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秦始皇帝论》译文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译文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译文如下:从前汉武帝因财力枯竭,用商人桑宏羊的办法,在货物贱时买进贵时卖出,叫作均输。
当时商人们都停止来往贩卖,盗贼更猖獗,几乎酿成乱事。
孝昭登上帝位后,霍光顺应民心取消均输法,天下归心,没有出现乱事。
想不到今天桑宏羊此论又兴起了。
立法之初,所花费的钱财已不少,纵然能稍有收获,而能征收的商税,所受损失必然很多。
譬如有人为主人畜牧,用一头牛换来五只羊。
失去一头牛,就隐瞒不说;获得五只羊,却指为功劳。
现在毁弃常平法而说青苗法的功绩,损害商税而取得均输的利益,和这个有什么区别呢?我以为是错了。
议论的人必然说:“百姓乐于见到成功,却难于开始。
”所以陛下不顾舆论坚持这种做法,一定要实行下去。
这是战国时代那些贪功的人,冒险想侥幸成功的说法,不等到事情的成功,而怨恨已经起来了。
我希望陛下维系人心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国家存亡的原因,在于道德的深浅,不在于强大和弱小;朝代长短的原因,在于风俗的厚薄,不在于富裕和贫穷。
君主如果懂得这些,就会知道事情的轻重。
所以我希望陛下崇尚道德而使风俗淳厚,不希望急于有功绩而贪求富强。
爱惜风俗,像保护元气一样。
圣人不是不知道严厉苛刻的法律可以使民众齐心,勇敢强悍的人可以成事,忠诚厚道的人过于迂腐,老成的人看似迟钝。
但始终不肯用那些人来代替这些人的原因,是知道那样做说得少,而所丧失的要多。
仁宗执法极为宽大,用人有次序,专求体谅人的过错,从不轻易变更旧的法规。
查考政绩,则可以说未必尽善尽美。
拿用兵来说,十次出兵九次失败;拿府库来说,则仅能开支而没有剩余。
但恩德在人们心中,风俗是普遍知道礼仪,所以逝世的时候,天下人都归心于他的仁德。
议论的人看到他晚年官吏多数因循苟且,没有振作,就想用苛察来纠正,用智慧能力来整顿,招来一批新进有勇气的人,以求一切速成的功效。
还没有收到好处,而浇薄的风俗已经养成。
开了很多骤然晋升的门,使人有意外的得益。
一小步就可跨上公卿和侍从之臣的地位,使按照常规升迁的人终生难于期望,这样而想要风俗淳厚,难道能得到吗?近年来质朴的人越来越少,取巧升进的人越来越多。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76、秦始皇帝论素材
76、秦始皇帝论(原文)苏轼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击搏挽裂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谋夕,忧死之不给,是故巧诈不生,而民无知。
然圣人恶其无别,而忧其无以生也,是以作为器用、耒耜、弓矢、舟车、网罟之类,莫不备至,使民乐生便利,役御万物而适其情,而民始有以极其口腹耳目之欲。
器利用便而巧诈生,求得欲从而心志广,圣人又忧其桀猾变诈而难治也,是故制礼以反其初。
礼者,所以反本复始也。
圣人非不知箕踞而坐,不揖而食便于人情,而适于四体之安也。
将必使之习为迂阔难行之节,宽衣博带,佩玉履舄,所以回翔容与而不可以驰骤。
上自朝廷,而下至于民,其所以视听其耳目者,莫不近于迂阔。
其衣以黼黻文章,其食以笾豆簠簋,其耕以井田,其进取选举以学校,其治民以诸侯,嫁娶死丧莫不有法,严之以鬼神,而重之以四时,所以使民自尊而不轻为奸。
故曰:礼之近于人情者,非其至也。
周公、孔子所以区区于升降揖让之间,丁宁反覆而不敢失坠者,世俗之所谓迂阔,而不知夫圣人之权固在于此也。
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馀,而禹、汤、文、武之不知出此也。
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
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救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
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
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
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而其后始有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小篆者。
至秦而更以隶,其后日以变革,贵于速成,而从其易。
又创为纸以易简策。
是以天下簿书符檄,繁多委压,而吏不能究,奸人有以措其手足。
如使今世而尚用古之篆书简策,则虽欲繁多,其势无由。
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伪之端也。
