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表现力(二)陶罐.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5.线的表现力》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5.线的表现力》湘美版《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观察感受自然界的形色美、节奏美、韵律美和线之美,欣赏古代彩陶,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步骤和方法,学会描画坛坛罐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获得美术的创造力、感受力和表现力,掌握用线描画装饰容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养成耐心有序的习惯,以及敢于大胆、流畅运用线条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步骤和方法,学会描画坛坛罐罐的方法。
2、难点:线条的疏密,对比、变化。
三、教学准备视频、多媒体、粗细双头签字笔、速写纸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出示一个由线条制作的动画短片,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什么内容?2、短片结束,重复问题,并请学生说说。
3、揭示课题。
(二)寻找线条1、找一找大自然中的线条出示自然界的照片,让学生说一说都有什么样的线,并用动感的线把学生说的线条演示一遍,并引导学生发现线的排列规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线条的种类:直线-横直线、竖直线、斜直线;曲线。
线的组合:重复、曲直、疏密等)2、找一找画家笔下的线条出示风格不用的印象派画家作品,让学生说说画家运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感受。
教师小结(三)感受线条用过小游戏,与学生互动,感受不同的线条给人的不同感受。
(四)欣赏彩陶欣赏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彩陶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线条看起来像什么?给人一种什么感受?教师小结:彩陶上的线条有象形纹、几何纹、漩涡纹等。
线条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可以记事。
(五)分析坛罐口、颈、腹、耳、底(六)教师范画分步骤范画1、画瓶身;2、分区域;3、填线条;4、填点面;5、调整完成(七)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1、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张,并说明原因。
2、教师小结,根据作品分析,在范画上稍作改变。
小学美术《线的表现力(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导学
(出示课件)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彩陶,形成了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等具有代表性的彩陶文化。
器型上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造型上主要包括:口、颈、腹、底、耳等。此外还有各部位间的粗细、长短、大小的变化以及耳的位置和多少的变化。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旋涡纹尖底 瓶),这件彩陶作品有怎样的美感吸引着你?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
学具:作业纸、记号笔、彩笔。
教学
程序
师 生 互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师
学 生
复习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线,请同学们
观看大屏幕,说一说线的分类。
看一看
温 故 知 新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习兴趣。
美术作品中是怎样运用这些线的呢?今天
我们就以彩陶为例学习线的运用。(出示课题)
具有口小,短颈,腹部大,尖底的特点, 在瓶的腹部有两只小耳;造型线条流畅、匀称具有对称的美感。(板书:造型 对称美)
图案上:点、线、面搭配得当,曲线与点结合,形成旋涡状的花纹,穿插活泼的点和线, 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体现出原始人内心音乐涌动和视觉表现的特点(板书:节奏
韵律美)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教学设计
线的表现
力
课 型
造型·表现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观察彩陶的外形和纹理,感受器型对称美和线条表现的节奏美、韵律美。2.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和
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
重点
感受彩陶造型、纹饰的形式美感,学习运用线条
合理装饰和美化器物的纹样。
难点
运用线的重复、变化组成纹样,进行合理装饰陶器。
【教案】三年级上册 第5课 线的表现力
第一张作业坛子画得很小,线条组织稀疏。第二张作业坛子画得较大,构图合理,体现了线条组织的疏密对比关系。
5、在纹样装饰中,让学生欣赏一些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线状组合的图片充分感受线的节奏与韵律美,以不同的线和不同的形排列组合表现重复的美。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式画一画坛坛罐罐。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展示评析课堂总结
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谈学习感受。
教师对课堂、作业效果简要评述。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总课时
课 题
第5课 线的表现力(活动一)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自然界的线条,认识线条的特性。
2、能具体细致的的装饰描画对象,在线的运用中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3、养成耐心有序的习惯,以及敢于大胆、流畅运用线条的态度。
教学重点:用线条来表现、装饰描画对象。
教学难点:线条运用的技巧。
评析尝试的作业,肯定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坛子的外形结构。
3、请同学说说画出的坛子的组成部分:坛罐口、颈、腹部、底部、双耳。
4、对比观赏,感受坛子外形的各种变化。教师在区域①、区域②分别选出两张作业比较,学生谈坛罐脖子高低:坛子颈部短,腹部大而鼓,显得胖;坛子颈部长,腹部小而瘪,显得瘦。不论高低、胖瘦,各有各的美感。
教师在区域③、区域④分别选出两张作业比较,学生谈感受
小结:坛子口大、腹小显得头大;坛子头细、颈长显得脖子长。
针对区域⑤的作业,请画者谈创意。
二、作品欣赏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欣赏我国彩陶的外形及纹样。
