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一例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课件
一例介入治疗蛛网膜 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
课件
目录
• 病例介绍 • 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要点 • 护理查房实践 • 护理查房案例分析 息
患者姓名: 张三
年龄:52岁
籍贯:中国
职业:工程 师
性别:男
住院号: 001234567 8
病情概述
患者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就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
将查房结果反馈给相关医护人员,督促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进。
05
护理查房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原因
典型性
01
该案例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
情况。
复杂性
02
该案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和护理等,
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代表性
03
该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04
护理查房实践
查房准备
确定查房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护理查房, 确保参与人员能够准时参加。
准备资料
收集患者病历、影像学资料、护 理记录等相关资料,以便全面了
解患者病情。
通知相关人员
提前通知参与查房的医护人员, 确保他们了解查房目的和要求。
查房过程
床边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自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观 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启示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 培训和指导,提高护理评估的准确性 和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同时,需要加 强多学科协作,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06
护理查房展望
提高护理查房质量
制定严格的查房制度
课件
目录
• 病例介绍 • 介入治疗基础知识 •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要点 • 护理查房实践 • 护理查房案例分析 息
患者姓名: 张三
年龄:52岁
籍贯:中国
职业:工程 师
性别:男
住院号: 001234567 8
病情概述
患者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就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
将查房结果反馈给相关医护人员,督促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进。
05
护理查房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原因
典型性
01
该案例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
情况。
复杂性
02
该案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和护理等,
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代表性
03
该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04
护理查房实践
查房准备
确定查房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护理查房, 确保参与人员能够准时参加。
准备资料
收集患者病历、影像学资料、护 理记录等相关资料,以便全面了
解患者病情。
通知相关人员
提前通知参与查房的医护人员, 确保他们了解查房目的和要求。
查房过程
床边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自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观 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启示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 培训和指导,提高护理评估的准确性 和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同时,需要加 强多学科协作,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06
护理查房展望
提高护理查房质量
制定严格的查房制度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PPT
既往病史、过敏 史
发病心理状况、家庭 支持情况
病史及诊断
病史:患者年龄、 性别、职业、生 活习惯等基本信 息
诊断:蛛网膜下 腔出血的诊断依 据、诊断标准
病情评估:患者 病情的严重程度 、预后情况
治疗方案:针对 患者病情的个性 化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及体征
01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抵抗力。
家属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感谢观看
汇报人:
• 效果评估: a.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心理护理效果 b.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判断心理 护理效果 c. 观察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程度,评估心理护理效果 d.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判 断心理护理效果
• a.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心理护理效果 • b.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判断心理护理效果 • c. 观察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程度,评估心理护理效果 • d.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判断心理护理效果
稻壳公司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 理查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患者病情评估
02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03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04
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
05
总结与建议
06
01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01
患者病情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 业
影像学检查结 果、实验室检
查结果
控制血压:根据患者病情,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
压在安全范围内。
效果评估:定期评估护理措 施的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课件
2. 给患者创造适宜的环境,鼓励患者床上排便,并用屏风遮挡, 开窗通风换气。
3. 催促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 指导并教会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每日3~4次,以促进肠蠕动。 5.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如开塞露。 6. 护理评价:患者10月24-26日未解大便,指导后大便正常
P7 并发症 再出血、脑疝、脑积水
临床表现
