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唐】李端

合集下载

初中的五言诗

初中的五言诗

初中的五言诗初中的五言诗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的五言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的.五言诗11、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7、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怨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1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送灵澈——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5、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送上人——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7、新嫁娘——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8、玉台体——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燕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19、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1、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写古筝的诗

写古筝的诗

写古筝的诗
1.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2.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南朝·梁·范云《听筝》
3.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唐·杨巨源《听流人水调子》
4.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元·萨都刺《赠弹筝者》
5.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满院春风,犹疑是、绿杨揉碎。

低回幽咽,断云轻散,春夜成冰雪。

欲写新题,无好纸、怕传宣墨。

分明记得。

挑灯夜语,多夜款曲详细。

只愁拍曲栏干,却怕登楼望笛。

——宋·王安石《南乡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6.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7. 夜深弹古调,月明隔窗知。

弦声不欲出,其
奈断肠思。

——唐·贾岛《听弹古筝》
8.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唐·白居易《听筝》
9. 秦声楚调声声慢,愁煞湘妃泪满衣。

——唐·白居易《听弹古筝》
10. 雪中听筝声,更觉清音婉转。

——唐·白居易《听弹古筝》。

古筝诗句古诗大全

古筝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古筝的诗句
关于古筝的诗句如下:
1、《咏筝诗》南北朝·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译文:古筝弹奏着久已中绝失传的曲调,乐曲清越绝伦。

筝弦之上但见妙指轻拂,忽尔音断弦绝、寂然无声,忽而弦声复起、清音悠扬。

听筝者只闻筝曲绕梁之美,又哪里知晓弹筝者玉颜丽质之下的内心与才情呢。

2、《听筝》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3、《听崔七妓人筝》唐朝·白居易。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译文:画着精致妆容、身着绝美的衣衫的丫环坐在玉楼中,弹着十三弦乐器道出了惆怅。

凭你刚才弹奏的曲子,江州司马的头发全白了。

4、《筝》唐代·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译文: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好似玉佩轻轻敲击发出的声响,也好像留宿在枝头未飞走的黄莺的啼鸣。

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声音啊天上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无论在在何处都共同分享着同一轮明月。

古人对古筝的赞美

古人对古筝的赞美

古人对古筝的赞美李端《听筝》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箏》宋.晏幾道纖指十三絃,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描写古筝的.诗句21.梁.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2. 唐.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 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4. 唐.李峤《筝》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5. 元.杨维桢《鸣筝曲》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描写古筝的诗句3 1、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2、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3、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4、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5、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沈约《咏筝》。

九句五言绝句的古诗

九句五言绝句的古诗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九句五言绝句古诗: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听筝》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曲有误,周郎顾

曲有误,周郎顾

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

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顾,微微一笑,提醒抚琴者,错音了。

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读音曲有误,周郎顾(qǔyǒu wùzhōu láng gù)
成语故事
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

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顾,微微一笑,提醒抚琴者,错音了。

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引申含义
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做“顾曲”。

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

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专论戏曲的书,书名就叫“顾曲杂言”。

相关诗词
《听筝》
李端(唐)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释义: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描写古筝韵味优美的诗句

描写古筝韵味优美的诗句

描写古筝韵味优美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描写古筝韵味优美的诗句:
1.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2.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3.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沈约《咏筝》
4.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5.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
6. 明月照人古,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7. 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
8.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李商隐《无题四首》
9. 唤取周郎相顾,引吭高声唱《白纻》。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
10.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王维《秋夜曲》
这些诗句通过对古筝声音、弹奏者的姿态和表情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古筝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筝赋》——精选推荐

《筝赋》——精选推荐

《筝赋》后汉侯瑾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卑杀纤妙,微声繁缚。

散清商⽽流转兮,若将绝⽽复续,纷旷落以繁奏,逸遗世⽽越俗。

若乃察其风采,练其声⾳,美哉荡乎,乐⽽不淫。

虽怀恩⽽不怨,似幽风之遗⾳。

于是雅曲既阔,郑卫仍倚,新声顺变,妙弄优游。

微风漂裔,冷⽓轻浮,感悲⾳⽽增叹,怆嚬悴⽽怀愁。

若乃上感天地,千动⿁神。

享祀视宗,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阮璃《筝赋》“惟夫筝之奇妙极五⾳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为师,禀清和于律吕,笼丝⽊以成资。

