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训练12 文言文阅读-翻译(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卷(123)文言文标准译文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卷(123)文言文标准译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课标卷)文言文译文一、新课标Ⅰ卷谢弘微,陈郡阳夏人。

父亲谢思,任武昌太守。

从叔谢峻是司空谢堑的第二个儿子。

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嗣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嗣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嗣父的弟弟谢混有知入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主人,谢退对趱墨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嗣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嗣父的几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

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

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邀赡、谢跃、谢弘翅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所居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

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

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

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

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高祖允许她回归谢氏。

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

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

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嗣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人。

太祖镇守江陵,谢丛邀为宣都王文学。

谢弘邀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食素不变。

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

谢弘微为他长时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

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事奉兄长如同事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代没有人能够赶得上。

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

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第5节 文言句子翻译和断句课件

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第5节 文言句子翻译和断句课件

(1)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
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 “近臣”。
附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1)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
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
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 (2)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
他丝绢?
参考译文: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 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 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 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
(1) 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
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 (2)我听说,君பைடு நூலகம்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

语文高考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

语文高考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文言文翻译题一、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举元符三年进士。

累迁辟雍①博士。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缙绅侧目。

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1.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

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

2.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

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

二、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扌干吴兵于东界。

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县)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

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

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

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

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

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

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

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

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

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

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

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阳:水之北)B. 舟车冠盖之冲(冲:冲过来)C. 故其子孙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循:遵守、依照)D. 处者皆有廉退之行(退:谦退、谦逊)(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③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②硕求余文以记之④盖其先君子之泽也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全部直接符合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①陂田苍茫,行者倦厌②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③奇花异草,有京洛之态④果蔬可以饱邻里⑤鱼鳖可以馈四方之宾客⑥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2课:文言文阅读(二)--断句、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2课:文言文阅读(二)--断句、实词、虚词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
专题二 断句、实词、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要求
一、理解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 与、则、者、之)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根据上下文猜测
平伐其功—— 非吾莫能为也 (某县)瘠而冲—— 地当冲要
2.借助字形推测词义
觐粜籴
3.借助读音推测词义
颁白者 中矢落马,滨死
语境猜测法
4.借助成语解释词义
听淮北取粜—— 听之任之 因遗策—— 因循守旧 治平至百余年—— 长治久安
语境猜测法
总结方法规律
从造字法推断非常词词义 由已掌握的知识联想判断 借助成语俗语中意义推断 组成现代双音节词来选择 分析词语短语结构来确定 语法分析而推断词性词义 结合语言环境来揣摩词义
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
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
朝绅/
方法指津
一、第一步:通文意,分层次,易到难
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帝要 为她物色一个丈夫
①寻名词、代词断句 ②寻对话词断句 ③寻虚词断句 ④寻句式断句 ⑤寻对称和修辞断句
提示: 断句选择题的快捷解题技法——先缩后排法 1、先缩小范围 选择题的4个选项并不是断句全不一致,这4个选项中也有很多断开的位置是一样的。因此,找出选项之间的区 别点,进行比较,根据语感先缩小范围。 2、再重点排除 依据前面讲到的5大断句着眼点,寻找标志词,结合语境就可以确定最终答案。

语文高考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

语文高考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十二)文言文翻译题一、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举元符三年进士。

累迁辟雍①博士。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缙绅侧目。

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1.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

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

2.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

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

二、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扌干吴兵于东界。

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县)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文言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

(全国版)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文言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

臣。”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
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_如今的朝廷大臣,_对__上__不__能__匡__扶__皇__上__,__对__下__不__能__有__益__于__百__姓__,__都__是__空__占__着__
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
心思礼遇天下的奇才。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
反省,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
将原文中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 不同的词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进行替换。
Ø4.规律方法
留 删
换 调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变化规律 1、蚓无爪牙之利,定筋语骨后之置强, 2、蚯句蚓读没之有不锋知利,的惑爪之子不和解牙齿,强宾壮语的前筋置骨, 3、不人通固晓有句一读死,,不或能重解于决泰疑山难,问或题轻。于鸿状毛语,后置
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 死得比鸿毛还轻, 4、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主谓倒装 公子能为他人的困难而着急(的精神)表现在哪里?
调整语序。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调整语序。如主 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1、距关,毋内诸侯。 通假字
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古,今斩异荆义棘,以有尺寸之地。
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和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
才有了一点土地。
词类活用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2文言文阅读-翻译(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2文言文阅读-翻译(含解析)

