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知识点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配套课件:2.5 苏轼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

高二语文配套课件:2.5 苏轼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

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7)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记·晨读晨练
4.一词多义
第5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动词,说 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 . 沙湖道 中遇雨: 名词,道路 . (1)道 : 名词,学说 于是废先王之道 . 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 .
,樯橹灰飞烟灭: jiān,名词,之间 谈笑间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jiàn,副词,间或,偶尔 .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jiàn,副词,暗中,偷偷地 (4)间又间 . 焉: jiàn,动词,置身其间,参与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行: jiàn,动词,抄小路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 .
导记·晨读晨练
第5课
2.写作背景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写。 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 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因见景顿生种种联想, 借往事抒发感慨。 《定风波》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 谪居黄州已第三年。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 沙湖,予买田其间(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因往 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词来。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导记·晨读晨练
第5课

贬到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惠州一绝》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苏轼词两首解析

苏轼词两首解析

苏轼词解析苏轼词两首解析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知识点苏轼词两首下面是苏轼的两首词《定风波》和《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中的课文,那么在苏轼的这两首词中,我们应该掌握哪些要点呢,下面为同学们总结了这两首词的重要知识点,同时还有一些练习题供同学们练习。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 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

(4分)(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分)答:⑴所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

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

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

(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

)⑵(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

(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

(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

第5课苏轼词两首复习总结

第5课苏轼词两首复习总结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4
词方面: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合 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有怀古、咏史、 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 抒写等等,奔放热情,豪迈旷达。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 古》《水调歌头·中秋》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4
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 “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 《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苏轼注 重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 补之为其门下。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4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篇名句时要注意领悟其含意, 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同 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4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必修4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4
第五课 苏轼词两首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4
1 经典晨读
2 高考导航
5 课堂互动
3 学习目标
6 课后强化作业
4 课前预习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必修4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轼词的特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轼词的特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的特点一、“以诗为词”:形成豪放雅词苏轼豪放词既然在题材、结构、情调、形象、内涵诸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窠臼,也就必然引发对词的形式自身的革新。

这方面,通常被学者们评为“以诗为词”。

题材的开拓,正指示了由婉约而豪放,由“俗”而“雅”的方向。

二、以我观照万物:人物形象的豪放雅格苏轼词中的主人公形象和角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就形象而言,苏轼之前的词作中,大多是柔肠百曲之士,千娇百媚之态。

多为女性形象:花间及晏欧文人词一派多是上层女性形象,柳永笔下则多为沦落风尘的女性,而男主人公也多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情郎。

而在苏轼的豪放词作里,则或是“聊发少年狂”的“老夫”,“亲射虎”的“孙郎”,“欲乘风归去”的酒徒,“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豪杰等等。

不仅如此,从词人抒情的角度来看,苏轼更进一步把自我推向了词这一艺术舞台的前台。

花间词人如同情窦未开的少女,隐在薄薄的幕帷里,显示着含蓄的少女魅力,柳永则如放荡的少妇,向你展示她美妙的胴体。

故前贤说,花间妙在“不尽”,而柳永妙在“尽”,但他们“尽”也好,“不尽”也好,词人都如同导演一样,只在幕后;或如同高妙的皮影大师,在台底操作着他们的美人表演。

而苏轼则既是导演,又是主人公,他把自己直接推向前台,特别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世人坦露无遗。

从前文所举的四例来看,两例是词人自我,两例是以古人象征自我。

还可以举出几十句表现自我的词句: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蝶恋花》)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永遇乐》)我是世间闲客,此间行。

(《南歌子》)但令人饱我愁无。

(《浣溪沙》)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水龙吟》)不仅以我写我,以他人写我,还以天地万物写我。

以“我”之目光观照万物,则万物莫不着我的性情。

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寄参廖子》)。

潮卷潮落,本为自然,东坡眼中,皆因“情”字不同,因而会发出“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的痴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文解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文解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文解读】《苏轼词两首》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是两首不同类型的作品,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江①东去,浪淘②尽,千古③风流人物④。

(广无际涯的江流,裹沙带泥,浩浩荡荡朝东流去,千百年来,大浪淘沙, __长河吞吐了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①大江:长江。

②淘:冲洗。

③千古:遥远的古代。

④风流人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起头二句,即景抒情,词人登高眺远,抒发他面对长江的感受。

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流芳百世的历史豪杰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作者采取江山与人物合写的方法,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 __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椽。

]故垒①西边,人道是,三国②周郎③赤壁④。

(西边那座古时的营垒,人们指点说: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①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的遗迹。

