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要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要点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及译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严复认为“信、达、雅”是衡量好的外文翻译的标准,一般也都把它借用来作为文言文好的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要求译文既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就中学生说,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
但前两点是应该做到的,否则不能说是好译文。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虚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
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二、翻译的总原则: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翻译方法。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
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1.直译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我不能早用你,现在国家危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此例的译文和原文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当,词序基本相同,用词也大致是一对一的关系,可以算是一种直译的方法。
2、意译《张衡传》中“衡下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几句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如果照字面直译就是“下了车子”“看事情”“乞求骨骼”,它们根本表达不出原文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灵活处理,意译为“一到任”“到职工作”“辞职告老还乡”。
2020高考全国Ⅰ卷文言文《苏轼传》翻译及注释
2020高考全国Ⅰ卷文言文《苏轼传》翻译及注释苏轼字(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在20岁举行加冠礼取字,女子在15岁举行及笄之礼时取字。
古人认为,名卑字尊。
成年自己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教)以书,闻(听到)古今成败,辄(就)能语(说)其要(关键、要领。
)。
嘉佑二年(年号。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改用民国纪年。
年号是帝王登基时的名号,庙号与谥号均是其死后的名号。
),试礼部(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考试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教育部。
长官为礼部尚书。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
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中乙科,后以书见(拜见。
)修,修语(告诉)梅圣俞曰:“吾当避(避让、退让)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去世),赠(指对死者追封爵位)光禄丞。
既除丧(又为“除服”,守孝期满,除去丧服),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评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期间),每因(按照)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安宁)。
徙(改任)知密州。
司农行(实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判罪。
《苏武传》:“会论虞常”。
)。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犯……罪。
),若(假如)自朝廷,谁敢不从(服从)?今出于司农,是(这)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姑且)徐(慢慢地。
)之。
”未几(不久),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暂时代理)知(主持,掌管)礼部贡举,会(恰逢)大雪苦寒,士坐(坐在)庭中,噤(因冷而哆嗦)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名词用作动词,发挥技能),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到沭阳图记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到沭阳图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
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
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
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
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
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
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
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
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
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
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
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宰.沭阳二年宰:治理B.说当时决.某狱决:打开C.代为治.筐箧治:备办D.奉.母闲居奉:侍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2020高考语文高考专题之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专题之文言文翻译教案高三年级于术杰【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原题目:使史更敝衣,草履,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
翻译:(看守)让史可法穿上破旧的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手里拿着长锹,装作打扫卫生的人。
评分标准:“草履”“手”“为”各1分;全句大意2分得出翻译重点:重要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双音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及固定句式二:刷考点-----胸有成竹考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翻译——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
三、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四、刷技巧-----仙人指路1、留——保留原词文言文中凡人名、地名、物名、帝号、国号、封号、朝代、官名、爵名、谥号、庙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及数量词等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都要保留不翻译。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完整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翻译法(一)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般做到“信”、“达”即可。
(二)文言文翻译五字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时间名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3、删古文中有的虚词现在已不用,不译也不影响表达,可删。
例“夫”,相当于顿号的“之”等。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
5、调古汉语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须调整词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文言文阅读方法首先,内心不要怕,要有信心去战胜这一困难,文言文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有好方法,是能够学好它的。
然后在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下,多多强化训练。
因为文言文同现代文是有很多区别的。
特别在理解句子意思上要去努力搞通意思。
(1)注释研读法。
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
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
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
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
【增补法】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
