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第5章 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和细胞

合集下载

免疫学

免疫学

第一章绪论了解:1.自然免疫:是指各种形式的免疫功能在感染时主动发挥作用,并且不随以前某种病原体而改变。

2. 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的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自身B细胞和T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反应。

3.免疫学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章抗原掌握: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包括抗原抗体或效应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阳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

故通过载体把特异的T-B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使B细胞分泌抗体。

这就是载体效应。

3.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指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即:只具有与相应的免半抗原疫应答产物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应答产物的物质。

如:多为一些小分子单糖、类脂和药物(PG)等。

4.佐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后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5.内源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和靶细胞胞内产生的抗原。

其与HLA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并被提呈给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

6.外源性抗原:非抗原提呈细胞自身所产生的抗原。

须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并以与HLA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被提呈给CD4阳性T辅助细胞。

7.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异物性2.大分子性抗原多数是蛋白质,其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病毒的衣壳)8.抗原的基本分类1、天然抗原;2、人工抗原;3、合成抗原了解:超抗原:指那些只需要极低浓度就可激活大量 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超抗原答的抗原物质。

多由细菌外毒素及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

抗原组学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型领域,他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热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种至关重要的生物防御系统,它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以保护我们免受疾病和感染的侵害。

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免疫器官:免疫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骨髓是血细胞的产生地,而胸腺则负责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淋巴结和脾脏是重要的淋巴组织,可以存储和激活免疫细胞。

2. 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关键是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

主要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和攻击体内的病原体。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而粒细胞则能够释放抗菌肽来杀死病原体。

3. 免疫分子:免疫系统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免疫分子,例如抗体和细胞因子。

抗体能够通过识别病原体上的特定抗原来引发免疫反应,而细胞因子则在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

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识别和分辨:免疫系统能够识别体内的自身组织以及外来病原体。

通过识别外来病原体上的特定分子结构(抗原),免疫系统可以区分自身细胞和病原体。

2. 消灭和清除: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出病原体,它将发动一系列攻击,以消灭和清除病原体。

免疫细胞的合作和调节,使其能够击败多种类型的病原体。

3. 记忆和防御: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一旦体内再次遭遇同一类型病原体,它能够更快地产生针对性的免疫反应,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4. 调节和平衡:免疫系统能够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以保持身体内的平衡状态。

这有助于避免过度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内的一支强大军队,它通过多种机制保护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免疫学基础--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抗原

免疫学基础--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抗原
4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T、B细胞简要区别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5
免疫系统--其他免疫细胞
➢ K细胞:即杀伤细胞(killer cell),专一的杀伤被IgG抗体所覆盖的靶细胞;IgG抗体的Fc
片段可与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ADCC:抗体依

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属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
脏,具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功
能;
✔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成为NK细胞的靶细胞,而且NK细胞活性

其它杀伤细胞更早出现,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一切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粒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 免疫活性细胞:仅指能特异的识别抗原,即能接受抗原的刺激,并随后进行分化、增殖和 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T细胞、B细胞 是最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
➢ 胸腺:是T细胞成熟和发育的主要器官;未成熟的T细胞前体从骨髓迁移到胸腺, 95%的细胞凋亡,5%的细胞发育、分化成为成熟的T细胞,释放到外周免疫器官;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
➢ 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居住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 组织;
➢ 淋巴结:人体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清除各个组织器官中的抗原物质,淋巴结内主 要 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嗜细胞;
微生物学基础
单元九 免疫学基础