②三国:从公元220年到265年存在过的魏、蜀、吴。

③周郎:即周瑜,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

二十四岁时出任孙策的中郎将,军中皆呼之为“周郎”。

④赤壁:苏轼所游的赤壁,是黄州,即今湖北黄冈县城外之赤鼻矶,而周瑜败曹操的地点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县东北。

)[这几句破题,由大江引出赤壁,点明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由千古风流人物引出周郎,借怀古以抒慨。

“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表示不过传闻而已。

“赤壁”而冠以“三国周郎”,为的是突出其历史意义,并为下面写周瑜先伏一笔。

]乱石①穿空,惊涛②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陡峭尖锐的石壁直插云霄,惊天骇地的巨浪搏击着江岸,滚滚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汹涌澎湃的雪浪。

①石:石壁。

②惊涛:怒涛、巨浪。

③千堆雪:无数的浪花。

)[这三句正面描摹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

“乱石”句形容山之奇峭高峻;“惊涛”两句形容水之汹涌澎湃。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结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结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

【结】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一、学习探究1.《赤壁怀古》上片是怎样展开景物描写的?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

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们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接着就来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然后用慨叹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这样的景物描写,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

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3.《赤壁怀古》下片是如何描写周瑜这一形象的?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

“小乔初嫁了”,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周瑜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

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5.下阕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有人说,《赤壁怀古》的结尾抒情含有消极成分,与豪壮情调不合,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感的双重色彩。

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之《定风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之《定风波》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
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处处是家

❖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 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 处是吾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安是家
词的主旨
❖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 中的小事,写出了词人当时的感受。 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 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特 殊的审美风格。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 遂晴”一句,这是眼前 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 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 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 政治上的晴雨不定。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 一切都归于平静。 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 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 小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词的由来。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 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
读出情感
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应该怎样读?
读出情感
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啸xiào
芒máng鞋
料峭qiào
一蓑suō 烟雨
萧瑟sè
理解小序
❖ 在某个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 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 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个个埋怨连连, 怪天公不作美,这时游玩的兴趣全 无,可是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不 一会儿天放晴了,所以写下了这首 词。

【推荐下载】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苏轼词两首

【推荐下载】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苏轼词两首

[键入文字]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苏轼词两首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准备了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生平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应举时期。

二、从入仕到贬谪。

三、从谪居到再起。

四、远谪惠儋时期。


 苏轼的一生三次在朝,时间都很短,三次到外地做官,共十九年;两次谪居,共十二年,
 历尽升沉。

他前后两次受到新党打击,中间又受到旧党派斥,耿直敢言使他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由于他仕途坎坷,倍尝了人世艰苦,包揽了祖国山川,广泛地接触了人民,因此他创作大量的优秀作品。

今存《东坡七集》,包括诗、词、文共一百一十卷。


 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兼容并包,宏博复杂。

他为人重操守,不以时迁,毁誉不计;一生热爱学问事业,中心乐之,自进不已。

他能做到随缘自适,知足常乐;处逆境而不颓唐,处顺境而不淫逸。

他有治世济民的政治抱负,但在北宋昏暗政治斗争中成了牺牲品。

苏轼的一生,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一幕悲剧。

1。

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预)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预)新人教版必修4

【预】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姓名苏轼字号籍贯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朝代北宋荣誉成就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生平简介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他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主要作品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题西林壁》等词:《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二、文本知识1.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

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

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

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

苏轼是被告。

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

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

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

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

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

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苏轼词二首》语文高考文言知识积累与复习讲解

《苏轼词二首》语文高考文言知识积累与复习讲解

苏轼词两首一、文学常识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他们不仅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欢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如题,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豪放词境界宏大,气势恢宏,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词作豪放大气。

豪放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词语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豪放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榜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得人。

俞文豹在《吹剑录》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典故形象地说出了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从此“大江东去”成了豪放词的代表句子。

周瑜周瑜(175-210),男,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称。

周瑜精通军事,又善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诗人、画家、书法家,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赤壁赋》《石钟山记》《超然台记》等。

诗歌方面:现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词方面:开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他的词有怀古、咏诗、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等,奔放热情、豪迈旷达。

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K12学习】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知识点人教版

【K12学习】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知识点人教版

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知识点人教版【原文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

