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第二十五章学情与教材分析(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第二十五章学情与教材分析(人教版)

第25章概率初步本章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概率初步”是《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已经了解了统计知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方差、频率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初学概率,面对概率意义的描述,学生容易产生困惑:概率是什么?概率是否就是频率?何时用列表法,何时用树状图等等问题都有待师生一起去探索. 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是一大难点. 但这部分内容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共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随机事件与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 本章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研究,内容丰富. 本章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须注意的是,本学段的概率内容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就《课程标准》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学习概率中的乘法,所以他们还只能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因此,如果问题超过3步的难度,学生完成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一般来说,不宜将问题的难度超过3步.(二)教材分析:1.核心素养在随机事件的学习中,通过抽样体会样本及估计结果的随机性,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在用概率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如抽奖等),培养学生的概率思想;通过用列表和画树状图求概率,提高学生用枚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频率估计概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2.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随机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课时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课时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时章末回顾+检测题1课时4.本章重点(1)随机事件的特点;(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3)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5.本章难点(1)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3)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的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主要介绍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概率初步知识的掌握,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概率论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概率的概念和应用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由于概率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和掌握概率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掌握如何利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概率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和掌握概率的概念。

2.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使抽象的概率概念更直观、生动。

3.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课件。

2.准备一些实际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概率知识。

3.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例子,如抛硬币、掷骰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如何描述的。

从而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和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例子,运用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巩固对概率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初步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以及如何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发生性。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能够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概率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2.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2.概率的计算方法。

3.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率的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分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发生性,并引入随机事件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介绍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展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练习,如抛硬币实验的概率计算,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概率计算。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概率的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彩票、赌博等,让学生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一、教学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随机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用列举法求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的概率,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它是在第二学段定性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基础上,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进行定量研究.三、教学建议1.正确理解概率与频率的联系与区别初学概率的学生容易混淆概率与频率两个概念,更不容易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相同条件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是由事物固有的属性决定的.而相同条件下进行随机试验,即使是相同次数的重复试验,某一事件的频率也不一定相同,也即频率具有随机性.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般来说频率会越来越稳定于某个常数附近,这个数就是概率.2.注意数学数据分析能力的建构数据分析与概率是初中数学的主干内容,在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收集、记录分析数据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加工有用的信息,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辨析和讨论.3.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了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试验操作获得一定的活动经验,体会随机试验中频率的随机性以及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的稳定性,进而加强对概率意义的理解,教科书在25.3节设置了一个投掷硬币的试验,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随机试验的机会.由于在这个试验中需要获得的投掷次数相对较多,因此这里需要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试验,靠集体的力量快速地获得试验频率.4.注意把握教学难度必须注意的是,本学段的概率内容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教学重点是概率意义的理解和随机观念的培养.用列举法求概率,应该重视学生对古典模型两个前提条件的理解,不应在计算繁难上作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重点,控制难度.5.强调结合实际,选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概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挖掘身边的一些素材,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概率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积极性.。

25.1 概率 说课

25.1 概率 说课

25.1概率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几点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概率初步第一节内容,也是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概率,按照教学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本章是在统计的基础上展开对概率的研究的。

教材把概率这一部分安排在这一章,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统计基础,另一方面是想尽早渗透概率思想,让学生接触到利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概率的基础,因此对后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能辨别一个事件是什么事件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3、教学重点、教学关键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教学关键: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二、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概率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是陌生的。

本节课要理解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的特点并能把他们区分,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常识积累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初三的学生在常识积累上问题不大,但在逻辑推理上容易走入思维误区,因此要给予充分引导和点拨。

三、说教法常言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索、实际表演、小组合作、效果反馈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实际表演--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

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发现-概括的能力。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材分析中考要求:1.基本要求:(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可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2)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含义;(3)了解概率的意义;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2.略高要求:(1)能利用频数、频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结合教科书分析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本章知识结构框图【补充例题】(一)概念辨析类例1、(随机事件概念类)(1)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是确定事件()A、明日有雷阵雨B、小丹的自行车轮胎被钉扎坏C、小红买体彩中奖D、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出现7点朝上(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小婷上学一定坐公交车B、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正好是偶数C、小红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一定得满分D、将豆油滴入水中,豆油会浮在水面上(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B、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发生C、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发生D、不可能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也可能发生(4)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4个小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1个.搅匀后,从中同时摸出2个小球,请你写出这个实验中的一个可能事件:.例2、(频率、概率概念意义类)下表是一个机器人做9999次“抛硬币”游戏时记录下的出现正面的频数和频率抛掷结果5次50次300次800次3200次6000次9999次出现正面的频数1 31 135 408 1580 2980 5006用列举法求概率随机事件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食蚂食出现正面的频率20% 62% 45% 51% 49.4% 49.7% 50.1%(1)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5次时,得到一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20%,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5次后,得到 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是(2)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 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 ;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 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是 ; (3)请你估计一下,抛这枚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是 . 例3、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1)关于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率等于概率B 、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C 、当试验次数很大时,概率会稳定在频率附近D 、试验得到的频率与概率不可能相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已连续抛掷了2000次,其中,抛掷出5点的次数最少,则第2001次一定抛掷出5点B 、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因此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C 、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概率是50%.所以明天将有一半时间在下雨D 、抛掷一枚图钉,钉尖触地和钉尖朝上的概率不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掷一枚硬币5次,5次都出现正面,所以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1B 、“从我们班上查找一名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概率为0”表示我们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作业C 、一个口袋里装有99个白球和一个红球,从中任取一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为1%,所以从袋中取至少100次后必定可以取到红球(每次取后放回,并搅匀)D 、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为50%,所以投掷硬币两次,那么一次出现正面,一次出现反面 (二)概率计算 1.直接列举法(一)从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出发,考虑每种可能结果所占的可能性大小的值,然后将事件A 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结果的各自可能性相加例1 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则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A 、81B 、12C 、83D 、53底大多少,此问题恰是此处的难点。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 概率初步 复习课 说课稿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   概率初步   复习课    说课稿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复习课·说课稿安康高新区河西初级中学王永顶我今天说客的题目是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的《概率初步》复习课。

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教法分析、设计反思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概率初步》是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内容,包括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理解和随机事件的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解法。

