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精选合集)
《水浒传》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精选合集)第一篇:《水浒传》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水浒传》班级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一.趣味导语:《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108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相信大家一读就会喜欢。
快快走进108位英雄吧!二.趣味问答1.人名接龙。
《水浒传》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塑造的108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大家看完了《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形象想必已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人名接龙,除了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名字外,还需报出此人的江湖名号以及在108位中的座次,不得重复。
(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人名接龙,若出现差错,师生及时更正。
)2.目录填空。
在章回小说中,目录往往概括了本回故事的主要内容。
要想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把目录连起来读读就行了。
因而,在章回小说中,目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看谁记住的目录又多又准!(学生随机抽取目录签,将目录补充完整。
同学评议,更正。
)二、重现故事在《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生动,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鲁达拳打镇关西,林冲雪夜上梁山,景阳冈武松打虎等。
提起故事,同学们就会兴奋不已。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讲述一个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并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参加班级交流。
(课件出示目录,以供学生选择,提示相关内容。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评议,补充。
三、点评人物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
虽然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可谓“千人千面”。
让我们拿起笔,也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做一番评论。
(1)学习范例。
宋江,人唤“及时雨”。
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
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其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使用分析、探究法,促进对经典作品的交流与共享,发展听读说写的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提高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形成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敬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设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XXX起义的故事。
它结合了史书、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并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
小说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结局充满着悲剧气氛,把作品“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思想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去认真地阅读名著。
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徜徉于古典文学的海洋。
三、简要介绍《水浒传》其中一故事武松打虎》是学生最熟悉的故事,也是最喜欢读的故事。
因此,选择这一故事情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去读懂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细节,认识人物形象特点。
课前准备:1、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3、准备《水浒传》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作为中国人,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文化,在世界上很有名。
每个朝代都有在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而四大名著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你们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吗?学生:《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水浒传》荐读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荐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水浒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时代。
2. 阅读和分析《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和人物形象。
3. 探讨《水浒传》的价值观和主题。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分析教师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水浒传》的文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浒传》中的问题和主题,并展开思考和交流。
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扩展材料,以加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内容讲解:讲解《水浒传》的剧情梗概和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中的一个主题或问题,并展示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1. 复导入:回顾上节课的讨论结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一段经典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课堂讲授:讲解《水浒传》中涉及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
第三课时1. 复导入:通过课堂问答或小测验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
2. 写作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角色,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小组成员,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和思考。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六、教学资源1. 《水浒传》的教材和相关辅导资料。
2. 扩展阅读材料,如相关专业书籍或文学评论。
3.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范文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和历史背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3)掌握一定的文学分析能力,能够分析小说中的情节、构思和表达手法;4)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课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3)小说中的文学表现手法2.2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方法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1)讲授阶段通过讲述《水浒传》中各个章节的情节,让学生了解这本经典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情节,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吸收能力得到提高。
2)讨论阶段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讨论,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与其它人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小组合作在小组内,学生们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表现手法,通过相互交流、讨论,为阅读《水浒传》加深更为具体的感受。
第三部分: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课程也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
1)教师讲授教师讲授是授课的常见方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授课中讲授清晰、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形成直观的认识。
2)课外阅读在教学中,课外阅读是必备的手段。
除了阅读《水浒传》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形成多元化阅读方式。
3)讨论分析通过小组、班级的讨论,让学生在接触到《水浒传》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和思考能力。
