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举手发言”调查报告
“举手发言”调查报告
王绍玉;钟绵发
【期刊名称】《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9)002
【摘要】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踊跃举手发言,积极回答问题,是教师期待的理想的课堂教学。
然而,学生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现实的情形是什么呢?笔者就此展开了一次调查,并作了简单的分析。
【总页数】1页(P63)
【作者】王绍玉;钟绵发
【作者单位】绵竹市广济学校,四川绵竹618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4
【相关文献】
1.如何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J], Grace Fleming;景一(编译);
2.多元视域下课堂举手发言现象的理论反思 [J],
3.多元视域下课堂举手发言现象的理论反思 [J], 杨洛;岳涛
4.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策略 [J], 吴琛
5.小学高年级学生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与对策 [J], 李瑞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孩子大胆地说——低年级语文课堂学生举手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引导策略
把 这 精 彩 的一 瞬 间 适 时 记 录 了下 来 . 在 有 心 栽 花 花 不 开 时 .及 时 调 整 . 做 到有 心 插 柳 柳 成 荫
4 用心 进 行 赏识 评 价 .
和鼓 励 .在 高 昂 的情 绪 中产 生 想 象 ,
意识 到什 么 是 阳刚 之气 和 阴柔 之 美 ,
并且 还 领 会 了对 比 、 比的 修 辞 手 法 排 在 表 达 方 面 的 作 用 … … 精 彩 的 课 堂 生 成 资源 随之 生 成 。 总 之 . 师 只 有 对课 堂 进行 充分 教
过 来 . 着 受 惊 的小 蜜 蜂 在 桌 面上 慢 看 慢 地 爬 着 .大 家 叽 叽 喳 喳 地 议 论 起 来 知 道 此 刻 再 让 学 生 静 下 心来 学 我
于 当 学 生 的精 力 、 兴奋 点 关 注 于黄 蜂
时 . 没 有 训 斥 他 们 不 专 心 , 是 通 我 而 过“ 即兴 习 作 ” 维 护 了 民 主 、 谐 的 。 和 课 堂 氛 围 。 学 生 的 观 察 、 维 继 续 让 思 处 于活 跃 点 再 通 过 “ 看 ‘ ” 写 ” 说 “ ,
形 成 了漠 视 的态 度 。习 惯 一 旦 形 成 。
问 题 也就 接 踵 而 至 . 生语 言能 力退 学
举 手 作 为课 堂行 为 . 直 是 老 师 一
们 关 注 的课 堂 现象 举手 不 仅 可 以检
测 教 学 预 设是 否科 学 合 理 . 是 学 生 还 主 动 学 习 的 表 现 . 不 仅 可 以体 现 学 它 生 对 课 堂 的 反 应 和 参 与 程 度 . 且 可 而 以 培 养 学 生 口语 交 际 的 能 力 和 听 说
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调查报告初等教育系 12级中文与社会方向康娜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堂发言现状,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目前的发言状况,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动机,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调整课堂提问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需求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充满信心、畅所欲言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一、调查背景。
1、许多老师常反映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膊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一半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知道也不说,绝大多数同学都“规规矩矩”,根本看不到低年级小学生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场面。
年龄越来越大、知识越来越多,但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却越来越少。
我们就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
并通过调查找出同学们不爱举手发言的症结所在,据此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小学课堂沉闷的气氛。
2、调查时间:2013年3月3、调查对象及范围:八三学校二、四、五年级学生4、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5、调查问卷相关内容:亲爱的同学:你好~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些有关于你们上课举手方面的情况,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以便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请你完成这份问卷,谢谢~(1)、你上课喜欢举手发言吗, ( )A、喜欢B、不喜欢C、一般(2)课堂上你是否经常举手发言呢,( )A、偶尔B、从不C、经常(3) 上什么课你最喜欢举手, ( )A、语文B、数学C、英语D、其他(4) 你应该有过没举手发言的经历吧,原因是什么,( )A、不会回答B、不敢回答C、不想回答(5) 你班课堂发言情况怎么样,( )A、活跃B、不活跃 C 、还行(6) 什么情况下你会举手, ( )A、有肯定回答B、只要思考了C、不管对错D、都不想回答(7) 如果问题回答错了,你会怎样, ()A、很不好意思B、觉得没关系C、再也不想回答(8) 你在哪一阶段常举手发言,( )A、一二年级B、三四年级C、五年级二、调查结果分析。
有关课堂教学举手发言调查研究报告
有关课堂教学举手发言调查研究报告一、调研情况1、很多小学教师常体现课堂氛围不足活跃性,学生们不能够各抒己见,而且班级越高课堂氛围越低沉。
大家就想对于这一难题进行调研。
并根据调研找到学生们不喜欢举手发言的症结所在,由此对老师和同学们明确提出一些提议,期待可以改进中小学高学段课堂教学低沉的氛围。
2、调研時间: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3、调查对象及范畴:***实验学校二、文章正文中小学低学段学生学习解答问题,经常是全体同学都伸手,有的学员还把手臂挺直,乃至站立起来,一定要让教师了解“这题我能”;到中小学中高学段,学生们“害羞”了很多,授课也就一半同学们伸手解答问题,有些是不清楚,有的了解也不用说,绝大部分同学们都“循规蹈矩”,压根看不见低学段中小学生那类蜂拥而至解答问题的场景。
年纪越来越大、专业知识愈来愈多,但伸手解答问题的同学们却越来越低。
另外,中小学中高学段学员对解答问题的心态也造成了显著的转变:一些低学段学员一致觉得,授课不伸手就表明学习不好,积极主动解答问题,能够获得教师的夸奖,是一件十分无上光荣的事;而一部分中小学高学段学员觉得,解答问题并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老师打手心问起答不上去的确十分难堪;说错了同学们嘲笑,有点儿同学们缺乏自信,觉得自身是差等生,毫无疑问答不对索性不伸手。
常常伸手的同学们一般被觉得“高傲自大”。