不同地区和时代的彩陶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大致可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几个主要类型。彩陶的纹样取材广泛,以几何纹样最为多见,如网纹、三角纹、旋涡纹等。
《线的表现力》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线的表现力》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线的表现力》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一、目标确定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总目标:丰富想象力,运用媒介、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运用形象思维创作情景生动、意蕴健康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学段目标:本学习任务主要引导学生能运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内容要求:能使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学业要求:能使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能提出各种构想,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在活动结束时,能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保持课桌和教室的整洁。
学业质量描述:能根据教师提出的主题获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创作2~3件富有创意的平面、立体和动态的美术作品,运用造型的手段表达美。
在参与综合探索活动中,能主动学习和探究;在交流、合作时,能尊重、理解他人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线条的基本知识,同时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线条的组织方法也有一定了解,只是缺乏对多种线条的组织和练习,概念比较模糊。
(2)本节课建构的困难点由于该阶段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是无目的性的观察和表现,对二者之间无有意识的展开联想,因而对线的表达比较单一,所以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重复、长短、疏密等组合等方式进行纹样创新设计并运用于作品创作。
(3)难点突破三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已经增强,并且已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对美术学习仍有很强的兴趣,所以我以引导的方式,潜移默化的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具体步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不够细心观察生活的问题,我以提问、追问的互动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并联系生活,将抽象与具象联系起来。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反思(五篇模版)第一篇:《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反思《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反思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
本课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我的整个教学思路是:找线→玩线→画线。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和憧憬的心情,在整个上课的过程和流程中还是比较挺顺流畅的,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能画出完整的线条画。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以一个找线小游戏开始,引导观察学生自己的掌纹并听音乐用线条画出感受,目的就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拥有百分百的兴趣和自信,并提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我在课前的导入部分特意设置这样的一个环节很有效果,使得一开课,孩子那原本不安份的心一下子就被老师的语言和大自然那优美流畅的线条所吸引,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让学生明白,在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不同粗细的线条会带来不同的换面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十分的投入。
接下来我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的关于线条的图片总结出:大自然图片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由各种形态的线条组成,接下来穿插任务单学生动手玩线—画线。
线条画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运用线条这一绘画语言来进行创作活动。
在孩子们有了线条的充分认识和感受后,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线条把他们看见的、知道的、听过的事物,通过运用线条来表现在画面上,这时他们的全部精力放在构思故事内容,捕捉有趣的场面,抒发自己的情感上。
不足之处: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不是很清晰,我把微视频放在了课前,课上的一些程序和任务单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在游戏中、音乐中体验线条。
评价中范围有点广,处理有点仓促。
第二篇:《线的表现力》教学反思《线的表现力》教学反思《线的表现力》教学反思《线的表现力》一课,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
线的表现力说课稿(5篇)
线的表现力说课稿(5篇)第一篇:线的表现力说课稿《线的表现力》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线的表现力》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通过对不同类型线条的观察、比较,体会线条不同的美感,感受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线条的韵律、节奏。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组合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2、教学目标(1)认识线、线的种类和特点、线的排列与组合。
(2)观察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等,感受不同线条的特点,体会其美感。
(3)、初步尝试运用线条合理组织,创作一幅美丽的线条画作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
