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论文

合集下载

8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8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发生于 50岁以上者(5411%);注射剂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 共 79例(9294%);清热剂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别,共 38例 (4471%),其次是理血 剂 和 补 益 剂;临 床 表 现 以 皮 肤 及 其 附 件 损 害 居首位,共 46例(4035%);绝大多数病例在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
StraitPharmaceuticalJournalVol31No32019
采用行气活血、化 瘀 通 脉 类 药 物,体 虚 血 瘀 者 需 采 用 益 气 活 血、养血化瘀类药物。同时还需考虑病症寒热、峻缓、虚实,如 复方丹参的冠心病、心绞痛,但其不适用于治疗虚证患者。 可见,辩证论治是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保障。
为预防和减少活血化瘀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本研究提出 以下建议:①正确认识多种类型中药,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 及其预防方法;②临床医师需科学应用中医药理论,结合辨证 施治原则,合理选择活血化瘀药物,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明确 服用方式、剂量及时间;③医院需规范药物购买渠道,做好中 药质量管控工作;④加强用药监督,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
理用药杂志,2015,8(27):31 〔2〕赵李克,黄瑾,袁芳,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2012~2014年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分析〔J〕药学服务 与研究,2016,16(2):141145 〔3〕李薇,沈剑,侯宏伟,等 2015~2016年鄂州市中心医院活血化瘀 类中药注射剂治 疗 急 性 脑 梗 死 的 用 药 分 析 〔J〕药 物 评 价 研 究, 2017,40(7):993998 〔4〕左文,李江,李婷,等 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联用情 况与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21932196 〔5〕王金萍,赵萌,聂晓静,等 2014~2016年西安市中心医院中药注 射剂使用情况 分析 〔J〕现 代 药 物 与 临 床,2017,32(10):2002 2008 〔6〕王剑,林晓兰,徐惠芳,等 华法林联用活血化瘀中药致鼻及牙龈 出血〔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1):6566 〔7〕孙博喻,曹建华,李光辉,等 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用 药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30(5):7274 〔8〕亢卫华,平贯芳,崔李平,等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 因探讨〔J〕中成药,2016,38(8):18781880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发表时间:2011-12-06T11:05:31.92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作者:李翠兰[导读] 首先,这是由于静脉滴注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无首过效应,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口服迅速而强烈。

李翠兰(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23800)【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按照患者年龄、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对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

结果:涉及不良反应药品46种。

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100例(84.7%);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

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10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59-02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利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数据库检索统计功能,以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和通过2006年~2010年8月国内公开发行的30余种医药学期刊,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利用检索到药品不良反应126例。

按照药物不良反应判断标准进行检查,符合标准的118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对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药品种类以及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价。

2结果2.1一般情况: 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62例(52.5%),女性患者56例(47.5%),患者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85岁,年龄以﹥60岁者居多占39.8%,其他为40~59占28%。

详见表1 表1各年龄组病例及构成比表3 抗微生物药品类别及其不良反应病例数和构成比3讨论与分析3.1性别、年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来看,年龄构成比显示,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患者年龄最小为10个月,最大为85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比例较女性高,60岁以上年龄组的构成比最高,占39.8% ,18岁以下年龄组占10.2%。

中药制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66例报告分析

中药制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66例报告分析
结果为 7 例 , 7 以皮 肤 及 附 件 最 多 , 占到 4 . A R 累及 器 官 1 %. D 6 或 系 统 及 临床 表 现分 布 见 表 6 .
上药物合用引发 的 A R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 2 . %. D 达 57 6
23 A R涉及 药 物 及构 成 比例 、 床表 现 . D 临 A R报 表 中 , D
一 艟 国
中药 制剂 引发 的药 品不 良反 应 6 6例报 告 分析
王 伟 东 张 亚 洪
( 临汾市人 民医 院, I I t西 临汾 0 0 0) l 41 0
【 摘要 】目的 了解 中药制 剂药品不 良 反应 ( D 发 生特 点, A R) 促进 临床合理 用药。 方法 对我院 20 年 07
1.%. D 41 A R涉及的药品及其构成 比、 临床表现见表 5 . 2 A R的累及器官及其 临床 表现 . 4 D
引 发 A R的 中药 制 剂 多 为 单 用 , 7 . % , 两 种 及 以 D 占 42 4 但
每个 A R一般有 D
多个临床表现 , 因此 累及器官或系统 的例数会多于 6 例 , 6 统计
1月~ 2O O 9年 7月收 集到 的 6 6例 中 药制 剂 引发 的 A , 告 , 性 别 、 源 、 DP 报 . 按 来 年龄 、 药途 径 、 给 涉及 药 品 、 DR A 累及 器 官 或 系统及 临床 表பைடு நூலகம்现 等 方 面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果 6 例 报 告 中 , 源 于住 院 的 患 者 最 多 , 7 . 引发 结 6 来 占 2 %, 7
快 l但 中药 制剂 所 致 药 品不 良反 应 ( D 也 在 迅 速 增 加 , 文 l l , A R) 据

