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
船舶动力装置概论..课件
![船舶动力装置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df00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e.png)
简单循环燃气轮机
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机组成,结构简单,适用于中小型 船舶。
复合循环燃气轮机
在简单循环基础上增加回热器和再热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 功率输出,适用于大型船舶和豪华游艇。
05
船舶核能动力装置
核能工作原理
核能工作原理
核能动力装置利用核反应释放 出的能量,通过一连串的物理 和化学反应,最终转化为推进
0 控制系统 4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蒸汽
轮机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安全 、稳定地运行。
蒸汽轮机的类型与特点
简单循环蒸汽轮机
简单循环蒸汽轮机是最基本的蒸汽轮机类型,由 锅炉、汽轮机和凝汽器组成,效率较低。
复合循环蒸汽轮机
复合循环蒸汽轮机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循环组成, 通过增加热力循环提高效率。
热电联产蒸汽轮机
主要用于大型船舶推进和 发电,具有体积大、重量 重、转速低、功率大等特
点。
中速柴油机
介于轻型高速柴油机和重 型低速柴油机之间,具有 较好的通用性和经济性,
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
03
船舶蒸汽轮机动力装置
蒸汽轮机工作原理
蒸汽轮机是一种利用蒸汽 推动叶轮旋转的发动机,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 理。
高温高压蒸汽进入蒸汽轮 机,通过喷嘴将蒸汽喷射 到叶片上,使叶轮旋转, 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曲轴连杆机构
包括曲轴、连杆、活塞等部件,将热能转 化为机械能。
配气机构
控制进气和排气的过程,包括气门、凸轮 轴等部件。
燃油系统
包括燃油泵、喷油嘴等部件,负责提供燃 油和喷射燃油。
柴油机的类型与特点
轻型高速柴油机
主要用于小型船舶推进和 辅助机械,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转速高、功率大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标准-2013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标准-2013](https://img.taocdn.com/s3/m/7ef786d1ad51f01dc281f19f.png)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适用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船舶动力机械与装置方向)、船舶工程技术(船机工程方向)、船机制造与维修等专业。
1、课程性质《船舶动力装置》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船舶动力机械与装置方向)的主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传动设备、船舶动力管路、船舶系统、船、机、桨工况配合,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类型、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今后从事的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的学习情境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目前用人单位对于用人需求和适任要求,贯彻“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适岗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船舶动力装置概论、船舶轴系、推进装置的传动设备、船舶动力管路、船舶系统、推进装置特性与配合、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等几大知识模块,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船舶动力装置方面的专业技能。
在实践中培养与人合作、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
3、课程培养目标课程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结构原理,具有船舶动力装置基本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的基本能力,并紧紧围绕“双证书”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达到中级轮机安装工、修理工的能力要求,为将来从事轮机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进行创新与综合能力的培育。
3.1知识(1)具备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基本性能指标和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等基本常识;(2)具备船舶轴系布置与设计的知识;(3)具备船舶推进装置的传动设备的知识;(4)具备船舶动力管路的知识;(5)具备船舶系统的知识;(6)具备船、机、桨工况配合的知识;(7)具备机舱规划与设备布置的知识。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dd13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9.png)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辅机、传动装置等;3. 帮助学生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性能指标及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船舶动力装置的优缺点,并能够提出改进措施;2. 培养学生具备船舶动力装置操作、维护及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船舶动力装置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航海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3.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船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为高中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船舶动力装置的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将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列出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解释其作用;3. 学生能够分析船舶动力装置的性能指标,并评价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4. 学生能够针对特定船舶动力装置,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5.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就船舶动力装置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沟通;6. 学生能够关注船舶动力装置的能源、环保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内容:动力装置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及其在船舶中的作用。
