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古诗配画教案
(完整)五年级古诗配画社团活动方案
(完整)五年级古诗配画社团活动方案五年级古诗配画社团活动方案活动背景本次社团活动旨在提高五年级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目标1. 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阶段- 公布活动通知,征集参与学生名单。
- 分发古诗选本和绘画素材给参与学生。
2. 古诗解读和讨论- 每次活动开始前,指导老师介绍当日要研究的古诗,解读诗中意象和主题。
- 学生自由讨论古诗的意义和感受,鼓励表达不同观点。
3. 绘画创作- 学生根据所学古诗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创作画面。
- 提供艺术指导,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绘画技法和材料。
4. 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将完成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校师生。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体会。
5. 活动总结- 学生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和经验,并提出改进和建议。
- 教师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创作水平,给予肯定和建议。
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将持续6周,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资源需求- 古诗选本和绘画素材-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室或活动室的使用权限- 活动通知和宣传材料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活动,预期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并通过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学生将在团队合作中培养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管理和评估活动将由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和管理,并按照活动目标和安排进行评估。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创作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给予肯定和建议。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教案3
《诗情画意》教案教学目的学习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古诗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诗情画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用水墨画形式描绘古诗大意。
通过分析、讨论古诗大意及分析范作的方法解决。
难点:古诗意境的表现。
通过分析范作和以一首诗为例,先讨论分析再示范的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1、教具:水墨诗意挂图数幅,水墨画示范工具、录音机、古诗朗诵录音带2、学具:生宣纸、毛笔、调色盘、水瓶、垫纸、墨汁教学流程一:播放《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朗诵带,并展示为此诗配画的水墨诗意图。
请看老师为《望庐山瀑布》配的画,是用什么形式画的?(水墨画)我们今天就来用水墨画表现古诗大意。
板书课题:画画古诗大意二:审美体验:用水墨画表现的《望庐山瀑布》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书上范作:谁能说说《寻隐者不遇》的诗词大意?读了以后给人什么样的感受?那么范作上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意境的?(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水墨画法表现隐者生活环境的清幽的)《蓬头稚子》用了什么笔墨技法表现诗词内容的?《泊船烟渚》表现了什么意境?如果都用“勾”的方法好不好?这些诗意图很好地运用了水墨画中的勾、皴、点、染技法来表现诗的意境,使人看了以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要用水墨画古诗大意,要挑选意境深远,层次较多的诗,象《望庐山瀑布》之类写景的及一些抒情的诗。
三:我们学过的哪些诗适合用水墨法画?(请两、三名学生各以一首诗为例分析)诗里写了什么?有什么情节?表现了什么意境?读了诗,你会产生什么感情?以刚学过的《鹿柴》为例,示范如何用水墨技法表现诗意。
放诗朗诵录音,并请学生说说诗的大意?(有哪些人物、景物)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如果要表现出这种意境,诗中中哪些人物或景物可简化或省略?以上我们做的这一步叫“构思”。
(板书)想好后在草稿上画画各部分的位置、大小,使重点突出,这一步叫什么?(板书:构图)现在老师要用水墨法将这幅画画在宣纸上了,在绘画前还要考虑哪里要画得虚些,哪里可画得实些,需重点表现的可用勾、皴法,要让它虚淡些可用什么方法?(晕染法)示范画法:示范中注意提问,老师为什么用这种技法来表现。
小学美术《诗词配画》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词配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创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掌握。我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艺术的魅力。如果对今天的学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诗词与绘画的创意结合:学生往往在将诗词转化为绘画语言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取舍和创意。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诗词中的关键元素,进行合理构图和创新表现。
-情感表达与艺术表现的平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情感表达与艺术表现,使作品既传达出诗词的情感,又具有艺术性,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作品分析、实践操作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创作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词配画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创作的乐趣、分析作品的优缺点,并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意境的理解和绘画表现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画作和诗词,以及现场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词,讨论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诗词的意境。
2.创作操作:为了加深理解,学生们将开始创作自己的诗词配画作品。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实践所学的绘画技巧,尝试表现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篇一:第十课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课诗情画意内乡县城镇一小王艳丽一. 教材简介:《诗情画意》选自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课。
学习要求:选择喜欢的古诗为其配画.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给古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谈话,欣赏体会,探讨交流,设计猜古诗---背古诗—画古诗的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给古诗配画的要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欣赏和创作古诗配画,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
提高艺术修养. 三. 教学重点: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使古诗更有生命力。
四.教学难点: 领会古诗,把握关键字句,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具:相关课件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彩笔等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课前放录制的古诗朗诵,创设情景.(看图猜诗)1.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背很多首古诗吧?我们来欣赏几幅根据古诗画的插图,我们看一看,猜一猜画的是哪首古诗?(放课件: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游子吟悯农)同学们真聪明,猜得又快又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根据画面的意思猜的)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古诗配画.(板书课题)(二)释题引入新课,探究学习:1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民族文化的一枝独秀,它的语言精炼优美,可以说每首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给古诗配画古已有之,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高雅的享受,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诗配画片段。
