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加工学.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
中药材的炮制是指将采集到的鲜活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以达到提高药效、减少毒性、改善药物性质和延长保存期限的目的。
炮制方法因药材的性质、功效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
首先,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可以分为炙、炒、炮、焙、炖、蒸等多种方式。
其中,炙指的是将药材直接烘烤至干燥;炒是指将药材放入炒锅中进行炒熟;炮是指用火炮炙烤药材;焙是指将药材置于火上或炉上进行焙烤;炖是指将药材与其他药材一起炖煮;蒸是指将药材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
其次,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根据药材的特性和药效来选择。
例如,炒制可以降低药材的寒凉性质,增强温热作用,适用于寒性体质的人群;炮制可以减少药材的毒性,提高药效,适用于毒性较大的药材;焙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气味、味道和颜色,使其更容易入药或提高药效;炖制可以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适用于大剂量用药。
此外,中药材的炮制也需要注意炮制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不同的药材对于这些因素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合理的炮制时间和温度可以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并且能够避免药材的损失和质量下降。
总的来说,中药材的炮制方法是中医药学独特的加工技术,通过对药材的精细处理,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为中药治疗提供更好的药物基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和健康需求。
中药材加工学7-11章
第七章人参的加工技术第二节人参加工的原理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加工目的:在于清洁药材;防止人参在贮藏中的虫蛀和霉烂变质;通过加热处理和干燥杀灭或抑制酶的活性,防止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成分的水解,以保持药效,防止淀粉酶使人参中的淀粉发生自溶现象与酶解糖化,保持人参性状饱满坚实,防止干瘪抽沟。
加工品分为白参和红参两类。
人参加工对有效成分的影响1、人参皂苷成分变化;2、麦芽糖和氨基化合物变化;3、聚乙炔醇类成分变化;4、甘油糖苷酯和甾醇苷脂肪酸酯类变化;5、个别氨基酸成分的变化人参加工对药理作用的影响①红参与白参都具有轻度抑制血小板凝聚和抗凝血酶,抗血栓作用以及对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化作用,其强度红参大于白参。
②红参对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作用强于白参。
③红参比白参有较强的抗肝损害作用。
④红参的抗衰老作用优于白参。
⑤红参的抗肿瘤活性优于白参。
⑥红参作为滋补保健药物较白参给为安全。
第三节影响人参加工的产量与质量的因素一、不同采收期对成品人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1)不同生育年龄与人参皂苷含量的关系。
人参皂苷在人参中的积累是随人参生育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所以人参最宜采收年限应在第五年的夏末。
(2)不同生育期对成品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8月末至9月初进行人参采收,人参质量最好。
二、鲜人参加工前的贮藏条件对成品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三、全须加工和下须加工对红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全须加工不仅可以保证红参的质量而且也提高做货成品率,即提高产量。
四、不同栽培方式对加工红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实行45度的斜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抗涝抗旱,营养充分,艼帽长得小。
能提高产量和质量第四节人参的加工技术红参的加工技术主要流程1.浸润(直接浸润和喷淋浸润)2.清洗(人工清洗和机器清洗)3.刷参4.分级(按大小分级)(边条红参、普通红参、全须生晒参、普通生晒参、糖参)5.精洗6.蒸制7.烘干8.干燥9.打潮10.下须11.低温烘干12.分级13.包装。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中药材是传统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收与加工工艺对药材的品质和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包括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和加工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一、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中药材的采收时间是确保药材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采收时间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花材类:大部分花草类中药材以花开时期为采收时间,如菊花、玫瑰花等。
此时的花草品质最佳,所含有效成分最丰富。
2. 叶材类:叶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植物生长的旺盛期,如春季或夏季的早晨或傍晚。
此时的药材叶片颜色鲜绿,质地柔软,药效最好。
3.根、茎材类:根、茎材类中药材一般在秋季或冬季采收。
此时植物的养分主要储存在根、茎中,所以药效最好。
二、中药材的采收方法中药材的采收方法直接影响到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材采收方法:1. 花材类:花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择开放程度最佳的花朵进行采摘,避免过开或未开的花朵。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花瓣。
2. 叶材类:叶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取未受病虫害侵害的叶片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避免将泥土、杂草等杂质带入。
3. 根、茎材类:根、茎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植株。
三、中药材的加工工艺中药材在采收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以保证其药效和保存性。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材加工工艺:1. 先加工:有些中药材需要先进行初步加工,如清洗、去杂、晾晒等。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去除杂质,防止细菌繁殖,并提高药材的干燥度。
