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讲课教案
电大答案形成性考核册及心理学答案
电大【心理学】形考作业一:填空题1、心理现象2、心理过程个性心理3、个性倾向个性心理4、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5、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6、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终末环节7、痕迹 8、心理发展 9、指向和集中10、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呼吸运动的变化 11、目的性意志性二、单选题1、A 2、D 3、A 4、C 5、B三、简答题(只提供要点)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1) 描述和阐明人的心理现象;(2)侧量和预测人的心理现象;(3)理解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2、大脑的反射活动包括哪几个环节?答:(1)开始环节;(2)中间环节;(3)终末环节。
3、为什么说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要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制约作用;(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4、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1)有意识性;(2)意识的能动性;(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5、什么是注意?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关系:注意是一种大家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过程。
它总是和心理过程联系着。
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答:(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四、论述题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参见P302、请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自己的注意特征。
参见P44电大【心理学】形考作业二:填空题1、感觉器官2、外部感觉内部感觉3、整体反应4、预定目的主动的系统的5、人脑6、输入编码存贮提取7、编码贮存8、暂时性永久性9、客观事物10、概括性间接性11、一般的本质的1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3、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14、渲染性15、高级情感二、多项选择题1、D2、ABCDE3、ABC4、ABC5、ABCD6、B7、CD8、A9、ABC 10、ABCDE 11、BCD三、问答题(只提供要点)1、答:共同点——二者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含答案
名师整理优异资源电大心理学形成性查核册答案《心理学》形成性查核第一次作业一、不定项选择题1. 忽然的叩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扰乱。
A .任意注意B .不任意注意C .任意后注意D.注意的摇动2.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忘记的进度是不平衡的,它表现为()。
A .中间稍快B .中间稍慢C .先快后慢D .先慢后快3. 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这类学习属于()。
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意义学习D .机械学习4.人们依据已有信息,从不一样角度出发,找寻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想活动,属于以下哪一种种类的思想?()A .惯例思想B .详细形象思想C .发散思想D .创建性思想5. 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类现象的发生,主假如受了()的影响。
A .定势B.正迁徙C .原型D.负迁徙6. 人类拥有的五种基本情绪是()。
A.羞愧、愤慨、惧怕、怜悯、快乐B.怨恨、快乐、悲痛、憎恶、难过C.愤慨、惧怕、快乐、伤心、难过D.愤慨、喜爱、惧怕、羞愧、憎恶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A.激情 B.心境C .应激D.以上一个也不是8. 一般来说,()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
A .中等B.弱C .强 D. B 和 C 都是9. 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 A .编码、提取、储存)。
B .编码、储存、提取C .提取、编码、储存D.储存、提取、编码10. 属于马斯洛需要理论内容的有(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
C .成功需要D .尊敬需要11. 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A .生理心理学B .实验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人品心理学)。
12. “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派是()。
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不行能的D.以上一个也不是13.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必定对象的()。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集中14. 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要点,以惹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2023年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心理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共28分)1. 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旳, 个体所具有旳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旳过程, 或信息加工旳过程, 这是人旳心理旳最基本旳过程。
3.观测法: 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 对心理现象旳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旳观测, 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旳规律旳措施。
4.试验法: 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旳条件, 并对其引起旳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旳措施。
根据试验情境旳不一样, 试验法可分为试验室试验法和自然试验法两种。
5. 意识: 是指个体所拥有旳对现实生活旳知觉体验。
6. 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旳指向与集中。
7. 催眠: 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旳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旳、类似睡眠又非睡眠旳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 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旳最初阶段。
外部旳物理刺激作用于人旳感觉器官, 人旳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旳属性, 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旳过程, 就是感觉。
9.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旳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头脑旳分析与解释后, 产生对事物旳整体认识, 这就是知觉。
10. 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旳最小刺激量。
11. 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旳差异阈限, 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旳第一种“自然定律”-韦伯定律, 该定律旳关键观点是: 引起最小可觉差旳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旳比值是一种常数。
12. 似动: 是指在一定旳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旳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或者在没有持续位移旳地方, 看到了持续旳运动。
似动旳重要形式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 有三类视锥细胞, 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一样波长旳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一样波长旳光刺激时, 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一样旳颜色感觉。
14. 对立过程理论: 对立过程理论认为, 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旳系统, 每个系统包括两种对立旳成分, 分别是红-绿, 蓝-黄和黑-白。
实用心理学-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实用心理学一、单选题1.根据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微笑能带来开心情绪B.感觉到开心才会微笑C.感觉到害怕才会发抖D.感觉到悲伤才会哭泣E.感觉到生气才会动手打人正确答案: A2.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包括()。