⾝长六尺,应律数也。

故能清者感夭,浊者合地,五声并⽤,动静简易,⼤兴⼩附;重发轻随。

折⽽复扶。

循覆逆开,浮现抑扬,升降绮靡,殊声妙巧。

不识其为,平调⾜均,不疾不徐。

迟速合度,君⼦之衔也;慷慨磊落,卓砾盘纡,壮⼠之节也;曲⾼和寡,妙技鸡⼯。

伯⽛能琴,千兹为膜。

蛟惮禽然,庶配其踪;延年新声,岂此能同;陈惠李⽂,蜀能是逢。

”傅⽞的《筝赋》已残,其序云“世以为蒙恬所造,今会观其器,上崇(圆)似(象).夭,下平似(象)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设之列四象在,⿎之列五⾳发。

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所能关思运巧哉?”“所乐亦⾮琴,唯⾔琵琶与筝,能娱我⼼。

”(《初学记》,卷⼗六)他在《筝赋》的序⽂中形象⽣动的描述了筝之外形与构造,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似嫌牵强,以当时的阴阳五⾏背景,乃是极富哲理的。

陈⽒(窈)的《筝赋》“伊夫筝之为体,惟⾼亮⽽殊特。

应六律之修(攸)和,与七始乎慈消息。

括⼋⾳之精要,超众器之表式。

后爱创制,千野考成。

列柱成律(陈),既和且平。

度中楷模,不缩不盈。

总⼋风⽽熙泰,晃贯彻⽽洞灵。

⽛⽒攘袂⽽奋⼿,钟斯倾⽿以静臆。

奏清⾓之要妙,咏绉虞与(以)⿅鸣。

兽连轩⽽率舞,凤琅沧⽽集庭。

泛滥浮沉,逸响发挥。

禽然若绝,咬如复回。

尔乃秘艳曲,卓砾殊异,周旋去留,千变万态。

”梁萧纲《筝赋》权引⼀段如下“听鸣筝之弄响,开兹弦之⼀弹,⾜使客游恋国,壮⼠冲冠。

曲有误周郎顾

曲有误周郎顾

曲有误周郎顾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仪表不凡,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之后,弹奏演乐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马上觉察到,并立即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

由于当时演乐者多为女子,这些乐妓为了博得周郎一顾,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于是民间遂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

魏晋之后,“周郎顾曲”作为典故常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出现于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

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即为化用此典的佳作。

形容古筝古诗

形容古筝古诗

形容古筝古诗1、《咏筝诗》南北朝·沈约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译文古筝弹奏着久已中绝失传的曲调,乐曲清越绝伦。

筝弦之上但见妙指轻拂,忽尔音断弦绝、寂然无声,忽而弦声复起、清音悠扬。

听筝者只闻筝曲绕梁之美,又哪里知晓弹筝者玉颜丽质之下的内心与才情呢。

2、《听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3、《听崔七妓人筝》唐朝·白居易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译文画着精致妆容、身着绝美的衣衫的丫环坐在玉楼中,弹着十三弦乐器道出了惆怅。

凭你刚才弹奏的曲子,江州司马的头发全白了。

4、《筝》唐代·张祜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译文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好似玉佩轻轻敲击发出的声响,也好像留宿在枝头未飞走的黄莺的啼鸣。

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声音啊?天上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无论在在何处都共同分享着同一轮明月。

5、《春日行》唐朝·李白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译文深宫的高楼高耸入云,宫殿中的大柱子上盘着金龙。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唐诗赏析-李端《听筝》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赏析-李端《听筝》原文译文赏析

李端《听筝》原文|译文|赏析'《听筝》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弹古筝的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注释⑴听筝:弹奏筝曲。

