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1]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引言现浇混凝土楼板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楼板形式,其优点是施工方便、成本低廉、耐用性强等。
近年来随着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提高,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逐渐凸显。
混凝土楼板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更有可能导致楼板的结构安全风险。
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1. 施工质量不佳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成型直接受到施工质量的影响。
如果浇筑的混凝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者施工工艺不当,就容易导致楼板表面出现裂缝。
混凝土浇筑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浇筑要求进行,或者使用了掺有过多水泥的混凝土材料等。
2. 材料选用不当现浇混凝土楼板中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如果这些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就容易产生楼板裂缝。
使用未经认证的钢筋、超过有效期的模板、掺有大量不合格掺和料的混凝土等。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里,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会导致楼板裂缝的产生。
4. 设计缺陷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未考虑周到、设计缺陷存在,也容易导致楼板裂缝的产生。
比如设计厚度不足、受力结构不合理等。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1. 优化施工工艺在施工现浇混凝土楼板时,可以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来减少裂缝的产生。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采用适当的养护措施等。
2. 选用优质材料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且要有相应的合格证明。
对于有疑问的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核实,确保材料的质量。
3. 控制环境因素在施工现浇混凝土楼板时,要注意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室外浇筑的楼板,应当注意天气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减少环境因素对楼板造成的影响。
4. 加强设计审查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设计过程中,要加强设计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完善。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1]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及楼板裂缝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
0,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
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场地类别Ⅲ类.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独立承台桩基础,承台间设拉梁及抗水板,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1#楼和3#楼基础型式为筏板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计算抗震等级二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一级;2#楼基础型式为独立承台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计算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二级;12#、13#、14#、15#楼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主体主要为剪力墙结构,现浇剪力墙及楼板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依据《河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及本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墙、板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钢筋砼构件裂缝的主要特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剪力墙及楼板的裂缝主要有以下特征:1.钢筋砼墙体裂缝的主要特征:(1)绝大多数是竖向裂缝,多数裂缝长度接近墙高,两端逐渐变细而消失;(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一般不大,超过0.3mm的很少,大多数裂缝不大于0.2mm;(3)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还与气温骤降有关;(4)随着时间裂缝继续发展,数量增多,但缝宽增大不多;(5)地下室墙沿长两端附近裂缝较少,中部及附近较多。
地下室回填后常见裂缝处渗漏水,但水量一般不大。
2。
钢筋砼楼板裂缝的主要特征:(1)裂缝一般较短,不超过1米长,大多数在300—600mm间;(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大约在0.5-3mm左右;(3)裂缝分布一般在次梁所围成的方框内,有些沿板筋分布。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措施一、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原因1.土壤问题:土壤的结构和固结不均匀,地基沉降、液化等现象都会导致楼板开裂。
2.建筑物设计问题:建筑物设计不合理,结构紧凑,层间高度不够,既不符合建筑规范要求,也会引起楼板开裂。
3.现场施工问题:现场施工人员的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往往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比如说浇筑不足、拍打不均等,都会造成楼板开裂。
4.施工材料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不合格,或者嵌入钢筋等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都会影响楼板质量,导致开裂。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处理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的处理: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对地面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其平整、坚实,避免出现隆起、坑洞等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还需要对地面检测,查看是否存在坑洞、沉降等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
2.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强密实,比如说使用敲打的方法,让混凝土排除气泡,达到更加坚实的状态,有利于避免楼板开裂。
3.加固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中嵌入适当的钢筋,可以加固混凝土,让其更加坚实。
使用高强度的水泥、砂子等材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4.对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让其掌握更加专业的浇筑混凝土技巧,可以有效避免浇筑不足、拍打不均等因素造成的楼板开裂问题。
5.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楼板开裂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问题扩大。
6.增强施工管理:对现场施工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操作,从而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楼板开裂问题。
7.在施工的前、中、后等环节进行质量检测:在施工的前、中、后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从而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避免楼板开裂问题出现。
总之,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是一种特别麻烦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建筑物的寿命。
因此,在对施工工程进行处理时,很必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楼板开裂的问题。
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合集5篇)
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合集5篇)第一篇: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引起现浇板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混凝土的固有特性,主要表现形式为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变形、在恒温绝湿条件下由凝胶材料的水化作用引起的自生收缩变形和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
1、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发生在混凝土结硬前最初几小时内,通常浇筑后24h即可观察到。