2. 后加工:一些中药材需要经过特殊的后加工工艺,如炒制、蒸制、炙烤等。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提高药效,并增加药材的保存期限。
3. 制剂加工:有些中药材需要进一步制成中药制剂,如汤剂、丸剂、散剂等。
这些制剂加工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材疗效,并方便患者服用。
四、中药材的贮藏与使用中药材的贮藏与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药材初加工常用方法
中药材初加工常用方法中药材初加工是指将采摘获得的中药材进行一系列处理,使其适合储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
下面是关于中药材初加工常用方法的详细描述:1. 晾晒:中药材采摘后,可以用晾晒的方法将其在阳光下晾晒。
晾晒可以除去中药材中的一部分水分,增加材料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杀灭一些微生物。
2. 曝晒:对于一些湿气较重的中药材,可以选择曝晒的方法,将其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晒。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更好地除去中药材中的湿气,减少霉变的可能性。
3. 摇晾:对于一些叶片较多、不适合晾晒的中药材,可以用摇晾的方法进行初步加工。
将中药材均匀地分散在通风的地方,用手或其他工具轻轻摇晾,以达到除湿的目的。
4. 烘干:中药材的初加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烘干。
可以将中药材放入烘干机或烘箱中进行烘干,以去除中药材中的水分,提高保存期限。
5. 炒制:对于一些需要提取有效成分的中药材,可以选择炒制的方法。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均匀地炒热,以改变中药材的物化性质,提高其药效。
6. 切片:对于一些根茎类的中药材,可以选择切片的方法进行初加工。
将中药材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片状,以便更好地使用和储存。
8. 清洗:在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清洗,以去除杂质和表面的污物。
可以用清水或特定溶液洗净中药材,然后用清水冲洗掉残留的溶液。
9. 拣选:在初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中药材进行拣选,去除不合格的杂质和坏的部分。
可以用手或特定工具对中药材进行拣选,确保材料的质量。
10. 烘焙:一些中药材需要进行烘焙处理,提高其药效和保存性。
将中药材放入烘焙炉中,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使其达到理想的烘焙效果。
中药材加工学
中药材加工学总论名词解释中药材加工中药材生产阶段为中药饮片炮制、药剂生产提供商品药材所进行的一门独特的传统技术中药材加工学专门研究中药材采收与加工处理的理论、方法、中药材规格、质量标准及其发展的学科道地药材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出的,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讲究的药材采收季节研究同一物种、同一生产区域、不同物候期药用部位中可利用成分的积累动态,结合产量指标以确定的最佳采收期中药材产地切制净选后的新鲜药材直接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加工工艺。
对抗同贮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的贮存方法防湿养护法使用保管技术来改变库房的小气候,或利用自然吸湿物进行贮藏养护的一种方法中药材干燥系借扩散作用将水分从药材内部达到药材表面,并从表面受热而汽化蒸发除去活立树采皮法(环割采皮)先分别在树基部离地20cm和树干120cm处各环割一刀,在上下割口间沿树干向下对齐割两条切口,之后慢慢将树皮剥下即可发霉中药材在适宜的温度(20~35)和湿度(75%以上)条件下,霉菌在其表面或内部滋生、繁殖的现象虫蛀中草药经虫蛀后,有的形成孔洞产生蛀粉,有的甚至被完全蛀成粉状的现象变色中药材的天然色泽起了变化泛油(走油或浸油)中药材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干燥药材表面呈现出油样物质,此时伴有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气味散失:中药材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因贮藏时间长而使气味散失或变淡薄GAP控制中药材质量,保证临床所用饮片及药物制剂安全有效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净制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中药材制成饮片或制剂前的基础工作。
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纯度标准发汗有些中药材在产地加工时,通常将药材在晒、微火烘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回潮”,使内部水分向外散发,促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的方法假干燥现象若干燥速度过快,药材表面的蒸发速度大大超过内部水分扩散到药材表面的速度,导致表面黏着或形成硬壳,从而阻碍内部水分扩散及蒸发填空选择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本草蒙筌》总结出“出产择地土”、“采收按时月”、“藏留防耗坏”等采收加工理论缪希雍的《炮制大法》叙述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朱橚的《救荒本草》收载了414种可供荒年食用的植物中药材采收专著《桐君采药录》早期文献对中药加工为:采造、采治、采药、采收、采取采收树皮类中药材的剥取法:砍树采皮法(砍树剥皮)、活立树采皮法(环割采皮)采收树皮类中药材多用剥取法砍树采皮法:把需要间伐或主伐的树先行砍倒,再按一定的长度分节剥下枝皮和树干皮(四季均可)在干燥过程中同时进行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干燥过程的主要目的:除去水分,具备传质和传热的推动力是其重要条件(压差越大,干燥过程进行得越迅速)在干燥过程中,药材水分存在方式: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空气中温度越高,则平衡水分的数值越小;相对湿度越小,则空气从药材中吸取水分的能力也就越大】【干燥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被干燥药材中水分的气化量取决于内部扩散和表面气化率】影响中药材干燥的因素1)中药材的种类与性质2)干燥室的温度3)干燥室的湿度4)干燥介质的流速5)干燥速度及干燥方法6)压力一般中药材不超过80℃为宜;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以不超过50℃为宜,干燥后的中药材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8%—12%【当温度升至34度以上时,含油脂较多的中药材如杏仁、柏子仁以及某些动物类药材油分外溢,产生油哈味】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发霉虫蛀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变色、腐烂)影响中药材变质的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