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3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2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2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46c3afc32e3f5727a4e96280.png)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2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苯酚都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苯酚与苯甲醇()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因而它们互为同系物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D.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环上5个氢原子都容易取代解析:选C。
A项最易混淆,因苯与溴反应必须是液溴,苯酚与溴水就可反应。
B项是关于同系物的概念,同系物要求结构相似,属同类物质,苯酚与苯甲醇不是同类物质,结构不相似。
D项,羟基对苯环上氢的影响,使与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活性增大,不是5个氢原子活性都增大。
2.鉴别C2H5OH、C6H5OH、AgNO3、Na2CO3、KI五种物质的一种试剂是( )A.稀盐酸B.NaOH溶液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FeCl3溶液解析:选D。
加入FeCl3溶液,C2H5OH无明显变化,C6H5OH显紫色,AgNO3生成白色沉淀,Na2CO3有气体放出,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KI生成黄褐色溶液。
3.丁香酚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丁香酚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与金属钠反应B.与NaOH溶液反应C.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D.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选C。
由结构决定性质可推知丁香酚具有酚类、醚类、烯烃类等性质。
由于苯酚的酸性比H2CO3弱,故苯酚与Na2CO3反应不能放出CO2。
4.(2013·泉州高二检测)把少量的苯酚晶体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溶液里出现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渐滴入稀NaOH溶液,继续振荡,溶液变为________,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澄清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溶液又变为________,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3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3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d75258c3960590c69ec376fb.png)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3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
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C.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析:选B。
葡萄糖为六碳醛糖,其分子式为C6H12O6,而核糖为五碳醛糖,其分子式为C5H10O5,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核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核糖分子中没有“酚羟基”的结构,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错误;核糖分子中不含羧基,其中的羟基也不活泼,不能电离出H+,故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错误。
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的分子式都符合通式C n(H2O)mB.单糖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若干个氢、氧原子构成的C.蔗糖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故蔗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D.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解析:选D。
绝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H2O)m,有的糖并不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并不是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糖。
3.(2013·太原高二检测)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聚合反应解析:选A。
葡萄糖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后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产生最终代谢物CO2和H2O。
4.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蔗糖、淀粉、甲酸乙酯中的一种。
经实验测得:①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A遇碘水变蓝色。
③A、C、D均能水解,水解液加碱后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有关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1章第3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1章第3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ea748b043323968011c92d6.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某有机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其名称正确的是( )A.5-乙基-2-己烯B.2-甲基庚烯C.3-甲基-5-庚烯D.5-甲基-2-庚烯解析:选D。
烯烃命名时,选取含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编号,故正确名称为5-甲基-2-庚烯。
2.人们在远距离运输果实或花朵时,装有果实或花朵的密闭容器中,常放有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土,其作用是( )A .给容器消毒B .杀死果实周围的细菌,防止霉变C .延长果实或花朵的寿命D .催熟果实或花朵解析:选C 。
在运输过程中,用KMnO 4吸收果实或花朵产生的乙烯,延缓成熟、延长寿命。
3.CaC 2、ZnC 2、Al 4C 3、Mg 2C 3、Li 2C 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
请通过对CaC 2制C 2H 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 .ZnC 2水解生成C 2H 6B .Al 4C 3水解生成C 3H 4C .Mg 2C 3水解生成C 3H 4D .Li 2C 2水解生成C 2H 4解析:选C 。
由CaC 2+2H 2O ―→C 2H 2↑+Ca(OH)2可知,碳化物中的金属阳离子水解成氢氧化物,由C 原子形成的离子水解为烃。