2. 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部分-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部分- 内容:主机、辅机、传动装置、推进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原理及功能。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新)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新)](https://img.taocdn.com/s3/m/9f6ec6c8b84ae45c3a358c25.png)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以介绍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型式和原理为主,同时兼顾船舶动力装置有关的基本计算,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船舶动力装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传动装置、管路系统、船、机、桨工况配合,轴系振动控制、动力装置经济性、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的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船舶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性能及相关的技术指标。
2.熟练掌握轴系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熟悉传动装置的功能与选型。
4.具备管路系统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的能力,能完成管路系统原理图的设计。
5.能进行简单的船、机、桨工况配合分析。
6.了解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常用计算方法,掌握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控制方法。
7.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及提高经济性的措施。
8.能看懂并分析机舱布置图,懂得基本的机舱布置方法。
9.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船舶动力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应在修完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本课后进行学习。
先修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这两门先修专业课涉及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中的相关重要设备。
后续课程:船舶管理、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这两门后续课程紧密衔接《船舶动力装置》的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基础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内容体系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地深入学习。
本章主要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及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
要求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组成部分;重点掌握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主要特点,了解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的原理及特点;重点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分类;了解对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要求。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f8b073aaeaad1f347933f29.png)
engineering major during the final semester . The course aims at developing learners’
modern methods of marine power plants design. Students enrolled in this course will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study the proces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arine shafting system and shafting centering
Materials)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论文 30%,大作业 40%,组内互评 10%,答辩 20%
1)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 国防工业出版 社 2)船舶动力装置 徐筱欣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船舶动力装置设计 高鹗 任文江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装置设计指南 李建光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NA413
学时 (Credit Hours)
32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f Marine Power Plant
备注说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 300-500 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A5.1,A5.4) 5. 掌握推进轴系的流程设计、较中设计方法;(A5.1,A5.4) 6. 掌握船舶供热系统、船舶电站设计方法和流程;(A5.1,A5.4) 7. 掌握船舶管路设计和设备选型的设计方法;(A5.1,A5.4) 8. 掌握机舱规划布置的内容和方法,;基本掌握机舱布置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大纲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8a9b3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8.png)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船舶动力装置是轮机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船舶轴系及传动装置设计、管路系统设计、主机与螺旋桨选型设计、推进轴系的振动及控制、船舶动力装置总体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方法。
2.设计思路船舶动力装置是轮机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观点,掌握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方法,灵活应用过去所学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设计的问题,为今后从事船舶动力装置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重点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原理与设计,使学生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船舶推进装置、船舶传动设备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布置设计原则;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的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管系、船、机、桨工况配合,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以后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内容编排如下:- 1 -(1)船舶动力装置引论: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常用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原理及特点,介绍推进装置的配置形式。
要求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柴油机动力装置;理解蒸汽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动力装置;了解联合动力装置等。
(2)主柴油机原理与选型:船用主柴油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主机选型论证方法。