光线、微生物、虫害、鼠害中药材采收中的注意事项1)加强科学管理,合理采挖野生药材2)注意中药材单位面积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关系3)灵活遵循“采药有时,但无定月”论4)注意采收时间及外界气候对药材质量的影响1)适时采收有利于优质高产2)分离不同药用部位,使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纯净药用部位,便于商品分级)中药材贮藏保管新技术:1)气幕防潮技术2)气调养护技术3)低温冷藏技术4)气体灭菌技术5)60Co射线辐射技术中药材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相容性、协调性、适应性、对等性、美学性、无污染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麦冬、杭白菊、延胡索、温郁金、玄参磐五味: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新磐五味:天麻、铁皮石斛、三叶青、玉竹、灵芝中药材净制的方法1)挑、拣2)颠簸3)筛选4)刮5)摘6)挖7)风选8)水选中药材净制的一般要求(去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1)去根茎2)去皮壳3)去毛4)去心心一般指根类中药材的木质部或种子类中药材的胚芽5)去核6)去瓤7)去杂质及霉败品药材煮制可以分为:清水煮、盐水煮、碱水煮、萝卜煮含淀粉,糖分多的中药材常用什么加工方法:蒸法山药带皮“毛山药”,搓光揉直“光山药”菊花:安徽亳州“亳菊”;滁县“滁菊”;浙江“杭白菊”;河南新乡、武陟“杯菊”常见经验贮藏法:对抗同贮法、喷酒同贮、谷糠贮藏、干沙贮藏论述题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1)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品质2)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3)进行初步处理,利于药材干燥4)保持有效成分,保证药效5)整形、分等,利于按质论价6)便于包装、贮存和运输举例说明加工对含生物碱类中药材的影响1)有些生物碱可溶于水,应尽量减少与水接触的时间(如苦参中的苦参碱、黄连中的小檗碱)2)各种生物碱都有不同的耐热性,高温情况下某些生物碱不稳定,会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加工时用蒸、煮、烫等方法,可改变生物碱结构,以起到降低或消除毒性的作用(如乌头碱类生物碱在较缓的加热条件下可生成毒性较小的脂生物碱类从而降低其毒性)3)不同药用部位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有不同,在净制加工时要严格区分不同的药用部位(如茎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根中麻黄碱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举例说明加工对含苷类中药材的影响1)苷类成分易溶于水,要减少与水接触或快速洗涤(煮法比蒸法可使天麻甘损失较多)2)苷类中药材往往在不同细胞中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被相应的酶所分解,从而使有效成分含量减少,如槐花、黄芩、天麻,采收后若长期放置,相应的酶可分解芦丁、黄芩苷及天麻苷。
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名词解释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和技术。
通过炮制,中药材的性味、功效和用药途径发生改变,从而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增强中药配伍的协同作用。
下面将解释一些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名词。
1. 炮制:炮制是指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形态、性质和功效。
炮制方法包括炙、炒、炮、焙、制、制曲等。
炮制的目的是提高中药材的药效,增加对特定病症的疗效。
2. 炙:炙是将中药材暴露在明火中,使其受热、烘烤露出色泽。
炙制后的材料性味更温和,能引起气机活络,常用于治疗寒热不调、气血不畅等病症。
3. 炒:炒是在铁锅或砂锅中炒制中药材,使其受到热量的加热,并使材料内部的水分逐渐挥发。
炒制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味和功效,增加其药理活性,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水肿等病症。
4. 炮:炮是将中药材置于铁锅或砂锅中,进行爆炒,使其迅速受热,表面产生变色和开裂。
炮制可以提高中药材的温性,增强其温经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症和寒凝病症。
5. 焙:焙是将中药材放置于灶上,进行加热烘烤。
焙制可以去除中药材中的水分,增强其药性,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和寒湿阻滞的病症。
6. 制:制是用特定方法加工中药材,去除不必要的成分,提纯有效成分。
常见的制法有水洗制、蒸制、煮制等。
制制可以去除中药材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其药效和理化性质,常用于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7. 制曲:制曲是一种特殊的炮制方法,用于制作中药曲。
制曲的原料一般为普通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制成的中药曲可用于酿造中药酒,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炮制方法对中药材的性质和功效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炮制,中药材的药效可以得到增强,药力可以更好地发挥,适应各类疾病的治疗需求。
然而,对于不同的中药材,炮制方法是有所区别的,需要根据其性质、功效和病症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总之,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通过炮制,中药材的性质、功效和用药途径可以得到优化。
中药材初加工常用方法
中药材初加工常用方法中药材是指用中草药制备的药材,通常需要经过初加工才能达到适用的状态。
中药材的初加工主要是为了保护药材品质,降低药材含水量,并且提高药材的储存、运输和加工利用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材初加工方法。
1.曝晒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将采摘回来的药材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直接晒干。
如曝晒白术、黄麻、倭贝母、菖蒲、益智、费菜等。
曝晒药材要注意防止暴晒导致色泽变深或过度干燥导致质量下降。
2.水煮块法:将鲜药材加水煮沸后,放入浸泡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切片晒干。
如金银花、红花、菊花、黄芩、苦参、川芎等。
水煮块法适用于水分大、易块聚的鲜药材。
3.水泡法:将鲜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切片晒干。
如玄参、石决明、知母、苦杏仁等。
水泡法适用于水分大但不易块聚的鲜药材。
4.蒸煮法:将采摘回来的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蒸煮一段时间,最后晾凉晒干。
如枸杞子、茯苓、灵芝、龙眼肉等。