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

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

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5苏轼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5苏轼词两首(附答案)
(1)道 王道之始也(名词,方法,途径)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故国神游(形容词,旧的) 已而遂晴,故作此(连词,因此)
(2)故 以故荆轲逐秦王(名词,原因) 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一蓑烟雨任平生(动词,任凭) 恐不任我意(动词,听任) (3)任 简能而任之(动词,使用) 王甚任之(动词,相信) 山头斜照却相迎(连词,表转折)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副词,回头) (4)却 却坐促弦弦转急(动词,退回) 却匈奴七百余里(动词,使……退回)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何妨吟啸且徐行(连词,表并列)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连词,表递进) (5)且 不出,火且尽(副词,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4.辨活用
(1)大江东.去(“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2)樯橹灰.飞烟.灭(“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3)已而遂晴.(“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放晴)Leabharlann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熙宁年间历任杭州通判、密州 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在文学上,他力主创新,开豪放一派; 在政治上,他比较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新政。因作诗得罪朝廷,被 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 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周瑜形象的?在众多的人物中,为什么单 单追慕周瑜?
写周瑜的角度 追慕周瑜的原因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小乔”句写婚姻,年少英俊,奋发有为。②“羽扇”句 写服饰,风度闲雅,从容不迫。③“谈笑”句写神态,胸有成竹,指挥若 定。原因是周瑜年少有为,人生得意,而作者壮志未酬、贬官黄州, 两鬓斑白、无所建树。在对比反衬中凸显“人生如梦”的感慨。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讲义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讲义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宋嘉祐二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

出狱后贬黄州。

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

直到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作品《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评价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词派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

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二)人物轶事东坡赤壁苏轼被赦免后,遭贬至黄州。

靠朋友资助住在东坡上的一间茅屋里(“东坡居士”有此而来),这时的苏轼有了大量清闲时间,就到处题赋游玩,大量绝世名词如《临江仙》《卜算子》等等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出来的。

其在游黄州赤壁时所写《念奴娇》更成了千古名篇。

不过苏轼虽然博学多才,但在地理上却犯了致命错误,三国赤壁在武汉上游,而黄州赤壁在武汉下游,此赤壁非彼赤壁。

不过将错就错,苏轼题词的这个赤壁现在就被称为东坡赤壁。

(一)背景链接1.《念奴娇赤壁怀古》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

他经常到赤鼻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

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2.《定风波》《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黄州已整整两年了。

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困窘,但他很坦然乐观,对人生路途中的沉浮有了深刻的领悟,并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

那年春天他到黄州城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

新人教版课件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解析

新人教版课件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解析

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
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
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
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 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 于此时。
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 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 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 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 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 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 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 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苏轼不仅对儒、释(佛)、道三种 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 是相通的,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 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政治人格: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 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入仕后奋 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 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 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 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 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③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 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④这些环境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 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 来渲染磅礴宏伟气势、衬托人物的英雄气 概。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 “雄奇险峻,雄浑壮阔”。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 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 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 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 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 所作为。
坎坷人生: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 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 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 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 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 生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知识点归纳

⼈教版⾼中语⽂必修四《苏轼词两⾸》知识点归纳 苏轼的词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举⾜轻重的地位,也是⾼中语⽂课本的重点内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教版⾼中语⽂必修四《苏轼词两⾸》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苏轼词两⾸》重点语句 1、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

古代的堡垒;旧堡垒。

唐刘禹锡《西塞⼭怀古》诗:“今逢四海为家⽇,故垒萧萧芦荻秋。

” 2、⼈⽣如梦,⼀樽还酹江⽉。

将酒倒在地上,表⽰祭奠或⽴誓。

酹⽽哭者。

——《明史》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①犹呼啸;呼叫。

汉李陵《答苏武书》:“夜不能寐,侧⽿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羣,边声四起。

” ②悲叹;哀号。

《太平御览》卷四⼋六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乐安县故市经荒乱,⼈民饿死,枯骸填地,每⾄天阴将⾬,輒闻吟啸呻叹,声聒於⽿。

” ③⾼声吟唱;吟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学》:“ 桓⽞尝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誄。

’因吟啸良久,随⽽下笔,⼀坐之间,誄以之成。

”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斜照却相迎。

①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寒冷、尖利。

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寒风料峭透冰绡,⾹炉懒去烧。

” ②来回摆动的状貌。

唐陆龟蒙《记事》诗:“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 ⾼中语⽂《苏轼词两⾸》重点内容 苏轼的《念奴娇·⾚壁怀古》,作为北宋豪放词的代表,流传近千年。