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合理用药

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合理用药

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合理用药【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报告。

结果:119例患者不良反应以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最高,其中112例(94.12%)为静脉滴注给药,7例(5.88%)为口服用药,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恶心、呕吐、胃不适、胸闷、皮肤潮红、瘙痒、畏寒、寒战、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由此可见,中成药在静脉滴注和口服用药时应尤为注意用药方案是否合理。

结论:中成药静脉滴注和口服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消化系统、皮肤疾病,临床用药时应重视药物使用合理性,提高中成药用药规范性,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中成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中成药主要将中草药加工浓缩制成方剂,相较于常规中草药,中成药配方已固定,无需煎煮,随时可服用,方便携带,异味小,可准确控制剂量,见效快,且效果更好。

近年来,我国在传统医药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中成药使用率明显提升,不良反应随之上升,中成药安全性和合理用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研究表明[1-2],中成药合理用药涉及方面较多,包括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禁忌证、合并用药等,一旦以上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119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7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8.5±5.3)岁。

1.2方法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对给药途径及相应症状进行统计。

2结果2.1中成药不良反应科室构成比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别分布于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脾胃科、风湿科、老年病科、妇产科、内分泌科、妇科、乳腺科、肾病科、肿瘤科、儿科、呼吸病科、儿童康复科,由此可见,各科室均存在中成药不良反应,其中又以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最为集中,其具体分布详见下表1。

紫杉醇治疗肺癌48例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治疗肺癌48例不良反应分析

对 心 血 管 的 调 节 功 能 ,使 梗 死 周 围缺 血 纯 拮 抗 剂 .可 迅 速 竞 争 拮 抗 应 激 状 态 下
流 进 一 步 下 降 ,加 重 脑 灌 注 损 害 和 微 循 机 体 释 放 大 量 阿片 肽 ,解 除 内 阿 片 肽 对
参 考 文 献
1 常高峰, 刘必林。 张基漠 等. 缺血再灌注 时脑组织 内 脑 啡 肽的实 验研究—— 纳络 酮治疗 迟发性 神经 元损
受 体 的 固定 等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微 管 蛋 白 的 二 聚 体 和 B 管 蛋 白 失 活 , 故 对
+抗 肺 癌 化 学 药 品 不 良反 应 监 测 , 潮 州 市 卫 生 局 科 研 项 目 。项 目编 号 : 卫 科 2 0 1 为 潮 0 6 9号 。 作 者 简 介 : 有 奕 (9 9 0 )男 , 东省 潮 州市 人 , 管药 师 。 丁 16-9 , 广 主
毒性等。结论
通过控制延长给药时间及在化疗前预防性应用地塞米 松和抗组胺类药物 , 可明显降低紫杉醇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
关键词
紫 杉 醇 ; 癌 药 ; 良反 应 抗 不
中图 分 类 号 :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R7 42 A
D 、D 紫 杉 类 药 物 是 从 紫杉 的树 干 、树 皮 是 微 管 的组 成 基 础 ,很 多 抗 肿 瘤 植 物 药 D P A M 耐 药 的 肿 瘤 细 胞 也 有 效 …。我 或 针 叶 中 提取 或 半 合 成 的 有 效 成 分 。早 物 对 微 管 蛋 白具 有 选 择 作 用 。如 长 春 花 院 肿 瘤 科 用 紫 杉 醇 治 疗 肺 癌 4 8例 取 得 在 6 O年 代 即 发 现 美 国 西 部 紫 杉 ( XS 碱 ( L 类 药 物 主 要 与 微 管 蛋 白 的特 异 了一 定 疗 效 ,现 将 收集 的 不 良反 应 分 析 I U H V B) be ha rf i)树 干 的 粗 提 取 物具 有 抗肿 瘤 活 部 位 结 合 ,从 而 使 微 管 蛋 白不 能 聚合 形 报 告 如 下 。 o 导致 纺 锤 体 和 细胞 死 亡 。 杉 醇 紫 性 。9 1年 Wa 等 分 离 得 到 紫 杉 醇 , 成 微 管 , 17 l l 18 9 3年 进 人 临 床 研 究 ,9 4年 在 我 国 上 类 药 物 亦 作 用 于 微 管 一 微 管 蛋 白 系 统 。 17

