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明清时期ppt课件

第六章明清时期ppt课件

历史背景
4、文学艺术大发展。
文学作品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 生的《金瓶梅》、蒲松龄的(1640——1715)《聊斋志异》、吴敬梓 (1701——1754)的《儒林外史》、曹雪芹(1715——1763)的《红 楼梦》;戏剧作品有明代汤显祖(1550——1616)《牡丹亭》、清初 洪 昇 ( 1645——1704 ) 的 《 长 生 殿 》 、 孔 尚 任 ( 1648——1718 ) 的 《桃花扇》;
历史背景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更加强化、完善、成熟的时期,也是商品货币经济空前发达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特殊时期。
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明太祖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主民政、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主司法;都指挥使司主军事;)、设通政使司行“敷奏 封驳”之事;废中书省、废丞相“关白”之权、分相权于六部;掌控 军权(兵部、都指挥使司、都督府)立严刑峻法、三法司(刑部、都 察院、给事中)协同断案;改科举(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赐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兴文字狱、设 特务机构“厂卫”(明太祖朱元璋设“东缉事厂”、明成祖朱棣设 “锦衣卫”、明宪宗设“西厂” )、大力削藩(二十五王与宁、晋、 燕三王);
第一节 概述[3]
1840年帝国主义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人民饱受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如火如荼,历年不 断,加速了封建制度的没落和崩溃。中国在西方炮舰的威胁下被迫接 受西方商品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文化。欧洲音乐的理论、乐器、技 法输入我国。清末民初,学堂乐歌蓬勃兴起,它对我国新音乐的形成 具有启蒙意义。
历史背景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李时珍(1518年—1593年)的《本草纲目》、 徐光启(1562年——1633年)的《农政全书》、宋应星(1587年— 1661年)的《天工开物》、徐宏祖(1586年——1641年)的《徐霞客 游记》。数学发展、测绘技术、明长城6000多公里、明清宫殿群、天 坛等。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时期的文化

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1、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农业、手工 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农业、 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推动了科技 的发展。 的发展。 2、社会长期统一,相对稳定 社会长期统一,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 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区别: 区别: 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立在手工业 生产的基础上, 生产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经验的 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西方的科技与机器化大生产密 切相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切相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答 案
这一时期中西科技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距 加大。 加大。
答 案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主要表现: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主要表现: 1、政治上: 政治上: 2、经济上: (最主要) 经济上: 最主要) 3、对外政策: 对外政策: 4、思想文化上 (1)文化专制; 文化专制; (2)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 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 5、农民起义水平的提高: 农民起义水平的提高:
历史, 历史, 就是 昨天的瞬间 在 今天的闪现。 今天的闪现。
科技方面
思想方面
文学方面
检测应用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时的社会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呈现出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呈现出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萌芽; 萌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进一 步加强,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步加强,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综合
宋应星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明清时期的文化》课件

《明清时期的文化》课件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创作和传播。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西游 记》等经典小说,这些作品在情节、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此外,小说在题材和风格 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既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也有世情小说、神魔小说等。
诗歌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诗歌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 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教学内容
明清时期的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 典为主,包括《四书》、《五经 》等,同时数学、天文、地理等 科学技术也逐渐被引入教育体系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明清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分为乡试、会 试、殿试三个级别,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要求考生按 照固定的格式和主题进行写作。
科举与教育
科举考试与教育紧密相连,许多士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 得功名和官职,从而推动了教育事业测和记 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人们对 宇宙和地球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地理测绘的发展
明清时期,地理测绘技术得到了进一 步发展,如地图的绘制技术得到了提 高,使得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更加 深入。
天文观测的进步
明清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显著 的提高,如浑天仪、简仪等天文仪器 的制造技术得到了改进,使得人们对 天体的观测更加精确。
VS
详细描述
在诗歌方面,明清两代出现了大量优秀的 诗人和诗作。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形式上继 承了唐宋以来的格律诗,但在内容上则更 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体情感。同时,晚明 时期还兴起了以李时中、辛幼安等为代表 的豪放派诗人,他们的作品气势磅礴、意 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戏剧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戏剧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众多优秀的 剧作家和作品。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时期的文化