要求掌握主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理解柴油机推进装置的选型分析;了解柴油机推进装置功率传递过程。
(3)船舶轴系设计:轴系的任务和组成,轴系零部件的选型与设计方法。
要求掌握轴系的布置设计、传动轴机构与设计、尾轴管装置的结构与设计;理解轴系部件的结构与选型;了解轴系负荷与合理校中。
(4)后传动设备原理与选型设计:传动设备的结构原理与特点,以及选型要求。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大纲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110f0e7375a417866f8f4e.png)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NA4142、课程名称(中/英文):船舶动力装置/Mrine Power Plant3、学时/学分:51/34、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船舶主机》《船舶辅机》等5、面向对象: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方向。
6、开课院(系)、教研室: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动力装置及自动化研究所7、教材、教学参考书:《船舶动力装置》,徐筱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朱树文,1980年9月相关法规和船级社入级规范。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船舶动力装置》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动力装置及自动化(轮机)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基本类型及特点、总体设计思想和技术发展;掌握推进轴系和传动装置的组成、结构原理及特性,轴系布置原理、计算和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船-机-桨工况配合性能分析;船舶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分析;船舶主机选型步骤与方法;动力装置经济性分析以及设计的综合评估方法等。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船舶动力装置》教学内容分为七部分,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1.1船舶动力装置的任务及组成1.2船舶动力装置的评价指标1.3船舶动力装置基本类型及特点1.4船舶动力装置总体设计思路要求:了解并熟悉船舶动力装置的任务及组成、评价指标和设计思路;基本掌握船舶动力装置评价指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基本类型及特点。
第二章船舶推进轴系2.1 推进轴系的功能、组成2.2 轴系的布置原理和校中设计2.3 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性能2.4 船舶推进轴系的设计要点要求:基本掌握推进轴系的功能、组成、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和性能特点;牢固掌握轴系的布置方法及校中设计方法;掌握轴系的设计要点。
第一章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第一章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749d247964bcf84b9d57b66.png)
此外,在一些专用船舶上,还设有其它相应的甲板机械,如滚 装船的跳板和升降平台、打捞船的打捞设备、挖泥船的挖泥设备、 渔船的网具收放设备等,都属于甲板机械的范畴。
15
船舶装置动力概论
第一节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其组成
12
船舶装置动力概论
第一节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其组成
2.辅助装置
(2)辅助锅炉装置 辅助锅炉装置是利用燃料燃烧的热量的能量,对
水加热产生蒸汽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锅炉产生的蒸 汽,满足对燃油和润滑油的加热、空气调节和取暖、 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要。辅助锅炉装置由辅助锅炉及 为它服务的燃油、给水、鼓风、送汽设备及管路、阀 件等组成。
第六章 船、机、桨工况配合特性
第七章 机舱规划与设备布置
2
第
第三节
船舶动 力装置 的基本 性能指
标
一 章 知
识
树
船舶 动力 装置 概论
3
船舶装置动力概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叙述和理解船舶动力装 置的定义、作用及其组成; 2.正确叙述和掌握船舶动力装 置的类型、特点及其基本组成; 3.正确叙述和掌握船舶动力装 置的基本特性指标; 4.正确叙述对船舶动力装置的 一般要求; 5.了解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发 展概况。
• 组成:它主要由传动轴、支 承传动轴用的轴承和轴系附 件等组成。
图1-1 船舶推进装置示意图 1-遥控操纵台;2-主机(柴油机); 3-传动设备;4-轴系;5-推进器(螺旋桨)
10
船舶装置动力概论
第一节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其组成
2.辅助装置
在动力装置产生能量的诸装置中,除了直接产生船舶推 进动力的装置外,还有产生其他使用能量的装置,以保证船 舶的正常运行、作业、人员生活需要。因此,辅助装置是指 提供船舶除推进装置以外其它所需能量的设备。一般包括船 舶电站、辅助锅炉装置、液压泵站和压缩空气系统等,它们 分别产生电能、蒸汽热能、液压能和压缩空气供全船使用。
《船舶动力装置》课件
![《船舶动力装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7879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9.png)
PART 06
船舶动力装置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燃料电池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船舶动力 装置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有效降低碳排放。
电力推进系统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推进方式,电力推进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和灵活 性,未来可能成为大型船舶的首选动力形式。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船舶 动力装置的智能监控、预测性维护和优化管理。
汽轮机
利用蒸汽做功,驱动船舶前进。
蒸汽发生器
将反应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产生蒸汽。
循环泵
将冷却剂循环流动,将热量从反应堆带出。
核动力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启动与停机
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启动和停机,确保安全运行。
维护与检修
定期对核动力装置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辐射防护
采取措施降低辐射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确保安全运行。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船舶动力装置》 PPT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 船舶柴油机 • 船舶燃气轮机 • 船舶蒸汽轮机 • 船舶核动力装置 • 船舶动力装置的未来发展
PART 01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船舶动力装置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船舶动力装置是指为船舶提供推 进动力和辅助动力的所有设备、 设施和系统的总称。
船舶动力装置的市场趋势
市场竞争格局
01
全球船舶动力装置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市场份额主要由几
家大型企业占据。
技术创新驱动
02
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创新是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拥有先进
《船舶动力装置》教学大纲.
