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
论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
世 纪 六 、 十 年 代 ,0年 代 正 式 形 成 , 别 是 在 七 8 特
中 日甲午 战争期 间 , 一外 交策 略 被清 廷 全面 实 这
践。 对于晚清“ 以夷制夷 , , 交策略是一个 已有研 夕 究 的课题 , 兆敏 在 其文 章 兴 灭 继绝 ” 以夷 张 与“ 制 夷 中依照 文 化( 要是政 治 文化 ) 响 国 际关 主 影
o p ru i ” a d o e emswetr o r a e a tctu d rtn ig i e iv in o ia h e p otnt y n t r tr , se p wes h v a i n e a dn n t n a o fChn .T y h n s h s
王 宗运, 刘敦俊
( 洛 学 院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研 究 部 , 西 商洛 7 6 0 ) 商 陕 20 0
摘 要 :以夷 制 夷” “ 外交是 清廷在 同西 方 列强 交往 过程 中逐 渐形 成 的一 项 外 交策略 , 项 这
策略被 清政府 多次运 用 , 别是在 甲午 战争 期 间 , 一 外 交策略被 全 面 实践 , 是 由于晚清缺 特 这 但 乏 强大 的 国 家实 力作 为后盾 。 以及 “ 门户 开放 ” 利 益均 沾 ” 条款 的存 在 , “ 等 西方 列 强在 侵 华 问 题 上 形成 默 契 。 勾结在 一起 共 同向 清廷施 压 , 攫取 在 华利 益 , 致使 晚 清意 图利 用列 强抵制 日本
i i o. a a e eW a 8 4 n S n . p n s ri 1 9 . J n
WA G Z n - u ,I u -a N o g y nLU D n jn
“以夷治夷”:明清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手段
“以夷治夷”:明清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手段作者:李良品李思睿文军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05期【摘要】“以夷治夷”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土司地区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明清中央政府运用“以夷治夷”手段主要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考量两方面的因素。
明清统治者“以夷治夷”的举措有三:一是剿抚并施,二是土流并治,三是众建寡力。
“以夷治夷”的手段虽然是明清中央王朝统治集团利益与土司地区民族首领统治集团利益相互结合的产物和长期博弈的结果,能达到分化少数民族、维护中央王朝统治的目的,但是这种手段在国家治理土司地区的过程中发挥着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以夷治夷;明清时期;土司地区;国家治理;手段【作者】李良品,长江师范学院教授,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重庆涪陵,408100;李思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讲师,重庆北碚,400715;文军,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重庆涪陵,408100。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5-0088-007“以夷治夷”出自《明史·张佑传》,原文为:“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
”“以夷治夷”最初的意思是利用外族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其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与“以夷治夷”语义相近的词语还有“以夷治夷”“以夷攻夷”和“以夷伐夷”,只是“以夷攻夷”在手段和方式上表现得更为激进。
可以说,“以夷治夷”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手段。
明清中央政府在土司制度实施过程中,借鉴历史经验,自始至终将“以夷治夷”作为国家治理土司地区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运用“以夷治夷”手段的缘由有学者认为,“以夷治夷”是指中原汉族政权利用少数民族对付和控制少数民族的一种策略。
[1 ]明清统治者就是通过“以夷治夷”的手段,达到分化少数民族、维护中央王朝统治的目的。
明清中央政府为什么将“以夷治夷”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从中法战争分析晚清外交思想
商贸教育从中法战争分析晚清外交思想王建辉李莹(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870)摘要:中法战争中清朝政府的对外交涉明确表现出晚清外交的大部分特征。
在这场战争中,清朝政府“和戎”的外交目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以及由宗藩体制向近代国际平等外交的转变,都说明了晚清外交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晚清外交思想是中国向近代转型的产物,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弱国无外交,晚清外交并不能改变中国日益遭到侵略的形势和挽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关键词:中法战争;外交思想;以夷制夷;宗藩体制;国际外交;和戎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1.14.0801中法战争与对外交涉17世纪中后期,法国为增强对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将侵略势力渗入中国边境。
1862年6月,法国强迫越南阮氏王朝签署第一次《西贡条约》,占领了越南嘉定、定祥和边和三省,将南圻变成了它的殖民地。
1874年法国又逼迫越南政府于签署第二次《西贡条约》,否定中越间藩属关系。
此后,法国加快侵略越南的步伐,对中国的威胁逐渐增大,清政府对法外交随之展开。
6.4交流反馈不足慕课虽然通过网络进行授课,但是无法与教师同步沟通,学生只能在观看完慕课内容后,以留言的方式与教师沟通。
