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

线的垂线》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知:

师:用两条不同的长线表示两条直线,粘在黑板上,使它们相交。转动其中一条线,使其中一个角变为直角。这两条线是平行的还是垂直的?

生:垂直

教师在图上直接标出垂直符号以及垂足A。

师:说到这垂线,那你们知道怎样过这个A点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师:先自己思考一下,怎样画?

生:可以借用三角板

师:你真聪明,数学家也是这样想的,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1

师: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一点A,这个点就是直线上的一个已知点

师:第一步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直线平移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靠近已知点A。

第三步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第四步画出垂直符号。

师:谁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一下老师的操作步骤。

生:一画直线,二平移三角板,三画另一条直线,四画垂直符号师:你说的非常棒!和老师的想法差不多,我们再简洁一点就是四个字:

放、靠、移、画。你知道他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放(放直尺,把直尺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靠(把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移(沿着直尺平移直角三角板,使它的直角顶点与已知点重合);

画(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师:你回答的既完整又准确,老师为你鼓掌。

师: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你那巧手画出最美丽的垂线吗?

生:能

生作图

师:你做的非常棒,请你再来大显身手吧!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两个题吧!

过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你能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建立 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和珍惜 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谜语【播放43秒的儿歌动画视频:滴答滴答滴滴答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谁来说说谜底是什么呢(生:钟表)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它会告诉我们时间,会提醒我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小朋友们你在哪里见过哪样的钟表(生:......)优化作业的支持资源\这是什么.wmv 孙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幻灯片播放各种各样的钟表图片]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走进钟表的王国去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以孩子喜爱的谜语和动画引出钟表,激发学生强烈的亲切感和探究欲,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探究新知教学实录 (一)、认识钟面 师:师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钟面,看一看你们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说自己观察到的。)

生可能说: (1)形状是圆形的、方形的等 (2)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部分,12个大格。 (3)有2根针,一根又细又长,一根又短又粗。 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 师板书:时针、分针。 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12个数字和两个粗细、长短不同的针。 师:你知道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转动的吗?演示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用你的小手比划一下(明确表针转动的方向,为操作钟表打基础)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钟面,并用动态演示时针和分针进行比较,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掌握指 针和分针的特征观察是儿童发现和 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孩子养成 平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和习 惯很重要。] (二)整时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

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范文,我们来看看。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稿范文教学中,老师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老师创设了让学生抽不同颜色的纸牌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如在理解“不可能”这个概念时,老师先让学生抽红桃,在好几位学生试抽之后,都不能抽到,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几位同学抽过后,居然没有一个能抽到?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作出猜测和推理,原来老师手里根本就没有红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手中的纸牌转过来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3、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很少,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即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比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时,老师适时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充分体现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屠老师的教学和她本人一样,非常的朴实。教师上课的仪表端正,仪态大方,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富有耐心和爱心。以下谈谈本人对本节课的想法。 一、教师对课标的把握十分到位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学习,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二、本课有以下几点亮点: 1.以了解为起点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起点。课前屠老师通过钻研教材和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对学生的认知基础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一上课屠老师就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环节,使学生们从新课伊始就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感受着自信与快乐,这份收获就来自屠老师对学生认知基础的了解。 2.以尊重为前提 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在课堂上屠老师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由老师领着学例题,做练习,而是承认学生已有的经验,运用小组合作交流体现新课程理念,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加、减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小数加减的笔算方法,讨论、提炼出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甚至将全面认识小数加减法的各种不同情况的任务都抛给了学生(如小数点的对齐,从最低位做起,满十进一,不够减要退一做十,得数末尾有0的要简写等),使学生们经历自主构建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3. 以评价为保障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的展现还体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变上,屠老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课堂上,屠老师对学生的每次回答都能作出及时评价,而且学生在练习纸上解答时,屠老师在巡视的同时,及时批改,体现了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综合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综合练习 一、我会填。 (5)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角,3时成()角,6时成()角。 (6)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角、()角、()角。 1平角=()度=()直角 1周角=()度=()平角=()直角 (7)∠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 ∠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1是∠2的3倍,∠1=120°,∠2=( )。 (1)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最短。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3)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4)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就越大。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二、细心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角的两条边都是()。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曲线 (2)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①1:30和2:30 ②3:30和8:30 ③9:00和3:00 (3)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①2时②6时③12时④9时 (4)一条()长3000米。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 (5)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①一个锐角,一个钝角②两个锐角③两个钝角④两个直角 三、判断,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评课稿资料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梯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些了解,但对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比较陌生,通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观察和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教学中王老师能抓住教材特点,层层深入,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动手绘制、练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渡自然,教学中善于鼓励,真诚关注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能初步判断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及通过特点辨别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结论。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1、注重理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 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回想什么叫“四边形”,之后根据其概念让学生说出不同四边形的名称和特征,从而丰富了他们对四边形的认识。再运用多媒体演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由此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其定义。 2、新教材把平行四边行和梯形放在一起进行教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根据对边是否平行、对边是否相等、对角