嗟乎!秦既不可及矣。
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悲夫!76、秦始皇帝论译文人类早期,不知道如何制作养生的工具,赤手空拳与禽兽撕扭搏击,争个你死我活,整天惶惶不安,朝不保夕,担心丧命尚且来不及,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欺诈弄巧的事,百姓浑沌无知。
苏轼的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苏轼的六国论原文及翻译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的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六国论苏轼(宋)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古文今译题将下列文句译成白话,吾闻用夏
古文今译题:将下列文句译成白话,吾闻用夏1.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句子:“始皇置酒泰山,遣使将祠,其从犯秦者罢,去者不复还。
”吾闻用夏,即用夏天的炎热来形容事物之炽烈、强烈。
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通常用来描述事物的热烈和强烈程度。
在这个句子中,秦始皇置酒泰山,遣使将祠,其从犯秦者罢,去者不复还。
这句话描述了秦始皇非常独裁,对于胆敢犯秦者的惩罚极其严厉,而对于逃离秦国的人则是一去不复返。
可以说,秦始皇的统治之烈烈如夏,让人望而生畏。
2. 《庄子·齐物论》中的句子:“吾言穷不滥,而人犹以为多。
”吾闻用夏,即用夏天的炎热来形容事物之丰富、充足。
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也经常出现,通常用来描述事物的丰富和充盈程度。
在这个句子中,庄子用“吾言穷不滥”来形容自己的言论并不浮泛,可是人们却以为他说的太多。
可以说,庄子的智慧如夏,丰富而充实,令人叹为观止。
3. 《诗经·小雅·麟之趾》中的句子:“王孙季子,同车为友,兕觥其侑。
”吾闻用夏,即用夏天的炎热来形容事物之热烈、亲密。
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出现,通常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热烈、亲密。
在这个句子中,描述了王孙季子和友人同车相交,一同饮酒共享欢乐。
可以说,他们的友谊如夏,热烈而亲密,让人羡慕不已。
总结回顾:在古代文献中,“吾闻用夏”常常用来形容事物之炽烈、强烈、丰富、充盈、亲密。
从这些句子的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夏天的热烈、丰富、热烈、亲密的描述非常丰富多样,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追求。
个人观点:对于古文的翻译,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更要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还原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发现古代的智慧和情感共鸣。
这样的翻译才能真正做到“吾闻用夏”,炽烈而丰富,给读者带来无限的启迪与感悟。
古代文献中的“吾闻用夏”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事物之炽烈、强烈、丰富、充盈、亲密。
议论秦的衰亡文言文翻译
夫秦之衰亡,首推法度之严酷。
始皇即位,峻法严刑,以图治天下。
其时,民不堪命,怨声载道。
秦始皇虽欲以法治国,然过于严苛,致使民不聊生,离心离德。
古云:“法者,国之权衡也。
”权衡失度,则国必乱。
是以,法度之严酷,实为秦亡之根源。
其次,秦之暴政亦不可忽视。
始皇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以建阿房宫、骊山陵等。
举国之力,为之劳役,民不聊生。
加之,秦始皇后,二世胡亥继位,宠信赵高,朝政日非。
胡亥昏庸无道,赵高弄权,朝纲大乱,国势日衰。
再者,秦之赋税沉重,百姓负担沉重。
始皇时期,赋税繁重,民不聊生。
秦始皇虽欲强国富民,然其手段过于急功近利,不顾民生。
百姓困苦,生活困顿,怨声载道。
故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秦之赋税沉重,使得百姓离心离德,国家难以稳固。
此外,秦之文化同化政策亦不可忽视。
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文化同化政策,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此举虽一时平定了诸侯,然却使得天下文化凋敝,民智不开。
