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问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起病非常的快,会造成患者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并且这种疾病在出血的概率非常的大,有可能造制一些脑血管的痉挛。

从而导致继发性的血栓形成,除了要尽快的治疗、找病因,夹闭动脉瘤以外,护理措施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
1.在发病早期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能活动,否则容易增加出血的量。

2.要监测生命体征,比如监测和控制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升高,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

3.在昏迷或者卧床期间要注意护理,预防并发症,比如要定时翻身拍背,注意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适当的被动活动四肢关节。

4.随着后期病情的恢复,要注意饮食方面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时不能用力大便或者情绪过于激动,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 1 —。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头痛有无加重或减轻,有无呕吐。

2、观察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3、观察患者情绪是否稳定,家人是否配合。

4、观察特殊用药反应,如尼莫通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血压,防止血压下降。

5、观察大便是否通畅。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倾听患者主诉。

2、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30度左右。

3、谢绝探视(2—3周内),保持环境安静,不可与患者过多交谈,保持情绪稳定。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此病的严重性,以取得配合。

4、对症处理: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可给予镇静剂、脱水剂、止痛药物等。

5、保持大便通畅,告知便秘危害性,多饮水,适当活动四肢,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药物通便。

6、保持情绪稳定,消除一切引起脑压升高的因素,防止再出血。

7、护理患者时应动作轻柔,尽量少搬动患者。

8、持续静脉泵入尼莫通时应严密观察血压,防止血压过低。

【健康教育】1、患者常因剧烈头痛而焦躁不安,应鼓励患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刺激及一切干扰。

2、为明确诊断需行腰穿和脑血管造影检查时,患者常因惧怕而失眠,担心操作是否顺利、出现副作用、检查结果等,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使之放下包袱,配合检查。

3、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饮食为宜,多食蔬菜、水果。

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

4、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5、保持乐观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充足睡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最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以突然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最常见,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短时间内可发生急剧变化,因此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病情观察1.1意识的观察严密观察意识的变化,正确识别意识障碍的程度。

昏迷快而深者应考虑内侧型出血,脑干出血或大量出血,昏迷浅者见于脑叶出血,如果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应考虑脑内继续出血脑疝形成。

若出现躁动不安应查找原因,躁动有时是病情恶化的前提,也可能是病情好转的先兆,应仔细观察加以辩别。

1.2瞳孔的观察注意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光反射等。

如果瞳孔早期缩小、或忽大忽小,则提示脑疝的前兆逐渐消失,若逐渐增大并超过6mm,边缘不整,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则是小脑幕切迹疝的形成,如果双侧瞳孔散大直径在6mm以上,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则是脑干损伤或小脑扁桃体疝形成,若双侧瞳孔缩小固定,形状规则,对光反射消失,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桥出血所致。

1.3生命体征的观察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呼吸、脉搏加深、加快、血压则上升,若呼吸中枢受到损害则出现呼吸急促,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或颅内压继续升高,脑血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刺激呼吸中枢致深而出现鼾声,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紧急处理。

1.4 对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先兆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颅内压增高严重时,随时会发生脑疝,如不及时发现,短时间内会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故在护理中要重点观察。

1.5 出血的观察和预防患者的意识障碍多在出血的数分钟或1小时出现。

如出现进行性的意识障碍加深,或昏迷-清醒-再昏迷应考虑蛛网膜下腔有继续出血的可能或脑血管痉挛,护理中一旦发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给予处理。

首次蛛网膜出血的患者2周内为再次出血的好发期,血液吸收期中患者头痛明显,部分可出现精神症状,为防止脑出血痉挛和再出血,可采用多次腰椎穿刺,每次放出少量血性脑脊液(量约5ml送检,观察出血的动态变化),也可以静脉或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K、钙离子拮抗剂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概念】
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评估】
1、病人的意识状态。

2、病人头痛的程度。

3、病人対疾病的认识和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剂。

2、保持大便通畅。

3、观察生命体征及恶心呕吐等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4、如癫痫发作遵医嘱给予抗痉剂。

5、遵医嘱使用脱水药时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急性期可使用大量止血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等。

6、做好出院指导,如不要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女病人1-2年不要分娩等。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进行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指导患者戒烟酒,加强功能锻炼。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案

