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人测验

合集下载

绘人测验方法

绘人测验方法

绘人测验方法绘人测验方法1。

这是一种十分简单而有趣的绘人方法,同学们不妨来试一试。

只要用铅笔先勾出人物的大概轮廓,然后用毛笔把他的头、身体和腿的具体部位细致地画出来。

就可以了。

当然,你也可以在头发、眉毛、眼睛等小地方着意描绘一下。

这种绘人方法好玩、新奇,同学们在画时应该有所想象,有所夸张。

画时先用铅笔勾出人物的形状,然后用毛笔把他的头、身体和腿的具体部位细致地画出来。

例如:头顶的天灵盖儿显得特别突出;脸上的鼻子十分大,眼睛显得又小又黑;长着一张很大的嘴巴,但又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大;胖乎乎的手里握着一支钢笔;四条粗粗的腿也都从脚踝处一直向上延伸……总之,不要把每个部位都画得太准确,要按自己的想象加以夸张和美化,使人物的形象既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

2。

首先,我们用铅笔勾出头部的轮廓,然后按照图上所示,用线条把五官和头发一点一点地连接起来。

3。

然后,我们把线条描成块面,再一点点地添上肢体的结构和器官。

4。

最后,我们将手与足也连接起来,完成整幅图的绘制。

绘人技巧步骤开始,先把人的头部画出来。

方法如下:用铅笔轻轻勾出大致轮廓,再根据五官的特征进行适当的描绘。

比如,头顶的天灵盖儿要显得特别突出,还可以稍稍加上些弧线。

然后,我们把头发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描绘,还可以适当地加上些弧线。

五官的描绘也应该画得既符合实际又生动有趣。

然后,我们把五官画在一起,用橡皮擦掉线条多余的地方。

然后,我们把头发画成一束束散乱的发辫。

用几根线条把他们画出来。

在水彩纸上再重复地画出另外四个同样的人,注意要将头、手、脚及其他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掌握好。

对于头发和眉毛,要用线条将它们刻画得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

另外,还应把眼睛周围那一圈朦胧的光圈画出来。

用长长的直线画出鼻子的轮廓,注意它应略大于头部的比例。

用短直线画出耳朵的轮廓,它也是略大于头部的比例。

如果是女孩子,还可以画出小小的尖下巴和弯曲的柳叶眉。

接着,用线条把人物的腿部表现出来,只要能表现出人物的基本形态就行了。

心理测量实验四:画人智力测验

心理测量实验四:画人智力测验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心理测量实验类型:测量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画人智力测验(DAPT)学生姓名:刘劼专业: 软件工程学号: 3072211037 同组学生姓名:无指导老师:实验地点:西溪心理楼四楼实验日期:2010年11月1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画人智力测验的操作,特别是评分技术,能用本测验迅速筛查小学阶段儿童智能情况。

1.2实验要求本测验施测时一般注意事项与其他智力测试的要求相同。

团体施测时特别要防止相互抄袭或交谈,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座位分开。

测试应当在适宜的场所进行,要求光线适宜,安静无噪声,周围无人物图画,桌椅的大小高低恰当。

主试注意与被试儿童的合作、建立融洽的关系。

以适当的信息让被试儿童明确测验的任务。

严格按照施测程序和指导语施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2.1实验原理简介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智力在狭窄的定义中是以智力测验来衡量(见智商)。

这些测验是最准确的(可靠及有效的)心智量度测验,但是它们不是用来量度创造力、个性、性格或智慧。

智力测验有很多方式,但全都是量度相同的智力。

2.2 实验内容画人测验又称为绘人测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智能评估工具,有时也用来评估人格。

1885年,英国学者库克首先描述了儿童画人的年龄特点。

此后,许多学者开始探讨通过儿童绘画来了解其智能发展是情况。

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首次提出画人测验可作为一种智力测验,并将这一方法标准化。

是适于4~12岁儿童的智力测量工具。

1963年,哈里斯对画人测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全面修订,发表了“古氏——哈氏画人测验”。

1968年,考皮茨也编制了画人计分量表,并首次提出了画人测验的30项发育指标。

绘人测验方法范文

绘人测验方法范文

绘人测验方法范文人格评估往往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其中绘人测验是一种经典的方法之一、绘人测验是通过要求被测试者绘制一个人物画像来揭示其内在的个性特征、情感状态和认知风格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绘人测验的方法和步骤。

绘人测验的方法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材料准备在进行绘人测验之前,需要准备一些标准的绘画材料,如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橡皮擦等。

同时,测试者还应准备一份简要的介绍材料,供被测试者参考。

2.结构说明测试者首先向被测试者详细说明绘人测验的目的和操作方法,以及可能会被评估的个人方面,如性格、情感、思维等。

测试者应强调绘画过程中的自由性和无须担心技术上的表现,让被测试者感到轻松。

3.绘画过程被测试者开始绘制人物画像。

尽管绘画过程要求被测试者具备基本的绘画技能,但其技术性并不是评估的重点。

被测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来选择绘画工具,可以是简笔画、半身像,甚至全身像等形式。