文化之衰,国必随之而衰。
又有,秦之边患不断。
始皇时期,北有匈奴,南有百越,边疆战事不断。
秦始皇虽欲开疆拓土,然连年征战,国力消耗殆尽。
边疆战事,使得百姓疲于奔命,国家难以安宁。
最后,秦之内部矛盾重重。
始皇时期,权臣当道,朝政腐败。
二世胡亥继位,赵高弄权,朝纲大乱。
内外交困,国势日衰。
加之,秦始皇死后,胡亥即位,朝中大臣争权夺利,国家陷入混乱。
综上所述,秦之衰亡,其由多端。
法度之严酷、暴政、赋税沉重、文化凋敝、边患不断、内部矛盾重重,皆为秦亡之由。
故曰:“国之兴也,在于民心;国之亡也,在于民心。
”秦之衰亡,实为民心离散,国家失去民心所致。
夫秦之兴亡,历史之镜鉴也。
后世之人,当以此为戒,以民心为本,以法治国,方能国家长治久安。
对秦朝批判的文言文翻译
昔者秦王政,起自西戎,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其功业可谓壮矣。
然秦之失,亦不可掩。
吾将论其得失,以警后世。
夫秦王政,好大喜功,征伐无厌,是以天下骚动,民不聊生。
始自商鞅变法,秦之法制严酷,民不畏死,亦不畏法。
及至秦王政,益加严刑峻法,以威天下。
故曰:“秦法之失,在于过于严酷。
”夫严刑峻法,民怨沸腾。
秦王政虽欲以威服天下,然民之怨怒,终不可平。
是以陈涉发难,天下响应,六国遗民,咸起而应之。
秦王政虽欲镇压,然人心已去,不可复得。
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也。
秦王政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筑长城以御胡,修驰道以通天下。
然其劳民伤财,民不堪命。
长城之役,死者无数,驰道之修,民力竭尽。
是以孔子曰:“秦人之患,在于不知足。
”夫不知足,则国必衰。
秦王政好空谈虚文,以儒术为迂阔,而尊法家之术。
法家之术,以严刑峻法为重,以法治国,民无休时。
儒者曰:“法者,所以止暴也;儒者,所以导德也。
”秦王政不悟,遂使法家之术盛行,儒者之教不行。
此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也。
秦王政之失,更在于不修德政。
其时,诸侯割据,民不聊生。
秦王政虽能吞并诸侯,然未能修德以安民心。
是以诸侯虽灭,民心未定。
此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也。
夫秦之失,在于政刑失当,民心不服,德政不修。
是以秦虽强盛一时,终至二世而亡。
嗟乎!秦之失,可为后世之鉴也。
故曰:秦王政之失,一在于法之过严,二在于民之怨深,三在于土木之劳,四在于儒术之废,五在于德政之不修。
此五者,皆秦之失也。
后世之君,宜鉴秦之失,以防己之失。
若能修德政,以安民心,则国必昌盛;若不能,则国必衰亡。
此古之明训,愿后世之君,勿忘也。
始皇论
始皇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是李白的诗,赞叹秦始皇嬴政的伟大功绩。
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受儒家诋毁之言的蛊惑,普遍认为嬴政行暴政,视人命如草芥,焚书坑儒,罪大无比以致罄竹难书。
我以为这种观点是肤浅的,如果听此一面之词就信以为真,难免以偏慨全。
让我们回归史实,重新认识这位始皇吧。
雄才大略,心怀天下始皇十三岁为秦王,二十岁正式加冕亲理朝政,于十余年间横扫六合,不惑之年一统天下,自号皇帝。
其完成大一统之功已高于三皇五帝。
此后他并未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而是厉兵秣马,开拓疆土,巩固边防。
南征北战使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史;北伐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西服川黔,东降辽东。
其在位期间秦帝国实力举世无双,纵使天纵英才的亚历山大大帝在攻下印度后也未敢挥师东进,可见实力之强。
现代英语中“china”中的”chin”就源自于罗马语的“秦”。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应该得到肯定了。
非为暴君,实为明君不用怀疑,我这个观点是有充分证据的。
首先始皇用人有个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是随秦始皇打天下的良将,信臣在始皇有生之年皆有高官厚禄,良田美宅。
一统之后并为“削刺”——杀戮功臣。
相反,他重赏有功之臣。
如李斯,官拜宰相,位极人臣:至于蒙氏兄弟掌管帝国兵权,秦始皇也未乱生疑心。
反观别的开国之君,如刘邦,朱元璋之流全是“狡兔尽,走狗烹”;好一点的如赵匡胤也搞个“杯酒释兵权”。
何况秦始皇废凌迟,活葬,株连等酷刑,此为明君无疑。
敢于认错,不诛直谏,肚量可纳乾坤攻楚之时,少壮派的李信要求出兵二十万兵破楚,王翦身为老将知其不妥,便直言进谏说八十万兵攻楚也只有五成胜算。