这种裂缝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塑性混凝土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梁、板中都有可能产生;另一类是塑性收缩裂缝,常出现在板中,裂缝逞不规则的鸡爪状或地图状。
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多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有关。
新浇筑的混凝土经压实后,由于重力作用,重的固体颗粒向下沉,迫使轻的水向上移,即所谓“泌水”。
当固体颗粒彼此支撑不再下沉,或水泥结硬阻碍了它的下沉,泌水即停止。
如混凝土中固体颗粒能不受阻碍地自由下沉,则仅使结硬后混凝土的体积减少,并不会产生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并不受混凝土中钢筋的影响,影响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当水分蒸发速度超过了泌水速度时,就会产生这种裂缝。
因此凡是能加速蒸发速度的因素(如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以及混凝土中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都会促使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
塑性收缩裂缝的表面宽度有的可达1~2mm。
这种裂缝在自由支承板的四角处则很少出现,因为角部的干缩不受约束;相反,如板的边缘受到约束(砖墙等),则将出现与板边呈45°的一系列平行裂缝。
2、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水化作用引起的自身收缩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在浇筑后相当长的时间,约1~2d才会出现,它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的。
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自干燥作用,使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和体积减少;水灰比的变化对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影响正相反,即当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时干燥收缩减少,而自身收缩增大。
浅谈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浅谈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现浇楼板是指在现场浇筑的无梁楼板,因其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在施工过程和使用阶段,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本文将对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1. 材料因素:现浇楼板中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材料质量不良等,都会导致楼板的承载能力下降,易发生裂缝。
2.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浇筑工序不当、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温度控制不当等,都会导致现浇楼板发生裂缝。
3. 设计因素:如果楼板的钢筋布置不合理、楼板厚度过薄、梁柱节点处理不当等,都会增加楼板的受力不均匀性,导致裂缝的发生。
4. 外部因素:温度变化、地基沉降、大荷载引起的变形等外部因素也会导致现浇楼板的裂缝。
二、现浇楼板裂缝的预防措施:1. 选择优质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材料的质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相关的问题。
2.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序符合规范,混凝土的振捣均匀,避免因施工质量不良而导致楼板裂缝。
3. 做好温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特别是在冷、热季节内,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楼板开裂。
4. 合理设计:楼板的钢筋布置和厚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梁柱节点应合理设计和加固,确保楼板受力均匀,避免因设计问题导致的楼板裂缝。
5. 做好外部因素的应对措施:对于温度变化、地基沉降等外部因素,要提早进行预测和计算,合理处理,确保楼板在外部变化下不出现裂缝。
现浇楼板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材料因素、施工工艺、设计要求以及外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楼板裂缝的发生,提高楼板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一路飞发表于2013-3-2809:26:07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楼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及楼板裂缝防治措施一、工程概况1、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2、本工程安全等级均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3、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二类,特征周期为0.04s.4、地震基础设计等级:甲级.5、抗震等级:a地下车库:框架四级.b1楼―4楼:1#楼剪力墙:3级2#,3#,4#楼剪力墙:4级.本工程主体主要为剪力墙结构,现浇剪力墙及楼板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及本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墙、板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本施工方案.二、钢筋砼构件裂缝的主要特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剪力墙及楼板的裂缝主要有以下特征:1.钢筋砼墙体裂缝的主要特征:(1)绝大多数是竖向裂缝,多数裂缝长度接近墙高,两端逐渐变细而消失;(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一般不大,超过0.3mm的很少,大多数裂缝不大于0.2mm;(3)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还与气温骤降有关;(4)随着时间裂缝继续发展,数量增多,但缝宽增大不多;(5)地下室墙沿长两端附近裂缝较少,中部及附近较多.地下室回填后常见裂缝处渗漏水,但水量一般不大.2.钢筋砼楼板裂缝的主要特征:(1)裂缝一般较短,不超过1米长,大多数在300―600mm间;(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大约在0.5-3mm左右;(3)裂缝分布一般在次梁所围成的方框内,有些沿板筋分布.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4)在楼板角部产生贯穿性的斜裂缝,与纵横墙形成约45度的夹角.(5)在楼板跨中区间内,线管予埋处、后浇板带、以及施工缝处出现通长贯穿性的裂缝.(6)单块面积大的楼板裂缝现象多于单块面积小的楼板.三、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混凝土中水分蒸发、湿度降低、体积减少,而产生收缩变形.如果混凝土构件中收缩受到限制,则混凝土内会产生拉应力,住宅现浇楼板角部受到纵横两个方向上下墙体或梁柱构件的约束,并在角部合成一个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超出楼板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楼板就将产生与主拉应力方向垂直的切角斜裂缝,且裂缝贯穿楼板.在楼板跨中预埋通长线管处、后浇板带处、施工缝处是楼板混凝土截面抗拉能力最薄弱处,当楼板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时必然先在上述部位产生裂缝,由此可见,混凝土收缩变形是产生上述裂缝的主要因素.2、温度变形混凝土同其它工程材料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的特性,尤其是工程在浇筑混凝土时气温较高,其混凝土冷却收缩变形同干缩变形一样也会在板内产生拉应力,当其最不利因素组合在一起时,更易产生楼板裂缝.另外,屋盖和外墙受到太阳暴晒热胀变形,通过纵横二个方向的墙体,梁柱对板产生拉应力,此拉应力在外角处同干缩变形引起的拉应力是同方向叠加的.再加上房屋外墙变形较其它内墙角(板内拉应力在内墙角处交叉,方向相反时可相互降低)大,因此层盖外墙的热胀变形以及外墙角变形大是顶层和外墙角墙体、楼板裂缝现象突出的重要因素.3、材料原因商品混凝土与非商品混凝土相比较,其水泥用量大、含砂率大、石子粒径小、塌落度大,商品混凝土虽然渗入了外加剂,但因其可泵性、塌落度的需求以及含砂率大等情况,而往往不能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因此商品混凝土的收缩性比较大.4、设计方面原因①楼面结构形式混凝土现浇楼面属多跨(平板式)边疆结构,处于不同程度的约束状态,尤其是单块面积圈套的现浇板,对温度、干缩、板端约束及施工使用影响更加敏感,较预制孔板结构复杂得多.其抗收缩变形能力较差,设计通常仅按强度要求进行设计,为了经济指标要求,板厚取下限值,而对其变形及抗裂未予重视.②伸缩缝、施工缝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房屋结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同时也说明以上规定不能同时防止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但设计上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伸缩缝间距一般取得最大值甚至超过最大值.有些设计以采用后浇带的形式来替代伸缩缝的设置,后浇带主要是解决主体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收缩变形,后浇带的间歇时间只有二个月左右,甚至更短而在后浇带完成后继续存在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今后长期存在的周期性循环温度变形就无法解决,再加上商品混凝土收缩性大等其它不得因素,在后浇带处产生长贯穿性裂缝是必然的.同理按施工规范允许留设在板跨中三分之一区间内的施工缝出现收缩裂缝也就可以理解了(尤其是单块面积较大套的楼板).