是否相等,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这样的问题情景,学生紧紧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动手验证,然后得出图形的特征和定义。利用这种分类方法归纳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和突破集合图这个难点做好了铺垫,这样就关注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整节课学生通过猜一猜、动一动、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创新意识、及小组合作的意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体现数学生活化 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生活服务,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本人的一点看法: 1、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 2、课堂教学走向体验。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课堂总结环节中可提问:“这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等来了解学生的收获。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实录(整理好)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整理好 数学广角——搭配中的学问 执教:山西省朔州市第二小学孙晓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 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石头剪刀布 引入谈话:生活中会遇到类似课前游戏中的搭配问题。 1、国庆节我带女儿旅游,怎样搭配衣服? 课件:图T恤牛仔衣裙子牛仔裤长裙 (1)几件上衣?几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算一种穿法,你会选择哪一种? 生1:第一件上衣和第一件下装搭配 生2:我喜欢从左向右第二件上衣和第二件下装 (2)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 生1:4种 生2:6种 (3)利用学具自己摆一摆,你摆了几种?怎样摆的?轻声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第一种:生1:(操作)上衣不动,依次用下装去搭配上衣,一共六种(摆放次序乱)第二种:生2:(操作)上衣不动,先用三件下装分别与一件上衣搭配。(有序的放)你觉得她摆得怎么样? 生:有顺序 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不会漏掉 师:她按一定的顺序摆,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遗漏 谁还有不同的摆法? 第三种:生3:用一件下装分别与两件上衣相搭配,一共六种 这种方法好吗?好在哪儿? 生:有顺序,不重复 (4)比较两种搭配,一种是固定上衣,用下装搭配,一种是固定下装,用上衣去搭配。(课件同步演示衣服和裤子的搭配方式) 1 2 1 2 1 2 1 2 A B C A B C (5)想想刚才怎么摆的,有什么简便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生1:衣服衣服

小学数学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杨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她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得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杨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杨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杨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很让人羡慕!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杨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评课稿 今天上午向周老师学习了一堂课。周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从整体上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这节课上,周老师充分利用了谜语、课件和故事情节,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的教学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周老师根据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使用了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导入时利用猜一猜的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揭示课题。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准备好的钟表实物和模型,认识分针、时针。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周老师这节课上给学生观察、操作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后,还让学生在教具上调好7时,8时等时间。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周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在认识整时时出示闹钟响了的起床图,引出这是几时的数学问题;为了使学生熟练地认读整时,并教授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同一个时刻。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对这堂课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在导入部分教师以钟表店开张为由,展示各种钟表图,让学生说说钟表的作用,在这里,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有必要。 2、学生观察、动手的时间少。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个钟面,并且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在这里我觉得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钟表实物,玩一玩自己的模型钟面,仔细看看,动手摆弄摆弄,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可以总结出认读的方法。接着及时巩固,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游戏:教师拨钟面,学生读时间;教师介绍时间,学生拨钟面;学生介绍时间,另一方拨钟面(互换),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方法,掌握知识,这样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认识时针与分针的时候,教师板书时说分针是长长的,时针是短短的,在这里只是时针与分针特点的一个方面,其实随着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时针又瘦又长,分针又胖又短,这样更能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学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说,不能怕学生说错,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给更多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在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有时一个问题的几个小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一、考点、热点回顾 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直线:是一条没有端点的直的线,它没有端点,可以笔直地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分: 名称图形端点个数是否可以 无限延长 是否可以 度量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补充【知识点】: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画角的方法: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讲课教师 XXX 班别 三年级班 记录者 XXX 讲课题目 四边形 时间 xxxx-10-13 第二节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 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

