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政策 优秀教学设计
近代历史教案《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2)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解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导致我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我国近代历史的关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史料分析: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阐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教材,总结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
2. 阐述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了我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侧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史证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为我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教学内容:1.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1)了解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的繁荣,商帮的出现;(2)掌握货币制度的变化,金银币的流通。
2. 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1)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措施,如海禁、边禁等;(2)了解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内外贸易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和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与中国近代史教案
闭关锁国政策与中国近代史教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
尽管如此,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曾经实行过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对中国的文明和科技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中,了解并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事件是值得深入探究研究的话题。
一、闭关锁国的起因和历史背景自明朝中期开始,中国面临日本、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侵略和贸易,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动荡,同时外部势力不断地渗透进来,且逐渐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选择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削弱外部势力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
尤其是在清朝后期,由于八国联军的进攻,这种政策更为严格,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文化/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和困扰。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历程与影响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并非一成不变。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中国的政策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比如在明朝中期,内外交通还是相对正常的,一些内陆地区经济仍能发展,民间经济也并未完全消失。
但是随着清朝的进入,闭关锁国政策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重大影响。
例如,银行、金融、贸易等行业被禁止发展,官员开始固守落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观念,封建思想极大的加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一些通往国外学派的机会被切断,知识更新缓慢,学术界形成了陈旧的学科体制,从而导致中国科技水平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没有大的进步。
三、中华民族需要借鉴历史,拥抱开放和多元化距今再与1895年左右的鸦片战争有近一百年的时间,现代化和文明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对外交流、开放,进而拥抱多元化文化和思想/意见。
现代化的经验告诉中华民族,只有拥抱开放和多元化,尊重和借鉴外部的文化和经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文明、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当然,背调被学习是有益的,但也要注意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思想体系和理念,并且能够尊重、理解和坦诚表达自己的文化和立场,推动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谐,实现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复兴。
闭关锁国教案
闭关锁国教案教案标题:闭关锁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 探讨闭关锁国对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闭关锁国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闭关锁国是否听说过,以及对其了解程度。
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闭关锁国政策的定义和历史背景;2. 解释闭关锁国对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提供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影响。
讨论与分析:1. 分组讨论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利弊;2. 引导学生思考闭关锁国政策是否符合时代要求,以及是否有可取之处;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和论证。
写作练习:1. 要求学生以闭关锁国政策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2. 引导学生结构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其影响的分析等;3.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示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总结:1. 回顾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 总结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中的观点和收获;3. 强调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4.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国家政策和国际事务。
教案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环节的积极程度;2. 写作成果:评估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3. 学生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程度;4. 反馈与建议: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教案扩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专家就闭关锁国政策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该政策的深入了解;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历史遗址或博物馆,加深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实际感知;3. 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研究,撰写小组报告并进行展示。
注意事项:1. 语言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2. 教案步骤要有逻辑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和分析;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4. 在评估环节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关注和指导。
通过教案了解历史: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通过教案了解历史: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教案综述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政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了解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基础上,能够描述明清时期的经济特点。
2.能够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于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思想与情感:1.意识到历史的长河中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
2.学会用历史数据来分析问题,不盲目相信一定的经济理论。
3.培养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讲解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介绍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引入闭关锁国政策的概念,讲解明代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形式,并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本质和影响。
3.引导学生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瓶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同时,讲解清朝末年爆发的种种社会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变革的影响。
4.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于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5.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结合现实生活,讨论闭关锁国政策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手段与资源1.PPT讲解及多媒体资源2.课堂讨论3.教案提供的案例4.小组讨论5.纸笔作业6.评价方式1.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2.线上互动3.期末作业成果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完全围绕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可以通过课堂上课堂发挥、相互交流来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同时,本课还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批判能力,老师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教案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背景和原因;2. 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清朝社会、经济和外交的影响;3. 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启示。
教案内容:一、引入(约200字)清朝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朝统治者以阻止西方列强入侵和保护民族独立为目的,采取封闭国门、限制海外贸易的措施。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清朝闭关锁国的背景、原因以及政策的影响。
二、历史背景(约300字)1. 明朝末年的乱世和农民起义导致明末清初社会动荡;2. 清朝建立后面临满洲统治者的融合和巩固势力的问题;3. 近代科学技术、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列强的强大威胁。
三、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约400字)1. 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2. 担心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瓜分;3. 减少外部文化和思想对国内统治的冲击;4. 保护国内经济的自给自足。
四、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约400字)1. 限制对外贸易,禁止私人港口的开放;2. 加强边境防御,封锁海陆之间的交通;3. 禁止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播基督教;4. 封禁海外华侨的回国通商权;5. 鼓励国内生产,提倡农业经济。
五、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约400字)1. 经济方面: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引进西方科技,中国的经济逐渐与世界脱节;2. 社会方面:加强封建等级制度,抑制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文化发展受限;3. 外交方面:错失机会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制度,造成技术和军事上的滞后。
六、启示(约200字)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教训是,封闭和排斥最终只会使国家与世界的差距加大。
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经验,通过开放与合作,与各国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
教案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原因、实施和影响。
通过了解历史,学生们能够明白保持开放和合作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教训,为未来的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学生们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