![《船舶动力装置》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6958ec5022aaea988f0f0c.png)
《船舶动力装置》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船舶动力装置》是海洋船舶电气专业高职班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包含柴油机和船舶辅机,柴油机是船舶前进的主动力,也是船舶发电装置的原动力,还是救生艇的推进装置和应急消防泵的动力来源。
船舶辅机是指船舶动力装置和船舶正常营运以及船员生活服务的各种辅机机械,包括船用泵和其它机舱辅机(空气压缩机、海水淡化装置以及辅助锅炉等),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防污染设备。
牢固掌握柴油机推进的一般海洋运输船舶主要机舱辅机、液压甲板机械、制冷装置、空调装置、防止海洋污染装置等主要型式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管理;判断工况和分析故障的基本方法;经过拆装实习、设备操作训练和航行实习后,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有:熟练操纵主要常用辅机的起停,进行日常运行的当班检查和养护,能拆装常用船用泵、空压机、检查测量和更换备件,会调整各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必须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现代船舶柴油机的原理、结构和性能。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船舶辅助机械结构、原理及管理要点3修完本课程,学生应具有对轮机设备故障的判断和机理分析能力,并具有排除常见故障的技能。
1.掌握船舶柴油机的整体结构和零部件的具体结构,对各主要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着重对机械负荷进行分析,从而对易损件常见故障的机理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2.掌握船舶柴油机通用的各种燃油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喷油定时、喷油量的3.4.了解船舶柴油机操纵系统的要求、功用、结构原理5掌握分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管理要点6.了解船用泵结构、性能、工作原理7.掌握空压机结构、工作原理及管理要点8.掌握船用锅炉结构、系统及管理要点9.了解液压舵机工作原理及组成10了解液压起货机工作原理及组成11.了解制冷、空调组成及工作原理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42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参见课时分配表: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一:柴油机基本知识柴油机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特点;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船舶柴油机的类二:柴油机结构和主要机件柴油机主要部件的工作条件、结构特点及其材料;四冲程、二冲程柴油机各部件的作用、工作条件、要求、常见故障和管理。
《 船舶动力装置 》课程教学大纲.
![《 船舶动力装置 》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8c28af7aa00b52acfc7ca38.png)
GDOU-B-11-213《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轮机工程(陆上)专业的主干专业课。
主要内容有: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船舶推进装置、船舶后传动设备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布置设计原则;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的基本知识。
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广、理论性强,是从事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制造、研究和管理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船舶动力装置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轮机工程专业(陆上)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重点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原理与设计,使学生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船舶推进装置、船舶后传动设备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布置设计原则;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的基本知识;机舱机械设备的布置与规划原则。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管系、船、机、桨工况配合,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以后的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动力装置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从事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制造、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具有如下基本技能:掌握轴系及推进装置各主要设备、船舶后传动设备的构造及初步设计能力;能根据使用要求,正确选用船舶有关机电设备;了解各种管路的布置设计原则;初步学会推进装置工况调节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 熟练掌握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性能及相关的技术指标。
2. 熟练掌握船舶推进装置的组成、布置、型式及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
3. 了解各种后传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选型。
4. 具备管系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的能力,能完成管系原理图的设计。
5. 能进行简单的机桨工况配合分析。
6. 能看懂并分析机舱布置图,懂得基本的机舱布置方法。
三、面向专业:轮机工程(陆上)专业四、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设计2018年度-2018年度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设计2018年度-2018年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a4ec5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a.png)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设计2018年度-2018年度《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Marine Power Engineering二、课程编号:0802011三、学时与学分:48h/3+3w/3四、先修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原理、轮机工程导论五、课程教学目标:1. 掌握船舶动力装置原理、特点及选型方法,学会为给定船舶选择动力装置型式。