免疫学4-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学4-免疫组织和器官
脾脏( 脾脏(spleen) )
淋巴结与脾脏的免疫学功能
成熟T 成熟T、B细胞定居的场所; 细胞定居的场所; 过滤和清除异物; 过滤和清除异物; 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 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淋巴结针对来自淋 巴液的抗原;脾脏针对来自血液的抗原; 巴液的抗原;脾脏针对来自血液的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脾脏具有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 脾脏具有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
胸腺微环境与T 胸腺微环境与T细胞分化示意图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
胸腺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 1)阳性选择:是指发育中的胸腺细胞表达的 阳性选择: TCR同自身 TCR同自身MHC分子结合,使得能够识别自身MHC 同自身MHC分子结合 使得能够识别自身MHC 分子结合, 分子的胸腺细胞存活继续发育的过程。通过此选择, 分子的胸腺细胞存活继续发育的过程。通过此选择, 保证成熟T细胞对MHC分子 分子保证成熟T细胞对MHC分子-抗原肽复合体发生应 阳性选择( selection)决定T 答。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决定T细胞对抗 原肽应答的MHC限制性 限制性。 原肽应答的MHC限制性。 2)阴性选择:阴性选择(negative selection) 阴性选择:阴性选择( selection) 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表达识别自身抗原 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表达识别自身抗原的 指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表达识别自身抗原的 TCR 与自身抗原结合后凋亡或无能,即自身反应 与自身抗原结合后凋亡或无能, 性T细胞克隆的清除或无反应性的过程。阴性选择 细胞克隆的清除或无反应性的过程。 决定T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 决定T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
胸腺基质细胞 微环境构成 细胞外基质成分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界入侵的一种重要系统,它由多种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其功能是识别、消灭和记忆病原微生物,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天然免疫系统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由皮肤、黏膜、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组成。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最外层的防御物理屏障,能防止病原体的侵入。

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体内的第一道移动防御队伍,它们能吞噬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天然杀伤细胞则可直接杀死被它们识别为异常细胞的目标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获得性免疫系统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它是在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形成的免疫应答。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淋巴细胞、抗体和抗原呈递细胞等。

淋巴细胞主要分为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它们分别通过分泌和攻击被感染细胞来协调和执行免疫应答。

B细胞主要分泌抗体,抗体能与病原体结合并中和或杀死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则负责将病原体的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激活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当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外来抗原,即病原微生物上的特征物质,来触发免疫应答。

通过抗原的识别,免疫系统能够调动免疫细胞和分子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攻击和消灭。

这包括通过巨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通过中性粒细胞释放抗菌物质杀死细菌、通过天然杀伤细胞直接杀死感染细胞等方式。

同时,免疫系统还会在消灭病原微生物后留下记忆,以便下一次再次遭受相同病原微生物入侵时,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免疫应答。

此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自身识别和免疫耐受的能力。

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身组织和外来抗原,从而避免攻击和损伤自身组织。

免疫系统还能通过免疫耐受来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

总之,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它通过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防御系统的协同作用,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组织和器官

由于血清抗体的发现,以Paul Ehrlich为首的学者提出了抗体形成 体液学说。
Ehrlich
五、补体的发现
继抗毒素发现后,很快又发现了免疫溶菌 现象。Pfeiffer(1894)在免疫豚鼠腹腔内 观察到霍乱弧菌的溶菌现象,Bordet (1895)重复了Pfeiffer现象,并发现如将 新鲜免疫血清加热到60℃,30min则丧失 溶菌能力,从而证实了补体的存在。
动脉
白髓
2.淋巴结(Lymphoid node)
• 淋巴结的实质:皮质区、髓质区。 • 皮质区:浅皮质区、深皮质区。 • 浅皮质区:近被膜下,B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
非胸腺依赖区,大量B细胞聚集形成淋巴滤泡, 或称淋巴小结。 • 浅皮质区与髓质之间的深皮质区是副皮质区,是T 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胸腺依赖区 • 髓质区有髓索和髓窦组成,
• 作用: • 有利于识别抗原, • 促进细胞间的协作, • 使一些具有相关特异性抗原的细胞共同进
行免疫应答, • 使全身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相关连的有机
动性的统一体
除效应性T细胞、幼浆细胞、K细胞和NK细胞以外,大 部分淋巴细胞均参与再循环, 尤以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最为活跃。
• 外周淋巴器官中T细胞区的高内皮小静脉 (HEV)内的淋巴细胞可穿越内皮细胞进入淋 巴.
免疫组织和器官
第三节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 1. 免疫器官 2. 免疫细胞 3. 免疫分子 4. 免疫系统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骨髓