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作者:郭祥荣刘世林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330-01【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发生的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的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安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发生的48例中药药品ADR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以60岁以上占大多数(52.0%),其次为6~20岁(22.9%);男女比例差别不大;其中以参麦注射液发生率最高(31.2%),其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22.8%)、穿琥宁注射液(16.6%);ADR药物种类中注射液类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91.6%;ADR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常见(68.8%),其次为肌肉注射(22.9%),口服给药ADR发生率最小;ADR 累及主要器官系统以皮肤附件最为常见(47.8%),其次为消化系统(14.5%)、神经系统(10.4%);本组48例患者完全治愈43例(89.5%)、好转4例(8.4%)、留有后遗症1例(2.1%)。

结论: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临床工作应根据用药规律进行不良反应的规避,以降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不良反应(ADR);中药;用药安全【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cent yea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 clinical drug safety feat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08 ~ May 2009 occurred in 48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of Chinese medicines ADR cases, analysis of patient age, gender, drug type, preparation typ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nd so on. Results: 60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majority (52.0%), followed by 6 to 20 years (22.9%); male to female ratio is not very different; of which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Shen Mai injection (31.2%), followed by breviscapine (22.8%), Chuanhuning injection (16.6%); ADR injection drug type in Chinese medicines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91.6%; ADR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was administered in the most common (68.8%), followed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22.9%), the incidence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DR minimum; ADR involving the major organ systems to the most common skin accessories (47.8%), followed by the digestive system (14.5%), nervous system ( 10.4%); the group of 48 patients were completely cured 43 cases (89.5%), improved in 4 cases (8.4%) sequelae in 1 case (2.1%).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a certain regularity, clinical work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drug laws to avoid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medicin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adverse reactions (ADR); medicine; drug safety不良反应(ADR)为临床用药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给予患者正常剂量的合格药物时出现的任何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 情 况 4 例 报 告患 者 中 ,男 性 2 . 8 5例 ( 占 菌粉针剂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危急重症 中是较 5 . %) 2 8 ,女性 2 例 ( 7 2 ;年龄最大者 7 0 3 占4 . %) 9 6 好的速效制剂[ 近年随着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广泛 岁 ,最小者 8 o 1 1 。 m 。其 中> 0 年龄组发生率最高, 6a 占 应用 , 其安全性 也备 受关 注 。本 文对 我 院 2 0— 09 0 7 20 3. %, 次为 0 1a 15 其 2 —0 年龄 组 , 1. %。患者性 占 85 7 年收集 的 4 例 中药注射剂不 良反应报告进行 回顾 别 、 8 年龄 分布 见表 1 。 性分析 , 旨在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 , 提供参 2 A R发生时间 4 例 中药注射剂不 良反应报 . D 2 8
ceeivl 2ifco s C n ls n D asdb r ioa C ieem dc ei et n hudb o — end as no e 1 netn. o c i sA R c ue yt dt n h s e in jci ssol ecn cre, v i uo a il n i n o
4 R a e ,3 . 5 O C le n p t ns a e b v 0 a d 4 .3 ma i se sl so s o k n a d a p n a t 8 5 AD c s s 1 % C UT d i ai t g d a o e 6 ,n 5 8 % 2 e nf t d a e i n fs i n p e d s e n .4
t e rf rn e n oma o o ai n r g i l ia rc ie M e d 8 a v re d u e cin n u e y t dt n h ee e c si fr t n fr r t a d u n ci c lp a t . i ol n c  ̄o 4 d e r g r a to s id c d b r i o a s s a i l