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
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
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
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
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
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2023年度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3篇
2023年度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3篇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1易错题诊断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
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
“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
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
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
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
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公深入其阻。
冲风瘴疠,勤事以死。
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
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
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
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及卒,无一语及家事。
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
“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
“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
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浙江专版)考点整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综合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从各地区中考试卷来看,其考查特点有: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
其中,以主观题为主。
主观题又分两种考查形式,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
其中,以前者为主。
2.在考查内容上,既涉及重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还涉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要想准确翻译文言语句,考生必须做到:(1)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偏义复词有充分的理解,对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固定句式、固定短语等都有准确把握。
(2)首先,要严格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其次,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翻译时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再次,要遵照原文的风格,切忌断章取义。
预计2018年中考仍然会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切勿漏译、错译。
1.【2019·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初二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①,羞与绛、灌②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太史公曰: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③矣。
(注)①鞅鞅:闷闷不乐。
②绛、灌:指周勃、灌婴。
③血食:享受祭品。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
练案[21]第四板块专题六文言文阅读学案五文言文翻译(含文言实、虚词及特殊句式)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
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
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1)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5分)译文:他的堂弟张克公弹劾蔡京,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搜罗他公务上的小过错,把他贬去监管西安草场。
(2)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5分)译文:叔夜两次上奏章请求拨给骑兵,与诸将并力截断敌人归路,奏章未上报。
【参考译文】张叔夜字嵇仲,是侍中张耆的孙子。
因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
向朝廷献上自己的文章,被授任掌管舒、海、泰三州。
再次献文章,朝廷征召任用他起草诏书,赐他为进士出身,升任右司员外郎。
出使辽国,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标。
辽人惊叹诧异,要求看他用的弓,因为没有前例,他拒绝了。
回国后,他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共五篇,上奏给朝廷。
他的堂弟张克公弹劾蔡京,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搜罗他公务上的小过错,把他贬去监管西安草场。
很久以后,被召任为秘书少监,提升为给事中。
升任礼部侍郎,又被蔡京忌恨,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出任海州知州。
靖康改元,金兵南下,叔夜两次上奏章请求拨给骑兵,与诸将并力截断敌人的归路,奏章未上报。
改任掌管邓州。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虚词的翻译。
(10分)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焉,东清河鄃人也。
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左光斗传》试题及翻译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翻译《明史·左光斗传》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中书舍人。
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
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遗使往逮。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
至则下诏狱酷讯。
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
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
已,再赠太子少保。
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D.及忠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遭妻子南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2020高考语文(全国1卷)文言参考译文
2020高考语文(全国1卷)文言参考译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文言参考译文二、古代诗文阅读(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试题选文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旨。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
主考官欧阳修十分惊喜,殿试时(苏轼)考中进士乙科。
(后来)苏洵去世,朝廷赠他为光禄丞。
苏轼守丧期满后,回到朝廷,担任判官告院(一职)。
当时王安石开始颁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便。
当时新政天天下达,苏轼在这中间,每每借行新法之际方便百姓,百姓赖之以得到安定。
(后来)调任密州知州。
司农推行手实法,不按时实行的官吏以违反法令论处。
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法令的罪名,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遵从?现在出于司农,这是擅自制造法律。
”提举官惊慌地说:“您暂且慢慢施行。
”不久,朝廷知道手实法危害百姓,废除了它。
元祐元年(1086),苏轼穿戴七品官服入延和殿侍奉皇帝,(哲宗)立即赐给苏轼用银装饰的红色六品官服,升为中书舍人。
元祐三年,苏轼暂代礼部贡举。
2020年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授修撰。
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
华有器度,在讲幄[注]最久,孝宗甚眷之。
正德初,进礼部左侍郎。
以守仁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尚书,坐事罢。
瑾败,乃复故。