该水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碳化物和水解生成的烃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等,即CaC 2-1 ―→C 2-1H 2,ZnC 2-1 ―→C 2-1H 2,Al 4C 3-4 ―→C -4H 4,,Li 2C 2-1 ―→C 2-1H 2。
4.某气态烃1 mol 最多可与2 mol HCl 加成,所得产物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 mol Cl 2,由此可知该烃结构简式可能为( )A .CH ≡CHB .CH 3—C ≡CHC .CH 3—C ≡C —CH 3D .CH 3—CH===CH —CH 3解析:选C 。
根据题意:1 mol 烃最多可与2 mol HCl 加成,说明1 mol 该烃中有1 mol 碳碳叁键或2 mol 碳碳双键;再根据加成产物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8 mol Cl 2可知,加成产物中含有8 mol 氢原子,其中去掉与HCl 加成时由HCl 提供的2 mol 氢原子,即该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为6个,观察即可得答案为C 。
2013年高二化学专题同步练习:主题2课题3知能优化训练 鲁科版选修2 含答案
![2013年高二化学专题同步练习:主题2课题3知能优化训练 鲁科版选修2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be910524de518964b7df1.png)
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大胆改革国外氨碱法生产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所得最终的化工产品的组合正确的是()①NaHCO3②Na2CO3③CaCl2④NH4HCO3⑤NH4ClA.①② B.②③C.②⑤ D.②④解析:选C。
联合制碱法利用反应: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先过滤出NaHCO3,煅烧得Na2CO3,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气和食盐粉并降温得:NH4Cl,故最终产品为②和⑤.2.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B.降低了生产成本C.减少了环境污染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解析:选D。
联合制碱法把氯化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污染。
3.(2011年莱芜教学质量检测)某制碱法的生产流程如下:该法生产过程中可循环的物质是()A.NH3和CO2B.Ca(OH)2C.NH4Cl D.NaCl解析:选A.分析工艺流程图可知过滤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了Ca(OH)2发生反应,Ca(OH)2+2NH4Cl错误!CaCl2+2H2O+2NH3↑,因此B、C不循环使用,NaCl也不循环使用,可循环使用的是NH3,及NaHCO3煅烧后生成的CO2.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俗名一致的是(双选)( )A.氯化钠(NaCl,食盐)B.氢氧化钠(NaOH,纯碱)C.碳酸钠(Na2CO3,苏打、烧碱)D.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解析:选AD。
B项,纯碱是Na2CO3的俗名,NaOH的俗名为烧碱、火碱、苛性钠;C项中烧碱是NaOH。
5.(2011年南阳测试)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解析:选AC。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4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4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36d9d905ef7ba0d4b733b78.png)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4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某期刊封面上有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如图所示。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叁键。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氨基酸B.醇钠C.卤代羧酸D.酯解析:选A。
先确定出各种颜色的球代表何种原子,然后再确定出物质的类别。
解题的突破口是球棍模型中的绿球代表碳原子,则白球代表氢原子,进而推出蓝球代表氮原子,红球代表氧原子。
该球棍模型所示的分子结构式为,命名为氨基乙酸。
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NH4)2S ③Al(OH)3④NH4Cl ⑤H2N—CH2—COOH ⑥CH3COOHA.①②③ B.①②④⑤C.⑤⑥ D.①②③⑤解析:选D。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弱酸弱碱盐[如(NH4)2S]、两性化合物[如Al(OH)3、Al2O3]、氨基酸等。
3.(2013·济南高二检测)某天然蛋白质充分水解后,能分离出有机化合物R,R可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或HCl的溶液完全反应,4.45 g R可与5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R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选B。
有机化合物R可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或HCl的溶液完全反应,说明R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由题容易求得此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
因其是天然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故R的结构中应含有“”,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得其残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74=15,显然只能是甲基(—CH3),从而确定有机物R的结构简式为。
4.(2013·杭州高二检测)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有奇效。
2023-2023学年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鲁科版选修5doc
![2023-2023学年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鲁科版选修5doc](https://img.taocdn.com/s3/m/f216b3a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a.png)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醇类中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取代取代反应解析:(1)CH3CH3――→CHCHCl32取代反应CH3CH2OH 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CHCHO――→CH3COOH,上述①~③的转化是烷烃、卤代烃、醇之间靠3还原反应取代反应进行的转化,④~⑥之间发生了氢和氧的得失,故发生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答案:(1)①取代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取代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还原反应⑥氧化反应 (2)D11.烯烃在一定条件下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反应时,碳碳双键发生断裂,RCHCHR′可以变成RCHO和R′CHO。