4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4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表3 AD R类 型及 主要 临床 表 现
银 杏 达 莫 注 射 液是 银 杏 叶 提 取 物 复 合 制剂 , 主要 成 分 为 银 杏 黄 酮苷 、 双嘧达莫 , 具 有 清 除 自由基 , 保 护 血 管 内皮 细 胞 , 减 少 血
栓形成 , 扩张血管 , 降低血管阻力 , 增加血流量 , 防止脑部 、 心脏缺
达 莫 注 射 液 主 要 用 于治 疗 冠 心病 、 血栓栓塞性疾病 , 使 用 人 群 以
中老 年 患 者 居 多 。 老 年 人 由于 肝 肾功 能 减 退 , 因 肾小 球 过 滤 和 肾
小 管分 泌能 力 降低 、 肾血 流 量 明 显 减 少 而 影 响 体 内 药 物 的 排 泄, 同时其 组织器 官功 能减退 , 靶 器 官 对 某 些 药 物 作 用 的 敏 感 2 . 2 A DR情 况 发生时 间: 4 8例 A D R中 , 最快 2 a r i n发 生 , 最慢连续用药 3 d 后出现。 用药 3 0 a r i n内 出现 A D R者 2 5例 , 占总 数 的 5 2 . 0 8 %。 见
表2 。
表 2 不 良反 应 发 生 时 间分 布
性 增 高 】 , 从而导致 A D R增 多 。
3 . 3 A DR发生 时间
由表 2可 知 , 银杏达莫注射液所致 A D R 均 发 生 于 用 药 过 程 中, 其 中用 药 3 0 a r i n内出现 A D R 的病例 数 占 5 2 . 0 8 %, 3 1 mi n ~1 d 内出现 A D R的病 例数 占 3 3 . 3 3 %, 表 明 银 杏 达 莫 注 射 液 所 致
月 临床 各科 室上 报 的 4 8例银 杏 达 莫 注射 液 不 良反 应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结 果 银 杏达 莫 注射 液 不 良反 应 以头 痛 、 头 晕居 多 , 且 主 要 集 中在 中老年 冠心 病 、 血 栓 栓 塞 性 疾病 患者 。 结 论 银 杏 达 莫 注 射 液 疗效 确 切 , 不 良反 应程 度 轻 微 , 但 仍 需 引 起 重视 。 关键词 : 银 杏达 莫 ; 药 品不 良反 应 ; 合理用药 中 图分 类 号 : 1 1 2 8 8 ; R 9 5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0 0 6— 4 9 3 1 ( 2 0 1 3 ) 1 0—0 1 0 6— 0 2

48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

48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

48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我院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集的48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

结果:本组资料中涉及adr的药物共48类,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

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0%。

不良反应发生程度以中度居多占90%,重度adr 5例占10.4%,严重adr发生例数最多的药物是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和注射用头孢他啶钠。

结论:结果48例不良反应中青年人明显高于老年人、儿童;抗生素类药物居多;较多累及皮肤和神经系统;大多数为轻度。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仍普遍存在,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严密观察临床用药整个过程,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风险。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中药注射剂药物的安全性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病例报告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样反应静脉滴注抗微生物药物病例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药物剂量合理用药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非期待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上市药物的不断增加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引进新品种也有所增加,使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不同药品、不同病人、不同给药途径和方法、不同病理生理条件等等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而药物不良反应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收集了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2月20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供临床医师借鉴。

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来源:4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均来自临床科室,由本院adr监测小组收集所得。

1.2 监测报告使用自发的各人呈报方式,均由医院的医、药、护人员发现其药物不良反应,并认真地填写adr监察报告表,然后呈报到医院adr监察小组集中收集。

1.3 不良反应评价原则按照目前我国卫生部adr监察中心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原则进行评价。

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心 血管 类 发 生率 较 高 , 由该 类 制剂 本 身特 点决 定 除
3 讨论
外 ,还 与 这 两 大类 药 物 在 我 院 高频 率 使用 有 相 关 性 。临 床 应 用 的 中 药 注 射 剂 大 多数 在 非 中 医科 使 用, 由于 西 医师 的专 业 限制 , 使 中 药 适用 指 征 与 致
中提 取的有效物质制成 的, 可供注入体 内, 包括肌
肉、穴 位 、静 脉 注 射 和 静 脉 滴注 使 用 的 灭 菌制 剂 , 以及 无 菌 粉 针 剂 。 中 药注 射 剂 在 临床 治疗 危 急 重
个 月 。 中> 0 龄 组 发 生 率 最 高 , 3 .5 其 其 6a年 占 1 %, 2 次 为 0 1a 龄 组 , 1.5 ~0 年 占 8 %。 患者 性 别 、 龄 良反应 比例最 高( 3 . %) 临床表现 以皮肤及其附件损 害最常见( 5 3 ; 占 15 ; 2 占4 . %)涉及 8
l 中药 注射 剂 品种 。 2个 结论 : 临床应 慎 重使 用 中药注射 剂 , 强对 中药 注射 剂 的监 测 , 高临床 用 药安全 。 加 提 关键 词 中 药注 射 剂 药 品 不 良反 应 ( DR) 安全 性 A
停 用指 征 的 掌握 存 在 局 限性 , 因此 , 议 临床 医师 建
由表 1 ,中药 注 射 剂 A 知 DR发 生 比例 最 大 的
是 老龄 组 ( 6 a , 3 . %, 次 是幼 龄组 ( 1a , > 0) 占 1 5 其 2 < 0 )
根 据 国家 不 良反 应 监 测 中心 制 定 的 药 品 不 良
反应 判 定 标 准 , 4 对 8例 AD R关 联 性 评 价 , 中“ 其 很 可 能 ” 8例 , 7 .7 “ 能 ” 0例 , 2 . %。 8 3 占 91 %, 可 1 占 O8 4 3 例 患 者 皆为 立 即停 药 并 采 取 对 症 治疗 措 施 ,其 中 “ 愈 ” 2例 , 8 .0 “ 转 ” 治 4 占 75 %, 好 6例 , 1 . %。 占 25 0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范文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范文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范文某1、临床漏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好坏,离不开各监测单位尤其是生产企业和临床医生的责任心,目前还存在大量漏报现状;2、报表质量不高:由于收集报告是可疑即报,不良事件报表占一定比例,但很难明确区分是否为药品不良反应;齐二药、欣弗等药害事件虽然不是药品不良反应,但是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这个渠道监测出来的,充分说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预警作用。

