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公路隧道安全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营公路隧道安全评估

1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公路隧道(特别是长大隧道)的建设与科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条件最复杂、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我国公路隧道374座,通车里程仅为52 km;而2004年底,我国公路隧道已经达到2 500座,通车里程1 200 km。这些隧道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并且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不同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修建,大部分隧道已经步入“中老年”,出现不同程度的隧道拱顶开裂、边墙开裂、拱顶空洞、衬砌损坏、隧道渗漏水、隧道冻害、围岩大变形、衬砌厚度薄、混凝土强度低、隧道内空气污染等病害,其“健康隐患”对隧道的正常运营构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公路隧道的健康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我国目前20%一30%的公路隧道处于病害发育的亚健康状态,对现役运营公路隧道进行健康诊断和安全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2工程概况

2.1技术标准

某公路隧道为直线双洞四车道单向行车隧道,上、下行线长2×1 210

m;纵坡0.4%、横坡1.5%;上行线净宽为(8.5+103+1.47)m,下行线净宽为(8.5+2.45+1.35)m,净高5.0 m;上、下行隧道中线间距为35 m;设计行车速度为60 km/h;设计荷载

为汽车一20、挂一100;设计交通量为2 000辆/h。卫生标准:正常交通时CO含量为100 PPm,交通堵塞时CO含量为250 PPm,烟雾浓度为48%;隧道通风方式为斜井排出式半横向通风。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上、下行隧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基本相同。隧道穿越板樟山中麓,地层为燕山中期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最大埋深245 m。两端洞口约180 m(南口80 m、北口100 m)地段的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为Ⅱ类围岩;洞身中部除了有两处小断层破碎带(32 m)外,其余大部分地段为坚硬完整的Ⅳ、V类围岩,个别地段(55 m)为Ⅵ类围岩。隧道渗漏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洞口段的风化裂隙水主要由

地表降水补给,洞身由于断层的存在主要是断层水。隧道开挖过程中渗漏水严重,有20处渗漏水区段,总延长达515 m,约占隧道全长的43%。最大渗漏水地段为最大埋深处,里程为K0+950(洞身标为430),延长35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