蒸煮法可以保持药材的色泽和香气,并且能够破坏部分药物活性。
5.沸煮法:将采摘回来的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再用文火煮沸一段时间,最后晒干。
如母菊花、白芍、炒白术、鸡内金等。
沸煮法适用于药材的油脂、蛋白质等有效成分的初步提取。
6.温箱法:将采摘回来的药材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放入温箱中烘烤一段时间,最后晒干。
如天冬、甘草、肉桂等。
温箱法适用于不能直接曝晒的药材,可以保持药材的色泽和有效成分。
7.蒸馏法:将采摘回来的药材加水煮沸后,蒸馏出药材的有效成分,然后再进行干燥。
如葛根、决明子、郁金等。
蒸馏法可以提取药材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
总之,不同的中药材初加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药材,目的是为了保护药材品质,降低药材含水量,并且提高药材的储存、运输和加工利用性能。
在进行初加工时,需要根据药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掌握好加工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中药材的加工方法
中药材的加工方法
1.初加工:
(1)干燥:将新鲜中药材晾晒、晒干或蒸熟后晾晒,去除多余水分,防止霉变。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太阳晒干、阴干、空气流通干燥、烘箱干燥
和蒸风干燥等。
(2)炮制:对于一些具有毒性、刺激性或辛热性的中药材,需要进
行炮制处理,以去除或减少其不良性状。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清洗、炒炙、
炒灰、制炭、蒸熟、腌渍等。
炮制可以提高药材的稳定性和耐储存性。
2.深加工:
(1)研粉:将干燥后的中药材用研钵或研磨机研磨成粉末状。
研粉
有利于药材的溶解速度和吸收率,方便制剂的配制和服用。
(2)提取:采用水、醇、醚、油等溶剂,对中药材进行浸泡、煮沸、研磨等方法,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
提取可以增加药效、提高药物利
用率,常见的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提、挥发油提等。
(3)炒制:将中药材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变化,改善性质或增强疗效。
常见的炒制方法有炒制、焙制、炒煮炒炙等。
(4)制剂加工:将药材加工成片剂、丸剂、散剂、糖浆、注射剂、
软膏等各种中药制剂,以便于服用和储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药材的加工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有效成分: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和破坏。
2.防止污染:加工过程中要保证材料卫生,避免杂质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3.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加工过程中应控制好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避免药性的丧失或改变。
4.加工工艺不同: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加工方法,根据植物性状和药理特性进行加工。
5.预防虫害:干燥后的药材容易受到虫害,应采取防虫措施。
中药材加工学2014
名词解释1、中药材加工学定义:是专门研究中药材采收与加工处理的理论、方法、中药材规格、质量标准及其发展的学科。
2、中药材GAP:按照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安全有效的中药材3、活立树采皮法:也称环割采皮或采割采皮,又称半环状剥皮。
分别在树基部离地20CM和树干120CM处各环割一刀,在上下割口间延树干向下对其割两条切口,之后剥下树皮。
4、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纯度标准。
5、强水洗:快速洗涤药材,缩短中药才能与水接触的时间,以免损失药效的方法6、对抗同驻法:指采用2种以上药材同贮或采用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的贮存方法。
7、气调: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调节或控制密封容器内的气体组成成分,降低氧的浓度,以防止中药材变质现象的发生。
8、发汗:有些中药材在产地加工时,常将药材在晒、微火烘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回潮”,使内部水分向外散发,促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的方法。
填空题早期文献对中药加工为:采造、采治、采药、收采、采取采收树皮的方法:砍树采皮法、活立树采皮法中药材干燥的速率:内部扩撒、表面汽化速率影响中药材干燥的因素:中药材的种类和性质;干燥室的温度、湿度;干燥介质的流速;干燥速度和干燥方法,压力贮存过程中常见的变质现象:发霉,虫蛀,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新修本草: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选择题含淀粉,糖分多的中药材常用什么加工方法:蒸法温郁金的采收季节:冬季植株枯萎时甘草、的道地产区:内蒙古薄荷的道地产区:江苏、浙江、湖南一二级野生保护药材的播种简答题1、中药材加工传统理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71)“道地药材”2)“采收季节”3)“贮藏保管”道地药材如主产于宁夏的枸杞以及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味甜的性状明显优于其他产地的枸杞采收季节如通过测定5-11月的银杏叶及落叶中黄酮苷含量表明,叶中5月最高,以后逐月降低至8月后逐渐稳定,而8-11月略有波动,贮藏保管如{本草从新}中云:用药有宜陈者,收藏干燥处不必时常看,不会霉驻。
中药材的加工目的和方法
中药材的加工目的和方法中药材加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作为中药材来源的植物、动物、矿物(除人工制成品及鲜品)进行采收、加工处理的技术.又称中药材初加工或产地加工。
中药材加工的目的是: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
二、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三、进行初步处理,利于药材干燥。
四、保持有效成分,保证药效。
五、整形、分等,利于按质论价。
加工药材一般都要达到形体完整,身干无杂,色泽好,不变气、味,有效成分破坏少等。
所以,药材加工对中药材商品形成、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市场流通和临床使用都有重要意义.中药材常用加工方法:一、洗涤与挑选洗涤主要是洗除药材泥沙和污垢,多用于根及根茎类药材。
直接晒干或阴干的药材、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
挑选主要是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同时初步分级,利于分别加工和干燥.二、修整切制运用修剪、切削、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药用部分和不合规格的部分,使药材整齐,利于包装,如剪去芦头、须根,进行切片、切瓣、截短等。