(1)下列烯烃分别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反应后,产物中有CH3CHO的是________。
A.CH2CHCH2CH2CH2CH3CHCH2CH3 CHCH2CH2CH3 CHCHCHCH3B.CH3CH2CHC.CH3CHD.CH3CH(2)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解析:依据题意知,凡反应物中含有“CH3CH”基团的,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后产物中肯定有CH3CHO,故选C、D。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得氧使碳的氧化数升高的反应,所以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答案:(1)CD (2)氧化反应能力提升12.已知:(1)在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下,乙烯的双键完全断裂;而以银为催化剂时,双键中只有π键断裂,部分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
(2)在硼氢化钠的作用下,丙醛可以被还原为1-丙醇;将丙醛和锌汞齐/浓盐酸共热时,丙醛被还原成丙烷。
其中转化关系可表示如下:试在括号中注明下列各物质间转化的反应条件,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注明反应类型。
解析:①中烯烃发生了双键的完全断裂,则反应条件为酸性KMnO4溶液;②中醇→醛的反应是在O2、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的氧化反应;③中炔烃分子中加氢是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的还原反应;④中醛→烷烃在信息(2)中给出的反应条件是锌汞齐/浓盐酸,该反应属于去氧加氢的还原反应。
优化方案2014_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3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
![优化方案2014_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3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b9fab836915f804d2b16c152.png)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3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现代家庭装修大量采用木工板和面板等装饰材料,它们会释放出有毒性的物质主要是( )A.甲醇B.二氧化硫C.甲醛D.苯酚解析:选C。
现代家庭装修释放出的有毒性的物质主要是甲醛。
2.(2013·芜湖高二检测)下列物质中,不.能把醛类物质氧化的是( )A.银氨溶液B.金属钠C.氧气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解析:选B。
金属钠只具有还原性,无法把醛类物质氧化。
3.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乙醇、甲苯、硝基苯B.苯、苯酚、己烯C.苯、甲苯、环己烷D.甲酸、乙醛、乙酸解析:选C。
A利用溶解度和密度不同用水鉴别;B用溴水鉴别,现象分别为溶液分层、白色沉淀、退色;D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无变化为乙醛,得蓝色溶液的为甲酸、乙酸,然后对二者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甲酸。
4.橙花醛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CH3)2C===CHCH2CH2C(CH3)===CH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1 mol 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解析:选B。
橙花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橙花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1 mol橙花醛中含有2 mol碳碳双键和1 mol醛基,最多可以与3 mol氢气发生加反应;橙花醛属于醛类,因而不是乙烯的同系物。
5.(1)做乙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的实验时,下列各步操作中:①加入0.5 mL 乙醛溶液;②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 mL;③加入2%的CuSO4溶液4~5滴;④加热试管。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2)实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是先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银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刻即可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二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二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鲁科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4c5b1b7552ea551810a687c4.png)
2013年鲁科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二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1.(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质检)下列情况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受光照后溶液酸性增强B.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取氨气C.向红色的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D.合成氨工业中采用500 ℃的高温以提高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解析:选D。
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平衡体系,HClO光照后分解,平衡右移,溶液酸性增强;氨水中存在NH3+H2O NH3·H2O NH+4+OH-平衡体系,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有利于NH3逸出;SCN-浓度增大使3SCN-+Fe3+Fe(SCN)3平衡右移,溶液颜色加深;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高温不利于合成氨反应平衡右移,故选D。
2.鸡没有汗腺,在夏天只能依赖喘息调节体温。
鸡过度呼出CO2,会使下列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使农场主和超市蒙受经济损失。
CO2(g)+H2O(l)H2CO3(aq)H2CO3(aq)H+(aq)+HCO-3(aq)HCO-3(aq)H+(aq)+CO2-3(aq)Ca2+(aq)+CO2-3(aq)CaCO3(s)澳大利亚学者经研究发现,夏季给鸡喂某种饮料会使蛋壳变厚,该饮料可能是( ) A.淡盐水B.碳酸水C.蔗糖水D.澄清石灰水解析:选B。
鸡过度呼出CO2,会使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那么要使蛋壳变厚,应该使平衡右移,应补充CO2,故用溶有CO2的碳酸水。
3.下图中,表示2A(g)+B(g) 2C(g) ΔH<0,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象为()解析:选A。
根据“定一议二”和“先拐先平”的原则来分析此题,而且要注意改变条件对平衡产生的影响。