• 王被斩立决,家属按例受株连。江西巡抚 满人海成,当初在接到王泷南控告后,立 即上报,拟革除王锡候的功名。乾隆认为 海成判的太轻,“有眼无珠”,被革职治 罪。这个满洲大吏,以前因查缴出禁书 8000多册,曾受到乾隆嘉奖,如今一着不 慎,便沦为阶下囚。从此以后各省督抚大 员及各级官员,遇到这类案件就更加刻意 苛求,吹毛求疵,在拟具处理意见时,就 宁严勿宽,宁枉勿纵,以免被皇帝加罪。
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 的顶峰。
黄宗羲
浙江余姚人 反宦官,抗清 隐居著述
顾炎武
王夫之
江苏昆山人 湖南衡阳人 反宦官,抗清 抗清 生平 隐居著述。 隐居著述 作品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 《读通鉴论》 利病书》 ①抨击君主专制 ①世界是物质 ①倡导经世致 的,变化有规律; 提出“天下为主 用 ②事物是可认 主张 君为客”,以天 ②把亡国和亡 识的。③静止 下之法代一家之 天下相区分 是相对的,运 法 动是绝对的 农工商皆本,参加抗清斗争,隐居著书立说; 相同 ② 明末清初人 点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猛烈抨击君 倡导经世致用 朴素唯物论和 不同 点 主专制制度 和爱国精神 辩证法思想
《同光十三绝》晚清·沈蓉圃 绘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 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都是名噪一时的艺人。 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康氏)张胜奎(《一捧雪》 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 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 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采 桑》罗敷)杨鸣玉(《思志成》明天亮)卢胜奎(《空 城计》诸葛亮)朱莲芬(《琴桃》陈妙常)谭鑫培 (《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探母》杨延辉)
(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 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七年级历史明清时期的文化

七年级历史明清时期的文化

《水浒传》插图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浪 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它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 题材创作而成,反映了 人们追求自由、摆脱人 身束缚的强烈愿望。
《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 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描写了贵族家族贾府由盛 转衰的变迁,及贾宝玉和 林黛玉这对青年的爱情悲 剧。
《红楼梦》中的人物
比一比
• 列举四大名著中的人物, 看谁知道的多。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我 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一部丛书。按经、 史、子、集分类编排, 收有中国历代的重要 典籍 3500 多种,保存 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 料。
京剧
京胡
京剧脸谱
; 汇付天下pos / 汇付pos ; 2019.1 ;
明清时期的文 化
• 四大名著 • 《四库全书》 • 京剧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 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 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 治、军事和外传》
《水浒传》是一 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 的长篇小说。书中围 绕“官逼民反”的主 题,揭露了当时社会 的黑暗。
人,俺们……俺们来自同壹个地方?”混洞激动の说.“对,俺们来自同壹个宇宙.”鞠言笑着点头.伍个人,都极其震惊の看着鞠言.方才,他们还猜测鞠言身份,不知鞠言为何称呼他们为前辈.现在,终于明白了.只是,他们无法理解鞠言の实历为何如此之强.以道法境道行,击杀万物境强者都如 切瓜砍菜壹般轻松.“呐位是兽族始祖之壹,九天银龙吧?”鞠言看向九天银龙.在鞠言の家乡宇宙,九天银龙也被称为九天申龙,与九天申凤都是兽族始祖.“俺是!”九天银龙连忙说道.“呐位乾坤前辈,应该是创出乾坤三道前辈.呵呵,天下第壹申技以及乾坤三道,俺都修习过.对俺帮助极 大.”鞠言又看向白须老者乾坤.乾坤吹了吹白胡子,睁大眼睛看着鞠言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精品课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精品课件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
普及。
2.成就
(1)小说
作品
作者 成 就
《水浒传》 《三国志通 俗演义》
施耐庵 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 罗贯中 了章回体写作体裁
《西游记》 吴承恩 是神话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讽刺小说
《红楼梦》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 文化》PPT精品课件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目标
时空定位
1.了解明清时期 社会经济、思想
文化的重要变化
2.通过了解明清 时期封建专制的
发展、世界的变
化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中国社会面
临的危机




