实边政策。

2. 延边地区朝鲜族聚居区形成

十九世纪下半叶,延边地区的朝鲜垦民越来越多。清朝在这一地区实行“以韩制韩”的方针,并建立了相应的行政体制。同时清朝对延边地区的朝鲜人实施归化政策,促使其成为清朝的边民。这一时期延边地区逐渐形成了大片的朝鲜人聚居区。

1883年4月,敦化县知事张贴告示,声称要把来自钟城与会宁两邑的越边垦民全部遣返朝鲜。对此,朝鲜的会宁与钟城的老百姓以“土

2《清文宗实录》卷339,第6~7页。

门江国境说”为理由,纷纷向地方官厅和鱼允中上书,请求圆满解决这一问题。4于是,于1884年11月2日朝鲜朝廷命令进贡使臣金晚植和南廷哲借使行之便呈文给清廷礼部,恳请光绪皇帝共同查勘国境。然而,清廷礼部以有关国境的问题,仅凭使臣的呈文无法代奏为由予以婉拒。后来,朝鲜议政府于1885年4月21日要求高宗派特别使臣与清迁交涉。高宗派司译院副司直李应俊为别定咨官,于同年6月将咨请文交给了清廷礼部与北洋大臣。1885年6月21日,清廷礼部通过李应俊收到高宗的咨请文,当即上奏光绪帝“今该国王遣使来京,以踏勘图们江旧疆咨文代奏。事关疆界,自应彻底清查。应请饬下吉林将军速派妥员详细履勘奏明办理。”5光绪帝准奏。于是,188 5年,朝鲜任命安边府使李重夏为勘界使,清廷派遣珲春协领德玉、招垦局委员贾之桂和督理商务委员秦煐等参与踏勘。他们从这年9月30日到11月30日,历时两个月,在会宁、茂山、三江口等地进行了多次会谈,踏查了长白山定界碑和江源等现场。踏查的结果,清廷主张以图们江正源为境界.朝鲜则认为应以碑文和设栅为境界。后来,1887年春天,两国代表再次进行了丁亥勘界,亦因双方看法不一而决裂。就在两国代表勘界之时,袁世凯向金允植建议实行所谓的“借地安置之策”,亦即“为今之计,界限必须明定,办理犹可通融,如谓该处流民转徒为难,不妨奏恳天恩,借地安置,静候朝廷裁划是为善策,未便徒事争执,致有迁延。”6对此,朝鲜政府的要求是:“应

4 (日)统监府:《钟城郡乡厅关于间岛的公文书》明治四十年九月《邑面民诉草》与《乡面民诉草》。

5《礼部文附件(1)<礼部奏>》。

预商借地安民之法,韩廷意欲越垦居民征租,由韩官代征解交华官。词讼事件及一切政令,仍由韩官操纵。不过,地由华划去管辖等语。”7对此,李鸿章不同意。他的理由是:“如由韩王奏咨恳求借地安民,不送还不入华籍或可认准。若韩代征租并管词讼政令,无此办法。”8后来,借地安置之策不了了之。在这种情况下,吉林将军于1889年2月,向清廷总署提出建议,让朝鲜垦民一律“归化入籍”,“归我版图”。其理由是:第一,在茂山对岸以东的光霁峪、六道沟和十八崴子等地,不仅居住着几千名朝鲜垦民,而且已有了几万垧由他们开垦而成的土地;第二,茂山以下地区已被公认以图们江为国境,不属于以后要查勘的地区;第三,从现有的情况看来,朝鲜政府没有还回的能力。如果不采取措施,听任他们这样居住下去进行开垦,日后会流于难辨主客。9于是,吉林将军进而主张对定居在边境茂山以下地区的朝鲜垦民一律进行编甲和清丈、升科。1889年,吉林将军长顺任命朝鲜商务有吉补用知府叶联甲为清丈越垦事务,对朝鲜垦民实施“归化入籍”和编甲升科。在他的主持下,从1890年3月到1891年7月,对朝鲜垦民业已开垦的土地进行了清丈和升科,并发给了土地执照。当时,地租按《通省章程》征收,每垧土地共征收大租小租1钱9分8厘纹银。

与此同时,完善了行政体制。从1889年到1894年,清丈以茂山、会宁、钟城、稳城、庆源等对岸地区为主,设置了镇远堡、宁远堡、

7《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7,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47页。

8《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8,光绪十三年二月十三日,第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