• 1.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 2.诱因:多在情绪冲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 • 3.头痛与呕吐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如头
痛局限某处有定位意义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 后头痛表示后颅凹病变。
临床表现
• 4.意识障碍和精神病症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 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病症。
概述
•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外表 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 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 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 每年6-20/10万人。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 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2 恐惧、焦虑 与剧烈头痛、担忧再次 出血有关
1. 评估患者恐惧、焦虑的原因、程度。 2. 多与患者交流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建立信心以减轻
恐惧情绪。
3. 介绍床位医生,责任护士及病房有关的规章制度
4. 向病人讲解发病的原因,病程,用药的作用及副作用,检查的目的, 本卷须知。
5. 控制探陪人员,保持病房安静,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6. 按医嘱使用镇静剂。 7. 护理评价:患者10-24停止使用鲁米那钠注射液,焦虑病症较前好转。
3. 催促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 指导并教会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每日3~4次,以促进肠蠕动。 5.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如开塞露。 6. 护理评价:患者10月24-26日未解大便,指导后大便正常
P7 并发症 再出血、脑疝、脑积水
临床表现
• 1.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 2.诱因:多在情绪冲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 • 3.头痛与呕吐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如头
痛局限某处有定位意义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 后头痛表示后颅凹病变。
临床表现
• 4.意识障碍和精神病症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 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病症。
概述
•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外表 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 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 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 每年6-20/10万人。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 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2 恐惧、焦虑 与剧烈头痛、担忧再次 出血有关
1. 评估患者恐惧、焦虑的原因、程度。 2. 多与患者交流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建立信心以减轻
恐惧情绪。
3. 介绍床位医生,责任护士及病房有关的规章制度
4. 向病人讲解发病的原因,病程,用药的作用及副作用,检查的目的, 本卷须知。
5. 控制探陪人员,保持病房安静,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6. 按医嘱使用镇静剂。 7. 护理评价:患者10-24停止使用鲁米那钠注射液,焦虑病症较前好转。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共36张PPT】
察有无静脉炎发生。 ⑶需要多班配合的做好交接班,组长加强检查指导,防止出现
遗漏。 ⑷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反馈信息。
效果评价:患者治疗完成及时,效果好。
护理问题
P9.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活动障碍和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皮肤保持完好 护理措施:
⑴ 加强翻身拍背1/1-2小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
主要内容
一、疾病相关知识 二、病例资料 三、护理问题 四、查房情况小结
二、疾病相关知识
1、颅脑结构
颅脑结构
2、蛛网膜下腔出血概念
由于脑底部或脑 表面血管破裂,血液 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 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3、出血类型
(一)
原发性SAH
(三)
外伤性SAH
镇静安眠药物。
效果评价:患者使用苯巴比妥钠针治疗,头痛减轻,每晚睡眠5 小时左右。
护理问题
P8.有治疗缺失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治疗药物多,时间要求高有关。
护理目标:保障各项治疗按时完成,达到疗效 。
护理措施 ⑴根据医嘱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严格执行治疗。 ⑵保持双静脉留置针通道,按治疗要求控制好速度,注意观
辅助检查
5.辅助检查:2月3日头颅CT示:第四脑室见 出血征象,蛛网膜下腔见出血征象。
• 患者braden评分-- 19 分
• 1.感知 - 4分没有改变 2.潮湿-4很少潮湿 • 3.移动能力- 4不受限 4.活动能力-1卧床不起 • 5.营养摄取—4摄入良好 6.摩擦力/剪切力——2有潜在危险
⑵ 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⑶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⑷ 保障营养充足,保持皮肤弹性。 效果评价:患者皮肤完好。
遗漏。 ⑷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反馈信息。
效果评价:患者治疗完成及时,效果好。
护理问题
P9.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活动障碍和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皮肤保持完好 护理措施:
⑴ 加强翻身拍背1/1-2小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查房
主要内容
一、疾病相关知识 二、病例资料 三、护理问题 四、查房情况小结
二、疾病相关知识
1、颅脑结构
颅脑结构
2、蛛网膜下腔出血概念
由于脑底部或脑 表面血管破裂,血液 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 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3、出血类型
(一)
原发性SAH
(三)
外伤性SAH
镇静安眠药物。
效果评价:患者使用苯巴比妥钠针治疗,头痛减轻,每晚睡眠5 小时左右。
护理问题
P8.有治疗缺失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治疗药物多,时间要求高有关。
护理目标:保障各项治疗按时完成,达到疗效 。
护理措施 ⑴根据医嘱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严格执行治疗。 ⑵保持双静脉留置针通道,按治疗要求控制好速度,注意观
辅助检查
5.辅助检查:2月3日头颅CT示:第四脑室见 出血征象,蛛网膜下腔见出血征象。
• 患者braden评分-- 19 分
• 1.感知 - 4分没有改变 2.潮湿-4很少潮湿 • 3.移动能力- 4不受限 4.活动能力-1卧床不起 • 5.营养摄取—4摄入良好 6.摩擦力/剪切力——2有潜在危险