⑵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⑶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⑷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⑸玉房:指玉制的筝枕。

房,筝上架弦的枕。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

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

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

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⑺拂弦:拨动琴弦。

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

筝是一种弦乐器。

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

此诗是速写,当然必须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

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弹筝者手中正在拨弄的乐器,特别是那绚丽华美,闪烁着点点金色光斑的弦柱。

接着,诗人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落到那双正在琴弦上跳动的洁白如玉的纤手上,以及弹奏的环境。

精洁雅致的琴房,自然别有一番情味。

从画面上看,“金粟”、“素手”、“玉房”交相对比,色彩明丽而华贵,虽然是速写,却又施重彩,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

绘画毕竟是视觉的艺术,而鸣筝所成的乐曲则是作用于听觉的艺术。

一、二两句诗所绘出的画面是绝妙的,读者从中瞥见了闪光的琴柱、白嫩的巧手、素雅的琴房,但却没有听到琴声。

也许是精湛的工艺、绰约的风姿、高洁的环境使诗人过于全神贯注了。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原文、赏析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原文、赏析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出自唐代李端的《听筝》原文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

大历五年进士。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

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

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

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

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创作背景: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注释听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

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

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

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

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赏析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

筝是一种弦乐器。

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

此诗是速写,当然必须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

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弹筝者手中正在拨弄的乐器,特别是那绚丽华美,闪烁着点点金色光斑的弦柱。

接着,诗人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落到那双正在琴弦上跳动的洁白如玉的纤手上,以及弹奏的环境。

精。

关于古筝的古诗

关于古筝的古诗

关于古筝的古诗《听筝》 - 作者:李端(唐) - 诗文: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夜筝》 - 作者:白居易(唐) - 诗文: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春日行》 - 作者:李白(唐) - 诗文: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听流人水调子》 - 作者:王昌龄(唐) - 诗文: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作者:岳飞(宋) - 诗文: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 作者:晏几道(宋) - 诗文: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 作者:欧阳修(宋) - 诗文: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蝶恋花·佳人》 - 作者:苏轼(宋) - 诗文:一颗樱桃樊素口。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

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

章台折尽青青柳。

《贺新郎·赋琵琶》 - 作者:辛弃疾(宋) - 诗文: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

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为呜咽。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 作者:李清照(宋) - 诗文: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有关古筝的古诗

有关古筝的古诗

有关古筝的古诗
1. 《李凭箜篌引》(节选)——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2. 《听筝》——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 《夜筝》——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4. 《咏筝》——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5. 《风筝》——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2020年李端听筝赏析范文

2020年李端听筝赏析范文

李端听筝赏析范文作者颜茴说文化独家原创,《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是一首饶有趣味的小诗,笔触委婉细致,描写一位怀春少女为博取意中人的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景,写得维妙维肖,情真意浓。

筝是古时一种弹拨乐器,战国时流行于秦国。

古为十二弦,唐时改为十三弦,现已增至二十五弦。

诗题一作《鸣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金粟柱,用金色小圆点装饰的华美的琴柱。

柱,筝上用以系弦的部件。

素手,洁白的手。

玉房,玉饰的闺房屋,亦指华丽的房舍。

句意为:叮咚清脆、潺潺如水的乐音久久回荡在装饰华丽的房里,一位少女含娇带嗔地微倾颔首,轻拂琴弦。

开场诗人便以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手法带读者走入鸣筝场景。

然而诗人这种介绍和描写并不是直接的白描,他简略地用了“金粟柱”、“素手”、“玉房”三个词,间接巧妙地将人、事和环境交待得清清楚楚。

“金”、“玉”二字,投射出拂琴人家世之殷厚、技艺之不凡与品味之高雅。

而“素手”一词,转而将注意力投向女子:弄弦拨音的是一双玉指纤纤之手。

仅仅是这纤纤玉指,便可让读者浮想联翩:何人能生得?必是一位美丽聪慧、纯洁善良的年轻姑娘吧。

诗人巧于精作,以特写“素手”来引介全人,角度新、空间足,让人回味无穷。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郎,即三国东吴名将周瑜,他风流倜傥,文武双全,为著名美男子。

