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北师历史苏联史专题训练(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史专题训练二
1.“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说明斯大林模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五十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彻底结束了个人崇拜
C.六十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解决了粮食问题
D.八十年代后经济低迷源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低下
3.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50年代末两国粮
食产量状况的相同主导因素是
A.政策指导失误
B.优先发展工业
C.土地所有制变革
D.自然灾害严重
4.下列图片反映的现象与政府干预经济无关的是
A.苏联集体农庄 B.社会保障体系 C.美国救市计划 D.小岗村农民契约
5.有学者认为,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
的经济统计数据,因为它是衡量国民经济发
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图中最高点出现
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政策
B.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用经济管理的方法代之以原来的行政命令
D.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6.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的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这反映了苏联当时
A. 工业生产未取得迅速增长
B. 国内阶级矛盾仍十分尖锐
C. 依靠对农民掠夺取得发展
D. 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衡
7.下表是1913—1937年苏俄(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 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 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
D. 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8.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
C. 有开创性地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 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
9.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A. 罗斯福
B. 赫鲁晓夫
C. 斯大林
D. 戈尔巴乔夫
10.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11.“我(赫鲁晓夫)还记得那段时间,在经济崩溃和大饥荒之后,城市忽然恢复了生机,涌现出了各种产品,价格开始回落。这当然是一种退却,但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积蓄了力量。”下列对“积蓄了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使俄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B. 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C. 为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D. 为后来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2.有人把20世纪50年代苏联某领导人进行的改革喻为试图“两步跨越鸿沟”,也有人把另一位苏联领导人进行的改革比作“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里谈到的两位领导人分别是( )
A. 斯大林、赫鲁晓夫
B.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C. 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D. 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1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 集体农庄违背了生产力水平
B. 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C. 全国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
D. 农庄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
1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B.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
15.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对这一变化反映的内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配合了国家工业的进行
C.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D. 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
16.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酌企业之一。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C.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D.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17.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苏联的突然崩溃是一件“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比喻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