有人认为慕课更像是阅读理解,而非大学的课堂教育,由于选课人数较多,学习者的留言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众多留言中,无法及时与教师及他人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
7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如今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一专多能,甚至是多专多能。
《影视特效》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同时具备艺术审美及严密逻辑,是一门文理兼顾的课程。
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应用与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吸收,通过完成的作业来验证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理论。
那么,融合多种教学模式就成了实践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思路与尝试。
7.1采用对分课堂进行实践课程改革将对分课堂应用到影视制作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中,把一半课堂时间分给教师讲授,一半分给学生讨论与实践,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
晚清政府以夷制夷策略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运用
社 会 科学 S
M a . O1 r. 2 1
( 3期 , 第 17期 ) 第 总 6
【 历史 纵横 】
( ., n r N . 7 No3Ge e  ̄ o1 ) 6
晚清政府 以夷制夷策略
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运用
一
、
收稿 日期 :0 10 — 4 2 1— 3 1
基金项 目: 文系吉林省教育厅“ 二 五” 本 社会科学研究项 日“ 近代英 同与 中国东北 的关 系研 究” 的阶段性 成果 , 目编号 : 项 吉
教科 文合 字【0 1第 4 7 2 1 】 8 号
作者 简 介 : 跃 ( 9 1 ) 吉 林 通 化 人 , 林 大 学 东 北 亚 研 究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化 师 范 学 院 讲 师 , 究 方 向为 东 北 国 际 关 马 18一 , 吉 通 研
夷 ” 目的 没 有 达 到 。 而 更 大程 度 地 为 “ 所 制 。 的 反 夷”
关键词 : 清政府 ; 晚 以夷制夷 ; 东北 亚国际关 系 中 图分 类 号 : 2 K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34 ( 0 1 0 - 0 9 0 1 0 — 2 0 2 1 )3 0 3 — 4
1 纪后 期 的东北 亚 日益 成 了列强 的角力 场 , 9世 各 国之基础 , 将来经略进取万国之本 。 若使他国先鞭 , 则 大 国均卷入其 中, 局势变得更 加复杂 , 东北亚 的诸 多 国事于此休矣。”1美 、 【 2 。 法在侵略朝鲜未果后 , 日本用 问题 已不是单纯的双边问题。 如何维护 自身的利益及 武力打开 了朝鲜的国门,86 日 17 年 本迫使朝鲜签订了 处 理 双 边 和 多 边 关 系成 了晚 清 统 治 集 团 面 临 的重 大 《 江华条约》走 出了侵略朝鲜的第一步。 日本侵略朝 , 问题 , 晚清 政 府 在 这种 情 况下 又 运用 起 了 以夷 制 夷 的 鲜 既是古 代 日本 妄 图 征 服朝 鲜 半 岛政 策 的继 续 , 又与 外交 策 略 来处 理 诸 多 问题 , 文 就 晚清 政府 在 东 北 亚 近代 以来 日本 的大 陆 政 策 密 切 相关 。列 强 步 日本 后 本 国际关 系 中运 用 以夷 制夷 策 略的几 个 阶段 加 以探 讨 , 尘 , 相继与朝鲜签订 了不平 等条约 , 朝鲜开 国的局面 以资 借鉴 。 自此形 成 。 日本 在朝 鲜 的势 力 日渐壮 大 , 朝 鲜 的宗 视 主 国一 中国为 最大 障碍 ,几 次 扶 植 亲 日派 发 动 兵变 , 企 图摆 脱 中 国 的影 响 。这 就 与力 图维 护华 夷 秩 序 、 保 朝鲜 问题上联合列强 以制 日 持传 统 中朝 关 系的 清政 府 产生 了尖锐 的矛盾 。9世 纪 l 0 中 成为东 长 期 以来 , 鲜 一 直 是 中 国 的属 国 , 华 夷 秩 序 8 年代后 , 日两国在朝鲜 的争夺 日趋激烈 , 朝 是 的重要 成 员 。近代 以来 朝鲜 的命 运 发 生 了 巨大 变 化 , 北 亚 国际关 系 的焦 点 。 面对 日本 在朝 鲜 的咄 咄进 逼 , 中朝 两 国受 自身 实 资本 主义 的扩 张 浪潮 也 波及 到 了朝 鲜 。 明 治维 新 后 , 清政府统治集团逐渐 日本逐 渐 形成 了狂 妄 的对 外 扩张 侵 略的 政策 。日本 天 力限制均没有更好的反抗措施 。 李 日本 近 在肘 腋 , 皇 即位 后公 开 宣称 :日本 是万 国之 本 的 国家 ”他 决 心 认识 到 日本 的侵 略野 心 , 鸿 章 认 为 “ “ , “ 开拓 万 里 波 涛, 布 国威 于 四方 ”建 立 一 个 “ 绂 一 永 为 中土 之患 ” 3 对 朝鲜 的局 势 , 政府 希 望 借 助 宣 , 八 。[ 1 针 清 89年 , 福建 前 宇” 的大 帝 国。I l l 中尤 以 “ 韩 论 ” 嚣 尘 上 , 倡 列强 在朝 鲜 半岛 的势 力来 制 衡 日本 。 17 而其 征 甚 其 “ 导 者 日本 重 臣柳 原 前 光 指 出“ 国乃 是 绝 海 之 一大 孤 巡 抚 丁 日昌就 在 奏 折 中指 出 : 高 丽 已不 得 已 而 与 日 皇 岛 , 后 纵 令 拥 有 相 应 之 兵 备 , 保 周 围 环 海 之 大 地 本 立 约 , 不如 统 与泰 两 各 国立 约 … …泰西 无 灭绝 人 此 而 则 于万世始终 , 与各 国并立 , 皇张国威 , 乃最大难事 。然 国之 例 … …将来 倭 高启 衅 , 凡有 约之 国皆得 起 而议 其 朝鲜北连满洲 , 西接鞑清之地 , 使之绥服 , 实为保全皇 非 ……傥遇俄 、 倭二 国意图蚕食 , 我国当以全力卫之 ,
历史趣谈解读 清朝史上疆土防御政策为何天子守在四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解读清朝史上疆土防御政策为何天子守在四夷?导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她的盛衰兴亡,震撼着中华民族深邃的灵魂。
当你深入透彻地了解她的时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她的盛衰兴亡,震撼着中华民族深邃的灵魂。
当你深入透彻地了解她的时候,你一定会为其流给后人的“博大精深”而由衷地喝彩。