③钢筋设置目前设计上楼板的配筋均是按正负弯矩,以分离式的形式来布置的,此种配筋方式对调节楼板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单块面积较大,抗收缩能力最差的平板式住宅楼板.由于钢筋设计强度较高,使得楼板混凝土含钢量不足,钢筋间距放大,同样使得其调节板内应力的能力降低,成为楼板裂缝的又一个不利因素,同理有些板块较长分布筋间距很稀,又是i级钢(i级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最差)出现与分布筋相垂直的裂缝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④予埋的线管均为pvc管,有些通长管是通过跨中单层配筋处,由于pvc管与混凝土粘结性差,无法共同工作,使以上处的混凝土截面有效面积的降低,不但混凝土收宿变形极易在以上处产生通长裂缝还将降低混凝土楼板承载力.5、施工方面原因①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过大,停置时间过长.②混凝土浇捣时材料过高,粗细骨料分离,振捣不均匀,抹平压实不到位,有些部位粗骨料全部下沉,面层砂浆集中,造成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不一性.③施工时混凝土接搓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搓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④板厚尺寸控制不严,造成板厚不均匀.⑤钢筋和线管固定位置不准、不牢,导致施工时钢筋和线管变形移位.⑥模板和支撑构造不当,漏水、漏浆、刚度不足,过早拆摸,施工荷载不当,造成楼板裂缝(此裂缝不同于收缩裂缝,一般情况下施工期间就可发现).⑦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一是养护措施不到位,二是养护时间不够.6、楼面钢筋网得不到合理保护出现的原因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实际施工中,只要按要求合理地布置垫块,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其保护层厚度比较容易控制.但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容易变形、弯曲、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尤其混凝土泵管装拆移动时操作人员无处落脚,难免大量踩踏钢筋;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支撑马凳设置间距过大或漏放,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扰动而偏离原位,等等现象,极易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楼板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少,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7、加荷过早的原因由于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的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均在4~6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4天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较短的时间内,混凝土还没完全凝固就进行施工放线,吊运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堆放于楼层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此时混凝土强度尚不足以承受这么大的荷载,甚至尚未达到终凝,极易造成楼板特别是大开间部位的楼板结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为了节约成本,模板套数配备较少,常常过早拆除楼板底模以周转使用,造成了相应拆模部位楼板下沉.这些情况都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四、防止裂缝产生的综合措施1.合理选用原材料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强度较高的水泥能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防裂.外加剂选用减水率较高的高效减水剂以及性能优越的膨胀剂,若为泵送混凝土还须掺入缓凝剂,最好选用复合型外加剂,既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又方便施工.砂、石骨料应选用中、粗砂,且砂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以内,根据泵送能力,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的碎石,有条件时选用5-40mm粒径的级配石,若采用非泵送方法浇捣混凝土更有利于抗裂.2.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墙体的强度和刚度是防止墙体开裂的有效措施,可适当增加墙体厚度和配筋率,由于墙体裂缝是竖向产生,合理利用横向分布筋;合理调整建筑物“重心”和“形心”的位置,尽量让其重合,减少偏心倾斜.基础设计应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协调,确保建筑物均匀沉降;墙体筋设计应采用细径密排,最好采用双层双向钢筋,角部设置放射筋,预留洞口等薄弱部位应设置加强筋.水、电管线避免重叠交叉.住宅楼板的配筋应尽可能细而密,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对单块面积过大或厚度大的板以及房屋端部外角“l”墙处的楼板(包括客楼板、屋面板),建议按双层双向配筋,还可以增设放射筋,增加板厚等措施.3.优化配合比设计选用高性能混凝土,如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微量膨胀来补偿其产生的收缩;严格控制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下,水灰比的降低,将会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提高其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砂含量,提高石子用量.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①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绑扎、支撑牢靠.板底筋垫块按不超过800mm的间距沿纵横方向设置,板边第一道垫块设置在板边第二道底筋下.楼板马镫钢筋采用“几”字型马镫筋.“几”字型马镫筋上部水平段长度为200mm.底部两个水平段长度均为200mm,且不小于板底筋的钢筋间距.高度为板厚减去上下保护层的厚度.板厚小于150mm时,马镫钢筋采用φ10(且不小于板水平筋直径)的三级钢筋制作,板厚不小于150mm时,马镫为通长马镫制作.间距按800mm×800mm设置.板边第一排马镫筋距离板边300mm设置,且扣筋下保证不少于两排马镫.在浇筑过程中要有专职钢筋工值班,及时修复变形移位的钢筋.②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在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改变砼构件截面尺寸,甚至裂缝,拆摸时间不能过早.③在浇筑提前标出楼板厚度的标志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拉线控制楼板混凝土标高,以确保楼板厚度.④混凝土下料不宜过高,振捣要均匀,恰到好处,在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收面,并边收面边用薄膜进行覆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初期的收缩裂缝.⑤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要延长养护时间,楼面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冬季施工时,薄膜外增加毛毯.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定期浇水.一般混凝土养护天数不宜少于7天,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或商品混凝土的养护天数不宜少于14天.⑥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兆帕前不得上人和堆积材料.材料在楼板上堆放时,应分散放置,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临时堆放时,必须在材料下垫不少于两根方木,且不能堆放过多.避免集中荷载过大,引起楼板裂缝.⑦墙体侧模板拆除时间不能太早,必须保证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才能松动侧模,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模板拆除后,及时在墙面上喷洒养护剂.5、浇筑完成后应注意的事项1.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对浇筑好的现浇板面,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一般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小时之内,只能做一些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2.如确因工期较紧,急需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应做好预防现浇板受集中荷载过早而产生裂缝的措施.如钢筋吊运一次不能太多,且需分散堆放,模板不宜过早吊运至操作层,待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吊运.3.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高层建筑施工时,至少应配备4套以上的模板周转使用.以避免因模板套数不足而过早拆除底层模板,造成楼板裂缝.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ygtianzhen发表于2013-3-2908:44:01楼主发这么多资料谢谢了jilid520发表于2013-3-3110:47:30谢谢,楼主分享~~~~~页:[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范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范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钢筋混凝土楼板会出现裂缝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并提供一些防治措施。