反应特点:正反应放热、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升温平衡左移,φC减小,A的转化率应减小――→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 C不变――→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4.已知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ΔH>0,且a+b>c+d,则以温度为横坐标、产物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的下列各平衡线图中,正确的是(p1、p2表示压强且p2>p1)( )解析:选D。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e2e53966964bcf84b8d57b22.png)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1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在“手性催化氢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发生“催化氢化”的反应属于( )A.消去反应B.取代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解析:选D。
“催化氢化”反应即在催化剂(Ni等)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加氢过程又是还原反应。
因此有机物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同时也是还原反应。
2.(2013·衡水高二检测)能够鉴定溴乙烷中存在溴元素的实验操作是( )A.在溴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解析:选C。
检验溴乙烷中存在溴元素的实验操作是先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3.硝基苯在铁粉和盐酸的作用下发生了以下反应:对上述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硝基苯发生了还原反应B.硝基苯发生了氧化反应C.硝基苯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发生反应后苯环上的碳原子氧化数发生变化4.从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下列有关的六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产物都已略去)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从到B反应条件都非常明了,分别发生了取代、消去、加成,③步要注意条件强调不见光意味着不是取代反应。
从B经3步反应得到C,各物质官能团变化明确,可判断出发生了消去、加成、取代。
答案:①⑥基础巩固1.“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
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原子全部转化到所要得到的产物中,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消去反应④加成反应⑤氧化反应⑥中和反应A.①③⑤ B.②④C.①②③ D.④⑤⑥解析:选B。
只有化合反应和加成反应原子全部转化到所要得到的产物中。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3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3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6a8898c81c758f5f61f67e1.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B .醛的官能团是—COHC .饱和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 2n OD .甲醛、乙醛、丙醛均无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 。
甲醛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即;醛基应写为—CHO ;丙醛与丙酮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甲醛和乙醛无同分异构体。
2.(2011年山东东营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丙烯醛(CH 2===CH —CH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退色B .与足量的H 2加成生成丙醛C .能发生银镜反应D .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酸解析:选B 。
CH 2===CH —CHO +2H 2――→一定条件CH 3—CH 2—CH 2OH 。
3.(2011年山东东营高二检测)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双选)( )A .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B .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C .CH 3CHO +2Cu(OH)2――→△CH 3COOH +Cu 2O ↓+2H 2OD .CH 3CHO +H 2――→催化剂△CH 3CH 2OH 解析:选BC 。
有机物加氧或去氢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B 、C 中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则A 、D 中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4.(2011年北京西城区高二检测鸢尾酮香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α—鸢尾酮可与某种酚互为同分异构体B .1 mol α—鸢尾酮最多可与3 mol H 2加成C .α—鸢尾酮能发生银镜反应D .鸢尾酮经加氢→消去→加氢三步反应可转变为:解析:选C 。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该物质的分子中存在3个双键和一个环,与苯环的不饱和度相同,所以与某种酚互为同分异构体,A 选项正确;3个双键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 选项正确;该物质的分子中不存在醛基,C 选项错误;首先加氢是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的加成,得到,然后发生醇的消去,得到烯烃),最后烯烃的加成得到,D 选项正确。
2013年鲁科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2013年鲁科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3章第3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dc4de9d6bec0975f465e28a.png)
1.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①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②纯净的淀粉属于纯净物③有机高分子的结构分为线型结构和体型结构④线型高分子具有热固性⑤高分子材料一般不易燃烧A.④⑤B.①③C.②⑤D.②④⑤解析:选D。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但因n值不同,故纯净的淀粉也是混合物;线型高分子有热塑性,体型高分子有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一般易燃。
故选D项。
2.(2011年福建南平高二质检)手术缝合线、人造器官等人体用的功能高分子要求无毒且与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
根据有关化合物的性质及生物学知识可知,下列高分子不.宜用做手术缝合线或人造器官材料的是()A.聚乳酸B.聚氨酯C.氯纶D.聚乙烯醇解析:选C。
分析题中所给的四种材料,可看出C中含有氯元素,对人体会造成伤害,故不符合题目要求。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双选)()解析:选BD。
烯烃加聚,其链节应为两个碳原子,即。