⑵ 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⑶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⑷ 保障营养充足,保持皮肤弹性。 效果评价:患者皮肤完好。
蛛网膜下腔出血查房护理课件
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成功护理案例一:稳定病情,促进康复
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患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情况危急。通过及时给药、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 吸道通畅等措施,成功稳定病情,促进康复。
成功护理案例二: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细致的观察和应对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团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痰、调整抗生素等,有效控制病情,避 免并发症恶化。
感谢您的观看
观察患者情况
在查房过程中,观察患者 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生命体征等指标,了解患 者的病情状况。
检查护理措施
检查患者的基础护理、疼 痛护理、康复训练等情况, 评估护理效果,提出改进 意见。
与患者沟通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 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心 理支持和护理指导。
查房后的总结与反馈
STEP 02
处理颅内压增高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同时注意观察尿量及电解质变化。
患者及家属沟通与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解答疑问,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感和配合度。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 保护意识和能力。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如如何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如何观察病 情变化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血 压波动、心律失常等,确保患者
安全。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给患者翻 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处理再出血
患者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排便或剧烈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 因素,预防再出血的发生。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给患者按摩下肢,促进血液 循环。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定量和定性结合,全面了解患者状况。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反馈机制
建立护理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提高 护理质量。
反馈应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持续改进
护理工作应持续改进,定期进行护理培训和学习 交流。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
谢谢观看
患者群体
所有确诊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均需进 行专业护理。
尤其是重症患者需密切观察和护理,以防止 病情恶化。
谁需要护理?
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包括护士、医生及康复师等多学科 协作,确保患者获得 。
谁需要护理?
家属参与
家属在护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需了解病情、 配合护理措施。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镇静剂及抗癫痫 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扰。
药物使用需严密监测,以防止副作用。
怎么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缓解患者的 焦虑和恐惧情绪。
心理护理同样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 信心。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评估标准
通过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和患者自我感受等指标 评估护理效果。
何时进行护理?
紧急情况
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癫痫发作等紧急情况,应 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护理团队需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 。
怎么进行护理?
怎么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基础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 吸道通畅、适当的体位及营养支持。
确保患者舒适,避免二次伤害。
怎么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教育家属有关病情及护理常识,有助于患者 的康复。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护理时机
护理应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启动,随时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护理方案。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反馈机制
建立护理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提高 护理质量。
反馈应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持续改进
护理工作应持续改进,定期进行护理培训和学习 交流。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
谢谢观看
患者群体
所有确诊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均需进 行专业护理。
尤其是重症患者需密切观察和护理,以防止 病情恶化。
谁需要护理?
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包括护士、医生及康复师等多学科 协作,确保患者获得 。
谁需要护理?
家属参与
家属在护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需了解病情、 配合护理措施。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镇静剂及抗癫痫 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扰。
药物使用需严密监测,以防止副作用。
怎么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缓解患者的 焦虑和恐惧情绪。
心理护理同样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 信心。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评估标准
通过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和患者自我感受等指标 评估护理效果。
何时进行护理?
紧急情况
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癫痫发作等紧急情况,应 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护理团队需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 。
怎么进行护理?
