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管理流程

合集下载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及护理人员。

三、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输血操作。

2.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输血方案,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由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

3. 护士认真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确保输血安全。

4. 输血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标签等,确保无误。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严禁同时采取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6.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7. 输血完毕后,妥善保管输血记录,及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8.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一次性输血器,避免交叉感染。

9.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输血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四、输血流程1.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输血申请单,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 护士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将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

3. 输血科收到输血申请单后,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并将结果反馈给医师。

4. 医师根据输血科反馈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输血。

5. 输血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标签等,确保无误。

6. 护士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输血,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7. 输血完毕后,填写输血记录,并将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至输血科。

8. 输血科对输血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输血相关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制度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3. 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输血作为现代医疗救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本制度规定了输血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二、输血流程1. 输血申请(1)患者或家属向经治医生提出输血申请,经治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认为有必要进行输血治疗时,填写《输血申请单》。

(2)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2. 采集血标本(1)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要求,采集患者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患者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

3. 核对配血(1)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2)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符合要求后,将配血报告单送至病房。

4. 输血(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5. 输血后观察(1)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2)输血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直至输血反应消除。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遵循输血原则,合理选择血液制品。

2. 建立健全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液质量。

3. 加强输血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4. 严格执行交叉配血实验,确保配血安全。

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输血感染。

6.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制度,确保输血信息准确、完整。

7. 定期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8. 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输血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活动。

三、职责1. 医院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输血用血的管理。

2.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治疗,并严格执行输血科和医院的相关规定。

3.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4. 药剂科负责血液制品的采购、储存和供应。

四、管理制度1. 输血申请(1)临床科室在申请输血前,必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输血指征。

(2)申请输血时,需填写《输血申请单》,并经主管医师审核签字。

(3)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输血指征、输血品种、输血量、输血日期等。

2. 输血审批(1)输血申请单经输血科审核,符合输血指征的,由输血科主任审批。

(2)输血审批通过后,输血科通知临床科室。

3. 输血准备(1)输血科按照输血申请单内容,准备相应的血液制品。

(2)输血科对血液制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血液制品符合国家标准。

(3)输血科将血液制品送至临床科室。

4. 输血操作(1)临床科室接收到血液制品后,由具有输血资质的护士进行输血操作。

(2)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者信息、血液制品信息、输血单信息,确保无误。

(3)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输血完毕后,护士需填写《输血记录单》,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5. 输血后随访(1)输血后24小时内,临床科室需对输血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反应情况。

(2)如有输血反应,及时通知输血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输血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1. 严格执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血液制品的采购、储存和供应管理。

2. 严格执行血液筛查制度,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

3. 加强输血科室和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4. 定期对输血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输血传播疾病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预案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及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预案适用于本医院所有输血相关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管理制度1. 输血前管理(1)患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血型、输血史等信息,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相关风险。

(2)患者同意输血后,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护士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标本。

(3)血标本采集后,由输血科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并将结果反馈给经治医师。

2. 输血中管理(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确保血液安全。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输血后管理(1)输血结束后,填写《输血记录单》,记录输血相关信息。

(2)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观察,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四、预案1.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1)输血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等输血反应症状,立即停止输血。

(2)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3)记录患者症状、处理措施及结果。

2. 血液污染应急预案(1)发现血液污染,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上级部门。

(2)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3)对污染血液进行封存,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4)调查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输血前错误应急预案(1)发现输血前错误,立即停止输血。

(2)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给予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3)对错误原因进行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五、监督检查1.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制度及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各科室、部门应定期开展输血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3. 对违反本制度及预案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及预案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输血的管理制度

输血的管理制度

输血的管理制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输血已经成为了治疗疾病和拯救生命的常见手段。

但是,不断发生的输血事故和不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输血管理制度。

一、输血的管理流程(1)献血员的筛查与登记在血液库存储和发放的前提下,献血员是决定输血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

献血员的身体健康情况、疾病史、献血史、药物使用等情况都需要逐一核查。

筛查完毕符合标准的献血员会进行登记并进行血样的采集。

(2)血液样本的检测献血员贡献的血样本会经过多项化验和筛查,例如丙肝病毒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等。

