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ppt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钟祥艺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钟祥艺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不仅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且用自己的鲜血,反抗了统治阶级的压迫,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并用自己的鲜血,抵抗了外国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正是因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发挥了聪明和才智,才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才创造了我们祖国发达的文化。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设计提问:你知道吗?(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与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

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满族分布在东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台湾当局将大陆通称的台湾高山族称为原住民,并将其划分为12个民族。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一、单项选择题((10题))1.D 2.A 3.A 4.A 5.A 6.A 7.A 8.B 9.B 10.B 1.社会主义时期是A.民族消亡的时期B.民族同化的时期C.民族融合的时期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ⅴ2.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A.在不断增多ⅴB.在逐渐减少C.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D.正在消失3.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特点、民族差异A.长期存在的时期ⅴB.迅速消失的时期C.迅速扩大的时期D.越来越多的时期4.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淡化5.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淡化6.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A.增多ⅴB.减少C.淡化D.没有7.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A.增强ⅴB.减弱C.消失D.没有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原因A.有毛泽东主席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ⅴC.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D.市场经济的建立9.第一次做出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表述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ⅴC.邓小平D.江泽民10.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表述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的领导人是A.江泽民B.胡锦涛ⅴC.温家宝D.回良玉二、多项选择题(10题)1.BCD 2.ABCD 3.ABD 4.ABC 5.ABCD 6.ABC 7.ABD 8.ABC 9.ABCD 10.ABC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的途径有A.民族革命B.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政治制度,即政治革命ⅴC.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经济制度,即经济革命ⅴD.原来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各个民族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ⅴ2.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有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共同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ⅴ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和社会原因ⅴ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ⅴ3.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有A.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B.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C.有利于民族自决D.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是ⅴA.民族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ⅴB.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ⅴC.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D.民族不平等的政策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领域有A.经济生活和文化发展方面B.风俗习惯方面C.心理素质方面D.宗教信仰方面6.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有A.产业结构ⅴB.生产方式ⅴC.生产力水平ⅴD.改革开放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原因有A.历史原因ⅴ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ⅴC.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D.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ⅴ8.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科学判断和理论观点反映了A.社会发展规律ⅴB.民族发展规律ⅴC.社会主义的本质ⅴD.各民族发展方向的多样化9.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D.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途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10.国家关于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的安排有A.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中央派小型代表团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B.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新华社发消息ⅴC.自治州、自治县的庆祝活动,中央或有关部门相应派代表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D.大宴宾客,馈赠贵重礼品三、判断对错(10题, Aⅴ代表判断正确,B代表判断错误)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4-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习题与答案

4-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一、单项选择1.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A.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1月)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05年5月)2.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改革开放的开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二、多项选择1.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包括: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文化领域D.思想领域2.民族关系的内涵(内容)涉及到民族共同体的:A.利益B.权利C.意识D.情感3.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有:A.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个体之间的关系C.同一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D.同一民族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有: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5.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内负面因素有:A.经济利益引发的摩擦B.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C.风俗习惯不同引发的风波D.宗教信仰差异产生的误会6.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际负面因素有:A.民族分裂势力B.宗教极端势力C.暴力恐怖势力D.民族主义7.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互助D.民族和谐三、判断题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3.“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关系。

5.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

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

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

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

二。

物产丰富,资源众多。

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

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

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三。

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

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

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4-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习题与答案

4-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一、单项选择.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年月).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年月).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人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的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二、多项选择.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思想领域.民族关系的内涵(内容)涉及到民族共同体的:.利益.权利.意识.情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不同民族个体之间的关系.同一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同一民族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内负面因素有:.经济利益引发的摩擦.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风俗习惯不同引发的风波.宗教信仰差异产生的误会.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际负面因素有:.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三、判断题.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关系。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四、名词解释民族关系五、简答题。

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pt课件

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pt课件

向社会主义集体 经济过渡的形式
• 个体经济ຫໍສະໝຸດ 绝对优势•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向社会主义国营 经济过渡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经济成分与阶级构成:
• 社会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 个体经济
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 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
不代表 一种独 立的发 展方向
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斗争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 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限制与反限制、 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决定 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要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在民主革命时 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 等党的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
“一化三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 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 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拖拉机都不能造。”
2015 年 11 月 2 日 , C919 大 型 客 机 首 架 机正式下线。其最大 载客量190人,最大 航程5555公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阶段。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的互动关系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的互动关系

Know Way Station 知途驿站south wind 南风 111浅析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的互动关系文/蔡欢[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互动关系1 民族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科学的民族理论, 是马克思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科学地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恩关于民族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理论观点包括: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民族最终将走向融合和消失; 民族关系的内部结构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即生产力决定民族的内部结构和民族之间的关系; 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民族,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实现各民族利益的一致,才能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是各民族平等合作和国际和平的保障; 应坚持各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 要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等。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生产力是民族内部结构和民族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并指出: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这个原理是公认的。

