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它是典型的"脚踏两条船",在

采用摊余成本核算时,还要考虑公允价值的变动.其实在本质上它是按照摊余成本进行计算,在资产计量上还是按照公允

价值进行的.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可以计提减值准备。

1.股票投资:不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账面余额=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减值准备。

2.债券投资:由于溢价、折价或者交易费用计入了“利息调整”明细科目,需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债券类涉及到摊余成本的问题,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的差异主要在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数),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是

不影响摊余成本的,但影响账面价值。简单的说,如有分录中“资本公积”数还有差额,那么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就不等,差额就是资本公积的数,如果资本公积都

转出了,余额为0了,那么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就会相等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比较特殊,它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资本公积,而不是计入损益,所以在价值大幅贬损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便把这个大幅的价值贬损额反映到利润表中去。

可供出售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不一回事。因为这个时候帐面价值要考虑一般的公允价值变动,而摊余成本就不考虑了。因为他们隶属不同的计量属性。谨记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应是在摊余成本基础上调整至公允价值,且只适合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只有公允价值。2.初始计量通常只有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类。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摊余成本是不考虑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部分的账面价值,如果真正发生减值了,那么此时账面价值就是它的摊余成本四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四类金融资产包括:(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账款;(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是为了与当期的公允价值进行比较的,而摊余成本则是为了衡量投资收益的。所以,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需要

考虑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以及应收账款的处理非常相似,并且其账面价值与摊余成本时刻相等。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是没有摊余成本的,债券有,并且不一定等于账面价值。比如,可供出售债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这将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但不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我还没有赚回的钱。比如,2000年1月1日购入平价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支付价款1000(包含交易费用),

票面利率10%,此时实际利率也是10%,年末支付利息,最后一年末支付最后一年的利息并且归还本金。2000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100元,此时的

摊余成本=购入价格*(1+实际利率)-利息,还是1000元。这1000元在时间坐标轴从左向右看是摊余成本,从右向左看是未来的本金和利息在此时的现

值。也就是,摊余成本是这个时点上我还没有收回的投资,是未来收到资产在此时的现值。1.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就算公式?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金额+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

贷款应收款项:成本-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准备

债券: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计算公式?

原价-折旧-减值准备

3.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初始投资金额+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初始投资成本+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摊余成本1、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发行债券的一方。那么借了多少钱呢?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实际付的钱。

2、“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元。两

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由实付数调为票面数——实际付的钱+ -

摊销掉的(朝面值方向调)

3、投资者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

真实的利率。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

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

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

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应收利息(实际利率计算)与实收利息(票面利率计算)差额

4、把握住摊余成本就是本金,比如发行债券,是别人借给自己钱,则最初的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的差额也计入“利息调整”,在以后各期

计算利息费用时摊销。“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也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

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

5、摊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钱和付出去的钱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份。本金冲帐面,利息确认投资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

6、一个万能的公式解决所有跟实际利率有关的内容:摊余成本=实际支出+(实际应收利息-现金流入)

7、实际利率法讲白了就是把当时在贷方的那个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那个二级科目,一步步调整到借方,最后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