华性孝,母年逾百岁卒。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翻译法(一)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般做到“信”、“达”即可。
(二)文言文翻译五字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时间名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3、删古文中有的虚词现在已不用,不译也不影响表达,可删。
例发语词“夫”,相当于顿号的“之”等。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
5、调古汉语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须调整词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文言文阅读方法首先,内心不要怕,要有信心去战胜这一困难,文言文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有好方法,是能够学好它的。
然后在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下,多多强化训练。
因为文言文同现代文是有很多区别的。
特别在理解句子意思上要去努力搞通意思。
(1)注释研读法。
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
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
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
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
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020年全国高考I卷语文文言文《苏轼传》注释
2020年全国高考I卷语文文言文《苏轼传》逐字注释翻译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倒装,以书授之】,闻古今成败,辄嘉祐二年【1057年】,试(于)礼部【状语后置句。
客户部:官署名。
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
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主司【指科举的主试官】欧阳修惊喜,殿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皇帝主持】中【考中】乙科【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
后以(用)书【书信】见【谒见】修,修语【告诉】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使之)出一头地【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
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洵卒,赠【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光禄丞。
既【……以后】除丧【守丧期满,脱除丧服】,还朝,以【以……身份】判官告院(任安石创行【首创并施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不利,弊端】。
新政日【一天天地】下【下达】,轼于其间【期间,某一段时间】,每因【凭借】法以【来】便【使……司农【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行【推行】手实法【手实法亦称“首实法”。
唐宗时官府令民户自报田地和财产作为征税依据的办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因犯……罪或错误又:入罪,定罪),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制订律令】也(判断句)。
”提举官惊曰:“公姑【姑且,暂且】徐【慢慢地】(图)之。
”未几【不久】,朝廷知法害【损害】民,罢【废除】元佑元年,轼以【凭借……身份】七品服【古代表示官吏等级的、型制颜色不同的公服】入侍【侍奉】延和【延和殿】,即赐银绯【银印红绶】,迁【升任】中书舍人【官名,宋时不担任实职】,三年权知【代掌某官职。
权:暂代官职】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因冷而哆嗦】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之)得尽技【使技尽,充分发挥】巡铺【宋代贡院内设巡铺所,纠察举人应试时是否遵守场规、有无舞弊情事】内侍【太监】每(常常)摧辱举子且持【抓住】暖昧【模糊】单词【单一言辞】诬之以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者所(被动句)恨【忌恨】。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绝对是关键。
掌握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这些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们在了解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时候,对下面这些方法一定要认真掌握。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要点: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
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
”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如《核舟记》:“石青糁之。
”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意: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
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高考文言文翻译五字诀(公开课)
• 文言文翻译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 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 后自归。”冲於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 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 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 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 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 原文: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 “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 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 哀我乎?” 译文: 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乞丐跟 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 物了啊!”乞丐叹息道:“我看从我这里经过的人 多了,却没有同情我的.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了,假 使先生不是没吃饭(或者说,假使先生吃饱了 饭),还会同情我吗?”
•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 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译文: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 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 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 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 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 生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 叔。”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官居 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 叔能够识别人才。
原因: 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可作为评分的关键得分点。
点拨: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意识。
二、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忠于原文,再现原意; “达”:通顺畅达,表达明确; “雅”:文句生动、优美。 三、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 “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 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
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如“从弟”。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
紧扣语境 推敲解
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
词语。