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关系理论。

提出“两个共同”和“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同时还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又结合中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2 民族发展理论民族发展, 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 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提高和横向量的扩展, 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 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4-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与答案

4-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一、单项选择1.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A.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1月)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05年5月)2.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改革开放的开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二、多项选择1.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包括: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文化领域D.思想领域2.民族关系的内涵(内容)涉及到民族共同体的:A.利益B.权利C.意识D.情感3.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有:A.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个体之间的关系C.同一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D.同一民族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有: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5.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内负面因素有:A.经济利益引发的摩擦B.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C.风俗习惯不同引发的风波D.宗教信仰差异产生的误会6.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际负面因素有:A.民族分裂势力B.宗教极端势力C.暴力恐怖势力D.民族主义7.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互助D.民族和谐三、判断题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3.“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关系。

5.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民族与国家

民族与国家

民族与国家一、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二、民族的概念:1.传统的民族概念---斯大林民族定义2.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的概括----民族的六要素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十二条)四、论民族自决权五、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1.中华民族发展脉络2.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原因六、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七、西方的民族理论及其渊源八、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在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下,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被整合组织到国家的政治框架下和领土疆域之中。

地域与政治的结合,构成了国家主权,也构成了现代民族与国家及其领土之间不可分割的政治联系。

1因此,探讨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是理解民族现象的基础。

综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又是有规律可寻的。

国家和民族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二者基本上是同时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的社会共同体发展到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由于部落具有二重性,即人类社会的人们共同体形式和原始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形式,这就决定了从部落发展中产生了两个平行的新事物,即一个是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个是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国家。

国家的产生有其迫切性,民族也随之而来。

这是指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即原生形态民族的一般形成过程和规律。

2虽然民族和国家是在同一过程的同一阶段上产生的,但是二者并不总是同步发展的。

从国家的构建对民族的关系来说,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原生形态民族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民族,我们称之为次生形态民族。

可见,在次生形态民族发展历程中,国家起了“型铸”民族的作用。

历史上国家曾是民族追求的最高形式,但是在人类历史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国家和民族的数目则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一方面,国家的疆界因国力的兴衰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另一方面,民族的分布地域因民族迁徙流动、分化融合而常常发生改变。

民族和国家都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从而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交错重叠现象。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师课件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师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民族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2.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解;
2.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何谓民族理论?是指研究和处理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学说。民族理论是由民族观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民族观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理论。
邓小平同志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即邓小平民族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回答和指导了如何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问题。
邓小平民族理论:民族关系即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关系的理论;关于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理论;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理论;关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关于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的理论;关于照顾少数民族利益,着眼于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关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的理论。
2.中国共产党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3.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作指导,并吸取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营养,创建了中国民族理论。
二、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形成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这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并吸收历史上中华文化的营养,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甜菜,又称糖 萝卜,内蒙古 是中国重要的 甜菜生产基地 之一 甘蔗,果中 佳品,广西 是甘蔗生产 基地之一
一、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
由民族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所决定
存 在 的 原 因
由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受社会现实条件制约
21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总是要受制于所处的社会 条件,总是要受到一定经 济基础上的诸种社会关系 的影响和制约。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民族特点、发展差距长期存在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第四节
第五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3
第一节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二、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三、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4
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増强 (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増强 (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増强
(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増强
参加2009年“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甘肃代表团三朵金花 “各族人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民主、自由权利 和平等的发展权利,都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精神积 极参与管理会事务,平等地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
(三)各民族间互相信任增多
解放前凉山彝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口头禅: 石板不能当枕头;汉人不能当朋友 解放前周边汉族盛行的口头禅: 天见蛮子,日月不明;地见蛮子,草木不生; 人见蛮子,九死一生
进沟的道路泥泞,而且越走越窄
第三节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修订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详解

(修订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详解
❖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在农村传 达毛泽东 “关于合 作化问题” 的报告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 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 路
农民积极报名参加合作社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情况,制定 正确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下中农巩 固地团结其他中 农,发展互助合 作,由逐步限制 到最后消灭富农 剥削的农村阶级 政策。
见p92
1955年4月17日,周恩 来到印尼万隆出席亚非 会议受到热烈欢迎。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形 式?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 了社会主义?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1、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来看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半社会主 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 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制度。
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 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华北区百货公 司等单位向私营企 业的订货档案。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步
主要实行初 级形式的国 家资本主义
主要实行个 别企业的公 私合营
实行全行业 的公私合营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 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郭琳爽在 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表态: “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 向工人阶级转”。