后来李信果然败归请罪,秦始皇不仅没有处罚李信,还为其另择良机立功,又亲自前往王翦居处认错,请得王翦复出,终定楚国。
李信后来被秦始皇派遣攻齐立功,重树威信。
试问,有如此容人肚量的君主,看遍历史又有几位?依法治国,安内攘外,焚坑之事本有疑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修筑长城以御匈奴。
谭伦文言文翻译
谭伦《过秦论》一文,阐述其政治观点,历数秦朝兴衰,以史为鉴,启迪后人。
现将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秦始皇帝,一统天下,扫除六国,废诸侯,置郡县,班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一,天下大治。
然其政刑严酷,赋役繁重,民不堪命。
二世而亡,其故何也?盖因秦法严,民畏之,不敢犯;而秦政酷,民怨之,不愿附。
是以陈涉起于闾巷,而天下从之者如流水。
汉高祖起于布衣,而天下归心者如归市。
故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译文:秦始皇帝,统一天下,扫平六国,废除诸侯,设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天下治理得很好。
然而,其政治刑法严酷,赋税徭役繁重,民众难以承受。
仅仅二世,秦朝就灭亡了,原因是什么呢?大概是因为秦法严厉,民众畏惧,不敢违犯;而秦政酷烈,民众怨恨,不愿归附。
所以陈涉在乡里起事,天下人纷纷响应,如同流水般追随。
汉高祖出身布衣,天下人归心,如同归市一般。
所以说:“秦朝失去了鹿,天下人共同追逐。
”谭伦在文中指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秦法严厉,民众畏惧,不敢违犯;而秦政酷烈,民众怨恨,不愿归附。
这揭示了政治治理中的矛盾,即严法与民心之间的关系。
谭伦认为,治国之道,应以民为本,顺应民心,方能长治久安。
谭伦的《过秦论》一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曾评价谭伦:“子文之论,足以明鉴。
”宋代文学家苏轼亦称:“子文之文,千载不朽。
”可见,谭伦的政治观点和文学才华,为后世所称道。
谭伦的一生,可谓坎坷。
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敢于直言,不畏权贵。
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画卷。
在谭伦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文人,一个敢于担当的历史人物。
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秦废封建》原文及翻译
苏轼《秦废封建》原文及翻译原文: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译文:秦王刚刚吞并天下的时候,丞相王绾等说:“燕国、齐国、楚国之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藩王就无法镇守这些地方,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过秦论》原文和翻译译文
《过秦论》原文和翻译译文《《过秦论》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过秦论》原文和翻译译文《过秦论》原文和翻译贾谊原文: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论秦过文言文翻译
【原文】秦之过,在于二世之暴也。
二世者,胡亥也。
胡亥之暴,甚于始皇。
始皇崩,胡亥立,政出私门,法乱国纪。
故有陈胜、吴广之乱,项羽、刘邦之兴,天下大乱,秦遂亡。
夫胡亥之所以为过,有四焉。
一曰贪,二曰残,三曰弱,四曰乱。
贪者,胡亥之性也。
始皇崩,遗诏令赵高为相,赵高贪财好权,与胡亥合谋,篡改遗诏,废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
胡亥得位,益贪无厌,搜刮民脂民膏,无所不用其极。
残者,胡亥之政也。
胡亥既立,法令滋章,刑罚严酷,民不聊生。
有敢谏者,辄被诛戮,故天下愁怨,思乱久矣。
弱者,胡亥之才也。
胡亥不才,无治国之能,任用赵高,使其专权,国事日非,民不聊生。
是以诸侯并起,豪杰并争,胡亥不能制。
乱者,胡亥之政也。
胡亥在位,朝政腐败,官吏贪污,百姓疾苦。
胡亥又好大喜功,兴师动众,连年征战,民不堪命,国家疲弊。
故曰:秦之过,在于二世之暴也。
胡亥之贪,使民穷;胡亥之残,使民苦;胡亥之弱,使民乱;胡亥之乱,使民亡。
是以秦虽强盛一时,终不能长久。
【翻译】秦朝的过错,在于第二位皇帝胡亥的暴政。
胡亥,即秦二世。
他的暴虐程度超过了他的父亲始皇帝。
始皇帝去世后,胡亥继位,政治权力落入私人之手,法律混乱,国家纲纪不存。
