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究馒头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发霉与防霉教学设计
教师提问:你们从资料卡中知道了哪些知识?
教师对学生思考、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三)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5.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设计的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时有哪些好的做法,有哪些忽略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小组的想法、做法有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什么是好的实验设计。
(二)发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什么是发霉?
教师出示发霉的馒头、橘子、香蕉、鞋子和书本的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2.提出问题:发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老师出示图片。
3.教师提出问题:物品发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霉菌是否存在对生活有利的方面?
教师出示甜面酱、酱油、豆腐乳、红油豆瓣酱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食品制作过程中都需要用到霉菌,霉菌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与防霉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真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由真菌引起的发霉现象,掌握防止发霉的方法。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
活动1“探究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发霉及食物发霉的条件;活动2“探究霉菌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观察、交流等方式知道霉菌对于人类生活的利与弊;活动3“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目的是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和技术。应用与拓展“了解防霉技术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设计等活动,了解食品防霉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未来防霉技术。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发霉条件和防霉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注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苏教版科学《馒头发霉了》优质教案2
3 馒头发霉了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发霉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会长出霉菌这一现象。
2.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数据。
二、学习目标:1.会设计对比试验探究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并对实验现象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2.通过实验认识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数据。
四、知识点:教材以“馒头发霉”这一活动为载体,目的是想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馒头发霉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的世界。
在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具学具的准备:1.发霉和新鲜馒头、培养皿,手套、镊子。
2.放大镜、显微镜、霉菌切片。
(课前调整好)3.操作材料:新鲜馒头、塑料袋、小刀、线、黑色遮光纸、透明胶带。
资料引用:科学教师用书,教育局资源网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周老师把馒头和橘子分别装在两个透明的塑料袋里,教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品。
同学们仔细观察带来的这两种物品,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这种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它们是什么样子?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种现象吗?回忆现象2.那么发霉的原因是什么?与什么条件有关?由学生进猜想、交流。
可能是因为天热,也可能因为空气潮湿-----(温度、水分、通风、光照等)(三)制定方案1.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实验)2.小组内讨论方案:可分组进行:研究温度对霉菌的影响,研究水分对霉菌的影响,可灵活安排。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因素,设计验证方案。
《馒头发霉了》(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馒头发霉了》是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微小的生物》单元的第3课。
本课通过让学生认识霉菌,了解霉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观察馒头、橘子等常见的食物发霉现象,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这是在学生对菌类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不断扩大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课前查阅真菌的相关资料,以及准备发霉的馒头和橘子。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分三部分。
活动一:观察霉。
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的颜色和形态,并结合观察进行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表象;活动二: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霉菌的生长繁殖一般要受温度、湿度、阳光等因素的影响。
这三方面的因素可分为六个条件,对六个条进行组合,选择只有一个因素变化,另外两个条件相同的一组作为对比,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明确霉菌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及其中的原因,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三部分,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活动三:认识霉的功与过。
结合阅读教材,对霉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对霉的认识由表象上升到理性。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霉的特点,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究发霉所需的条件,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孩子从小对于生活中物体发霉现象就十分感兴趣,也十分熟悉,六年级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书本中获有关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但霉菌的模样和习性大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常识知识。
在技能方面,对观察和实验有了一定的基础。
探究食物发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食物发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探究食物发霉的原因以及影响发霉程度的因素,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食物的发霉情况,分析食物发霉的原理和预防措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 探究温度、湿度、食物水分含量等因素对食物发霉程度的影响。
3. 寻找有效预防食物发霉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面包、馒头、水果、蔬菜等易发霉的食物。
2. 实验工具:温度计、湿度计、微波炉、冰箱、保鲜膜、塑料袋等。
四、实验方法1. 温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三组,分别放置在常温(25℃)、低温(4℃)和高温(35℃)环境中。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温度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2. 湿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三组,分别放置在干燥、潮湿和非常潮湿的环境中。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湿度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3. 食物水分含量对发霉的影响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三组,分别进行微波炉烤干、正常放置和保持湿润处理。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水分含量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4. 对比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两组,一组放置在常温潮湿环境中,另一组放置在常温干燥环境中。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 结果:高温条件下面包发霉速度最快,其次是常温,低温条件下面包发霉速度最慢。