4.记录观察测试者在被测试者绘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并尽可能详细地记录被测试者的行为、表情、绘画顺序、细节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后期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5.解释评估结果测试者分析和解释被测试者的绘画作品,并将其与临床诊断手册或心理学理论进行对比。

以此为基础,测试者可以从各个方面对被测试者进行评估,如个性特征、情感状态、精神异常等。

这需要结合被测试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绘人测验的结果并不是单一确定的,其解释需要结合被测试者的背景信息和其他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测试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地解读评估结果,并为被测试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绘人测验的优点之一是其相对简单和客观性较高。

与访谈和问卷调查相比,绘人测验所需的解释和评定过程较为直接和明确。

此外,绘人测验对被测试者的主观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由此可以更好地揭示其内在的心理过程。

画人测验

画人测验

一、画人测验古德伊娜芙于1926年编制了“绘人测验”,确定了年龄常模,并找到了绘画与儿童的心理年龄之间的关联,认为绘画可以作为智力测量的手段。

其评价指标包括儿童画出人物形象的细节数量、身体各部分比例的协调性、线条的流畅性、身体各部位整合所表现出的动作协调性等,通过综合评价来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

后来,古德伊娜芙还发现绘人测验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儿童智力方面的发展特点,而且也能揭示儿童的人格特征,这对后来的巴克、玛考文等人产生了影响,他们在自己的研究中证实了此观点。

玛考文在1949年的著作《人物画中的人格投射》中提出了自己的“画人测验”,受心理动力学派心理治疗理念的影响,玛考文认为一幅画承载了投射的意义,包括作者所不清楚的意义,治疗师正是要寻找正确解释图画的钥匙。

因此玛考文总结出一系列为她解释画出的人物形象提供基础的心理动力学假设。

她提出了“身体形象”的假设:“按照画一个人,的指示,一个个体所画出的人物形象与这个个体的冲动、焦虑、冲突和补偿特征是紧密相关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画出的形象就是画画的这个人,而画纸则与环境相对应。

”基于这样的假设,玛考文列出了一个包括身体各部分的清单,并提出了解释身体各部分象征意义的关键点。

比如,她认为头部是智能力量、社会平衡和身体冲动控制的核心,因此,妄想症患者会画出不合比例的头部;还有,如线条的特点,身体各部位整合所表现出的动作协调性,身体各部位的比例、色调等;人像画中的典型细节性特征省略(或大或小的脑袋或者夸张的牙齿,断手或者断胳膊);鼻子、脚和脖子等被省略掉,这些表达都有特殊的意义。

只有对绘画作品作整体的考虑并联合情绪指针才能得出有意义的诊断。

考皮茨沿袭了玛考文的框架对儿童画进行临床解释,她提出的儿童绘画发展的评分体系的观点与玛考文有关自我概念的观点是一致的。

不同在于考皮茨将“身体形象”的概念转换到“内部自我”这一概念上,但两者同样都是比较宽泛的。

另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考皮茨没有采用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而是把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她更感兴趣的是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和对自己有重要意义他人的看法,以及儿童对问题、冲突的态度。

绘人测验

绘人测验

绘人测验又称画人测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智力诊断工具,并且还用于儿童的性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

1885年,英国学者库克(E.Cooke)首先描述了儿童画人的年龄特点。

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F.L.Goodenough)首次提出了画人测验可作为一种智力测验,并将这一方法标准化。

1963年,哈里斯(D.B.Harris)对画、人测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全面修订,发表了古氏—哈氏画人测验。

1968年,有人编制了画人记分量表,并首次提出了画人测验的30项发育指标。

我国在1934年由肖孝嵘对画人测验进行了修订,近年来又有人在修订和应用这一工具。

画人测验只要求儿童画一个人像,简单易行,能引起儿童兴趣,不易疲劳,因而能使儿童较好地表现出实际智能水平。

测验一般不限时间,让儿童在记录纸上画一个全身的人,主试根据有关标准评定儿童的智商,一般在10—20分钟内可完成。

另外,根据儿童所画的人像,以及儿童的对于问题的一些相应的回答,可以投射出孩子的很多心理状况,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关于进行绘人测验的补充说明1.绘人测验的用具。

绘人测验表,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

2.绘人测验的指导语。

测试人(老师)对儿童说:“请你画一个全身的人像。

可以画男人、女人,也可以画男孩或女孩,随你的便。

”注意不要让儿童画机器人、动画片里的人或演戏跳舞的人,也不要让儿童照着墙上的图画或书刊上的人物画。

3.没填写测验儿童的出生日期的表格视为无效;没有画出人像的表格也视为无效。

4.测验评分后,凡能力商大于或等于70分的不能列入智力残疾儿童花名册。

5.绘人测验存在很大局限性,它只反映儿童对人体的认识,不能很全面反映儿童的智能全貌。

绘人测验只作为残疾儿童筛查检测的一种参考。

附:①《绘人测验能力商五级评价》;②《智力残疾(低智能)的分类表》。

①绘人测验能力商五级评价高智能130≤能力商中上智能115≤能力商<130中等智能85≤能力商<115中下智能70≤能力商<85低智能能力商<70②智力残疾的分类。