二、监测层面: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开展监测工作四大因素制约生产企业开展监测工作一是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企业对药品再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是ADR报告质量不高。

四是药品再评价研究经费不足。

造成企业开展监测工作不足原因:1.上市药品安全性信息收集困难2内部信息传递缺乏有效保障机制3.对收集的信息缺乏独立判断能力药品生产企业为何需要开展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一)是法律规定的企业应尽职责(二)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优势(三)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法律规定的企业应尽职责1.《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3.《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七、处罚《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除医疗机构外的药品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二)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三)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四)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某药品不良事件(ADE)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与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

某院158例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某院158例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某院158例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摘要】目的为某院合理使用中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用Excel对2007年至2011年某院收集的15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用药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主要种类为心血管系统中药,主要剂型为中药注射剂;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过敏反应。

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病例主要由中药注射剂导致,用药多为老年患者的高危人群,正确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特别是老年患者用药应引起该院重视。

【关键词】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双黄莲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事件被暂停销售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也随之成了一个热点问题。

笔者为了解某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近年来某院收集的15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某院2007年至2011年收集的158份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按设计表格对其逐份登记,在Excel下进行汇总统计,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要求评估每份病例报告,其评价、分析结果如下。

2 结果2.1 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3岁。

18岁以下15例,18-60岁59例,60岁以上84例,其比例分别为9.4%、37.3%、53.3%。

2.4 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剂型及给药途径:除3例口服、1例外用引起不良反应外,154例均为中药注射剂,其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

2.5 药品不良反应治疗归转:158例中药不良反就病例,128例治愈, 25例好转,3例使病情加重,2例未填写结果。

从病例报告反映,该院在使用中药注射剂中一旦出现不良症状,能及时停药,及时处理,其不良反应大都好转和治愈。

3 讨论3.1 该院主要不良反应病例是过敏反应,用药前需认真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对有过敏史者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用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及对症处理。

草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草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草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1. 引言该报告旨在分析草药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以进一步了解可能存在的草药风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次分析报告基于可信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案例,并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

2. 不良反应概述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以下是草药使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 肠胃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 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 中毒反应:某些草药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乏力、肝功能异常等。

- 药物相互作用:草药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的分析根据已有数据,草药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以下情况下:3.1 草药质量问题某些草药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掺杂有害物质、无效成分或草药标识错误。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个体差异草药的药效和安全性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某些人可能对某些草药更为敏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3.3 不当使用草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如果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过高的剂量、错误的使用方法或不合适的组合使用都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草药使用中的不良反应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 购买可靠的草药产品:选择可信赖的供应商,确保草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个体差异考虑:在使用草药前,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过敏史和慢性疾病情况。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 正确使用草药:严格按照草药的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 监测不良反应:在使用草药期间,定期观察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有明显症状变化,及时咨询医生。