4)多媒体教学以图文、音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观看文章的同时感知融合更全面一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塑造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文学表达手法。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的:1、读《水浒传》,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交流,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3、《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肖像卡片教学设计: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我们曾学过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3、小结:曾经,我们学完《景阳冈》,班里掀起了“水浒热”。
现在,大家基本读完这本书了,《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
现在再次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典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甚至你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就从广播,或者从爷爷那里听过这个故事,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2、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谈谈《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齐读书名与作者三、简介作者施耐庵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多少呢?2、简介施耐庵。
3、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四、通过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体会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
喜欢看这本书吗?那么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呢?师生交流作品艺术特色:1、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2、描写形象鲜明,动作、语言、神态细致,刻画入微。
师精选其中精彩片段,如《景阳冈》打虎片段,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
引导学生积累背诵。
五、说一说:同学们,武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展示108位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
九年级上册名著《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
逼上梁山——林冲的悲剧人生——《水浒传》阅读指导【阅读指导目标】:1.交流阅读方法及感受,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促进个性化阅读与合作型阅读的融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人物形象。
【指导重点难点】:1.指导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人物形象。
【指导流程】:(课前准备:学生看《水浒传》,侧重看林冲的故事。
人手一本《水浒传》带进课堂。
)(课前:幻灯片1:呈现《水浒传》众多人物图像,轻声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首曲《好汉歌》)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作家郑渊洁也曾对小读者说:“我就在书中等你!”真的,阅读作品就是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书中人物的心灵约会。
(板书:读作品)前不久,我们通过《林冲棒打洪教头》约会了林冲,那时我们就特钦佩梁山英雄武艺高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了。
今天,让我们把视角放大到名著《水浒传》,来享受阅读,再约林冲。
(幻灯片2:呈现本课课题)二、指导略读,了解故事情节1.大家读《水浒传》,采用了哪些阅读方法来初步了解林冲?——读目录(读什么)——选读(怎么读)(板书:选读)2.大家读了林冲的哪些故事?请简言概括。
(板书:读情节)(幻灯片3、4:林冲的故事情节)3.这么多故事,同学们是怎么读的呀?(板书:略读精读)三、指导精读,品析人物形象导入语:大家在阅读方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特别欣赏你们略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重点突出。
那下面我们交流一下阅读的收获好吗?(一)辨析人物形象1.林冲这个人,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又太懦弱。
你读林冲的故事,作何评价?(板书:读人物)学生活动: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代表辩论。
辩论注意点:先亮观点,后讲依据。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师:同学们各执己见,都有理有据。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3.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认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思想内涵:通过深入阅读,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运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
3. 第三课时:讲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第四课时:深入探讨《水浒传》的思想内涵,领会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阅读及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的相关章节,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案例分析:教师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预设目标:1、通过阅读《水浒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水浒传》。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
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
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好汉歌》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水浒传》,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水浒传》?书主要内容是什么?《水浒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贯穿全书1、指导精读《三打祝家庄》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 交流描写三次攻打祝家庄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 交流描写“三打”的句子。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
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水浒传》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拓展延伸1、讨论:书中的人物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结合理解宋江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水浒传》不同的解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前言本篇教学设计旨在提供关于如何教授初中学生《水浒传》这本名著的指导。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水浒传》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熟悉《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理解《水浒传》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与导入(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于该名著的兴趣;- 分享《水浒传》的名著地位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着重强调梁山泊起义、英雄好汉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解释《水浒传》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后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学方法与活动(30分钟)- 分发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与《水浒传》相关的课文,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水浒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视情况选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个人写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水浒传》的世界。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表现,回顾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所表达的价值观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展望后续的课程安排,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水浒传》。