只有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血样赛经过照射、灭菌等步骤后才会被储存入库。

(3)血液的储存与分配经过检测和处理,符合要求的血液将被储存到血库中,并按照不同的血型和品种进行分类。

每一笔输血的数量和类型都将由专业医生为患者预约并进行管理。

(4)输血的实施在输血前,医生会核对和确认病人的身份和配血结果,并详细询问过往的输血记录和其它用药情况。

如果符合条件,将在输血室内由专业护士进行实施。

二、输血管理制度的建立(1)建立全国血液管理和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国家血液管理和信息系统,使得血液的来源、采集、检测、处理和使用等信息得以准确的收集和更新。

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加强对血液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定期检查和审计工作。

(2)健全在血液的采集,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定期开展演练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同时规范输血操作和文书管理。

(3)完善输血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建立完善的输血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对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和全周期的监测和评价,在责任区域内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完善血液安全管理和监管措施。

(4)强化降低输血风险的措施控制输血的指征确保适宜性,同时减少输血的决策时间,缩短输血的时间和跨人输血的机会,同时加强输血前后的病情评估。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输血管理制度1.临床血库管理制度:包括血液采集、储存、保鲜和配血等环节的规范操作和管理规定。

2.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强调血液安全,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

3.输血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输血质量,包括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4.输血记录管理制度:记录患者的输血情况,包括接收血液单位的信息、患者的血型信息、输血反应的记录等。

二、输血管理流程1.临床血库管理流程a.血液采集:确定血液采集者的合格与否,并对血液采集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b.血液储存:将采集到的血液进行分类储存,确保血液的保存时限和质量,并做好血液的保鲜工作。

c.血液配血:根据患者的血型和需求进行合适的血液配血,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2.输血安全管理流程a.输血准备工作:与患者确认输血的指征和目的,确定输血相关信息,如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b.血型鉴定:通过血型试验或基因鉴定等方法确定患者的血型,以确保血液的匹配性。

c.抗体筛查: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查,排除可能存在的产生不良反应的抗体。

d.交叉配血: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排除患者对输血血型的免疫反应。

e.输血前的评估: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包括血容量、心脏功能、呼吸功能等。

f.输血反应观察: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输血反应。

3.输血质量管理流程a.血液采集:采用无菌技术进行血液采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b.血液储存和运输:采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储存血液,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c.血液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和输血指征,严格控制输血的质量和规范。

4.输血记录管理流程a.输血前记录: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输血血型、输血目的等。

b.输血时记录:记录输血的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和输血反应等。

c.输血后记录:包括输血结束的时间、输血后的观察情况和输血效果。

d.输血反应记录:详细记录输血过程中的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核对核查制度》中发血环节。

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

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模版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模版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模版血液输血是指将新鲜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或动脉注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血液输血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医疗技术,为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血液安全管理制度1. 血液管理责任制度医疗机构应当明确血液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确保相关工作的落实和监督。

2. 血液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血液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血液质量的监测、评价和报告要求。

3. 血液供应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与合格的血液供应机构建立稳定的血液供应关系,并制定供应管理制度,确保供应的血液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4. 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血型鉴定和配血操作、输血前与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输血反应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5. 输血风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输血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输血事故的监测与报告、风险事件的调查与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6. 质控与督导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质控与督导制度,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和监督检查等,确保血液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改进。

二、血液安全管理流程模版1. 患者评估与适应证确认① 患者身份核对:确认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输血进程中的身份一致性。

② 患者责任医师评估:由责任医师对患者的病情、治疗需要和输血适应证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输血。

2. 输血适应证的评估与确认① 输血适应证的确认:根据临床指南和相关规范,对患者的输血适应证进行评估和确认。

② 输血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输血风险因素(如年龄、病情、过敏史等),评估输血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 血型鉴定与配血操作① 血型鉴定: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患者的血型和Rh因子。

② 受血者抗体筛查: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

输血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概述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患者安全,防止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特制定本输血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输血前的准备1.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血型、输血史及过敏史,做好充分评估。

2. 严格执行《献血法》《临床技术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规范输血程序。

3. 输血申请单由医生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诊断、输血指征等。

4. 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型准确无误。

5. 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

6. 评估患者静脉穿刺情况,如穿刺困难,应待穿刺成功后再进行输血。

三、输血过程中的操作1. 由责任护士凭取血通知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

2. 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红细胞破裂。

3. 输血前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含钙药品、酸性及碱性药品等),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

4. 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6.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四、输血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面色、呼吸、意识等。

2. 注意观察输血反应,如出现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3. 输血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4. 输血结束后,妥善保管输血记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输血量、输血反应等。

