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合集下载

医院外科单一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外科单一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生分组 手术部位感染专率 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调整后手术专率

8.33%
1.84
2.47%

4.35%
0.83
.66
7.21%




3 讨 论 本次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及分析,意 义 在 与 对 手 术 部
位感染做一次前瞻性研究。正如我科总结各项手术专率后可 见:A 组在监测中,切口感染发生数量较其 他 组 偏 多,故 在 此 次 调查监测中手术感染专率显示为最高。但通过对其所有病人 的手术时间,伤口清洁 度,及 病 人 自 身 基 础 疾 病 等 情 况 的 综 合 评估,我们得出:A 组调 整 后 的 手 术 感 染 专 率 相 对 其 他 组 均 较 低;而 B 组,在此次调 查 中,切 口 感 染 数 量 较 少,手 术 感 染 专 率 较低,但综合分析其手 术 病 人 综 合 情 况 后,得 出 调 整 后 的 手 术 专率为最高。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资料来源:2011年2~7 月,对 全 院 外 科 胆 囊 切 除 术 手 术 部位感染情况进行监测 并 分 析。 共 监 测 175 例,Ⅰ 类 切 口 105 例 、Ⅱ 类 切 口 53 例 、Ⅲ 类 切 口 17 例 。 1.2 监测指标:对于外科胆囊切除术手术 部 位 感 染 统 计,及 其 相 关 感 染 率 ,经 过 手 术 危 险 等 级 分 析 后 调 整 感 染 率 。
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手术时间
≤75 百 分 位

>75 百 分 位

伤口清洁度
清洁

清 洁 -污 染 、污 染 或 脏/感 染

ASA 评分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7、植入物使用:否□是□,植入物名称:
8、手术类型:急诊□择期□
9、麻醉方式:全麻□硬膜□腰麻□静脉□局麻□其他:
10、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WBC计数:
11、危险因素评分:(院感科填)得分:分
12、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
切口清洁度
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
0
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1
ASA评分

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全身疾病。
1

有轻度或中度全身疾病。
2

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丧失工作能力。
3

有生命危险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
4

病情危急,属急抢救手术。
5
1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术前
术中
术后
抗菌药物种类
用法、用量
开始时间
停止时间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一、基本资料
1、科室:
2、住院号:
3、床号:
4、联系电话:
5、姓名:
6、性别:
7、年龄:
8、现住址:
9、疾病诊断:
10、入院时间:年月日
11、出院时间:年月日
二、手术资料
1、手术时间:年月日时
2、手术医生:
3、手术间号:
4、手术名称:
5、手术持续时间:小时分钟
6、手术腔镜使用:否□是□
三、手术部位感染资料
1、医院感染:否□是□
2、感染部位: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其他:
3、病原体:否□是□
病原学检查
药敏试验
送检日期
标本名称
结果
病原体名称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一、目的了解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按照调查表(表1)进行登记,月末进行汇总分析。

主要登记调查科室手术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如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切口类型、手术医生等),并详细记录手术切口的变化情况(如分泌物的性状、颜色和量等)。

病人出院后电话随访观察一个月。

监测,自2014年1月1日开始至2014年12月31日,调查结束。

表1 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调查表医院名称:医院代码:病人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月天)住院号:入院日期:手术名称:手术类型:急症择期手术日期:手术持续时间:分手术切口:手术医生:手术医生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麻醉方式:全麻局麻危险因素评分(ASA评分):0分 1分 2分3分 4分 5分失血: ml. 输血: ml.术前外周WBC计数:。

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天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否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天手术切口感染:是否若是: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疼手术切口渗出物:脓性血性脂肪液化其它外科引流:是否瘘管:是否脓液病原微生物名称:。

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天出院后随访感染情况:有无若感染,部位名称: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三、资料分析㈠感染率:即指定时间内每100例某种手术病人手术切口感染(SSI)例数。

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病人的SSI数感染率(%)= ───────────────────────×100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病人数㈡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对于外科术后病人,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危险因素即手术时间、切口污染程度、麻醉方式和是否为急症手术来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详见表2。

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

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
危险因素 手术时间(h) 评分标准 ≤75百分位数 >75百分位数 切口清洁度 清洁、清洁-污染 污染 ASA评分 Ⅰ、Ⅱ Ⅲ、Ⅳ、Ⅴ 分值 0 1 0 1 0 1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规范(附录C)
SSI的目标性监测方法