随机事件概率的三种解法----直接列举法、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

学生要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懂得在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时,当试验的结果不是有限个数,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我们可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复习用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求随机概率的概率,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能在力求掌握基本方法上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地位与作用:是“中考”热点内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

了解和掌握一些概率统计知识,是学生初中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更是学生进入高中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

因此,初中教材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了解和掌握一些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初中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高中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3、教学重点: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4、教学难点:(1)大量重复试验得到频率的稳定值的分析.(2)设计实验来估计概率,进一步求概率。

二、目标分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下三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对本章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通过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及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5章 概率初步(教案)25.1.2 概 率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5章 概率初步(教案)25.1.2 概  率教案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1.2 概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概率,认识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2.了解频率可以看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率.3.理解概率反映可能性大小的一般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得出和理解概率的意义,正确鉴别有限等可能性事件,了解简单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探究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有限等可能性.2.用概率定义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有限等可能性,准确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五、课前准备课件、图片等.六、教学过程(二)导入新课篮球比赛中,裁判员一般是通过掷硬币决定哪个队先发球,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出示课件2)学生思考并交流.出示课件3,4: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教师问:抽到的序号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学生答:每次抽签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序号1,2,3,4,5都有可能抽到,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但是事先不能预料一次抽签会出现哪一种结果.教师问: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学生答:抽到的序号一定小于6;教师问: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学生答:抽到的序号不会是0.想一想:能算出抽到每个数字的可能数值吗?(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探究一概率的定义出示课件6:活动1 抽纸团从分别有数字1、2、3、4、5的五个纸团中随机抽取一个,这个纸团里的数字有5种可能,即1、2、3、4、5.师生共同分析:因为纸团看上去完全一样,又是随机抽取,所以每个数字被表示每一个数字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 抽取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所以我们可以用15出示课件7:活动2 掷骰子掷一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6种可能,即1、2、3、4、5、6.师生共同分析:因为骰子形状规则、质地均匀,又是随机掷出,所以每种点表示每一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我们用16教师归纳:(出示课件8)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例如:“抽到1”事件的概率:P(抽到1)=1.5探究二简单概率的计算出示课件9:试验1: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教师问: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学生答:6种.教师问:各点数出现的可能性会相等吗?学生答:相等.教师问:各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学生答:1.6出示课件10:试验2: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教师问:会出现几种可能的结果?学生答:两种.教师问: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会相等吗?学生答:相等.教师问: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学生答:1.2出示课件11:上述试验都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师生共同解答:具有两个共同特征:⑴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⑵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教师强调:在这些试验中出现的事件为等可能事件.出示课件12:教师归纳: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验,我们可以用事件所包含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在全部可能的结果数中所占的比,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出示课件13:一个袋中有5个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教师问: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学生答:1、2、3、4、5.教师问: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猜一猜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学生答:相同;1.5出示课件14,15:教师归纳: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个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个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mp A=n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于1;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于0.即:0≤P(A)≤1.特别地:当A为必然事件时,P(A)=1,当A为不可能事件时,P(A)=0.出示课件16:例1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骰子.(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师生共同分析: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所有可能的结果有6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因为骰子是质地均匀的,所以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师生共同解答:(出示课件17)解:(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结果只有2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5、6.所以P(掷出的点数大于4)=21;=63(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结果有3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2、4、6.所以P(掷出的点数是偶数)=21=.63教师强调:概率的求法关键是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8)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点数为2;(2)点数为奇数;(3)点数大于2小于5.学生自主解决,一生板演:解:(1)点数为2有1种可能,因此P(点数为2)=16;(2)点数为奇数有3种可能,即点数为1,3,5,因此P(点数为奇数)=12;(3)点数大于2且小于5有2种可能,即点数为3,4,因此P(点数大于2且小于5)=13.出示课件19:例2 袋中装有3个球,2红1白,除颜色外,其余如材料、大小、质量等完全相同,随意从中抽取1个球,抽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抽出的球共有三种等可能的结果:红1、红2、白,三个结果中有两个结果使得事件A(抽得红球)发生,故抽得红球这个事件的概率为:P(抽到红球)= 23.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0)袋子里有1个红球,3个白球和5个黄球,每一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P(摸到红球)= ;P(摸到白球)= ;P(摸到黄球)=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19;13;59.出示课件21:例3 如图所示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7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种,指针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某个扇形会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交线时当作指向其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指向红色;(2)指向红色或黄色;(3)不指向红色.学生观察交流后师生共同解答.(出示课件22)解:一共有7种等可能的结果.;(1)指向红色有3种等可能的结果,P(指向红色)=37(2)指向红色或黄色一共有5种等可能的结果,P(指向红或黄)=5;7(3)不指向红色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P(不指向红色)=4.7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3)如图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8个相同的部分,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图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其右边的图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指针指向红色;(2)指针指向黄色或绿色.学生观察思考后独立解答:⑴14;⑵34.出示课件24,25:例4 如图是计算机中“扫雷”游戏的画面.在一个有9×9的方格的正方形雷区中,随机埋藏着10颗地雷,每个方格内最多只能藏1颗地雷.小王在游戏开始时随机地点击一个方格,点击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我们把与标号3的方格相邻的方格记为A区域(画线部分),A区域外的部分记为B 区域.数字3表示在A区域有3颗地雷.下一步应该点击A区域还是B区域?教师问:可能出现哪些点数?师生共同分析:第二步怎样走取决于踩在哪部分遇到地雷可能性的大小,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分别计算在两个区域的任何一个方格内踩中地雷的概率并比较大小就可以了.解:A区域的方格总共有8个,标号3表示在这8个方格中有3个方格各藏有1颗地雷.因此,点击A区域的任一方格,遇到地雷的概率是38;3B 区域方格数为9×9-9=72.其中有地雷的方格数为10-3=7.因此,点击B 区域的任一方格,遇到地雷的概率是772; 由于38>772,即点击A 区域遇到地雷的可能性大于点击B 区域遇到地雷的可能性,因而第二步应该点击B 区域.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6)小红和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们先在地上画了半径分别为2m 和3m 的同心圆(如下图),然后蒙上眼睛,并在一定距离外向圈内掷小石子,掷中阴影小红胜,否则小明胜,未掷入圈内(半径为3m 的圆内)不算.你认为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自主解答,一生板演.解:不公平,因为P (小红胜)=9π4π59π9-=, P (小明胜)=.49所以小红胜的可能性更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7-34)1.如图,一个游戏转盘中,红、黄、蓝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60°、90°、210°.让转盘自由转动,指针停止后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是( )A.16B.14C.13D.7122.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为5的概率是______.3.从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中任抽一张.P(抽到红心)=______;P(抽到黑桃)=______;P(抽到红心3)=______;P(抽到5)=______.4.将A、B、C、D、E这五个字母分别写在5张同样的纸条上,并将这些纸条放在一个盒子中.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张,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它们是等可能的吗?5.一个桶里有60个弹珠——一些是红色的,一些是蓝色的,一些是白色的.拿出红色弹珠的概率是35%,拿出蓝色弹珠的概率是25%.桶里每种颜色的弹珠各有多少?6.某种彩票投注的规则如下:你可以从00~99中任意选取一个整数作为投注号码,中奖号码是00~99之间的一个整数,若你选中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即可获奖.请问中奖号码中两个数字相同的机会是多少?7.有7张纸签,分别标有数字1、1、2、2、3、4、5,从中随机地抽出一张,求:(1)抽出标有数字3的纸签的概率;(2)抽出标有数字1的纸签的概率;(3)抽出标有数字为奇数的纸签的概率.8.如图所示,转盘被等分为16个扇形.请在转盘的适当地方涂上颜色,使得自由转动这个转盘,当它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38.你还能再举出一个不确定事件,使得它发生的概率也是38吗?参考答案:1.B2.1 6解析: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为5的概率是:16.3.1 4;14;⑶152;⑷113.4.解:出现A、B、C、D、E五种结果.它们是等可能的.5.解:拿出白色弹珠的概率是1-35%-25%=40%;红色弹珠有60×35%=21;蓝色弹珠有60×25%=15;白色弹珠有60×40%=24.6.解:P(中奖号码数字相同)=110.7.解:⑴P (数字3)=17; ⑵P (数字1)=27; ⑶P (数字为奇数)=47.8.解:选择任意六块涂色;8张卡片分别写上1,2,3,…,8,任意抽一张,抽到的数比4小的概率为38.(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请与同伴交流 .(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5.2第1课时)的相关内容.七、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 个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个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m P A n(0≤P (A )≤1) 九、教学反思:1.用学生喜欢的抽签,抽纸团和掷骰子试验,吸引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让学生充分认识概率的意义;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此类型概率的求法,利用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缜密性,并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2.在概率的古典定义基础上,教科书给出了概率的取值范围为0-1的性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1,其中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两个确定事件可以看作特殊的随机事件.。