大家知道,清朝前期,为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大清帝国,清军自公元1644年入关后,继续向西北、西南用兵,稳定了西藏,收复了台湾,逐步统一了全国。
其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曾母暗沙等南海诸岛,领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朝鲜(高丽)、沙俄、浩罕汗国、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隔海与日本、琉球、菲律宾、印尼等国为邻。
从“天子守在四夷”的周边观念出发,清政府和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建立了宗藩关系。
清帝国自认为是地处“中央”的“天朝上国”,各国与它的往来都是“万方来潮”。
这种宗藩关系,主要表现为“册封”与“朝贡”的关系。
一方面是藩属国依靠清帝国的“上国天威”要求“册封”,以示正统,愿意“纳贡称臣”;另一方面是清政府的“回赐”要多于“朝贡”。
清政府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宗维翰,怀德维宁”的思想,实行“布恩信、怀远人”的政策,和藩属国建立了松散的政治联盟,确立了“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的“天子守在四夷”的疆土防御体系。
因此,可以说清政府的周边关系,即体现了封生活常识分享。
论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的_以夷制夷_外交
“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就是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联合或利用某国来对抗其他国家,以期达到本国的外交目的,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这一策略本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付周边非华夏民族和对自己称霸构成威胁的其他诸侯国的一种策略,后来为历朝统治者所继承,成为对付国内少数民族的一贯手法。
晚清“以夷制夷”外交思想大致孕育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80年代正式形成,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策略被清廷全面实践。
对于晚清“以夷制夷”外交策略是一个已有研究的课题,张兆敏在其文章《“兴灭继绝”与“以夷制夷”》中依照文化(主要是政治文化)影响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的理论,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晚清外交的影响[1]38。
此外,刘世华的《李鸿章“以夷制夷”新论》[2]24,易振龙的《论李鸿章“以夷制夷”The Diplomacy of"Restricting Foreign Forces by ForeignForces"Practic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in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WANG Zong-yun,LIU Dun-jun(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Shaanxi 726000)Abstract:The diplomacy of"Restricting foreign forces by foreign forces"took its shape during the Qing government contacting with the western powers.The strategy has been a practice particularly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However,due to the lack of national power and the existence of "open door","equal opportunity"and other terms,western powers have a tacit understanding in the invasion of China.They worked together to put pressure on the late Qing to grab interests in China.This diplomatic strategy brought grea t loss of national interests.Key words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Restricting Foreign Forces by Foreign Forces ;diplomacy 摘要:“以夷制夷”外交是清廷在同西方列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项外交策略,这项策略被清政府多次运用,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策略被全面实践,但是由于晚清缺乏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以及“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等条款的存在,西方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形成默契,勾结在一起共同向清廷施压,攫取在华利益,致使晚清意图利用列强抵制日本从而达到外交目的,然而外交策略带给中国的却是国家利益的极大损失。
晚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析论
晚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析论●王福春“以夷制夷”是清朝政府在其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
这个政策是中国传统的合纵连横理论与西方的均势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中的产物,是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从疑忌转向依赖的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所谓“以夷制夷”就是这样一种政策: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