分析SSI的监测结果,发现问题 确定监测的范围和监测 制订目标性监测的方案 培训、沟通、明确职责 监测数据的搜集(同时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汇总 找出SSI的主要影响因素 向临床反馈,指导制订干预措施
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职责与任务
⑶有或疑似手术部位感染时,送分泌物或脑脊液常 规检查加革兰染色,以及细菌培养。 ⑷围手术期用药,请注明术前或术中用药,手术前 用药著明用药的时间、地点(手术室、病房), 一般要求在切皮前30分钟-2小时应用,手术中用 药是指手术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若手术时间 超过三小时或失血量>1500ml,要求追加一剂抗 菌药物。
切口深层组织的SSI
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或1年以内(有人工植入物),涉及 到切口的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 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 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 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 证据。
II类(清洁-污染)切口
III类(污染)切口
IV类(严重污秽-感染)切口
ASA 评分
分级 I II 身体状态 身体健康的患者 有轻度系统疾病的病人 举例 一个腹股沟疝的病人 原发性高血压 轻度糖尿病未合并器官损 害 心绞痛,中~重度COPD 进展型COPD,心力衰竭

ICU医院感染管理与目标性监测(左改珍)-15

ICU医院感染管理与目标性监测(左改珍)-15
4.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 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 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可以每周更换1次,更 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 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5.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 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 外科无菌技术。
2.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 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 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 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建 议用75%酒精消毒。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 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 毒。
10
工作人员管理(1)
1.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 清洁。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 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 有体液喷溅可 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 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当 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 处置地点。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 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 集中无害化处理。
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12
2
2010/12/15
病人管理
1.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

一类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表

一类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表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表
科别: 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男女年龄:
入院诊断:1. 2. 3. .
入院日期:出院日期:调查日期:填表人:
手术详细情况:
手术名称:手术日期: 年月日持续时间:小时分钟
手术类型: 择期急诊麻醉类型: 全麻硬膜腰麻静脉局麻其他( )
切口类型(清洁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污染切口, 感染切口). 手术医师:
失血: ml 输血: ml 术前外周WBC计数:
切口类型评分________分ASA评分________分危险因素评分(感染科填)_________分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医院感染情况:
医院感染诊断:1、 2、
医院感染日期:年月日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疼
手术切口渗出物:脓性血性脂肪液化其它
病原学检查:是否标本名称:血尿痰分泌物
送检日期:年月日检查结果:阴性阳性
病原体名称:药敏试验:无有
转归:出院转科/转院死亡
出院后随访感染情况:有无感染部位名称:病人联系电话:。

目标性监测感染病例登记表

目标性监测感染病例登记表

---------------------------------------------------------------------
------
上次入 ICU 的日期_______,由 ________科转入;本次入 ICU 的日期_______由________
科转入
转出 ICU 的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 转至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
苄 苄 米 曲 丙 孢 孢 孢 孢 他 孢 喃 大 胺 氟 孢 方 他啶 布 拉
西西卡南沙替 曲 唑拉培吡妥霉培沙哌新
霉西
原 林林星
星坦 松 啉啶南肟因素南星酮诺
素林
本体
/ 舒
/明
/


名称 名
巴 坦






转出 ICU 时状态:气道 机械通气 中心静脉 尿管 动脉置管 其他装置 转出 ICU48 小时内状态:气道 机械通气 中心静脉 尿管 动脉置管 其他装置
江苏省目标性监测感染病例登记表
科室
调查日期_______ 调查者:_______ 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龄 岁 入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 出院日期:___ _年__ _月
__ _日
疾病转归:治愈 好转 无变化 恶化 死亡(与死亡关系:直接 间接 无关)
疾病诊断: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易感因素: 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血液病、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高龄﹥75

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手术名称: _______________ 手术日期: ___________手术类型:急症/择期 手术手术切口愈合等级:甲 乙 丙 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调查表一、 一般情况科室 ______ 床号: ______ 姓名 ________ 性别:男 女 年龄—(岁月天) 住院号 _________ 入院日期: __________ 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二、 术前情况:术前外周 WB (计数 ________ 术前体温: ________ 术前血糖 ________ 三、 手术情况切口类型:1清洁切口 U 清洁污染切口 川污染切口 W 感染切口 手术医生: ____________ 手术医生职称: 副高 中级 初级麻醉方式:全麻/非全麻 植入物:有/无 术中引流:有/无 内镜:是/否 (镜名称:)危险因素评分(ASA 评分): 术中失血: ml.1分2输血: 分3 分 ml. 4分5分 四、 抗困药物使用情况1、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是/ 否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一联 二联 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 用药次数口 天手术前用药时机:麻醉开始时 术前0.5-2小时 术前2-24小时>24小时2、 手术中使用抗菌药物:是/ 否抗菌药物名称:剂量: 途径用药次数口3、 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 二联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 用药次数口 天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途径用药次数口 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用药次数□五、医院感染情况:手术切口感染:是 / 否 感染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感染部位: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切口愈合情况:甲 乙丙 出院后随访感染情况:有/无 感染部位: 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隙发生感染时间:术后 ______ 天调查者: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调查日期:年月日(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络,供参考。