25概率初步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5概率初步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25.随机事件1.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2.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3.有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重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一、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阅读教材P127~129.归纳: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__必然事件__;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__不可能事件__;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__随机事件__.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1.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1)太阳从西边落下;(2)某人的体温是100℃;(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自然条件下,水往低处流;(5)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6)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解:(1)(4)(6)是必然发生的;(2)(3)(5)是不可能发生的.2.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4个小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1个.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请你写出这个摸球活动中的一个随机事件:__摸出红球__.3.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共52张),洗匀后,摸到红桃的可能性__>__摸到J,Q,K的可能性.(填“>”“<”或“=”)4.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则下列事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D)A.抽出一张红桃B.抽出一张红桃KC.抽出一张梅花J D.抽出一张不是Q的牌5.某学校的七年级(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3人.其中男生有18人住宿,女生有20人住宿.现随机抽一名学生,则:a.抽到一名住宿女生;b.抽到一名住宿男生;c.抽到一名男生.其中可能性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A.cab B.acb C.bca D.cba点拨精讲:一般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1.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点拨精讲: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事先不能确定发生与否的事件为随机事件.2.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1)事件A和事件B是随机事件吗?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2)20个小组进行“10次摸球”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约有几组?“20次摸球”的试验中呢?你认为哪种试验更能获得较正确结论呢?(3)如果把刚才各小组的20次“摸球”合并在一起是否等同于400次“摸球”?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试验的正确性?(4)通过上述试验,你认为,要判断同一试验中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必须怎么做?点拨精讲:(4)进行大量的、重复的试验.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1.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A.早晨的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B.中秋节晚上一定能看到月亮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少儿节目D.小红今年14岁了,她一定是初中生2.一个鸡蛋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从六层楼的阳台上掉下来砸在水泥地面上没摔破( B)A.可能性很小B.绝对不可能C.有可能D.不太可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B.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发生C.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发生D.不可能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也可能发生4.20张卡片分别写着1,2,3,…,20,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号码是2的倍数与号码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哪个大?解:号码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大.5.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跨栏的世界纪录;(3)打靶命中靶心;(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 (8)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 (9)抛掷一千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解:必然事件:(1)(5);随机事件:(2)(3)(4)(6)(8)(9);不可能事件:(7).6.已知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落在海洋里”与“落在陆地上”哪个可能性更大?解:“落在海洋里”可能性更大.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1.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特点. 2.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定性分析. 3.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25. 概率(1)1.了解从数量上刻画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理解P(A)=mn(在一次试验中有 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 A 包含 m 种)的意义.重点: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难点:对P(A)=mn(在一次试验中有 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 A 包含 m 种)的正确理解.一、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阅读教材第130至132页. 归纳:1.当A 是必然事件时,P(A)=__1__;当A 是不可能事件时,P(A)=__0__;任一事件A 的概率P(A)的范围是__0≤P(A)≤1__.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则它的概率越接近__1__;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则它的概率越接近__0__.3.一般地,在一次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为__m n __,那么这个常数mn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__P(A)__.4.在上面的定义中,m ,n 各代表什么含义?mn的范围如何?为什么?点拨精讲:(1)刻画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件A 的概率.(2)__必然__事件的概率为1,__不可能__事件的概率为0,如果A 为__随机__事件,那么0<P(A)<1.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1.在抛掷一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的过程中,出现点数为2的概率是__16__.2.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恰是黄灯亮的概率为__112__.3.袋中有5个黑球,3个白球和2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摸出后再放回,在连续摸9次且9次摸出的都是黑球的情况下,第10次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15__.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6分钟)1.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为2;(2)点数为奇数; (3)点数大于2小于5. 解:(1)16;(2)12;(3)13.2.一个桶里有60个弹珠,其中一些是红色的,一些是蓝色的,一些是白色的.拿出红色弹珠的概率是35%,拿出蓝色弹珠的概率是25%.桶里每种颜色的弹珠各有多少?解:红:21;蓝:15;白:24.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2分钟) 1.袋子中装有24个和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黑球的概率大,还是摸到白球的概率大一些呢?说明理由,并说明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解:摸到黑球的概率大.摸到黑球的可能性为1213,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113,1213>113,故摸到黑球的概率大.(结论略)点拨精讲:要判断哪一个概率大,只要看哪一个可能性大.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__mn__且 __0__≤P(A)≤__1__.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25. 概率(2)1. 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2.运用P(A)=mn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运用P(A)=mn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 133.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1.从分别标有1,2,3,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抽到1的概率为多少?解:5种;15.2.掷一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向上一面的点数是1的概率是多少? 解:6种;16.3.如图所示,有一个转盘,转盘分成4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指针恰好指向其中的某个扇形(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指针指向绿色;(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3)指针不指向红色.解:(1)14;(2)34;(3)12.点拨精讲:转一次转盘,它的可能结果有4种——有限个,并且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它可以运用“P(A)=mn”,即“列举法”求概率.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1.如图是计算机中“扫雷”游戏的画面,在一个有9×9个小方格的正方形雷区中,随机埋藏着3颗地雷,每个小方格内最多只能埋藏1颗地雷.小王在游戏开始时随机地踩中一个方格,踩中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我们把与标号3的方格相邻的方格记为A 区域(划线部分),A 区域外的部分记为B 区域,数字3表示在A 区域中有3颗地雷,每个小方格中最多只能藏一颗.那么,第二步应该踩在A 区域还是B 区域?思考:如果小王在游戏开始时踩中的第一个方格上出现了标号1,则下一步踩在哪个区域比较安全?2.(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由此怎样确定“正面朝上”的概率?(2)掷两枚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A .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B .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C .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思考:“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点拨精讲:“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中国象棋红方棋子按兵种不同分布如下:1个帅,5个兵,“士、象、马、车、炮”各2个,将所有棋子反面朝上放在棋盘中,任取一个不是兵和帅的概率是( D )A .116B .516C .38D .582.冰柜中装有4瓶饮料、5瓶特种可乐、12瓶普通可乐、9瓶桔子水、6瓶啤酒,其中可乐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那么从冰柜中随机取一瓶饮料,该饮料含有咖啡因的概率是( D )A .536B .38C .1536D .17363.从8,12,18,32中随机抽取一个,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概率为__34__.4.小李手里有红桃1,2,3,4,5,6,从中任抽取一张牌,观察其牌上的数字.