一、成因分析1. 施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没有掌握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均匀性,可能导致楼板表面的温度差异和收缩不均匀,从而形成裂缝。
2. 设计问题:不合理的楼板设计,如跨度过大或布置不合理的支承点,会导致楼板应力不均匀分布,造成楼板裂缝。
3. 环境因素:楼板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如在高温下,混凝土会快速膨胀,而在低温下则会快速收缩,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另外,湿度的变化也会对楼板造成影响。
4. 材料问题:混凝土使用不合格或掺入过多外加剂的情况下,其强度和耐久性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楼板裂缝的产生。
二、防治措施1. 施工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和浇筑层数,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度震捣,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多气泡,从而减少因气泡聚集而引起的裂缝。
2. 设计措施:在楼板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支承点和伸缩缝,并控制楼板的跨度,以保证楼板的均匀受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3. 环境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楼板受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的环境对楼板造成影响。
在施工完工后,要注意保持楼板的环境湿度平衡,避免湿度变化过大。
4. 材料控制:使用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并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进行材料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材料,并进行替换或修复。
三、其他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楼板裂缝情况,及时采取修复措施,避免裂缝扩大或影响楼板的使用。
2. 楼板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超荷载或剧烈震动的情况,以保证楼板的安全性。
3. 在楼板装修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装修材料和施工方式,避免装修过程中对楼板造成额外的冲击或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现浇混凝土楼板是建筑中常见的楼板结构形式之一,其具有施工便捷、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因而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特殊性,其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带来一定的隐患。
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1. 材料因素现浇混凝土楼板是由水泥、石子、砂等原材料混合搅拌而成,而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楼板的质量及强度。
如果混凝土砂浆中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易出现收缩性龟裂,进而形成裂缝。
水泥质量不过关、骨料掺杂不当等也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佳,从而影响楼板的质量。
2. 设计因素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梁板结构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之一。
如果梁板结构设计的跨度过大、受力不均匀等,都会导致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
3. 施工工艺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工艺也是导致裂缝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混凝土浇筑时过于干燥、抹平不当、浇筑速度过快等都是导致楼板出现裂缝的常见原因。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
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由于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同,就容易引起楼板出现裂缝。
建筑工地周围的振动、风力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成型和凝固,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1. 选材质量首先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砂石等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并在搅拌混凝土时控制好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2. 设计合理在楼板梁板结构设计中,应根据楼板的跨度和受力情况合理确定梁板结构的大小和布置方式,以避免出现裂缝。
3. 施工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楼板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浇筑混凝土的水泥浆液含量,避免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
在抹平混凝土表面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硬的工具,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而造成裂缝。
浇筑混凝土时要尽量避免浇筑速度过快,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4. 加强维护在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养护。
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处置策略
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处置策略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墙体,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剪力墙可能会出现混凝土裂缝。
本文将探讨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以及相应的处置策略。
一、成因分析1.剪力墙设计和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包括墙体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当、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剪力墙混凝土出现裂缝。
2.剪力墙的荷载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剪力墙可能承受过大的荷载,如地震荷载、风荷载等,这些荷载超出了剪力墙的承载能力,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
3.剪力墙的变形问题:剪力墙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形,包括弯曲变形、剪切变形等,如果这些变形过大,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
4.剪力墙的温度变化问题:剪力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等因素,可能引起不均匀的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
5.剪力墙的支撑问题:如果剪力墙的支撑不稳定或不牢固,会导致墙体发生倾斜、错位等问题,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
二、处置策略针对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以下处置策略:1.预防为主:在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墙体质量和施工质量。
特别是在墙体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拌合比、支撑的固定等方面,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控制,以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增加墙体强度:对于设计中的疑难问题,如悬挑墙、开口墙等,可以增加墙体的厚度或增加钢筋,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加强墙体连接:剪力墙与结构其他部分的连接应进行加固,增加连墙梁的数量和强度,确保墙体与地面或上部结构的牢固连接,避免裂缝的扩展。
4.预应力加固: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剪力墙,可以采取预应力加固的方式,引入预应力钢材对墙体进行加固,增加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
5.裂缝处理:对于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可以采取填缝的措施进行处理。
填缝材料可以采用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填充裂缝,以增加墙体的强度和密封性,防止裂缝扩展。
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材料,脆性较大,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较低的抗拉强度,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使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
总结许多工程实际,多数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其表面症状也不一。