中枢免疫器官 胸 腺



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黏膜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
成熟的场所,人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 和胸腺

免疫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 皮肤和粘膜B. 骨髓C. 脾脏D. 肝脏2.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消化食物B. 调节体温C.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D. 维持血压3. 抗体是由哪种细胞产生的?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4. 以下哪种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哨兵”?A. 巨噬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5. 下列哪项是体液免疫反应的第二阶段?A. 抗原呈递B. 抗体产生C. 细胞介导免疫D. 免疫记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免疫反应?A. 年龄B. 性别C. 营养状况D. 遗传因素2. 以下哪些是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A. 皮肤和粘膜B.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C. 巨噬细胞D. 抗体3.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包括哪些?A. 抗体B. 细胞毒性T细胞C. 记忆B细胞D. 记忆T细胞4. 下列哪些是抗体的功能?A. 中和毒素B. 标记病原体C. 促进吞噬D. 促进细胞凋亡5. 以下哪些是免疫耐受的类型?A. 中枢耐受B. 外周耐受C. 自身耐受D. 异体耐受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免疫系统可以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物质。

(对)2. 所有的免疫反应都是有益的。

(错)3.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

(对)4. 免疫记忆是免疫系统对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的快速反应。

(对)5.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错)6.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对)7.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无反应状态。

(对)8. 体液免疫反应比细胞免疫反应更快。

(错)9. 抗体在体内可以永久存在。

(错)10. 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2. 描述抗体的结构特点。

3.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体?4. 解释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

引发过敏性反应 [5]
嗜碱性粒细胞胞核呈分叶但 不清楚,胞浆中布满深蓝色 细胞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是过敏性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当受到过敏原刺激时,嗜 碱性粒细胞发生活化,释放炎性介质,引起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如引发哮喘:肺组织内大量的嗜碱性粒细胞通过细胞可贮存并释放大量的组 织胺,引起支气管收缩、支气管血流量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还可作为嗜酸性 粒细胞趋化剂等。嗜碱性粒细胞还可释放IL一4和IL一3,以及大量的白三烯 C4(LTC4)及LTB4致支气管强烈收缩。
• 免疫细胞 |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约占白细胞总数的0.2%,颗粒内含 有组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与机体过敏性反应有关。
细 胞
引发炎症反应
组胺使嗜碱性粒细胞附近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使其渗透性增强。受伤的嗜碱性 粒细胞和其他白细胞会释放前列腺素以加快感染处的血液流动。上述两过程将凝 血物质运至感染处,阻止微生物进入身体并开始恢复过程。血管渗透性增强还令 更多吞噬细胞进入感染处吞噬微生物。
免疫系统的发展
[1]
免疫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 过程,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发展为脊椎动物 以至于人,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演化和发展。
专司吞噬的细胞 体液非特异性防御 白细胞 分化 淋巴小结 生成
发 展
吞噬消毁 排斥异物
排斥异己 包围保护
无脊椎 动物
单细胞
不完善的胸腺和脾 B细胞初步形成
多细胞 软骨鱼和 硬骨鱼类
胸腺除提供T细胞分化、成熟的微 环境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以及诱导 胸腺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功能。
• 免疫器官 | 胸腺
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
中 枢
阳性选择 阴性选择
双阴性 被膜下区

第五章免疫系统ppt课件

第五章免疫系统ppt课件
能对付相应抗原的记忆细胞,增强抵抗力。 3.效应阶段 是免疫活性细胞发挥其免疫功能的阶段(细胞作用 和释放产物)。此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并产生淋巴因子, 消灭抗原,执行细胞免疫作用;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杀灭或
破坏抗原物质,完成体液免疫作用。
(二)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死带抗原的细胞(如各种 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扩大免疫反应的过程,称细胞免 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其效应机理包括两个方面: 1.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 地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靶细胞肿胀和崩解。效应T细胞杀 伤一个靶细胞后还可攻击另一靶细胞。 2. 产生淋巴因子扩大免疫反应 淋巴因子是T细胞被抗原(刺 激)或促分裂素刺激后而产生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肽类)的总称。已知20余种,现已发现有多种类型的效应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也能产生少量淋巴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 功能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清除人侵的抗原,如微生物及其产物,异体细胞等。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微 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免疫终极知识点 2