清朝闭关锁国初中历史教案
清朝闭关锁国初中历史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后期的影响,并思考相关启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难点:理解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引出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二、讲解(15分钟)
1.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和原因:清朝初期经济相对发达,但遭遇西方列强侵略,导致
封闭国门,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2.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导致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科技进步缓慢,对外贸易严重受限,社会发展受阻。
三、练习(20分钟)
1. 请学生分组讨论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影响,并汇报结果。
2. 让学生思考闭关锁国政策是否有积极的一面,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讨论。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后期的
影响,并思考相关启示。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文章,探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和原因,掌握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后期的影响以及相关启示。
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近代历史教案《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范文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2)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搜集、分析,了解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运用比较法,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识闭关锁国政策的负面影响,树立开放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2)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明朝和清朝的历史背景;(2)提问:明清时期我国经济有哪些发展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分组讨论,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2)阐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
4. 案例分析:(1)让学生举例说明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2)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错失发展机遇的原因。
5. 课堂小结:总结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明清经济发展的理解;(2)思考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现实生活的启示。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后果,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错失发展机遇的认识;4. 学生对开放意识的树立和运用。
《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闭关政策”介绍了清朝保守落后的对外政策,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与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为下学期学习中国近代史做铺垫,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对新教材和新教法有了深入的认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已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运用图表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为学习本课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及课件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难点: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指导法学法:阅读法、辩论法六教学过程的设计导入新课:学生欣赏漫画,教师提问:该漫画反映了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一)闭关政策得含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闭关”的含义。
指出:“闭关”原指关闭城门的意思,这里指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对外贸易的政策,强调: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了闭关政策。
但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二)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课件出示材料,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得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1、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犯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3、统治者自大自满的情绪总结出就是三个“自”(课件展示)1、自卫2、自然经济(根源)3、自大(三)清朝的闭关政策的影响提问: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课件显示:2、影响)展示辩论观点:①闭关锁国的利国利民;②闭关锁国的误国误民。
人教版初中历史闭关锁国教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历史“闭关锁国”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掌握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搜集、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双重作用,启示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教学难点: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闭关锁国政策,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了解,教师总结。
二、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讲解。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2. 学生分享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讲解。
五、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2. 学生分享总结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拓展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历史知识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深入学习:封闭与开放的冲突1. 教师引入: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差异。
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影响,以及这种封闭态度如何与外部世界的变化产生冲突。
3. 分享讨论: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案例研究:闭关锁国与近代化的失机1. 教师布置案例研究任务:让学生查找关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化失机的具体案例。
2. 学生研究: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研究案例,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如何限制了中国的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与思想文化教案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政策措施,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封闭、不与外界交流的措施以保护国家安全和自主发展。
这种政策的出现与演变是由于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同时也与国家对外关系的经验和价值观念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闭关锁国政策也有过多次实践,从秦始皇时期的修建万里长城,到明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再到清朝时期的海禁禁令,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本文将从历史、政策措施和思想文化等多个角度来探究闭关锁国政策与思想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历史与政策措施闭关锁国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其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国家面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环境不同。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保卫中原的安全,修建万里长城来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这就是一种闭关锁国的政策措施。
在明朝时期,明朝政府也采取了严格的海禁禁令,禁止所有的船只驶离国境,以保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防止海盗的侵袭。
这种政策的出现也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海上交通的开拓引起的。
在清朝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和侵略,清朝政府开始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以维护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稳定。
但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种政策会引起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不满和抵制,将使国家的外交和经济交流受到限制。
这种政策会导致国家内部的经济落后和文化封闭,阻碍国家的现代化和进步。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政策的有害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努力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以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二、思想文化教育闭关锁国政策对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种政策使得国家失去了与外界的对话和交流,从而将国家的文化和思想内容限制在了一个狭窄的范围内。
这会导致国家的文化无法创新和发展,使得人们无法接触到新的思想和观念,导致人们的思维闭塞和无法创新。
这是不利于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
闭关锁国政策还会改变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在一个封闭的国家,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以维护国家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闭关锁国(教学方案)
( 历史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七年级历史:第18课闭关锁国(教学方案)History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and its effect on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moral beliefs.七年级历史:第18课闭关锁国(教学方案)第16课闭关锁国内容标准: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
⑵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2、能力培养⑴比较明海禁与清海禁的差别。
⑵整理出清代自顺治到嘉庆“闭关锁国”的大致轨迹。
⑶联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清王朝实行闭关政策的社会根源。
⑷对比汉、唐的对外开放,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闭关锁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自大封闭心理的体现,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
⑵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阶级更加愚昧无知,中国社会日益落后,中国才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与时俱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机会。
⑶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二、教学要点1、重点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长达2XX年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完全落伍了,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由此,使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从而更能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
三明六中微课设计(邹玲)
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课提纲,小结本课内容。
布置作业:
完成本景教学。大量的文字材料、图片的相互配合,拓展了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比较晦涩的教材内容,做到论从史出,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问题:(1)重农抑商思想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2)当时的中国真的是“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吗?(3)“闭关锁国”政策真的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吗?