五、输血后的处理1. 输血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拔除输血器。

2.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无异常,将患者送回病房。

3. 将输血记录单、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一同及时送到输血科保存。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5篇)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5篇)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3、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4、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5、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6、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6.1、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6.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6.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配血报告单上和血液入、出库流程记录上签字。

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7.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7.2、血袋有破损,漏血;7.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7.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7.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7.8、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8、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配血报告单上签名,不允许代签。

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9、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临床输血活动。

三、职责1. 医疗机构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本制度,并监督实施。

2. 临床医师负责输血申请、患者评估、输血治疗及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

3.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采集、检验、制备、储存、分发及输血治疗。

4. 护理人员负责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5. 医疗机构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四、制度及流程1. 输血申请(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风险和必要性。

(2)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临床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 输血科(血库)核对(1)输血科(血库)接到《输血申请单》后,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血型、交叉配血等检验。

3. 输血前准备(1)输血科(血库)将检验合格的血液,按照输血品种、血型、输血量等要求,准备输血。

(2)护理人员核对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将血液贴上标签,送至患者床旁。

4. 输血中护理(1)护理人员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严格按照输血技术规范进行输血操作,观察患者输血反应。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师。

5. 输血后观察(1)输血结束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输血反应,记录相关情况。

(2)输血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6. 输血后随访(1)输血后3天、1周、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如有输血相关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上级医师。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三篇)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三篇)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步骤如下:1. 采集血液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输血指征- 确认输血血型和Rh血型- 完成输血同意书签字- 进行合适血铁、肝肾功能检验等- 落实采血的操作规范2. 采集血液的过程:- 采用无菌技术- 采血者和供血者进行正确的身份核对- 确保采集的血液与供血者的血液配型一致- 采用合适的采血器具和采血袋- 采血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3. 血液运输和储存:- 运输血液时,采血者应正确填写相关信息,确保血液标签与病患信息一致- 运输时注意防止震荡、挤压等损伤血袋- 将采集的血液及时送至血库储存4. 验收和核对:- 血库接收血液后,进行验收和核对- 核对供血者和采血者的身份信息- 核对采集和标签信息是否一致- 核对血型和Rh血型5.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医患身份的核对- 预留T型管进行交叉验证- 提前准备好输血装置- 检查输血设备是否完好无损6. 输血过程:- 两名医务人员进行双人核对,确保患者和血袋的身份以及血型配型- 核对患者血型与输血血型的一致性-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快速输血引发过敏反应等问题- 定期观察输血患者的生命体征7. 输血后的处理:- 输血完成后,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留置时间等- 观察输血后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如出现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以上是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基本步骤。

不同医疗机构和国家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流程,确保血液安全。

2. 检测捐献者:对捐献者进行详细的健康问卷调查和体检,排除有血液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人员。

3. 血液采集:由专业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血液采集,包括采血、标本标识等。

4. 血型鉴定: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和Rh因子鉴定,确保血液类型匹配。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安全,保障受血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输血过程中的所有血液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血液采集、血型鉴定、标本送检、血液配型、血液储存、血液输送和输血操作等全部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范本为标准化的行业规范,包含了血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修改。

第四条血液安全管理应坚持科学、合理、安全、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操作,确保血液输注的安全有效。

第五条血液安全管理应注重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项血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血液采集和血液标本的安全管理第六条血液采集应严格遵守血液采集操作规范,采集器械应质量合格,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血液采集前,应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和身份证号,并与患者本人进行确认,确保患者的身份正确。

第八条血液采集时应注意采集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器械,并规避针头穿刺位置附近的血管和神经。

第九条血液采集完毕后,应即时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封存,并在标本上标注患者的姓名、病历号、采血时间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血液标本送检时应注意标本的保存和运输条件,避免标本污染或溢漏。

第三章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操作环境应达到无菌条件,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二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和身份证号,并与患者本人进行确认,确保患者的身份正确。

第十三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结果应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上,并进行复核确认,避免操作错误和失误。

第十四条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结果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患者的血型结果进行血液配型。

第四章血液储存和输送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条血液储存和输送应符合血液储存和输送的标准规范,确保血液的质量安全。

2024年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2024年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2024年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____年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病人的健康和安全,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和输血反应的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该制度及流程包括以下内容:一、血液采集和储存的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时的消毒和洗手程序,确保采集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2. 遵循血液采集的操作规范,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无菌和质量优良。

3. 采用血液标本管理系统,对血液标本进行标注和追溯,避免混淆和误用。

4. 对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储存和运输时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血液质量不受损。