而当教师指名解答问题时,有一些学员都是有一种“焦虑不安、焦虑”的觉得。
在此次调研以前,大家也搜集了一些相关这些方面的材料。
在《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20个发现》中对“教学课堂的参加水平”的全新研究发现,伴随着班级的上升,学员在课堂上积极解答问题的主动性急剧下降。
而在大家所发放的91份问卷调查中,有关“你是不是常常举手发言”一项,有60份问卷调查挑选的是“有时候”,13个学员挑选了“从来不”,而挑选“常常”的总数仅有18人;在“你班课堂教学讲话状况”一项大约80%挑选的是“不活跃性”;在“你在哪里一环节常举手发言”一项中,大部分同学们都挑选了“一、二年级”。
浅谈学生课堂上的举手发言现象
浅谈学生课堂上的举手发言现象良好的学习氛围会耳濡目染地熏陶学生,使学生不难学习,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呢?老师需要精心地思考、设计、引导。
作为一个老师就更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学生的课堂表现——举手,就反映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师生互动的体现,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每个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表现机会少,于是一面嘱咐孩子“多举手”,一面给老师打电话,要求“多提问”。
然而令家长们意想不到的是,如果没有认真听课、思考做基础,“举手””发言”只不过是瞎闹腾,一点好处都没有!案例一:晴晴刚上一年级,妈妈每次送她到校门口,都不忘说:“上课积极点,多举手,要不然老师不喜欢你!”晴晴倒是很听话,每次老师一提问,她第一个就把手举起来了。
但老师让晴晴起来回答的时候,却发现晴晴回答得磕磕绊绊,有时干脆回答不上来,一听就是没考虑好。
经过几次这种情况后,老师便不想再提问晴晴了。
晴晴既纳闷又委屈:“我明明听了妈妈的话,积极举手了呀,怎么老师却不喜欢我了呢?”案例二:四年级(2)班有个很聪明的小男孩,超级爱说话,一下课简直就是个机关枪,聊个不停;上课回答问题呢,也是倍儿积极,常常没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说自己的想法。
宇轩成绩一般,坐在小男孩后面。
宇轩思考问题稍微有点慢,于是经常受到前桌的干扰。
每次刚有点想法,前桌就开始抢着回答了,于是宇轩的思路也被别人”拐跑了”。
长此以往,宇轩的思维就容易“人云亦云”,对其发展不利。
案例三:二(4)班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似乎觉得举手回答与他无关,成立局外人。
有时故意找不爱举手你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总能收获惊喜——完整回答出来。
经调查,学校老师反映,上面两种情况,在班级里是屡见不鲜的。
一位班主任同事甚至直言:“我其实不太喜欢举手发言过于积极的学生,也不太想表扬这类孩子!”班主任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两个:第一,老师其实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稍微多思考一会,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去抢着举手发言,这不过是低效率的闹腾;第二,一个班里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而老师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思考、接受能力,如果鼓励个别孩子“抢答”,会干扰中等以及偏下水平孩子的思考,对于整个班级是不利的,对于其他孩子也不算公平。
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报告在科小实习的两个月中,每每走进语文课堂,我都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指导老师上课,亦或是学校老师开设的丰富多彩的展示课。
一节语文课,往往都会成了“那几位同学”的表演舞台,而其他学生则在课堂上处于低头不语的压抑状态,犹如学习的旁观者,课堂上看不到他们的参与,宝贵的时间从身边悄然流逝。
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如何让这些沉默的孩子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这无疑是我们这些即将走上三尺讲台的老师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因此,我在班级中做了一个简单的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
(附调查表)调查结果分析:24名被调查的学生全都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常发言对学习有帮助。
其中21名学生愿意在班级公开发言,但还有3名同学不愿意在班级公开发言。
24名学生中只有8名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多,有16名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发言的机会不多。
有15名同学认为自己不经常发言,其中有8名同学不经常发言的原因认为“老师不会叫我”,只有4名同学是“不会”,3名同学是“不敢”。
从调查结果上分析,孩子们自身是有主动发言的心理动机的,但实际情况是孩子们在主动发言时有所顾虑;同时教师在提问时也照顾不周,没有照顾到更多的学生。
因而造成了发言不够主动的现状。
为此,我尝试了以下措施: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想让学生能够主体性发言,必须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在语文课堂中主动地发言。
1、以低姿态赢得和谐说起来夸张,但是在学生眼中的老师往往真的就如同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一般,和老师打交道的时候,学生们怎么都存在着一道心理阴影。
有了这个隔阂,想要营造出“和谐课堂”无疑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放低姿态,经常这样告诉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同学们并不比老师差。
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观察报告
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观察报告
在本次校优质课评比中,我负责观察记录“学生课堂发言情况”。
通过此轮观察,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堂观察可以促进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
教师对课堂观察的参与和对观察结果的研究,是教师从事专业研究的宝贵资源。
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
统计结果显示:课堂发言面广、发言总人数和总次数多的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好,会倾听、会思考、敢于质疑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效果好;反之,学生参与度低,懒得思考,学习习惯差,课堂教学低效。
我感觉这也与课堂提问的设计有关。
个人认为:课堂提问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能,启发学生探索创造的潜能。
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梯度,关注到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思维留白。