怎么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基础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 吸道通畅、适当的体位及营养支持。
确保患者舒适,避免二次伤害。
怎么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教育家属有关病情及护理常识,有助于患者 的康复。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护理时机
护理应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启动,随时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护理方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查房护理课件
分类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继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等。
病理机制
病变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 腔,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组织受压、 脑组织缺血缺氧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偏瘫、视力视野障碍等。
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 查房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与实施 • 护理评价与效果反馈 • 护理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 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 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
02 03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出现偏瘫、失 语等症状。经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患者逐渐恢复语言和肢体功能, 最终重返工作岗位。
分析
两个案例均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病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经验总结与分享
病情观察与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
意识状态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如是否清醒、有无昏迷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记录症状 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颅内压增高
密切监测颅内压情况,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 ,预防颅内压增高。
CT、MRI、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继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等。
病理机制
病变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 腔,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组织受压、 脑组织缺血缺氧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偏瘫、视力视野障碍等。
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 查房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与实施 • 护理评价与效果反馈 • 护理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 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 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
02 03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出现偏瘫、失 语等症状。经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患者逐渐恢复语言和肢体功能, 最终重返工作岗位。
分析
两个案例均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病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经验总结与分享
病情观察与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
意识状态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如是否清醒、有无昏迷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记录症状 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颅内压增高
密切监测颅内压情况,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 ,预防颅内压增高。
CT、MRI、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课件课件
第21页,此课件共27页哦
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肺部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的呼吸型态改善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加强翻身拍背q2h,口腔护理每天两次。 3)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SaO2的变化。 4)有效氧气吸入,动态检测血气分析。 5)遵嘱予抗生素抗炎治疗。 6)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稀释痰液。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27页哦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 指非外伤性的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 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表现 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
• 占脑卒中的6%~8%。
第2页,此课件共27页哦
病因
1.先天性动脉瘤: 最多,好发于30-60岁, 女多于男。
• 自理能力缺陷
第11页,此课件共27页哦
舒适的改变 头痛 颅内出血、水肿颅内压增高。
预期目标 :病人头痛减轻或消失
1. 心理护理 2.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和止痛剂。 3. 环境舒适,保证休息。 4. 操作集中,动作轻柔。 5. 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 6. 观察药物对头痛的作用。 7. 头痛的观察。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3)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4)根据医嘱予脱水剂的使用,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 用。
5)如果出现颅高压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各准备工作。
6)有出现呕吐时及时将头转向一边,及时清除呕吐物,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第14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护理评价
第12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护理评价
• 病人能述说头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程度及伴随症状。
• 病人能针对头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 头痛是减轻或消失。
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肺部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的呼吸型态改善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加强翻身拍背q2h,口腔护理每天两次。 3)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SaO2的变化。 4)有效氧气吸入,动态检测血气分析。 5)遵嘱予抗生素抗炎治疗。 6)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稀释痰液。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27页哦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 指非外伤性的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 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表现 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
• 占脑卒中的6%~8%。
第2页,此课件共27页哦
病因
1.先天性动脉瘤: 最多,好发于30-60岁, 女多于男。
• 自理能力缺陷
第11页,此课件共27页哦
舒适的改变 头痛 颅内出血、水肿颅内压增高。
预期目标 :病人头痛减轻或消失
1. 心理护理 2.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和止痛剂。 3. 环境舒适,保证休息。 4. 操作集中,动作轻柔。 5. 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 6. 观察药物对头痛的作用。 7. 头痛的观察。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3)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4)根据医嘱予脱水剂的使用,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 用。
5)如果出现颅高压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各准备工作。
6)有出现呕吐时及时将头转向一边,及时清除呕吐物,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第14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护理评价
第12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护理评价
• 病人能述说头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程度及伴随症状。
• 病人能针对头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 头痛是减轻或消失。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PPT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四、防治脑血栓痉挛
4.防治脑积水轻度的急、慢性脑积水可予 乙酰唑胺口服,亦可用甘露醇、呋塞米等 药物。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脑室穿刺脑 脊液引流术。
五、手术治疗
5.消除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性 SAH 再出血的最 佳方法,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动脉瘤切除 术。对于颅内血管畸形者,可采用AVM 整块切 除术、供血动脉结扎术、γ-刀治疗、血管内介 入治疗等。
03
病史介绍
病史介绍:
03
病史介绍
患者,男,59岁 于2022年07月26日收入我院
• 患者主诉:头痛头晕3天
• 患者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及 “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有外伤、手术及输血献血史。有吸烟饮酒史20余年, 吸烟平均约10支/天,饮酒平均约1-2两/天,现未戒烟戒酒。
• (2)脑血管畸形:约占SAH病因的10%,主要是动静脉畸形 (ai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 青少年多见。
• (3)其他: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占儿童SAH的20%)、夹层动 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 血栓形成、颅内肿瘤、血液病、 结缔组织病等。约10%的病人出血原因不明(如原发性中脑周围 出血)。
④部分病人眼底玻璃体膜下片状 出血、 视乳头水肿或视网膜出血。眼底玻璃体 膜下出血系急性高颅压和眼静脉回流受 阻所致,在发病后1小时内即可出现, 有助于疾病的诊断。⑤发病后2~3天可 出现低到高热。 ⑥老年病人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 现不典型,而精神症状较明显。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治疗目的是防治再出血、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PPT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干预?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干预?