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战国时期的小国东周和西周,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执行了一条平衡的外交路线,即在强国间保持等距离政策,用比较灵活的外交手段,利用各国的矛盾,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以延续本身的存在。
再如,美国曾在独立战争时期打法国牌,日本曾在同沙俄斗争时打英国牌,都取得了成功。
当然,一定的国力是成功地实施“以夷制夷”的前提。
从世界外交史上看,很多国家包括某些强国亦实行过这一策略。
如英国就是运用此道的高手。
然而,象清朝政府这样不思自强自立,一味依靠外国, 并长期奉行“以夷制夷”政策, 即一直把开放全中国,让西方列强都保有特权这种情况,当成可以利用的局势,使其互相发生矛盾,避免一国独霸中国,却是罕见的。
尽管清政府提出和实行“以夷制夷”政策的本意是要利用某些外国势力来抵制另一些外国势力的侵略,但结果却是饮鸩止渴,加速了中国社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一“以夷制夷” 原是春秋时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对付周边非华夏民族的一种策略, 后来为历朝君主所继承, 成为对付周边藩属和国内少数民族的传统手法。
根据这种策略,中国统治者利用一部分所谓夷狄去遏制另一部分更为强大的夷狄,或者利用一些强大的夷狄去控制另一些弱小的夷狄。
在古代,“以夷制夷”也叫“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
试述清廷“以夷制夷”政策与朝鲜缔约开国的互动
“以夷制夷”这一术语源于《汉书·晁错传》和《后汉书·邓训传》,前者有:“以蛮夷攻 蛮夷,中国之利也”;后者有:“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可 以看出,这是当时史家们归纳的汉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种处置方式,是统治者利用一部 分所谓夷狄去遏制另一部分更为强大的夷狄,或者利用一些强大的夷狄去控制另一些弱小的
受“以夷制夷”施政惯例的推动,就朝鲜主动开国一事陆续向清廷提出建议的官员主要 有沈葆桢、何如璋以及丁日昌。首倡者是清廷台湾事务大臣沈葆桢,他基于日本侵台后将顺 势侵略朝鲜的传言在1874年提出了朝鲜与法、美立约通商以阻日本入侵的设想。他致函总 署和北洋大臣李鸿章:“若中国能令高丽与法、美立约通商,则日本势孤不敢动兵,高丽之 民得以保全。即使日本妄动,高丽力亦足矣。”【5l对这一建议,李鸿章当时尚不以为然,认 为中国未便劝令朝鲜与法、美通商,而总署王大臣们倒认定建议可行。为此,总署于7月 13日上奏同治帝:“若日本果欲逞志朝鲜,兼有法、美相助,势难漠视。至与法美立约通商 之说,从前各国屡有此意,历经臣衙门婉转阻止,今既有所闻,谊应从实告知。”f6】总署的 上奏立即被批准,清廷发布上谕,命礼部密咨朝鲜国王,表明了天朝允许朝鲜与欧美国家交 往的立场,希望朝鲜不要再拒绝法、美等国的通商要求。这是清廷首次婉转建议朝鲜主动开 国,运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交往体制即通过礼部来传达自己的意图。长期生活在宗藩体制和锁 国体制下的朝王及其政要理解不了清廷的意图,拒绝了这项提议。何如璋作为首任公使赴日 就任前,李鸿章曾嘱其留意朝鲜问题。故他于1877年底到任后,十分关注朝鲜事务。他身 居日本,能及时、广泛地了解到列强窥伺朝鲜的情况,故对朝鲜主动开国的必要性感受更深。 于是他在1878年春夏间,陆续致函总署和李鸿章,建议朝廷应帮助朝鲜主动开国。他在有 关信函中谈到:当前列强环视朝鲜,后者已很难继续维持闭关自守的局面;在窥伺朝鲜的列 强中,俄罗斯对朝鲜的威胁最大,日本眼下尚不足于对朝鲜构成最大威胁;朝鲜若求得国家 保全,只能与美、英、法、德通商,与日本和解,以此以各国之力牵制俄国,从而及时阻遏 俄国的野心;立足于保全藩属国的义务,也为了使朝鲜更好地屏藩中国,清廷应劝导朝鲜主 动与欧美各国通商。【_7l何氏的分析较为全面,他对日本方面的定位就为李鸿章所采用,后者
19世纪清政府“以夷制夷”和平外交政策的分析
19世纪清政府“以夷制夷”和平外交政策的分析
魏志罡
【期刊名称】《中外企业家》
【年(卷),期】2015(000)017
【摘要】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之后,清政府与各列强国之
间关系逐步在深化。
经过数次的反侵略战争后,国人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实力的不足,因而“以夷制夷”的思想随之产生。
这体现出了中国人在思想观念方面的进步,也体现出了国人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国人的对外学习过程。
【总页数】1页(P260-260)
【作者】魏志罡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晚清政府以夷制夷策略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运用 [J], 马跃
2.论俄国远东政策对清政府"以夷制夷"外交的影响 [J], 王宗运;杨增强
3.论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 [J], 王宗运;刘敦俊
4.论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以夷制夷策略 [J], 赵润生;张礼恒
5.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以夷制夷对外策略问题探析 [J], 郦永庆;林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析论
晚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析论●王福春“以夷制夷”是清朝政府在其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
这个政策是中国传统的合纵连横理论与西方的均势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中的产物,是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从疑忌转向依赖的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所谓“以夷制夷”就是这样一种政策: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
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战国时期的小国东周和西周,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执行了一条平衡的外交路线,即在强国间保持等距离政策,用比较灵活的外交手段,利用各国的矛盾,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以延续本身的存在。