【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封伦,字德彝,观州蓚人。伦少时,其舅卢思道每言曰:“此子智识.过人, 必能致.位卿相。”开皇末,江南作乱,内史令杨素往征之,署为行军记室。素将 营仁寿宫,引为土木监。隋文帝至宫所,见制度奢侈,大怒曰:“杨素为不诚.矣! 殚百姓之力,雕饰离宫,为吾结怨于天下。”素惶恐,虑将获谴。伦曰:“公当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 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 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建炎元年, 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 尝污伪命,责置鄂州。
• 第二步,以词为单位,切分句子 •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 第三步,运用翻译“6字诀”,对应翻译 • (1)保留词语:为、安阳亭西、每、而 • 替换词语:民、思、其德、立祠、食、辄、弦歌、荐、之 • 增补词语:他
果。D项,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4)与“盛饰此宫,岂非.孝顺”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C)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草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2)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出自《________》(作品名),后来有成语“________”形容颜回这一品质。
(3)作者举颜回的事例有何作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析/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2)论语;安贫乐道(3)用颜回的箪食瓢饮、甘居陋巷与自己的疲累现状对照,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习的道理。
【解析】【分析】(1)本题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连旁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而颜回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当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何必弄到这样贫穷、这样自苦的地步呢。
“颜子”做主语,此前应断开;“私以为虽不欲仕”省略主语“我”,此前应断开;“然”、“尚”、“而”,连词,引出下一话题,此前应断开。
(2)本题中,要求掌握关于《论语》的文学常识,知道“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出自此书,然后根据这一句话找出相应的词语,即“安贫乐道”。
(3)本题中,作者举颜回的事例,从手法上看,是为了与下文“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相对比,从效果上看,为了揭示本段文末的道理“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即: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习。
故答案为:⑴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析/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⑵论语;安贫乐道⑶用颜回的箪食瓢饮、甘居陋巷与自己的疲累现状对照,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习的道理。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⑵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
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我年少读书时,曾暗暗奇怪:颜回箪食瓢饮,住在陋巷,连旁人都忍受不了那样一种愁苦,而颜回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当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至少可以自给自养生活,也不致于对治学有所妨碍,何必弄到这样贫穷、这样自苦的地步呢。
等到我来了筠州,在管理盐米事务之间勤来苦去,没有一天的休息。
虽然想抛弃世俗,解脱束缚,自由放任于道德修炼的地方,但是,办一件事,每每遭受阻碍而滞留任上。
这样以后,我才懂得颜回为什么甘心贫贱,不肯做一名追求斗米薪俸而糊口的人,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
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
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
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
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
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
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感稍霁,首肯久之。
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
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近习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
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置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
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梁壤,更铨法,通褚币。
”上谓辅臣日:“胡晋臣言可行。
”除度支郎,系迁侍御史。
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
光宗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
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回:“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晋臣拜谢。
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
其所奏陈,以温清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续密,人无知者。
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注释】①近习:君主宠爱亲信的人。
(节选自《宋史·胡晋臣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B.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C.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D. 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行在,即“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专指天子巡行天下所到之地。
B. 轮对,宋代一种官制,官员每隔数日轮流上殿策对时政利弊,也叫“转对”。
C. 常平,古代调节米价方法,政府丰年购粮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储粮以稳定粮价。
D. 工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胡晋臣才学突出,见识高卓。
绍兴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后被荐入朝,受到孝宗召见。
他明确指出当时的政治弊端,官职也得以升迁。
B. 胡晋臣为官正直,不惧权贵。
他敢于斥责皇帝身边的亲信,包括谏官和宰相,皇帝看了奏章脸色都变了。
C. 胡晋臣侍奉大宋,竭忠尽智。
他辅佐孝宗和光宗两位皇帝,都是尽心竭诚,光宗不亲临朝政时他更是小心辅政,后来死于官任上。
D. 胡晋臣恪尽职守,深得褒嘉。
在担任给事中期间,光宗褒奖他有操守,后在重华宫朝拜时,孝宗又称赞他“深惬朕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②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
【答案】(1)C(2)D(3)B(4)①胡晋臣的口头陈述非常详尽,直到谈及两税的变化亏损,皇帝威怒才稍微平和,长时间点头表示赞同。
②胡晋臣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请求到京城外补缺,担任汉州知州,再任潼川路提点刑狱,后因父母的丧事离职。
【解析】【分析】(1)“论”是动词,宾语是《易》,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奏”的内容是“熹不即受印为傲慢”,而不是“奏”“熹”,故应在“傲慢”后断开,排除B项。
故选C。
(2)D项,“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错误,“全国土地、赋税”由户部掌管。
故选D。
(3)B项,“胡晋臣……他敢于斥责皇帝身边的亲信,包括谏官和宰相”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责成监督的官员纠正官风,责成宰相抑制官员对名利的追求,又着重评论了皇帝身边受宠的近臣。
故选B。
(4)该题第一句中,“口陈”,口头陈述;“悉”,详尽;“至”,到;“折变”,变化亏损;“霁”,平和;“首肯”,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句中,“以”,因为;“亲”,父母,双亲;“外补”,到京城外补缺;“知”,名词做动词,做知州,担任知州;“除”,授,拜(官职);“忧”,父母丧事;“去”,离职。
故答案为:⑴C;⑵D;⑶B;⑷①胡晋臣的口头陈述非常详尽,直到谈及两税的变化亏损,皇帝威怒才稍微平和,长时间点头表示赞同。
②胡晋臣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请求到京城外补缺,担任汉州知州,再任潼川路提点刑狱,后因父母的丧事离职。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