因此,出现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项羽、刘邦的崛起,天下大乱,秦朝最终灭亡。
胡亥之所以有过错,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贪婪,二是残忍,三是软弱,四是混乱。
贪婪是胡亥的本性。
始皇帝去世后,留下遗诏让赵高担任丞相,赵高贪婪,喜好权力,与胡亥合谋,篡改遗诏,废黜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
胡亥登上皇位后,更加贪婪,无所不用其极地搜刮民脂民膏。
残忍是胡亥的政风。
胡亥即位后,法令繁多,刑罚严酷,民不聊生。
有敢直言进谏的人,往往被诛杀,因此天下愁怨,渴望混乱已经很久了。
软弱是胡亥的才能。
胡亥没有治国之才,任用赵高,让他专权,国事日益糟糕,民不聊生。
因此,诸侯并起,豪杰争权,胡亥无法控制局势。
混乱是胡亥的政绩。
胡亥在位期间,朝政腐败,官吏贪污,百姓疾苦。
始皇论原文及翻译
《始皇论》原文及翻译《始皇论》原文及翻译:原文:秦始皇时,赵高有罪,蒙毅按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
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
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邪,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及还,上崩。
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苏子曰:“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使内外相形,以禁奸备乱者,可谓密矣。
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
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
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
虽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圣人之治天下,不恃智以防乱,恃吾无致乱之道耳。
始皇致乱之道,在用赵高。
夫阉尹之祸,如毒药猛兽,未有不裂肝碎首者也。
自书契以来,惟东汉吕强、后唐张承业,二人号称善良。
岂可望一二于千万,以徼必亡之祸哉? 然世主皆甘心而不悔。
如汉桓、灵,唐肃、代,犹不足深怪。
始皇、汉宣皆英主,亦湛于赵高、恭、显之祸。
彼自以为聪明人杰也,奴仆熏腐之余何能为? 及其亡国乱朝,乃与庸主不异。
吾故表而出之,以戒后世人主如始皇、汉宣者。
”或曰:“李斯佐始皇定天下,不可谓不智。
扶苏亲始皇子,秦人戴之久矣,陈胜假其名,犹足以乱天下。
而蒙恬恃重兵在外,使二人不即受诛而复请之,则斯、高无遗类矣。
以斯之智,而不虑此,何哉?”苏子曰“呜呼! 秦之失道,有自来矣。
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殊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
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
何暇复请? 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
及其出亡而无所舍,然后知为法之弊。
夫岂独鞅悔之,秦亦悔之矣。
荆轲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
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二人者,知威令之素行,而臣子不敢复请也。
二人之不敢复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岂料其伪也哉?周公曰:‘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帝王略论译文
帝王略论译文
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帝王略论》译文:
原文: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想当年啊,那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文化方面可差了点意思。
唐太宗和宋太祖呢,在文学才华这块也稍微弱了些。
还有那被称为一
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也就只晓得拿着弓去射大雕。
这些都已经是过去
的事儿啦!要说真正了不起的人物,那还得看咱们现在的人!