免疫终极知识点 2

实验部分(10分)1、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公式:单位mg/10 g胸腺指数=胸腺重量/(小鼠体重×10)脾脏指数=脾脏重量/(小鼠体重×10)2、(1)白细胞(WBC)计数公式:X/4×10 ×20 ×106/L=白细胞/LX: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为每大方格(即0.1u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1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ul,换算成1ul。

×20: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将ul换算成L(2)计数方法:自小鼠尾静脉采血0.02mL将其插入稀释液底部,轻轻将血放出,混匀。

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取混匀的细胞悬液1滴,充入计数池与盖片的缝隙中,静置2-3min,使白细胞下沉。

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10×)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总数。

注意事项:①在大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计数。

②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③冲池前要摇匀,要注意,冲池时不可气泡,否则应重新冲池。

(3)血液稀释液用的是3%稀乙酸3、腹腔巨噬细胞试验(1)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非特异吞噬较大的颗位性异物如鸡红细胞、白色念珠菌等,称为大吞噬现象。

将鸡红细胞注入小鼠腹腔中,巨噬细胞由于具有趋化性,便向鸡红细胞处聚集,将之内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然后在胞内与溶酶体融合,将鸡红细胞消化分解一段时间后取巨噬细胞,利用巨噬细胞贴壁的特性观察吞噬现象,作为判定其吞噬活性的指标。

(2)染料及染色方法:Giemsa(姬姆萨应用液)染色5min后再用蒸馏水漂洗晾干(3)淀粉肉汤的作用:诱导腹腔内产生较多的巨噬细胞4、肝脏DNA提取实验,(1)研磨抽提各步所用试剂:研磨肝脏先用冰冷的生理盐水水洗3次再置于加入2ml匀浆液的研钵中,研磨至无明显组织块存在。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

《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二、填空题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E.超敏反应性疾病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A.对机体有利B.对机体有害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一章免疫系统一、选择题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A、胸腺和骨髓B、淋巴结和脾脏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A、CD4分子B、CD8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A、CD8分子B、CD4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B 吞噬细胞C NK细胞D T细胞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A、T细胞B、NK细胞C、 B细胞D、树突状细胞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A、自然杀伤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C、B细胞D、T细胞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A、CD8分子B、CD4分子C、CD3分子D、CD40分子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CD4+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IL-1B.IL-2C.IL-4D.TNF13.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D )(2000执业医真题)A.产生细胞因子B.直接杀伤靶细胞C.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D.介导ADCC效应E.参与抗病毒14.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D )(历年考题)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受影响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15.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的细胞是(B)A.NK细胞B.T细胞与B细胞C.APCD.嗜碱性粒细胞16.表达低亲和性IgG FC受体,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是(B )A.B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T细胞17.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C )A.B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中性粒细胞18.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E ).A.E受体B.抗原受体C.IgGFC受体D.促分裂原受体19.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CD分子是(A )A.CD3B.CD4C.CD8D.CD19二、填空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免疫器官__,_免疫细胞__和_免疫分子_。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内独特的防御系统,它通过识别和抵御各种病原体来保护我们的健康。

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以确保我们能够有效地对抗感染和疾病。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产生和储存免疫细胞的地方。

主要包括骨髓、脾脏和淋巴结。

骨髓是产生免疫细胞的主要地方,而脾脏和淋巴结则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有几种类型,包括:(1)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主要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它们能够识别和摧毁入侵的病原体。

(2)T细胞:T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主要负责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

其中,CD4+T细胞促进细胞免疫,CD8+T细胞则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3)B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另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主要负责产生和释放抗体,以中和病原体。

3.淋巴液:淋巴液是免疫细胞的生活环境,它流经整个淋巴系统,将免疫细胞和病原体之间的交流以及其他物质的运输。

4.抗体: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主要能够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并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主要功能包括:1.识别: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我和非自我物质,即识别自身细胞和非自身细胞。