二、学情分析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用线条表现画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了,对线条的表现也有了一定的表现力,但对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不同变化的表现还有所欠缺。
三、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1)“启发引导法”,我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课中采用“课前随意画-画画身边的线-运用各种方法画画有韵味的线-课后用线进行创作”进行启发和引导。
(2)“演示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因此,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
将学生每一层次的作品进行展示,进行创作方法的引导。
(3)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课中创作小练习,让学生在自我尝试中对线的运用方法进行探究和感悟。
线的表现力(二)公开课课例设计
5、线的表现力(二)公开课课例设计学情分析线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到山川、河流、美丽的东南梯田,或者是中国的万里长城等等,都是一道道用线组成的美丽风景。
“线条”无论是在中国的远古时代,还是在现代社会中,都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对于“线条”一直都是有一种延续性的,一年级时候的《绕绕涂涂》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条,但是这个时候的线条是抽象的,二年级的《条纹乖乖》将线条的表现更加有规律的在一起排队、组合。
到了三年级的《线的表现力》则是用线条进行造型,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线条的表现力和造型原理进行学习活动。
“活动二”是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目的的进行用线的排列与组织,设计陶罐和学习装饰陶罐,强调疏密、对比、变化关系。
而如何设计陶罐身上的花纹呢?所以对于如何提升三年级这一堂课对于线条有目的的排列与组织?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画陶陶罐罐外形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彩陶纹样的装饰学习活动。
所以本活动在依据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彩陶线上云展的基础上,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我国甘肃省的一些彩陶器。
对于如何将线排列组合之后装饰在我们的陶罐之内?我们首先得解决对于罐子外形的认知这个知识点。
我国彩陶历史悠久,造型多样、花纹也异常美丽丰富,很多也都是运用重复的线条来组合而成,当然,也还有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的花纹更漂亮,比如注意线条的疏密、不同种类线条(排列)之后的组合以及交叉。
所以,线条的变化其实有很多,学生掌握变化线条的方法之后,表现坛坛罐罐的想象空间就会很大了。
但是关于此次片段课教学的内容,我将重点解决以线装饰这一个难点,即经过了排列组合的线条如何在陶罐上的装饰问题,所以对于以线造型画陶罐外形这一个重点我便先不作为主要讲解的目标了。
教学工具三年级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分水岭,美术课也是如此,慢慢的学生画画也从抽象向巨像转变,思维的转变也势必引起学生对于能力的要求也会提高。
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一部分学生自控力还有所缺失,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线的表现力 (2)
盆以叶状花瓣组合 圆点构成单位元素,以 连续手法环绕器腹,形 成了错落有致的空间排 列,独具匠心。
半山型彩陶纹饰主要以束腰葫芦形网纹和黑色大锯齿带纹为主。
葫芦形网纹高低耳罐
石叠斜格子交双耳壶
葫芦形网纹彩陶壶
彩陶波浪纹豆
彩陶波浪纹豆以浓 重的黑彩绘成,豆盘内 饰四方连续旋纹,循环 翻卷,呈现强烈的动感。
魔术罐的变化
线的认识
直线
斜线
波浪线
折线
漩涡线
线条的组合纹样
作业要求:
1.用铅笔勾线的方式设计一个陶罐(可将陶罐形状作适度的夸张) 2.再用线进行装饰,注意线的疏密关系。
步骤:
1.设计陶罐的形状,可适度夸张。 2.划分出主要部位,并在主要部位画出纹样主线。 3.添画各部位的线纹样。 4.修饰整理,根据需要加粗线条,并用点或线补充某些纹样。
创造 表现
讨论:的表现—器物表面装饰
彩陶结构 认识
颈
耳 底
口 肩
腹
半坡型
彩陶人面鱼纹钵
此彩陶艺品是半坡类型彩 陶的代表作。盆中绘有黑彩的 人面纹和鱼纹, 形态奇特的人 鱼合体,充满了神秘色彩,表 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鱼纹是半坡类型陶器重要
的纹饰,采用三尾侧面单体鱼,构 成连续带状图案装饰,生动形象。
庙底沟类型
湘教小学美术三上《第5课线的表现力》word教案
线的表现力课型:绘画课授课教师: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
2、能力目标: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合理组织画出有趣的发式。
能具体细致地装饰描画对象,在线的疏密关系的对比处理中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3、人文目标:观察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感受线的节奏美、韵律美。
教学重点: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组织的秘密,感受线排列组合产生和节奏、韵律美感。
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教师课件出示具有美丽线条的自然景色图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并总结出这些景物因为线条才变得这样美丽。
二、寻找线条:(探究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探究学习,以四人为一小组,用不同的彩色笔把自己找到的线条记下来。
要求: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观察景物,小组共同完成收集任务。
2、小组间交流、观摩学习。
要求:1、学生能说出自己是根据什么景物来描画线条。
2、说说自己用线表现的方法。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表现)3、评出线条画得最好的小组,并根据学生之间的评析,教师总结出:线条的美来源于线的长短、疏密、粗细的变化和线排列组合产生的节奏、韵律美。
3、学习用线条来表现各种物体,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播放是音乐)1、作业要求:把自然现象和生活感受中美丽的线条画一画。
可以表现植物,静物、人物动物等各种东西。
2、学生自由表现,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有规律、有意识地表现线条。
3、学生自评、互评。
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线的秘密(活动二)画坛坛罐罐
