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技制作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当个小小发明家》教案及反思
第12周
星期一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六
班级
5
授课内容
当个小小发明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故事片、学生自备小制作材料。
授课者
综合老师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只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情感目标:学科学、爱科学、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小结:同学们,看到这,你是不是也想亲手通过实验,作个小小小发明?那好,现在就给你们一次动手操作的好机会,让我们一同走进小小实验室!
(五)小小实验室
分小组做实验(4个人一组):
(1)自拟制作内容
(2)设计制作方案
(3)小组分工合作
(4)小组汇报成果
(六)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能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明天可能就会有更大的创新发明,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热爱科学,就会成功!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教
与
学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直尺、三角板、量角器)我想用这些文具画一个45度的直角三角形,谁想画?(生画)
现在,我还请这位同学用这个文具(多用三角板)再画一个,(生再画)你能说说哪次画起来更方便吗?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杨洋同学发明的“多用三角板”。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发明,处处有创造。其实搞科技小制作、做个小小发明家,并不难。今天我们就一同做个小小发明家! Nhomakorabea板书课题)
(二)激情引趣,晓知以理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出示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涉及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了解其应用;学习使用和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杠杆、滑轮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了解其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制作和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模型、演示文稿、教学视频等。
学具:杠杆、滑轮、绳子、剪刀、尺子、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展示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机械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演示文稿,讲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机械装置,解决实际问题。
5. 制作与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的简单机械装置,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2. 内容:简单机械原理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应用制作简单机械装置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利用简单机械原理的装置,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简单机械的应用,并进行创新设计。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简单机械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5. 制作与展示6.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机械实例,如剪刀、杠杆等。
六年级科技与制作教案
科技与制作是六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科技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准备:1.制作有关科技与制作的教学PPT;2.准备各种科技制作的材料,如电线、电池、灯泡等;3.确保教室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工具;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科技与制作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并谈论一些科技制作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科技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如电路、电池、灯泡等的原理和作用,并解释各种科技制作的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3.实践操作(40分钟)分发材料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合作进行科技制作实验,如制作电路、灯泡等。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解答他们的问题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4.结果展示(1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科技产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同时鼓励他们讲解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总结回顾(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顾学生制作科技产品的过程和心得,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制作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学生进行科技制作的过程和结果展示,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3.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口头回答,评价他们对科技与制作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实验室或科技展览,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科技与制作的创新成果;2.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比赛或制作竞赛,锻炼他们的科技创新和制作能力;3.继续进行科技与制作的实践与研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尝试创新。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生活1.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2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2. 第二章网络与交流2.1 网络基础知识2.2 网络交流工具3. 第三章多媒体与制作3.1 多媒体技术概述3.2 多媒体制作软件4. 第四章程序设计初步4.1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4.2Scratch编程软件的使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信息素养。