目前,药材多在产地趁鲜加工切制,这样易切制,片形好,干燥快,减少一些工序,成本低。
去皮、壳.对果实种子或根及根茎类药材以及皮类药材去除表皮或外壳,使药材表面光洁,有利于干燥和储藏.对果实种子类药材,一般采收后晒干去壳,去除种子;或先去壳去除种子,而后晒干.三、蒸、煮、烫对某些药材经蒸、煮、或烫后进行干燥。
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不易干燥,经蒸、煮或烫处理后,则干燥快,不易生虫。
加热时间长短及采取何种加热方法,视药材性质而定,药材加热处理后,不仅容易干燥,而且利于刮皮抽芯.四、熏硫是在药材干燥前后用硫磺熏制。
有些药材,为使表面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用硫磺熏制。
目前在基层此方法常用,其效果好、成本低、运用历史悠久.但二氧化硫残留高,往往出口受限,应引起重视。
新版药典已对部分药材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限量规定.五、发汗将药材晒或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散发的方法习称“发汗”,可根据情况反复多次,有利于干燥,可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等.六、干燥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被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除少数鲜用的药材外,均需要干燥。
中药材初加工常用方法
中药材初加工常用方法中药材的初加工是中药材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新鲜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中药材进行初步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储存、运输和销售。
中药材的初加工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一、晾晒法晾晒法是最常见的中药材初加工方法之一,主要是将新鲜的中药材晾晒至半干或全干的状态,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晾晒法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中药材,如菊花、枸杞、当归、川芎、白术等。
晾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天气和场地,避免雨淋和日光直射,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蒸煮法蒸煮法是将新鲜的中药材放入蒸锅或蒸柜中,用水蒸气加热,使其变得软烂,易于加工和储存。
蒸煮法适用于一些肉质、果实类中药材,如大枣、枸杞、当归头等。
蒸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熟或过生,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口感。
三、腌制法腌制法是将新鲜的中药材放入盐、糖、酱油、醋等腌制剂中,进行浸泡、腌制和调味,使其具有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腌制法适用于一些根茎类、叶菜类中药材,如生姜、莲藕、紫苏叶等。
腌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腌制剂和配方,以及控制盐分和时间,以保证中药材的口感和健康。
四、烘干法烘干法是将新鲜的中药材在烤箱或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使其水分含量降至一定水平,易于储存和运输。
烘干法适用于一些芳香类、花类中药材,如玫瑰花、金银花等。
烘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温度,以及控制时间,避免过度烘干或烘干不足,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效果。
五、压榨法压榨法是将新鲜的中药材放入压榨机中,通过压力将其中水分和油脂等物质挤出,使其易于储存和运输。
压榨法适用于一些油脂类、果实类中药材,如杏仁、桃仁等。
压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以及控制压力和时间,避免过度压榨或压榨不足,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效果。
六、泡制法泡制法是将新鲜的中药材放入药酒或醋等液体中,进行浸泡和调味,使其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药效。
泡制法适用于一些果实类、根茎类中药材,如乌梅、桔梗等。
中药材加工—产地初加工
中药材加工一产地初加工2016-12-01 蒲公英中药材加工一一产地初加工1、概念中药材加工是指对中药原材料进行技术性系统处理,按照加工的目的和加工的流程的不同,依次可分为中药材产地加工、中药材炮制加工、中药材深加工三个部分。
中药材产地加工为中药材加工的第一阶段,又称为“中药材产地初加工”。
2、目的因中草药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除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进行初加工。
加工后的药材,既能保证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
另外,在初加工时按照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
3、产地初加工的方法一、根及地下茎类药材(一)分级将药材的地下部分采收后,按不同大小进行分级,以便于进一步加工和商业交流与贸易,如三七、牛膝、白芍等。
(二)净制又称净选加工,是指中药材采收后,去除药材中混杂的泥沙、非药用部位、劣质药用部位的处理方法。
净制的目的是纯净药材,保证饮片质量,便于下一步中药材炮制加工。
方法如下:(1)水洗药用部分采收后,用水洗净掺杂的泥沙、污物,除去芦头和须根。
芳香性药材一般不可水洗,如薄荷、藿香,亦可不水洗,让其干后泥土自行脱落或待干燥过程中再通过搓、撞除去。
(2)刮皮药材采收后,对于干后难以去皮的根茎,应趁鲜及时刮去外皮,然后晒干,如山药、桔梗、牡丹皮等。
有的药材需蒸煮才脱皮的,先将根茎洗净后入沸水中蒸煮几分钟,刮去外皮,然后漂净晒干,如天冬、白芍、明党参等。
⑶切对于质坚不易干燥的粗大根茎,应在采收后即刻洗净除去残茎和毛须,趁鲜切片、切段或切丁晒干,如丹参、大黄、玄参、葛根等。
⑷烫对一些肉质、含水量大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天冬、百部等,收后宜放入沸水中烫片刻,然后再捞出晒干。
通过沸水烫,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水分蒸发,利于干燥,并可增加透明度,但要注意水温和时间,以烫至半生不熟为好,过熟则软烂,品质差,如天门冬、百部、延胡索等。
中药学炮制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炮制知识点总结一、中药的炮制历史中药炮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对中药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从古至今,中药炮制一直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炮制方法经历了演变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
二、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1. 原料选择:在中药炮制中,选择优质的中药材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中药炮制的原料应该是符合标准的、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的中药材。