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深化,问题化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构建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发言情况,要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思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自信大方的学习习惯。
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学生上课说话调查报告_350字
小学生上课说话调查报告_350字
小学生上课说话调查报告
1.说话原因
(1)急于表达自己因什么是高兴而与同学分享心情
(2)没有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3)为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说笑话等有趣事情
(4)为快放学高兴而和同学说
(5)为老师留的作业多与同学抱怨
2.处理办法
(1)批评学生并且查清原因适当进行换座
(2)为说话严重的同学注解找家长并查清教育方式和实际情况
(3)对说话非常严重的同学直接找校长并查清原因
3.老师注意
(1)对于好学生要惩罚轻
(2)不能对于说话严重的坏学生打的十分厉害
(3)如果老师发现被惩罚过的学生还严重说话应找家长
(4)对与总是说话不改的学生老师应该严重处理,并且直接开除
4.学生注意
(1)老师也不容易,请不要知错不改
(2)对与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别人说话不能理睬,即使在重要的事情
5.深切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发言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发言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建议浙江省嘉兴市文昌路小学王芳一、调查背景数学课堂中,学生举手发言是师生教学互动的一个良好的表现形式。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的数学开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个别班级举手的学生比较少,经常是这么几个学生在回答,很多的孩子则是保持沉默,这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情绪,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
笔者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对本校2~6年级学生就“数学课堂发言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从源头上查找问题的根本,探究解决的对策,藉以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
二、调查对象近日,笔者随机抽取了本校2~6年级各一个班,总共243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243张,有效率达10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学生对举手发言的认识: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没有一个人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大家从内心深处都一致认可了发言的价值,明确了发言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自我发言次数的统计:如果以平均每班45人计算,大概一个班3次及以上的有7人,2次的有18人,1次的有14人,不发言的有6人。
从数据中我们发现只有“1次”和“不发言”的学生占了将近一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半数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唤起他们对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三)学生对自我发言情况的分析:从上表的数据中我们明显的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上课内容比较感兴趣”是促使自己积极举手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去钻研领会。
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对于教师上课的要求比较高,讲课认真、生动,富有激情的老师,往往就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主动举起小手。
(四)学生对不发言情况的分析:从上表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孩子不愿意发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82.3%的学生认为自己或别人不发言的原因主要是“胆子比较小,不敢举手”,这也从根本上说明有些孩子在学习上还不够自信,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的给予鼓励,给孩子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的锻炼机会,但是不要期望短期内能有所改变,因为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于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的研究报告(推荐5篇)
关于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的研究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关于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的研究报告关于《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的研究报告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形式,了解本班学生目前的发言状况,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动机,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调整课堂提问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与表达需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畅所欲言,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敏捷度。
本次调查主要是围绕学生目前自身对于课堂发言的一些看法与自身的表现状态,调查对象为本班全体学生,33份问卷全部真实有效。
问卷题型共分三种:1、单选题;2、多选题;3、问答题。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题目总量为12题,备选答案基本不超过3个(多选题最多有5个备选答案)。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了解学生目前发言状况的个体差异及成因;2、倾听学生对于课堂发言方面的意见,以便营造民主化的课堂;3、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自身课堂行为,帮助学生自我提高。