儿童绘人测验

儿童绘人测验

儿童绘人测验儿童绘人测验是一种评估儿童发展的方法。

该测验适用于4至12岁的儿童。

在指导语中,主试者要求小孩画一个全身的人,可以是男人或女人,男孩或女孩。

但是不能画机器人、动画片里的人或唱戏跳舞的人,以免影响评估结果。

绘人测验的评分方法如下:头轮廓清晰即可得分,眼睛只要有眼即可,下肢只要能画出即可,口只要能画出来即可,躯干有躯干即可,上肢形状不限,只要能表示是胳膊,头发和鼻子只要有即可,眉毛或睫毛有一种即可,上下肢的连接大致正确,耳朵必须有双耳,形状不限,衣着只要有衣、裤、帽子之一即可,躯干长度要大于宽度,颈部要清晰,手指能与臂或手区别即可,上下肢的连接方法正确,头发要在头的轮廓上画出,颈的轮廓要清晰地画出,眼的形状要一致。

绘人测验可以帮助评估儿童的发展情况,但需要注意评估者的专业性和评估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不能仅仅依靠绘人测验的结果作为评估的唯一标准。

20.下肢的比例应该是下肢长度不到躯干长度的2倍,同时下肢的宽度应该小于长度。

21.衣着方面,要求穿着2件以上的衣物,例如带有帽子和皮带,或者上衣和鞋子等,同时衣物必须是不透明的,能够遮盖身体,分不清是身体还是衣服的不给分。

计算衣物的种类包括裤子、裙子、衬衫、上衣、帽子、腰带、领带、发饰、项链、手表、戒指、手镯、烟斗、香烟、雨伞、手杖、鞋子、袜子、手套、笔记本、手提箱、书包等。

22.画出服装的轮廓,要求衣裤都是不透明的。

23.眼睛的细节要求是双眼都要画出瞳孔,眼睛的轮廓内有明显的点或小圆圈。

24.耳朵的位置和比例要求是耳朵的长大于宽,侧位时有耳孔,大小适当,小于头横径的1/2.25.肩膀的轮廓要求画出肩膀的形状,可以是角度或弧形。

26.眼睛的方向要求是两只眼睛的瞳孔位置一致。

27.上肢的比例要求是上肢要长于躯干,但是手不能超过膝盖,上肢的长度要大于宽度。

如果膝盖位置不清楚,以腿的中点为准。

如果上肢左右长度不同,以长的一侧为准。

ADHD儿童绘人测验特征与CBCL偏相关分析

ADHD儿童绘人测验特征与CBCL偏相关分析




著 ・
A D H D J L 童 绘人测验特 征与C B C L 偏相关分析
黄赛君 静 进 俞 红 吴翠玲 - f ' l 、 亚莲
1 . 佛 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 广东佛 山
5 2 8 0 0 0 ) ; 5 1 0 0 8 0 )
2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 院妇幼卫生 系 ( 广东广州
c 临床儿 科杂志 . 2 0 1 3 . 3 1 ( 1 1 ) 1 0 0 5 - 1 0 1 0 ]
关键 词 : 绘 人测验 ; 注 意缺 陷多动 障碍 ; 投射 测验
中图分 类号 : R 7 2 5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3 6 0 6( 2 0 1 3 ) 1 1 — 1 0 0 5 — 0 6
摘要: 目的 解读 注意 缺 陷多 动障碍 ( AD H D) 儿 童 的心理特 征 。 方法
1 0 7 例 AD H D儿童 , 男8 7 例、 女2 0例 , 平均年
龄( 8 . 6 9 +1 . 4 8 ) 岁( 6 . 5 - 1 1 . 5 岁) 和与 之匹配 的 1 0 7 名 正常对 照儿 童 , 运 用绘人 测验 的投射 分析法 分析 AD H D儿童 在 绘人测验
土 1 . 4 8 ) y e a r s o l d( 6 . 5 - 1 1 . 5 y e a r s ) , a n d 1 0 7 ma t c h e d h e a l t h y c h i l d r e n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H F D s i n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A D H D ,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e m o t i o n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t h e H F D s a n d f a c t o r s o f c h i l d b e h a v i o r c h e c k l i s t ( C B C L ) w e r e a s s e s s e d a n d c o m—

画人智商测验

画人智商测验

画人智商测验一、画人测验背景二、画人测验的利弊三、画人测验准备四、画人测验的评分标准五、画人人测验原始评分表六、原始得分与智商转化表七、关于进行绘人测验的补充说明《绘人测验能力商五级评价》《智力残疾(低智能)的分类表》八、案例分析案例一案例二一、背景孩子从出生起,每时每刻都和人接触,所以,人物形象的结构与组成,给孩子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因而,考察孩子的智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就首先要看他们对人的观察、理解,并通过他们的小手,把他们所观察到的人物形象,人体各部位的形状、位置、结构比例等,细致地描绘出来。

画人测验是一种测量儿童智力的方法。

它施测方便,也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使用广泛。

画人测验最初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古德纳芙(F. L. Goodenough)于1926年编制的,1963年哈里斯(F. L. Harris)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发表了现在广泛使用的古德纳芙—哈里斯画人测验(Goodenough-Harris Drawing Test)。

二、画人测验的利弊画人测验适用于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无论男、女),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画的体形生理特点完整、恰当与否以及服饰细节等评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公平性。