2. 炮制方法:中药的炮制主要包括煅炼、炮制和制成等步骤。
煅炼是指将中药材进行初步加工,去除杂质和水分,增强药效。
炮制是指将煅炼后的中药材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并以特定的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制成是指将炮制后的中药材加工成成品制剂,包括丸剂、散剂、膏剂等。
3. 炮制原理:中药炮制的原理主要包括养生理论和中药炮制的特殊理论。
其中,养生理论是指通过中药的炮制加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中药炮制的特殊理论是指中药材的特性、属性、药效等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炮制方法。
三、中药炮制的经典工艺1. 研磨:是指将中药材进行研磨细粉,以便后续的炮制加工。
2. 炒制:是指将中药材投入镬中,用文火或微小火慢炒,使其表面微微发黄,以增加药效。
3. 炒熟:是指将中药材进行煅炼,去除水分,增加其稳定性和药效。
4. 炮制:是指将炒熟的中药材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并进行加工制作,以获得更好的药效。
5. 撒制:是指将炮制后的成品进行晾晒或加工成颗粒、丸剂、散剂等。
四、常见中药炮制方法1. 煅炼法:指将中药材进行初步加工,去除杂质和水分,增强药效。
2. 炒制法:指将中药材投入镬中,用文火或小火炒制,增加药效和保存时间。
3. 混合炮制法:指将多种中药材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并进行炮制,以获得更好的药效和配伍作用。
4. 润湿、炒熟法:指将中药材进行煅炼,去除水分,增加其稳定性和药效。
五、中药炮制的原料处理1. 研磨: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以便后续的炮制加工。
中药材加工学
中药材加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作为中药材来源的植物、动物、矿物(除人工制成品及鲜品)进行采收、加工处理的技术。
又称中药材初加工或产地加工;早期文献称之为“采造”、“采治”、“采药”、“收采”、“采取”;现代文献一般称之为采制、采集、加工。
中药材加工学:是专门研究中药材采收、加工处理的理论、方法、中药材规格、质量标准及其发展的学科。
中药材加工的传统理论:“地道药材”说“采收季节”说“贮藏保管”说中药材的采收:药用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当入药部位器官达到药用要求时,则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收获,这一过程称为中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直接影响中药材的产量、质量和收获效率。
中药材采收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
中药材的采收期:是指药用部位或器官已符合药用的要求,达到采收标准的收获时期,一般每一年终按照月、旬表示采收期。
采收年限:也称为收获年限,是指播种(或栽植)到采收所经历的年数。
根据药用植物收获年限可分为1年收获、2年收获、多年收获和连年收获。
中药材采收方法:挖掘收割采摘击落剥离割伤根及根茎类药材:多数药材采收时间在深秋或次年早春时节。
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树皮类药材多采用剥皮法:根皮类药材采取捶击或抽芯法适宜采收期考虑的因素:药效成分药材产量毒性成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
二、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三、进行初步处理,利于药材干燥。
四、保持有效成分,保证药效。
五、整形、分等,利于按质论价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方法:净制;蒸、煮、烫;浸漂;切制;发汗;揉搓;干燥等环节。
蒸、煮、烫的目的:一、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处理,则易干燥。
二、药材经加热处理后,便于刮皮,如明党参、北沙参等;三、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如桑螵蛸、五倍子等;四、熟制后能起滋润作用,如黄精、玉竹等;五、蒸、煮、烫可使一些药材中的酶类失去活性,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总结1. 药材的采集中药材采集是中药炮制学的第一步,是中药制品加工的起点。
药材的采集应该选择在药用植物生长的最佳季节,通常是春季、夏季或秋季。
采收的时间应该避开阴雨天气和露水时间,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
在采收过程中,应该选择成熟的药材,避免采收过期或未成熟的药材。
同时,在采集过程中应该避免损伤药材的根、茎、叶和花,防止对药材的质量造成影响。
2. 药材的鉴别药材的鉴别是中药炮制学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中药品质的前提条件。
药材的鉴别应该从外观、性状、气味、味道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别,同时应该结合药材的产地、采收季节、保存状态等因素进行判断。
在鉴别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的鉴别方法,而是应该采用多种鉴别方法相互印证,以确保鉴别的准确性。
3. 药材的贮藏药材的贮藏是中药炮制学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中药品质的关键环节。
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应该选择干燥、通风、避光、避潮的环境条件。
同时,应该防止虫蛀、发霉、霉变等现象的产生,保证药材的长期保存。
在贮藏过程中,应该对药材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清除已经有虫蛀、霉变的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4. 药材的加工药材的加工是中药炮制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将采集的生药材进行初步处理,使之适宜于中药制品的炮制加工。
药材的加工可以包括粉碎、碾磨、切片、研磨、蒸煮等过程,具体的加工方法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制剂的要求进行选择。
在加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工的力度、时间、温度等因素,以确保加工的过程不会对药材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5. 药材的炮制药材的炮制是中药炮制学中的核心环节,是将加工好的药材进行配比、炮制加工,加工成成品中药制品。
炮制的方法根据具体的中药制剂和药材的性质进行选择,通常包括炖煮、水煎、蒸馏等方法。
在炮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炮制的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中药制品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理论基础。
中药炮制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药材的采集、鉴别、贮藏、加工、炮制等各个环节。