经过调查与统计,现有几点收获小结如下:1、学生在回答“你的语文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何种水平”时,有63.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处于“较差”水平,仅36.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水平较好。
证明本班学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佳,自信心不足。
而自信心不足往往又是导致课堂上不敢公开发言的直接原因。
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如何 1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上采取进一步措施,以富有激励性和示范性的语言多多地刺激学生的发言欲望,让他们能够敢于说,并且善于说。
2、调查“你认为发言是否有助于学习”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一人持否定态度,填写这个答案的是个性格极其孤僻、内向的女生。
虽然其行为不具有普遍性,但这一情况很适合开展个案研究,而且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来看,很有必要帮助她尽快树立起当众发言的勇气与信心,并尽可能创设机会,让她积极参与课堂,当课堂与学习的小主人。
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习惯的研究(含五篇)
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习惯的研究(含五篇)第一篇: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习惯的研究培养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习惯的研究摘要:教师本人来说,要民主、宽容、随和,总是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言,在课下提前给他们交待一下要提问那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大胆发言;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口头表达的技巧。
关键词:环境自信会表达防垄断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比较重视在养成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在参加集体教学活动时积极参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在以前,我们班的学生很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
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举手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课堂上显得很冷清,感觉我是在唱独角戏,真是没劲透了。
我一直在寻思着: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像一些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对一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
小学生演讲现状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演讲现状的调查报告城南小学一、调查目的和意义: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扮演听众。
其中有一部分是不会(或者未思考),还有一小部分是进行过思考,却不愿发言的。
曾询问过部分学生:你会吗?(学生答:会。
)你为什么不参与他们的讨论?学生的回答要么是“我不想说”,要么是“他们都说了,我没什么好说的”,要么就是沉默。
这说明,他们的表达欲望不强。
在发言中还有另一种现象,学生虽理解并愿意说,但表达不得要领,说了半天,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既浪费时间,也达不到学习的效果。
因此说,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演讲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演讲的情况,研究造成学生不善演讲的原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获得关于演讲的方法、途径、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提高演讲能力,特进行了这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演讲的情况,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书面、个别访谈。
四、调查过程调查4年级一班49人,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法,每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
五、数据汇总1、你觉得自己的演讲能力怎样?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数据:选择B的有5人,占10﹪;选择C的有5人,占10﹪,选择D的有39人,占80%分析:80﹪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演讲能力较差,大部分孩子都需要进一步培养演讲的能力。
这也正说明了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很有必要的2、你觉得演讲能力重要吗?A很重要B重要C一般D不重要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22人,占44﹪;选择C的有8人,占16﹪。
分析:60﹪的孩子认为演讲非常重要,更加说明了开展此项课题的重要性。
3、你希望自己的演讲能力变好吗?A有非常强烈的愿望B一般C无所谓D没有数据:选择A的有26人,占52﹪;选择B的有20人,占40﹪;选择C的有4人,占8﹪分析:92%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演讲能力变好,再一次说明开展此课题的重要性。
关于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越来越弱,能说的学生也越来越少。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更好地施展学生的才能,我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
我通过对53位三年级学生和45位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调查结论。
(附调查问卷)三、调查对象:四、调查项目和分析:1、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面对老师的提问,超过70%的学生选择会思考,有时会举手,20%的学生选择了不举手,等待答案,剩下的一小部分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很希望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分析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原因,有56%的学生害怕答错,不敢说,有35%的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说话无条理,更有少数学生认为心里会就行了,不想起来表达。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意愿并不强烈,被动的思考并不能激发他们举手的愿望,因此大部分学生习惯了等待答案,而不是说出自己的见解,其口语表达的能力可想而之。