据《三国志·吴志·周瑜》载:“瑜授建威中郎将,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这里借指弹筝女子属意的知音者。

句意为:弹筝女子为了引起心中情郎的注意,时时错拨琴弦。

意中人在哪儿呢?或许正匆匆循声而来?或许因曲误之音正伫立停留?少女心绪纷乱难宁,因而指法不断出错,曲误更多。

这“时时”有意无意的错误曲调,倒并没有让人觉出乐音的遗憾,倒是陡增了一分谐趣,原来为了意中人的留意注目才故意时时错拂琴弦!虽则指法曲调时时误,但曲曲声声总关情,一个痴情少女形象至此已跃然纸上。

素手玉房前

素手玉房前

素手玉房前
【诗句】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出处】唐.李端《听筝》
【意思】在华美的房舍前,她用洁白的手拔弄着筝弦;
【全诗】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①金粟柱:上有金色小点花纹的筝柱,柱为架弦的码子,木制,桥形,立在筝的面板上,一柱架一弦,定弦时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弹奏时则将弦的振动传导至音箱,使声音得到美化和增强。

②素手:洁白的手。

玉房:闺房的美称。

③二句意谓为了得到周郎的眷顾,故意常常拨错弦。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吴国名将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误,就回头向那人望一眼示意,当时人说:“曲有误,周郎顾。

”二句化用此典。

【鉴赏】
咏弹筝女郎诗。

唐代李端作:“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金粟:形容筝的弦轴(俗称柱)精美华贵。

玉房:对筝的安枕(俗称横木)的美称,此处代指筝。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窈窕淑女,纤纤玉手,拨弄着筝弦。

为了能得到意中人的眷顾,她常常成心地拂错筝弦。

末两句诗人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吴国的周瑜,英俊潇洒,在24岁时即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且精通音律,人们美称之为周郎。

周瑜喜欢听琴,每当他听到别人弹琴曲调有误时都会回过头去看上弹琴者一眼,故人们议之曰“曲有误,周郎顾”,后人又给他一个“顾曲周郎”的雅称。

诗人细腻地写出了弹筝女郎的心理,通过她们“时时”拨错筝弦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了她们对意中人无限爱恋的情意,筝也成了她们传达爱情的中介物。

关于描写古筝的诗句

关于描写古筝的诗句

描写古筝的诗句关于描写古筝的诗句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故也称秦筝。

也有诗句描写的是古筝,大家知道哪些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描写古筝的诗句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描写古筝的诗句1李端《听筝》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箏》宋.晏幾道纖指十三絃,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描写古筝的.诗句21.梁.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2. 唐.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 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4. 唐.李峤《筝》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5. 元.杨维桢《鸣筝曲》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描写古筝的诗句31、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2、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3、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4、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5、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沈约《咏筝》6、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端简介_李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李端简介_李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李端简介_李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李端,唐朝诗人,在唐僖宗朝,因巴结大宦官田令孜而得进士及第。

《唐摭言》卷九:“李端,曲江人,亦受知于(田)令孜,擢进士第,又为令孜宾佐,俱为孔鲁公所嫌。

文德中,与郁俱陷刑网。

”李端代表作品:《拜新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

其全文古诗如下: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翻译】李端这首《拜新月》,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

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

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闺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

其全文古诗如下: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翻译】月落星稀眼看东方就要发亮,一夜未睡孤灯还摇曳着昏光。

披起衣服走到门前急切探看,恼恨那报喜的鹊声把人欺谎。

《听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

其全文古诗如下: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翻译】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留别柳中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

其古诗全文如下: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芜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

其古诗全文如下: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

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

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胡腾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

其古诗全文如下: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听筝》原文及译文

《听筝》原文及译文

《听筝》原文及译文《听筝》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筝》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筝》原文:李端〔唐代〕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闺房中。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听筝》赏析: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

筝是一种弦乐器。

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

此诗是速写,当然必须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

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弹筝者手中正在拨弄的乐器,特别是那绚丽华美,闪烁着点点金色光斑的弦柱。