四、教学评估方法-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根据学生的写作作业和口头答辩等形式评估他们对于《水浒传》中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参考资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相关课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资料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等。
《水浒传》阅读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案
《水浒传》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楚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一、歌曲激趣,导入文本。
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潮澎湃,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 岁中秀才,29 岁中举人,35 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道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推荐理由:《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先写个人复仇和小股暴动,最后发展成规模好大的农民起义,解释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本书着重塑造了一些如宋江、林冲、武松等聚集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形象。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前言和目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主要内容。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水浒传》的插图或者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施耐庵和《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3.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人物的行为和言语。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对话手法等。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对话手法和对话风格。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手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目标-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 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基础知识介绍- 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出版背景和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文学价值和影响2. 阅读指导- 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与历史背景进行对比- 提供阅读技巧,如如何理解复杂的古文语言和推理小说中的线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3. 情节解读- 选取小说中的几个重要情节,进行详细解读和讨论- 分析情节中的角色动机、冲突和发展,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4. 人物分析- 选取小说中的几个典型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能力5. 小组讨论和演绎-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提供不同情景和问题,让学生通过演绎和讨论来深化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教学评估- 全程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结合小组讨论和演绎的成果,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参考资源- 《水浒传》全文阅读指导书- 相关历史资料、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水浒传》相关影视作品和音频资源以上是《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部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1. 课程背景《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描绘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阅读《水浒传》,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同时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创作特点。
2.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重点故事情节及其社会意义。
4. 阅读策略和方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梁山好汉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4.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选段,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形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4.3 分享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
2. 各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提炼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4 分析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封建社会的黑暗、官逼民反等。
2.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5 拓展延伸1. 教师推荐与《水浒传》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古典文学名著、相关研究文章等。
2. 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加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鉴赏。
4.6 总结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填写课后阅读反馈表,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后阅读笔记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XXX《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指导,让学生深刻感知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刻画出来的。
3.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导读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欲望。
教学重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纸条。
2.《水浒传》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浏览全书,复述水浒故事。
(使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故事)2.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片段的引导研究,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3.回读全书,了解艺术特征。
(整体了解《水浒传》撒布至今的缘故原由)4.研究英雄,拥有英雄气概。
(《水浒传》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赞扬了梁山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共性即“义”,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见义勇为的风尚是一致的。
通过阅读,教育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见义勇为。
)教学重点:1.浏览全书,复述水浒故事。
2.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回读全书,了解艺术特色。
2.进修英雄,具有英雄气概。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乐趣同学们,听过“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这样的说法吗?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水浒传》不但流传至今,且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上《水浒传》探索之旅,导入新课(激趣法)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作品内容你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吗?产生的年代吗?你知道《水浒传》写的是什么内容吗?你知道《水浒传》的主题吗?学生介绍,投影补充相干知识介绍。
简介《水浒传》(提问法、点评法)三、泛读全书,复述水浒故事。
让学生展现自己准备的故事,凸起主要人物,并通过练检查牢固。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说的珍品英雄的赞歌——《水浒传》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水浒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对典型人物、片段的分析,让学生产生对《水浒传》产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深入阅读,自发探究作品的艺术性。
教学重点:1.抓住人物形象、细节,体会故事情节。
2.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分钟)1、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二、《水浒传》概说(3分钟)《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他大约是元末明初人,籍贯可能是现江苏省泰州市辖下的兴化,在盐城大丰一带也曾陆续发现过一批有关施耐庵的文物史料。