C项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4.下列原料或产品中,若出现破损,不.可以进行热修补的是()A.聚氯乙烯凉鞋B.电木插座C.自行车内胎D.聚乙烯塑料膜解析:选B。
判断一种原料或产品能否进行热修补,其要点是判断该物质加热是否可以熔融,从结构上判断该物质是线型材料还是体型材料。
对于A项,其结构简式为:,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对于C项,其结构简式为(橡胶),若硫化则可变为体型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可知车辆内胎可采用热补法(亦可以从自行车内胎具有弹性上判断该物质为线型高分子材料)。
对于D项,其结构简式为,为线型材料。
对于B项,酚醛树脂既可以形成线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弹性),也可形成体型高分子材料(不具有弹性),而电木插座不具有弹性,则应为体型高分子材料,不可以进行热修补。
5.(1)下面是一种线型高分子的一部分:由此分析,这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它们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鲁科必修二: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课下30分钟演练 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必修二: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课下30分钟演练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4f0905be23482fb4da4cf2.png)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弱电解质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C.乙酸在常温下能发生酯化反应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解析:乙酸为弱酸,故属于弱电解质;乙酸分子中含有的—COOH电离,而—CH3不电离,故为一元羧酸;乙酸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乙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A2.下列有关酯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醇与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B.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原理一样C.酯化反应既属于取代反应,也属于可逆反应D.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去掉氢原子而醇去掉羟基解析:醇与酸反应只有生成酯和水才是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也是可逆反应。
只有酸和碱才能发生中和反应。
酯化反应机理是羧酸去掉—OH,醇去掉H原子。
答案:C3.下列有机物中,既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是()A.乙酸B.乙醇C.乙酸乙酯D.水解析:乙酸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乙酸乙酯不能发生题中所说的任何反应,水只能与金属钠反应,只有乙醇既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答案:B4.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析:由填充模型知,该有机物为,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发生酯化反应。
[来源:]答案:B5.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解析: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1节知能优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1节知能优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a482981bed5b9f3f90f1cd6.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三聚甲醛是甲醛的一种特殊商品形式,在酸的作用下,三聚甲醛可以分解为甲醛。
由甲醛制取三聚甲醛的反应类型是( )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氧化反应D.取代反应解析:选A。
中的CO键断开,然后“”键依次相连,便可生成三聚甲醛,属加成反应。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光照A.+Cl2――→+HClB.AgNO3+HCl===AgCl↓+HNO3C.2CH3CHO+O2―→2CH3COOHD.Cl 2+H2O HCl+HClO解析:选A。
取代反应的特点是“取而代之,有上有下”的“有机化学反应”,C为氧化反应,B、D为无机反应类型,只有A符合题意。
3.从氧化数上分析,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双选)( ) A.CH4B.CH3OHC.HCHO D.CCl4解析:选BC。
B、C两物质中碳原子的氧化数介于-4~+4之间,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4.(2011年山东济南高二检测)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B。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卤素原子相连C的邻位碳上必须有H,故选③④。
5.根据图示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②、③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反应①的条件可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故A为环己烷在NaOH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代环烃即B。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ff8e13907f1922791688e8da.png)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2013·唐山高二检测)据法新社报道,天文学家在太空中发一个长4 630亿千米的甲醇气团,这一天文发现为揭示“原始气体如何形成巨大恒星”提供了有力依据。
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饮用工业酒精使人中毒的是因为其中含有甲醇B.甲醇能发生消去反应C.甲醇不能被催化氧化D.甲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剧烈解析:选A。
甲醇分子内只有一个C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应;甲醇分子中—OH所在碳原子上存在H原子可以被催化氧化;甲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缓和,因此B、C、D错误。
2.下列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不.能生成乙醛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选D。
①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和CH3—CHO;②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③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④催化氧化生成CH3—CH2—CHO。
