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日渐增长,高校科研收入、捐赠收入、基金收入等也不断增加,在这新形势下,迎来了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高潮。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使高校面临的债务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也不断扩大,同时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发展是我们高校财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就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展开深入研究。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36-02

中央于2010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在国家对教育投入增长的同时也对“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学校财务风险”提出了要求。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筹资办学资金已形成多元化格局,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财、科、费、产、社、基”(即财政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赠、基金收入)多渠道的筹措体制。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日

渐增长,高校科研收入、捐赠收入、基金收入等也不断增加。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高校面临的债务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也不断扩大,财务风险的日益加大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纲要》,进一步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发展是我们高校财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有效防范高校财务风险进行了浅析。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财务管理领域,其出发点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的作用导致损失的可能性。高校是专门从事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多方面服务的机构,是主要靠国家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对高校这种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的定义是指高校在各种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损失,致使债务到期无法清偿,事业运营资金不足,造成其不能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责、提供教育产品乃至危及其发展甚至生存的可能性。

二、高校财务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抓住

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每一所高校的愿望。在资金需求方面,学校正面临着大规模的“爬坡期”,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强烈,资金缺口仅靠学校挖掘内部资金潜力(内债)无法弥补,所以就需要引入外部资金(如:银行贷款)。资金的多元化和大幅度膨胀,对学校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虽然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得到了不断提升,但在管好、用好资金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高校仍存在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实际执行不到位,监督走过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经济管理较混乱,缺乏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资产损失浪费;利用虚假发票或掩盖不合规支出,或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采用“白条抵库”、虚构业务等方式贪污挪用资金。此外,出借银行账户、违规处理国有资产、未经批准擅自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高校投资校办产业亏损也比较严重。

三、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层风险意识不强。一是由于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处在国家预算约束下,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导致了高校领导层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二是高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在学校实施的一些重大项目,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组织专家论证。有些学校虽有“校财经领导小组”,但组成成员主要是校领导和有关处部领导,缺少法律、技术、经济等专业人员参与,因此对一些重大项目缺乏科学

的论证,造成决策有欠严谨,又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危机爆发,措手不及,无法有效的控制和抵御风险。以上因素是构成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2.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无章可循或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有章不循,使规章制度留于形式。有的高校在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中,没有按照《会计法》等法规和上级要求制定融资、投资、工程项目等重大经济事项实行决策的具体规则和程序;有的高校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少制度本身在设计上还存在缺陷,制度中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性条款,导致有的相关领导财经法规的法制意识淡漠,如:不按制度办事时,组织上也没有依据对其追究责任,使规章制度留于形式,致使出现了经济犯罪。(2)高校的内控制度严重滞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增强及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渠道趋势,使以往的内控制度和管理办法在不同程度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有的高校未把内控的原则体现在制度中。如:没有对重要岗位进行轮岗;没有把所有不相容岗位分离,一人多岗。使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形同虚设。

3.财务人员对客观环境的认知能力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财务人员认知能力不足,使应预见而未预见的情况时有发生;财务人员对环境变化趋势认识不足。他们每天忙于具体事务,缺少学习,缺乏对国家宏观环境形势变化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分析,风险意识淡漠,鉴别能力差。同时,业务量的不断增大,人员相对

不足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四、对建立健全高校各项机制,有效防范风险的思考

1.加强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高校应加强风险意识,特别是领导层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决策的始终。为防范风险,学校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高校应遵循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要根据高校财务风险的内容、特点以及对其评价指标的原则和要求,建立高校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全面、真实地反映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指标体系应从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和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三个方面来构建,对学校筹资能力及其稳定性、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学校收益能力及其合理性、学校发展能力及其持续性、现金流动能力等有代表性指标重点进行分析。通过学校会计报表等会计信息,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揭示潜在的财务风险。切实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一旦出现风险预警,应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从而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制度控制的核心是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确立约束相关组织和内部各岗位人员的行为,使其规范运作。因而要做到:(1)高校应强化自身的制度建设,通过规章制度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2)应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要集体研究决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3)加强关键岗位业务人员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