5. 结论草药使用中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的风险,但通过选择可靠的草药产品、了解个体差异、正确使用草药以及监测不良反应等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提高公众对草药安全性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保障使用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我院7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7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表 1 A D R患者 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率 高 于男性 患者 。 这 可能 与女 性生 理状 况有 别于 男性 , 对药 物较 敏 感、 耐 受 性较 差 有 关口 。从 年 龄上 看 , A D R可 发生 在 任 何 年龄 组 人
群, 其中以 4 1 ~ 5 0 岁 女 性 患者 A D R发 生 率 最 高 , 其例数达 2 7例 , 占3 2 . 5 3 %。究 其原 因 : ① 这个 年龄 段 的人数 所 占比例 比较大 , 成 为 就诊 的主要 人 群 , 各 器 官功 能 开 始变 化 , 生理 机 能 逐渐 减 弱 , 使 对 药物 的 吸收 、 分布 、 代谢、 排泄 的功能 开始 下 降 ; ② 这个 年 龄 段 的女 性人群可能存在着竞争激烈 、 工作压力大等问题 , 对于药物的选择 不够 慎重 , 从 而 导致 A D R发生 率 升高 。因此 , 在 中药 使 用过 程 中 , 应注 意加 强对 这个 年龄段 患 者 的用药 观察 。 3 . 2 A D R与 静 脉滴 注 的关 系 : 从 给 药途 径 上看 , 静 脉 滴 注是 最 易导 致A D R的 , 其 例数 达 5 0 例, 占6 5 . 7 9 %, 引起 的 A D R远 高 于其 他 给 药途 径 。究 其原 因 : ① 静 脉滴 注 是指 药 物直 接进 入人 体 的静 脉 , 这 种方 式存 在着 注射 部位 的刺 激 、 输 液 的反 应 等 A D R ; ② 用 药剂 量过 2 . 2 A D R发 生 的不 同给 药途 径 : 7 6 例中药 A D R报 告 中 ,静 脉滴 注 大、 浓度 过 高或 滴速 过快 , 均可 使进 入静 脉 的药 物瞬 间 过多 或 持续 最易 导致 A D R, 有5 0 例( 6 5 . 7 9 %) ; 中药 注射 液 A D R发 生率 排名 中 浓度 偏 高 , 易 导致 A D R t 3 ] 。 因此 , 为 了 预防 或减 少 静 脉 给药 过 程 中 前 3位 分 别 是 热 毒 宁 注 射 液 9例 ( 1 1 . 8 4 %) 、红 花 注 射 液 8例 A D R, 临 床上 应根 据患 者病情 正确 选 择给 药途 径 。 ( 1 0 . 5 3 %) 、 参 麦注射 液 5 例( 6 . 5 8 %) , 见表 2 。 3 . 3 A D R与 中药 注射 剂 的关 系 : 从 中药 A D R发 生 率排 名 上 看 , 前3 表2 A DR发生的给药途径分布 位 分别 是 热毒 宁注 射 液 9 例( 1 1 . 8 4 %) 、 红 花 注射 液 8 例( 1 0 . 5 3 %) 、

资料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实例

资料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实例

资料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实例报告编号:XXXX/2024报告时间:2024年X月X日1.引言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范围内,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或其他原因,引起患者出现的有害症状或体征。

及时准确地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对于制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非常重要。

2.药品信息药品名称:XXX批准文号:XXX生产企业:XXX使用剂量:XXX3.不良反应描述根据患者反馈和医生报道,使用药品XXX后出现不良反应如下:3.1XX不适症状描述不适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3.2XX体征改变描述体征改变,如皮疹、腹泻等。

4.不良反应报告统计统计所有该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率、时间分布等。

4.1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品使用范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XX%。

4.2不良反应时间分布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初期,60%的不良反应在首次使用后48小时内出现。

5.不良反应风险因素分析基于患者特征、药品特征等因素,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可能风险因素。

5.1患者特征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特征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比如,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5.2药品特征分析药品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特征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比如,该药品的副作用与其在肝脏中的代谢机制相关。

6.不良反应处理措施提出针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调整用药剂量、联合用药、停药等。

7.不良反应预防建议提出预防不良反应的建议,包括临床使用上的提示、监测措施等。

8.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我院对药品XXX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统计,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和预防建议,以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

附录:不良反应报告表格表格包括不良反应的具体描述、出现时间、症状严重程度等。

中药不良反应46例分析体会

中药不良反应46例分析体会

中药不良反应46例分析体会中药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的传统药物。

都认为药性较温和无毒副作用,比较安全,一直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随着中药的研究不断发展,剂型的不断改革,临床应用加强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故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随之增多。

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46例,现综述如下。

1 不良反应与剂型给药途径的关系注射剂29例(63.04%)、含剂2例(4.34%)、丸剂5例(10.8%)、片剂3例(7.52%)、胶囊剂(2.11%)、汤剂5例(10.87%)、接触1例(2.17%)。

2 不良反应与药物用药原因及途径双黄连注射液7例: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因急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静脉滴注致皮疹4例;因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静脉滴注致高热寒颤2例。

清开灵注射液4例:因感冒静脉滴注致急性咽喉阻塞1例;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致急性左心衰2例。

脉络宁注射液4例:因脑血栓、脑外伤、脑外伤后遗症、脑外伤活动障碍、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

复方丹参注射液,因冠心病静脉滴注致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灯盏花素注射液3例,因脑萎缩,脑出血,脑神经损伤,静脉滴注致高热寒颤。

茵枝黄注射液4例:因病毒性肝炎,静脉滴注致休克2例,荨麻疹1例,红斑性皮疹1例。

肝炎注射液2例:因急性黄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肌肉注射,致荨麻疹、红斑性皮疹各1例。