画人测验的最初意图是用图画代表儿童的言语表现,了解儿童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

后来许多研究发现,画人测验与推理、空间能力和知识的相关高,能有效测量儿童智能成熟程度及多种能力。

但该测验在评分上较为主观,对于不会绘画及绘画水平很高的儿童都不太适用,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慎重。

三、测验准备(一)绘人测验的用具。

绘人测验表,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一张白纸(二)指导语主试者对小儿说:“我要求你画一个全身的人,可画任何一种人,但必须是全身的。

”“可以画男人或女人,男孩或女孩,随你便。

”注意不要让小儿画机器人,动画片里的人或唱戏跳舞的人,防止小孩儿仿画墙上的肖像或书刊杂志上的人像。

绘人测验

绘人测验

编号:姓名性别独生非独生散居集体出生史:第胎足月个月早产过期产双胎出生体重克分娩方式:窒息;无有分重要病史:父: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姓名职业文化程度联系方法就疹原因记事:测查日期:年月日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岁月日评分:能商:测查者:儿童绘人及评分绘人测验绘人测验,也叫画人测验,是一种能引起孩子兴趣而且简便易行的智力测验方法,在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应用广泛。

美国儿科专家古德诺夫所最早采用画人法检测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研究发现,绘人测验与韦氏智力测验等测验的测量结果具有很明显的相关性。

该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以文字为中介,适合幼儿智力检测。

操作要求是:给幼儿一支铅笔、一张白纸和一块橡皮,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让其舒适地坐着,然后要求幼儿画—个“全身人”或两个“全身人”。

根据幼儿画出来的结果,即可评价其智力发展情况。

绘人测验的适用年龄为4-12岁。

既可以个别施测,也可以团体施测,时间不限。

指导语可以是:“妈妈(爸爸、老师)最喜欢看你画人了,请你画一个全身的人,男人、女人都行,随便画。

要记住,画一张全身的人像,可不是画机器人,也不要画跳舞的、演戏的人。

要画—个平常的人。

”说完之后,让孩子开始画。

对幼儿画出来的“全身人”的计分标准共有50项,每项凡与记分标准相符合的,即给1分。

这50项计分标准如下:1.有头形,任何形状都行,但是没有头形轮廓的不给分。

2.头形是有意识画出来的,不是大圆圈、椭圆形或三角状。

3.头的比例正确,头的面积是躯干的1/2以下、1/10以上。

4.有上肢,形状不限,但必须是正面的两条,侧面的一条。

5.上肢比例合适,长要超过躯干、短于膝,长大于宽。

6.上肢有关节,包括肩和肘,肘要求在中部,曲线描画的不行。

7.有下肢,线状也行,但必须是两条腿,并在—起也行。

8.下肢膝关节要在中部,曲线不行,骨及膝关节必须画出来。

9.腿和脚都有轮廓,足的比例正确:足的长度大于厚度,足是腿长的1/2以下、l/10以上。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幼儿散文的主要作用在( )。

A、张扬幼儿的幻想精神B、锻炼幼儿的思维C、培养幼儿的美感D、丰富幼儿的知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短篇童话《秋千,秋千⋯⋯》的作者是( )。

A、冰子B、张秋生C、冰波D、郑春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1992 年,被推荐为该年度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候选人的中国作家是( )。

A、金波B、金近C、孙幼军D、冰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生活故事《丁一小写字》的作者是( )。

A、鲁兵B、圣野C、张继楼D、任溶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童话诗《小猪奴尼》的作者是( )。

A、鲁兵B、圣野C、张继楼D、任溶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 )。

A、没有联系B、没有区别C、幼儿文学的范围更宽泛D、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张天翼创作的长篇童话是( )。

A、《大林和小林》B、《葡萄仙子》C、《四季的风》D、《神笔马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故事《火灾》的作者是( )。

A、格林兄弟B、贝洛C、米尔恩D、列夫托尔斯泰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主要是( )。

A、实词B、虚词C、名词D、动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

A、开头要尽量长一些B、篇幅不宜过长C、人物和发展线索出现要晚D、故事情节要紧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1990年被提名为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的候选人,并获荣誉证书的我国着名童话作家是( )。