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选择了自己的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看看桌子上又有一个红布盖着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揭开一看原来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威尼熊。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揭示桌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桌上的小客人是谁呢?”再后来在你坐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然后“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 ……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可以说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这节课最主要就是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威尼小熊这个形象。一开始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为了引导不同方向看到的也

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听你们老师说,我们班学生平时表现都很优秀,爱动脑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在这里听课,希望同学们表现的比平时更优秀些,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表现地比平时更优秀些,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有(信心); 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并且声音非常洪亮,可见同学们信心十足,这节课就看看同学们的表现了,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一、复习旧知识: 师:(教师在走动)既然你们爱动脑筋,老师有个问题:你能不能说出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立体几何图形? 生1(随即指个学生):长方体; 生2:长方体,正方体; 生3:我还见过圆柱体,球; 师:刚才有两个同学都提到了长方体,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长方体哪些特征? 生1:6个面,并且是平面; 生2:8个顶点,12条棱; 生3: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面积之和,

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是4生 师:刚才这四位同学回答的都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很牢固;我们原来学习长方体有关知识时,是从面、顶点、棱、长,宽,高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学习的。 二、设疑导课: 师:同学们请看这里(出示一张卡纸),这是一张卡纸,如果它的厚度忽略不计的话,这张卡纸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齐答):长方形; 师:如果让这张卡纸立起来并且立稳了,还能够至少承受一本数学教科书的重量,(师演示横着立不稳,竖着立也不稳)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 生1:把这张卡纸折叠成长方体; 生2:把这张卡纸卷成一个圆柱; 师:(演示)卷成圆柱这种方法很好,可见圆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圆柱型桥墩,桥墩上面铺上桥板就能够承受汽车通过,你们还能不能举一些我们经常见过的圆柱体? 生1:圆柱型柱子, 生2:圆柱型茶叶盒, 生3:圆柱型自来水管子, 生4:…… 师:同学们刚才列举了这么些圆柱体,可见圆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稿

临川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师公开课评课稿 毛学阳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本次青年教师课堂展示课活动在学校教务处的精心组织和各位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开展的很成功,根据教务处的统一安排,我就各位数学老师的课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几位教师不要介意,同时请各位领导和教师指正。 数学课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的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各位数学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各位数学老师的课堂中,教师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江美春、陈志蕾的课中,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她们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这三位数学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她们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课上的很精彩。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所以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一、课前与学生交流互动比较少。在课前多交流,会促使孩子们以最佳的心情无拘无束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之中,也有利于教师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 二、教师的评价激励性语言较少,应该加强。 三、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要参与其中。 四、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五、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术语、过渡语的使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各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分别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一节课,从这些课中我们既看到了青年教师过硬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又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思路指明了方向。希望全体数学教师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堂效率的有效性,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一句话: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 1 / 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课稿 韩老师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总体呈现四大特点: 一、准确把握目标,体现新课标理念 本课有3个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韩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给出学生要探究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比较、思考、讨论、整合,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小组代表回报,最后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有效地合作学习,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关系。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成