你瞧瞧,过去那些有名的帝王,虽说都挺厉害,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那确实牛,可他搞的那些严刑峻法,让老百
姓日子不好过。
汉武帝呢,打匈奴打得挺猛,可后期也弄得国家财政
紧张。
唐太宗倒是个开明的主儿,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开创了贞观
之治,可他也有犯错的时候。
宋太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可他对
武将太提防,搞得宋朝军事力量不太强。
成吉思汗,领着蒙古铁骑到
处打,地盘占了不少,可文化方面确实没啥建树。
咱再回过头来看看现在,时代不一样啦!咱们有各种各样的机会,
能发挥自己的本事。
现在的人,有知识、有想法、有勇气,能创造出
更了不起的成就。
说不定未来的历史书上,写的就是咱们这一代人的
辉煌事迹呢!所以说呀,别老是觉得过去的人多厉害,咱们只要努力,也能成为让后人称赞的风流人物!
出处: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怎么样,我这翻译是不是像咱们平时唠嗑那样,通俗易懂又有点小幽默?希望您能满意!。
读通鉴论秦始皇翻译
读通鉴论秦始皇翻译〖一〗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
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
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
安于其位者习于其道,因而有世及之理,虽愚且暴,犹贤于草野之罔据者。
如是者数千年而安之矣。
疆弱相噬而尽失其故,至于战国,仅存者无几,岂能役九州而听命于此数诸侯王哉?于是分国而为郡县择人以尹之。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
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
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
势相激而理随以易,意者其天乎!阴阳不能偏用,而仁义相资以为亨利,虽圣人其能违哉!选举之不慎而守令残民,世德之不终而诸侯乱纪,两俱有害,而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以苏其困。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横敛繁刑,艾削其民,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则后世生民之祸亦轻矣。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世其位者习其道,法所便也;习其道者任其事,理所宜也。
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人得而习之。
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
圣人之心,于今为烈。
选举不慎,而贼民之吏代作,天地不能任咎,而况圣人!未可为郡县咎也。
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二〗孔鲋藏书,陈余危之。
《苏秦以连横说秦》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原文及翻译译文《《苏秦以连横说秦》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秦以连横说秦》原文及翻译译文《苏秦以连横说秦》原文及翻译战国策原文: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始皇嬴政文言文翻译
始皇政十年,昭王崩,政即位,是为始皇帝。
始皇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之本,重农抑商,兴修水利,拓土开疆,威震四海。
于是,天下诸侯皆臣服于秦,始皇帝遂成一代帝王。
始皇十四年,始皇帝下令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以便利交通,促进交流。
此举使得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财富日益增长。
始皇十七年,始皇帝采纳李斯之议,焚书坑儒,以绝百家争鸣之乱。
此乃千古奇冤,然始皇帝之志,欲一统天下,故不得不行之。
始皇二十年,始皇帝北伐匈奴,南征百越,东夷东胡,西服巴蜀,四海之内,莫不臣服。
始皇帝遂下令修筑万里长城,以固国防,御外敌。
始皇二十五年,始皇帝命蒙恬北击匈奴,大破之,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
又命尉缭南征百越,征服岭南,设南海郡。
自此,秦之版图,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方圆千里,尽归秦土。
始皇二十七年,始皇帝下令修筑阿房宫,规模宏大,壮丽无比。
宫中美女如云,珍宝满室,为后世所传颂。
又下令修筑骊山陵墓,规模宏大,用工百万,耗时数十载,终成千古帝王之陵。
始皇三十四年,始皇帝巡游天下,视察各郡县,安抚百姓。
途中所过之处,无不建亭立碑,以记其功绩。
始皇帝之威,自此震慑四海。
始皇三十六年,始皇帝下令征发天下民工,修筑灵渠,沟通湘江、漓江,便利水路交通。
又下令开凿郑国渠,灌溉关中平原,使秦之农业大增。
始皇三十八年,始皇帝下令修筑驰道,以通天下。
驰道宽五丈,路面平整,车马行驶,如履平地。
自此,天下交通,往来无阻。