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牌上的数字为3;(2)牌上的数字为奇数;(3)牌上的数字大于3且小于6.解:(1)16;(2)12;(3)13.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举法.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1. 会用列表法求出简单事件的概率.2. 会用树状图法求出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时,不重不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正确地计算问题的概率.重点: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难点:用树状图法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 136~139.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1.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1个球,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解:两种结果:白球、黄球.2.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2个球,这样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解:三种结果:两白球、一白一黄两球、两黄球.3.一个盒子里有4个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玻璃球,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两个白色,现随机从盒子里一次取出两个球,则这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__16__.4.同时抛掷两枚正方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__16__.点拨精讲:这里2,3,4题均为两次试验(或一次两项),可直接采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1.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2)两个骰子点数的和是9;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讨论:(1)上述问题中一次试验涉及到几个因素?你是用什么方法不重不漏地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2)能找到一种将所有可能的结果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来的方法吗?(介绍列表法求概率,让学生重新利用此法做上题).(3)如果把上例中的“同时掷两个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到的结果有变化吗?点拨精讲: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列表法是将两个步骤分别列在表头中,所有可能性写在表格中,再把组合情况填在表内各空格中.2.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他们分别写有A 和B ;乙口袋中装有3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C ,D 和E ;丙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他们分别写有H 和I .从3个口袋中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1个、2个、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取出3个小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点拨:A ,E ,I 是元音字母;B ,C ,D ,H 是辅音字母.分析:弄清题意后,先让学生思考从3个口袋中每次各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共3个球,这就是说每一次试验涉及到3个因素,这样的取法共有多少种呢?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得?点拨精讲:第一步可能产生的结果会是什么?——(A 和B ),两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分不分先后?写在第一行.第二步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C ,D 和E ),三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分不分先后?从A 和B 分别画出三个分支,在分支下的第二行分别写上C ,D 和E .第三步可能产生的结果有几个?——是什么?——(H 和I ),两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分不分先后?从C ,D 和E 分别画出两个分支,在分支下的第三行分别写上H 和I .(如果有更多的步骤可依上继续)第四步按竖向把各种可能的结果竖着写在下面,就得到了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总数.再找出符合要求的种数,就可计算概率了.合作完成树状图.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将一个转盘分成6等份,分别是红、黄、蓝、绿、白、黑,转动转盘两次,两次能配成“紫色”(提示:只有红色和蓝色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__118__.2.抛掷两枚普通的骰子,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的概率是__14__,出现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__34__.3.第一盒乒乓球中有4个白球2个黄球,第二盒乒乓球中有3个白球3个黄球,分别从每个盒中随机的取出一个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取出的两个球都是黄球;(2)取出的两个球中有一个白球一个黄球.解:16;12.4.在六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的抽取一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解:718.点拨精讲:这里第4题中如果抽取一张后不放回,则第二次的结果不再是6,而是5. 5.小明和小刚用如图的两个转盘做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分别旋转两个转盘,当两个转盘所转到的数字之积为奇数时,小明得2分;当所转到的数字之积为偶数时,小刚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若公平,说明理由;若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解:P(积为奇数)=13,P(积为偶数)=23.1 2 3 1 1 2 3 224613×2=1×23.∴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1.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多个,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通常可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求得各种可能的结果.2.注意第二次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3.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时,不重不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25.3用频率估计概率1. 理解当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一般用统计频率的方法来估计概率.2. 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与列举法求概率的区别,并能够通过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分析,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重点: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难点:大量重复试验得到频率稳定值的分析,对频率与概率之间关系的理解.一、自学指导.(20分钟)自学:阅读教材P142~146.归纳:对于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当重复试验的次数大量增加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就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2分钟)1.小强连续投篮75次,共投进45个球,则小强进球的频率是____.2.抛掷两枚硬币,当抛掷次数很多以后,出现“一正一反”这个不确定事件的频率值将稳定在__左右.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红星养猪场400其中数据不在分点上.组别频数频率46 ~ 50 4051 ~ 55 8056 ~ 60 16061 ~ 65 8066 ~ 70 3071~ 75 10从中任选一头猪,质量在65 以上的概率是__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6分钟)某商场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并规定:顾客购物10元以上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转动转盘的次数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 落在“铅笔”的次数m 68 111 136 345 546 701落在“铅笔”的频率错误!(2)请估计,当次数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多少?(3)转动该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约是多少?(4)在该转盘中,标有“铅笔”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大约是多少?(精确到1°)【答案】:(2)0.69;(3)0.69;(4)0.69×360°≈248°.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尽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保持试验条件不变,那么这一事件出现的频率就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而趋于稳定,这个稳定值就可以作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25.随机事件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一、情境引入分析说明下列事件能否一定发生:①今天不上课;②煮熟的鸭子飞了;③明天地球还在转动;④木材燃烧会放出热量;⑤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二、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分组讨论从这三个袋子里摸出黄色乒乓球的情况.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2.概念得出从上面的事件可看出,对于任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3.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袋子中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情况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1)是白球还是黑球?(2)经过多次试验,摸出的黑球和白球哪个次数多?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28页练习四、课堂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本节课应掌握:(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五、作业布置教材第129页 练习1,2.25. 概 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概率的值的关系. 2.理解概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P(A)=mn ,明确概率的取值范围,能求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定义及计算公式P(A)=mn .难点了解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计算的两个前提条件.活动1 创设情境(1)事件可以分为哪几类?什么是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吗?(2)在同样的条件下,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能否用数值进行刻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活动2 试验活动试验1:每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分别标有1,2,3,4,5号的5根纸签,从中随机地抽取一根,观察上面的数字,看看有几种可能.(如此多次重复)试验2:教师随意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请学生观察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可能.(如此可重复多次)(1)试验1中共出现了几种可能的结果?你认为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吗?如果相等,你认为它们的可能性各为多少?(2)试验2中共出现了几种可能的结果?你认为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吗?如果相等,你认为它们的可能性各为多少?活动3 引出概率1.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把它叫做这个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2.