不同结构构件的裂缝成因也就不一样。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温度变化大,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产生温度胀缩裂缝。
2、湿度不匀引起表面干燥收缩,开成裂缝。
3、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碱骨料反应,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
、4、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缩引起裂缝。
5、浇筑过程中,振捣不足或过度振捣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在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水泥浆层,水分蒸发,易形成收缩裂缝。
6、混凝土配合比不良,胶—骨料过大和砂率过大,混凝土本身缺少抵抗温度,干缩变形的骨架作用,容易开裂。
7、养护不当是造成现浇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混凝土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水泥缺少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产生裂缝。
8、在施工中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钢筋移位,后浇带未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缝。
二、裂缝预防控制措施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控制。
(一)混凝土的制作1、材料的选用;(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2)掺加适宜的外加剂,如添加碱水防裂剂,改善水泥浆的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精细骨料的选择,采用适宜的砂率。
2、搅拌技术措施:(1)各种材料称量准确。
(2)严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应充分搅拌。
3、混凝土的运输:(1)采取的混凝土运输方式,应当严格掌握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出规范的要求和试配的初凝时间。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混凝土楼板是房屋结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承受上部荷载和自身重量的主要构件。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楼板常常出现裂缝问题,给建筑质量和使用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分析和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裂缝原因1.施工质量不良:施工时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空洞、夹渣等质量缺陷,造成楼板强度不足,易产生裂缝。
2.原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中的骨料、水泥等原材料质量差、杂质多,导致混凝土固化后容易产生变形、开裂等问题。
3.温度变化: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楼板受到不同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超过规定范围,可引起楼板开裂。
4.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不均、超载等原因可导致楼板产生裂缝,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楼板较大的变形。
二、裂缝分类1.自然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固化收缩等原因产生的裂缝,其宽度较窄,一般不超过0.5mm,对楼板强度和使用安全影响较小。
三、裂缝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提高质量:严格按照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质量,加强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的管理,避免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选用好的原材料:选用质量稳定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尽量控制混凝土内部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收缩和变形的可能性。
4.加强地基处理: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地基沉降和超载等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地基处理,避免地基问题对楼板产生负面影响。
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混凝土楼板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裂缝问题,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和影响房屋的使用安全性。
总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的防治需要多重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处理,只有做好多方面的技术保障和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浅谈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浅谈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现浇楼板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构建起来的楼板。
在现浇楼板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的问题,给施工进度和楼板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对现浇楼板裂缝问题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收缩过大,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2.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不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能及时排除气泡和空隙,养护不当导致混凝土的干缩性和收缩性增大,进而产生裂缝。
3. 温度变化: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也是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在大范围的楼板施工中,温度的差异会导致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收缩速度不一致,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4. 钢筋布置不当:钢筋在现浇楼板中起到加固作用,但如果钢筋的布置不合理,比如有钢筋交错、钢筋过度集中或者缺乏间距等情况,都会导致现浇楼板的裂缝问题。
5. 土层沉降或地震等外力作用:在楼板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土层发生沉降或者地震等外力作用,都会使楼板产生不均匀的变形,进而产生裂缝。
二、预防措施1.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水灰比的合理性。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掺合料,比如矿渣粉等,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2. 控制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高度,尽量避免浇筑过程中的空隙和气泡产生。
在养护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比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保持水分充足,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3. 控制温度变化:在大范围楼板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对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方法,例如使用温度传感器对楼板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调节浇筑时间和浇筑顺序来控制温度差异,减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问题。
4. 合理布置钢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布置楼板的钢筋,保证钢筋的间距和分布均匀。
对于大面积的楼板结构,可以采用网格状的钢筋布置方式,增加楼板的抗裂性能。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三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现浇楼板裂缝是长期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难题,也是居民住宅质量投诉常见问题。
虽然理论认为,现浇楼板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些裂缝一般被认为对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
本文分析现浇楼屋面板裂缝的形成原因,并依据施工实践提出防治措施。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现浇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4.后浇带处理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可按规范要求设置后浇带,但有些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有可能造成板面裂缝。