接着展示同一时期中国与英国在生产力上的差异及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所带物品,帮助学生结合史料分析,从而得出结论:(1)重农抑商思想阻碍了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当时的中国并不是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互通有无。(3)闭关锁国政策并不能御敌与国门之外,只能在短期内有效。
三、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
结合课本180页第二段,可得出有三个过程:第一步:清初40年,提出严厉的禁海政策,沿海居民不得出海贸易;第二步:清朝统一台湾后,只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4个港口;第三步;英商宁波贸易后,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对外通商口岸,有“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
四、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情感:通过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认识,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资源与环境:
多媒体辅助课件,小黑板列出本课提纲
教学过程:
导入:指出“闭关锁国”政策在教材中的地位,并板书20课课题及两目标题。师指出今天我们将从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原因、过程、影响三个方面来学习这一内容。
2024年人教版初中历史闭关锁国教案大全
2024年人教版初中历史闭关锁国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原因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
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产生的影响。
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能够辩证地看待闭关锁国政策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认识到历史事件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如何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包括其积极和消极方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变化。
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客观的历史观,避免片面和极端的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或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闭关锁国”是什么意思,他们对此有何看法。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包括当时的国际环境、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等。
阐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如禁止海外贸易、限制对外文化交流等。
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
3. 史料分析(10分钟)分组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史料,如清朝时期的官方文书、外国使节的回忆录等。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中提到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4. 课堂活动(10分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清朝官员、外国使节、普通百姓等角色,模拟闭关锁国时期的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闭关锁国政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和挑战。
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教案
关于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定义、起因和特点;2.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探究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内容1.闭关锁国政策的定义、起因和特点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初期(1368年-1842年)的中国把国家门户紧闭,禁止商贸和外交往来。
这一政策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国力逐渐衰落,在面对外来势力的侵袭时采取的一种避免冲突的措施。
闭关锁国政策的特点是全面性、长期性和多方面性。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影响。
2.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完全停顿,从而导致了中国的国家收入大量减少,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此外,由于不与外界贸易往来,中国对外知识、技术、学术和文化的获取也大为减少,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和文化进步。
3.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与外界隔绝,使得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无法与世界先进水平进行交流和互通,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政治发展。
同时,这种政策也让贪官污吏等不良势力得以滋长,导致了社会不稳定。
4.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文化难以与外界交流和互通,这种情况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扬,但同时也限制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闭关锁国政策也催生了一些保守主义思潮和派系,不利于中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
5.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上表现出了对外封闭的无益和危害,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经济合作有着很重要的启示和警示。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把握自己的国际地位和角色,积极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国的开放和进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2.互动探究法:通过学生讨论、小组分析等互动方式,探讨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道闭关锁国的含义,分析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2、知道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即为“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如何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透彻,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明初的郑和下西洋,使中国扬威海外。
可谁想到时隔200多年,中国的国门却紧紧地关了起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如此下策,“闭关锁国”政策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教学过程:1、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探寻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并回答一下问题。
①清朝在和西方各国交往中采取的是【】A.开放政策B.闭关政策C.积极通商政策D.消极通商政策②清政府实行海禁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的对外贸易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C.严厉限制对外贸易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③清初是严行海禁,目的是为封锁、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台湾统一后,康熙帝下令取消海禁,开放对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
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
嘉庆时拒绝通商。
综上所述,清朝对外政策的大致过程:海禁→开放→闭关2、探究闭关锁国的原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闭关锁国”原因所在。
老师归纳如下: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故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请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3、组织学生探讨“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师归纳如下: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更大程度上导致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4、联系现实,今天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国家富强了,使民族强大了。
5、本课小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们才能不落后,才能不挨打,才能国富民强。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的最后一课,重点是讲清末的社会危机。
标题为闭关锁国,教材从闭关的产生过程、清政府的自大与封闭心理和闭关锁国产生的重重危机三方面来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闭关锁国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把闭关锁国的影响当作重点来讲述。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已有认知水平对清政府的贪污腐败、愚昧无知应该有所了解,那么也不难理解清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乃至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从感情上讲学生是爱国的,他们都希望祖国永远强大,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却落后挨打的原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闭关锁国的原因、影响。
了解明清“海禁”的过程。
古代中国有过辉煌的外交历程,近代中国却将大门紧闭,明清政府的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闭关锁国是中学生必须知道的知识点。
能力培养:正确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梳理出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分析清王朝统治者的自大封闭心理对历史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大封闭下形成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落后的政策。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繁荣昌盛。