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医学资料
29
切口调查数据
• 脓液[ 是Y / 否N ]致病菌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致病菌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手术记录诊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手术编码 : [ ] • 手术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资料 11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 (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初步诊断:符合上述界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引流管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X线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 隙)感染的迹象
医学资料] ຫໍສະໝຸດ 数 [] 次数 [ ] 次数 [
]途径:
]途径: ]途径:
27
切口调查数据
• 抗生素(术中): [ 是Y /否N ] • 术后: [ N / P / W / T ],[ N 术后未用/ P 24小时 内应用,包括Ⅰ类有植入物、Ⅱ类 / W Ⅰ类用 了,Ⅰ类有植入物或Ⅱ类应用超过24小时/ T Ⅲ、
2
目前我国SSIs监测存在的问题
• 没有重视SSI对外科病人的影响 • 没有分层分析和危险因素调整后的比较 • 漏报 – 不报或瞒报 – 失访 • 监测网络不够健全,数据不够完整 • 标本采集不规范,送检量少
医学资料 3
预防SSIs的积极意义
• 大约40%的SSIs是可以预防的 • 大约25~50%的手术,存在抗生素滥用、未充 分利用、使用时机错误、选药不当以及不合理 的联合应用 • 减少病人及家属的担忧

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

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资料
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
手术切口分类
列别 标准
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及 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 上述条件者 手术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 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 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 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 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 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 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危险因素 手术时间(h) 评分标准 ≤75百分位数 >75百分位数 切口清洁度 清洁、清洁-污染 污染 ASA评分 Ⅰ、Ⅱ Ⅲ、Ⅳ、Ⅴ 分值 0 1 0 1 0 1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规范(附录C)
SSI的目标性监测方法

分析SSI的监测结果,发现问题 确定监测的范围和监测 制订目标性监测的方案 培训、沟通、明确职责 监测数据的搜集(同时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汇总 找出SSI的主要影响因素 向临床反馈,指导制订干预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的 目标性监测
徐州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宋华宁
2013.09.24
主要内容
SSI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性监测 SSI的危险因素 SSI目标性监测的实际应用 SSI的预防策略

什么是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
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职责与任务
⑴每周两次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 与手术医生确定换药时间,查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督促医生对异常切口分泌物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 并要求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⑵核对每位手术患者的联系方式,对手术患者宣传解释 调查目的和方式,电话联系出院后的患者以确定是否 发生感染。 ⑶输入每个手术患者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每三个 月得出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根据医生代码通知医生本 人,分析特殊原因和共同原因以便进行改进。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二)经治医生: 1.仔细认真核对每位手术患者的联系方式,并告知患者出院后医 院定期会有回访; 2.在病人术后及时填写感染监测登记表并交与本科室感控医师;
3.负责患者的回访工作(回访时间:无植入物的手术,术后每半月随访 一次,至手术后30日为止;有植入物的手术,手术后前3个月,每月随 访一次,之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至手术后1年为止),以确定手术切 口是否发生感染。
他有关人员由医院进行处理。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了10例接 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 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 处理:取消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称号;主刀医生被吊销 执业证书;宿州市立医院
院长被免职。
原因: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混乱,
③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切口深层组织的SSI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 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 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
完善病案、手术麻醉记录 感染相关症状和体征记录完全,特别要详细描述切口分泌物 的性状、颜色和量。 手术记录中除患者的一般情况外,注明手术方式、手术名称、 有无植入物、手术历时(具体到分钟)、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 量、麻醉评分、患者体重、主刀医生、第一助手、手术引流情况, 手术后的病情记录,抗菌药物应用与更改目的等。
监测时间:2015年8月起

监测方法
一、 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 的职责和任务,正确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以及正确的 采集手术部位感染标本的方法。

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

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

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介绍手术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为了准确记录和监测手术感染情况,我们需要使用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标准的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示例供参考。

目的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的主要目的是记录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的感染情况,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手术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登记表内容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应包含以下内容: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2. 手术信息:记录手术的类型、日期、术者等信息。

3. 术后感染情况:记录患者在手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包括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程度等。

4. 检查结果:记录与手术感染相关的检查结果,如细菌培养、白细胞计数等。

5. 处理措施:记录针对感染情况采取的处理措施,如抗生素治疗、手术再次清创等。

6. 结果评价:对手术感染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如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分布等。

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的简要步骤:1. 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和手术信息。

2. 在术后定期观察患者是否有感染症状。

3. 如发现感染,请记录感染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程度等。

4.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5. 根据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记录在表中。

6. 对手术感染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注意事项在使用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尽量避免漏填和误填。