树立治疗信心
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 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引导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定期评估心理状态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情 绪,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
0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状况及注意事项
高蛋白食物如鱼、瘦肉、豆类等,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组织的修复。高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 、水果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低脂肪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 管堵塞的风险。易消化食物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避免因消化问题导致身体不适。
控制钠盐摄入量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 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头部抬高 15-30度,以利于颅 内静脉回流,减轻脑 水肿。
对于呼吸困难或喉头 痉挛的患者,应及时 吸氧或准备气管插管 。
定期给患者翻身、拍 背,帮助排痰,预防 肺部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 。
对于需要特殊保存的药物,应 确保药物保存环境符合要求, 避免药物失效。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 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留意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协助处理。
定期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 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
药物副作用。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04
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护理科普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护理科普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护理科普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病因有多种,主要是因为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病变破裂造成血压升高,致使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随之破裂,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所导致的。

该疾病发作时,起病快,出血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危险系数较大。

有研究表明,该疾病的死亡率大概在25%到50%之间,若在治疗后有较好的护理干预,能够将死亡率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反之则会增大。

所以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工作,对于降低病死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观察护理(一)病情监控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血压、脉搏、体温以及意识状态等进行实时观察,并根据情况变化,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继发性脑血管破裂等术后不良反应。

①在手术之后可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或者以疼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刺激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若患者意识状态不佳,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则患者可能是继发性脑血管破裂,且出血量较大,致使颅内压力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上报主治医生,协助医生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脑疝的出现。

另外,还可通过瞳孔是否扩大,对光源反应是否迟钝来判断是否已经出现脑疝症状。

②若在手术之后发现患者出现高温现象,则有可能是出现合并感染,或者是颅内出血,影响到下丘脑导致出现中枢神经性高热。

在此种情况下可先通过冰敷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然后上报主治医生,根据医嘱对患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等药物进行处理,同时,应该施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

③若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呼吸急促等现象,则有可能是颅内出血,对呼吸中枢神经造成影响。

④若是出现血压升高,但脉搏缓慢无力的现象,则有可能是颅内形成脑疝,需要及时治疗。

⑤若患者已经有脑疝形成征兆,则可能表现出呕吐、疼痛等症状,也应该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二)穿刺肢体的观察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在手术部位进行穿刺处理,术后护理应该注意包扎部位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血液渗出,同时应该对穿刺侧的下肢进行固定,但为维持机体活性,可对其进行按摩处理;另外一侧的肢体则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血液循环,避免长久不动出现血肿等不良反应。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相关因素不适:急性疼痛 -舒适、疼痛控制1、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有无伴与脑水肿、颅内发症状,例如:呕吐、颅内高压的征象的观察以及再出血征象的高压、学液刺激观察等有关2、当疼痛突然加剧时需警惕颅内高压与脑疝。

3、医护人员要充分相信患者对疼痛的描述,由于疼痛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能被他人证实或否定,同时告诉患者不要强忍疼痛,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4、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反馈给医生并做好记录,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防治血管痉挛的药物。

自理缺陷 - 与医源无并发症发生加强生活及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及时清除分泌物,性限制(绝对卧皮肤护理、按摩受压部位,防治压疮,加强口腔护理,防治口腔床)有关炎等并发症。

合作性问题 - 脑无并发症发生体位与休息:疝、再出血、脑1)绝对卧床休息 4-6 周,在急性期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时。

血管痉挛、脑水2)颅内压增高患者,抬高床头15-30 °,以利颅内静脉回流,肿保持头颈部不屈曲或髋部不大于90°,同时无显著旋转。

3)清醒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轻柔,并告知患者勿头部过度活动的重要性。

4)意识障碍的患者:翻身时应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扭曲导致脑干移位,出现呼吸抑制或引起心率和呼吸功能的急剧变化,造成患者突然死亡。

防止一切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1)主要因素: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打喷嚏,应注意避免。