贵州省苗族与布依族儿童绘人测验的智商和情绪特征分析

贵州省苗族与布依族儿童绘人测验的智商和情绪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 料 : . 2 材 发给 每 1 名被 试 1 白纸 , 张 1支笔 。 方法 : 主试对对象念读实验指导语 “ 这是一 张白纸 , 请你 在纸
上 画一个 人 , 以画任何你想象 的人物 , 可以模仿 , 可 不 不可以 画机器人 , 请独 自完成 自己的作品” 。
童高 。苗族和布依族两族儿童智商之间的显著性 检验如表 2所示 , 分析结果表 明, 苗族和布依族儿童智商之间差异无统
1 对 象 与 方 法
在 9 0 0 19段 ; 7 9段 , 性 多 于 女 性 , 在 10 19段 在 08 男 而 1~ 1
和 ≥1 0 , 2 段 女性儿童多于男性儿童 , ≥10段 , 在 2 无一名男性
Hale Waihona Puke 儿童 , 为女性儿童。 全 22 布依族儿童各年龄组智商分布 : . 见第 39页表 1结 果表 1 。 明, 人数多分 布于 9 ~ 0 0 19段 ; 7 ~ 9 , 性儿 童多 于女 在 08 段 男
高智商段 。而情绪指数采用科皮 兹情 绪指数( 总共 2 9项 ) 进
行 评分 , 情绪 指征的确定 : 情绪指征 在健康 儿童 中出现 的 ①
概率应该很 少 ( 1%) <5 ;②它们之间的出现与年龄成熟度无
关; ③情绪指征必须有临床依据… 。
2 结 果
2 2 民族儿童情绪指征 出现项 目数 : . 5 个 见第 3 0页表 4 分 2 。 析结果表明 , 苗族儿童 中, 出现 0项情绪指征 的儿童 为 2 6名
上 海 师 范 大 学教 育 学 院( 02 4 203 ) 韦泽薅
贵 阳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贵 阳医学院公共卫 生学院

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

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

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最初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古迪纳夫(F.L.Goodnough)编制的,发表于1926年。

1963年美国人哈里斯(F.L.Harris)在做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这个测验的修订本。

后来日本的小林重雄和城户氏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50项评分法。

1979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将此测验引入我国。

1985年首都儿科研究所作为全国儿童智能研究协作组成员之一,发表了该测验(命名为绘人智能测验)在北京地区的修订报告。

下面就以这个北京地区修订本为例,简要地介绍绘人智能测验。

绘人智能测验适用于4——12岁的儿童。

其施测方法是:首先,让家长填写基本情况表,这些材料供解释测验结果是参考。

然后,让受测者按自己脑子里想的人画一张全身的人像,可用橡皮擦,时间不限,但一般都能在10——20分钟内完成。

在受测者画完人像以后,主试要按照测验手册中提供的评分标准及评分样例进行评分,并根据受测者的实足年龄和原始分数查智商转化表,得到他的智商。

最后,根据以下标准评价儿童的智力:高智能130≤IQ中上智能115≤IQ<130中等智能85≤IQ<115中下智能70≤IQ<85低智能IQ<70绘人智能测验的常模是根据北京市区的6062名4——12岁儿童的测量数据制定的,其中男童为3088名,占50.9%,女童为2974,占49.1%。

从4——6岁半,每半岁为一个年龄组,从7——12岁,每一岁为一个年龄组。

每个年龄组的人数由328——647人不等。

该测验在北京地区修订时已检验了信度和效度。

让两名测查者对284名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评分,个项目得分的一致率为93.3%。

另外,随机抽查5岁、8岁、11岁各20名儿童,相隔一周进行两次绘人智能测验,各年龄组儿童项目得分的一致率平均为84%,这些数据表明该测验有较高的信度。

将绘人智能测验(北京地区修订本)与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同时测查130名儿童,所获得的两个智商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56;将绘人智能测验与丹佛发展筛选测验同时测查217名儿童,两种诊断结果的一致率为77.4%,表明该测验有较高的协同效度。

儿童身心发展的几大标准量表

儿童身心发展的几大标准量表

儿童身心发展的几大标准量表---------------------------------------儿童身心发展的几大标准量表(一)小儿发育筛查本检查是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 een Test DDST)在我国标准化了的一种儿童发育筛查方法,用于0——6岁儿童。

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询问儿童家长报告的情况判断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儿童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

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四种。

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

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检查。

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经检查加以证实或否定;还可对高危婴幼儿(如围产期曾发生过问题的)进行发育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可能辨别患儿属于哪一个能区发育迟缓而有可能对该能区进行早期帮助。

(二)婴幼儿发育评定量表是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1974)在我国的修订本(林传家等,1986),用于0~3岁婴幼儿。

本检查法是发育诊断法,能较准确地诊断婴幼儿神经发育水平。

检查内容为五大方面。

1、适应性行为2、大运动行为3、精细动作行为4、语言行为5、个人—社交行为医生通过测查和询问家长可计算出发育商数(development quotient,DQ)来表示被测儿童的发育成熟水平。

(三)绘人测验(Draw a Person T est)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测验方法,1926年由Goodenough首次提出。

心理测量实验四:画人智力测验

心理测量实验四:画人智力测验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心理测量实验类型:测量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画人智力测验(DAPT)学生姓名:刘劼专业: 软件工程学号: 3072211037 同组学生姓名:无指导老师:实验地点:西溪心理楼四楼实验日期:2010年11月1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画人智力测验的操作,特别是评分技术,能用本测验迅速筛查小学阶段儿童智能情况。

1.2实验要求本测验施测时一般注意事项与其他智力测试的要求相同。

团体施测时特别要防止相互抄袭或交谈,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座位分开。

测试应当在适宜的场所进行,要求光线适宜,安静无噪声,周围无人物图画,桌椅的大小高低恰当。

主试注意与被试儿童的合作、建立融洽的关系。

以适当的信息让被试儿童明确测验的任务。

严格按照施测程序和指导语施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2.1实验原理简介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智力在狭窄的定义中是以智力测验来衡量(见智商)。