概率计算必须满足的两个前提条件:(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 (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3.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________.4.随机事件A 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如果A 是必然发生的事件,那么P(A)=________,如果A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那么P(A)=________.活动4 精讲例题例1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等可能性事件,哪些不是? (1)运动员射击一次中靶心与不中靶心; (2)随意抛掷一枚硬币反面向上与正面向上;(3)随意抛掷一只可乐纸杯杯口朝上,或杯底朝上,或横卧;(4)分别从写有1,3,5,7,9中一个数的五张卡片中任抽1张结果是1,或3,或5,或7,或9.答案:(1)不是等可能事件;(2)是等可能事件;(3)不是等可能事件;(4)是等可能事件. 例2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131页~132页例1及解答过程.例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教材第132页例2.想一想:把此题(1)和(3)两问及答案联系起来,你有什么发现?例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教材第133页例3. 活动5 过关练习教材第133页 练习第1~3题.,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从袋子中随机地摸出一个球,它是红色与它是绿色的可能性相等吗?两者的概率分别是多少?2.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骰子,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2,3,4,4,掷骰子后,观察向上一面的数字.(1)出现数字1的概率是多少?(2)出现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3)哪两个数字出现的概率相等?分别是多少?答案:,P(摸到红球)=58,P(摸到绿球)=38;2.(1)16;(2)23;(3)数字1和3出现的概率相同,都是16,数字2和4出现的概率相同,都是13.活动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1.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mn.2.概率计算的两个前提条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作业布置教材第134页~135页 习题第3~6题. 用列举法求概率(2课时)第1课时 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1.会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2.能利用概率知识解决计算涉及两个因素的一个事件概率的简单实际问题.重点正确理解和区分一次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与所包含的两步试验. 难点当可能出现的结果很多时,会用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活动1 创设情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一些游戏,游戏规则制定是否公平,对游戏者来说非常重要,其实这就是一个游戏双方获胜概率大小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规则如下:老师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老师赢;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你们赢.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学生思考计算后回答问题:把其所能产生的结果全部列出来,应该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共有四种可能,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1)记满足两枚硬币一正一反的事件为A ,则P(A)=24=12;(2)记满足两枚硬币两面一样的事件为B ,则P(B)=24=12.由此可知,双方获胜的概率一样,所以游戏是公平的.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比较少时,我们看到结果很容易被全部列出来;若出现结果的数目较多时,要想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个问题.活动2 探索交流例1 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 ,B 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 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 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 ,B 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在这个环节里,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列举法列出所有的情况,很多学生会发现列出所有的情况会有困难,会漏掉一些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此时,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 ,B 两个转盘,即涉及两个因素,与上节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变复杂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可以将这个游戏分两步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构造下列表格:BA 45 7 1 68分析:首先考虑转动,可能出现的结果就会有3个;接着考虑转动B 盘:当A 盘指针指向1时,B 盘指针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当A 盘指针指向6或8时,B 盘指针同样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这样一共会产生9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独立填写表格,通过观察与计算,得出结论(即列表法).B A 4 5 7 1 (1,4) (1,5) (1,7) 6(6,4)(6,5)(6,7)8(8,4) (8,5) (8,7) 从表中可以发现:A 盘数字大于B 盘数字的结果共有5种,而B 盘数字大于A 盘数字的结果共有4种.∴P(A 数较大)=59,P(B 数较大)=49,∴P(A 数较大)>P(B 数较大),∴选择A 装置的获胜可能性较大.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注意向学生强调数对的有序性.由于游戏是分两步进行的,我们也可用其他的方法来列举.即先转动B 盘,可能出现4,5,7三种结果;第二步考虑转动A 盘,可能出现1,6,8三种情况.活动3 例题精讲通过上面例1的分析,学生对用列表法求概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教材第136页例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小结:当一个事件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通常采用列表法.运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1)列表;(2)通过表格计数,确定公式P(A )=mn 中的m 和n 的值;(3)利用公式P(A )=mn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活动4 过关练习教材第138页 练习第1~2题.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要求每个学生在组内交流,派小组代表发言.作业布置教材第139页~140页 习题第1~3题和第5题.第2课时 用树状图求概率1.理解并掌握用树状图求概率的方法,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2.正确认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列表法,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树状图法.重点理解树状图的应用方法及条件,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概率. 难点用树状图列举各种可能的结果,求实际问题中的概率.一、复习引入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1)总共有几种可能,即求出n ;(2)每个事件中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即求出m ,从而求出概率.什么时候用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方法有哪些? 二、探索新知 画树状图求概率例1 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 和B ;乙口袋中3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C ,D 和E ;丙口袋中2个相同的球,. (1)取出的三个球上恰好有1个、2个和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为多少?(2)取出的三个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例1与上节课的例题比较,有所不同:要从三个袋子里摸球,即涉及到三个因素.此时同学们会发现用列表法就不太方便,可以尝试树状图法.本游戏可分三步进行.分步画图和分类排列相关的结论是解题的关键.从图形上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个,即:A A A A A AB B B B B BC CD DE E C C D D E E H I H I H I H I H I H I (幻灯片上用颜色区分)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结果(黄色)有5个,即ACH ,ADH ,BCI ,BDI ,BEH ,所以P (1个元音)=512;有两个元音的结果(白色)有4个,即ACI ,ADI ,AEH ,BEI ,所以P (2个元音)=412=13;全部为元音字母的结果(绿色)只有1个,即AEI ,所以P (3个元音)=112.(2)全是辅音字母的结果(红色)共有2个,即BCH ,BDH ,所以P (3个辅音)=212=16.通过例1的解答,很容易得出题后小结:当一次试验要涉及3个或更多的因素时,通常采用“画树形图”. 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幻灯片) ①画树状图;②列出结果,确定公式P (A )=mn 中m 和n 的值;③利用公式P (A )=mn 计算.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39页 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应掌握:1.利用树状图法求概率.2.什么时候用列表法,什么时候用树状图法,各自的应用特点:有两个元素且情况较多时用列表法,当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元素时用树状图法.五、作业布置教材第140页习题6,9.用频率估计概率1.当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一般用统计频率的方法来估计概率.2.会设计模拟试验,能应用模拟试验求概率.重点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一、情境引入某篮球运动员在最近的几场大赛中罚球投篮的结果如下: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进球频率错误!(1)计算表中各次比赛进球的频率;(2)这位运动员投篮一次,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解答:(1),,,,0.75,;(2)0.75.二、自主探究利用频率估计概率1.试验要求:(1)把全班分成10或12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计算结果,各组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算出“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2.各组汇报试验结果:把各组试验数据汇报给教师,教师积累后填入表格,板书,学生计算出累加后的频率.(由于试验次数较小,有可能有些组的最后结果和自己的猜想有出入)3.根据列表填在教材第142页图中,观察频率变化情况,小组交流后阐述所得结论.4.思考:教材第143页“思考”.5.问题1:教材第144页问题1.分析:幼树的成活率是实际问题中的概率,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移植总数无限,每一棵小苗成活的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能用列举法求概率,只能用频率估计概率.解: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方法总结:(1)先计算出每次试验的频率;(2)观察频率活动情况,选择最接近且围绕波动的频率数作为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应用教材第145页问题2分析:学生阅读表25-6提供的信息:(1)估测出损坏率.(实质也是概率问题)(2)算出完好柑橘的质量.(3)计算出实际成本,再确定定价.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47页练习.四、课堂小结(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的概率是近似值.五、作业布置教材第147~148页习题1,2,5.。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探讨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探讨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探讨本文档旨在探讨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学情和教材内容,提供教师们一些关于如何教授这一章节的指导意见。