2. 掌握船舶柴油机推进装置总体设计步骤,重点学会主要设备选型与设计的方法。
3. 熟悉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性能,基本具备分析动力装置的工况特性的能力。
4. 掌握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学会为给定船舶配置必须的管路系统。
六、适用学科专业轮机工程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船舶动力装置总论(4学时)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推进装置设计(10学时)推进装置设计的内容推进装置型式的确定与选型分析轴系的任务,组成与设计要求轴系的布置设计传动轴的组成与设计支承轴承与轴系附件轴系零部件的材料轴系合理校中设计●船舶后传动设备(8学时)概述船用摩擦离合器船用减速齿轮箱船用液力偶合器船用弹性联轴器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船舶管路系统(12学时)燃油管路滑油管路冷却管路压缩空气管路排气管路舱底水系统压载水系统消防系统供水系统机舱通风管路船舶空调系统管路附件,管路计算和布置●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10学时)概述船、机、桨的基本特性机桨匹配典型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船、机、桨在变工况时的配合●船舶动力装置设计(4学时)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观点、内容与程序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发展概况总体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机舱中机械设备的布置与规划●课程设计(3周)(一)题目:船舶艉轴艉管装置的设计与计算(二)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熟悉船舶艉轴艉管装置的结构型式;掌握艉轴艉管装置设计与计算的方法;了解艉轴艉管装置与船舶总布置、型线和船体结构的相互关糸;学习主要零部件材料选取及相关标准应用的方法;学习推进装置主要配套设备的.选型步骤。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课件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e170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e.png)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工作流程
启动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在启动时, 需要完成预热、润滑和点火等准 备工作,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
运行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在运行过程 中,需要持续监测各种参数,如 温度、压力、转速等,以确保装 置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停止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在停止工作 时,需要进行冷却、清洗和排污 等操作,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
功能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为 船舶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实现航行、 操纵和作业等任务。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分类
按能源类型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可分为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电动机等类型。
按推进方式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可分为直接推进和间接推进方式,其中直接推进方式是指 发动机直接驱动推进器,间接推进方式则通过传动系统实现发动机与推进器之 间的动力传递。
序。
定期维护
03
按照维护计划定期对主推进动力装置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装置
确保主推进动力装置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 阀等。
警示标识
在危险区域或设备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
随着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船舶主推进动 力装置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材料的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
引入新技术,如电力推进、燃料电池等,以实现船 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节能减排和智能化。
采用新型材料,如高强度轻质材料,以提高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效率和性能。
维护和检修技术的改进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e5c7d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6.png)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船舶动力装置》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船舶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重点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原理与设计,使学生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船舶推进装置、船舶传动设备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布置设计原则;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的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管系、船、机、桨工况配合,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以后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从事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如下基本技能:掌握轴系及推进装置各主要设备、船舶后传动设备的构造及初步设计能力;能根据使用要求,正确选用船舶有关机电设备;了解各种管路的布置设计原则。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 熟练掌握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性能及相关的技术指标。