- 分析:温度是影响食物发霉的重要因素,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加速食物发霉。
2. 湿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 结果:潮湿环境中面包发霉速度最快,其次是干燥,非常潮湿条件下面包发霉速度较慢。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实验课——馒头发霉了 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3.馒头发霉了(实验课)教材分析:教科书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馒头发霉现象作为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想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馒头发霉现象作为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想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呢,通过对馒头发霉原因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世界,再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设计对比试验探究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能对实验现象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3、能通过实验认识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4、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
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食品、衣物等发生霉变的条件,对实验过程作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实自己的猜测。
教学难点:这是一项需要时间来观察和探究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实验中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步骤,了解实验目的,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实验操作,并能用合理的语言文字与大家进行交流。
教具、学具:1、学生准备:课前注意观察馒头以及其他食品发霉的现象,收集,并作好研究记录。
整理有关真菌的资料,放大镜,镊子,小碟。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发霉物品的资料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多媒体展示物体发霉的图片,看到了什么?2.动手动脑,实施探究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对比实验。
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进行了几天的实验观察,记录了不同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展示交流,得出结论1、各小组简要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
2、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食物发霉与水分、温度、光照等很多因素有关。
3、教师:通过大家的验证,我们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了解了使食物发霉的条件有很多三、应用拓展,质疑提升1、除了食物,还有很多物品上也有发霉的现象?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发霉的衣服、墙壁、人民币等的图片。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馒头发霉了》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构建高 效课堂。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呢?
一.抓好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抓好教学常规的准备。 三.激活学生活跃状态。 四.抓好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建。 五.抓好学生的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 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颠覆与重构,虽然与 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 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 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 标,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科学
教学课例名《馒头发霉了》 Nhomakorabea称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 1 单元《显
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 3 课。本课涉及的知识内容是课
标中生命世界领域下多样的生物中的常见的其它生物。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
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
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为四个部
分。第一部分,观察馒头或其他物品上的霉。通过用肉
眼、实物投影仪、显微镜进行观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
的颜色和形态,并结合观察画图进行描述,使学生充分 教材分析
认识霉的表象;第二部分,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霉菌
的生长繁殖一般要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两方
面的因素可分为四个条件,对四个条件进行组合,选择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
霉的条件。
教学目标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馒头发霉了方法一: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发霉与温度有关的实验器材:馒头、塑料袋(两个)、馒头实验步骤:1、把一个新鲜的馒头分成两块,分别装到两个塑料袋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
3、每天按时观察,看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并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先来。
实验现象:发现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长出霉菌。
实验结论:馒头发霉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的地方馒头发霉就快。
方法二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发霉与湿度有关的实验器材:馒头、放大镜、烧杯、吸管、水、塑料袋(两个)、实验步骤:1、把一个新鲜的馒头分成两块,分别装到两个塑料袋里。
一袋2、一袋馒头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3、每天按时观察,看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并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先来。
实验现象:发现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不滴水的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长出霉菌。
实验结论:馒头发霉与湿度有关,湿度大的地方馒头发霉就快。
二、实验名称:食用菌实验目的:认识菌类实验器材:放大镜、镊子、水盆、木耳、银耳、香菇实验步骤:1、借助放大镜观察带来的食用菌,会发现蘑菇根部有许多丝,这叫菌丝。
蘑菇头上面很光滑,叫菌盖。
蘑菇头的反面有一些褶皱,叫菌褶。
2、用镊子把“伞”柄撕开,发现有许多丝。
3、把干木耳放在白纸上敲一敲会掉下一些白沫,用放大镜观察看看会发现这些都是一些细细的丝。