2、作文好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强。
在调查中,认为作文好就等同于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超过了80%,而认为没有关系的只有15%,不到5%的人认为关系不大。
从数据上来看,可以反映出当前的小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不喜欢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觉得能写好作文就足够了,而不去理会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
一节课下来,没有几个学生肯开口表达,沉闷的课堂也间接造成了老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3、对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
在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的选项中,有5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但想锻炼、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3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或差,提不提高无所谓,只有不到1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并相信自己会更好。
更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考试又不考口语表达,不必过于重视,有时老师为了赶进度也是直接讲重点,对学生的回答、提问根本不重视。
最新中高年级段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对策研究--微型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论文
中高年级段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的对策研究(一)——课堂发言不主动的问题归因及解决策略一、课堂主动发言的必要性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有被动和主动之分。
被动发言通常是指学生在被点名或因为轮流到的情况下,而不得不做的发言;主动发言则是指学生由于发现了问题或是为了抢答问题,自己觉得有话要说,并自觉寻找发言机会的发言。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可见,在课堂上学生能否主动发言很重要。
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发言,不仅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显现,个性的表现,创造力的解放,还体现了教与学之间真正实现了交往与互动,生间真正实现了相互交流和沟通。
二、学生不主动发言问题归因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觉主动的举手发言,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抢答老师或同学的提问,评述他人观点或作业的优缺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表露自己对学习过程的情感和体验,使课堂形成一种研究探讨、交流合作、发挥个性的自觉主动学习氛围。
课实际的情况是,“课堂沉默”现象仍然普遍且长期地存在着,使该进行探讨的问题难以解决。
据本人多方面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不主动发言的原因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五类,有一定的代表性,有解读的必要。
第一类学生不主动发言的原因是“不知该说什么”。
在不久前的一次课上,学生分组在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有位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既不发言,也不象在认真听,神色特别。
我便走过去抚着他的头说:你也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吗?”他似惊醒一般,一会才说:“老师,你要我说什么?”我只好给他解释小组正在讨论的问题,并提醒他上课要专心。
课后了解,原来该生在课前不慎丢了一样东西,导致上课思想走神。
这类学生不知自己该说什么,显然并非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上课不专心,原因是多样的。
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堂举手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四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可能性,我明白了可以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描述事件。
当老师抛出问题时,学生存在可能举手回答问题,一定举手回答问题,不可能举手回答问题,这使我对于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事件产生了调查兴趣。
四年级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的阶段现,我们开始由被动的学习主体向着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逐渐提高。
这些突出表现在课堂举手发言方面,针对在小学课堂出现沉闷,老师的一言堂以及只有少数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现象,根据四年级上册所学习的可能性的知识,展开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给予学生在课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帮助。
2、帮助教师明白不同学生在面对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问卷调查1、调查时间与对象第一次调查2018年3月19日四(5)班全体学生第二次调查2018年3月22日马岗实验小学南区全体四年级学生2、问卷调查及结果(1)问题1四年级,你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与之前相比()A没变化B明显增多C明显减少D不关心问题2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A主动回答B不主动回答C害怕回答D不回答问题3前一次回答错误,你会继续举手回答吗?()A会B不会C不确定D永远不会问题4教师怎么样才会让你主动回答问题?()A提问的问题简单B老师的态度和蔼可亲C积极鼓励回答问题D给所有同学机会(2)调查结果统计四(5)班调查结果基于本班学生人数,调查样本较少,扩展到整个四年级的学生。