银黄注射液2例: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肌肉注射,均致荨麻疹。

刺五加注射液2例:因神经衰弱、冠心病、静脉滴注均致休克;霍香正气水:因腹胀口服致休克1例;牛黄上清丸因咽喉肿痛,口服致休克1例;天麻丸因高血压口服致紫癜1例;消咳喘因咳嗽气喘口服致休克死亡1例;妇科千金片因慢性盆腔炎口服致皮疹1例;消渴丸因糖尿病口服致中1例;雷公藤片2例:因关节炎,风湿病口服均致中毒1例;因风湿病、扭伤、腰痛口服均致中毒;前列腺胶囊,因前列腺增生口服致乳腺增生1例;六神丸,因慢性咽炎口服致红斑性皮疹1例;穿山甲,因乳痈口服致荨麻疹1例;蒲黄,加工炮制时接触,致皮疹1例;复方青黛丸,因银屑病口服致手指甲变黑1例;乌头因不育症口服致心律失常1例。

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局 颁 布 的《 品 不 良 反 应 报 告 和 监 测 管 理 办 法 》 笔 者 对 本 院 药 , 2 0 年 4月 至 2 0 年 3月 1 中 上 报 的 4 06 07 年 8例 药 品 不 良反 应 ( R 进行分类总结 , AD ) 以发 现 规 律 和 特 点 , 而促 进 临 床 合 理 从 用药 , 降低 AD R发 生 率 。
1 资 料 与 方 法
AD 表 现 为 全气 道水 肿 , 抢救 不及 时窒 息 死 亡 。 R, 因
表 2 A R 涉 及 器 官 系统 损 害及 临 床 表 现 D
收集 2 0 0 6年 4月 1日至 2 0 07年 3月 3 1日本 院 共 报 告 的 4 8例 A DR, 4 对 8例 A R 按 患 者 年 龄 、 别 、 品 种 类 、 药 D 性 药 给
3 讨 论
的药 物 以抗 生 素 和 中药 注 射 剂 为 主 , 7 。 占 7
表 1 引 起 AD 的药 物 种 类 和 例 次 R
4 8例 AD 中 , 要 由 抗 菌 药 物 ( O 0 ) 中 药 制 剂 R 主 5. 和 (7 8 引起 , 有 关 报 道 相 一 致 l 1 2 . %) 与 】 。抗 生 素 AD 发 生 率 _ 3 R (O 0 ) 涉 及 品 种 居 各 类 药 物 之 首 , 与 本 院抗 生 素 的广 泛 5 . 及 这 使 用 有关 , 中无 明 显 指 征 用 药 、 防 用 药 时 间 过 长 、 药 剂 量 其 预 用 偏 大 、 点 偏 高 等 也 是 引 发 AD 的 重 要 因 素 。 头 孢 类 、 霉 起 R 青
员的培训和复训 , 加强痰检质量控制工作。 并
3 2 2 送 痰 标 本 少 , 往 只送 1 痰 液 , 正 确 的痰 检 要 求 送 .. 往 次 而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例文(二篇)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例文(二篇)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例文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保障药品安全使用,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

三、定义1. 药品不良反应:指由药品在正常剂量和使用条件下引起的有害和不良的生理反应或心理反应。

2. 报告人:指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并报告的人员,可以包括医生、药师、护士和患者等。

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指用于存储和管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息的系统。

4. 监测人员:指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四、报告责任1. 医疗机构和药店应设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站,明确报告人员的职责。

2.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或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向药师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站报告。

3. 药师在发现或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或监测中心报告,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和指导。

五、报告内容1.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地点、严重程度等基本信息。

2. 不良反应的描述,包括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式等相关信息。

3.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持续时间。

4. 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5. 报告人员的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

六、报告流程1. 发现或怀疑药品不良反应后,报告人员应立即向上级医疗机构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2. 医疗机构或监测中心收到报告后,应将报告录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并及时核实相关信息。

3. 监测中心应定期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扩散。

七、数据管理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应具备安全、稳定和可靠的特性,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2. 监测中心应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定期撰写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八、培训和宣传1. 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定期组织报告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2. 监测中心应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和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330-01【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发生的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的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安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发生的48例中药药品adr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以60岁以上占大多数(52.0%),其次为6~20岁(22.9%);男女比例差别不大;其中以参麦注射液发生率最高(31.2%),其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22.8%)、穿琥宁注射液(16.6%);adr药物种类中注射液类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91.6%;adr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常见(68.8%),其次为肌肉注射(22.9%),口服给药adr发生率最小;adr累及主要器官系统以皮肤附件最为常见(47.8%),其次为消化系统(14.5%)、神经系统(10.4%);本组48例患者完全治愈43例(89.5%)、好转4例(8.4%)、留有后遗症1例(2.1%)。