5.钢筋工程施工的影响现代住宅因其智能化及消费者要求的提高,管线的暗埋较常见。
但由于管线过多,使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度降低,从而造成现浇楼板在混凝土成型后应力不均,呈现一些细小的不规则裂缝。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现浇混凝土楼板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因而备受青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了裂缝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1. 施工工艺不规范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规范是导致裂缝出现的重要原因。
例如施工浇筑时,水泥拌合物的配比不合理,或者混凝土振捣不均匀等都会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
2. 地基沉降不均匀地基沉降的不均匀也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之一。
地基沉降不均匀会导致楼板受力不均匀,从而引起裂缝。
3. 温度变化现浇混凝土在早期的固化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内部混凝土收缩幅度不同,也会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之前,要对地基进行细致的勘察和排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均匀性。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2. 合理配合混凝土拌合物在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制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外加剂,如缓凝剂、增塑剂等,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3. 控制混凝土收缩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设置搪瓷钢板、预埋金属筋等,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
4. 保持楼板的湿润在混凝土早期固化阶段,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以防止混凝土早期干缩裂缝的发生。
可以使用湿棉被、水淋等方式进行保湿处理。
5. 加强维护保养在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完成后,要加强对楼板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楼板的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楼板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
6. 加强科技管理手段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解决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问题。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及加固处理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及加固处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及加固处理中图分类号:TU756.4+4文献标识码: A一、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形态及成因分析1.1混凝土收缩裂缝裂缝在现浇板角部,并与现浇板边缘约成45°斜向发展,引起这种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
众所周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应力相对集中,不能自由伸展。
而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则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其原因:1.1.1 材料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和水灰比。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特别是梁板结构的板,由于混凝土的离析,上部出现水泥浆层,收缩打,引起楼板面的不规则裂缝。
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坍落度较大,因此水灰比也较大。
而混凝土中参与水化反应的水量仅仅为游离水的20%-25%,而大部分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这些游离水在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
(2)水泥品种等级和水泥用量。
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水泥的等级要求就高,水泥用量也就越大,水化热就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越大。
(3)粉状掺合料大和品质不良引起的裂缝。
粉剂掺合料的使用,如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粉状材料的用量越大,收缩也越大。
(4)粗骨料用量减少和粒径减小。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
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5)外加剂应用不当引起的裂缝。
目前混凝土中外加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外加剂应用不当会直接引起混凝土种种质量问题,并且外加剂的使用也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
例如保定某住宅楼,因一层梁板浇筑时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以及筛子含土量过高,导致梁跨中裂缝,部分板有裂缝。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原因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盖)非常普遍,但在实际施工中又出现了一个质量通病问题——那就是裂缝问题,我现就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原因:先来看看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几种情况:1)裂缝在现浇板角部,并与现浇板边缘约成45°,斜向发展;2)裂缝在现浇板的跨中,近似直线型发展;3)裂缝在现浇板的边缘,近似直线发展;4)纯粹是不规则的裂缝再来分析现浇混凝土楼板(盖)开裂的原因:(1)混凝土方面:目前一般都采用商品混凝土,正规厂家的商品混凝土一般不应该有问题,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可能,还是要加强检查。
影响开裂的因素有配合比、水灰比、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用量、粗骨料用量与粒径、粉状掺合料、外加剂。
(2)设计方面:1)建筑平面收缩裂缝往往出现在收缩应力集中的薄弱截面上,在建筑设计中,一般只注重建筑功能而忽视建筑结构问题。
如建筑平面不规则,而结构设计时又没有采取加强措施,在凹凸角处容易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集中,从而造成板开裂。
2)楼板配筋板配筋间距偏大,特别是板面抵抗负弯矩的钢筋未通长设置,致使在靠近板边缘处沿负弯矩筋端部出现裂缝。
而在房屋角部的板角处,双向板由于收缩是双向的,由于没有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因此产生450斜裂缝。
3)楼板厚度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是由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过薄,板的刚度势必降低,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应力增大,板因此开裂。
4)楼板中暗埋PVC管由于楼板较薄,因此在埋有PVC管线处楼板截面削弱很大,而楼板跨中部位一般只有一层下部钢筋,容易出现顺着PVC管线走向的裂缝,如我们发现板中部的通长裂缝经常从灯头处穿过。
(3)施工方面:1)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从而引起楼板开裂。
如某住宅楼楼板,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而实测混凝土强度仅达到16.7MPa,强度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原因分析:1.施工时期:(1)混凝土浇注和养护不符合规范。
混凝土浇注时,过早脱模或者养护不到位都会造成混凝土干燥收缩过快,从而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2)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如果混凝土中参入的水泥水化过快、砂子中含有过多的粘土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干燥收缩过大,从而引发裂缝。
(3)施工操作不当,工人在混凝土浇筑时无法及时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导致混凝土中产生过多的气孔,使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容易发生裂缝。
2.使用阶段:(1)外力作用。
如建筑物周围施工过程中使用大型机械振动或撞击导致楼板受力变形,从而造成楼板产生裂缝。
(2)温度变化。
楼板遭受温度变化时,会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楼板开裂。
(3)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不均匀或者地基沉降过大,会导致楼板产生变形,从而引发裂缝。
二、处理方法:1.施工时期:(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符合规范。
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覆盖保湿,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水泥水化适度,砂子中不含过多的粘土。