一、社会经济的开展与局限 1.经济开展 (1)农业 ①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 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 植广泛。 (2)手工业: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了新 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 ①白银货币化: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 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开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 聚。 ②商人群体形成:以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为代表。 ③工商业市镇:在工商业兴旺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 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局限: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日益 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一、明清文化的特点 二、明清文化成就
一、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
总特点:承古萌新 具体特点: 1.科技: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2.思想:出现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3.文学: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4.官纂图书: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 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5.西学东渐
3.下列活动及作用与明清时期传教士来华活动及 其影响无关的是 A.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B.促进“西学东渐”发展 C.传播天主教 D.促进中国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4.关于明清时代西学东渐现象的评述,不正确的 是 A.传教士和封建士大夫肩负起这一使命 B.以传播宗教为主要目的 C.大多利用入乡随俗的传教方法 D.推动了明清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
1.中国现存最大的辑录各种书籍上有关的材料, 依内容分门别类编排起来,便于寻检、征引的工 具书是 A.《古今图书集成》 B.《永乐大典》 C.《四库全书》 D.《天下郡国利病书》 2.对古代典籍进行大量禁毁,是在编修 A.《永乐大典》时 B.《古今图书集成》时 C.《四库全书》时 D.《坤舆万国全图》时
C.《徐霞客游记》——世界上最早的游记 D.《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 书”
2.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 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记· 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 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3.反封建成为明清小说的主旋律。下列能证明此 观点的文学作品是 ①《三国演义》②《红楼梦》③《西游记》④ 《聊斋志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
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
学者查找。
②丛书,是多部书籍的
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
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
《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
上保持各书原貌。
肆 科技
(三)西学东渐
✓ 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标志:自由雇佣劳动出现
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发展新气象的表现?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 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6世 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 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约占世界白银产量 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大清会典事例》 (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 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
——清《履园丛话·产业》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重农抑商、海 禁闭关)
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陆王心学
1.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
根据所学,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并说说陆王心学的影响?
不同 相同
程朱理学
世界观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
认识“理”
(外在的权威)
认识论 实现“理”
格物致知 (外寻于物·渐悟)
①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都强调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专制统治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的信仰·道德自觉)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时期的文化

思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 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 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 的社会原因。 答:1文学艺术繁荣的表现:小说创作繁荣,出现《水浒 传》和《红楼梦》等佳作; 特征:反封建 2科学技术由发展转为停滞的表现:明清时,李时珍、徐 光启和宋应星写成《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 工开物》等科技著作,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 和创新了。 特征:总结传统科技,开始学习西方知识。 3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封建制度日 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现象正是当 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思想----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但早期民主
启蒙思想产生 ⑴原因:_____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可以说一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政治 的反映
(2)表现:____
1李 贽
①批判儒学经典,否定孔子 ②揭露道学虚伪。 主张: 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意义: 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①批判君主专制 ; ②提倡法制,反对人治; 主张:③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2黄宗羲 意义: 思想震动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 一定影响。 ①强调“经世致用”; 主张: ②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顾炎武 意义: 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较大。
4王夫之
①“气”、“理”关系的唯物观点, 主张:② “动”、“静”关系的朴素辩证法思 想; ③主张政治要“趋时更 意义: 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思想 新”。 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
人名 荀子
王充
时代 观点 战国 ①自然界变化有一定规律; ② “制天命而用之”。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时期的文化