中药材的加工方法
中药材的加工方法
1、晒干:晒干法是中药材加工最为常见的方式,在晒干时,首先要除
去杂质,除去污染和害虫,然后用笼子把中药材提在阳光下晒干,以
保证中药材最大限度地干燥,并确保中药材质量和成药效果。
2、冷却:冷冻法也是中药材加工的常见方式。
它指的是用低温冰箱或
其他封闭的容器将中药材冷冻,以保证中药材的干燥,并最大程度地
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3、抽提法:抽提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加工方式,它通过抽取有效组
成中药材有用成分,如叶子、花、苯等,以保证中药材有效成分得到
有效利用,而不破坏中药材的结构与特性。
4、减压浸泡法:减压浸泡法是一种精细化加工中药材的关键所在,它
涉及到把中药材以925帕(7磅/厘米²)的压力浸泡在一定温度调节的
杂质溶液中,以抽提出有效成分,最终形成中药材的糊状物。
5、冲洗:冲洗法是晒干中药材时常用的方法,它通过使用冷水或热水,或两者相结合,将晒干中药材冲洗一遍以去除杂质,避免污染并保证
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6、煎炒:煎炒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加工手段,它涉及到用火把中药
材煎烤,以增加中药材的营养成分,促进中药材的芳香特性,同时提高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从而达到有效的医疗功效。
7、烹饪:烹饪法是将中药材放入水中蒸煮、烹饪,以提高中药材的活力及药效,如金银花等烹饪后即可食用,来治疗头痛、失眠和其他病症。
中药材加工学—中药采收
中药材加工学—中药采收中药采收是中药材加工学的基础和起点,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采收的原则主要包括采收时间、采收部位、采收工具和采收方法,其中采收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的中药材对采收时间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在植物特定的生长季节采摘,有的则需要在特定植物器官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后采摘。
采收部位也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采摘植物的地上部分通常比地下部分的质量更好。
采摘工具和采摘方法应根据不同的中药材进行选择,以减少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保护中药材的完整性。
中药材采收后需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其质量和保存性能。
中药材的干燥主要有自然风干、晒干、热风干、烘箱干和烟熏干等方法。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中药材中的多余水分,防止其发霉、变质和虫蛀。
不同的中药材对干燥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如有些需要暴晒,有些则需要在阴凉通风处晾晒。
中药材的制剂加工是将采收和干燥后的中药材加工成不同形式的制剂,如粉剂、丸剂、散剂、煎剂等,以方便患者服用和药效发挥。
中药材的制剂加工一般包括研磨、筛选、配比、混合、调和和造型等环节。
制剂加工的原则是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同时满足患者的需求。
中药材的保藏是中药材加工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中药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药材的保藏主要是为了防止其吸湿、发霉和虫蛀等问题。
保藏的原则是避光、通风、防潮和防虫,同时尽量保持中药材的完整性和干燥度。
综上所述,中药材加工学是中医药学中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研究的内容涉及中药采收、干燥、制剂加工和保藏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加强中药材加工学的学习和研究,对提高中药质量和保证中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产地加工基础理论
分享: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学习 本节内容后的感想。
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采收
产地 加工
特殊 加工
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采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采收季节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采收时间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产地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对中药材外观质量的影响。(形状、 颜色、气味、表面特征)
广西区政府发布《全区促进中药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措施
优选品种
产地加工
人才培养
产业融合
提前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个人的发展与家乡、国家的发 展结合起来,将专业学习与产业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二、古代采收季节说
本草时月……其根物多 以二、八月采者,谓春 初津润始萌,未冲枝叶, 势力淳浓故也。
四、道地药材产区分布
四、道地药材产区分布
四川——黄连、川芎、附子、川贝母、川楝子
江苏——薄荷、苍术
广东——砂仁、陈皮
举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例
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
山东——阿胶
云南——三七、木香
贵州——天麻、杜仲、灵芝、艾纳香
任务2-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简 述广西道地药材有哪些。
对中药材内在质量的影响。(含量、 质量)
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特色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如发汗,不仅有利于改变药材的外观质量,同时改变药 材的内在质量,缩短干燥时间,如厚朴
盐水煮法有利于防止动物类药材腐烂变质 熏硫可使中药材形状、规格得到改善,但会引起二氧化
硫残留影响中药材质量。
加工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二、典籍中的道地药材论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多出 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 邦……今诸药采造之法,既并 用见成,非能自掘
中药材加工与养护学
中药材加工与养护学
中药材加工与养护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中药材的收获、初加工、深加工、加工原理和方法,以及中药材的储存、保管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中药材的加工过程包括清洗、切割、蒸煮、晒干、炒制等环节,不同的加工方法和时间对药材的药理活性和药效有着重要影响。