再如,美国曾在独立战争时期打法国牌,日本曾在同沙俄斗争时打英国牌,都取得了成功。
当然,一定的国力是成功地实施“以夷制夷”的前提。
从世界外交史上看,很多国家包括某些强国亦实行过这一策略。
如英国就是运用此道的高手。
然而,象清朝政府这样不思自强自立,一味依靠外国, 并长期奉行“以夷制夷”政策, 即一直把开放全中国,让西方列强都保有特权这种情况,当成可以利用的局势,使其互相发生矛盾,避免一国独霸中国,却是罕见的。
尽管清政府提出和实行“以夷制夷”政策的本意是要利用某些外国势力来抵制另一些外国势力的侵略,但结果却是饮鸩止渴,加速了中国社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一“以夷制夷” 原是春秋时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对付周边非华夏民族的一种策略, 后来为历朝君主所继承, 成为对付周边藩属和国内少数民族的传统手法。
根据这种策略,中国统治者利用一部分所谓夷狄去遏制另一部分更为强大的夷狄,或者利用一些强大的夷狄去控制另一些弱小的夷狄。
在古代,“以夷制夷”也叫“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
边疆危机下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边疆危机下清政府的应对举措晚清政府在19世纪后半期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在陆地和海疆都面临着虎视眈眈的敌人。
北面的沙俄不断蚕食中国东北西北的领土,在西南,英法等国妄图殖民活动深入中国腹地,东面的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崛起之后使万里海疆不再平静。
与中国历代王朝的游牧民族相比,这些敌人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
在民族危机存亡之际,清政府尝试着诸多举措来应对空前的边疆危机。
在中国历史上,陆地上的少数民族曾经长期困扰着中原王朝。
历代中原王朝及其重视“塞防”,通过发展骑兵,大规模修筑长城来抵御侵略。
清政府也曾经运用军事(尼布楚之战)、外交、贸易(恰克图)等手段有效地遏制了俄国势力对边疆的渗透。
然而,在经历鸦片战争之后让清政府感受到来自海洋上的威胁。
19世纪的世界,进入到真正的海军强权的时代。
从东南沿海和西北边塞,外敌带来巨大压力。
清政府的防御重点也出现了变化,朝堂之上也出现“海防”与“塞防”的争论。
浩罕国将军阿古柏勾结俄、英,趁中国西北动乱之机率兵进入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中国西北的局势日益紧张。
此时,东南海疆警报又起。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流民事件,派军舰进入我国台湾。
清政府被迫承认日本对琉球有“宗主权”。
台湾事件的结局让当时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海防力量的薄弱。
朝堂之上,著名的“海防、塞防大讨论”拉开序幕。
在清朝面临东南、西北两方面的压力下,针对塞防、海防应如何为重,哪一项更为急迫的问题,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湘系提出不同的主张。
北洋大臣李鸿章给朝廷的《筹议海防折》,力陈“海防为重”的观点,“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靡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拖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
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京师近海而远疆,海防远比塞防更重要。
李鸿章主张在清朝财政捉襟见肘、无力兼顾东西的情况下,对阿古柏政权只需招抚,令其向大清奉正朔即可。
对以夷制夷政策的认识
对“以夷制夷”政策的认识“以夷制夷”,又称“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原指春秋时期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非华夏民族的一种策略,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并发展为处理与藩属国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晚清政府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中,晚清统治阶层对西方列强从疑忌转向依赖的过程中的产物。
所谓“以夷制夷”策略就是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外交的主要思想。
在当时“内忧不休,外患迭起”的时代,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劣势地位和不利处境。
他宣称“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为争取和局,李鸿章大胆利用国际均势主义,周旋在各国之间,他不仅看到列强作为一个侵略整体对华的压迫与威胁,而且意识到列强作为一个组合体,其内部既有利益,又存在矛盾,充分利用其相互挚肘的诸因素,为中国谋取发展的一线契机,足以见得李鸿章对国际形势的把握。
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上升阶段,争夺霸权,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只有当其势均力敌时,才出现国际间的一时和平,均势遂成为和平的保障,任何霸权国家的出现都势必遭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随着各国实力的消长,这种均势局面不断被打破、重建,这其实给弱国、小国提供了生存机会。
而李鸿章正是认识到当时的国际形势,更是出于中国国情,提出了以夷制夷,其目的就是希望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争取国家的生存空间。
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在当时落后的中国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在实力远不如人的情况下,利用列强矛盾,周旋于他们之间,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策略。