四年级学生调查结果通过调查问卷,我发现进入新的年级,部分同学仍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这些同学表现在课堂发言不积极,不敢甚至害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前一次犯错,大部分的同学不敢再积极发言,或者直接回避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当教师提出的问题简单时,大部分同学愿意举手回答,老师和蔼可亲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时,大部分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发言
《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发言》现状及原因调查问卷分析此次调查主要是想弄清楚我校五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现状及原因,以便下一阶段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采取干预措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发言,更好的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从数据统计情况来看,本班学生的发言现状是:全班只有38.89%的学生自认为在课堂上经常发言,61.11%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很少发言。
41.67%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生活中的声音是洪亮的,但是只有2.77%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发言的声音大,53.33%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发言的声音一般。
而全班有100%的学生都认为大声发言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从问题的答案分析,造成学生这种状况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66.67%的学生都认为自己都认为自己的自信程度一般;2、61.11%的同学上课不经常发言。
3、63.89%的同学害怕出丑而不敢大声发言。
4、66.67%的同学害怕老师指责或同学嘲笑。
结合问题,发现:1、有72.77%的同学认为大声发言的同学有自信对于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2、41.67%的同学认为大声发言的同学很棒。
3、40%的同学想要得到老师的奖励或鼓励,69%的同学则认为不需要评价。
4、88.89%的同学认为上课回答问题应该多多举手,不怕说错。
5、77.78%的同学认为应该有问必答,不怕说错。
综合以上信息,我觉得在今后课堂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发言: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也是有优点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转变学生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2、增加课堂学生的发言交流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发言中。
对于么一个学生的发言老师都能够给以评价,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发言是很重要的,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3、评价最好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评价学生具体是哪里做得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声音、习惯、站姿)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倾听,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课堂发言习惯调查报告
课堂发言习惯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沟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觉很多学生在扮演听众。
其中有一局部是不会(或者未思索),还有一小局部是进展过思索,却不愿发言的。
曾询问过局部学生:你会吗?(学生答:会。
)你为什么不参加他们的争论?学生的答复要么是“我不想说”,要么是“他们都说了,我没什么好说的”,要么就是缄默。
这说明,他们的表达欲望不强。
在发言中还有另一种现象,学生虽理解并情愿说,但表达不得要领,说了半天,也不能精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既铺张时间,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因此说,在合作学习中培育学生擅长发言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课堂发言的状况,讨论造成学生不良发言习惯的缘由,帮忙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获得关于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的方法、途径、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提高发言力量,特进展了这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课堂发言的状况,喜爱发言和不喜爱发言的缘由及动机。
从而帮忙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为下一步的讨论供应参考。
三、调查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书面、个别访谈。
四、调查过程调查一年级二班50人,采纳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法,每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
五、数据汇总1.在课堂上,你想发言吗?()a、很想b、一般c、不想数据:选择a的有18人,占36﹪;选择b的有27人,占54﹪;选择c的有5人,占10﹪分析:64﹪的孩子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沟通,大局部孩子都需要进一步培育发言的力量。
这也正说明白开展此项课题讨论是很有必要的2.课堂上,不想发言的缘由是什么?()a、不会b、怕别人笑c、不屑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22人,占44﹪;选择c的有8人,占16﹪。
分析:60﹪的孩子在回答下列问题时候,是有自己的想法二不答复。
说明回答下列问题的欲望不强。
3.发言出错时,你一般心理()a、好好听别人发言b、后悔c、以后不发言了数据:选择a的有26人,占52﹪;选择b的有20人,占40﹪;选择c的有4人,占8﹪分析:48﹪的孩子在在发言时是由于得不到师生的确定而降低了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问卷调查的背景1、许多小学老师常反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学们不能够踊跃发言,并且年级越高课堂气氛越沉闷。
我们就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
并通过调查找出同学们不爱举手发言的症结所在,据此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小学高年级课堂沉闷的气氛。
2、调查时间:第一次2015年11月12日,第二次2016年4月6日。