2)保持大便通畅:查过 3 天未大便可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禁止高压灌肠。

3)血压、腹压增高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发再出血或脑疝。

4)尿潴留:因膀胱胀满而导致病人烦躁,应注意及时解决。

满足病人需要,提供舒适的护理:1)室内光线柔和,控制噪音强度在 35-45 分贝,温度:18-22 ℃,湿度: 50%-60%。

2)减少探视,以免加重头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导致的血管破裂出血。

此外,外伤、血液病、药物使用等也可能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发病后需要紧急治疗和护理。

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所以说出现这种疾病之后再进行护理措施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并定期记录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异常、意识障碍等。

2、休息和保持安静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和过度劳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和身体负担。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环境安静: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单人病房中,避免嘈杂的环境刺激和影响,以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恢复。

②确保充足的睡眠:睡眠对脑部神经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很重要。

患者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可以采取适当的药物和措施帮助他们入睡和保证睡眠的质量。

③控制体位变换: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体位转换,避免头部下垂,以减少颅内压力的增加,有利于脑部的恢复和修复。

④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需要避免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免加重颅内压力,加重病情。

⑤管理情绪和心理: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往往需要面临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增强他们的康复信心。

3、控制体温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控制体温是非常重要的护理要点之一,因为高热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加重,延长恢复时间,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控制体温的护理措施:①应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和处理体温异常。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念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

病因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也能引起本病,但以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底异常血管网和血液病等为最常见。

多在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时发病。

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

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当血管破裂血流入脑蛛网膜下腔后,颅腔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并继发脑血管痉挛。

后者系因出血后血凝块和围绕血管壁的纤维索之牵引(机械因素),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间形成的神经肌肉接头产生广泛缺血性损害和水肿。

另外大量积血或凝血块沉积于颅底,部分凝集的红细胞还可堵塞蛛网膜绒毛间的小沟,使脑脊液的回吸收被阻,因而可发生急性交通性脑积水,使颅内压急骤升高,进一步减少了脑血流量,加重了脑水肿,甚至导致脑疝形成。

以上均可使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或出现局限性神经症状。

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多在情绪激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

1.头痛与呕吐: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

如头痛局限某处有定位意义,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后头痛表示后颅凹病变。

2.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

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

3.脑膜刺激征:青壮年病人多见且明显,伴有颈背部痛。

老年患者、出血早期或深昏迷者可无脑膜刺激征。

4.其它临床症状:如低热、腰背腿痛等。

亦可见轻偏瘫,视力障碍,第Ⅲ、Ⅴ、Ⅵ、Ⅶ等颅神经麻痹,视网膜片状出血和视乳头水肿等。

此外还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感染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1、实验室检查:腰穿颅内压多增高,脑脊液早期为血性,3~4天后开始黄变。

发病初期部分患者周围血中白细胞可增高,且多伴有核左移。

2、心电图可有心律失常,并以心动过速、传导阻滞较多见。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五、护理诊断
(1)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与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3)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患者长时间卧床有关
(4) 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5)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有关
பைடு நூலகம்
护理问题1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与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主/客观资料: 患者头部胀痛,阵发性加剧, 伴恶心、喷射性呕吐1次。
• 控制脑血管痉挛,减少 血管收缩并维护脑血流。 管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防止并发症,如感染、 脑积液潴留和静脉血栓 形成。提供情感和心理 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和家庭支持。
• 完善各项脑脊液检查和 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各相关检查,根据病情 变化及辅检结果行进一 步诊治。
(2) 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误吸、不能自主排痰有关
03
积极查找原因,确认颅内 动脉、静脉畸形后进行根 治性手术; 让患者身体和心理保持放 松状态,并随时注意血压 的变化;
04
诊断的首选方法是CT,其 对早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 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 过出血的部位及出血厚度, 可以判断责任动脉瘤的位 置。一旦确认,应尽快手 术,预防再出血和并发症 的发生,手术方式为开颅 夹闭手术或者介入栓塞术。
• 嘱患者绝对卧床,并使用镇静剂及约束带。若身体 活动受限时,应每2h翻身1次,切忌拖、拉、推等 动作。
• 保持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使用约束带应取得 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松紧适宜。
• 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松解,密切观察约束部 位皮肤情况,记录使用约束带的原因、时间、观察 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目录
文献查证
Literature Review