始皇四十年,始皇帝下令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
长城之上,烽火台林立,戍卒巡逻,严防外敌入侵。
始皇四十六年,始皇帝下令征发天下民工,修筑秦始皇陵,规模宏大,工程浩大。
陵墓之中,设有宫殿、花园、水渠,宛如人间仙境。
始皇四十八年,始皇帝崩于沙丘宫,享年五十有四。
始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灭六国,统一天下,开创了秦朝八百年的基业。
始皇帝之才,盖世无双,治国之道,刚毅果断。
然其行事,亦多暴政,焚书坑儒,令后世多有诟病。
苏轼《秦始皇帝论》译文
苏轼《秦始皇帝论》译文人类早期,不知道如何制作养生的工具,赤手空拳与禽兽撕扭搏击,争个你死我活,整天惶惶不安,朝不保夕,担心丧命尚且来不及,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欺诈弄巧的事,百姓浑沌无知。
然而圣人觉得这样和禽兽没什么两样,又担忧他们没有办法生存,所以制作器用、农具、弓箭、车船、网具等,非常完备。
使百姓使用便利,珍爱生命,役使万物,身心舒坦,人类才开始能够满足口腹耳目的欲望。
工具好用方便了,机巧欺诈伴随而生,要求实现了,欲望满足了,人变得贪婪起来。
圣人又担心凶残狡诈将难以治理,因此制订礼仪规矩让人心回到初始的状态。
礼,就是用来让人心回归质朴的。
圣人不是不知道伸开两腿坐着、吃饭前不必行礼更符合人的心愿,一定要让人们去遵守没有实际用途做起来又很繁难的礼节,宽衣博带,佩玉穿鞋,就是使人举止舒缓而不鲁莽草率。
上自朝廷,下到平民百姓,人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几乎哪样都是不实用的。
穿衣要绣上华美的图饰,进食使用笾豆簠簋等礼器,耕种使用井田,选拔任用要依靠学校,管理百姓要分封诸候,婚丧嫁娶每件事情都有规矩仪式,对鬼神表示恭敬,对四时表示重视,用这些仪节让百姓珍视自己而不轻易做坏事。
所以说:顺乎人的心愿的礼节,不是礼节中最好、最高的。
所以周公、孔子才在举止进退这些细小的礼节上格外用心,反复申说使不废弃,世俗认为这些繁冗无用的东西,恰恰是圣人最看重的关键所在。
从五帝到夏商周三代,这些礼节传承不绝,不敢废弃,到了秦统一天下,始皇帝凭着欺诈和武力兼并诸侯,以为自己智慧权术有余,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不懂得使用这种方法。
于是废弃分封制,破坏井田制,治理天下的手段,都采用最便捷最有效的,而不把没有礼节视为耻辱,破坏圣人制定的礼节规距,却把武力拿出来炫耀于天下。
所以,从秦开始,世人只懂得如何救生避死,而把礼看成是没用的多余的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他们看来,人活着是不必讲究什么礼节的。
如果人活着不讲究仁义礼节,那么只要能救生避死,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
苏轼决壅弊文言文翻译
苏轼决壅弊文言文翻译苏轼决壅弊文言文翻译苏轼二十六岁那年,朝廷向全国征选政见策论。
策论是一种政见性的论文。
他曾一气给仁宗皇帝上过二十五篇策论,纵论天下。
《决壅弊》是其中颇具深意的一篇。
下面是关于苏轼决壅弊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原文】所贵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
此尧舜之盛也。
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今夫一人之身,有一心两手而已,疾痛苛痒,动于百体之中,虽其甚微不足以为患,而手随至。
夫手之至,岂其一一而听之心哉?心之所以素爱其身者深,而手之所以亲听于心者熟,是故不待使令而卒然以自至。
圣人之治天下,亦如此而已。
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
天子之贵,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
今也不然。
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
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
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
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
以待请属,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
昔者汉、唐之弊,患法不明,而用之不密,使吏得以空虚无据之法而绳天下,故小人以无法为奸。
今也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所欲排者,有小不如法,而可指以为瑕;所欲与者,虽有所乖戾,而可借法以为解。
故小人以法为奸。
今天下所为多事者,岂事之诚多耶?吏欲有所鬻而未得,则新故相仍,纷然而不决,此王化之所以壅遏而不行也。
昔桓、文之霸,百官承职,不待教令而办。
四方之宾至,不求有司。
王猛之治秦,事至纤悉,莫不尽举,而人不以为烦。
盖史之所记:麻思还冀州,请于猛,猛曰:“速装,行矣。
”至暮而符下,及出关,郡县皆已被符。
其令行禁止,而无留事者,至于纤悉,莫不皆然。
苻坚以戎狄之种,至为霸王,兵强国富,垂及升平者,猛之所为,固宜其然也。
杜牧《阿房宫赋》苏轼《始皇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橡,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乙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余,而禹、汤、文、武之不知出此也。