同时,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气泡排除进行专门管理。
(3)科学合理使用混凝土添加剂,对抗裂剂等添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考虑,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使用阶段:(1)建筑物周围施工时,应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施工机械对楼板的振动和撞击力不超过规定标准。
(2)对楼板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因渗水引起的楼板开裂。
(3)对于发生裂缝的楼板,可以采取一些维修措施,如施加梁矫正、局部加固、局部补强等,以增加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4)加强地基处理,保证地基沉降均匀,避免因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导致楼板变形和开裂。
总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干燥收缩和外部作用力的影响所造成。
为了预防和处理裂缝,需要从施工时期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原材料质量,以及使用阶段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维修措施,确保楼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现浇混凝土楼板是楼层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本文将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防治进行探讨。
1. 施工原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供应质量不稳定,可能导致楼板强度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施工方法和施工阶段中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2.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收缩过大或不均匀,就会产生裂缝。
3. 温度变化:混凝土楼板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会发生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4. 荷载作用:楼板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各种静载荷和动载荷的作用,如果荷载超过楼板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5. 地基沉降:混凝土楼板所在的地基如果发生沉降,就会使楼板受到不均匀的变形,从而使裂缝产生。
1. 控制施工质量: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保证供应质量稳定;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方法正确;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时修复水泥砂浆外露,避免过早脱模。
2. 控制混凝土收缩: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适当加入减水剂、膨胀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在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如保湿养护等,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保温,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耐裂性能。
4. 加强设计和结构措施:在楼板的设计和结构中,可以采用拉杆、加劲筋等措施,以增强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5. 加强地基处理: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如加密土壤、进行地基加固等,可以减少地基沉降对楼板的影响。
6. 加强维护和修复:定期对楼板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裂缝,避免因裂缝扩大而导致更严重的损害。
现浇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现浇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背景介绍:
现浇墙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
出现裂缝的问题。
本文将对现浇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
提供解决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施工质量不良:现浇墙体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裂缝问题。
如果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注、振捣、养护等环节不符合要求,很
容易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1.2 材料选择不当:选择不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或掺入过多的外
加剂,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性增大,造成墙体开裂。
1.3 基础处理不当:如果墙体的基础处理不当,比如基础沉降
不均匀或基础地基不够坚实,就容易引起墙体的不均匀沉降,进而
产生裂缝。
1.4 外部载荷和温度变化:墙体受到外部荷载(如风力或地震等)以及温度的影响,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
保混凝土的浇注、振捣和养护等环节符合要求。
2.2 合理选择材料: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材料,并合理控制外加
剂的用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
2.3 基础处理工作:加强墙体基础的处理,确保基础地基坚实、沉降均匀,避免墙体产生不均匀沉降。
2.4 考虑外部因素: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外部载荷和温度变化对
墙体的影响,合理抗议墙体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结论:
现浇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方面,从施工过程质量、材料选择、基础处理以及外部因素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减少墙体产生裂
缝的风险。
加强施工质量和合理设计,是解决现浇墙体裂缝问题的
关键。
现浇砼楼板裂缝的补救措施及方案
现浇砼楼板裂缝的补救措施及方案
现浇砼楼板裂缝是很常见的问题,在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裂缝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一旦出现裂缝,会严重影响楼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所以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保证楼板的正常使用。
一、裂缝的原因及分类
1. 温度影响:随着施工季节的不同,温度变化不同,温度变化不均可导致砼产生裂缝。
2. 伸缩不均:由于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楼板与支座的伸缩不同步。
3. 荷载作用:承受过重荷载的楼板易产生裂缝。
4. 施工质量问题:砼的配合比失调,太水或太干,垂直度不合格,模板拆除不当等。
根据裂缝的出现位置及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横向剪切裂缝:它通常呈直线或几何图形出现在梁、板、墙等构件上。
2. 纵向温度裂缝:砼梁上一般成一定角度的斜裂缝,砼板上一般成数条与梁相交的直线裂缝。
3. 墙体裂缝:主要出现在立柱外墙与内墙交接处或梁下壁和立柱相交处等。
4. 水平接缝裂缝:水平置器、分割条处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及楼板裂缝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场地类别Ⅲ类。
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独立承台桩基础,承台间设拉梁及抗水板,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1#楼和3#楼基础型式为筏板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计算抗震等级二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一级;2#楼基础型式为独立承台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计算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二级;12#、13#、14#、15#楼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主体主要为剪力墙结构,现浇剪力墙及楼板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依据《河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及本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墙、板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钢筋砼构件裂缝的主要特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剪力墙及楼板的裂缝主要有以下特征:1.钢筋砼墙体裂缝的主要特征:(1)绝大多数是竖向裂缝,多数裂缝长度接近墙高,两端逐渐变细而消失;(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一般不大,超过0.3mm的很少,大多数裂缝不大于0.2mm;(3)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还与气温骤降有关;(4)随着时间裂缝继续发展,数量增多,但缝宽增大不多;(5)地下室墙沿长两端附近裂缝较少,中部及附近较多。
地下室回填后常见裂缝处渗漏水,但水量一般不大。