2. 填写时使用清晰的字迹,便于阅读和记录。

3. 定期汇总和分析登记表内容,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感染情况。

总结手术感染监测登记表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记录和监测手术患者的感染情况。

正确使用登记表可以帮助提高手术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效果,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登记时间诊疗组填表者
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当月住院次数
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患者联系电话:
基础疾病诊断
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无变化、恶化、死亡 ASA评分

手术名称手术开始日期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手术医生切口个数切口类型
窥镜植入物:有无;术前口服抗菌药物肠道准备:是否麻醉方法愈合等级切口裂开:是否;脂肪液化:是

易感因素:
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血液病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高龄>75岁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昏迷长期卧床透析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器官移植切口延迟缝合其他
侵入性操作:
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机内窥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血透
心脏起搏器异物植入静脉穿刺引流静脉高营养备皮胃肠道置管
胸腹腔穿刺输血透析腰穿颅内穿刺心包穿刺介入治疗其他输血量:毫升失血量:毫升
感染日期感染诊断
病原学检验:是否;
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验日期检验方法病原学检验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是否;不良反应:有无;二重感染:有

药物名称
给药途径剂量用法次/日起止时间 ------ 目的
治疗用药方式预防用药指征:是否;联合用药:是否;围术期用药:是否;。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正式版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正式版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正式版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监测月份:年月填表人:等。

等。

等。

等。

等。

等。

血糖监测登记表如何规范监测血糖?血糖监测频率及时间点均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决定:★毛细血管血糖监测频率与时间点(1)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血糖监测来了解饮食运动对血糖影响并予以调整。

(2)服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每周 2-4 次空腹或餐后 2 h 血糖,或就诊前一周连续监测 3 天。

每天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这 7 点血糖。

(3)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需每周至少3天,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包括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血糖,对于怀疑有黎明现象或苏木杰反应的患者应增加监测0AM和3AM的血糖,依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基础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血糖并据之调整睡前胰岛素剂量;●预混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晚餐前血糖,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餐时胰岛素使用者: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胰岛素剂量。

(4)特殊人群的糖尿病患者: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并据情况可实行较宽松血糖控制标准,包括: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控制。

注意因操作不当、血量不足、局部挤压、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更换、试纸保存不当等影响检查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频率:与毛细血管血糖反映的时间窗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是临床上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记录表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记录表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记录表
背景
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会延长患者
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及时监测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本监测记录表的目的是记录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信息,以便及
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监测内容
1. 患者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就诊日期:
2. 手术信息:
- 手术名称:
- 手术日期:
- 手术医生:
3. 监测项目:
- 术后伤口外观:
- 红肿:
- 渗液:
- 疼痛:
- 切口裂开:
- 术后体温:
- 每日记录患者体温,并标注高于正常体温范围的值。

- 术后白细胞计数:
- 每日记录患者白细胞计数,并标注异常升高的值。

- 其他备注:
- 可在此记录其他相关信息。

监测方法
1. 术后伤口外观:
- 每日对手术部位进行观察,记录外观情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2. 术后体温:
- 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记录数值。

3. 术后白细胞计数:
- 每日进行患者白细胞计数,并记录数值。

4. 其他备注:
- 如有其他需要记录的相关信息,请在备注栏中填写。

数据分析与处理
1. 对记录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2. 如发现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问题与建议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及时与主管医生或相关工作人员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一、基本资料
1、科室:
2、住院号:
3、床号:
4、联系电话:
5、姓名:
6、性别:
7、年龄:
8、现住址:
9、疾病诊断:
10、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11、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二、手术资料
1、手术时间: 年 月 日时
2、手术医生:
3、手术间号:
பைடு நூலகம்4、手术名称:
4

病情危急,属急抢救手术。
5
1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术前
术中
术后
抗菌药物种类
用法、用量
开始时间
停止时间
三、手术部位感染资料
1、医院感染:否□ 是□
2、感染部位:表浅切口 □ 深部切口 □ 器官腔隙 □ 其他:
3、病原体: 否□ 是□
病原学检查
药敏试验
送检日期
标本名称
结果
病原体名称
敏感药物名称
11、危险因素评分:(院感科填) 得分: 分
12、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
切口清洁度
清洁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0
污染切口 感染切口
1
ASA评分

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全身疾病。
1

有轻度或中度全身疾病。
2

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丧失工作能力。
3

有生命危险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
5、手术持续时间: 小时 分钟
6、手术腔镜使用: 否□ 是□
7、植入物使用:否□ 是□,植入物名称:
8、手术类型:急诊□ 择期□
9、麻醉方式:全麻□硬膜□腰麻□静脉□局麻□其他:
10、切口类型:清洁切口 □ 清洁—污染切口 □ 污染切口 □ 感染切口 □
失血: ml 输血: ml 术前外周WBC计数:
耐药药物名称
四、出院后随访资料
1、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2、是否感染:否□ 是□,感染部位名称:
监测月份:年月填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