考点强化训练十二文言文阅读,翻译
(时间:40分钟)
一、基础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2)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选自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有删改)。

2017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翻译(专业版)

2017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翻译(专业版)

2017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翻译(专业版)2017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翻译(专业版)篇一: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卷: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八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传记类A卷全国卷一、(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解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2017_2018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杂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杂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杂记类文言文阅读【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琅嬛福地记(明)张岱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

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

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愈富。

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

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

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再..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访,纵观群书。

”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

甫出,门石忽然自闭。

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

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

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

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

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

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

西晋文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门肃.茂先入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乘:车。

【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茂先坐与.论说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B.若.二十年外书若.望仆不相师C.多所.未闻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D.望石再拜而.去毕礼而.归之【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解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1.【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上池州李使君①书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②,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

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

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

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

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③辈为注解之罪。

”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

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

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

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

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楚王问萍实④,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

”此乃以童子为师耳。

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

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

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含解析)不分版本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XXXX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假设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017届高考文言翻译解析

2017届高考文言翻译解析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
雅: 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文言文翻译两个步骤 • 一、从三处着眼,明确得分点 • 二、运用六字诀,使文从字顺
2017高考专题复习
Hale Waihona Puke 【考纲聚焦】《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其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阐释】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 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 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 出来。文言文翻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 程,它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学文化常识 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是文言文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赋分10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 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 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 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 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 不是用来教导孩子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例题引路——
例2:将下面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 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 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 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翻译练习题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翻译练习题答案

高考真题选编文言翻译默写参考答案一、文言翻译。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计分点:锡,赐给;虔,恭敬;而,却;之,这样的事;句式,安乎,心安吗?)(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计分点:责,责备,救正,纠正弊病,世,当时的人,持禄固宠,保持禄位加固宠幸)(3)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

(4)金人虽然不求索我,我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敌帅当面责斥他们,也许万一可以成功。

(5)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译出大意给2分;军旅咨怨游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6)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制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7)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单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

(8)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9)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译出大意给3分,“权幸”“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0)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译出大意给3分,“忠谠”“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名句名篇默写。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重点字为“焉”)(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重点词为“呕哑嘲哳”)(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点字为“窈窕”)(4)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6)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017版高考语文(全国)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 考点训练三理解并翻译句子 含答案

2017版高考语文(全国)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 考点训练三理解并翻译句子 含答案

考点训练三理解并翻译句子一、类题精练(一)基础题1.下面的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把有语言标志词的指出来。

岳飞诉冤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

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

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

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

心之竭诚,人神共鉴。

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判断句,者……也②被动句,为……所③省略句,省略“于”④状语后置句(也称介宾短语后置句),于⑤状语后置句,以⑥状语后置句,于⑦宾语前置句,唯……是⑧状语后置句,于⑨定语后置句,之……者⑩被动句,被、见⑪被动句,为⑫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何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内填写省略的词语.(客)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犬马)旦暮罄于(人)前,不可类之,故难(画)."(2)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客有为齐王画者.句式:定语后置句译文:有一个替齐王作画的宾客。

②夫犬马人所知也.句式:判断句译文: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③不罄于前.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文:(鬼魅)不在(人们)面前出现。

(二)高考题3.(2015·北京)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原文译文与注释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説:“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閲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説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説:“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爲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説:“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爲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特色训练:考前专题分解练-专题分解(十二)文言翻译(10页)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特色训练:考前专题分解练-专题分解(十二)文言翻译(10页)

专题分解(十二)文言翻译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林卿既去,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何并自从吏兵追林卿。