这些测验是最准确的(可靠及有效的)心智量度测验,但是它们不是用来量度创造力、个性、性格或智慧。

智力测验有很多方式,但全都是量度相同的智力。

2.2 实验内容画人测验又称为绘人测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智能评估工具,有时也用来评估人格。

1885年,英国学者库克首先描述了儿童画人的年龄特点。

此后,许多学者开始探讨通过儿童绘画来了解其智能发展是情况。

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首次提出画人测验可作为一种智力测验,并将这一方法标准化。

是适于4~12岁儿童的智力测量工具。

1963年,哈里斯对画人测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全面修订,发表了“古氏——哈氏画人测验”。

1968年,考皮茨也编制了画人计分量表,并首次提出了画人测验的30项发育指标。

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呀!就像你观察一个小朋友画画,看他怎么一笔一划地勾勒出人物的轮廓。

比如看着小明在那认真地画着,你就能从他的笔触和细节里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呢!
2. 访谈法呢!这就好比和朋友聊天一样,问问他为什么这样画里面的人呀。

比如和小红交流:“小红,你为啥把这个人的眼睛画得这么大呀?”
3. 案例分析法哟!可以找个特别的绘人作品来深入分析,就像研究一个神秘的宝藏。

比如说:“哇,来看这幅画,这里面的人一定有很多故事呢!”
4. 比较法呀!把不同人的绘人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那感觉多奇妙呀!像“哎呀,这个人画的和那个人画的差别好大呀!”
5. 实验法呢!可以设置一些特定条件,然后观察绘人的变化。

好比说:“如果给他换种纸画画,是不是画出来的人就不一样啦?”
6. 内容分析法哇!仔细分析绘人作品里包含的各种元素。

就像“瞧,这里面人物的穿着是不是代表了什么特别的意义呀?”
7. 统计分析法咧!对大量的绘人测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呢。

比如“哇,这么多数据一整理,真的能发现好多规律呀!”
8. 追踪法呀!长时间观察同一个人的绘人作品变化。

像“嘿,看看他这次画的和上次画的有啥不同啦!”
9. 多角度分析法呀!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绘人测验呢。

比如“哎呀,从这个角度看这幅画,又有新发现啦!”
我觉得这些研究方法都好有趣呀,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绘人测验和人们内心的世界呢!。

画人测验

画人测验
引导儿童的过程
儿童可以利用艺术的媒介将他个人的故事,呈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更具治疗意义的是他们是可以修正现实,使他们实现在实际生活中未满足的需求,或将事情的结局作改变,以符合他们内心的盼望,其实这样的过程都是在引导儿童将他们的内在世界透过绘图投射出来。因此,Geldard & Geldard(1997)就建议,利用纸笔图画引导儿童创作的过程,有几个目标要达成:1.引导儿童透过对图画内容的描述,将他们意识或潜意识的故事投射性地讲出来。2.引导儿童将内在压抑或强烈的情感表露出来。3.引导儿童自身感受绘图的创作过程和咨商师的响应,提升儿童的自尊让他觉得有能力感。通常要儿童(尤其是较低年级及有适应困扰的儿童)做抽象层次的口语表达是不容易的。透过一个儿童自行创作的作品,然后看着作品引导儿童投射讲出作品的内容故事则会比较容易,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困难度,因此,研究者在此提出一简要方式来引导儿童投射出作品的内容故事。若儿童无法建构出一则完整的故事,则建议利用引导式的访谈来引导儿童讲出一些内容。
编辑本段绘图的价值
透过绘图的过程可以协助个案更了解他们自己,可以把他们有关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想法、感受表达出来,以促进自我了解。有关他们内在的想法、情感可能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抗拒或被压抑、阻碍,但透过绘图创作过程,儿童可以很有安全感受地做表达,进而释放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的需要,修通他们内在的冲突,因此,绘图创作的过程是可以提升儿童的自我认同,促进成熟的方式之一。透过绘图创作过程和作品的完成,具有下述四种价值(Orton,1996):(一)和儿童建立关系(二)评估儿童的需求(三)收集诊断资料(四)透过宣泄释放情绪(五)催化成长
从屋顶和屋身的比例可知,其所占的比例和特征。
(一)门窗:象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门窗大小,是否可以开启,是否拉手,显示人际交往的关系和状态。

绘人测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_崔王莹

绘人测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_崔王莹

综述 绘人测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崔王莹 童辉杰 彭彦琴摘要 绘人测验作为投射技术的一种,是重要的心理测评技术之一。

该文从三方面论述了绘人测验的基本原理;以及绘人测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问题中心探索、验证研究、绘人指标深入发展三个研究阶段及发展现状。

并就此提出了绘人测验今后的主要研究领域和趋势,即不同群体样本中的应用研究、发展性程度评估研究以及综合指标评估研究趋势。

关键词 绘人测验; 投射技术; 研究趋势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574(2006)04 0311 04绘人测验作为投射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测试过程中,给被试提供纸笔等绘画工具,让被试绘出人物形象,通过对这种作业的分析,了解其所投射出的情绪特征、人格特质和智力发展水平等[1]。