教学重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影响是本课重点。
因为古代的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却落后于西方国家。
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中学生应该了解的。
教学难点:客观评价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及其影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探究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手段:课件设计思路:由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产生过程——产生原因——影响逐步深入。
导入新课:从唐代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中国对外开放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航海规模、航海技术、造船水平均居世界前列,为什么后来被西方超越?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它又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所要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篇章:走进历史,追寻历史发展的脚步1、出示自学提示,了解闭关锁国形成的过程。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闭关锁国政策
主题: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目标:一个政策制定的是否得当,能够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会反作用于物质。
某项事物能够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流程及内容设计: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自卫作用。
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唐朝、清朝对外政策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使学生明白,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己的好成绩。
实施思路: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教师的引导设问能帮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知识,让学生讲一讲的形式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小组讨论的方式也真正彰显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问题设计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情感的升华。
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语言的精炼程度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近代历史教案《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范文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2)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原因;(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生背景及其后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2)认识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2)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1)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其后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2)提问:闭关锁国政策是什么?它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2)分组讨论,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2)详细阐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其后果。
4. 案例分析:(1)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启示。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负面影响。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教材,总结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特点;2. 阐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3. 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其后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原因?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是否讲解清楚?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程度如何?如何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认识?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经济为何未能实现跳跃式发展;2. 讨论:闭关锁国政策是否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学生在讨论中要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表达自己的观点。
2019广东教师招聘面试试讲《闭关锁国政策》教案
2019广东教师招聘面试试讲《闭关锁国政策》教案《闭关锁国政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知道“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能分析出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闭关锁国”的影响,锻炼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以史为鉴的意识及开放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
【难点】“闭关锁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并设疑: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机户生产出的大量土布和土纱本该需要更大的市场,但是清政府却实行了限制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一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由此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原因教师讲解:所谓“闭关锁国”是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出示漫画图,提问: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呢?学生回答:清朝统治者保守自大,自认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西方殖民者正在向东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侵犯,害怕会危及自身的统治。
教师补充:除此之外,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还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坚持以农业为本,为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对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同时也实行“闭关锁国”,限制对外贸易。
(二)表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清廷究竟是如何限制对外贸易的呢?“闭关锁国”是如何实行的呢?学生归纳: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同时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严格限制通商。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引导设问:“闭关锁国”到底严格到什么程度?学生总结: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
教师引导设问:后来英国反复几次在宁波擅自贸易,那面对英国的殖民威胁,清廷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1757年清廷决定关闭其他港口,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关锁国政策
一、教学目标
1、归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2、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支持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
闭关锁国政策。
三、教学难点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材料十八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外人和汉人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
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
清政府在对贸易范围实行限制同时实行禁教,减少中外之间的往来。
材料所体现出清朝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学生根据材料以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进行回答:闭关锁国政策。
那么清朝为什么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呢?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思考问题。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致英国国王的信函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1、清政府盲目自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2、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外国侵犯。
3、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4、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表现呢?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强迫沿海居民内迁。
2、康熙时,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通商口岸。
3、乾隆时,只保留广州为通商口岸,并设置广州十三行管理海外贸易。
清朝统治者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大清就会安全了吗?
材料18世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
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分组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影响:闭关自守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最后归纳总结)启示:闭关锁国导致落后;坚持实行改革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