三、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蜡烛的变化了解物质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镊子、纸、药匙、烧杯、蒸发皿、玻璃棒、三角架、石棉网实验步骤:方法有: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在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试验题一、探究馒头发霉的试验试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试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暖和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暖和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暖和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试验结论:暖和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试验试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试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试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需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试验试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试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试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试验材料:地球仪、蜡烛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渐渐旋转,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试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试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试验材料:蜡烛、地球仪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试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试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2024年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
2024年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馒头发霉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霉菌,了解霉菌的生活条件;探究食物保存的方法;学习科学观察与记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认识到食物保存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观察、记录等方法研究科学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掌握食物保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馒头、放大镜、霉菌标本、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食物保存容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发霉的馒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馒头会发霉?霉菌是如何生长的?2. 新课导入(1)展示霉菌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霉菌的特征。
(2)讲解霉菌的生长条件,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保存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通过观察、记录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保存方法对食物保质期的影响。
(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食物保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霉菌的生长情况。
(2)拓展思考: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六、板书设计1. 霉菌的生长条件2. 食物保存方法3. 科学观察与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存放的食物,记录保存方法及保质期。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延长食物保质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掌握食物保存方法?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有关霉菌的资料,了解霉菌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 教学难点解析: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掌握食物保存的方法。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3课。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了解了霉的基础上,探究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于哪些因素有关系。
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2、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块馒头,想办法让它长毛,你们做了吗?(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准备情况)2.提问:你们知道馒头上长的是什么吗?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知道是馒头长毛就是馒头发霉了,那么,霉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品上的霉1.出示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填表。
2.学生充分观察后,填写表格,进行集体交流。
3.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霉也是一种微生物。
霉有多种颜色,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
三、组织学生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1.谈话:关于霉,大家或许还想知道更多。
那就请你们阅读教材第9页上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霉菌的知识并进行交流。
2.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拓宽对霉菌的了解。
3.提问: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了?(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提醒他们留心观察生活)4.谈话:同学们对霉菌有了一定的了解,关于霉,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一起研究呢?(小组内交流问题,集体汇报,选择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5.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大家都想研究霉菌产生的条件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究霉产生的条件。
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节《馒头发霉了》。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了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食品腐败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关。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馒头发霉的原因,食品保存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馒头发霉的原因,理解食品腐败与微生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馒头、塑料袋、冰箱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馒头发霉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馒头的霉变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探究活动一:馒头发霉的原因(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馒头发霉了?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馒头发霉是因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 探究活动二:食品保存的方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食品腐败?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保存食品?(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建议,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食品腐败,还有哪些现象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关?六、板书设计馒头发霉了原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存方法:冷藏、干燥、密封等七、作业设计1. 描述馒头发霉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2. 列举三种食品保存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3. 观察生活中其他的微生物现象,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3 馒头发霉了教案3
3、馒头发霉了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操纵变量的探讨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明白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明白发霉的缘故,了解避免发霉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讨在什么情形下物体容易发霉难点:设计有操纵变量的探讨实验。