2. 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学会使用网络交流工具,提高网络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掌握Scratch编程软件的使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程序设计的逻辑思维2.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Scratch编程软件的操作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学生准备:课本、学习笔记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制作软件使用和程序设计。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主要知识点、例题及解答步骤课后作业及答案2. 板书形式:采用提纲式、图示式、表格式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第二章:使用网络交流工具进行线上交流第三章:制作一份多媒体作品第四章:用Scratch编写一个简单程序2. 答案:教师根据作业题目,给出详细答案。
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教案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控制系统状态切换的重要性以及控制规则的设计原则。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设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
•学生们分组讨论,每组负责列举并描述一个或多个生活中的控制系统及其状态。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启发,积极发言,共同完善对控制系统状态的理解。
•疑难解答: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如“控制系统是如何实现状态切换的?”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控制信号在状态切换中的作用。
子任务2:三色变光灯状态切换(10 分钟)
•交流提问: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设计想法,并提问:“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如何设计三色变光灯的控制逻辑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各种创新的设计方案。
三、拓展巩固(15 分钟)
•游戏名称:“交通信号灯指挥官”
•游戏规则: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控制虚拟仿真软件中的一组交通信号灯。基础任务是按照红绿黄的顺序控制信号灯的变化,确保车辆安全通行。进阶任务则要求根据虚拟道路上的车流量情况,灵活调整信号灯的亮灯时长,以优化交通流量。
•使用推车模型或动画演示,直观展示控制如何影响推车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控制系统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准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其工作原理。
•角色扮演时,学生可以使用简单的道具(如纸板、绳子等)来模拟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疑难解答:
•预设问题:“如果推车没有控制装置,它可能会去哪里?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从安全、效率等角度思考控制的重要性。
皖教版劳动六年级上册项目四:创奇妙点子,享智慧世界——巧手制作简易3D全息投影仪(教学设计)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3D全息投影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3D全息投影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3D全息投影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3D全息投影。
c.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安全意识较强,能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学生对新型科技产品的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全息投影技术的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2.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特点,为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学生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有助于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4.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交流、评价,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5.在课后拓展阶段,推荐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3D全息投影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对于3D全息投影仪的制作步骤理解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是按照指导步骤进行操作,而没有真正理解每一步的目的和原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更深入地理解每一制作步骤的意义和目的。
答案:3D全息投影利用光的干涉原理,通过将光线分为两束,一束照射到物体上,另一束作为参考光,两束光在屏幕上发生干涉,形成物体的全息图像。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三篇一、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仆人翁意识,积极参加家庭规划和建立。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熟悉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把握相关学问和技能。
3、采纳分工合作的讨论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争论、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安康的消费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熟悉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把握相关学问和技能。
三、教学预备(一教师预备1、收集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了解其不同的型号。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视机、卷尺。
4、介绍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录像。
(二学生预备L、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多种不同类型。
2、了解等离子电视机与液晶电视机的区分。
四、教学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用PPT先播放城市变化、飞速进展的情景,再伴随美丽的音乐观赏优雅、安静的新居环境。
(2教师提问:城市进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家都乔迁新居,过着幸福生活。
乔迁新居后家中应当有哪些变化?(3学生沟通;(4教师引导:许多新家会添置物品,包括家用电器。
随着科技进展,有许多新型的家用电器已经具备更多更先进的功能,值得我们去选购,让我们参加家庭的规划和建立,做新家的小仆人。
(5板书课题:我的新家我做主。
2、学习探究,把握家用电器的选购方法。
(1出示新家的平面图,熟悉构造,学生指出家庭常用电器应当放置的适宜位置。
(2用PPT播放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些是和自己家一样的,哪些是不同的。