但这种策略无疑是步险棋,在自己国家无实力掌握外交主动权时,片面依赖一“夷”的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往往不是“制夷”,而是被“夷”所制。
虽然在有些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得了些成功,但与其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而他之所以失败,我觉得应该从国际形势、国内政治以及李鸿章的实际权力进行分析。
鸦片战争中清朝实施的政治制度分析
鸦片战争中清朝实施的政治制度分析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转型期,腐败的政治制度和落后的经济制度使得中国在战争中惨败,最终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政治制度是影响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含有政治体制、方针、政策方面的规定,还与国家的经济、军事、思想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
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皇权专制制度达到了极致的程度,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仍以“地大物博”自诩,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已经基本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地来看,鸦片战争期间清廷内的政治状况是造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一清廷的皇权专制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独权和专断在鸦片战争前后发挥到了最大程度。
各大机构相互分立,互不影响,都各自受命于皇帝,将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中,其中内阁、军机处已违背其最初的设立目的,逐渐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室”.官吏的封免等权利也归皇帝掌控,且不受任何部门的制约,皇帝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绝对执行的命令,所以皇帝的决策水平和统治能力直接决定整个国家的前程。
鸦片战争期间,皇帝的决策和命令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出现偏差,决策的正确性无法得到保证,错误的命令和决定也不能在监督中得到改正,所以在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对战争进行了两次错误的决策,命令军队两次大撤兵,其主要原因是道光皇帝得到了错误的军事情报,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了战争的局面。
清廷的君主更加专断独行,要求官吏在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任何决定都要上奏请示皇帝,即使是在鸦片战争期间紧急的战况中,也要求军队领导在粮草采购和供应、发放军饷的数额、军用物资的调用和武器的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汇报和奏请,并且严格按照皇帝的旨意进行。
鸦片战争期间,交通依然落后,战况主要依靠驿马进行传递,在皇帝进行决策研究时,往往已经贻误了战争的最好时机。
由于封建王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皇室家族的专有性,政治制度对整个国家都具有重大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摘要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逐渐接受西方近代殖民外交机制,在被迫接受西方侵略事实同时接受西方近代国际公法观念,和戎外交和平解决中外问题,同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虽说有一定效用,但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外交是妥协屈辱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国家公法;和戎;以夷制夷“合地球东南西溯九万里,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清朝被迫放弃传统的宗藩体制融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当中。
为维持清朝统治,阻止列强新的攫取、侵犯而又维持中外和平局面对内进行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对外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外交策略。
本文就洋务运动期间的清朝所采取的一系列维护和局之策进行简单分析。
一、逐渐接受西方近代国际法意识,据理力争逐步接受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以及国际意识。
首先是对传统天下观的改变。
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国内出现不少重新认识世界和评价中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的言论,尤以洋务派为代表。
王韬提到“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
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的思想,实际上否定了中国文化至上的传统“夷夏”观。
封建外交思想的藩篱逐渐被打破,近代的国际意识逐步萌生。
其次是西方国际法的应用,在新的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冲击下,国内逐渐接受了更多的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最明显的是接受万国公法作为处理国际间关系的准则,产生国家主权观念和争取国家主权平等的思想。
清廷内部不少官僚尤其是洋务派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性质的的条约,痛切地揭露了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奕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就曾声称“凡条约所不载者,彼即多方要挟,无不以理坚拒”。