(放课件《田园乐》)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优秀的古诗,有写景的,抒情的,状物的,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你最喜欢的古诗有哪些?2.诵古诗,入诗境,悟诗情:指名朗诵,适当指导语气感情,引导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当你朗诵这首优美的古诗诗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名让学生发言,交流.(这个环节的用意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同一首诗,不同的同学想象出的画面不尽相同,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3.集体创作,探究画法:出示高鼎的《村居》这首诗,组织学生活动:小组接力作画。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诗情画意-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诗情画意——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诗情画意”这一主题,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将通过学习,理解和体验诗画结合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课程将围绕“诗情画意”这一主题,选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和绘画作品,通过讲解、示范、创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画结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并能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难点:如何将古诗词的意境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绘画工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古诗词的意境和绘画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对诗情画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将古诗词的意境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个人创作。
5. 展评: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课题:诗情画意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诗画结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并能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学难点:如何将古诗词的意境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示范、创作、展评作业设计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创作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作品需要体现出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诗画结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否能够将古诗词的意境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和评价,以便于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它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讲解、示范、创作和展评,这些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10课 五年级上册 古诗配图-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第10课古诗配图-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学会在word中插入本地图片和联机图片。
掌握图片的移动、缩放、环绕方式、叠放次序等设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养成学生使用在信息技术静心文本阅读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诗经等的意境之美,工整之美。
选择合适的配图,体现了word软件的图文混排功能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内容分析:启在word中插入本地图片和联机图片是本节课重点,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分析:学生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习惯的培养了,自学会在word中插入本地图片和联机图片和图片的移动、缩放内容并不会觉得很难,但是在叠放次序学习会有困惑,如何灵活的使用叠放次序的设置。
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内容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内容并不是很难,激发学生兴趣是首要任务,所以要准备多个已经图文混排好的古诗文文档,要涉及结合横排或竖排文本框的排列和图片的各种环绕方式的使用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得到拓展和指引。
本课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自学辅导教学法。
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教师应注意强调学生关注课本进行文本的阅读习惯培养。
2.准备两篇内容一样但是图片不一样的文章、学生用古诗配画相关图片若干幅。
3.学习时间:非上机时间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30 分钟
教学过程:。
诗情画意教案熊海波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九课《诗情画意》教案三里小学熊海波学情简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积累不少的古诗词,本课通过对诗意的理解之后,以诗画结合的形式完成绘画作品,既是两个学科知识的融合,又能对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进行锻炼提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通过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了解诗文大意,并以此来确立绘画关键点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综合学过的古诗词以及绘画技能,在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以绘画和诗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到的诗文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画结合的绘画创作,感受语言文学与美术绘画相碰撞产生的璀璨,品味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那些宝贵财富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诗文关键词句,抓住绘画关键点,通过绘画创作方式,表达独立的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通过绘画方式展示诗文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照片素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导入:上周末老师去了一趟十里长冲,那里风景优美,是庐江有名的旅游胜地。
那里的金丝菊种植产业园,是庐江县著名扶贫产业项目。
我去的时候,看到几百亩金丝菊竞相盛开,一片金黄,实在是太美了。
于是我拿出手机,拍下了这样美丽的画面。
(展示金丝菊照片)光拍照片怎么行?我又配上一段文字,发了一个朋友圈,不一会就收到一堆点赞。
我当时就想,要不是科技发达,我怎么能留住这美好景象,怎么能把这美丽画面传递给许许多多人?那些生活在没有手机照相机时代的人,是怎么留住美好画面的?怀着好奇之心,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
然后我彻底被震撼到了,同学们,相比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我这种发朋友圈的方式,实在是low爆了。
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穿越时空,感受中国文人的——诗情画意(板书课题)二、新授1、感悟诗情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览庐山时,写下一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出示诗句),看到这首诗,你的脑海中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庐山的高、云雾、瀑布的长、漂亮……)这就是中国诗词的魅力所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让人身临其境,传唱千年。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诗情画意|人教新课标(2014秋)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理论基础:根据美术的课程价值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使学生通过分析研究获取知识。
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诗情画意》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课。
本课有跨学科的特点是诗与画的融合。
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