病情监测
及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意识状态 和神经功能。
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 况。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干预?
预防并发症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如感染、癫痫等并发 症的发生。
并发症的发生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干预?
团队合作能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协作
信息共享
及时共享患者病情和护理进展的信息,确保各科 室间的协作顺畅。
信息共享可减少医疗失误,提升治疗效果。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协作
持续教育
护理团队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 。
持续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获得最 佳护理。
谢谢观看
特殊护理
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需采取防止跌倒和窒息的 措施。
特殊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 案。
如何实施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增强患者和家属的参与感,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 。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协作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协作
多学科合作
护理团队需与医生、康复师及心理咨询师等多学 科共同合作。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 为什么需要进行护理干预? 3.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4. 如何实施护理措施? 5.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协作
什么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 血?
什么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由于血管破裂导致 血液积聚在脑蛛网膜下腔的情况,常见于动脉瘤 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课件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如头痛减轻、意 识恢复等。
症状改善是评估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表明护理效果良好。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反馈
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心理 状态。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护理措施有哪些?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部蛛网膜下腔内出血,通 常由脑动脉瘤破裂或外伤导致。
出血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及时发现病情变Βιβλιοθήκη ,便于快速处理。为什么需要护理? 并发症预防
护理需关注并发症如脑水肿、再出血等的预 防。
通过合理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什么需要护理? 心理支持
患者及家属可能面临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恢复。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入院后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包括脑动脉瘤、外伤、高血压等。
了解发病原因有助于制定预防措施。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 碍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需立即就医。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需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 功能。
患者的反馈能帮助改进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 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 。它并不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是由许多 原因引起的综合病征。 其中颅内动脉瘤是最常见原因,据报道约 有65%—85%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造成的。
4
症状:
动脉瘤破裂时,常有前驱症状如头痛,继 之发生出血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 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随之出现颅内压 增高。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相应部位的神经 定位症状。
5
Hale Waihona Puke • 动脉瘤出血形成较大血肿者,病情多急剧 恶化,出现脑疝危象。据统计动脉瘤第一 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 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 1/3可发生再次出血。
6
• 检查: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必须 的检查方法,对判明动脉瘤的准确位置、 形态、内径、数目、血管痉挛和确定手术 方案都十分重要。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 造影,可避免遗漏多发动脉瘤。
12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患者长期卧床,体位受限有关。 措施:
1 定时翻身,改变患者体位,防止局部皮 肤受压缺血。
2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13
气体交换受损
• 措施: 1 接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 2 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3 帮助患者拍背
14
潜在并发症:出血
•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突然出现 动脉瘤再出血的表现。 措施 (a)病人绝对卧床休息;(b)为病 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c) 告诉家属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取得 病人家属配合;(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e)遵医嘱 准确应用脱水剂,并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8
治疗方案
颅内动脉瘤应手术治疗。采取保守 治疗约70%病人会死于动脉瘤再出血。显 微手术使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已降至2%以 下。
9
护理问题
1 生活自理缺陷 2 意识障碍 3 皮肤完整性受损 4 有窒息的危险 5 清理呼吸道无效 6 肢体废用综合症 7 潜在并发症:脑疝,脑水肿,上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 8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9 营养失调
7
临床表现
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型动脉瘤 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 一旦破裂出血,发病急剧,病人剧烈头痛, 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 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克氏征阳性。 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病 人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 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
15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1 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出入平衡 • 2 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机体内环境
稳定
16
体温过高
• 1 按时更换导管,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 2 运用合理的物理降温方法降低体温 • 3 控制肺部感染
17
有窒息的危险
• 1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 2 接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 • 3 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18
营养失调
• 1 用鼻饲的方法补充肠内营养,维持患者 机体的需要
• 2 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补充维生素,控 制血糖
19
肢体废用综合症
• 1 预防患者偏瘫肢体畸形 • 2 加强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锻炼
20
谢 谢!