第三,洋务派主张自立――培养外交人才。
洋务派代表之一奕提议:“上下一心,内外一心,局中局外一心,坚苦贞定,且历之永久之心,人人皆洞悉底蕴,力是讲求,为实在可以自立之计,为实在能御外患之计,庶几自强有实,而外侮潜消。
”而后便提出了练兵、简器、设厂、筹响、用人、持久等六项,促使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
清朝边境政策的基本原则
清朝边境政策的基本原则
清朝时期的中国,以皇权统治为基础,统一了数千年来不断分裂的旧中国,在全新的中央政府统制下,实现了最全面的外国政策的实施,建立了清朝的边境政策体系。
清朝最核心的边境政策是以“拒夷收夷”为基本原则,即以联结政治、军事和经济政策等为手段,对中央权力不可抗拒的外国强制实行统一政策。
一方面,清朝强制实现了外来势力的整合,建立了统一的朝廷政策,使清朝边境政策得以完善;另一方面,清朝通过“拒夷收夷”,加强了边境卫护,从而遏制了外来闯入的外国势力,确保了中国的统一。
其次,清朝的边境政策也以“文服武”为基本原则,即以文化和外交手段来解决在边境地区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免产生军事冲突。
文服武包括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如派遣使节、官府团结队、贸易等,以实现外交上的结盟和友好关系,可以有效地防止和缓解在边境地区出现的紧张局势,保护和维护中国的统一。
此外,清朝的边境政策还以“外围包围当中”为基本原则,运用外围包围的战略,在边境各地形成的坚实的防御线,迫使外国势力,只能尊重中国的独立主权,扭转了以往边境外来势力的压迫,恢复了中国边界的稳定。
最后,清朝边境政策还以“施行表里德”为基本原则,既强调表面上的友好外交,又重视坚决行动的精神,以便有效地抑制外国势力的渗入,建立边界的稳定。
施行表里德,既要积极开展表面上的友好
外交,以此缓和在边境地区发生的矛盾,又要采取坚决行动,以此制止外来势力渗入,从而恢复中国边界的稳定。
以上就是清朝时期边境政策的基本原则,它为清朝统一华夏大土,确立了中央政府权威,保护了中国的统一,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给今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辑民攘夷”政策述论
作者: 张海林
出版物刊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1-34页
主题词: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英法联军;攘夷;述论;第二条战线;团练;天津条约;清王朝;广东
摘要: <正>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除了正面与英法侵略者作战、交涉外,还从侧面组织力量进行第二条战线的抵抗,即由地方官绅出面,召集民众,实行团练,出击和扰乱侵略者;而皇帝和地方官则佯装与己无干,暗中进行操纵,给予扶持。
这种奇特的抵抗方式用清朝皇帝的话来概括,便叫作“招民团练,辑民攘夷”。
笔者现据史料对此加以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1 清政府推行“辑民攘夷”政策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了。
到1849年的广东“反入城斗争”前后,这种方式已经发展成比较固定的外交模式。
其时,英国公使文翰请求进入广州,并率领英国兵船驶入省河要挟。
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广东巡抚叶名琛组织社学民勇数万人齐集两岸,挥矛投石,杀声震天,暂时挫败了侵略者进。
清朝皇帝的华夷观
清朝皇帝的华夷观来源:清史所作者:清史所点击数:1673 更新时间:2009-2-25清朝皇帝的华夷观张双志发布时间 2009-2-25中国古代的华夷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华夏人自视为文明礼仪, “四夷”为野蛮落后。
相应地, 中国、华夏、中华、诸夏含义等同, 代表最先进文明礼仪; 用夏变夷, 夷夏之防; 华夏人统治“四夷” ; “中国”之外都是“四夷” ; 华尊夷卑等观念, 都构成了华夷观念的内涵,是为华夷之辨。
在清代, 满洲人面临着无处不在的华夷之辨, 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 对华夷观也有着自身的认识,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变化。
清帝致力于国家的大一统, 强调各族的平等, 但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华夷之辨存在了两千年之久, 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身处儒家文化独尊的大环境, 清帝自不能“免俗” , 以“中国” 、“中华”自称, 自诩为“礼仪上邦” , 继承了历代大一统王朝视外国为“夷”的传统, 在主观意识里, 华夷分野的很清楚, 大一统国家之外的都是“夷” , 以华夷秩序作为处理与各国关系的准则, 把华夷观延伸到国外。
清帝眼中的大一统的中国, 是以东北、蒙古、西藏、新疆、西南、沿海岛屿为国家的边疆区域, 有着相对固定的疆域范围和臣属的民族。
在边疆之外, 清朝又把外国分成两部分。
据乾隆朝《会典》载: “凡四夷朝贡之国, 东曰朝鲜, 东南曰琉球、苏禄, 南曰安南、暹罗。
西南曰西洋、缅甸、南掌, 西北番夷见理藩院, 皆遣陪臣为使, 奉表纳贡来朝。
” εθ西北番夷指的是, 哈萨克左右部、布鲁特东西部、安集延、玛尔噶朗、霍罕、那木干四城、塔什罕、拔达克山、博罗尔、爱乌罕、奇齐玉斯、乌尔根齐等诸外藩部落, 因地缘关系, 附于新疆回城之后。
哈萨克、布鲁特比较特殊些, 有一部分在新疆境内。
此外, 于西藏后附有廓尔喀等。
统一由理藩院管理。
因俄罗斯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 对边疆安全影响很大, 有关事务由理藩院管理。
论清政府的“以民制夷”政策(1840-1860年)
论清政府的“以民制夷”政策(1840-1860年)
周泉胜
【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以民制夷”是清政府面对新的中外形势所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民意抵制条约,但中央政府在此问题上却游移不定.直至道光末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清廷才下定决心用民“制夷”.成丰初年“以民制夷”成为清政府制止“夷人”条约外侵权的强硬手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以民制夷”的方式更加激烈:它鼓动民众武力攻击“夷人”,自己则借此拒绝推翻列强强加的新的不平等条约.