学情分析在教授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对学情的初步分析:1. 知识基础:在研究概率初步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如加减乘除等。

需要了解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研究兴趣:概率初步是数学中一门抽象概念较多的章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

了解学生对于概率的兴趣程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3. 研究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惯。

了解学生对于概率初步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提高研究效果。

教材建议以下是对于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1. 理论讲解:首先,教师应该进行概率初步的理论讲解,包括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等。

可以通过具体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概率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实例演示:在理论讲解之后,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演示,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概率的应用。

3. 练巩固: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进行训练。

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布置练题,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概率计算能力。

4. 作业批改和反馈:对于学生提交的练作业,教师应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可以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率初步的知识。

综上所述,教授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结合理论讲解、实例演示、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概率初步的知识。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在概率初步学习中的进步。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25章概率初步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概率初步”是《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已经了解了统计知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方差、频率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初学概率,面对概率意义的描述,学生容易产生困惑:概率是什么?概率是否就是频率?何时用列表法,何时用树状图等等问题都有待师生一起去探索. 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是一大难点. 但这部分内容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共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随机事件与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 本章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研究,内容丰富. 本章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须注意的是,本学段的概率内容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就《课程标准》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学习概率中的乘法,所以他们还只能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因此,如果问题超过3步的难度,学生完成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一般来说,不宜将问题的难度超过3步.(二)教材分析:1.核心素养在随机事件的学习中,通过抽样体会样本及估计结果的随机性,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在用概率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如抽奖等),培养学生的概率思想;通过用列表和画树状图求概率,提高学生用枚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频率估计概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2.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随机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课时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课时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时章末回顾+检测题1课时4.本章重点(1)随机事件的特点;(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3)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5.本章难点(1)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3)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的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新人教版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材分析】《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三节。

它是学习了前两节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基础上,即学习了理论概率后,进一步从试验的角度来估计概率,让学生再次体会频率与概率间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概率已是考查的热点,同时,对此内容的学习,也是为高中深入研究概率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1.理解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

2.进一步理解概率与频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根据频率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选择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加强对概率的认识,突出用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思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生活实例,介绍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2.结合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1.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学会依据问题特点,用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1.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2.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学习统计概率的学生并不是难在用频率估计概率,而是难在多大程度上感受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以及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所蕴含的基本思想,然后自觉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所以,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验,在实践中感悟。