当非自身物质进入身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应答: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到外来物质,它会启动免疫应答,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应答,它通过炎症反应来抵御病原体。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一种快速的应答,但它的效果有限。

获得性免疫应答是一种特异性的应答,它由免疫记忆细胞和抗体介导。

这种应答需要一定时间来发展,但一旦建立起来,它会对感染提供持久的保护。

3.消除: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消除病原体。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T细胞表面最重要、最特征的标志
TCR1:、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外周血5-10%的T细胞表达TCR1 主要在粘膜局部发挥作用 TCR2:、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外周血大部分的T细胞表达TCR2(主要)
TCR:是T细胞完成对抗原识别和结合的分子基础
结构:
分为V区、C区、跨膜区
和胞浆区
胞内段仅含1-6个氨基酸
E花环形成试验
(4) 促分裂原受体
促分裂原:能非特异性刺激T或B细胞发生有 丝分裂的物质。
促分裂原 促分裂原受体
植物血凝素(PHA) 刀豆蛋白A(ConA) 美洲商陆(PWM)
PHA-R ConA-R PWM-R T细胞
(5) MHC抗原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T细胞活化后 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B 细 胞 表 面 标志
IL-5 CD28 IgM B7-2 补体 (C3b,C4b ) FcmR IL-2 CD40 CD40-L CD23
CD32 IgG
IgE
CD21
IL-4 补体 (C3bi )
CD8+ T细胞
T细胞分类
Th1
CD4+ T细胞
细胞免疫
Th2 TC
CD8+ T细胞 TS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抑制免疫
正常人血液中 CD4T细胞:CD8T细胞为1.8-2:1 AIDS人血液中 CD4T细胞:CD8T细胞为1:2
(二)B淋巴细胞 骨髓依赖的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经历了祖B细胞、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和成熟B细胞等几个阶段。
残基,无传导活化信号的 功能
(2) CD3分子
胞内段很长(50-155个氨基酸残基)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酶类 补体 凝血因子 细胞因子
功能:
吞噬杀伤和清除功能 调理吞噬作用:Fc受体和C3b受体 ADCC作用:IgG Fc受体 各种酶类
合成和分泌活性因子: IL-1、IFN- 、TNF- 参与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作用
抗原递呈作用 通过MHC II类分子将抗原肽递呈给CD4+ T细胞
• BCR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入 抗原
• 能持续表达MHC-II类分子 • 对低浓度的抗原,B细胞
是一类有效的APC • 非特异性吞饮作用
三、其他免疫细胞
• 造血干细胞 是存在于组织中的一组原始造血细胞,它们
不是固定的组织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 中,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共同来源。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T细胞
来源于骨髓,在胸腺中 发育成熟
外周血中占总淋巴细胞 的60-80%
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外周血中占总淋巴细 胞的10-15%
参与体液免疫
(一)T淋巴细胞
• 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
血小板 T 细胞
红细胞
T lymphocytes
1. T细胞的表面标志
植物血凝素(PHA) 刀豆蛋白A(ConA) 美洲商陆(PWM)
促分裂原受体
PHA-R ConA-R PWM-R
T细胞