教师和学生沟通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的信息,共同完成课本填一填,写一写。
(3出示教室里的电视机,让学生观看并估猜它的尺寸大小,再用尺子量一量,从课本中查出它属于什么规格。
(4了解屏幕尺寸后,请多个学生用平常在家看电视的距离站在电视机前,对比课本学问争当护眼标兵。
(5学生沟通课前收集的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资料,分成辩论两方阵,假设自己是一种电视机地经销商,各自推销自己的电视机,说特点,说优势,双方进展短时辩论。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制作手工艺品教学目标:1. 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介绍手工艺品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教授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技巧,如剪纸、折纸、编织等。
3. 指导学生完成一件手工艺品的制作。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些手工艺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手工艺品的种类和制作方法,讲解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技巧。
3. 示范:展示一件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制作。
4. 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件手工艺品进行制作,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第二章:烹饪技能训练教学目标:1. 学习基本的烹饪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饮食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烹饪的基本技能,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2. 教授烹饪安全知识和卫生注意事项。
3. 指导学生完成一道简单菜肴的烹饪。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些健康美味的菜肴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烹饪的基本技能,讲解烹饪安全知识和卫生注意事项。
3. 示范:展示一道简单菜肴的烹饪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烹饪。
4. 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道菜肴进行烹饪,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烹饪的菜肴,互相评价和欣赏。
第三章:环保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保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学习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环保手工制作的种类和意义。
2. 教授制作环保手工的基本技巧,如废旧物品再利用、环保材料制作等。
3. 指导学生完成一件环保手工制作的制作。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些环保手工制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环保手工制作的种类和意义,讲解制作环保手工的基本技巧。
鄂教版六年级小学科技制作活动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小学科技教案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简析:《科技活动》是根据科技活动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科技活动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
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科技活动活动的兴趣,已达到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人格四个方面的理想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科技活动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科技活动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1、课程的实施方式(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制作形变动画;制作动作动画。
[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制作简单的形变及动作动画。
2、通过学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动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及信心。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动画[教学难点]:会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准备]:简单动画、自制视频教程、多媒体电脑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逐帧动画,今天,我们自己来画画,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
二、新授1、制作一个变色动画。
师:其实动作动画的操作跟形变动画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形变是形状上的变化,从一种形状变化到另一种形状,而动作变化是两个同一形状的物体产生的一种运动,那在操作上也只是在“创建补间动画”这一步骤上有所不同。
(1)启动Flash(1)活动二:教师示范制作《运动变色球》,同时指出,在文件夹“制作简单动画”内有相关的视频教程,同学们可以看看。
(2)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
(3)师巡视指导,可引导学生相互帮助。
2、制作一个形变动画。
活动一:制作一个由矩形转变成圆形的形变动画。
(1)师演示制作形变动画步骤,将操作步骤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形成初步的认识。
A.启动FlashB.选择“矩形工具”绘制一个蓝底黑框的矩形。
C.在第5帧右击“插入关键帧”,使矩形停留一段时间。
D.在第30帧右击“插入空白关键帧”,在舞台上绘制一个红底黑框的圆形。
E.在第35帧右击“插入关键帧”,使圆形停留一段时间。
F.在第5——30帧之间任意一帧右击创建补间动画,在属性面板中将补间更改为“形状”。
G。
Ctrl+Enter播放预览。
H.插入一个新图层,单击“文件”,“导入”,导入一张背景图片,缩放好大小。
再把整个图层拉到最下面。
I.再插入一个新图层,在新图层上打上文字“作者:XXX”,学生可以打自己的姓名。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探索未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
(2)了解树叶的脉络结构。
(3)制作树叶拼画。
3. 活动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叶,记录下不同种类的树叶。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树叶进行观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脉络结构。
(3)学生利用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创意拼画制作,可以是个人的作品,也可以是小组的合作作品。
二、活动主题:环保行动,从我做起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制作环保宣传海报。
(3)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制作一幅环保宣传海报,可以是通过绘画、剪纸、摄影等方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种植绿植等,将所学的环保知识付诸实践。
三、活动主题:传统文化我传承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和习俗。