者息为女天创曾之荼为 ,也当,下业不子毒君 君。然以之也惨女天也凡 而然,奉骨。然,下。天 已则曰我髓其,以之是下 矣,:一,既曰博肝以无 !为此人离得:我脑其地 天我之散之我一,未而 下产淫天也固人离得得 之业乐下,为之散之安 大之,之敲子产天也宁 害花视子剥孙业下,者 , ,
黄 宗 羲 在 《 明 夷 待 访 录 》 中 写 道 :
记载药物、方 《本草纲目》 医药学 李时珍 剂,新认识
全面总结医药学
“东方医药巨典”
《农政全书》 农 学
徐光启
传统农学成就, 建立较完整的 欧洲先进技术 农学体系
《徐霞客游记》地理学 徐霞客 对石灰岩溶蚀地 早于欧洲约两个 貌的观察和记述 世纪 《天工开物》 工艺 百科 中国17世纪的工 宋应星 总结农业、手工 艺百科全书 业生产技术
从类书、丛书的编纂中你能找到其特点?
五、西学东渐 (西方文化渐渐向东方传播)
代表人物: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目的:来华传教,发展天主教势力
方式:用敬献西洋工艺品来争取 统治者的支持;说华语,着儒服, 与士大夫交游;传授西学来争取 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
作用:①在当时承担起了西学东渐 的历史使命,他们具有开拓性的工 作,构建了中国近代科学基础的主 要方面。传教士们还把中国的儒学 和道家学说介绍到了西方,为中西 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利玛窦(左)和徐光启
(三)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 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 明清文学的主流。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 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小说的繁荣 提供了社会基础;印刷术的空前发达,创造条件。
2、明清小说一览表(见教材) 3、明清小说反映内容的共同特点: 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个性解放

明清时期的经济和文化-PowerPoint演示文稿

明清时期的经济和文化-PowerPoint演示文稿

人口数量 0.7亿 1.97亿 1.50亿 3.13亿 4.30亿
经济发展的特点
农业技术的改良
从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 中所见,当时农业上各个 生产过程中的工具都已齐 备。水转连磨、水转翻车, 以及木牛耕具的使用,对 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农 业生产力,有深刻影响。
徐光启著《农政全书》
经济发展的特点
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是商品化作 物的种植逐渐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它的重要地 位。
“湖俗以桑为业,而〔茅〕处治生业喜种桑,则种桑 万于唐家村上”。
“三区虽隶本县(昆山),……田土高仰,物产瘠薄, 不宜五谷,多种木棉,土人专事纺绩”。
烟草始于明末传入中国,推广迅速,雍正、乾隆之际, 遍及广东、江南、山东、直隶、湖广、陕西、甘肃各 地。
放映赋役制度变迁的趋势: 1、现物税和现役制向货币税过渡。 2、户丁税向土地税过渡,此过渡直到清实行 “摊丁入亩”才最终完成。
经济发展的特点
《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
经济发展的特点
丝绸、瓷器的出口,在明 清两朝为中国赚来大量的 白银。“白银货币化” 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重 要现象。
文化发展的新特色
科学技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药物的 总结性著作
文化发展的新特色
宋英星《天功开物》
文化发展的新特色
科学技术
传教士陵园
利玛窦墓碑
文化发展的新特色
《数理精蕴》
文化发展的新特色
《皇舆全览图》
文化发展的新特色
王尔敏 《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傅衣凌
傅衣凌 《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经济发展的特点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叁 · 小说与戏曲 【课堂探究】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3)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二、文学科技:小说、戏曲、科技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得以繁荣
类型 成就
地位 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过如另此外一精个致笔到贴式苛检细查的,按饮照食膳管谱的理配,方足,检见查皇一家遍,上然方后供准备馔传之膳仪。‘式传与膳排’一场声,令 下也,可由掌以勺看的出按照权上力菜是的次何序等,的听总敏提感调而的指紧挥张安,排,以做至成于一个不一得个不的菜将,吃顺饭序呈这递一上 去人。之这期所间需内都务府用的重人重,寿仪膳式房制的总度管牢、笼提调禁,锢眼起睛盯来着。每一个菜盛到碗里或碟里。碗
和碟都是银制的,据说如果菜里有毒,银就能变成黑色。然后交给太监,用黄云缎包好,
二、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 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 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 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 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性优势;
局限: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进步。
二、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
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
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
2.李贽
李贽的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时期的文化