2.钢筋砼楼板裂缝的主要特征:(1)裂缝一般较短,不超过1米长,大多数在300—600mm间;(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大约在0.5-3mm左右;(3)裂缝分布一般在次梁所围成的方框内,有些沿板筋分布。
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4)在楼板角部产生贯穿性的斜裂缝,与纵横墙形成约45度的夹角。
(5)在楼板跨中区间内,线管予埋处、后浇板带、以及施工缝处出现通长贯穿性的裂缝。
(6)单块面积大的楼板裂缝现象多于单块面积小的楼板。
三、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混凝土中水分蒸发、湿度降低、体积减少,而产生收缩变形。
如果混凝土构件中收缩受到限制,则混凝土内会产生拉应力,住宅现浇楼板角部受到纵横两个方向上下墙体或梁柱构件的约束,并在角部合成一个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超出楼板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楼板就将产生与主拉应力方向垂直的切角斜裂缝,且裂缝贯穿楼板。
在楼板跨中预埋通长线管处、后浇板带处、施工缝处是楼板混凝土截面抗拉能力最薄弱处,当楼板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时必然先在上述部位产生裂缝,由此可见,混凝土收缩变形是产生上述裂缝的主要因素。
2、温度变形混凝土同其它工程材料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的特性,尤其是工程在浇筑混凝土时气温较高,其混凝土冷却收缩变形同干缩变形一样也会在板内产生拉应力,当其最不利因素组合在一起时,更易产生楼板裂缝。
另外,屋盖和外墙受到太阳暴晒热胀变形,通过纵横二个方向的墙体,梁柱对板产生拉应力,此拉应力在外角处同干缩变形引起的拉应力是同方向叠加的。
再加上房屋外墙变形较其它内墙角(板内拉应力在内墙角处交叉,方向相反时可相互降低)大,因此层盖外墙的热胀变形以及外墙角变形大是顶层和外墙角墙体、楼板裂缝现象突出的重要因素。
3、材料原因商品混凝土与非商品混凝土相比较,其水泥用量大、含砂率大、石子粒径小、塌落度大,商品混凝土虽然渗入了外加剂,但因其可泵性、塌落度的需求以及含砂率大等情况,而往往不能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因此商品混凝土的收缩性比较大。
4、设计方面原因①楼面结构形式混凝土现浇楼面属多跨(平板式)边疆结构,处于不同程度的约束状态,尤其是单块面积圈套的现浇板,对温度、干缩、板端约束及施工使用影响更加敏感,较预制孔板结构复杂得多。
其抗收缩变形能力较差,设计通常仅按强度要求进行设计,为了经济指标要求,板厚取下限值,而对其变形及抗裂未予重视。
②伸缩缝、施工缝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房屋结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同时也说明以上规定不能同时防止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但设计上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伸缩缝间距一般取得最大值甚至超过最大值。
有些设计以采用后浇带的形式来替代伸缩缝的设置,后浇带主要是解决主体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收缩变形,后浇带的间歇时间只有二个月左右,甚至更短而在后浇带完成后继续存在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今后长期存在的周期性循环温度变形就无法解决,再加上商品混凝土收缩性大等其它不得因素,在后浇带处产生长贯穿性裂缝是必然的。
同理按施工规范允许留设在板跨中三分之一区间内的施工缝出现收缩裂缝也就可以理解了(尤其是单块面积较大套的楼板)。
③钢筋设置目前设计上楼板的配筋均是按正负弯矩,以分离式的形式来布置的,此种配筋方式对调节楼板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单块面积较大,抗收缩能力最差的平板式住宅楼板。
由于钢筋设计强度较高,使得楼板混凝土含钢量不足,钢筋间距放大,同样使得其调节板内应力的能力降低,成为楼板裂缝的又一个不利因素,同理有些板块较长分布筋间距很稀,又是I级钢(I级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最差)出现与分布筋相垂直的裂缝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④予埋的线管均为PVC管,有些通长管是通过跨中单层配筋处,由于PVC管与混凝土粘结性差,无法共同工作,使以上处的混凝土截面有效面积的降低,不但混凝土收宿变形极易在以上处产生通长裂缝还将降低混凝土楼板承载力。
5、施工方面原因①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过大,停置时间过长。
②混凝土浇捣时材料过高,粗细骨料分离,振捣不均匀,抹平压实不到位,有些部位粗骨料全部下沉,面层砂浆集中,造成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不一性。
③施工时混凝土接搓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搓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
④板厚尺寸控制不严,造成板厚不均匀。
⑤钢筋和线管固定位置不准、不牢,导致施工时钢筋和线管变形移位。
⑥模板和支撑构造不当,漏水、漏浆、刚度不足,过早拆摸,施工荷载不当,造成楼板裂缝(此裂缝不同于收缩裂缝,一般情况下施工期间就可发现)。
⑦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一是养护措施不到位,二是养护时间不够。
四、防止裂缝产生的综合措施1.合理选用原材料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强度较高的水泥能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防裂。
外加剂选用减水率较高的高效减水剂以及性能优越的膨胀剂,若为泵送混凝土还须掺入缓凝剂,最好选用复合型外加剂,既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又方便施工。
砂、石骨料应选用中、粗砂,且砂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以内,根据泵送能力,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的碎石,有条件时选用5-40mm粒径的级配石,若采用非泵送方法浇捣混凝土更有利于抗裂。
2.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墙体的强度和刚度是防止墙体开裂的有效措施,可适当增加墙体厚度和配筋率,由于墙体裂缝是竖向产生,合理利用横向分布筋;合理调整建筑物“重心”和“形心”的位置,尽量让其重合,减少偏心倾斜。
基础设计应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协调,确保建筑物均匀沉降;墙体筋设计应采用细径密排,最好采用双层双向钢筋,角部设置放射筋,预留洞口等薄弱部位应设置加强筋。
水、电管线避免重叠交叉。
住宅楼板的配筋应尽可能细而密,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对单块面积过大或厚度大的板以及房屋端部外角“L”墙处的楼板(包括客楼板、屋面板),建议按双层双向配筋,还可以增设放射筋,增加板厚等措施。
3.优化配合比设计选用高性能混凝土,如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微量膨胀来补偿其产生的收缩;严格控制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下,水灰比的降低,将会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提高其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砂含量,提高石子用量。
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①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绑扎、支撑牢靠。
板底筋垫块按不超过800mm的间距沿纵横方向设置,板边第一道垫块设置在板边第二道底筋下。
楼板马镫钢筋采用“几”字型马镫筋。
“几”字型马镫筋上部水平段长度为200mm。
底部两个水平段长度均为200mm,且不小于板底筋的钢筋间距。
高度为板厚减去上下保护层的厚度。
板厚小于150mm时,马镫钢筋采用Φ10(且不小于板水平筋直径)的三级钢筋制作,板厚不小于150mm 时,马镫钢筋采用Φ14(且不小于板水平筋直径)的三级钢筋制作。
间距按800mm×800mm设置。
板边第一排马镫筋距离板边300mm设置,且扣筋下保证不少于两排马镫。
在浇筑过程中要有专职钢筋工值班,及时修复变形移位的钢筋。
②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在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改变砼构件截面尺寸,甚至裂缝,拆摸时间不能过早。
③在浇筑提前标出楼板厚度的标志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拉线控制楼板混凝土标高,以确保楼板厚度。
④混凝土下料不宜过高,振捣要均匀,恰到好处,在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收面,并边收面边用薄膜进行覆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初期的收缩裂缝。
⑤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要延长养护时间,楼面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冬季施工时,薄膜外增加毛毯。
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定期浇水。
一般混凝土养护天数不宜少于7天,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或商品混凝土的养护天数不宜少于14天。
⑥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兆帕前不得上人和堆积材料。
材料在楼板上堆放时,应分散放置,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临时堆放时,必须在材料下垫不少于两根方木,且不能堆放过多。
避免集中荷载过大,引起楼板裂缝。
⑦墙体侧模板拆除时间不能太早,必须保证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才能松动侧模,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模板拆除后,及时在墙面上喷洒养护剂。
五、裂缝处理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
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
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