二、血液配型和交叉试验的安全管理1. 建立严格的血液配型和交叉试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配备高质量的配型试剂和仪器设备,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进行配型和交叉试验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培训,确保操作的技术水平。

4. 建立血液配型和交叉试验结果的数据库,方便查询和追溯。

三、血液保存和输血的安全管理1. 对血液制品进行保存和管理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限。

2. 进行输血前的预处理,如离心、过滤等操作,确保血液无污染和杂质。

3. 确保医护人员对输血的时间、速度、顺序和剂量等进行仔细核对,避免输血错误和过敏反应。

4. 监测输血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四、血液使用后的安全管理1. 对已使用的血液袋、输血器具等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确保不再被误用或传播疾病。

2. 进行输血后病人相关检测和随访,记录病人的输血反应情况和治疗效果。

3. 建立血液使用后的追溯制度,对输血反应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提高血液安全管理水平。

五、血液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1. 建立血液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估体系,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评估。

2. 整合血液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血液采集、配型、保存、输血等各个环节的追踪和监控。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造仄安造度、支配及处理过程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输血仄安造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二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战揭佳标签的试管,劈里核查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慢诊、床号、血型战诊疗,支集血样.2. 由医院博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支接血库.单圆举止逐项核查于.3. 接到输血科报告不妨与血后,有医务人员携戴博用容器到输血科与血,真止《输血核查于核查造度》中收血关节.4. 血液与回到病房后,经二名医护人员举止再次核查于.5. 输血前由二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接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共核查于:①血型考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战受血者的接叉配血截止;③血袋采血日期、灵验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者溶血,启心是可周到,有无破坏;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可相符.核查于无误后,由二人正在接叉配血报告单上签齐名.6. 输血时,二名医护人员戴病历共共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于上述名目举止核查于,共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罗Rh 果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核查于.核查于无误后,启初输注.用切合尺度的输血器举止输血.7. 与回的血应尽量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身分沉沉混匀,预防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进其余药物,如需稀释只可用静脉注射死理用盐火.不得自止储血.不得万古间搁正在温室中或者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收出后准则上不克不迭退回,如果故已能即时输注,血液离启冰箱超出30分钟,由迹象标明血袋已被挨启或者有所有局里应当报兴.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死理盐火清洗输血管讲.连绝输用分歧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死理盐火清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承输注.连绝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调换一次.9. 输血历程中应先缓后快,再根据病情战年龄安排输注速度,并周到瞅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非常十分情况应即时处理:(1)减缓或者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死理盐火保护静脉通路;(2)重新核查于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接叉配血真验记录;(3)坐时报告值班医死战输血科值班人员.(4)医护人员应逐项挖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并返还输血科死存.10. 输血的时间节造:血液一朝离启精确的储藏条件便有爆收细菌繁殖或者丧得功能的伤害.(1)齐血或者黑细胞该当正在离启冰箱后30分钟内启初输注,一袋血要正在4小时内输注完成(室内温度过下要适合支缩时间).一袋血4小时内已输注完成则应兴弃.(2)浓缩血小板支到后尽量输注,央供以患者不妨耐受的较赶快度输进,每袋血小板应正在20分钟内输注完成.(3)新陈冰冻血浆及热重淀融化后应尽量输注,央供以患者不妨耐受的较赶快度输进,对于成年患者去道,200ml新陈冰冻血浆应正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热重淀应正在10分钟内输完.11.有多种身分血液身分需要输进时,应劣先输血小板. 12.输血历程中监测(1)对于每袋输注的血液应正在输血启初前,输血启初时,输血启初后15分钟,输血历程中每小时,输血中断后4小时对于患者举止监测(重面搁正在输血启初后的最初15分钟).(2)监测指标为患者普遍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仄稳情况.(3)输血完成应宽肃干佳照顾护士记录,挖写《输血记录单》将接叉配血报告单揭正在病历中,并将血袋起码死存一天.13..血液加温问题(1)普遍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时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与消静脉痉挛.需要加温的情况为:洪量赶快输血,成人大于50ml/(kg.h);婴女换血;患者体内有强热凝集素.(2)血液加温应正在博用血液加温器中举止,不得正在拆有热火的容器中加温.14.加压输血问题:加快输血要领是加压输血,加压输血应正在采与博门安排的加压输血器或者血泵.若不加压输血设备可采用下列要领之一种:(1)将血压计袖戴盘绕血袋,而后挨气使袖戴充气胀起去,即可起到加压的效率.(2)把血袋卷起去用脚挤压是一种较为烦琐的加压要领,但是血袋内的气氛必须很少.15.输血完成后,医护人员将接叉配血报告单揭正在病历中,并将血袋次日由处事人员支回血输血科起码死存一天.16. 宽禁一位护士共时予二个患者核查于血接叉、采血、二名医务人员一次只可为一位患者核查于血接叉、采血、输血.共时输注分歧的供血者战、分歧身分的血造品,一定用死理盐火清洗输血器.17.输血前必须确认患者已签署《输血知情共意书籍》.(二)输血反应处理造度1.输血反应爆收本果是普遍由于:①血型分歧;②血液传染;③热源性物量;④洪量输血;⑤共种同体蛋黑等引起.输血存留一定危害,临床要庄重掌握切合症,庄重核查于造度. 2.爆收输血反应,减缓或者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死理盐火保护静脉通路.3..坐时报告医死及输血科,并报告护士少,遵医嘱即时查看、治疗战抢救,并查找本果,干佳记录.4.爆收输血反应,死存本初结余标本即时支输血科死存备查. 5.爆收输血反应,科室应即时将疑息反馈到输血科、医务科、照顾护士部.6.爆收输血反应后,应付于患者及家属干佳耐性精致的阐明处事,缩小不需要的输血纠葛.输血支配过程示企图↓↓↓↓↓↓输血反应处理过程示企图↓↓↓↓↓↓。