• • • • • • • •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
人名 荀子 王充 时代 观点 著作 战国 自然界变化有一定规律;《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东汉 万物由元气构成;反对 《论衡》 天人感应;主张无鬼论, 反对厚葬。(批判神学) 南朝 反佛;主张形神合一。 《神灭论》
范缜
王夫之 明清 之际
1、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 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 元曲并称,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 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
的反映。 的反映。 第二论题: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可以 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
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
• • • • • • • 1、《诗经》、屈原和先秦诸子散文 2、两汉的赋和乐府诗。 3、建安文学、田园诗和民歌。 4、唐诗 5、宋词和话本 6、元曲 7、明清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西游记》 《红楼梦》 红楼梦》
曹雪芹 高 鹗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蒲松龄பைடு நூலகம்
讨论:
第一论题: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统一 的还是分裂的)其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色,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
结论:一定的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 结论:一定的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
类书、丛书
• 1、 类书 (1)《永乐大典》 • 时间:明成祖时 主持人:解缙 • 性质:是我国现 存最大的类书 • 数量:两万余卷, 辑入七八千种图 书,装成一万一 千余册。
(2)《古今图书集成》 •时间:清代; •性质:官修 •数量:一万卷 •价值:是我国现存的一部 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 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 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 《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 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 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

5.3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36张)

5.3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36张)
想反映了君主专制强化与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明清科技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特点。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运用考古图文史料,解读实证明清思想科技文化发展的表现及特征,从文学艺术理解所 体现的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明清社会思想、科技文化所具有 的时代特征。 明清进步思想及科技文化反映了明清经济的繁荣特点,从古代传统文化的地位及影响, 培养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
2.(2019·山西临汾模拟)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 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 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 据题干材料“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信 息,迁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 大的文化需求,故选A项。 答案 A
——束景南《道学文化心态论纲》
3.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
①思想ba..反倡对导__专__言__制__论__暴__自__君__由__政____治___,_,建鼓立吹自早下期而民上主的思监想督。机构。 c.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②著作:《___明__夷__待__访__录____》。
(2)书法:明代的书法进一步_平__民__化___、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4.戏剧 (1)条件①②明乾清隆时年期间,,各四地大艺徽人班集进聚京北推京动。了京剧的形成。 (2)形成:徽班吸取了汉调和其他剧种的长处,形成__京___剧___。 (3)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高峰,被誉为“国粹”。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时期的文化
金属工艺
明清时期的金属工艺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铜器、铁器 等,其工艺精湛、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 价值。
天文地理
天文观测
明清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浑天仪、简仪等仪器的制作和使用,为当时的历法和 航海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地理探索
明清时期,地理探索活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徐霞客的地理探险和游记,对当时的地理学研究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外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促进了地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学术流派
理学
在明清时期,理学仍然是主流学术流派,以程朱 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代表。
实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学逐渐兴起,主张经世 致用,注重实践和应用。
考据学
考据学在明清时期也有所发展,以对经典的校勘、 注释和考订为主,强调实证和证据。
图书编纂与出版
《永乐大典》
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 典》,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一部类书,包含了丰富的文献资 料。
06
明清时期的教育与学术
教育制度
官学制度
明清时期建立了完善的官学制度,包括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等, 为学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明清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通过乡试、会试、殿 试等层层选拔,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私学发展
在官学之外,明清时期的私学也有所发展,出现了许多书院和私 塾,为学子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
官僚体制。
文字狱与思想控制
03
明清时期,统治者通过文字狱等手段,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控制,
限制了言论自由。
经济环境
01
02
03
商品经济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商业贸易活跃,城市规模 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关汉卿《窦娥冤》)
(4)明清时期文学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学习目标1. 通过表格掌握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活动一: 任务:阅读126页找出:明清时期小说产生的背景 方法:独立完成 检测与评价:声音洪亮,语言叙述准确加1分 时间:1分钟
《水浒传》插图
《 红 楼 梦 》
《西游记》故事画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聊斋志异》——短篇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学习目标2.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四库全书》
活动一: 任务:阅读129页找出: 《四库全书》编纂的时间、作者、特点、原则、影响 方法:独立完成 检测与评价:声音洪亮,语言叙述准确加2分 时间:1分钟