(2)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
(3)进行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历史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通过绘画、剪纸、制作小礼品等方式,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
(3)学生分组进行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如包饺子、做灯笼等,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四、活动主题:安全常识我掌握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生活安全常识。
综合实践活动《布艺制作》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布艺制作》教案山东科技版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布艺制作》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设计者手机一、主题内容分析本课以“布艺制作”为主要活动主题。
运用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介绍有关中国民间艺术布艺小饰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兴趣导出主题,让学生实践、观察,比较夏季、冬季衣料的不同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引起思考和创造;通过构思方案、设计表达、加工与制作等一系列步骤,体现知识的整合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研究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等5个教学环节,“实践与体验”设计了“巧缝沙包”“制作笔袋”“布贴装饰”3个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研究经历、丰富研究经验。
在教学中设计了布艺制作的载体,用以对基本针法的实际运用和布艺制作技术的探究。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缝制作品中合理正确的选择相应的针法,会使用热熔胶枪等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频观察,讨论作品制作的技术要点,能够合理安排制作布艺作品。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合理排料、裁剪等实践活动,养成质量与效益意识。
(2)具有初步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互助、进取的品质。
(3)深化劳动体验,培养劳动光荣、创造至上的劳动价值观。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教法建议:所在学校邮箱授课年级教材版本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究课本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2、指导法:引导学生掌握3种基本的缝法,在缝制作品中合理正确的选择相应的针法,会运用不同的设计,做出相应的作品。
学法建议:1、自立探究:通过上彀查阅、咨询家长、调查采访、翻阅书籍等方式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合作研究: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3、任务驱动: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研究、研究。
六年级科学创意小发明
六年级科学创意小发明
一、自制手电筒
目标:通过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手电筒,了解其工作原理。
材料:一个小型LED灯珠,一个3V的电池,一段电线,一个塑料管。
步骤:将LED灯珠用胶水粘在电池的正负极上,将电线焊接在LED灯珠的两个引脚上,然后将电线穿过塑料管,最后将电池放入塑料管内,封闭管口。
二、简易小风扇
目标:利用磁铁和线圈制作一个简易的小风扇。
材料:一个圆形磁铁,一根导线,一个支架。
步骤:将导线缠绕在磁铁上,然后将其放在支架上,接通电源后,磁铁会旋转,带动小风扇转动。
三、神奇变色杯
目标:了解热敏反应和颜色变化。
材料:一个变色杯,热水。
步骤:将热水倒入变色杯中,杯子表面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四、电子验电器
目标:利用电场原理检测物体是否带电。
材料:一个小型电子元件,一些绝缘材料,一根导线。
步骤:将电子元件用绝缘材料包裹,再将导线焊接在电子元件的两个引脚上,制作完成。
使用时,将电子验电器接触带电物体,验电器会发出声音或闪烁。
五、自动浇水器
目标:利用湿度传感器自动浇灌植物。
材料:一个湿度传感器,一个水泵,一些管道。
步骤:将湿度传感器连接在水泵上,当土壤湿度较低时,水泵会自动启动,通过管道为植物浇水。
六、音乐门铃
目标:制作一个可以通过按钮发出音乐的门铃。
材料:一个小型扬声器,一个按钮开关,一些电线。
步骤:将扬声器和按钮开关用电线连接起来,然后将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按下按钮开关时,扬声器会发出音乐。
综合实践活动《布艺制作》
山东科技版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布艺制作》教学设计基本信息一、主题内容分析本课以“布艺制作”为主要活动主题。
运用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介绍有关中国民间艺术布艺小饰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兴趣导出主题,让学生实践、观察,比较夏季、冬季衣料的不同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引起思考和创造;通过构思方案、设计表达、加工与制作等一系列步骤,体现知识的整合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等5个教学环节,“实践与体验”设计了“巧缝沙包”“制作笔袋”“布贴装饰”3个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
在教学中设计了布艺制作的载体,用以对基本针法的实际运用和布艺制作技术的探究。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缝制作品中合理正确的选择相应的针法,会使用热熔胶枪等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频观察,讨论作品制作的技术要点,能够合理安排制作布艺作品。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合理排料、裁剪等实践活动,养成质量与效益意识。
(2)具有初步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互助、进取的品质。
(3)深化劳动体验,培养劳动光荣、创造至上的劳动价值观。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教法建议: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2、指导法:引导学生掌握3种基本的缝法,在缝制作品中合理正确的选择相应的针法,会运用不同的设计,做出相应的作品。
学法建议: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咨询家长、调查采访、翻阅书籍等方式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3、任务驱动: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学习。
活动一:巧缝沙包一、教材分析沙包是学生经常玩的文体用品,简单易学,且实用性强,易于调动学生学习布艺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制作手工书签》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制作手工书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书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书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具有个性的书签。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书签的制作过程。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创作和展示,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动手能力。