安全输血的流程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的流程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输血活动的科室及人员。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采集、制备、储存、分发和输血技术指导。

3.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治疗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4. 护理部门负责输血护理及输血相关操作的培训。

四、流程管理制度1. 输血前准备(1)经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评估输血必要性,并与患者或家属充分沟通,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无误后填写《输血申请单》。

(3)采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

2. 输血申请(1)输血科收到血标本后,进行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确保配血结果准确。

(2)输血科将配血结果反馈至临床科室,经治医生确认配血结果后,下达输血医嘱。

3. 输血准备(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血液成分、血量等,无误后填写《输血执行单》。

(2)护士持《输血执行单》至输血科领取血液。

4. 输血过程(1)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血液成分、血量等,无误后开始输血。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5. 输血后处理(1)输血结束后,填写《输血记录单》,记录输血时间、血液成分、血量等。

(2)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后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质量监控1. 定期对输血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输血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 定期对输血过程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3. 对输血相关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输血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安全管理流程
【流程】
确认有效医嘱两人将输血申请单、配血单与病历核对
解释
两人核对
采血样-
一次一人一管一带一化验单
送血双方逐项查对(输血申请单、配血单、备血试管)
交叉配血报告单
取血血袋标签:血型(Rh)、有效期、血袋编号
血液与血袋的质量
准备静脉通路
输血前(交叉配血单、血袋标签内
容)
二次双人核对输血时(到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严格无菌操作
掌握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速度
观察输血疗效
输血并发症相应措施
输血完毕有输血反应填写输血反应单与血浆一起送血库
无输血反应血袋送血库保存
【输血安全预案】
1.由二名护士将输血申请单、配血单与病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病区、床号、血型、诊断等无误后开始执行并签名。

执行操作
时必须严格按输血流程及无菌操作原则执行。

实习护生不得单独进行操
作。

2.采血时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采集血样。

采血要求:一次
一人一管一带一化验单。

3.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往血库,与血库工作
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4.取血时由医务人员凭配血单和医嘱单到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双方共同
查对。

①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的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
性别、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成分、剂量、有无凝集反应②核对血
袋标签:献血者血型(包括Rh血型)、姓名编号、血的有效期③检查血
袋有无破损渗液,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报
告单上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5.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有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液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6.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
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液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7.输血时,必须由两名护士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袋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有
效期、血液成分及剂量等,确认与输血报告相符后,再次核对血液质量,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8.输血注意点:
1)血液领出血库后30分钟内进行输血,4小时内必须输完(200-300ml),
血液不得加热,输血前将血袋内成份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血液内不得
加入其他药物。

2)在输血前、两袋血之间、输血后均需输入生理盐水。

3)输血开始时要缓慢滴入,观察15分钟,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全过程和输血后30分钟内都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9. 输血完毕,血袋及输血装置送血库保存
【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医生和血库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找出原因,做好记
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积极配合抢救,并
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具供检查分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