教学预备: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你在哪里见过霉?什么物体容易发霉?(学生自由发言)二、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想明白的问题)二、小组学习,自主探讨(一)观看霉的形态1.讲述:请大伙儿认真观看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为了看得更清楚,咱们能够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来观看,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显微镜下看到的霉。
有一点务必请大伙儿注意:观看完毕,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双手。
2.学生观看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超级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需借助显微镜,因此叫它微生物。
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二)猜想馒头发霉的缘故通过适才的观看,咱们对霉的种类和形态已经有所了解。
那么你们明白在哪些条件下馒头会发霉?(1)请大伙儿依照生活体会斗胆猜想,再请各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2)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三)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对如实验设计对如实验方案。
(1)讲述:同窗们的推想是不是正确,咱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如实验。
(2)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操纵变量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修改,取得比较合理的、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案)(3)交流方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彼此补充,以后再修改,使各自设计的方案加倍科学。
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优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生活中发酵技术》中第3节“馒头发霉”。
我们将详细探讨馒头发霉原因,解霉菌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止食品发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馒头发霉原因,理解霉菌生长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他们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霉菌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馒头发霉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馒头、霉菌标本、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霉馒头,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馒头发霉原因。
2. 例题讲解:(1)霉菌生长条件有哪些?(2)如何防止食品发霉?3. 讲解与演示:(1)讲解霉菌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
(2)演示显微镜下霉菌形态,让学生解霉菌结构特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下馒头发霉情况,分析原因。
(2)讨论如何防止食品发霉,提高食品保存方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霉菌生长条件和预防措施,形成共识。
六、板书设计1. 馒头发霉原因温度湿度营养物质2. 霉菌生长条件适合温度适当湿度营养物质丰富3. 防止食品发霉方法保持干燥低温保存适当通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馒头发霉原因。
(2)列举三个防止食品发霉方法。
2. 答案:(1)馒头发霉原因包括温度、湿度和营养物质等。
(2)防止食品发霉方法有:保持干燥、低温保存、适当通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解馒头发霉原因和防止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观察食品保存情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科学素养和生活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关注1. 理解霉菌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
2024年《馒头发霉了》优秀备课精彩教案设计
2024年《馒头发霉了》优秀备课精彩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微生物》中的第2课《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观察和分析馒头为什么会发霉,探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掌握简单的食品保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通过观察和分析馒头发霉的现象,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学会简单的食品保存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简单的食品保存方法。
难点:理解微生物与食品腐败的关系,掌握食品保存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馒头、霉菌、食品保存方法资料。
2. 学具:记录本、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发霉的馒头,引导学生观察馒头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会发霉?”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微生物的基本概念,讲解微生物与食品腐败的关系。
分析馒头发霉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食品发霉。
3. 随堂练习(5分钟)4. 实验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馒头在不同条件下发霉的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2.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的关系3. 食品保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调查家里食品的保存方法,分析其原理,并给出改进建议。
2.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各种食品保存方法的原理,如冷藏、冷冻、干燥、盐腌等,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实验环节是否顺利进行?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所学知识进行食品保存,观察效果,并分享心得。
组织学生参加食品保存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馒头发霉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微生物与我们》,详细内容为第3节“馒头发霉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认识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活条件,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生活条件,馒头发霉的原因。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理解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馒头、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发霉的馒头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馒头会发霉?2. 例题讲解(1)微生物的生活条件(2)馒头发霉的原因(3)如何防止馒头发霉3. 随堂练习(1)观察发霉的馒头,描述其外观特征。
(2)分析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如何避免。
4. 分组讨论5. 实验探究(1)观察微生物在馒头上的生长情况。
(2)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微生物生长条件。
六、板书设计1. 微生物的生活条件2. 馒头发霉的原因3. 防止馒头发霉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防止馒头发霉?答案:保持食物干燥、清洁,密封保存,避免微生物的生长。
2.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发霉的食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发霉食物的特征,分析其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解决方法是保持食物干燥、清洁,密封保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活条件和馒头发霉原因。
课后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微生物现象,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分组讨论4. 实验探究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
馒头发霉实验报告
馒头发霉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探究影响馒头发霉的因素。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2个新鲜的馒头、2个密封袋、温度计和水壶备好。