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之艺术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教材中出示了许多学生创作的作品,为学生创作提供了技法的依据和内容构想的依据。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生后面学习创作画打基础。
教法分析:首先通过学生猜古诗活动使学生感受诗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赏图片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
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在乐趣中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达到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的目的。
学生现状分析: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他们就一定能够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
每个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同。
本课是学生针对古诗场景的回忆、再现,然后完成作品,估计学生在画面的构图、场景的安排等方面部分学生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当重点突破这些方面。
教学目标:认知: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
教学准备:1、教具:自制课件,示范用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2、学具:彩笔,油画棒等。
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有跨学科的特点是诗与画的融合。
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
更有‘为画者不懂诗不为画家而为画工’说。
都是强调诗画间的互通与互借的密切关系。
说明了文学素养是艺术家的灵魂。
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之艺术思想。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他们就一定能够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创造诗的表象“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1.学习用水墨画表达古诗诗意的造型方法,掌握水墨画中主次虚实的构图与落款表现方法。
2.通过赏诗听诗、看画选诗、读诗选画;诗中入画;画中落诗,诗画共鸣等方法的学习掌握用水墨进行诗情的描绘创作。
3.通过学习,体会中国画的写意、抒情、传趣,以画意描绘诗意的艺术美感。
【教学重点】1.学习在古诗中找“诗眼”进行创作构思,并联系已学的水墨画知识,创作绘画出画中的“诗眼”。
2.学习在水墨画中提写诗句的落款方法。
3.学生根据古诗选择适合的“诗眼”创作水墨主题画。
【教学难点】1.感受水墨画与古诗之间诗画共构,传意抒情的美感。
2.掌握水墨画中主次、虚实的造型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范作。
学具:古诗一首、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别诗句,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中国诗词大会》吗?听说节目中的诗词几乎全部出自咱们中小学的课本。
今天老师也出道关于诗句的题来考考大家:挑字联诗——从以下九个字中挑选一些字组成一句诗。
你看出来了吗?(课件出题)答案:白日依山尽。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这么短时间就能答出来,看来你知道的诗还真不少!那谁能完整的背出这首古诗?3、从这首诗中,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呢?4、是呀,一首好诗总是充满着画意,一幅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份“诗情画意”。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诗情画意-人教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情画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发展个性与创造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展示的团队精神,提升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等基本技法,并能运用这些技法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例如:讲解水墨画的笔触、水分控制,水粉画的色彩搭配与过渡,线描的线条运用等。
此外,在指导学生绘画练习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上还存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这类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练习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深度。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取美的元素。
-例如: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形态、构图等方面的美感。
(3)结合古典诗词,让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内涵,并能将其融入美术创作中。
-例如: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视觉图像。
2.教学难点
(1)学生在运用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等技法时,容易出现技法掌握不熟练、画面效果不满意的情况。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
古诗配画活动方案古诗文配画”经典诵读活动双庙XXX诗文配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我们准备在我校开展古诗配画活动。
通过古诗配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二、活动主题诗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古诗文配画活动。
学生用一幅幅稚嫩而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对诗意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2013年3月20日至4月10日四、活动要求1、学生自选一首古诗或古文进行配画。
以各年级诵读的诗文为依据,综合体现学生诗文背诵、诗意理解等方面知识。
2、配画构图要饱满,主题鲜明,内容突出。
3、画中要有诗文书写,字体应有书法色彩,体现书画相辅相成特点。
4、纸张:统一在8开纸上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素描、色彩、电脑设计等。
5、每班学生自备彩笔,学校统一纸张,书写工整,整洁。
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五、配画内容选择三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春日》《大林寺桃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村居》《绝句》(迟日江山丽)《咏鹅》《蜂》《梅花》四、五年级古诗:《泊船瓜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清平乐村居》《如梦令》《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滁州西涧》《惠崇春江晓景》《小池》《元日》六年级古诗:1.长歌行汉乐府2.七步诗曹植3.敕勒歌北朝民歌4.咏鹅骆宾王5.回乡偶书贺知章6.咏柳贺知章7.凉州词王之涣8.登鹳鹊楼王之涣9.春晓XXX10.XXX11.凉州词XXX12.出塞XXX七、八、九年级:选择本年级课本学过的古诗、古文六、奖项设置本次活动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每组设中高段、低段两个组别,每个组分别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诗情画意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诗情画意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和诗歌的关系,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和绘画的能力;2.教育学生按照规则运用画法,表现画境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认识花鸟画需要的基础画法;2.明确画境的特点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意识到诗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2.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对应的画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1)看图猜诗:学生看到一张花鸟画进行简单赏析,然后老师让学生先简单想象,用文字或者语言来描述画面给人的感受,引出这幅画和诗歌的关系。
2)师生互动:“诗有画意,画有诗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了解国画和诗歌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于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理解。
2.讲解新知1)讲解画境运用:老师通过讲解语言/画面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叫做画境,以及在画境方面的运用。
2)讲解画境的特点和运用:老师通过讲解与画境相关的特点、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学习画境的技巧,能够技能较为扎实地制作出合格的画作。