21
10
护理问题
• 10 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 11 活动无耐力:与肌力下降肢体偏瘫有关 • 12 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 13 有误吸的危险 • 14 清理呼吸道无效 • 15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 16 呼吸机依赖 • 17 气体交换受损
11
意识障碍
措施: 1评估和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 2病床安装床档,加强基础护理 3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好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1
病情简介
患者陈寿喜,男,36岁。本次因“发现意识不清伴 口唇紫绀2小时” 于2015年2月21日16时入院。急 诊拟“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 术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收入我科,患者深昏 迷状态。入院查体:T36.8℃,R12次/分(呼吸机 设置频率),P120次BP111/62mmHg,SpO2100%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 失。2月26日复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肿胀,双侧基底节区低密度阴影,缺血梗塞可能 ,副鼻窦炎。复查胸部CT显示:两肺多发渗出影 。两侧胸膜反应,心影增大。
2
• 入科后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支持治疗,改 善机体氧合状态;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 生化及动脉血气等实验检查,进一步了解 病情;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情况;建立深静脉抢救通路,扩容补液,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脑保护支持对 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维持内 环境稳定。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 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 。它并不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是由许多 原因引起的综合病征。 其中颅内动脉瘤是最常见原因,据报道约 有65%—85%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造成的。
4
症状:
动脉瘤破裂时,常有前驱症状如头痛,继 之发生出血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 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随之出现颅内压 增高。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相应部位的神经 定位症状。
5
Hale Waihona Puke • 动脉瘤出血形成较大血肿者,病情多急剧 恶化,出现脑疝危象。据统计动脉瘤第一 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 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 1/3可发生再次出血。
6
• 检查: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必须 的检查方法,对判明动脉瘤的准确位置、 形态、内径、数目、血管痉挛和确定手术 方案都十分重要。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 造影,可避免遗漏多发动脉瘤。
12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患者长期卧床,体位受限有关。 措施:
1 定时翻身,改变患者体位,防止局部皮 肤受压缺血。
2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13
气体交换受损
• 措施: 1 接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 2 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3 帮助患者拍背
14
潜在并发症:出血
•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突然出现 动脉瘤再出血的表现。 措施 (a)病人绝对卧床休息;(b)为病 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c) 告诉家属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取得 病人家属配合;(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e)遵医嘱 准确应用脱水剂,并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8
治疗方案
颅内动脉瘤应手术治疗。采取保守 治疗约70%病人会死于动脉瘤再出血。显 微手术使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已降至2%以 下。
9
护理问题
1 生活自理缺陷 2 意识障碍 3 皮肤完整性受损 4 有窒息的危险 5 清理呼吸道无效 6 肢体废用综合症 7 潜在并发症:脑疝,脑水肿,上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 8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9 营养失调
7
临床表现
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型动脉瘤 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 一旦破裂出血,发病急剧,病人剧烈头痛, 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 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克氏征阳性。 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病 人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 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
15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1 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出入平衡 • 2 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机体内环境
稳定
16
体温过高
• 1 按时更换导管,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 2 运用合理的物理降温方法降低体温 • 3 控制肺部感染
17
有窒息的危险
• 1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 2 接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 • 3 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18
营养失调
• 1 用鼻饲的方法补充肠内营养,维持患者 机体的需要
• 2 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补充维生素,控 制血糖
19
肢体废用综合症
• 1 预防患者偏瘫肢体畸形 • 2 加强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锻炼
20
谢 谢!
21
10
护理问题
• 10 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 11 活动无耐力:与肌力下降肢体偏瘫有关 • 12 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 13 有误吸的危险 • 14 清理呼吸道无效 • 15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 16 呼吸机依赖 • 17 气体交换受损
11
意识障碍
措施: 1评估和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 2病床安装床档,加强基础护理 3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好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1
病情简介
患者陈寿喜,男,36岁。本次因“发现意识不清伴 口唇紫绀2小时” 于2015年2月21日16时入院。急 诊拟“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 术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收入我科,患者深昏 迷状态。入院查体:T36.8℃,R12次/分(呼吸机 设置频率),P120次BP111/62mmHg,SpO2100%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 失。2月26日复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肿胀,双侧基底节区低密度阴影,缺血梗塞可能 ,副鼻窦炎。复查胸部CT显示:两肺多发渗出影 。两侧胸膜反应,心影增大。
2
• 入科后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支持治疗,改 善机体氧合状态;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 生化及动脉血气等实验检查,进一步了解 病情;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情况;建立深静脉抢救通路,扩容补液,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脑保护支持对 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维持内 环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