2. 学生培养对书籍的热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学生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学会珍惜和保护资源。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制作手工书签为主题,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书签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教材内容包括书签的基本结构、材料选择、工具使用等。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在制作书签方面,可能对材料选择和工具使用等方面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巧。
教学资源1. 教材《制作手工书签》2. 制作书签所需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针线等3. 制作书签所需的工具:剪刀、胶水、针线、尺子等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制作书签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摆放在讲台上。
2.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书签吗?书签有什么作用?2. 教师简要介绍书签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书签的兴趣。
教学新课1. 教师展示制作好的书签样品,引导学生观察书签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教师讲解书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材料选择、工具使用等。
3. 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过程。
学生实践1.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开始动手制作书签。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工程塔台科技制作活动方案
小学工程塔台科技制作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根据设计意图,分析可利用资源,将自己的简单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2.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工程设计,并能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二、参赛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过程
1.3月1日-3月22日学习六年级科学课《小小工程师》主题单元,认识工程,了解工程建设的过程。
2.3月25日・3月29日,各班级分小组设计、制作塔台;
3.4月1日-4月8日,各班级测试、评估塔台(稳固、美观、价廉);
4.4月9日・4月12日,各小组改进塔台模型;
5.现场展示:5月中旬,在广场展示各班级塔台模型。
四、制作要求
1.高60厘米左右;
2.底部不得粘在桌面上;
3.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
4.尽可能地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技制作活动上册教案主备人:王小娇1.风力发动机模型活动目的:绿色的田野上,风车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快去寻找废旧材料做一个风力发动机模型,研究它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准备:细铁丝、吸管、饮料瓶、塑料杯、纸杯、胶、剪刀、小刀、锥子、钳子活动方法:一、用锥子在纸杯底部中心钻一个小孔,杯壁剪成8等份,折成叶片超同一个方向倾斜的风叶轮。
二、将细铁丝做转轴固定在风叶轮上。
三、在饮料瓶上钻眼,装上吸管,精风叶轮转轴套上一个塑料挡片。
四、在瓶中装上沙子或小石头,保持瓶身稳定。
活动提示:1、用风力发电挥舞彩带。
将铁丝轴末端弯折,系上一根彩带,彩带会随着叶轮飞舞。
2、做一个带传动装置的风力发动机。
3、想想,风力发动机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你能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使用作品。
活动评价:1、我的发送机做成了,我的创新设计是:2、要使风力发动机转动快,我的办法是:板书: 1.风力发动机模型风叶轮塑料挡片保持瓶身稳定。
课后反思;2、光导水柱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光导水柱的科学概念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初步理解什么叫导光水柱。
教具:易拉罐.饮料瓶.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般情况下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水里是怎样传播的呢?今天我们做个光导水柱研究研究。
二、准备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易拉罐.饮料瓶.吸管等。
三、动手做1、在易拉罐的下部挖一个硬币大小的孔,粘上一块透明粘胶带。
2、在孔的正对面挖一个小孔,插一节吸管,周围用橡皮泥封实。
3、往盛水罐中注入清水,放在水槽中。
4、手电筒光直射在孔A上,松开夹子,手电筒光怎么了?四、活动升华将吸管换成长长的软管,是什么效果?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五、活动评价小组里演示、自评六、板书:2、光导水柱易拉罐.饮料瓶.吸管课后反思:3、小孔成像机一、教学目标1、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小孔成像机。
2、使用自制小孔成像机探究小孔成像规律。
3、锻炼学生动手能力4、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5、激发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小孔成像机,并使用自制小孔成像机探究小孔成像规律。
三、教学难点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照相机吗?你们知道照相机成像是根据什么原理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小孔成像机好吗?板书课题小孔成像机(二)活动实施1、开书P6自学小孔成像机制作方法2、自学反馈通过自学,你们明确了制作小孔成像机的步骤吗?请学生归纳3、明确制作步聚a做镜头瓶盖钻孔蒙半透明塑料膜b做机身挖小孔、去掉、盒内用墨水涂黑c组装完成用瓶盖拧紧固定镜头4、学生动手制作5、师巡视,强调注意安全,可以互相协作6、制作完成,进行作品评比a 制作完成,进行作品评比b 集体推荐优秀作品(实物投影仪上展示)c 师表杨制作中的闪光点鼓励创新之处7、探究成像规律a探究目标一:通过小孔成的什么样的像?①请同学们用自制相机观察亮的物体(如窗户、灯)②分组汇报,成像有机何特点?③师生共同归纳小孔成像规律: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④师用小孔成像演示仪演示b 探究目标二:小孔的大小与成像质量有关吗?①你们的相机成像都清楚吗?、②学生再次进行实验,组内讨论③汇报实验结果小孔的大小与成像的质量有关太大或太小成像都不清晰8、开书P13,填写实验结果9、活动小结a 在这次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有什么收获?b 师表扬同学们动手实践,并主动探究的科学态度。
并号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勤实践!(三)活动延伸你们明白了小孔成像规律,能把这个规律加以发挥,做出其它形式的小孔成像机的吗?(如书上反射式小孔成像机)五、板书:3、小孔成像机做镜头做机身组装课后反思:4、改正液的研究一、教学目标:1、在整个活动中,通过交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体现教师的指导者、支持者。
2、通过实验,知道改正液有毒。