3、调查对象及围:旬阳县蜀河镇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随机抽取60名,高段科任教师7名。
二、正文(一)关于举手发言的现象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膊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一半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知道也不说,绝大多数同学都“规规矩矩”,根本看不到低年级小学生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场面。
年龄越来越大、知识越来越多,但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却越来越少。
同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态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低年级学生一致认为,上课不举手就说明学习不好,积极回答问题,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而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回答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被老师问到答不上来确实非常尴尬;说错了同学笑话,有点同学不自信,认为自己是差生,肯定答不对干脆不举手。
经常举手的同学一般被认为“爱出风头”。
而当老师指名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都有一种“紧、恐慌”的感觉。
在这次调查之前,我们也收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在《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20个发现》中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的最新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1)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现状调查(学生问卷)结果分析(问卷容见附件1)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的机会和次数同低年级相比有所下降,学生发言的主动性慢慢降低,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害怕发言,通过了解有55%的学生缺乏信心,害怕发言引起师生笑话,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学习容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影响了发言的主动性。
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对发言的同学,师生要做好认真积极的评价和真情的鼓励,尊重学生、讲究,对经常不发言的同学应多给一些机会,树立学生的信心,让课堂充满活力!而在我们所派发的60份调查问卷中,关于“进入高年级以来,你觉得你发言的机会和次数同低年级相比”一项,有28份问卷选择的是“没有变化”,23份学生选择了“相对减少”,而选择“明显减少”的人数有6人;关于在“课堂上你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项中,有28名同学分别选择“不主动发言”、“害怕发言”或“沉默旁观”;关于在“在课堂上有时候你的同学不爱主动发言,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一项中,有34名学生选择的是“没有自信心,害怕发言引起师生笑话”有19名学生选择的是“对学习容不理解或理解不够透彻”,有6名同学选择的是“懒惰,不动脑子,就爱听别人发言”;关于在“你发言后最想听到或看到的是”一项中,有35份选择的“师生的认真评价和真情的鼓励”,有15名学生选择的是“老师和同学热烈的掌声和赞赏的目光”,有10名同学选择的是“老师听我说出思考过程或其他更好解题方法”;关于在“你认为调动同学们发言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首先应该”一项中,有26份选择的是“对不爱发言的同学多给一些机会”,有22名选择的是“尊重学生,讲究,多引导、多激励”,有9名学生选择的是“多给学生讲一些发言常识和技巧”。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发言的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课题组第二次组织了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显示,进入高年级后,课堂发言的机会50%的学生认为没有减少,47%的学生认为知识相对减少,相比较第一次的调查看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给与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主动发言的学生占到了83%,说明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了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发言,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发言,究其原因是因为对所学知识的不理解。
(2)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现状调查(教师问卷)结果分析(问卷容见附件2)从参与问卷的7位科任教师来看,普遍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发言的人数相对减少,这种现象对学生的情感品质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生发言不积极的原因与师生情感交流合作的程度相关,课堂评价的方式单一,有评价的设计,缺少评价的实施。
被调查的老师都认为要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情感沟通、交流、合作。
第二次的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有一些变化,教师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提问方式,更多地关注与孩子的情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参与调查的教师都认为课堂发言人数的减少,会对全班学生的请感品质的发展影响较大,这与第一次调查的结果孑然不同,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课堂评价方面,参与调查的老师都能从思想上有很深的认识,并积极改变课堂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课堂上主动发言的人数相对减少,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发展影响较大。
结合课堂教学及平时的交流,发现高年级学生不愿发言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师生情感交流合作不够,共鸣太少,教师对于每一名学生的发言在思想上能认识到给予学生真诚的评价和鼓励是很重要的,但是坚持不够。