《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施耐庵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写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
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
三、水浒人物纵横谈(4分钟)《水浒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无疑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
作者以其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了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这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水浒传》的一大特点,就是人物众多,而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说说梁山上都有哪些好汉?(如果可以说出绰号就更好了)。
(学生交流、回答)四、精彩故事我来讲。
(13分钟)1.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水浒传》,对书的英雄的豪侠仗义的性格经久不忘,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记忆犹新。
《水浒传》阅读指导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品,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2、通过观察封面、听老师讲述简要的故事情节,了解这本书的人物、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诵读经典语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启发结合句子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走进作品背景二、师生交流,走进作者三、作品内容四、艺术成就五、经典故事回顾六、走进人物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2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4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5天勇星大刀关胜 6天雄星豹子头林冲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 8天威星双鞭呼延灼9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10天贵星小旋风柴进11天富星扑天雕李应 12天满星美髯公朱仝13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14天伤星行者武松15天立星双抢将董平 16天捷星没羽箭张清17天暗星青面兽杨志 18天佑星金枪手徐宁19天空星急先锋索超 20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21天异星赤发鬼刘唐 22天杀星黑旋风李逵23天微星九纹龙史进 24天究星没遮拦穆弘25天退星插翅虎雷横 26天寿星混江龙李俊27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 28天平星船火儿张横29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30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31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 32天牢星病关索扬雄33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 34天暴星两头蛇解珍35天哭星双尾蝎解宝 36天巧星浪子燕青学生根据简介,说说故事中的人物:五、课堂小结,课堂延伸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大致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其实在这本书上,还会带给我们很多很多不同的情感体验,接下去的一周时间,让我们好好跟随作者了解书中人物。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水浒传》的基本背景和故事情节- 掌握《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探讨《水浒传》中的人性问题和社会反映-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思维二、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水浒传》的背景介绍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水浒传》的影视作品和相关题材,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解释《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分析:分析《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第二课时:《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1. 复: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水浒传》的基本情节。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讨论其性格特点和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3. 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其选择的人物,其他小组进行观点交流和讨论。
第三课时:《水浒传》中的人性问题和社会反映1. 引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涉及人性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章节,如悲天悯人、劫富济贫等。
2. 分析讨论:带领学生分析这些章节中所展现的人性问题和社会反映,引导学生思考和对比现实社会。
第四课时:阅读技巧与思考1. 研究阅读技巧:介绍一些阅读《水浒传》的技巧和方法,如角色分析、细节把握、意象理解等。
2. 练与讨论:给学生发放《水浒传》的片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然后进行讨论和互相研究。
三、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展示等。
2. 讨论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和对教师指导的回应,评估其对《水浒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阅读练评估:对学生在阅读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技巧运用和思考深度。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水浒传》文本及相关解读资料- 影视作品片段和相关图片、视频资源- 分组讨论和展示的辅助材料- 阅读技巧和思考的指导文档及练题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金瓶梅英雄传奇类的经典作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人物简介。
2. 作品的故事情节及特点。
3. 人物形象分析:宋江、武松、林冲等。
4. 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及故事情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4.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古典小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人物。
2. 讲解作品的故事情节及特点。
3. 分析人物形象:宋江、武松、林冲等,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4.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第三章:教学评价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及分析作品的深度。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六、教学资源1. 教材:《水浒传》原著或改编教材。
2. 参考资料:有关《水浒传》的研究论文、评论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相关图片、视频等。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水浒传》角色扮演,增强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2. 参观水浒传主题展览,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剖析《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第五章:教学计划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介绍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人物;第二课时讲解故事情节及特点;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第四课时组织小组讨论作品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 分析《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4. 培养学生对中古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 介绍《水浒传》的产生背景,解释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 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并讲述他的生平和写作动机。
2. 《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逐一介绍《水浒传》的各个章回的情节梗概。
- 重点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宋江、晁盖、李逵等,以及他们的形象特点和代表性行为。
3. 《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水浒传》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如忠义、正义、权力、贫富差距等。