2. 实验组设置:将一个馒头放入密封袋中,放置在室温下;另一个馒头放入密封袋中,放置在温度比室温高的环境中。
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两个馒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温度。
观察时间为7天。
4. 实验结束:将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在室温下,馒头在第3天开始出现发霉现象,第7天已经严重发霉;在温度比室温高的环境中,馒头在第1天就已经开始出现发霉现象,第7天已经发霉得很严重。
结论:
1. 温度是影响馒头发霉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容易加速馒头的变质过程。
2. 将馒头密封可以延缓馒头发霉的进程。
实验建议:
1. 在买馒头时,要选择新鲜的馒头,以免容易发霉。
2. 在存放馒头时,要注意温度,不能存放在高温环境下。
3. 开封后的馒头应该及时密封,避免空气和水分进入,从而加速发霉。
4. 定期清洁存放馒头的容器,以减少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馒头发霉了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真菌与人类》第一节“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馒头发霉现象,探讨真菌的生长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和过程;2. 学习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3. 探讨如何防止食品发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和过程;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馒头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难点:如何防止食品发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馒头、霉菌、实验器材等;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发霉的馒头,引导学生思考馒头发霉的原因;2. 新课导入:讲解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馒头发霉的过程;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防止食品发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设计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并进行实验操作;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注意食品安全。
六、板书设计1. 馒头发霉的原因和过程;2. 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3. 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家中食品发霉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
答案:原因分析:食品受潮、保存不当、温度过高等;防治方法:保持食品干燥、密封保存、低温储存等。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霉菌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答案:观察记录:墙壁、面包、水果等发霉现象;分析:湿度、温度、食品种类等因素影响霉菌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馒头发霉的原因和过程,以及真菌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馒头发霉?——馒头发霉了科学教案
.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理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基本过程。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预防措施,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微生物繁殖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教学内容观察发霉的馒头,并让学生讨论发霉的原因,引出微生物的概念,介绍微生物
的特点和分类。
2.学生活动手工制作馒头,通过实验观察馒头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发霉情况。
3.教学反思和评价利用演示橱窗,展示不同的发霉食物及其成因,通过现象描述和图表展
示让学生更直观、深刻的认识食物发霉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1.问答连接教学法:发挥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示范教学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力量。
3.讨论教学法:穿插小组讨论,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加强理解力。
五、教学手段
1.PowerPoint,利用图片加强知识点的讲解。
2.专业科技课件,利用图表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实验器材,让学生亲手实践和感知。
六、教学评价
教学结束后,通过学生问答、实验质询、小组讨论和实验检验,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再次强调食物发霉及其预防措施。
<\br>。
发霉的馒头六年级科学教案
发霉的馒头六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发霉的馒头中霉菌生长的原因和条件。
2.了解霉菌对身体的影响,学会预防霉菌感染的方法。
3.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探究发霉的馒头中霉菌生长的原因和条件。
三、教学难点学会预防霉菌感染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发霉的馒头、放大镜、显微镜、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发霉的馒头并提问:你们看到这个馒头有什么感觉?你们知道这个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吗?引导学生发言,导出新课《发霉的馒头》。
2.学习新课(1)教师出示馒头上霉菌的放大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这些霉菌的颜色、形状、大小。
讨论它们可能是什么类型的霉菌。
(2)教师介绍霉菌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霉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3)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预防霉菌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总结归纳出预防霉菌感染的方法。
3.实验探究(1)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和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馒头发霉的情况,填写记录表。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条件下馒头发霉程度的不同。
4.巩固拓展(1)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对馒头发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存放食物,如何正确处理发霉的食物等。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食物容易发霉?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食物发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六、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第xx页“探究活动”。
2.搜集有关霉菌的资料,下节课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探究了馒头发霉的原因和条件,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了霉菌对身体的影响和预防霉菌感染的方法,对日常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但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六年级
组号
填表人
实验名称
探究馒头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时间
9月5日
器材: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保鲜袋、电冰箱
设计:将干、湿馒头分别同时存放在温暖、寒冷的环境下搁置一周,然后观察。
步骤:选用下表中实验条件的组合做对比实验,观察哪种条件下的馒头最容易发霉?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1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的保鲜袋放在温暖室内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暖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的保鲜袋放在温暖室内
3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的保鲜袋放在电冰箱里
4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的保鲜袋放在电冰箱里
分析:因为霉菌也是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水和温暖的温度。
结论: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