3.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请判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解析:选A 。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时属于酚类,故A 不属于醇,B 、C 、D 中羟基都是连在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
4.(2013·太原高二检测)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 .碘和乙醇B .丙醇和乙二醇C .溴苯和水D .甘油和水解析:选C 。
溴苯和水互不相溶,其他选项中物质互溶。
5.(2013·南京高二检测)如图中各步反应后的产物D 是一种饱和一元醇,其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23倍。
请回答:(1)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反应类型⑤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条件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第2节 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第2节 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fc1148b587c24028905fc321.png)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 第2节 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
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其中有6个碳碳双键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 )A .C 30H 60B .C 30H 56C .C 30H 52D .C 30H 50解析:选D 。
由题意,角鲨烯分子不饱和度为6,故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应该比C 30H 62少12个氢原子。
2.取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 A .CH 4 B .C 2H 6C .C 2H 6OD .C 2H 6O 2解析:选A 。
由燃烧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推知原有机物符合通式C n H 3n 或C n H 3n O x 。
3.某烃的衍生物分子中含C 、H 、O ,若将其分子式写成(CH 2)m (CO 2)n (H 2O)p ,当它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 2与消耗的O 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1∶1,则m 、n 的比为( )A .1∶1B .2∶3C .1∶2D .2∶1解析:选D 。
生成CO 2为(m +n ),消耗O 2为(m +m 2),由题意知m +n 32m =1∶1,m =2n ,故选D 。
4.(2013·厦门高二检测)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 —H 键、O —H 键、C —O 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A .CH 3CH 2OCH 3B .CH 3CH 2CH(OH)CH 2C .CH 3CH 2CH 2OHD .CH 3CH 2CHO解析:选C 。
由相对分子质量是60可排除B 、D 选项,由红外光谱中键的种类可以排除A 。
5.胡椒酚A 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3节 第2课时知能优化演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51.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 2OH —CHOH —CHOH —CHOH —CHO 。
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 .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C .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 .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析:选B 。
葡萄糖为六碳醛糖,其分子式为C 6H 12O 6,而核糖为五碳醛糖,其分子式为C 5H 10O 5,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 错误;核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 正确;核糖分子中没有“酚羟基”的结构,不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错误;核糖分子中不含羧基,其中的羟基也不活泼,不能电离出H +,故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错误。
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糖类的分子式都符合通式C n (H 2O)mB .单糖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若干个氢、氧原子构成的C .蔗糖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故蔗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D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解析:选D 。
绝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O)m ,有的糖并不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C 6H 12O 5);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并不是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糖。
3.(2013·太原高二检测)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A .氧化反应B .取代反应C .加成反应D .聚合反应解析:选A 。
葡萄糖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后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产生最终代谢物CO 2和H 2O 。
4.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蔗糖、淀粉、甲酸乙酯中的一种。
经实验测得:①B、C 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A 遇碘水变蓝色。
③A、C 、D 均能水解,水解液加碱后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有关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实验②推知A 为淀粉;据①③知B 只能发生银镜反应,却不能水解,推知B 为葡萄糖;由①知D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据③知D 能水解,水解液加碱后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 为蔗糖;则C 为甲酸乙酯。
答案:(1)淀粉 葡萄糖 甲酸乙酯 蔗糖(2)(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H +△n C 6H 12O 6(葡萄糖) HCOOCH 2CH 3+NaOH ――→H 2O △HCOONa +CH 3CH 2OHC 12H 22O 11(蔗糖)+H 2O ――→H +△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基础巩固1.(2013·泰安高二检测)现有下列物质,其中符合C n (H 2O)m 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 ③淀粉 ④甲醛 ⑤丙酸⑥乳酸(α羟基丙酸) ⑦乙二醇 ⑧乙酸A .②③④⑥B .②④⑥⑧C .①③④⑦D .②④⑤⑧解析:选B 。