2. 熟练掌握船舶推进装置的组成、布置、型式及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
3. 了解各种后传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选型。
4. 能进行简单的机桨工况配合分析。
5. 能看懂并分析机舱布置图,懂得基本的机舱布置方法。
三、教学内容结构第一部分船舶动力装置总论第二部分推进装置设计第三部分船舶传动设备第四部分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和匹配第五部分船舶推进节能和特种推进器第六部分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船舶动力装置总论教学要点:1、正确叙述和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任务及组成2、正确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特征、性能及结构概况主要内容:第一节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什么是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都有什么第二节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几种船舶动力装置的应用、优缺点重点: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应用、优缺点2、汽轮机动力装置的应用、优缺点3、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应用、优缺点4、联合动力动力装置的应用、优缺点5、核动力动力装置的应用、优缺点第三节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本节包含:1、船舶动力装置的性能指标、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指标、船舶动力装置的经济指标。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66f82e658f5f61fb73666a3.png)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英文译名:Technical Management of Marine Propulsion Installation总学时:54(课堂讲授时数)二、适用专业轮机工程三、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轮机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很强的课程。
轮机工程专业其他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本课程的先导,本课程是这些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深化、补充和系统化。
其教学内容涉及“STCW 公约(78/95)”规定的七项职能的两大功能模块(轮机工程和船舶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与保护海洋环境的基本知识和意识概念,增强安全意识和提高技术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满足最新“STCW公约”的有关规定和强制性要求,以及企业单位对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一)船舶动力装置概论内容包括: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和基本性能指标,机舱布局及原则等。
教学要求:了解和熟悉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和机舱布局及原则等。
(二)船舶推进装置内容包括:船舶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传动轴系、传递设备、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侧推器及其管理、船舶推进装置的管理等。
教学要求:熟悉船舶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传动轴系、传递设备、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侧推器及其管理、船舶推进装置的管理等。
(三)推进装置的工况配合特性内容包括: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各种航行条件下推进装置工况配合特性等。
教学要求:掌握船、机、桨的相互作用和螺旋桨的选配、各种航行条件下推进装置工况配合特性。
(四)船舶管路系统的管理内容包括:船舶管路与附件、动力系统及管理、船舶压载水系统及管理、船舶舱底水系统及管理、船舶消防水系统及管理、船舶其他管路系统及管理等。
教学要求:熟悉船舶管路与附件、动力系统的管理、船舶压载水、舱底水、消防水系统的管理、船舶其他管路系统的管理等。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通用课件船舶推进装置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通用课件船舶推进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84b849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a.png)
为船舶提供动力,使船舶能够按照需 要实现各种航行状态,包括前进、倒 退、停泊等,并满足船舶在各种工况 下的推动需求。
船舶推动装置的分类与特点
船舶推动装置的分类
按照能源类型,船舶推动装置可以分为柴油机推动装 置、蒸汽轮机推动装置、燃气轮机推动装置、电动机 推动装置等。
船舶推动装置的特点
长船舶使用寿命。
高性能绝缘材料
03
采用新型高性能绝缘材料,提高船舶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
行稳定性。
推动装置的创新设计
1 2
高效推动器设计
研发新型高效推动器,如对转桨、泵喷推动器等 ,提高船舶推动效率和节能减排性能。
多模式推动系统
结合电力推动和其他新型推动方式,实现船舶推 动系统的多模式运行,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推动器
推动器是船舶推动装置的执行部件,负责将主机产生的动力 转化为推力,推动船舶前进。
推动器包括螺旋桨、喷水推动和空气推动器等,根据船舶 类型和航行条件选择合适的推动器类型和尺寸。
工作原理
船舶推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主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设备传 递到推动器,推动器将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推力,推动船 舶前进。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通用课件
• 船舶推动装置概述 • 船舶推动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船舶推动装置的维护与管理 • 船舶推动装置的节能与环保技术 • 船舶推动装置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船舶推动装置概述
船舶推动装置的定义与作用
船舶推动装置
是指安装在船上,通过某种情势的能 量转换,将一定量的动力转化为推动 力,使船舶产生运动或保持一定速度 的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的总称。
02