-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的经典地位,以及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以及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讨论法:指导学生讨论《水浒传》中的主题和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水浒传》的部分片段或故事情节,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4. 影像法:播放相关的电视剧片段或电影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浒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评估1. 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2. 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3. 个人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应。
五、教学资源1. 《水浒传》原著书籍或电子版2. 相关背景资料和文字材料3. 电视剧或电影片段的相关资源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堂课: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 第二堂课:分析《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第三堂课:讨论《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 第四堂课:学生阅读和解读《水浒传》的片段- 第五堂课:观看相关电视剧或电影片段,深入了解《水浒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六堂课:学生课后作业展示和讨论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他们根据《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写一篇短篇小说或编写一个戏剧剧本。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探索一种课外阅读的方法——从一篇到一本这是一节《水浒》名著导读课。
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课例是分系列完成的,如总体阅读、人物篇、情节篇等,通常需要2至3个课时。
但这节导读课要求在1个课时内完成这些任务,且不能上成汇报展示课。
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处着手,选角小、巧,实现从一篇到一本的突破。
了解到另一位老师上的是《智取生辰纲》,我们就准备将两节课衔接起来,抓住人物形象,从篇中的XXX到书中的XXX,由对篇中XXX片面的了解到对书中XXX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描写的精彩,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
学生阅读惯要一步步培养。
因此,教学前要布置学生提前阅读,并检查落实;教学时,要求学生当堂阅读,并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落实到书面表达,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好惯。
教学步骤:1.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内容,引出本课主题。
2.引用XXX叹的话,展示《水浒》的魅力。
3.从《智取生辰纲》一文开始,以XXX为例,去读读《水浒》书中的XXX,探索一种课外阅读的方法——从一篇到一本。
4.先了解XXX的基本情况。
5.打开《水浒》原著,边阅读边参与活动,如找书中XXX的故事等。
任务二:析书中XXX变化在这些回目中,XXX的命运经历了很多变化。
一开始他是一个求官不成的人,后来因为杀人被发配。
他的内因包括失花石纲逃走不当、准备不周、打点不到位、脾气暴躁等。
外因包括官场腐败、泼皮挑衅等。
但是他武艺高强,懂得世故,外面的梁中书需要用人,所以他得到了提拔。
然而,他还是有一些内因,比如急功近利、脾气暴躁,不善团结,不会领导,只会逃避。
外因包括天气、手下XXX、老督管不团结,对手强大,不义之财早被盯住等。
最终,他卖刀杀人,比武获胜被提拔,但误失生辰纲,彻底失去上升机会。
他中计失纲,欲自杀又放弃,吃白食彻底堕落,最后上山落草。
从这些章回中,我们可以看出XXX的命运有其必然性,既有其性格上的主观原因,也有他所处时代的客观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楚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一、歌曲激趣,导入文本。
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潮澎湃,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道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推荐理由:《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先写个人复仇和小股暴动,最后发展成规模好大的农民起义,解释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本书着重塑造了一些如宋江、林冲、武松等聚集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形象。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前言和目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主要内容。
目录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3、目录小结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服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四、走进文本,讲述故事师:《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多达数百,其中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不下一二十个,如:最激烈的,革命最彻底,纯朴真诚而又鲁莽耿直的黑旋风李逵;嫉恶如仇,济困扶危,粗而不蛮,勇而又智的花和尚鲁智深;心雄胆大,勇武刚烈,果敢沉着,富于传奇色彩的打虎英雄武松,耿直刚正,顽强坚韧,“忍”、“狠”兼具,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林冲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成功塑造出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是《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五、体会细节描写,感受人物魅力曲折的情节,卓越的细节描写,是《水浒传》对小说艺术的重大开拓,《水浒传》不仅长于生动曲折的情节,更长于人物的细节描写。
武松VS老虎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大虫又饿,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如:武松景阳冈打虎,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三闪”、“一棒”“一揪”“一按”“一打”写得细致入微,一幅人虎搏斗的精彩场面让人感觉惊心动魄,逼真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将武松勇猛神威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像这样精彩的片段还有很多,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血刃潘金莲》等精彩片段也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六、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最后,老师推荐几种阅读方法去学习和欣赏这部名著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学做笔记、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课后还可将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与同学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
小结: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走进《水浒传》,108好汉精彩的故事一定会吸引你,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
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好汉歌》。
3、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多少呢?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2、除了前言,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
目录的内容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请同学们浏览一遍目录,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故事目录。
3、目录小结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四、出示:走进文本,讲述故事1、请同学们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请同学们用速读的方法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了解主要内容。
这则故事有六页,很长,但是有很多同学对它却有所了解,如果把已有的认识加上现在的认真阅读,相信你会读得又快又好。
3、看后交流,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介绍。
同学们,鲁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多媒体示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五、阅读方法指导1、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
六、鼓励探究拓展延伸1、读《水浒传》,按下表提示,理顺故事内容2、知识点提要:(1)《水浒传》的作者、朝代(2)《水浒传》中梁山共先后有3位寨主,他们分别是、、。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的七个好汉分别是。
(5)水浒传中有三个女的,她们分别是绰号;绰号;绰号。
(6)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_______,后雪夜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