当前课堂上应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情感沟通、交流、合作,全面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举手减少事出有因1、不会回答孩子不举手回答问题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埋怨他们,而是应该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方法。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当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有困难时,就不能自信地举起手。
他们胆颤心惊的,生怕老师一不小心让自己回答。
那么这个问题自己不会回答,原因也有许多,有些问题对他而言难度较大,短时间还没思考好;有时刚刚老师提问的时候自己开小差了,没听清问题,不知回答什么。
所以我们老师在以后提问的时候,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问题难易结合,来培养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对学生发言要善于引导,以激励为主,对学生客观评价,不能恶言相向,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尊严。
另外,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还要及时提醒。
2、不敢回答(1)老师的肯定、鼓励与评价学生都曾有过举手的经历,他们也都曾满怀信心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回答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那几次举手老师没能请到他,他没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就放弃了发言的权利。
或许曾经发言过,但回答错了,老师没能给予正确的评价,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当然老师如果能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利用课间与学生谈谈心,多鼓励学生,学生或许会信心倍增,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老师没能给更多的学生这样的关注。
(2)家长肯定、鼓励与评价要说老师面对许多学生,难免有人被疏忽,但作为家长面对一个孩子,应该尽心尽力。
然而,由于工作、应酬等原因,家长除了满足孩子吃喝拉撒外,没能花更多的精力走进孩子心世界,对孩子稚嫩的思想予以肯定,多鼓励他们,交流中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试问家长们做到这点了吗?甚至有些家长一味否定孩子,这样的孩子能在课堂上自信地高举他的手吗?因此,学校老师要多和家长联系,教会家长一些正确的和孩子沟通及激励性评价辅导的方法。
3、同学的正确舆论尊重是一种美德,但在班级里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同学回答问题出错时,总会有人在旁边插嘴,甚至嘲笑,这样的舆论导致很多人不敢再举手答题。
因而,教师课堂上除了要针对不同学生学情,设计好问题循循善诱外,另外要教育全班学生善于聆听同学回答问题,积极思考,并尊重同学发言,不插嘴,同学错字哪里可等同学回答完毕再补充,不嘲讽,不人云亦云。
4、学生的年龄特点据观察发现年级越高,学生越不爱发言。
一年级学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所以这会班里每每发言的同学最多,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想变得“越来越沉稳”,没了发言的冲动,正是这样的心理,按住了他们本该高举的双手。
(四)关于提高课堂活跃度的一些建议(1)采用鼓励、竞争的方法。
有专家认为,学生上课不愿主动提问发言,其实是儿童的主动参与权实现不充分的表现。
学生们认为在课堂上的表达会受到各种限制,既受老师和标准答案的限制,又受到对表达方式的苛求如声音、口齿、站立姿势等方面的限制,此外,还可能会受到指责、甚至挖苦。
加之,合作意识淡漠,一旦要他们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自然会不适应。
青少年心理活跃,但不太稳定,容易形成兴奋中心,但又难以持久;有求新、求奇的心理,对平板的听课不大感兴趣,若采用鼓励、竞争的办法,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尤其是小组间的竞争,往往会激起部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勇于举手发言。
这种在某种心理冲动驱使下的“应急”举动,往往能激发脑细胞的潜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2)老师多动脑筋。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老师都会有一个评价。
老师应该注重多鼓励,不批评,技巧性地指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到既指出了问题所在,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不吝惜自己的赞美。
这是容易做到的。
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然不能不负责任地胡乱夸奖,但是要避免冷冰冰的“不对”“又错了”“还是不对”“怎么讲了半天还是不懂”这样的措辞,尤其是在教不会,急躁的时候。
比如,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用以下一些说法:你的想法很特别,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虽然你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觉得你一直在积极思考某某同学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同学们来说说有没有道理……其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口子开得小一些,思维方向要比较明确。
而在难度方面,应考虑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实在需要提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分步进行,考虑设计几个解题的抓手。
同时,找个学生带好头,举手也需要互相带动,老师可以找几个代表主动举手,鼓励别的同学模仿,但选代表时不能只选成绩好的同学,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应该有代表,才能真正起到影响作用。
另外,老师讲课风格的不断变化更新也会促进同学们举手的积极性。
(3)学生勇敢一点。
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会给学生带来种种好处:可以让老师记住自己,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越讲越有劲儿;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既然主动回答问题可以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好处,那同学们就应该积极地举起你的手,找回小学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勇气。
学生应该给自己一点自信心,上课时主动举一次手,答对了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答错了全当是得到一次发言的机会。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最好要在起始阶段培养,同学一定要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