【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生成评价单》,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约2课时
• 25.4课题学习
约2课时
• 数学活动
• 小结
约2课时
五.本章的内容安排和教学建议
一.全章引入
建议本章引入部分应该安排1课时.
教学形式可以自由选择.概率起源的故事和 “摸球游戏”与概率论的故事.也可举生活 实例,渗透随机观念,如天气预报中的降水 概率为90%的意义等.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 定义,计算简单事件概率(古典概率类型)的方法, 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利用 频率估计概率(试验概率)。中心内容是体会随机 观念和概率思想。
三.本章的考试说明要求
基本要求: 1、能借助频率的概念或已有的知识与 生活经验去理解、区分不可能事件、必 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知 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 概率的估计值;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教材分析
一. 地位和作用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三.本章的学习目标 四. 本章的课时安排
五.本章的内容安排和教学建议
六.本章编写特点 七.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地位和作用
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在本 套教科书中该领域的内容共四章,按统计和 概率分开编排,前三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 概率.从安排的顺序上,概率与统计相对独 立。
本章许多内容是以统计部分的知识为 依托、为基础的,比如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等。
一. 地位和作用
本章内容在旧版本教材中并没有涉及, 是新课标实施后的新增内容,可是近两年, 这部分知识在中考的课标卷中已经开始频频 出现。
概率的初步这部分内容几乎是课改地区 必考的知识点。可见《概率初步》这章内容 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 重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概率的定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概率知识的一次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概率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同时,学生对于概率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2.理解概率的定义,并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概率的定义。

2.难点: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案例和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否相等?从而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呈现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巩固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任务单,探讨并计算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定义,以及概率的计算方法。

25、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25、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概率初步》教材分析161中学王苒苒2011.12.29一、本章地位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该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三章,这三章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一方面,概率与统计相对独立,另一方面概率又以统计为依托.本章概率知识的学习要以前俩章的统计部分的知识为基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的的定义,概率的定义,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中心内容是体会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二、课程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1)理解什么是必然发生事件、不可能发生事件和随机事件.(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率,理解概率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2011年中考说明对概率的要求页脚内容1【考试内容】事件、事件的概率,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实验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求】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②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③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知识结构框图页脚内容2四、课时安排(共15课时)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约4课时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约4课时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约3课时25.4课题学习约2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五、学法教学建议1、注重概念的教学、随机观念的渗透概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与以前所学数学内容不太一样的东西,一些表述、思想、方法学生都不适应,如果一开始形成了错误的概念或“直觉”,那就很不利于后面的学习.因此在概念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课本通过4个步骤来给出“统计概率”的概念:(1)很多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给出“随机事件”概念.P125【问题1、2】)→(2)不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相同(P127【问题3】)→(3)相同条件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是由事件固有的属性决定的。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主要介绍概率初步,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节是该章的第一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念,进而引出概率的定义,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随机事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逐步抽象出概率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概率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概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概率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出发,自主探索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实例和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游戏,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定义,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两个概念。

3.概率的定义: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概率的概念,并给出概率的定义。

4.概率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25、概率初步教材分析报告

25、概率初步教材分析报告

《概率初步》教材分析一、本章地位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该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三章,这三章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一方面,概率与统计相对独立,另一方面概率又以统计为依托.本章概率知识的学习要以前俩章的统计局部的知识为根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的的定义,概率的定义,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中心内容是体会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二、课程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1〕理解什么是必然发生事件、不可能发生事件和随机事件.〔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率,理解概率取值X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2011年中考说明对概率的要求事件、事件的概率,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实验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求】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②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③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知识结构框图四、课时安排〔共15课时〕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约4课时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约4课时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约3课时25.4课题学习约2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五、学法教学建议1、注重概念的教学、随机观念的渗透概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与以前所学数学内容不太一样的东西,一些表述、思想、方法学生都不适应,如果一开始形成了错误的概念或“直觉〞“统计概率〞的概念:〔1〕很多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给出“随机事件〞概念.P125【问题1、2】〕→〔2〕不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一样〔P127【问题3】〕→〔3〕一样条件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是由事件固有的属性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初步》教材分析161中学王苒苒2011.12.29一、本章地位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该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三章,这三章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一方面,概率与统计相对独立,另一方面概率又以统计为依托.本章概率知识的学习要以前俩章的统计部分的知识为基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的的定义,概率的定义,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中心内容是体会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二、课程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1)理解什么是必然发生事件、不可能发生事件和随机事件.(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率,理解概率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考试内容】事件、事件的概率,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实验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求】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②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③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知识结构框图四、课时安排(共15课时)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约4课时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约4课时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约3课时25.4课题学习约2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五、学法教学建议1、注重概念的教学、随机观念的渗透概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与以前所学数学内容不太一样的东西,一些表述、思想、方法学生都不适应,如果一开始形成了错误的概念或“直觉”,那就很不利于后面的学习.因此在概念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课本通过4个步骤来给出“统计概率”的概念:(1)很多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给出“随机事件”概念.P125【问题1、2】)→(2)不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相同(P127【问题3】)→(3)相同条件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是由事件固有的属性决定的。

这也是区分概率和频率的本质区别之一。

(P128【试验】,古典概率定义)(4)然后再引入概率的统计定义。

(P140【用频率估计概率】)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并让学生知道,研究随机事件掌握其规律进而利用其规律是有实际意义的.概率论就是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教学工具,教师应举出大量事件,让学生判断,这些事件是确定性事件还是随机事件.2、帮助学生区别统计概率和古典概率的定义,揭示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初学统计与概率的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内在区别与联系,有时会把两者相混淆,教师应向学生指明,统计与概率这两个学科是互为依存,相互作用的.概率这一概念是建立在频率这一统计量的稳定性基础之上的,而统计也离不开概率的理论支持.相同条件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是由事件固有的属性决定的,但是如果用概率实验的方法,频率会随着样本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但随着样本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集中于一个常数,这个数就是概率(统计概率的定义).所以用频率估计出来的概率有时是不精确的,会有误差.让学生们理解,在遇到任何计算概率问题时,如果能够用理论计算首先就应该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这样的计算结果是概率的精确值(古典概率的定义),用频率估计概率通常会出现误差,得到的可能是概率的近似值.3、通过大量的实例教学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包括重复的)实例教学,让学生在结合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来逐步体会、理解概念的实质、掌握计算的方法.问题的形式、表述千差万别,通过多分析处理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转化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印象,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建议充分利用好教参后面附带的课件。

4、帮助学生总结常见解题方法初中阶段新课标对概率的要求比较低,要求学生掌握的问题以及方法都比较单一.很多貌似不同的实际问题实质都是一样的,几乎都能转化成几种固定的模式,就像是设计模拟试验一样,比如,很多问题都能转化成“摸球”问题。