1 绘人测验的理论假设绘人测验基本理论假设是绘画的心理投射理论。

投射 一词的命名最早出现于S.Fr eud的心理防御机制中,指的是个人一种不自觉把自己的态度、愿望、情绪等投到环境中的事物或他人身上的过程[2]。

对被试提供非结构性的任务,使被试可以对该任务做出无限可能的反应而不受到限制,从中了解所投射出的被试的人格、情绪等心理特征。

1.1 绘画是一种认知活动 绘画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信息加工过程,绘画者将自己所看到的、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经过大脑的选择、简化、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将加工过的事物形象描绘于纸上,因此绘画过程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的集中与概括,与认知活动一样,是个体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和联系的心理活动,因此,绘画作品概括水平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认知加工水平,并体现了个体的认知风格。

1.2 绘画是一种象征符号 符号是一种蕴含了意义的特殊表达方式。

绘画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包含了创作者丰富的内心思想、情感、精神活动以及特有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特征。

绘画活动本身便是创作者实现自身与外界交流的途径,这种交流是一种不同于语言的交流方式,所表达的含义表现的更形象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人测验一、绘人测验的发展歌德依纳夫(Goodenough)最早研究投射测验,《绘人智力测验》提出了绘人测试(画一个人)的完整的评估系统。

后来又发展了:“画一个人”测验(Draw A Person,DAP),“房-树-人”绘画测验(House-Tree-Person,HTP),以及肯尼迪克家庭绘画测验与肯尼迪克学校绘画测验等等。

卡明斯(Cummings)认为,绘人测验有以下重要功能1. 容许那些不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的儿童通过绘画来表达;2. 可以通过绘画获得对儿童内在冲突、恐惧等心理状态的了解,以及儿童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对他人的知觉的了解;3. 从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了解儿童;4. 从临床中,使用绘人测验来建立假设,并作为进一步评价的“跳板”。

二、几种理论假设1. “躯体想像”(body image)的假设Machover认为,当一个人画一个人物时,所画的人物是他如何看自己的表征。

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画的人是其本人的“躯体想像”,而纸本身则相应的代表环境。

也有研究者认为所画的人不一定只是投射出自我,也有可能是对环境中另一个人的印象,或是他本人的理想自我、或是情绪的表现、或是对测验情境及主试的态度、对社会或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他本人性格的表现。

2. “象征解释”的理论汉默(F.F.Hammer)认为,在画中被试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社会文化的观点丹尼斯(Dennis)提出,他比较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的绘画,发现有很大差异。