中药材的加工过程旨在改变药材的性状、质地、色泽、气味等特征,提高药材的疗效和药用价值。
中药材的养护是指对新鲜中药材的储存和处理,包括采收、分类、分选、贮藏和保鲜等环节。
中药材的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质量控制、防止虫蛀、避免湿热、防止霉变等问题,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加工与养护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农学、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目的在于保护中药材资源,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1129 王赛男
浙贝母
• 【异名】:土贝母(《本草正》),象贝(《经验广 集》),浙贝、象贝母(《百草镜》),大贝母(《 本草正义》)。 • 【炮制】:拣去杂质,清水稍浸,捞出,润透后 切厚片,晒干。 • 【性味】:《本草正》:味大苦,性寒。 •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批号 含量 1 0.163% 2 0.196% 3 0.124% 4 0.112% 5 0,。125%
注: 1 为南京药检所提供,2 为温州药检所提供, 都县19 9 6 年产; 3 为新昌医药公司提供; 4 , 5 为杭州医药站提供, 郑县1 9 9 7 年产
。
从以上测定结果可以看出, 新方法即硫磺熏制的药材的总生 物碱含量要比传统加工法加工的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高。 小结 从产地加工新方法与传统加工法比较来看, 前者有其独到之 处:(l) 简便易行。传统方法须撞去外皮, 并拌石灰粉或锻贝 壳粉以吸去渗出液, 而硫磺熏制却省去了这道工序, 所用硫 磺易得, 用量也少, 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2) 药材外观 性状好。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外观为灰白色, 内心晦暗, 而 硫磺熏制的药材不仅外表洁白, 内心也为纯白色。(3) 便于 贮藏。贝母富含淀粉, 夏季容易虫蛀, 硫磺熏制的药材可杀 虫抑菌, 能防止发霉和被虫蛀, 从而保证了贝母的内在质量, 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 从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来 看, 硫磺熏制药材的生物憾明显高于传统加工的药材。因此, 产地加工新法具有明显优势, 值得推广。
新老方法加工的贝母的质量比较
表l 产地加工新方法加工的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
批号 含量 1 0.30% 2 0.38% 3 0.242% 4 0.38% 5 0.212%
注: 批号1 一5 均为本县各地提供的1 9 9 7 年产品, 其中l 、2、4 为小贝, 3、5为大
表2 传统加工法加工的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
作商品药用的于5 月上旬起挖 后进行加工成元宝贝和珠贝, 作 种茎用的由在种子地中越夏, 为 抗高温和保湿, 地面要套种花生、 豆类、瓜类和蔬菜等作物。
产地加工
大贝、贝 芯、珠贝
去芽分档 去皮加石灰
浙贝片
晒干
大贝、贝芯、珠贝
• (l)去芽分档:选大的鳞茎挖去心芽,加工成大贝(元宝 贝);较小的(直径2cm以下)鳞茎不去心芽,整个加工 成为珠贝;挖下的心芽加工成贝芯。 • (2)去皮加石灰:将去芽分档的鳞茎放人机动或人力撞船 里相互摩擦,或置木质撞桶中,来回推动15~20分钟,至 表皮脱落渗出浆液时,每50kg鲜浙贝加入1.5~2. 5kg熟 石灰或贝壳灰继续撞击约15分钟,直至浙贝全部粘满灰为 止。 • (3)晒干:将经上述加工后的浙贝放在阳光下连续晒制3-4 天,晒至表皮上的灰干后,装入麻袋放室内堆闷1-3天, 使贝母内部水分渗到表面(发汗),再晒I-2天,至表里 均干为止。在晒制过程中,每天用筛子(筛眼孔径约O.5 cm)将脱落的贝壳灰及杂物等筛去。
浙贝片
采挖后,除去地上部分,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 趁鲜切成厚片,于燥。浙贝母加工在进行捋鳞片挖贝芯 时,有重瓣的鳞片要分开,便于晒干,芯芽不要挖得太 大,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大翁是上午挖起浙贝,下午 去皮加工并注意放入竹箩内过夜,使石灰或贝壳灰渗入 贝母内部,促其干燥并起防腐作用。加工期间如遇阴雨 天气,应减少碰撞时间,加大贝壳灰用量以加强其防腐 作用,并注意通风摊晾。干燥的标准是折断时松脆,断 面白粉状,颜色一致,中心无玉色,否则说明未干,需 要再晒。阴雨天亦可放在通风处摊薄阴干或用火烘干。 烘干时,先文火后武火,烘剐温度以小超过70℃为宜, 注意随时翻动,否则会造成僵子,降低质量。
产地加工研究
浙贝传统加工方法与产地加工新方法 浙贝传统加工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1 9 9 0 年版和1 9 9 5 年版)记载: 采挖后, 洗净, 大小分开, 大者除去蕊芽, 习称“ 大贝” , 小者不去蕊芽, 习 称“ 珠贝” ; 分别撞去外皮, 拌以锻过的贝壳粉, 吸去外渗浆汁, 干燥, 或 取鳞茎, 大小分开, 洗净, 除去蕊芽, 趁鲜切成厚片, 干燥, 习称“ 浙贝片” 。 而《浙江省炮制规范》(1 9 9 4 年版)认为:浙贝加工, 是在初夏植株枯萎后 采挖, 洗净, 去根须, 大小分档⋯ ⋯拌以锻贝壳粉或石灰粉, 吸去外渗浆汁, 干燥, 或不去外皮干燥, 用硫磺熏制; 或鲜时切片, 干燥。 浙贝产地加工新方法: 初夏植株枯萎后, 择睛天采挖, 去根须,洗净泥土, 大 小分档, 择2 5kg 装的塑料网状编织袋, 分装后扎紧袋口, 按贝母从大到小 的顺序码于离地约20 c m 的木头架上, 然后,把适量的硫磺( 1 0 kg 鲜贝母 配Zkg 硫磺)装入小铁桶, 用木棍或铁棒将硫磺压实, 用火点燃, 待火压后, 把铁桶放入贝母底层, 上面用聚乙稀塑料薄膜把贝母和小铁桶一起盖严, 待 硫磺全部嫩尽后, 把贝母取出, 用清水洗净。晒干即可。产地加工贝母需注 意的是:(1) 必须在露天进行; (2) 用水冲洗时必须挑出未熟的贝母(即外表 带黄色的) , 重新用硫磺熏制; (3) 冲洗干净后, 不能用火烘, 因为火烘的贝 母外表会变黄, 影响外观质量。
浙贝母
• • • • • • • • 来源 产地 采收 产地加工 主要商品规格 包装与贮藏 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鳞茎。
产地:主产于浙江宁波,江苏、
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也 有生产。以浙江宁波为道地产区。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浙贝母的商品 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省, 其中仅浙 江磐安和郸县共计2 0 0 0 0 亩 左右, 为地道产地和主产区, 商品 浙江省金华 加工方法和质量均最好。而江苏 市磐安县浙 , 南通生产的浙贝母不加工成商品 贝母种植基 由于种茎质量较好 , 已成为浙贝母 地 种用鳞茎最主要的生产地。
主要商品规格
• 1.大贝 呈新月形,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 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 性。气微,味微苦。统货。 • 2. 珠贝 呈扁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 叶2瓣, 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 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