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全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全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副校长刘灿全面解读本科人才培养

A 2006年以来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成果回顾

记者:“十一五”时期,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艰辛实践,学校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上学校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刘灿:让每一位学生受到最好的大学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学校本科教学一直坚持的目标,学校党政、各学院、广大教师、教务战线上行政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十一五”以来,围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这一主题,我们着重推进了三大本科教育改革。

一是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借鉴国内外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学校对传统的专业教育进行大胆改革,按“授蒙养正,博雅信达,经世济民,大德天下”这一彰显财经特色的通识教育理念,将“求知、做事与做人相统一”作为通识教育的直接目标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先学科基础教育、后专业教育的教学安排秩序;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建成了7个模块200余门课程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重点建设了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学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方面不断创新,设立“通识教育学院”,实施“1+3”学生管理模式。学校通识教育成功实现了两个转化:第一,将宽广的知识与无处不在的财经人文气息内化为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诚实守信的财经道德。第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形成的素质外化为诚实守信做人、开拓创新做事的形态,实现了求知、做事和做人的有机统一。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以“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三结合的建设思路,学校构建了具有财经特色立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等三大体系打造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平台,实现了实践活动学分的互通互认。学校从2003年规定的4%逐步提高到了2006年规定的经管类各专业不低于20%。2009年,将原有整齐划一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践模式,改为专业经典文献研读、本科生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实践教学的总学分由14学分增至16学分;在教务处下设立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建立了学科基础实验平台和综合创新实验平台两个专业实验平台,改造、新建实验室16间,形成了适应学校实际,反映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适应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对经管专业人才要求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2008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类);与人保成都分公司、四川省统计局、都江堰旅游局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固定合作协议,建立了100多个校外固定实习基地,开设多门实务课程和创业课程;每年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取多个省部级奖励。2009年学校“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财经人才”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了给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和充分的条件,我校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全面构建个性化、模块化、阶梯式、多通道的学业修读体系,初步建立起集主修制、副修制、第二学位培养制、双学位制、校际合作培养制、校企合作培养制和国际合作培养制等为一体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近来来,学校在原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双语教学实验班”的基础上新开设“工商管理双语教学实验班”、“国际商务双语教学实验班”、“数学-金融学双学位班”、”法学-英语双学位班”、5个“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特殊人才培养班,2009年,2008级转专业学生人数达362人,占该年级学生 8.6%,极大丰富了各类人才培养途径。2011年7月第一届光华班学生毕业,毕业生中出国人数比例近40%,主要去向世界各地名校。“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参考美国顶级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出充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必修课,使用全英文教学,目前已有350名学生进入学习。

记者:“十一五”期间,学校在本科教学改革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刘灿:以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本科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新增设投资学、新闻学、社会工作、审计学、商务英语等5个专业;获批金融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等17个省级特色专业。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目前已建设货币金融学等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统计学等53门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导论等99门校级精品课程,初步建立起以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的课程建设

体系。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方面,2007年—2010年获批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色专业、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课程、教学名师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累计88项,获得教育部拨款累计644万元;获批各类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达61项。在教学改革成果方面,承担并完成包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财经院校通识教育改革”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多个,2010年“经济管理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批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规划课题;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一等奖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批立项省级教改项目39项,校级29项。

记者:近年来学校掀起了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的热潮,使人倍感振奋,这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是这样吗?

刘灿:是的。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新时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和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环节,承载着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认真审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必然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突破的瓶颈。针对传统教学范式存在的问题与偏颇,我校近年来推行了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我校2009年更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作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2010年,学校党政明确指出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用3-5年的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并制定《西南财经大学关于推进课程教学范式转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推进课程教学范式转变的具体工作方案。

近年来,学校启动实施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举办系列教学改革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观摩,实施64门试点课程改革,开设40余门“新生研讨课”,开发“课程中心”,设置多样化的教学资助项目,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二五”我们还会继续将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进行到底。

B 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

记者:学校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紧接着实施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我校目前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刘灿: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一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一所大学都要思考和解决的根本问题。如何进一步转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履行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也是我校亟需攻克的重大发展难题。

与此同时,新的形势使中国高等财经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使命。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经济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不断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的紧迫课题。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改革方向。根据“高校分层分类科学定位”的指导思想,国家“211”重点建设财经大学应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上的优势,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以发挥在高等财经教育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正如赵德武校长所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历史的经验、现今的竞争态势、未来发展的紧迫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进一步鼓足信心和勇气,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不动摇,坚持人才强校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国际化发展不动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抓住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聚发展之力,全面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

记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校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来保证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实效性?

刘灿: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理清本科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发展现状,查找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近几年在本科教学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建设等均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取得了初步的改革成效,也给我校全面实施新一轮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合理定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在全校各学院(中心)广泛开展教育大讨论,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规律,认真审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现实,自觉寻求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达成“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综合性,不做大而全;内涵发展,特色强校”的广泛共识。二是引进国内外专家团队,系统规划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实现高水平特色财经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在2009年立项建设了本科教育战略发展规划项目,由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院助理院长程星教授率领的教育管理国外专家团队结合美国大学先进管理经验与方法,将在美国高校通行的先进管理咨询规划应用于我校。国外专家团队从战略规划的范式出发,对我校的学校发展定位、教学与科研改革方向与措施、本科教育改革路径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资源配置、配套管理等进行了全面初步规划。三是开展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就业与能力培养”调研和专业发展能力调研。从2006年起,我校教务处与麦可思公司密切配合,通过对我校所有专业毕业生半年后的问卷调查,连续四年完成了对我校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毕业生的毕业半年后的就业和能力数据收集,形成了我校毕业生就业与能力培养分析报告。学校还对全校不同年级8000多名本科学生及800名教师围绕专业认知和期望包括毕业去向和就业意向、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建议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调研,形成我校专业能力发展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