行数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

会日暮追及,收缚冠奴,奴曰:“我非侍中,奴耳。

”并心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叱吏断头持还,县所剥鼓置都亭下,吏民惊骇。

(选自《汉书》)(1)行数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叱吏断头持还,县所剥鼓置都亭下,吏民惊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走了几十里,林卿走投无路,便叫仆人戴上他的帽子代替他,自己坐上车子跟在骑马的奴仆后面,他又换掉自己的衣服从小路向前跑去。

(2)命令手下砍下他的头颅带回来,悬挂在破烂了的鼓上,放在城里的亭下,官吏和百姓都很震惊害怕。

【参考译文】林卿离开之后,叫一个骑马的仆人返回县衙门,抽刀砍烂了县衙门柱子上悬着的鼓。

何并亲自跟随官吏和士兵追赶林卿。

走了几十里,林卿走投无路,便叫仆人戴上他的帽子代替他,自己坐上车子跟在骑马的奴仆后面,他又换掉自己的衣服从小路向前跑去。

恰好在太阳下山时何并追了上来,把那戴着林卿帽子的仆人绑了起来,仆人说:“我不是侍中,只是他的仆人罢了。

”何并自己心里知道林卿已经逃走了,就说:“你被追得没处躲了,自称是仆人,难道能逃脱死罪吗?”命令手下砍下他的头颅带回来,悬挂在破烂了的鼓上,放在城里的亭下,官吏和百姓都很震惊害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强化训练十二文言文阅读——翻译(时间:40分钟)一、基础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2)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选自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有删改)(1)译文:(2)译文:答案:(1)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相信这件事。

(2)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参考译文】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相信这件事。

秦国用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骗赵国而勒索和氏璧,这时说要得到和氏璧,是实情,不是借此来窥视赵国。

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

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和氏璧,那是天意。

至于他在渑池与秦国的强硬较量,以友好使廉颇悔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

而他之所以能完璧归赵,的确是上天偏袒他啊!2.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东亭①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②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

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

坐上宾客即相贬笑,公曰:“不然。

(1)观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

”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

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

(2)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 ①王东亭:即王珣,是东晋初年大臣王导的孙子,曾因功被封为东亭侯。

②公:即桓宣武,桓温。

(1)译文:(2)译文:答案:(1)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试试他。

(2)于是王珣的名声大为提高,大家都说“这是做辅弼大臣的人才呀”。

【参考译文】东亭侯王珣担任桓温的主簿,受到祖辈的福荫,名声又很好,桓温很希望他在品学门第上能成为全府所敬仰的榜样。

当初,王珣回答桓温问话时有失礼之处,可是他神色自若。

在座的宾客立刻贬低并且嘲笑他,桓温说:“不是这样的。

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试试他。

”后来在初一僚属进见的时候,桓温从后院骑着马直冲出来。

手下的人都被吓得躲闪跌倒,王珣却稳坐不动。

于是王珣的名声大为提高,大家都说“这是做辅弼大臣的人才呀”。

3.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景明与梦阳并有国士风。

(1)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讠其。

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

其持论,谓:“诗溺于陶,谢力振之,古诗之法亡于谢。

文靡于隋,韩力振之,古文之法亡于韩。

”(2)其意盖诋梦阳,非笃论也。

(选自《明史》,有删改)(1)译文:(2)译文:答案:(1)两人写诗文,刚开始相处得很好,成名之后,相互诋毁。

(2)这个意思大概是在毁谤李梦阳,不是确切的观点。

【参考译文】何景明与李梦阳同有国士风度。

两人写诗文,刚开始相处得很好,成名之后,相互诋毁。

议论的人说何景明的才气本来不如李梦阳,但他的诗秀逸妥帖,反而超过李梦阳的诗。

何景明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说:“古诗在陶渊明时陷入困境,谢灵运奋力振兴它,古诗的写作方法在谢灵运时就消亡了。

文章在隋朝时萎靡不振,韩愈奋力振兴它,古文的写作方法在韩愈时就消亡了。

”这个意思大概是在毁谤李梦阳,不是确切的观点。

4.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闾丘卬曰:“不然。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骅骝马录骥,天下之俊马也。