4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与答案

4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习题一、单项选择1.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A.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1月)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05年5月)2.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改革开放的开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二、多项选择1.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包括: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文化领域D.思想领域2.民族关系的内涵(内容)涉及到民族共同体的:A.利益B.权利C.意识D.情感3.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有:A.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个体之间的关系C.同一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D.同一民族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有: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5.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内负面因素有:A.经济利益引发的摩擦B.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C.风俗习惯不同引发的风波D.宗教信仰差异产生的误会6.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际负面因素有:A.民族分裂势力B.宗教极端势力C.暴力恐怖势力D.民族主义7.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互助D.民族和谐三、判断题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3.“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关系。

5.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

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

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摘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我国现阶段民族矛盾凸显,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民族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问题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精神,各民族共同繁荣,祖国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

搞好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

但随着西藏打砸抢事件、新疆7.5事件、昆明恐怖分子事件等关于民族问题的事件发生,如何更好的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就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展开论述。

(一)民族平等什么是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目前是不完全的,那么民族平等是指什么呢?民族平等意味着民族不分大小,也不分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是一律平等的。

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有的民族人口多,有的民族人口少,有的民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有的相对欠发达。

但是无论人口多少、民族大小、发展先后,所有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都应该是平等的。

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是一般民主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之间通常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无论是国内的或国际的民族关系,一般说来是不平等的。

因为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剥削制度,是造成一般的社会不平等和民族不平等的根源。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把它作为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二是与农民有天然联系,易于形成工农联盟。

三是高度集中,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关键优点:有自己的先锋队组织
.
59
(2)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途径
❖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是自然而然得来的?
.
60
第一、加强无产阶级的政党建设
第二、无产阶级领导权必然是在与资产阶 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第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统一战线
.
2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 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基本经验、 理论的意义。
• 难点:中国选择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1919年五 四运动的爆发为起点,到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结束,历时30年。
.
4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总之: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中国民主革命
的对象和敌人。 .
40
不同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敌人不同
国民革命时期——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
.
41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 级。中国革命的参加者除无产阶级(即工人 阶级)外,还包括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 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共 同构成了中国革命的动力,其中工人和农民 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
资本主义
65
2、前途:社会主义
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课件

第三单元-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T课件
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D)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7.(2017·云南)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
要会议是( D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2017·宁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
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
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
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 上来,实行 改革开 放 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集体。
4.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
折,开启了我国 改革开放 历史新时期。它完成了党在思想、 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 拨乱反正 。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拨乱反正史海拾贝
邓小平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邓小平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后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
集体的重要成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 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以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了解,以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建树的历史功 绩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做出 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领导全党总结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

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已经逐步形成。

它的基本特征是:各民族都已摆脱阶级剥削制度,产生民族对抗的阶级根源已不存在;占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已成为民族命运的主宰,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各民族都统一在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之下;各民族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各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即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目录1.概况2.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明确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4.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表彰活动5.各民族重要思想“谁也离不开谁”6.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7.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概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全社会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

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

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残余的影响,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

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展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大检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地区尤其是一些民族杂居地区,在执行民族政策过程中出现偏差,个别地区甚至存在严重侮辱、歧视少数民族的做法,以致激起当地少数民族的极大不满。

针对这种情况,1952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批示,要求各地认真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

同年12月,又发出《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较少地区必须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指示》,强调进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不仅在民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很多的地区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即使在少数民族较少甚至很少的地区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西汉江都公主”:刘细君







《 黄 鹄 歌 》
愿 为 黄 鹄 兮 归 故 乡 。
居 常 土 思 兮 心 内 伤 ,
以 肉 为 食 兮 酪 为 浆 。
穹 庐 为 室 兮 毡 为 墙 ,
远 托 异 国 兮 乌 孙 王 。
吾 家 嫁 我 兮 天 一 方 ,
——
匈 在 奴 其 ! 国 , 从 其 俗 。 我 欲 与 乌 孙 共 灭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四个内涵的辩证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民族团结是民族和谐的保障; 民族互助是民族和谐的动力;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 趋势。
“民族关系”已经连续十 一年成为广西民众的最满意 指标,满意率达67.6%。 ——《2010年广西蓝 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
民族平等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经济社会
发展程度高低,也无论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平等 的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 民族都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利益,履行相 同的义务。
广西那坡彝族
旧社会:“狗猓猓”。 新社会:不论大小多寡,各民族一律平等。
台湾的少数民族 泰雅、卑南、排湾……
为“高山族”正名
民族团结
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以平等和
自愿为基础,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建立一种 和睦友好联合的关系。
壮族土司时代著名的抗 倭英雄:瓦氏夫人 (1496—1555)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将来
都是我们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 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 ----胡锦涛
•关于“民族和谐”内涵的重要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在 中南海小草坪亲切接见了库尔 班•吐鲁木,并和这位75岁的维 吾尔老人亲切握手留念。
国民党高调认同中华民族
2008年5月26日下午,中国国民 党代表团搭乘的包机在南京禄口机场降 落。吴伯雄下飞机之后,主动提请在场 人员一起为四川地震中罹难的民众默哀 。在随后的讲话中,吴伯雄表示,两岸 人民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是任何人 都抹杀不了的。他认为,现在是两岸新 时代的开端。
解放后藏族流行这样的谚语: 相亲相爱,犹如茶和盐巴;汉藏团结,犹如茶和盐巴
-
(四)各民族在社会 这些歌曲演唱的方式 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非常独特,没有麦克风
、没有扩音器、没有人
造的灯光,我终于在这
个音乐的发源地体验到
由这个环境孕育出来的
音乐。这和我以前在台