要考虑的关键点有三条:①几步完成(是从一个口袋摸球,还是从两个或三个口袋中摸球);②摸出球后是否放回去;③每次摸几个球.(实际上,“在一个口袋中摸球,每次摸2个”相当于“每次摸1个,摸2次”).学生掌握了问题的实质之后,就不会被表面的叙述干扰.5、谈谈学生在学习概率时常见的错误①似是而非,不知道树状图的标准画法例1 如图1 所示, 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可走, 从乙地到丙地有三条路可走,假定甲、乙、丙三地间的路况完全相同, 小斌从甲地出发走a 路线到乙地,再走e路线到丙地的概率是多少?错误分析: 这两种错误都是树状图的形状画错, 常常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同学们平时学习粗枝大叶,不认真观察树状图的真形而导致的错误。

正确画法1: 由题意得树状图如下:所以: 从甲地出发走a路线到乙地, 再走e路线到丙地的概率为②没有搞清楚树状图应用的条件例2已知甲袋中有1个红球、1个白球、乙袋中有2 个红球、1个白球(两种球只是颜色不同)。

从甲、乙两袋中同时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错解: 画树状图如下图2所示,总的情况数有4 种, 两袋中同时摸出红球的情况数有1种, 因此两袋中同时摸出红球的概率为四分之错误分析: 从甲袋中摸出红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不同, 因此上述解答是错误的。

正确解法: 由于乙袋中有2个红球可以将它们编号后再求解。

画树状图, 如图3所示。

总的情况数有6 种, 两袋中同时摸出红球的情况数有2种。

因此两袋中同时摸出红球的概率为13。

③同一事件,同一属性,错误的使用两次例3 已知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可配成紫色, 现有三种颜色红、白、蓝, 从中任意取出两种颜色来配紫色, 问: 能配出紫色的概率是多大?错解: 用列表法如下:白 红 蓝 白(白, 白) (红, 白) (蓝, 白) 红(白, 红) (红, 红) (蓝, 红) 蓝(白, 蓝) (红, 蓝) (蓝, 蓝)由表格知: 所有可能数为9种, 能配出紫色的有2种, 因此能配出紫色的概率为九分之二。

错误分析: 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考虑到: 两次取出相同的颜色是同一事件不能重复计算为两个事件, 导致所有可能数搞错而导致结论错误。

正确解法: 用列表法如下:白 红 蓝 白 空 (红, 白) (蓝, 白) 红 (白, 红) 空 (蓝, 红) 蓝 (白, 蓝) (红, 蓝) 空由表格知: 所有可能数为6种, 能配出紫色的有2种, 因此能配出紫色的概率为三分之一。

④对事件的含义模糊不清例4 有2名男生和2名女生, 王老师要随机地、两两一对地给他们排座位, 一男一女在一起的概率是多少?错解: 把2名男生编号为男1、男2; 两名女生编号为女1、女2, 则两人在一排共有四种情况: 男1男2, 女1女2, 男1女2, 男2女1所以, P (一男一女在一起) =12. 图2图3错误原因分析: 没有弄清每个事件的含义: 两两一对地排位, 两两排好才算一个完整事件, 只排好2个人并不是一个完整事件。

正确的解法: 用列举法排出两两一对所有可能:男1男2, 女1女2; 男1女1, 男2女2; 男1女2,男2女1所以, P (一男一女在一起) =2 3 .⑤不重视概率的学习,认为中考中没有什么难题,不认真练习例5:一个骰子,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为1,2,3,3、4,5投掷一次,向上的面出现数字3的概率是。

错解:由于有些同学不认真看题,把六个面上的数字错看成1,2,3,4,5,6,从而出现数字3的概率为16。

剖析:由于骰子的六个面向上的机会是相同的,而出现3的结果有两种,因此出现数字3的概率是11263⨯=六、常见题型(一)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判定例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A.抛掷一枚硬币,四次中有两次正面朝上 B.打开电视体育频道,正在播放NBA球赛C.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十环D.若a是实数,则0a≥解析:事先能够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事先能够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是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也称为不确定事件).由于A、B、C都为随机事件;只有D是必然事件.(二)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例2.某商场在今年“六·一”儿童节举行了购物摸奖活动.摸奖箱里有四个标号分别为1,2,3,4的质地、大小都相同的小球,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下小球的标号后,放回箱里并摇匀,再摸出一个小球,又记下小球的标号.商场规定: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为“8”或“6”时才算中奖.请结合“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出顾客小彦参加此次摸奖活动时中奖的概率.解析:本题考查了计算事件的概率的能力,可以看到共有16种可能,和为“6”或“8”有4种可能性,所以,顾客小彦参加此次摸奖活动时中奖的概率41164=.(列表方法求解略) 温馨提示:正确的理解概率的意义,利用列表或树形图求概率,找出可能出现的结果次数n 及事件发生的结果次数k ,再利用 kP n=来求概率. (三)用试验的方法估算复杂事件的概率:例3.赏郎中学初三某班的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该班班长在篮球场对自己进行篮球定点投球测试,下表是他的测试成绩及相关数据:(1)请将数据表补充完整。

(2)画出班长进球次数的频率分布折线图。

(3)就数据5、10、15、20、25、30而言,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4)如果这个测试继续进行下去,每回的投球次数不断增加,根据上表数据,测试的频率将稳定在他投球1次时进球的概率附近,请你估计这个概率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结果用分数表示)解析:本题是与数据的整理与描述相结合的,首先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验频率来估计概率。

第(1)问由频率计算频数,频数=总数×频率=15×0.4=6(2)通过描点、连线画出折线图,又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到频率稳定在0.6左右(3)要注意中位数的定义,是按顺序将数据排列起来后处在中间位置的数据,因为有6个数据,所以应是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17.5(4)因为当实验的次数足够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该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反之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即:1056830252015105181716683=++++++++++温馨提示:本题要同学们区别开概率与频率,概率是伴随着随机事件客观存在的,只要有随机事件就一定有存在概率,频率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随着试验次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当试验的次数重复次数足够大后,频率在概率附近摆动,为了求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我们就可以通过多次试验,用所得的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四)公平游戏的判断及规则的修改设计问题例4.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分成了4个相同的扇形,分别标有数1、2、3、4(如图所示),另有一个不透明的口袋装有分别标有数0、1、3的三个小球(除数不同外,其余都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