3、在汇报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活动准备:水、涂改液,小瓶子,实验对象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五、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使用改正液的时候,尽管适用的是标有“环保型”的涂改液,但还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特殊气味,有时涂改液用多后,还会感到头晕、恶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探究下去。
改正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具,因其具有方便修正的功能而备受小学生青睐,然而修正液的含毒成分却鲜为人知,其危害性不可小觑。
尽管对改正液危害的报道,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小学生对它爱不释手。
教高的改正液使用率和学生们对相关常识的漠视实在令人担忧。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小学生慎用改正液,莫让改正液“涂改”健康。
(二)、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按书p8的实验方案具体试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得出结论,了解正正液的危害性。
(三)、研究过程1、调查采访发现修正液的害处,少人知晓。
2、搜查资料发现小小改正液,易出大问题近些日子,我十分留意搜集有关修正液危害性的资料,通过网络资源搜索获悉:小小改正液,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小学生必须慎用。
3、指导学生实验研究验证改正液是否含毒: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汇报方案(四)结论:改正液是一种化学合成物,我们小学生做作业时若需要涂改,可使用改正纸,以减少或避免改正液对身体的伤害。
改正液的危害性不可小觑,我们根就没有理由继续盲目使用改正液了!(五)建议:1、改正液是一种新型的文具,它会对我们的身体造危害,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强制性的学生用品安全标准,确保小学生安全使用文具。
2、学生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送医院就诊,防患于未然。
3、我们要注意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学习方式,告别改正液,防止依赖心理的产生。
(六)、活动拓展:科技发展了,还有哪些用品有新的问题。
说一说。
六、板书:4、改正液的研究小小改正液,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小学生必须慎用。
课后反思:5、蚯蚓监测土壤污染学习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探究经历分析案例,体会案例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深入认识科学探究的各个重要环节。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结合自己的探究经历分析案例,体会案例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难点:深入认识科学探究的各个重要环节。
评价任务能够总结出对蚯蚓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小科学家记录本、教学课件等。
教材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谈话,教师向学生介绍弗罗蕾斯女士和她的《对蚯蚓的探究》一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教材,了解“对蚯蚓的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2.学生在自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小组交流。
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
3.学生代表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解答。
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三、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对蚯蚓的探究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板书设计5、蚯蚓监测土壤污染对蚯蚓的探究对土壤的观察教学反思6、动脑筋“变一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教学难点: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范例,图片,裁剪后的图片若干。
学生:自己的照片,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出现范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变化的美感;也可通过课件演示,产生变化动感,效果更加理想。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
引导指出制作要点、难点。
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组合:直线等距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对学生的设想,及时的展示,是一种激励,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将被激发。
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二、发展阶段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
(也可用剪刀剪出)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用自己的照片或其它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督促学生安全使用剪刀,鼓励学生进行有趣的排列。
及时展示学生的创意。
)三、展示评议:1.开辟展示小平台,让学生互相欣赏,评出最佳造型奖、巧手奖……2.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四、课后拓展:完成一个小发明五、板书:6、动脑筋“变一变”分割:直线、曲线……组合课后反思:7、逆风行驶的小车教学目的:1、了解掌握利用风能逆风行驶的小车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及制作技巧,浸透环境意识,增强制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制作中材料的选择及尺寸大小安装等过程。
课型与方法:结合课文,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提前布置)硬纸板若干张,细铁丝,细棉线,胶水,剪刀,铅笔,圆规等。
二、活动方法1、简介逆风行驶小车的原理及结构。
风能是大自然赐给人类诸多能源中的一种干净、环保、便宜的能源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辆能靠风能提供动力而逆风行驶的小车。
2、各部件的制作。
a、制作风轮,将一块硬纸用圆规划一稍大的圆,(必须能提供带动车轮转动的动力,否则须加大),然后将圆六等份,用铅笔绘出如图1的六片梯形,六片叶略斜对称,将每片旁条形剪下,每片叶底剪开一部分,同一个方向倾斜,然后用胶水固定,再在叶片装上一根铁丝做轴,如图2。
b、制作车轮。
用硬纸剪出八片圆形,每两片加一纸条做成一个如图3的纸饼,注意两片纸板间的粘接一定要紧,共做四个纸饼,再剪一个长形纸板,卷成纸筒,周长略小于纸饼大小,然后将纸筒与纸饼两端连接粘好如图4,圆心穿一根铁丝作轴。
c、制作车身。
将硬纸做一个长方形有底纸箱(宽略大于两轮宽),底部应高于车轮位,在长方形的长边上各挖两个凹槽,在短边用较厚纸粘贴二片长方形作支架,如图5。
d、组装。
将两车轮装于车厢下,(可用手推小车看两轮是否能转动自如,若出现轴于两轮间隙小而不转,应加大间隙,然后装上风轮,将风轮轴放于两支架上,若是风轮过重,应将其中一支架的凹槽用纸封住,防脱落,同时在风轮轴与后轮之间,装上细绳做的传动带,可在风轮轴上先装一个较大的的圆形塑料简固定,塑料筒外圈刻一凹槽,将细绳带放入凹槽内),如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