接着,诗人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落到那双正在琴弦上跳动的洁白如玉的纤手上,以及弹奏的环境。

精洁雅致的琴房,自然别有一番情味。

从画面上看,“金粟”、“素手”、“玉房”交相对比,色彩明丽而华贵,虽然是速写,却又施重彩,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

绘画毕竟是视觉的艺术,而鸣筝所成的乐曲则是作用于听觉的艺术。

一、二两句诗所绘出的画面是绝妙的,读者从中瞥见了闪光的琴柱、白嫩的巧手、素雅的琴房,但却没有听到琴声。

也许是精湛的工艺、绰约的风姿、高洁的环境使诗人过于全神贯注了。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诗人终于注意到弹奏出的乐曲本身。

诗的前两句写女子正在弹筝,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了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袭通常的写法,而是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

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此诗显然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時時誤拂絃。
周瑜,字公瑾,二十四歲任中郎將,吳中呼為周郎。 傳說他很懂得音樂,能指出別彈曲的錯誤,有「顧 曲周郎」的稱呼。
詩意探究
詩人站在客觀的角度描寫了一個女子欲得 如意郎君眷顧的微妙心理,寄寓了詩人渴望 君主垂青的心情。
李端《聽箏》、李白《玉階怨》和李商隱 的很多《無題》詩,都是站在客觀的角度 「寫他人之情,抒自己之懷。」
一位畫家寫紅梅,畫筆誤蘸綠色,發覺時,綠色已著畫 上。而所畫的紅梅,萼帶微綠,恰似含苞剛放的花朵;於是 引得人人讚賞,譽為難能之作。這乃是「誤著色」的奇蹟, 堪稱「誤得巧,誤得妙」。然而,倘把全部紅梅都畫成了綠 梅,那就沒有什麼巧妙之可言了。
鳴箏 金粟 柱



詠箏
弦柱上的裝飾
在金粟柱上的箏絃,被她輕輕撥弄
素手玉房前 。
安在古箏上的墊子
→上來去飛舞。
欲得周郎顧,
聽曲、顧盼 爲了博取周郎的青睞,

邀寵的心情 ┐ │ ├ 曲折微妙
→ 邀寵的表現 ┘ 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周郎: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 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 郎顧。 」 (《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 ,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 時時誤拂絃


題解
「聽箏」應是聽奏箏有感。或作「鳴箏」,似更
生動有味。
詩描摹了一位彈箏美女,爲博取青睞而故出差錯 的情態。透視心理狀態,洞察入微,描寫細膩婉 曲,十分傳神。
作者
李端,字正己,趙郡人。大曆五年進士。官至 杭州司馬。有集。
關於本詩的掌故
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 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誤拂絃
─就藝術上的引申來看
「誤拂絃」可以產生不諧和的感覺,知音的人必然忍不 住要看看奏者,以察其原因;因此,「誤拂絃」乃是引起注 意的最佳宣傳手法。 演奏樂曲之時,倘在主要的曲調裡加用不協和的裝飾音, 就好比「誤拂絃」一樣,可以收到引人注意的效果。現代作 曲家愛用不協和絃,……應該用得有個限度;如果不協和絃、 裝飾音用得太多,就失掉吸引力量。就不再是「誤拂」,而 是「亂拂」。把音樂污染,就不是裝飾得有趣,而是擾亂得 惹厭了。
傳說中唐時郭子儀之子郭暖,家有一箏伎名 叫鏡兒,不僅技藝出衆,而且美貌絕倫。 一次, 郭暖宴客,當時李端也在座,眼見鏡兒美貌,又 聽得箏聲宛如仙樂,不覺心醉神迷。
這種失態被郭暖從旁察覺,他卻並不生氣, 說:「李君如能以箏爲題,賦詩一首,讓大家高 興,我就將佳人賞與你。」李端聞言,隨即應聲 吟道:「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郭暖聽了大喜,忙將席上金玉器 皿及鏡兒送給李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