船舶推动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主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以介绍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型式和原理为主,同时兼顾船舶动力装置有关的基本计算,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船舶动力装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传动装置、管路系统、船、机、桨工况配合,轴系振动控制、动力装置经济性、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的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船舶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性能及相关的技术指标。
2.熟练掌握轴系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熟悉传动装置的功能与选型。
4.具备管路系统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的能力,能完成管路系统原理图的设计。
5.能进行简单的船、机、桨工况配合分析。
6.了解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常用计算方法,掌握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控制方法。
7.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及提高经济性的措施。
8.能看懂并分析机舱布置图,懂得基本的机舱布置方法。
9.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船舶动力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应在修完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本课后进行学习。
先修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这两门先修专业课涉及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中的相关重要设备。
后续课程:船舶管理、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这两门后续课程紧密衔接《船舶动力装置》的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基础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内容体系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地深入学习。
本章主要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及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
要求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组成部分;重点掌握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主要特点,了解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的原理及特点;重点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分类;了解对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重点)识记: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理解: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主要优缺点应用: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适用船舶类型(二)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重点)识记: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定义理解: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中公式的主要参数含义应用:船舶动力装置经济指标的运用(三)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次重点)识记: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部分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应用:不同类型船舶动力装置的差异(四)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一般)识记: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要求理解:续航力、操纵性的含义应用:提高船舶动力装置经济性的措施第2章船舶轴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推进装置的轴系布置方法、轴系主要部件、轴系运转与强度计算问题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
本章主要讲授推进装置的型式及特点、船舶轴系的组成与布置、船舶轴系的主要部件、船舶轴系的运转状况与强度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要求重点掌握几种典型的推进装置型式及特点;重点掌握船舶轴系的布置原则、尾轴管装置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实现的功能;掌握螺旋桨轴、中间轴、推力轴及其轴承的结构特点和布置特点;了解船舶轴系的运转受力特点、为确保轴系安全可靠工作必须进行的强度计算和合理校中设计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典型船舶推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重点)识记:直接传动推进装置、齿轮传动推进装置、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电力传动推进装置、喷水推进装置的传动方法理解:五种型式的推进装置的主要特点应用:不同推进装置的适用船型(二)船舶轴系的布置方法(重点)识记:船舶轴系的布置原则理解:船舶轴线位置的确定应用:轴系倾斜角与偏斜角根据不同船舶特点的具体确定(三)尾轴管装置的结构及功用(重点)识记:尾轴管装置的组成部件、常用尾轴承的材料、尾轴管密封装置的主要类型理解:尾轴管密封装置的作用应用:水润滑与油润滑尾轴管装置的密封型式区别(四)推力轴承的工作原理(次重点)识记:推力轴承的结构理解:推力轴承承受较大推力的原理应用:形成楔形油膜的过程(五)螺旋桨轴、中间轴、推力轴的结构特点和布置特点(次重点)识记:螺旋桨轴、中间轴、推力轴的基本结构理解:螺旋桨轴的结构特点、中间轴的布置原则及中间轴承的位置应用: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应用(六)船舶轴系的运转受力特点(一般)识记:船舶轴系的受力类型理解:船舶轴系工作条件恶劣的原因应用:不同海况和工况下船舶轴系受力特点(七)船舶轴系的强度计算和合理校中设计方法(一般)识记:船舶轴系强度计算公式理解:船舶轴系合理校中的方法应用:扭转振动、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的计算、测试第3章推进系统的传动装置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推进系统的传动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基本特性、选用原则等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