(5) MHC抗原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T细胞活化后 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6) CD4和CD8分子(T 细胞的辅助受体)
辅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 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NK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干C 基因重排
前B C u胞内合成
幼B C
成B C
浆细胞 分泌抗体
胞膜表达IgM IgD
3 B细胞的表面标记和内部标记
• 表面标记(细胞表面特殊结构和功能蛋白) 1)抗原受体 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受体,是膜性免疫球 蛋白。
BCR-Ig Ig Complex
2)Fc受体
• 即与Fc结合的受体。因有不同的抗体类型, 所以也有不同的抗体受体。主要有IgG Fc 受体_FcγR和IgE Fc受体 _FcεR。 • 除B细胞外,FcγR主要分布在中性粒细胞 上,而FcεR在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 性粒细胞上。 • 可以利用红细胞测定Fc受体的存在(EA花 结)
边窦
淋 巴 结
皮质 副皮质 髓部
初级滤泡未有抗原刺激的B细胞 次级滤泡有抗原刺激的B细胞 T细胞的定居场所 髓质和髓窦
淋巴结(lymph nodes,LN)结构淋巴Biblioteka 小泡 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
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是针对淋巴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2.产生分泌型IgA
淋巴细胞归巢:
成熟淋巴细胞的不 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 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 归巢受体 地址素
脾脏
淋巴细胞再循环示意图
淋巴细胞再循环
意义: • 增加了带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淋巴细 胞与抗原递呈细胞和抗原的接触机会。 • 补充更新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
第二节 免疫系统的细胞
• CD40L 是CD40配体。 另外还有 CD45/CD45R CD5:T细胞共同抗原
T 细胞表面受体
MHC/抗原肽
IL-2
TCR
CD4 or CD8 B7-2 CD28
运铁蛋白 CD71
CD2 CD58(LAF-3) FcmR
组织胺
FcgR CD35 补体
抗体
4T细胞功能
• • • • T细胞受MHC限制活化激活 对抗原肽专一性应答。 发挥直接和间接作用产生效应。 几乎参与所有的免疫应答活动。
• 来自造血干细胞涉及骨髓干细胞系和淋 巴干细胞系两大谱系。 • 淋巴干细胞系发育成T、B细胞等各种淋 巴细胞。 • 骨髓干细胞系发育成粒细胞、肥大细胞、 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辅助细胞。
一、B 淋巴细胞
B细胞又称骨髓依赖的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膜表面带有免疫球蛋白(mIg)。
1 来源
B细胞系的前体来源于胚肝(胎儿)和骨 髓淋巴干细胞(成人)。 2 B细胞的发育 骨髓是B细胞产生和发育的场所,随着细 胞的发育相应的膜抗体也随之形成。
四、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包括: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发育过程: 造血干细胞髓样前体细胞单 核母细胞前单核细胞单核细 胞(血液)巨噬细胞(组织)。
(一)单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核(左,普通光镜)。 透射电镜显示其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丰富、胞浆颗 粒明显(中)。扫描电镜显示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 表面(右)。
第五章 免疫系统的器官和细胞 Organs and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初级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法氏囊(鸟类)
免疫器官