3.课后作业1)学生自己创作:老师布置学生自己创作一幅花鸟画,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画笔的运用、画作的构图等基础技巧。
2)学生分享: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老师会让他们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作,让大家都感受到画境带来的情感和魅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教育策略是通过了解和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画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觉得学生在听讲的时候还是不太能够集中注意力,如果可以提供一些更好的互动性,应该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而在讲解画境的部分,有些学生写起来还是有点艰难,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握画境的相关技巧,需要教师督促和重点讲解。
在讲解装饰花鸟画这个部分,由于每个学生的花鸟画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案第10课诗情画意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四、教学思路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你能看出它是描写的哪一首诗吗?请看,谁知道?课件出现《咏鹅》这一首诗的画面。
教师让学生回答后,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课本第十课《诗情画意》,为自己喜欢的古诗配画。
大屏幕揭题:《诗情画意》为古诗配画。
(二)新授: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想起李白的《静夜思》,课件出现古诗一首《静夜思》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这首诗呢,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教师出示几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让学生理解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师:我们知道诗有很多种形式,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师:对,诗有写人、写景、状物、还有叙事的。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9《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诗情画意》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 课内容,是小学美术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美,进而表现美,最后创造美。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进而激发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进行构图。
3、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协助表达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
教具、学具:1. 教具:水彩笔、范作、课件等。
2. 学具:水彩笔、作业纸等。
一、赏美临近节日教师送给学生一副粉笔画(直接现场绘画),直入课题,齐读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议美1.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课前准备好的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古诗。
回答正确直接赠送作品(学科融合)教师出示(多媒体出示)画面(一)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你怎么猜出来的?生:有荷花、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师:你看到了画面中的景物,才联想到了古诗《小池》中的诗句。
教师出示画面(二)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你是怎样联想到这两句诗的?生:有柳树刚冒出新芽,数不清的柳条垂下来。
师:你很聪明,用诗句的意境概括出画面所表达的意境。
教师出示画面(三)这一幅画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生:《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五年级语文诗配画
五年级语文诗配画
一、诗配画的意义。
1. 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 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选择合适的古诗。
1. 课本中的古诗。
2. 课外经典古诗。
三、诗配画的步骤。
1. 研读古诗。
2. 构思画面。
3. 绘制草图。
4. 细节描绘与上色。
- 在草图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细节描绘。
给战士的金甲画出磨损的痕迹,表现出“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艰辛。
然后选择合适的色彩上色,对于边塞的画面,可能会用到土黄色表现黄沙,白色表现雪山,灰色表现乌云,金色表现战士的盔甲等,通过色彩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四、评价诗配画作品的标准。
1. 与诗歌内容的契合度。
2. 艺术表现力。
3. 创意性。
五年级上古诗配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内容,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我国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诗配画、给画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
诗配画,不仅是诗的形象的解说图,更是诗的意境的再创造。
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根据个人对诗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将诗的意境画出来。
本课教学不但激发学生参与背诵古诗、了解诗意,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想象绘画能力。
因此本课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明确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配画应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抓住古诗意境和相应的手法进行表现。
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诗歌的文字形象语言与绘画的视觉造型语言互补、融合而创作情景交融的作品,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背诵多首古诗,对古诗的内容及表现的意境已经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学生们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乐于尝试各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表现形式,在美术活动中体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2、学习《诗情画意》,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按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
(2)学生:学习用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内容,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我国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诗配画、给画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
诗配画,不仅是诗的形象的解说图,更是诗的意境的再创造。
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根据个人对诗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将诗的意境画出来。
本课教学不但激发学生参与背诵古诗、了解诗意,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想象绘画能力。
因此本课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明确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配画应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抓住古诗意境和相应的手法进行表现。
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诗歌的文字形象语言与绘画的视觉造型语言互补、融合而创作情景交融的作品,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背诵多首古诗,对古诗的内容及表现的意境已经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学生们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乐于尝试各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表现形式,在美术活动中体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2、学习《诗情画意》,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按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
(2)学生:学习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