(1)使之与狸鼬试于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狸鼬也。

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使之与燕蝠翼试之堂庑之下,庐室之间,其便未必能过燕蝠翼也。

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剑也,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使之与管稿决目出眯,其便未必能过管稿也。

(2)由此观之,华发堕颠,与卬何以异哉?”(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1)译文:(2)译文:答案:(1)(但是)让它们与狸鼬一起在锅灶之间赛跑,它们的速度未必能超过狸鼬。

(2)由此看来,花白头发或秃顶的老人和我相比,拿什么来区别呢?【参考译文】闾丘卬说:“不是这样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骅骝马录骥,都是天下著名的骏马,(但是)让它们与狸鼬一起在锅灶之间赛跑,它们的速度未必能超过狸鼬。

黄鹄白鹤,一飞千里,(但是)让它们与燕子、蝙蝠一起在堂屋走廊下、住宅房间里比赛飞翔,它们的轻便未必能超过燕子和蝙蝠。

辟闾、巨阙,是天下最锐利的宝剑,用它们敲击石头,剑刃不会缺损,用它们来刺石头,剑身也不会折断,(但是)让它们与萱草、稻秆一起去取钻进眼里的灰沙,它们的便利未必能超过萱草和稻秆。

由此看来,花白头发或秃顶的老人和我相比,拿什么来区别呢?”5.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祥性至孝。

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

祥愈恭谨。

(1)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

(2)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其笃孝纯至如此。

(选自《晋书》,有删改)(1)译文:(2)译文:答案:(1)父母亲有病(的时候),他睡觉都不脱衣服,必定亲自尝试汤药。

(2)乡里人都惊叹,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天地所致。

【参考译文】王祥生性非常孝顺。

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好,多次说他坏话,因此父亲也不喜欢他,常常派他清扫牛粪。

王祥更加恭敬谨慎地做这些事情。

父母亲有病(的时候),他睡觉都不脱衣服,必定亲自尝试汤药。

有一次继母一心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解下衣裳正要剖开冰面来抓鱼,冰面忽然自己解冻,一对鲤鱼跃出,他拿着鲤鱼回了家。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于是又有数十只黄雀飞入他的帐幕,他又拿来供奉继母。

乡里人都惊叹,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天地所致。

家里的丹柰结了果实,继母命他看守,每当风雨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泣。

他的孝心竟到了如此地步。

二、阅读题(2016·山西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

父尽,邠州知州。

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

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

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

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

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

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

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

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

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

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②薄都城。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后同邑沈钅柬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

徐阶劝,得免。

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

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

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

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

岁月积深,凄楚万状。

欲归奉舅,则夫之饣亶粥无资。

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

辗转思维,进退无策。

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

”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

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

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

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

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丧除,召为都给事中。

旋擢南京右通政。

复辞疾。

布衣蔬食,终老于家。

束系狱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注]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B.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C.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答案:B解析:作答本题,可找出各项差异处,然后对其语法进行分析,确定正误。

如第一处,当断在“还”之后,与“束”构成主谓关系;“父”当为下句主语,不可做“还”的宾语。

第二处,当断在“卒”之后,“卒”为“父”的谓语;“已前”为“卒”的修饰语。

第三处,当断在“饮水”之后,与“枕块”同为“束”的谓语。

第七处,当断在“位”之后,“嗣位”不可分开。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恤典”是指朝廷对去世官吏分别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的典例。

B.“除”和“擢”都属于中国官职任免制度。

“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擢”是对官员的提拔。

C.“杖”是中国古代用大竹板、大荆条等拷打犯人脊背、臀或腿部的刑罚,与笞、徒、流、死一起被定为五刑。

D.“刑部”是中国古代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答案:B解析:根据古代官职任免制度,“除”不是免除官员职务,而是授予官员职务。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钅柬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钅柬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吏将沈钅柬的手脚铐起来。

B.沈束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法律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最终在家去世。

答案:B解析:张冠李戴,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

9.(考点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译文:(2)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

译文:答案:(1)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封官夺职,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2)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

【参考译文】沈束,字宗安,会稽人。

父亲沈尽,是邠州知州。

沈束考上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予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