精选-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精选-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睡眠改善
详见头痛、恐惧措施。
知识缺乏-与病员不了解疾病知识等有关。
依从行为、了解治疗方案、参与卫生保健决策
1)介绍有关的疾病知识,如卧床的重要性,防止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与疾病预后息息相关。
2)出院指导:休息与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脑力和体力负荷;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不良刺激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应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仍是非常重要,除多吃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冒,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有高血压者定时测血压,按时服药。
无并发症发生
体位与休息: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在急性期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时。
2)颅内压增高患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保持头颈部不屈曲或髋部不大于90°,同时无显著旋转。
3)清醒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轻柔,并告身时应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扭曲导致脑干移位,出现呼吸抑制或引起心率和呼吸功能的急剧变化,造成患者突然死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诊断/问题 -相关因素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不适:急性疼痛- 与脑水肿、颅内高压、学液刺激有关
舒适、疼痛控制
1、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有无伴发症状,例如:呕吐、颅内高压的征象的观察以及再出血征象的观察等
2、当疼痛突然加剧时需警惕颅内高压与脑疝。
3、医护人员要充分相信患者对疼痛的描述,由于疼痛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能被他人证实或否定,同时告诉患者不要强忍疼痛,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4、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反馈给医生并做好记录,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防治血管痉挛的药物。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简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因外力作用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头部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在护理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包括卧位护理、精神护理、药物治疗等方面。

卧位护理目的卧位护理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减少脑水肿、避免颅内压增高、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恶化以及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护理要点1.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正中,颈部自然伸直,避免过度抬头或活动,以避免脑血管再破裂。

2.定期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并及时更换床单、护理垫等。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及时发现脑血管病变的变化。

精神护理目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常伴有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情绪波动等问题。

精神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恢复自信,促进康复。

护理要点1.针对患者的认知障碍,护士应耐心地与患者交流,提供简单明了的信息,避免过多的刺激。

2.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现有的状况,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3.了解患者的意愿和需求,尊重患者的选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药物治疗目的药物治疗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药物控制颅内压力,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护理要点1.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如降颅内压药物、利尿药等,并注意对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的掌握。

2.监测患者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药物治疗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饮食护理目的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提高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营养支持。

护理要点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2.追踪患者的摄食量和体重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3.防止进食过量或摄入过多的盐分,避免对患者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康复护理目的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所致,此病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

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

我科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收治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效果较好,现将对本病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7例均为本科首次住院病人,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男性35例,女性32例,年龄35~70岁,平均为60 岁。

其中动脉瘤39例,动静脉畸形11例,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4例,高血压动脉硬化7例,原因不明10例。

2护理2.1常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4~6 周, 抬高床头15°~30°,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减少探视, 避免各种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2.2饮食护理患者肠蠕动缓慢食欲差,应予少食多餐,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食物。

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质,进食慢以防呛咳。

昏迷、吞咽困难者给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但限制入水量,以免增加脑水肿。

2.3 大小便护理患者小便时应尽量在床上用便器,床上排尿困难时,可先用听水声,或用物理热敷等方法诱导排尿,实在排不出给予留置导尿。

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韭菜、芹菜、香蕉),保持大便通畅。

如有便秘,早期应予缓泻剂,应尽量避免灌肠,因灌肠后过度刺激肠壁也易造成反射性用力排便,易导致再出血。

2.4药物使用的护理遵医嘱给予甘露醇等脱水剂, 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记录24 h 尿量, 注意肾功能。

使用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 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功能不适等反应, 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控制好输液速度, 同时应注意避光。