线的秘密(活动二)——画坛坛罐罐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美术2年级:三年级下册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活动二5学时数:40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的基本方法。
(2)体现学生运用流畅的线条装饰坛坛罐罐的表现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用线条表现事物的形式美感,激起对彩陶的兴趣,感受设计陶罐的快乐。
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
(4)增强对古代文化的自豪感。
2、内容分析:活动二在感性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将学生随意的用线排列引至有目的的用线排列与组织,采用具象与抽象结合,装饰性与表现性结合的方式,以坛罐为主题进行作业练习。
学生学用线来装饰事物的方法,能运用线条的重复排列来组成独特新颖的花纹。
3、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用线条绘画已经不再陌生。
活动一的在大自然中寻找线条的练习,为活动二各种线条的表现奠定了基础。
4、设计思路:情景激趣——体验探究——学生作业——评价总结——拓展三、教学过程描述四、教学反思本课我使用了情境导入,将学生带入开小店的有趣情境中去,并将此情境贯穿了整个课堂。
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
本课学生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坛罐外形的设计和花纹的装饰。
但本课的重点在后者,用线条组成花纹来装饰坛罐,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外形的设计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达到要求。
学生画外形总是出现画不大或者画不对称又不美观,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一个又快又好的新方式——剪出外形,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为后面的环节节约了时间。
学生如何运用线条的重复排列来组成独特新颖的花纹去装饰坛罐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用线条花纹简单,但要如何来重复排列而使之变得新颖独特就需要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了。
我采用了坛罐实体图片与其身上花纹平面图放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古代陶罐几种主要花纹的排列,学生在举一反三去创造其他的花纹排列。
作业展示我采取了个别展示评价与集体展示并行的模式,达到了较高的作业展示率。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线的表现力---画陶罐》教学设计
1.观察与感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陶罐的形态、结构和质感,提升对物体特征的敏锐感知能力,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2.创意与表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运用线条进行艺术表现,提高绘画表现力,培养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能力。
3.美学鉴赏:引导学生从线条、形状、质感等方面欣赏陶罐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线条表现技巧: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粗细、曲直、疏密)来表现陶罐的光影、质感和形状,突出陶罐的立体感。
-创作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从观察实物出发,通过线条的组织和运用,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一幅完整的陶罐画。
举例:讲解陶罐的口部通常较窄,颈部细长,肩部圆润,腹部宽广,足部稳健,这些特征需要通过线条的恰当运用来表现。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陶罐画的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线条运用、光影处理等方面。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在课堂小结部分,我将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表现陶罐质感、形状和光影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风格和技巧来创作陶罐画。
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将设计一些当堂检测题目,如让学生现场绘制一个陶罐的局部,并运用线条表现出其质感和光影。此外,我还计划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通过这些检测,我希望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美术课堂中《线的表现力》教学案例
美术课堂中《线的表现力》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本课《线的表现力》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型。
一课中三个活动里的第二个活动----《坛坛罐罐》。
二、教学方法引导、观察、提问、实践、小组合作等方法。
提前准备PPT课件、教材,教师装饰好的罐子。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和了解罐子,用示范引导学生在作品当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最后用互知互评的交流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
三、教学分析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
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
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线是他们绘画当中最基本的语言,活动一是用看到的自然现象强调视觉感受到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的线;而活动二把自然中的线转移到人们密切的生活中,那就是“彩陶”,通过彩陶身上规律的花纹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线的综合运用,从而把感性升华到理性;紧接着活动三就是把规律中的线合理组织到自己或周围人物发式上去。
所以本活动二即是独立的一课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课,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
由于我校农村学生偏多,对线的认识不够充足于是我把活动一和活动二结合在一起,先让他们了解线的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并运用到罐子上进行装饰。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