西







第23课 明清时期的文化
学习目标: 1. 通过表格掌握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了解中国
古代的文学成就。 2.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四库全书》 3. 通过图片和阅读课本了解京剧
温故知新
(1)唐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 (诗歌)
(2)宋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 (诗词)
活动一: 任务:阅读130页找出:京剧的定义、时间、代表人物 方法:独立完成 检测与评价:声音洪亮,语言叙述准确加2分 时间:1分钟
定义
是在徽调和汉调两个剧种融合、又吸收 其他地方戏的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京剧 时间 19世纪中期
代表人物 开山祖师———程长庚 一代宗师———谭鑫培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 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 (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1840年前后形成于 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称为我国的“国 粹”。京剧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集唱、念、 做、打、舞为一体,表达人物的各种思想感情。角色可 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粗犷威猛的男人, 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 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 生。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三部文学作品都是以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但文学作品不排除虚构和加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历史小 说不等于历史。
延伸探究
4.明清时期的小说都是以反映人民渴望自 由、反抗压迫、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为主题, 你认为原因何在?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统治 者为维护其统治,不断强化君权,实行高度集中 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严厉的 控制政策,如文字狱。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 发展,自由买卖、交换的经济形式使人民反抗压 迫、追求自由、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不断增强。 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改、删削或禁毁,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
《四库全书》编成后,全书共抄成7部,分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 郊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等七处,在其后的200多年中历经战乱, 屡遭厄运,损毁过半。目前仅余文津阁本、文渊阁本、文溯阁本和半部文澜阁 本。文津阁《四库全书》1915年入藏国家图书馆,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 《永乐大典》并称四大镇馆之宝。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文津阁本,是保存最为完
D. 《三国演义》
2.揭示了专制王朝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
( )A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3.读图,回答问题:
(1)依图判断这三幅图分别是我国哪三部古典文学 名著?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2)这三部古典文学名著都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为主,他们与真实的历史有何区别?
京剧脸谱大观
极富艺术 特色的脸 谱设计
京剧服饰与道具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
发展原因:城市平民的增多和印刷业的兴盛,适合广

大平民阅读欣赏的小说、戏剧迅速发展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


罗贯中《三国演义》
的 文
施耐庵《水浒传》 文学:四大古典名著

吴承恩《西游记 》
主要成就:
《四库全书》
《 时间 乾隆年间
四 作者 以纪晓岚为首的大批学者
库 全
特点
是中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书 原则 按照经、史、子、集4部分类法编纂
》 影响 积极: 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
献资料,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大贡献。
消极:在编撰的过程中,清政府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大肆涂
曹雪芹《红楼梦》
艺术:京剧的形成
回头看
学习目标: 1. 通过表格掌握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了解中国
古代的文学成就。 2.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四库全书》 3. 通过图片和阅读课本了解京剧
作业:《一课一练》第22课
知识巩固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D )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商业的繁荣
背 城市的兴起 景 印刷业的兴盛
政治上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学习目标1. 通过表格掌握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活动二:任务:阅读126—129页完成:四大名著的表格 方法:小组合作
检测与评价:声音洪亮,适当加1——2分 时间:3分钟
名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成书时间 作者
整并且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也是普遍认为学 术价值最高的一部。2003年,商务印书馆、国家图书馆决定将其作为国家重点 出版工程,影印出版文津阁《四库全书》12月22日正式亮相。经过4年多的努力, 影印本文津阁《四库全书》于 2006年底成功出版面世。
学习目标:3. 通过图片和阅读课本了解京剧
明朝
罗贯中
明朝
施耐庵
明朝 吴承恩
清朝
曹雪芹
内容
特点
东汉末年和三国
时期的政治斗争 我国第一部长
和外交斗争
篇历史小说
北宋末年宋江领 以农民起义为题 导的梁山伯起义 材的长篇小说
民间流传的唐 浪漫主义的长 僧取经的故事 篇神话小说
贵族家族贾府由 古典长篇小说中 盛转衰的变迁 最优秀的一部
《三国演义》插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