A.学科B.教育C.体能D.运动E.状态正确答案: C3.关于思维形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B.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C.判断是对于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D.推理表现出人对事物的评价、情感和愿望E.每一个推理都必须包含前提和结论正确答案: D4.借助于会见和问卷或各种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验法D.个案法E.相关法正确答案: B5.找工作时,既想当老师获得尊重与地位,又想自己创业能够自由支配时间。
这是()。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多重趋避冲突正确答案: B6.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
A.情绪产生自外周神经系统B.情绪的发生不在中枢神经系统C.情绪具有动机作用D.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是同步发生的E.不同情绪有不同的发生机制正确答案: D7.思维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E.启发正确答案: E8.利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和评定个体的能力、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等心理方面的一种研究和诊断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验法D.个案法E.相关法正确答案: C9.古人讲,“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通过观测云朵和太阳的变化来预知天气,这体现了思维的()。
A.抽象性B.形象性C.概括性D.间接性E.情境性正确答案: D1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实验方法对记忆的保持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以下不符合遗忘进程规律的是()。
A.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B.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的发展速度较快C.遗忘的发展速度开始较快,后来逐渐缓慢D.遗忘的速度最终稳定在一个水平上E.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先慢后快正确答案: E11.常使用盒子装东西,却想不到用它来做放置蜡烛的平台,这属于()。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实用心理学】形考作业一一、填空: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脑的功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学习形式。
3.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单选题:1.以下哪一项不能正确描述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2.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想象)。
3.注意的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4.实验室要控制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是(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
(创造性)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已经记住了的东西,如果不再进行复习,保存量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遗忘的速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慢。
他根据遗忘和时间的关系绘制了一条曲线,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遗忘曲线。
3.错觉:根据知觉时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称为错觉。
4.MURKER学习策略系统:该学习策略系统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组:一组是基本策略系统,主要直接对学习材料的,该组策略主要又包括领会与保持策略、提取与应用策略;二是支持策略系统,主要用于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体系,维持适当的学习心态。
该组策略又包括计划与时间安排策略、专心管理策略、监控与诊断策略。
四、简答: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现象包括几个方面:1.认知过程与学习;2.动机与情绪;3.心理特征;4.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5.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2.良好注意的品质有哪些?答:良好注意的品质包括:(1)大的注意广度;(2)好的注意的稳定性;(3)良好的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的快。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最新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心理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电大本科【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最新)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心理学】形考作业一:填空题1、心理现象2、心理过程个性心理3、个性倾向个性心理4、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5、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6、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终末环节7、痕迹8、心理发展9、指向和集中10、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呼吸运动的变化11、目的性意志性二、单选题1、A2、D3、A4、C5、B三、简答题(只提供要点)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1) 描述和阐明人的心理现象;(2)侧量和预测人的心理现象;(3)理解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2、大脑的反射活动包括哪几个环节?答:(1)开始环节;(2)中间环节;(3)终末环节。
3、为什么说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要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制约作用;(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4、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1)有意识性;(2)意识的能动性;(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5、什么是注意?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关系:注意是一种大家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过程。
它总是和心理过程联系着。
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答:(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四、论述题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参见P302、请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自己的注意特征。
参见P44【心理学】形考作业二:填空题感觉器官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整体反应预定目的主动的系统的人脑输入编码存贮提取编码贮存暂时性永久性客观事物10、概括性间接性11、一般的本质的1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3、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14、渲染性15、高级情感二、多项选择题1、D2、ABCDE3、ABC4、ABC5、ABCD6、B7、CD8、A9、ABC10、ABCDE 11、BCD三、问答题(只提供要点)1、答:共同点——二者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
《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实用心理学作业 1 (第1—3章)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与学习)、(动机与情绪)、(心理特性)、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组成。
4.行为主义心理学以(行为)为研究内容,强调人的行为是(后天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5.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叫(观察法)。
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7.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弱)。
8.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9.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10.知觉的心理特征包括(知觉组织性)和(知觉恒常性)两个方面。
11.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2.(韦伯)定律定律认为,差别感觉域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13.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体验,在心理学上叫做(意识)。