【总页数】6页(P51-56)
【作者】周泉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1840-1860年间清政府三种外交体系分析 [J], 何新华;王小红
2.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以民制夷"政策 [J], 张文涛;刘文英
3.论道光朝末年清政府"以民制夷"政策的兴起 [J], 周泉胜;李学如
4.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与英国贸易之目的 [J], 甘满堂
5.清同治朝“以民制夷”政策之演变 [J], 陈勇;周泉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晴以夷制夷政策分析
2012111105 张建俊
“夷”本来是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政权对在中原以外的歌少数民族的称呼,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是带有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的一种态度。
在清政府入主中原之前,满人也是“夷”的一部分,在明末的时候,对满人的称呼是建州奴。
所以当满人掌握社稷的时候,“夷”这个字就不再随便提了,清政府继续维持一贯以来的朝贡体系,朝鲜,越南等都要向中央政府进贡,相对的,清政府会给这些附属国册封,赏赐,但不再是称夷,而是作为个附属国个民族矛盾的调节者,是民族团结的代表。
所以在清末,夷就用来指那些远洋而来的外国人。
以夷制夷政策最早也不是在清朝提出的,北宋时期,在它版图的北面都面临着数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抵抗少数民族的侵扰,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政策,即联合金打击更加靠近自身的辽,这个政策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有成功的一面,辽政权成功被打垮,可以说消除了一个威胁,可是却迎来了更大的威胁,要独自抗衡金,最终落得个灭国的下场,可以说是以夷制夷政策的失败了。
虽然如此,可在国势弱于人的情况下,无力硬抗,也只能利用诸多外敌之间的矛盾来取得一线生机了,着也是清政府以夷制夷外交政策实行的初衷。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政策被提出和采用,在这个时代,清政府虽然在生产总值上仍然在世界占有较大的比重,可是在工业上相对于西方的落后已经很明显了,经历了与英法等国的数次战争,清朝疲弱的形象已经在世界面前展现,以夷制夷这个政策咋一听起来是站在一个高角度,让外人互相竞争,中国置身之外。
可事实上这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清政府是在没得选里硬生生选了这一条。
在清政府历次的对这一政策的实施中事实上都是在一步步割让自身利益的,如可以说运用的较为不错的马嘉里事件中,李鸿章邀请各国公使到中英谈判的烟台“度假”在谈判过程中,迫于各国压力,英国没有达成自身的全部述求,可是清政府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除此之外,清政府就并没有在这个政策上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了。
每次的以夷制夷都是在割让利益的前提下让列强对中国的渗透加深。
一旦列强不想干涉,清政府便毫无办法,就像在甲午战争结束后,没有愿意给中日进行调节的国家,奔走无果只能任人宰割。
以夷制夷终究是因为国家积弱的无奈之举,成果可以想见。
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的失败有诸多的原因,从最根本上来说,中国虽然作用广阔的土地,拥有众多资源,可是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专制社会,并且在这种专制社会下保有长期以来的自大的色彩,在政治体制,军事,经济上都已经落后于世界,国人对此却不甚了解,甚至对国与国之间交往
的准则,公约等都不了解,驻外公使都被认为是丢人的官职,这样的情况下对外政策实行的效果是很差的。
从李鸿章的运用手段来说,都是遇事联合,不是平时结交,忽而联俄,忽而联英,忽而联德,没有盟友,在寻求帮助的时候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找到列强的调停,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正比,往往收回的利益远远达不到失去的,就像三国干涉换辽,付出了三千万两的巨大代价,结果引入了俄国英国等势力,以此为借口要进驻东北,这样与失于日本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
归根到底说这箱子政策的失败是源于实力的差距,中原地区以夷制夷的政策之所以能一直成功,是因为中央政府的力量猪狗强大,能够压制住少数民族的势力,而的清王朝在各国中居于最后,没有那个国家会随便被他国利用,尤其是在清较为稚嫩的纵横手段下。
所以以夷制夷政策只是在无奈中不得不实行的一种政策,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做到延缓局势的恶化,是无奈中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