共识、归纳总结”的数学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又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3个教学目标。彰显了“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 数学本身是枯燥的,韩老师呢,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形美,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喜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韩老师是按照:整体感知---初步认识——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顺序进行教学的。 1,整体感知: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认识,在让每个学生从学具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一看,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一个外观上的认识。 2、初步认识,通过触摸、观察,交流达到认识其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 )角,它有( )度。 3. 量角的大小,要用到()、计量角的单位是( ),用符号()来表示。把半圆平均分成(),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做(),五份表示()。 4. 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 5.1周角=( )平角=( )直角=( )45°的角。 6、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6时整成(),钟面上()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150度的角。 7.∠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8.∠1是∠2的3倍,∠1=120°,∠2=( )。 9、三角板上的角有()度、()度、()度、()度。 10、.图中有()个锐角.有()直角,()个钝角,()个平角. 11.图(2),已知∠1=30度,∠2=(),∠3=(), ∠4=(),∠1+∠5=()。 12、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再量一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 成的角的度数。 时间( ∶) ( ∶) ( ∶) ( ∶) 角度( ) ( ) ( ) ( )

二、判断题。 (1)角的两边越短,角的度数越小。( ) (2) 把一个30度的角放在一个可以放大5倍的放大镜下,我们看到的角是150度。() (3)时钟在9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 ) (5)3点30分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 (6)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 ) (7)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 ) (8)一个平角等于90°。 ( ) 三、选择。 1. ①②③④ ()是锐角()是平角()是周角()是钝角 2.把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可以形成()个大小不同的角。 A 3个 B 5个 C 无数个 3.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的角 A 15度 B 20度 C 135度D150度 4.()的角叫钝角。 A 大于90度 B 小于90度 C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5.周角、直角、平角、锐角、钝角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 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 B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 平角>周角>钝角>直角>锐角 6.三个同样的角刚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角是() A 60度 B 30度 C 90度 7、、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 A、160° B、40° C、120°

小学数学角的度量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把握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媒体出示一个角)生:角。 师:对,仔细看,角怎么样了? 生:变小了。 师:现在呢? 生:变大了。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与角的两条边张开(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是啊,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这个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小这个角就小。(手势演示)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好吗? 2.用活动角比较两个已知角的大小。 师:黑板上画了两个角:∠1和∠2,猜猜看,哪个角大呢?(∠1=30°,∠2=40°) 生1:我猜∠2大。 生2:我也猜∠2大。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3:我猜∠1大。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测都是凭眼睛看的,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比一比,检验一下呢? 生1:用活动角来比一比。 生2:用直尺来比。 生3:用量角器来量一量。 师:嗯,你已经想到用专门的量角工具来比了。 生4:我还可以用三角板来比。 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真厉害! 师:大家说用活动角能比,这就是一个活动角,怎么比?(师出示活动角)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比一比,给大家演示一下呢?生:(指名一生演示) 师: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看他是怎样比的? 师:他这样比对吗?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 学生答:①“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 五、板书: 四边形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 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 总评 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易错题

一、选择题 1、按1:2的比例尺缩小一个夹角为30°的角,缩小后的角是()A.30°B.60°C.90 2、钟面上如果分针旋转半周,那么时针旋转()度. A.15 B.30 C.45 D.90 3、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300°B.30°C.3°D.无法确定 4、早上5时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的度数是() A.60°B.80°C.120°D.150° 5、从3时15分到3时30分,分针转了一个()角. A.直角B.锐角C.钝角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0°,那么顶角是() A.40°B.140°C.160° 7、钟面上分针走半小时,转动角度() A.180°B.30°C.15° 二、填空题 8、小明上午 7 时到校,中午11 时30 分离校,在这段时间里,时针在钟面上旋转了()度. 9、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最小的角是32°,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最少是()°,最多是()°. 10、一个角是300,在5倍的放大镜下看这个角是()度. 11、上午9:30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 12、在一个三角形中,∠A=28°∠B=62°这是一个()三角形. 三、判断对错 13、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14、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周,时针就旋转30度。() 15、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16、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17、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18、从六点十分到四十分,钟面上的分针旋转的角是平角。() 19、两角之和是一个平角,其中一个角是90度,另一个角一定是直角。() 20、三时三十分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