2.5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突发性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和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1.体温超过39.0℃,采取物理降温,头部致冰袋或 冰帽,室温在18-20℃,减少盖被。 2.多喝水2500/d,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降温药物,并观察疗效。 4.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每4h测量一次并记录。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休息有关
1.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元整洁,保持皮肤清洁干净 2.被动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3.勤翻身,每1-2h协助翻身一次,避免骶尾部持续 受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 四大脑血管病之一。
• 发病的高峰期为50~60岁
• 特点: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低,有较高的临床 治疗价值。
概念
广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 种临床综合征,包括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
• 外伤性:指各种外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 自发性: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治疗
1.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4-6W,避免一切可导致血 压及颅内压增高的诱因,烦躁不安着给予镇静剂 ;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防止褥疮等。
2. 脱水降颅压: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 3. 防止再出血:止血类药物应用。 4. 防止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 5. 手术治疗:去除病因、及时止血、预防再出血及
(4)精神症状:个别病人可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 ,也可在发病早期或经过中出现。
三.体征 1. 脑膜刺激征 2. 眼底玻璃膜、视网膜前出血 3. 动眼神经瘫 4. 意识障碍 5. 局灶体征:轻偏瘫、单瘫、失语、一侧病理反射
阳性
6. 吸收热
实验室检查
1. 颅脑CT,为首选方法,CT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 密度影可以确诊。动态CT检查还有助于了解出血的 吸收情况,有无再出血,继发性脑梗死,脑积水及 其程度。 2. 腰穿脑脊液检查 3. 脑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位置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

现代护理 ・
2 1 年 2月第 8卷第 4期 01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的护理 措 施
陈瑞 芳
( 龙江 省双 鸭 山市人 民医院 , 龙江 双 鸭 山 150 ) 黑 黑 5 1 0
【 要】目的 : 讨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H患 者 的护理 措施 。 法 : 性 分析 我 院 20 年 2月~ 09 3 收治 人 院 摘 探 s ) A 方 回顾 07 20 年 月
增 高和血 性脑 脊液 即可 确诊圜 本 文笔 者通过 对 2 0 。 0 7年 2 ~ 月
20 0 9年 3月 收治 入 院 3 0例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 者实 施 护 理 ,
现将 材 料 总结如 下 :
1临 床 资 料 11 般 资 料 .一 本 文 资料 根 据 我 院 2 0 0 7年 2月 一 0 9年 3月 收 治 入 院 20
情绪 , 患 者保 持轻 松愉 快 的 心情 , 让 树立 其 战胜 疾病 的信 心 ,
积极 配合 治 疗 。 12 防止并 发 症 观 察有 无 上 消化 道 出血 ,观 察有 无 呃逆 、 .. 4 上腹 部饱 胀不 适 等症 状 , 免刺 激性 食 物 , 避 防止损 伤 胃黏 膜 。 预 防泌 尿 系 统感 染 , 天定 期 为 患 者 清洗 外 阴 , 周更 换 导 每 每 尿管 1 , 次 每天 更换 尿袋 1 。 次 严格 执行 无 菌技术 操作 。 防 预 肺 部感 染 , 时 观 察体 温 升 高情 况 , 察 咳 嗽 、 液 性 质 及 随 观 痰 量 。预 防脑 疝 , 脑疝 是 颅 内疾病 引起 颅 内压 增高 以及 颅 压增
及时清 除呼 吸道分泌 物及 呕 吐物 , 给予 持续低 流量 吸 氧 , 改善 脑组织 的缺氧 状态 。急性期 应绝对 卧床休 息 ,抬高床 头 1 。 5~ 3 。过早 下床 活动 可 引发再 次 出血 , 0. 一般 是 4 6周 , 复发 史 ~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活性物质
血细胞破坏 脑血管痉挛
血液 蛛网膜下腔
沉积脑池 部分脑池
刺激血管
脑积水
临床表现
•1、年龄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 壮年多见;先天性动脉瘤 破裂者多在20~40岁
•2、起病急骤
突然用力或情绪兴奋等 诱因,出现头痛、呕吐, 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展到 最严重程度
•3、头疼及呕吐
突发剧烈头痛、呕吐、 颜面苍白、全身冷汗。
4、其他 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 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 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部分患者出血原因不明 如:原发性中脑周围 出血。
总结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 主要是指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
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 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动 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 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 瘤。
天至少在 2500ml左右, 加强皮肤和口
腔护理
(3)、出汗 者勤换床单 、衣裤,避 免受凉,生 理盐水漱口
护理措施
4、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并添加适量润肠食物,如蔬菜, 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便秘 者,遵医嘱予缓泻剂、开塞露 等药物。
护理措施
二、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率高,再出血的临床特点为: 首次出血后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 状和体征重新出血等,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 报告医生。
。 4.自理能力缺陷: 与医疗限制卧床有关。 5.便秘:与长期卧床,不能正常如厕,进食量减少,
肠蠕动缓慢有关 6.再出血危险:动脉瘤和动脉畸形引起 7.潜在肺部感染:与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
,引起发热全身不适,咳嗽,呼吸困难等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颅内高压、头痛的护理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4~6周,床头 抬高15-20°,严格限制探视,各种 治疗护理活动应集中进行,为病人提 供安全、安静的环境。
• 2.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可继 发脑梗死。
• 3.脑积水:急性脑积水于发病后一周内发生,与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积血量有关。
辅助检查
•颅脑CT:是确诊SAH的首选诊断方法,可见蛛网膜 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象。
•脑脊液(CSF)检查:常见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 ,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水平多正 常。
健康教育
• 1.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 2. 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饮食。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给予糊状流汁或 半流汁小口慢食,防止误吸,必要时鼻饲流汁。
• 3. 告知本病治疗与预防的有关知识,指导病人配 合检查,明确病因,尽早消除顾虑。
• 4. 女性病人1~2年内避免妊娠和分娩。 • 5. 了解病人的心理,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
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鼓励家属和朋友关心病人 ,避免病人急躁情绪。
谢谢欣赏
可导致再出血。
2.控制血压
一般要保持在平时水平 ,但不能降得太低,以
防脑供血不足。
3.解除脑血管痉挛 多主张选用钙拮抗 剂,如尼莫地平
4.减轻脑水肿
。 一般应用20%甘
露醇,静脉推注 或快速静滴,必
要时用速尿。
治疗
5.止血剂的应用
抗纤溶药: 6-氨基己酸 、止血芳酸、蛇毒血凝