周围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B T 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DC 细胞


免疫细胞
白细胞:中性、酸性、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膜型分子:各种受体,各种CD分子,MHC分子
(4)过滤血液作用
(5)调节血量(胚胎期有造血功能)
3、粘膜免疫系统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又称粘膜免疫系
统。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粘膜淋巴组织,可分为两种类型:
具有一定结构的粘膜淋巴滤泡
弥散的粘膜淋巴组织
功能 : 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NK 细胞 N
(一)NK细胞的来源和发育 1.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 3.出生后来源于骨髓: 前体细胞(CD34+CD7+)NK细胞 (CD2+CD16+CD56+)
(二)NK细胞受体 --- 两种
1.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A.识别糖类配体(靶细胞) 活化 细胞毒 作用。 B.FcγRⅢ(NK细胞)+ IgG抗体(结合抗原) 活化 杀伤作用。 2.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P58分子和P70分子 识别MHCI类分子
3)补体受体
• 分布在B细胞上的补体受体有CR1和CR2。 CR1 结合C3b和C4b;CR2结合C3d和 C3dg,另外可结合天然的EB病毒。
4)有丝分裂原受体 与B、T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刺激非特异性增殖。 5)MHC-II抗原 两类MHC分子称为I、II类。B细胞表达II类分子,可以 被CD4+T细胞识别,在B细胞抗原呈递中起重要作用。 6)B7分子 脂多糖诱导产生,在B细胞表面表达B7.1和B7.2两种B7 分子,都属于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对B细胞的抗原呈递 和T细胞的活化起重要作用。(T细胞膜上CD28结合) 7)CD40 表达在B细胞及巨噬、单核、上皮细胞表面。能与T细 胞上的CD40L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属于B细胞活化 的协同刺激因子。
B 细胞表面受体
IL-5 CD28 IgM B7-2 补体 (C3b,C4b ) FcmR IL-2 CD40 CD40-L CD23
CD32 IgG CD21 IL-4 补体 (C3bi )
IgE
抗原
二 T细胞 1 来源 依赖于胸腺的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 T细胞。来源于胚肝或卵黄囊,成体来自 骨髓干细胞。前T细胞转移到胸腺发育成 熟。经循环定居在周围淋巴器官的髓质 部分。
TCR-CD3 复 合 分 子
TCR- CD3 复合体 V
糖 基
V C g e d e
C
-S-S-
z
-S-S-
z
z
-S-S-
h
胞膜
胞浆
ITAM
ITAM: immunoreceptor tyrosin-based activatory motif 免疫 受体酪氨酸激酶激活基序 ITIM:immunoreceptor tyrosin-based inhibitory motif 免疫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基序
(4)过滤作用
2 脾脏(spleen)
• 最大的免疫淋巴器官。腹腔左上方,包 括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外侧为B细胞 的定居处,内侧为T细胞的定居处,中间 的髓质充满了血成为血窦。脾脏是抗原 进行应答的场所,另外,通过巨噬细胞 的吞噬可以对血液中的抗原物质进行清 除。
功能:
(1)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2) 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脾脏是针对来自血液中抗原 的免疫应答场所,也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 (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胸腺的功能
1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2. 产生胸腺激素和胸腺生成素
3 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 鸟类B细胞成熟的器官。切除法氏囊鸟类无 法形成抗体。性成熟后,法氏囊消失。
二、次级淋巴器官
1 淋巴结(Lymph nodes) 遍布全身,淋巴管道的交叉点上。它是B、 T细胞被活化的场所。结构包括:
2 T细胞的发育
• T细胞的发育主要体现在前体T细胞在胸 腺的成熟过程,包括TCR基因重排和 CD4、CD8分子的变化。 • 从双阴性到双阳性,再到单阳性。
骨髓
胸腺小叶
CD3‾CD4‾/LOW CD8‾ TCR‾
被膜
CD3‾CD4‾/LOW CD8‾ TCR‾
被膜下区
CD3+ CD4+ CD8+ TCRgd+ CD3‾CD4+ CD8‾ TCR‾ CD3+ CD4+ CD8‾ TCRgd+ CD3‾CD4‾CD8+ TCR‾
髓质
CD3+ TCRgd+
CD3+ CD4+ TCR+
CD3+ CD8+ TCR+
2%T细胞成熟进入外周淋巴器官
淋 巴 细 胞 在 胸 腺 皮质 的 发 育
未成熟 T 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T 细胞
巨噬细胞
非自身克隆
自身识别克隆
3 T细胞表面标记
• T细胞抗原受体与CD3 • 1)抗原受体(TCR) 是T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并结合的受 体蛋白。每个T细胞约有30000个T CR,由异二聚体构成α β TCR. 2)CD3 成熟的T细胞表面表达,至少有5种多 肽参与。
(三)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细胞杀伤作用 --- 两种机制: A.直接接触杀伤: 识别靶细胞配体 穿孔素和颗粒酶 靶细胞裂解或凋亡; B.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FcγRⅢ(NK细胞)+ IgG抗体(靶细胞) 细胞毒效应。 2.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GM-CSF、 IL-3、M-CSF等) A.促进T、B、APC等功能; B.促进或抑制造血细胞发育。
(1)淋巴结 (2)脾脏
一、初级淋巴器官 1 骨髓(bone marrow) 红骨髓,造血器官,淋巴干细胞来源于 造血干细胞。 功能:发育成各种血液细胞,同时淋巴干 细胞也发育成T、B淋巴细胞。B细胞发 育和成熟的场所。
• 红骨髓是主要造血器官,分布于扁骨、不规则骨、长骨骺端骨松 质的骨小梁(T)之间,由造血组织(H)和血窦(S)构成。造血组织以 网状组织为支架,其中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除网状 细胞外,还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A)、间 充质细胞等,这些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有重 要作用。此外,骨髓还是破坏衰老的红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分化 的场所。细胞分化受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细胞介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