结论: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临床工作应根据用药规律进行不良反应的规避,以降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不良反应(adr);中药;用药安全【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cent yea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 clinical drug safety features. methods: a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08 ~ may 2009 occurred in 48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of chinese medicines adr cases, analysis of patient age, gender, drug type, preparation typ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nd so on. results: 60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majority (52.0%), followed by 6 to 20 years (22.9%); male to female ratio is not very different; of which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shen mai injection (31.2%), followed by breviscapine (22.8%), chuanhuning injection (16.6%); adr injection drug type in chinese medicines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91.6%; adr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was administered in the most common (68.8%), followed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22.9%), the incidence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dr minimum; adr involving the major organ systems to the most common skin accessories (47.8%), followed by the digestive system (14.5%), nervous system ( 10.4%); the group of 48 patients were completely cured 43 cases (89.5%), improved in 4 cases (8.4%) sequelae in 1 case (2.1%).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a certain regularity, clinical work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drug laws to avoid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medicine to reduce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adverse reactions (adr); medicine; drug safety不良反应(adr)为临床用药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给予患者正常剂量的合格药物时出现的任何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药物既可以是中药饮片,也可以是中药制剂,但以中药制剂占大多数[1]。

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多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09年5月发生的4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用药33例,占68.75%,住院用药15例,占31.25%;48例患者中男23例,占47.9%,女25例,占52.1%;年龄6~85岁,平均46.3岁。

1.2 研究方法对本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病例记录情况探索adr发生的可能原因,分析本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种类、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情况。

2 结果2.1 adr年龄与性别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本组患者以60岁以上占大多数(52.0%),其次为6~20岁(22.9%);男女比例差别不大。

2.2 adr中药制剂种类分布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本组48例adr中以参麦注射液发生率最高(31.2%),其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22.8%)、穿琥宁注射液(16.6%);adr药物种类中注射液类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91.6%。

2.3 adr给药途径分布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本组adr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常见(68.8%),其次为肌肉注射(22.9%),口服给药adr发生率最小。

2.4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主要表现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本组患者adr累及主要器官系统以皮肤附件最为常见(47.8%),其次为消化系统(14.5%)、神经系统(10.4%)。

2.5 adr转归情况:本组48例患者完全治愈43例(89.5%)、好转4例(8.4%)、留有后遗症1例(2.1%)。

3 讨论3.1 中药药品不良反应以注射液多见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其并非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安全无毒,中药尤其是中药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2]。

本文研究发现中药药品中以注射液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最为多见,在本组11类中药药品中注射液中药药品占7类,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91.6%,其中以参麦注射液发生率最高(31.2%),其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22.8%)、穿琥宁注射液(16.6%)。

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

本研究多例患者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血压急剧降低等表现,立即给予抗休克、抗过敏、升压、呼吸兴奋、吸氧等治疗后症状缓解。

有报道[3]称参麦注射液可诱发左心衰、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本组患者未见。

中药成分复杂,提取制成中药注射液后药物颗粒往往过大,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进入人体血管,微量的药物杂志残留容易引起机体应激性反应。

3.2 老年和小儿患者为中药药品adr主要人群本组48例患者中以60岁以上患者占大多数(52.0%),其次为6~20岁(22.9%),无明显性别差异。

虽然adr涉及人群较为广泛,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以老年人和小儿发病率最高。

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平时使用药物混杂,各器官均呈现不同程度损害,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对药物成分较复杂或使用剂量过大的药物均可能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4]。

小儿各系统器官未发育完全,机体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较强,对一些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反应明显。

因此临床用药应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情况,根据其对药物的耐受性选择药物和应用时间,将有效降低adr的发生率。

3.3 adr表现以皮肤附属器官损害最为常见本组48例患者中以皮肤附属器官为主者23例,占全部病例的47.8%,临床表现以丘疹、红斑、皮肤瘙痒、红肿、局部肿胀为主要特征。

临床所见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基本上均以皮肤附属器官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可能由于各种药物adr变态反应居多,患者以皮肤及附属器官表浅易见而容易发现。

中药成分经提纯制成各种制剂后药物颗粒成分复杂、溶解不完全、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等均增加了皮肤附属器官出现症状的几率。

参考文献[1]何健,165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与讨论[j],江西中医药,2010,13(7):124—125[2]梅全喜,曾聪彦,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之道[j],药品评价,2010,8(14):96—98[3]李原丽,覃筱芸,参麦注射液致167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光明中医,2010,23(2):234—235[4]刘慧英,刘田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j],基层医学论坛,2010,11(26):151—152作者单位 610231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 1610041 华西医大附二院 2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