病人剧烈头痛,用一
6.腰穿放脑脊液治疗 般止痛药难以控制时 ,可谨慎地采用腰穿 放脑脊液的方法治疗 ,以缓解临床症状。
分类
1自发性SAH 2外伤性SAH
蛛网膜下 腔出血( SAH)
原发性SAH 继发性SAH
发病原因:
1、颅内动脉瘤 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 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
2、脑血管畸形 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 年,占2%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 动脉分布区;
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 约占1% ;
•4、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 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
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 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 不清以至昏迷,少数可出 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
•5、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 克尼格氏征 布鲁辛斯基征
常见并发症
• 1.再出血:是SAH致命的并发症。出血后1个月内 再出血危险性最大,二周内再发率占再发病例的 54%-80%,再出血的原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多在病 情稳定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 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去大脑强直,复查脑脊液 再次呈鲜红色
7.手术治疗
发病后24~72h内进行。 但昏睡、深昏迷的患者不 适于急性期手术,除非颅 内血肿的发展危急生命。 如属动静脉畸形,可等到 一般情况好转后手术。
常见护理诊断
1.疼痛、呕吐:与出血刺激脑膜以及脑水肿有关。 2.昏迷及意识障碍: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
挛,脑水肿,脑代谢障碍有关 3.发热:与感染或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吸收热等有关
2、 避免诱因:告诉患者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 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及血压过高等。如出现头 痛剧烈,躁动不安时遵医嘱予镇静止痛剂及脱水剂
等药物,血压过高应遵医嘱降压。、
三、用药护理
在使用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 物时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皮肤发红、静脉 炎等,应尽量使用深静脉输注,控制输液速 度,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有无不良反应, ;使用降颅压的药物,应监测肾功能及水电 解质的情况。
(2)使用降压药和镇静止痛药。
护理措施
2、昏迷及意识障碍的护理
昏迷期病人头偏 向一侧,加用床栏, 防止坠床,使用气垫 床,按摩双下肢及受 压部位。做好口腔护 理、皮肤护理及会阴 部护理,预防感染。
护理措施
3、高热护理
(1)、体温过 高者,大动脉 处放置冰袋、
温水擦浴
(2)、药物治 疗,注意补充 液体和能量, 饮水量成人每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概念
•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指脑底部或脑表 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 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 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 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
•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实质内、脑 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 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
•脑动脉造影(DSA):可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对确 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的鉴别
治疗
• SAH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继续出血、防 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去除病因和防 止复发。
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4--6w.避免 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如 过早活动,情绪激动,用 力大便,剧烈咳嗽等,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