这⾸词获得如此⾼的地位,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因素。

其中烘托之法的巧妙运⽤也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之⼀。

⾯对⾚壁,词⼈遥想往昔,这⾥曾是三国⾚壁⼤战的古战场,⽽这场战争的关键⼈物——东吴统帅周瑜,让词⼈追慕不已。

词作不是直接怀念古⼈,感慨⾃⾝,⽽是运⽤了烘托之法,曲尽其妙。

为了引出⾚壁古战场,先从眼前的长江着眼,⽤长江作⾚壁的陪衬。

但作者笔下的长江⼜不是⾃然的⼤江,⽽是历史的象征。

长江之⽔淘⾦了千古风流⼈物,也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辉煌业绩。

《苏轼词两首》基础字词梳理-完整版PPT课件

《苏轼词两首》基础字词梳理-完整版PPT课件
《苏轼词两首》 基础字词梳理
1 读准字音 2 词语解释 3 名句默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读准字音
1.浪淘.尽( táo ) 3.樯.橹.( qiánɡ lǔ ) 5.酹.江月( lèi ) 7.料峭.( qiào ) 9.萧.瑟.( iāo sè )
2.纶.巾( ɡuān ) 4.公瑾.( jǐn ) 6.吟.啸.( yín iào ) 8.蓑.衣( suō )
三、名句默写 1.大江东去,__浪__淘__尽___,___千__古__风__流__人__物___。 2.乱石穿空,_惊__涛__拍__岸__,卷起千堆雪。__江__山__如__画__,一 时多少豪杰。 3.羽扇纶巾,谈笑间,_樯__橹__灰__飞__烟__灭__。 4.人生如梦,_一__尊__还__酹__江__月__。 5.莫听穿林打叶声,_何__妨__吟__啸__且__徐__行__。 6.__竹__杖__芒__鞋__轻__胜__马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也__无__风__雨__也__无__晴__。
退出
二、词语解释 1.风流 _____杰__出_的 2.故垒 ___古__时__军__队__营__垒__的__遗_ 迹 3.乱石穿空 ____陡__峭__不__平__的__石__壁__插__入__天_ 空 4.羽扇纶巾 ___手__持__羽__扇__,__头__戴__纶__巾__。__这__是__儒__者__的__装___ _束__,__形__容__周__瑜__有__儒__将__风__度__ 5.樯橹 _____这__里__代__指__曹__操__的__水军 6.华发 ______白_发
7.多情 ____多__愁__善_ 感 8.何妨 ____不__妨 9.吟啸 ____吟__咏__长_啸 10.一蓑烟雨任平生 ___披__着__蓑__衣__,__顶__着__风__雨__,__已__饱__尝_ 风 __雨__此__处__含__有__“__人__间__风__雨__”__之__意__,__故__处__之__泰__然____ 11.料峭 ____微__微__寒_ 冷 12.萧瑟 _____风__吹__雨__落__的__声_ 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两首

题目解读
▪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 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 字;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调宜于 抒写豪迈感情。
▪ 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 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 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整体感知
▪ 请具体说下,哪些句子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怀古片段分析
▪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小组 讨论)
▪ 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侧面衬托) ▪ 雄姿英发——英俊潇洒 ▪ 羽扇纶巾——儒雅斯文 ▪ 谈笑间——作战指挥若定 ▪ 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
苏轼内心解读
建功年龄 职务 际遇
外貌 人生
周瑜 34岁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英俊儒雅 幸福美满
教学目标
▪ 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提高古诗 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 酬的情怀
▪ 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 人生的态度
知识积累
▪ 生平: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 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 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就个 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 国古代第一全才”。
苏轼 47岁 团练副使(虚职)
功业未成 早生华发 屡遭不幸
怀古伤今
▪ 采用映衬的写作手法。周瑜的“雄姿英发” 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 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5 苏轼词两首-要点梳理

5 苏轼词两首-要点梳理

5 苏轼词两首【基础须知】1.字词正音纶(ɡuān)巾酹(lèi)江月樯(qiáng)橹2.字词释义(1)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

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手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

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

(2)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3)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3.词的常识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起源于民间,兴于隋唐,盛于宋。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为词调或词牌。

其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两首词均为双调。

词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重点梳理】1.这首词写作的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2.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感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3.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知识点人教版
【原文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

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

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

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

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
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
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字词:
1、大江:长江。

(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

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5、雪:比喻浪花。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与大乔合称“二乔”。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guān)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

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

现在人教是用强虏。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12、华(huā)发:花白的头发。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如苏教版)
14、酹(lèi):(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练习题:
(1)“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2)词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
(1)拟人。

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喜悦之情。

(2)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

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

性格:表现出了词人胸怀旷达、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