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
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
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求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
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鸣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而其后始有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小篆者。
至秦而更以隶,其后日以变革,贵于速成,而从其易。
又创为纸,以易简策。
是以天下簿书符檄,繁多委压,而吏不能究,奸人有以措其手足。
如使今世而尚用古之篆书简策,则虽欲繁多,其势无由。
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伪之端也。
嗟乎!秦既不可及矣。
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
悲夫!(节选自苏轼《始皇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是一项是( )(3分)A.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鸣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B.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鸣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C.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荀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D.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荀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锱铢”,一两的四分之一为锱,二十四分之一为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秦始皇帝论》译文
人类早期,不知道如何制作养生的工具,赤手空拳与禽兽撕扭搏击,争个你死我活,整天惶惶不安,朝不保夕,担心丧命尚且来不及,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欺诈弄巧的事,百姓浑沌无知。
然而圣人觉得这样和禽兽没什么两样,又担忧他们没有办法生存,所以制作器用、农具、弓箭、车船、网具等,非常完备。
使百姓使用便利,珍爱生命,役使万物,身心舒坦,人类才开始能够满足口腹耳目的欲望。
工具好用方便了,机巧欺诈伴随而生,要求实现了,欲望满足了,人变得贪婪起来。
圣人又担心凶残狡诈将难以治理,因此制订礼仪规矩让人心回到初始的状态。
礼,就是用来让人心回归质朴的。
圣人不是不知道伸开两腿坐着、吃饭前不必行礼更符合人的心愿,一定要让人们去遵守没有实际用途做起来又很繁难的礼节,宽衣博带,佩玉穿鞋,就是使人举止舒缓而不鲁莽草率。
上自朝廷,下到平民百姓,人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几乎哪样都是不实用的。
穿衣要绣
上华美的图饰,进食使用笾豆簠簋等礼器,耕种使用井田,选拔任用要依靠学校,管理百姓要分封诸候,婚丧嫁娶每件事情都有规矩仪式,对鬼神表示恭敬,对四时表示重视,用这些仪节让百姓珍视自己而不轻易做坏事。
所以说:顺乎人的心愿的礼节,不是礼节中最好、最高的。
所以周公、孔子才在举止进退这些细小的礼节上格外用心,反复申说使不废弃,世俗认为这些繁冗无用的东西,恰恰是圣人最看重的关键所在。
从五帝到夏商周三代,这些礼节传承不绝,不敢废弃,到了秦统一天下,始皇帝凭着欺诈和武力兼并诸侯,以为自己智慧权术有余,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不懂得使用这种方法。
于是废弃分封制,破坏井田制,治理天下的手段,都采用最便捷最有效的,而不把没有礼节视为耻辱,破坏圣人制定的礼节规距,却把武力拿出来炫耀于天下。
所以,从秦开始,世人只懂得如何救生避死,而把礼看成是没用的多余的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他们看来,人活着是不必讲究什么礼节的。
如果人活着不讲究仁义礼节,那么只要能救生避死,什么
事都可以做得出来。
唉!这就是秦留下的祸患,延续至今也没有平息停止啊!
从前刚刚出现文书契约的时候,用科斗文字书写,而后才有标准的描摹的字迹,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篆和小篆。
到了秦代改用隶书,之后又一改再改,只求快速便捷,采用简便容易的。
又创造了纸张取代竹制的简策。
所以世上的公文,繁多累积,官吏们无暇应付,给了坏人做坏事的机会。
如果今天仍用古时候的篆字和竹制的简策,那么即使想要文书繁多累积,也是做不到的。
由此看来,所有让天下人便捷的东西,都是产生欺瞒的根源。
唉!改变秦的做法已来不及了。
后世的统治者想管理天下,如果也只图便捷快速,就是引导百姓一天比一天学会欺诈,可悲呀!
(田连胜译于2012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