14.(潜意识)是相对意识存在的,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15.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6.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的注意现象,叫做(注意的分配)。
17.(分心)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注意中心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
18.(随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选择题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 )A.马斯洛B.罗杰斯C.詹姆斯D.华生2.心理学史上,采用“内省”法以探究人“心”之结构的是(B )A.亚里士多德B.冯特C.洛克D.杜威3.心理科学的功能在于(D )A.认识内外世界B.调控行为C.预测未来D.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4.用潜意识、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内在动力的是(B )A.认知心理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心理学派D.行为主义心理学派5.提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的观点的学派是(C )A.认知心理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心理学派D.行为主义心理学派6.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的心理差异的方法是(B )A.问卷法B.测验法C.访谈法D.调查法7.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D 4.A 5.C 6.D 7.A 8.C 9.A 10.B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
A .生理心理学B .实验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人格心理学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3.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5.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6.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9.“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10.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3.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电大本科【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最新)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心理学】形考作业一:填空题1、心理现象2、心理过程个性心理3、个性倾向个性心理4、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5、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6、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终末环节7、痕迹8、心理发展9、指向和集中10、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呼吸运动的变化11、目的性意志性二、单选题1、A2、D3、A4、C5、B三、简答题(只提供要点)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1)描述和阐明人的心理现象;(2)侧量和预测人的心理现象;(3)理解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2、大脑的反射活动包括哪几个环节?答:(1)开始环节;(2)中间环节;(3)终末环节。
3、为什么说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要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制约作用;(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4、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1)有意识性;(2)意识的能动性;(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5、什么是注意?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关系:注意是一种大家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过程。
它总是和心理过程联系着。
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答:(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四、论述题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参见P302、请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自己的注意特征。
参见P44【心理学】形考作业二:填空题感觉器官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整体反应预定目的主动的系统的人脑输入编码存贮提取编码贮存暂时性永久性客观事物10、概括性间接性11、一般的本质的1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3、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14、渲染性15、高级情感二、多项选择题1、D2、ABCDE3、ABC4、ABC5、ABCD6、B7、CD8、A9、ABC10、ABCDE11、BCD三、问答题(只提供要点)1、答:共同点——二者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实用心理学】形考作业一一、填空: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脑的功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学习形式。
3.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单选题:1.以下哪一项不能正确描述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2.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想象)。
3.注意的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4.实验室要控制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是(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
(创造性)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已经记住了的东西,如果不再进行复习,保存量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遗忘的速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慢。
他根据遗忘和时间的关系绘制了一条曲线,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遗忘曲线。
3.错觉:根据知觉时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称为错觉。
4.MURKER学习策略系统:该学习策略系统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组:一组是基本策略系统,主要直接对学习材料的,该组策略主要又包括领会与保持策略、提取与应用策略;二是支持策略系统,主要用于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体系,维持适当的学习心态。
该组策略又包括计划与时间安排策略、专心管理策略、监控与诊断策略。
四、简答: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现象包括几个方面:1.认知过程与学习;2.动机与情绪;3.心理特征;4.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5.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2.良好注意的品质有哪些?答:良好注意的品质包括:(1)大的注意广度;(2)好的注意的稳定性;(3)良好的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的快。
3.如何利用迁移规律帮助学习?答:一、利用正迁移规律:第一,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有共同性。
因此熟练掌握其中一种语言后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其它语言。
第二,对知识、技能所遵循的原则和原理的理解。
掌握知识技能的原则和原理,对新知识技能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二、避免干扰:第一,当所这的两种内容在结构上有很大相似性,但其中某些成分却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时就会发生干扰。
第二,定势的作用。
定势实际上是一种活动经验,它往往限制人们萌发新的假设和想象,使解决问题固定化。
盲目地搬用某种经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论述:1.查找生活中的错觉现象。
答: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现象十分普遍,差不多在各种知觉中都可以发生。
按产生错觉的性质,可以分为图形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等。
比如,人们总沉得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些,早晨的太最比中午的太阳大等,都是由于错觉造成的。
(余下自己举例说明)2.在学习中您是怎样克服遗忘的?答:一、采用适当的复习策略:复习策略要解决的,是如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