绘人测验对社会背景的敏感,使绘人测验能够成为进行跨文化研究的理想工具。

三、绘人智力测验张家健、高振敏等修订,适合于4~12岁儿童。

测验开始时,给儿童一张白纸和一只铅笔,对儿童说:“请你画一个全身的人。

”“不要画机器人、跳舞的人或唱戏的人。

”评分:50分评分系统,共有50个评分项目。

1. 头的轮廓清楚,什么形状都可以得分。

没有轮廓不给分。

2. 有眼即可。

点、圈、线均可评分:只画一只眼给半分。

3. 只有能画出下肢,形状不论。

但一定要能看出有两条腿。

如果画穿长裙的女孩,只要腰与足之间有相当距离能代表下肢部位,也可记1分。

4. 只要能画出嘴来,形状无关。

部位不正无关,但不能在面部的上半部。

5. 有躯干即可,形状不论,卧位也可。

6. 上肢形状不限,只要能表示是胳膊,无手指也可。

7. 头发不限发丝形状,只要有就行,一根也可。

8. 有鼻即可,形状不限。

只画鼻孔无分。

9. 眉毛或睫毛有一种即可。

10.上下肢的链接大致正确。

从躯干出来,即给分。

11.有双耳,形状不论,但不能与上肢混同。

侧面画一个即可。

正面之画一个给半分。

12.有衣、裤、帽之一即可。

表明有衣着,仅仅画纽扣、衣兜、皮带等也可以。

13.躯干的长度要大于宽度,长宽相等不给分。

要有轮廓,在纵、横的最长部位比较。

14.有颈部,形状不限,能将头与躯干分开。

15.有手指,能与臂或手区别即可。

数量与形状无关。

16.上下肢连接方法正确,上肢从肩处或相当于肩处连接,下肢由躯干下边出来。

17.在头的轮廓之上有头发。

比7要好些,完全涂抹也可以。

18.颈的轮廓清楚,能将头与躯干连接起来。

只画一根线不算。

19.眼的长度大于眼裂开的开阔度双眼一致。

20.下肢比例:下肢长于躯干,但不到躯干的2倍,下肢的宽度应小于长度。

21.衣着有两件以上。

是不透明的,能将身体遮盖起来。

分不清是身体还是衣服的不给分。

鞋帽、书包、伞等都算。

22.齐全地画出衣裤,不透明。

23.双眼均画出瞳孔,眼轮廓内有明显的点或小圈。

24.耳的位置和比例:耳的长大于宽,大小适当,要小于头横径的1/2.。

25.画出肩的轮廓,角、弧形均可。

26.眼的方向:瞳孔的位置应两眼一致。

27.上肢比例:上肢要长于躯干,垂直时手不超过膝部。

上肢长要大于宽。

上肢左右长度不同时,以长的一侧计算。

28.画有手掌,能将手指和胳膊区别开来。

29.两手各有五指,形状无关。

30.画有正确的头形,有轮廓。

31.正确地画出躯干的形状,不是简单的椭圆或方形。

32.上下肢有轮廓,尤其是与躯干连接处,不变细。

33.足跟有明显的轮廓。

画出鞋的后跟也可。

正面时鞋画得正确就可给分。

34.衣服4件以上,如帽子、鞋、上衣、裤、领等。

各种型式均可。

35.足的比例:下肢和足有足的轮廓,长度比宽度大。

36.指的细节:形状正确,其中如有一个指头不画清轮廓也不给分。

全部手指有轮廓,度大于宽。

37.有鼻孔,侧位有凹窝也可。

38.拇指与其他手指分开,短于他指,位置正确。

39.必须以某种形式表示出有肘关节,角,弧形也可。

画单侧也可。

40.下颌及前额是指眉毛以上、鼻以下部位。

要各相当于面部的1/3。

41.清楚地表示出下颌,侧位时也要明确,正位时在口下有明显的下颌部位。

42.画线(A):线条清楚、干净。

应该连接的地方都连接。

不画无用的交叉、重复或留有空隙。

43.鼻和口皆有轮廓。

口有上唇及下唇。

鼻不可只用直线、圆或方形。

44.脸左右对称,眼、耳、口、鼻等均有轮廓,比例协调。

若为侧位,头、眼比例要正确。

45.头的比例:头长是躯干的1/2 以上,身长的1/10以下。

46.服装齐全,穿着合理,符合身份。

47.显示有膝关节,如跑步的姿势等。

正位时须表示出膝盖。

48.画线B.42已给分,但如果其线条清晰,美观,有素描的风度,画面整洁,可再给1分。

49.侧位A 。

头、躯干以及下肢都要是正确部位。

50.侧位B 。

比49更进一步。

可根据此表格换算相应的智商四、“画一个人”测验(DAP)给被试一张约22×28厘米的白纸,一只带有橡皮擦的较软的铅笔,桌子应该清洁,纸垂直放置。

指导语为:“请你画一张任何人的画”。

对于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说明:“可以画任何种类的人,但不是卡通或木偶之类的人物。

”一般在5~10分钟完成。

当被试画完第一幅后,再要求画另一个人,但是要与前面的人物的性别相反。

一般有:画自由画、画自画像、画一个异性、画雨中之人、画一个家庭。

画人通常考察以下几个方面:⑴智力、成熟度;⑵情绪状态;⑶人格特点。

对于儿童来说,画人测验还可以了解其听力障碍、神经系统疾病、适应问题及个性问题等。

1. 自由绘画也称自由联想绘画,给出的指导语是:“你可以随意画。

”“你可以画任何你想画的东西。

”通过自由绘画,可以考察出作画者最主要的情绪、被压抑最深的情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2. 画自画像有人描画现实的肖像,有人画卡通画、漫画、抽象画,有人以动物代表自己,有人以植物代表自己,有人则以静物代表自己,甚至有人以白纸代表自己。

相对来说,画出现实自我肖像的人更愿意开放自己,更愿意向他人表达自己。

以抽象画代表自己的人,有隐藏真实自我的可能。

3. 画一个异性性别认同,对异性的态度。

4. 画雨中之人最早由艾布拉姆斯(Abrnold Abrams)及阿姆钦(Abraham Amchin)提出。

这个测试主要考察人们在压力情境下的反应,雨就象征着外界压力。

考察:在压力情境下,作画者会调动资源来应对压力吗?如果用了,是用何种资源?作画者的应对方法是否有效?其情绪状态如何?其计划性如何?在这种不愉快的情境中,作画者会使用何种防御机制----迎接挑战,还是退缩?雨中之人通常有以下几种:⑴在大雨中没有任何可遮蔽的地方,没有任何雨具保护自己。

这种人在遇到压力时,常感到无力、无助,有一定依赖性,既不满环境,但又没有离开环境的行动,他们常常是环境的牺牲品。

⑵用雨具来遮风避雨,但觉得雨具不是很有效,或是雨伞被风吹翻,或是身上依然被淋湿。

这种人可能会有一定的焦虑,对压力会有一些不适应。

⑶用雨具吧自己保护的很好,脸上的表情也非常沉着或乐观。

这种人对压力有足够的信心,有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5. 画一个家庭从家庭图中可以考察作画者对家庭的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动态关系。

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⑴静态的家庭图:看电视,无交流,表明家庭成员之间可能缺乏沟通。

⑵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的场景:餐桌上有食物,表明家庭中充满爱,或渴望充满爱;如果餐桌上空无一物,表明家庭成员关系冷淡,家庭氛围冷漠。

⑶作画者省略自己的情况:一般表达作画者感受到被家庭“抛弃”或“不被重视”;有时传递出作画者拒绝家庭,不能融入家庭的信息。

通常家庭成员的相对位置提供其相互关系的重要信息。

相互距离近,表明心理距离近;相互距离远,表明彼此之间关系比较远。

家庭成员的比例大小提供作画者对其情感和态度的信息:一般作画者会把对自己而言有正面情感的家庭成员画的较大,而且多为正面像;把对自己而言有负面情感的人画的较小,会出现侧面像或背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