湾听过这类音乐的CD是
多么的不同,没有扩音
27日,吴伯雄在南京中山陵和北京 机场的讲话中都提到,汶川地震后,台 湾人民感到非常揪心,台湾的民间自动 自发地支援灾区。这更表明了两岸同属 中华民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两岸人 民血缘相通的感情自然流露。
-
(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増强
参加2009年“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甘肃代表团三朵金花 “各族人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民主、自由权利
少数民族参观团
1950年国庆节 前夕,受政务院 总理周恩来的邀 请,159名各少 数民族代表和 222名各民族文 工团员到北京参 加国庆节观礼、 参观和联欢活动 。这是最早一次 组织的民族参观
团。
三、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二)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 (三)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
状态
17
第二节 民族特点、发展差距长期存在
一、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表现及其原因
18
一、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其原因
(一)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
民族经济生活中的特点和差异长期存在

民族文化生活中的特点和差异长期存在


民族风俗习惯差异长期存在
5
(一)各民族的中华 民族认同意识増强
库尔班大叔的故事
库尔班•吐鲁木是新疆于田 县的一位普通农民,从小在地 主家干活,受尽压迫剥削。 1949年底,解放军进驻新疆 于田,使他从苦难中解放出来 。1952年土改时,分给他14 分土地,一所房子,一头毛驴 和农具,过上了幸福生活。水 有源,树有根,他萌发了去北 京看望毛主席的强烈愿望。
器的现场,我可以听见
人的身体如乐器般运作
所产生的自然共鸣。
各民族文化艺术经典 成为全国人民共赏共知
——台湾著名歌手王力宏
的作品:吉祥三宝
各具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风味小吃 被其他民族所熟悉、认可、接受和享用
-
经济生活领域:互补互惠互利
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 全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
占有量、乳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四项指 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位居第一,乳品 畅销全国。
3
第一节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二、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三、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4
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増强 (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増强
(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増强
(三)经济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 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 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四)文化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 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 精神纽带
14
中央民族访问团 1950年春,根据毛 泽东的建议,中央决 定向全国各民族地区 派遣访问团。1950 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决定派出中央 民族访问团到各少数 民族地区访问。从 1950年7月到1952 年底,中央共派出四个 民族访问团。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及民族关系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原因 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涵、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发展规律 如何区别民族关系和一般社会关系
第一节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第二节 民族特点、发展差距长期存在 第三节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第五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
(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増强
奥运点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圣火 (奥运圣火兰州传递)
-
二、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一)历史基础: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 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 多的历史基础
(二)政治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 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政治原因
和平等的发展权利,都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精神积 极参与管理会事务,平等地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
(三)各民族间互相信任增多
解放前凉山彝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口头禅: 石板不能当枕头;汉人不能当朋友
解放前周边汉族盛行的口头禅: 天见蛮子,日月不明;地见蛮子,草木不生; 人见蛮子,九死一生
解放后彝族中流行这样的谚语: 蛾眉山、龙头山是姊妹山,彝族、汉族原本是兄弟

现 民族心理素质差异长期存在
民族宗教信仰差异长期存在
19
在历史和现实中,少数民族生产方式也各 有特点,或牧、或农、或猎
少数民族地区的草原面积约4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 达31亿多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94%。盛产牛、羊 、绵羊、牦牛、马、骆驼等各种牲畜。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适宜于发展农业的肥田沃土,已耕 种的土地面积有2210.13万公顷(1997年)。盛产水稻 、小麦、青稞、大豆、棉花、油料、油棕、蔗糖、烤烟 、橡胶等多种农作物。

甜菜,又称糖 萝卜,内蒙古 是中国重要的 甜菜生产基地 之一
甘蔗,果中 佳品,广西 是甘蔗生产 基地之一
-
一、民族特点、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
由民族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所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