本章主要讲授船用齿轮箱、船用液力耦合器、船用摩擦离合器、联轴器和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结构、作用和特性。
要求重点掌握船用齿轮箱的性能参数、弹性联轴器的作用与类型、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特点;掌握船用摩擦离合器的种类及选型要求、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基本工作特性;了解船用齿轮箱的类型、船用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船用齿轮箱的性能参数(重点)识记:主要性能参数的概念理解:标定传递能力的含义应用:减速比的换算(二)弹性联轴器的作用与类型(重点)识记:弹性联轴器的类型理解:弹性联轴器的作用应用:橡胶高弹性联轴器与金属高弹性联轴器的应用(三)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特点(重点)识记:可调螺距螺旋桨的主要特点理解:结合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基本工作特性分析其优点应用: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应用(四)船用摩擦离合器的种类及选型要求(次重点)识记:船用摩擦离合器的分类理解:选用船用摩擦离合器的具体要求应用:船用摩擦离合器针对动力系统不同工况的工作状态(五)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基本工作特性(次重点)识记: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特性曲线理解: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工作特性分析应用:螺旋桨进速系数对不同船舶工况的适应(六)船用齿轮箱的类型(一般)识记:减速机组、倒顺减速机组及并车机组的分类理解:多机并车机组的结构特点应用:不同船用齿轮箱的应用(七)船用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一般)识记:船用液力耦合器的基本结构组成理解:船用液力耦合器的液力传动原理应用:船用液力耦合器不同工作状态的区分第4章船舶动力管路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五大船舶动力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组成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
本章主要讲授船舶燃油管路系统、滑油管路系统、冷却管路系统、压缩空气管路系统和排气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组成。
要求重点掌握船舶燃油管路系统和滑油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冷却管路系统的分类及各种冷却系统的特点;掌握压缩空气管路系统和排气管路系统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燃油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重点)识记:燃油管路系统的功能理解: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关设备工作原理应用:结合实船设计图纸分析燃油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二)滑油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重点)识记:滑油管路系统的主要设备理解:不同润滑形式的工作原理应用:结合实船设计图纸分析滑油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三)闭式冷却管路系统分析(重点)识记:闭式冷却管路系统的组成理解:冷却水循环的工作原理应用:结合实船设计图纸分析冷却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四)压缩空气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次重点)识记:压缩空气管路系统的作用及组成理解:压缩空气管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图分析应用:结合实船设计图纸分析压缩空气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五)排气管路系统的作用及设计要求(次重点)识记:排气管路系统的主要型式理解:对排气管路的设计要求应用:排气管路系统中消声器、废气锅炉等配置的方法(六)中心冷却系统(一般)识记:中心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理解:中心冷却系统的特殊性应用:中心冷却系统的应用第5章船舶管路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船舶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相关设备的选型计算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
本章主要讲授船舶舱底水管路系统、压载水管路系统、消防管路系统、供水系统、机舱通风管路系统及船舶空调管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
要求掌握几种船舶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其中要求重点学习舱底水管路系统、压载水管路系统及供水管路系统。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舱底水管路系统、压载水管路系统及供水管路系统(重点)识记:各管路系统的相关计算理解:各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图例分析应用:各管路系统设计要求(二)消防管路系统及机舱通风管路系统(次重点)识记:消防泵的选型计算、风机布置原则理解:各种消防系统的图例分析应用:不同消防系统的灭火类型(三)船舶空调管路系统(一般)识记:空调舱室区域风量平衡计算理解:空调区域与空调系统的划分方法应用:船舶空调系统的选择、空调器的选型第6章船、机、桨工况配合特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船、机、桨的能量关系,船、机、桨的基本特性、能量转换与稳态配合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
本章主要讲授对船、机、桨的能量关系,各自的基本特性,能量转换与配合性质,典型推进装置的稳态特性与配合,要求重点掌握船、机、桨的特性、配合与工况,并能对稳态特性与配合进行分析,了解船、机、桨在变工况时的配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船、机、桨的能量关系(重点)识记:基本概念理解:特性曲线、配合点和工况的含义应用:船、机、桨的能量关系分析(二)船、机、桨的基本特性(重点)识记:柴油机的主要特性、船舶阻力特性、螺旋桨推进特性理解:船、机、桨特性曲线分析应用:航速与转速的转换关系(三)船、机、桨的能量转换(重点)识记:推进装置各种功率的概念理解:船、机、桨配合时的三种储备方法应用:工作区域的划分、螺旋桨设计负荷点的确定(四)船、机、桨的稳态配合性质(次重点)识记:不同传动形式的稳态特性基本计算理解:稳态配合的基本原理应用:根据稳态配合进行能量的合理利用(五)船、机、桨的变工况配合(一般)识记:变工况的概念理解:系泊工况、过渡工况等变工况的曲线图分析应用:船舶在营运变工况下的管理策略第7章船舶推进轴系的扭转振动与控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船舶推进轴系的扭转振动数学模型、计算方法、振动控制方法进行较为系统地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