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对所学内容的遗忘,即在遗忘尚未发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
1.复习的时间: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5分钟至10分钟。
第二次复习: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
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后。
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后。
第五次复习:半年后。
可以将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
这样就能够增加开始和结尾的数量进而提高记忆效果。
至于每一单元的复习时间,可根据学习材料的趣味性与难易程度而定。
2.复习次数:学习完某一新内容后,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重复学习的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反而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等不良效果。
3.复习的方法: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加深记忆痕迹,增强记忆效果的重要保证。
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
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心,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此外,还应尽量地调动多种感官来共同地进行记忆,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增加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途径,自然就使记忆的效果得到了增强。
二、记忆术:记忆术,简单地说就是记忆的技术或方法,是有效提高记忆中信息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
有些记忆术是纯语言的,有些是纯表象的,也有一些是混合的。
就记忆术而言,无论它的实施是偏重于编码阶段,还是提取阶段,其目的都是加大记忆容量和延长保持时间。
此外,谐音法也是帮助记忆的良好方法之一,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利用口诀和谐音,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电大天堂【实用心理学】形考作业二:一、填空:1.个体的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2.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3.认知方式是个人所偏爱于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二、单选题:1.需要层次理论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
(马斯洛)2.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依据是(动机产生的源泉)。
3.二因素说认为能力是由两种能力组成的。
这两种能力指的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4.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容的是人格的哪种本质特征。
(复杂性)5.以下哪项能力属于操作能力?(劳动能力)三、名词解释: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
当有机体内部的物质不足时,就会出现某种需要。
2.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
3.智商: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
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的关系。
4.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四、简答:1.简述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答: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除了有机体内部的需要外,外在的环境刺激也可能成为行为的驱动力量。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
在一般情况下,诱因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物,能够吸引有机体的活动方向,有助于他寻求需要的满足。
但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
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所以,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2.概括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
所谓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而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
不具有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抽象概括能力差的人理解起深奥的理性知识就会困难。
所以,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掌握知识的快慢和技能的高低。
反之,能力的发展又是建立在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之上。
我们掌握了绘画的知识技能,就会提高绘画能力。
可见,如果离开知识技能的学习,我们就会很难做好任何事,也无从发展一个人的能力。
因此,能力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但又与知识、技能有着密切关系。
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不仅符合实际情况,而且会对工作带来很大好处:首先,我们不应该仅仅根据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就简单地断定这个人能力的高低。
其次,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心他们能力发展。
如果认为知识技能等于能力,就可能导致只关心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发展的倾向。
再有,由于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人们才有必要去研究评定能力的特殊方法,而不能用知识的评定来代替对能力的鉴定。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
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地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个体能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3.人格结构包括哪些成分?答: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
(一)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大方面,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
(二)心理状态系统: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三)人格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
(四)心理特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五)自我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五、论述1.举例说明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答: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常听人们叹息“人生苦短”。
在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
在喜怒哀乐爱惧恨中,正面情绪占3/7,反面情绪占4/7。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
有许多心因性疾病就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
一项长达30年的关于情绪与健康关系的追踪研究发现,年轻时性情压抑、焦虑和愤怒的人患结核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是性情沉稳的人的4倍。
所以,积极而正常的情绪体验是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2.举例说明遗传、环境、教育与文化对能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能力发展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基础——遗传素质。
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一样的,有人先天失聪,有人大脑损伤,有人身体畸形,这些人往往不能获得与具有健康素质的人相同的能力。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否定遗传的作用是不对的。
同样,夸大遗传的人用,认为以力可以直接通过生物学的方式遗传给后代,也是不正确的。
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环境对人能力的影响是指导每个人一生所处的具体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影响,其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环境对儿童能力的影响是通过教育来发挥作用的。
(一)产前环境: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营养状况: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