用排除法(或称筛选法),从名称看,①纤维素、③淀粉均为多糖,均不符合题意,则A 、C 肯定不是正确选项。
B 、D 中均有②④⑧,则只需观察⑤⑥是否符合题意。
⑤为丙酸,其分子式C 3H 6O 2,不符合C n (H 2O)m 的组成;⑥为α羟基丙酸,结构简式为,推得其分子式为C 3H 6O 3,符合C n (H 2O)m 的通式,但不属于糖类,则⑥符合题意,则必有②④⑥⑧符合题意,则B 为正确选项。
2.某广告称某品牌号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你认为下列关于糖尿病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B .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不甜不等于没有糖C .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病人食用需慎重D .不能听从厂商和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解析:选A 。
本题涉及广告的科学性和对糖尿病的基本认识,通过本题的考查,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健康以及学科学、用科学,并正确运用科学知识的思想,人体中胰岛素受到破坏时,其分泌显著减少,血糖升高,小便中会有糖排出,就会患糖尿病。
因此糖尿病病人应限制糖的摄入量,该八宝粥不加糖,但不等于不含糖,所以A 选项不正确。
3.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互为同分异构体B .化学性质相同C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不相同D .属于同一类物质解析:选D 。
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同为(C 6H 10O 5)n ,但n 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但C 、H 、O 质量比相同。
淀粉比纤维素易于水解,纤维素可以发生酯化,化学性质不同;二者同属于多糖。
4.(2013·铁岭高二检测)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A .蔗糖B .麦芽糖C .乙酸乙酯D .丙酸乙酯解析:选A 。
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丙酸乙酯水解生成丙酸和乙醇,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相等。
故选A 。
5.(2013·衡阳高二检测)能把乙醇、乙酸、甲酸、麦芽糖溶液用一种试剂区别开来的是( )A .溴水B .新制Cu(OH)2悬浊液C .石蕊试剂D .银氨溶液解析:选B 。
甲酸和麦芽糖都含有醛基,因此都能使溴水退色并且都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甲酸和乙酸都能使石蕊试剂变红,无法区别。
乙醇与Cu(OH)2不反应,无任何现象;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甲酸与 Cu(OH)2先生成蓝色溶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麦芽糖与Cu(OH)2只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选B 。
6.(2013·威海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二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蔗糖与麦芽糖都含有多个羟基B .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都是C 12H 22O 11C .麦芽糖和蔗糖水解产物完全相同D .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选C 。
麦芽糖水解只生成葡萄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7.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B .取尿样,加H 2SO 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C .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D .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解析:选C 。
尿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因此是检验葡萄糖的存在,C 项做法是正确的。
8.(2013·攀枝花高二检测)取a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 。
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 .H 2B .COC .C 6H 12O 6D .C 2H 4O解析:选D 。
本题主要考查CO 2、H 2O 与Na 2O 2反应的计算,CO 2与Na 2O 2相当于吸收CO ,H 2O 与Na 2O 2相当于吸收H 2,C 项可变式为(CO)6H 12,因此只有D 项不符合。
9.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 2SO 4,加热,使之发生水解。
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①NaOH 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悬浊液④碘水 ⑤BaCl 2溶液A .①⑤B .②④C .①③④或①②④D .②③④解析:选C 。
证明淀粉发生了水解,应检验葡萄糖,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且中和酸时需要NaOH 溶液;检验淀粉是否尚有剩余需要碘水,故为①③④或①②④。
10.今有下列有机物:A .C 2H 5OHB .C 6H 5OHC .CH 2===CH —CH 3D .葡萄糖E .淀粉F .蔗糖G .麦芽糖 H .CH 3COOCH 3(1)能用来杀菌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
(2)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3)常温下和溴水反应的是________。
(4)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6)能水解最终生成一种有机物的是________。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几种官能团的性质及物质的特性。
C 6H 5OH 能与NaOH 、溴水等反应;含的化合物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加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葡萄糖和麦芽糖含有醛基,能与溴水和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1)AB (2)BH (3)BCDG (4)DG(5)BCD (6)EG11.A 是一种能和碘单质反应呈蓝色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现有如下的转化关系:A +H 2O ――→稀硫酸B ――→催化剂C ――→—H 2OD ――→催化剂E已知:B 能发生银镜反应,C 不能;E 是一种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
回答下列问题:(1)请表示出A 物质的分子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 ―→E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碘单质遇到淀粉呈蓝色,所以A 为淀粉,其水解的最终产物B 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酒精脱水消去生成乙烯,乙烯加聚生成的聚乙烯是一种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
答案:(1)(C 6H 10O 5)n(2)CH 2OH(CHOH)4CHO(3)加聚反应(4)CH 3CH 2OH ――→浓硫酸170 ℃CH 2===CH 2↑+H 2O能力提升12.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