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池塘换水常识
海参池塘的常见换水方式1
海参池塘的常见换水方式1
海参池塘换水的几大益处:①海参池塘封闭的养殖环境满足不了海参对天然饵料的需求,海参池塘的排换水可为其提供天然饵料;②排淡,更换有盐度的海水,保持海参池塘适当的盐度和温度;③换进溶氧高的海水;④替换海参池塘中的水,排掉代谢废物,保证海参健康生长。
一.四季常用的换水方式
1.1春季
春季易发生水温、盐度双分层,常见的换水步骤:
①及时排除池塘上层盐度低的淡水、冰水,促使风浪打破水分层,避免因局部地区盐度过低发生缺氧、漂参现象;
②降低水位至1.1m,目的:使水层变浅,透明度提高,阳光更容易照射到底部,利于早期低温肥水(促进底栖硅藻的繁殖)。
利于池塘水温的提升,促使海参快速下礁;
③海参大部分下礁后,将水位提高到1.4m,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池底青苔的生长,提高水体稳定性,便于海参摄食生长。
1.2夏季
夏季多暴雨,暴雨时节淡水大量进入海参池塘,淡水盐度低、密度低,若不及时排淡,易形成水分层,进而发生温度、盐度分层,阻碍氧气传输,产生底热,发生夏季漂参等,此时可泼洒“碧水爽”,打破水体分层,解除底热。
排换水方式:①夏季雨季来临前,外海水盐度正常时,将水位提升至1.8m左右。
②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在雨中和雨后及时利用排淡闸排淡。
换水方式好处:①暴雨时,大量雨水导致池塘盐度下降,周边很多海参池塘会排淡,近岸海水常盐度过低,不能使用。
如果雨季前将水位提升至1.8m,池塘储备充足的海水,经得起排淡时排出海水的损耗,使盐度稳定或下降的很缓慢,提供盐度缓冲。
②水位提升至1.8m 时,使底层水位的温度降低,适应海参的需要。
春季海参池塘管理经验
春季海参池塘管理经验上期在海参春季管理方面,我们总结了春季池塘常见问题,宝来利来水产研究所根据多年实践经验,针对以上常见问题做出了解决方案及建议,并将管理经验措施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一、春季应正确监控海参圈,如何观察海参1、早晚看参(看粪便、看状态、看是否肿嘴化皮),仔细观察海参的活动情况,发生问题及时解决,最好是提前做好预防,减少病害发生。
2、定期监测水质、底泥、藻类、青苔。
3、进水前要测水(水温、藻相、盐度),避免对海参造成应激。
4、要经常巡池,必要时派潜水员深入池底检查刺参的活动状态,如发现个别刺参有化皮现象,要及时捞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池塘进行消毒,以防传染。
二、2-4月中旬海参圈管理方案1、如何消毒改底?何种池塘适合消毒改底:(1)底黑,烂草较多,镜检底栖藻类很少(臭氧水安+利生素)。
(2)海参出现大量肿嘴、化皮现象(特力灭+爽底安)。
(3)封冰前未进行池底处理的池塘(特力灭+爽底安)。
(4)海参粪便较多,长时间未改底消毒(爽底安)。
(5)海蛆较多(爽底安)。
何种池塘不适合消毒和化学改底:(1)海参出爬较好,镜检底栖硅藻丰富(底改或底巧)。
(2)粪便很多,镜检底栖硅藻较少,海参状态较好,池底无异味(底改+利生素)。
(3)底质灰白、无粘性,底栖硅藻很少(利生素+低温硅藻生长素)。
2、如何分解粪便,促进出爬,提高海参状态?(1)消毒改底三天后,使用“利生素”配合“低聚糖863”或“激活”泼洒。
(2)消毒改底三天后,使用“氨基酸解霸”配合“低温硅藻生长素”全池泼洒。
3、如何培养硅藻和投喂饵料?(1)使用“低温硅藻生长素”每桶8亩或“生物T蛋白”或“水产诱食酵母”每包2亩全池泼洒培养硅藻。
(2)建议自己发酵饵料,不易臭底。
100kg饵料可采用大叶菜粗粉60kg,豆粕15kg,麸皮10kg,砺壳粉10kg,强效EM菌2kg,水产诱食酵母2kg,低聚糖1kg混合发酵。
(3)根据实际情况投喂,烂草较多、海参较少一般不建议投喂或少投喂,水温18℃以上停止投喂,春季一般建议以培养硅藻为主,投喂饵料为辅。
秋季海参出爬前后的管理误区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秋季海参出爬前后的管理误区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一.管理误区1.大排大换,水位过低秋季换水养殖户一般会选择大排大换,连续多次进行大换水并且水位保持在一米以下,进入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水位越低水体的保温效果越差,温差变大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海参应激从而影响出爬。
2.农药清水秋季水温在20度左右,大部分藻类繁殖较快加上水体和池底中的有机杂质较多,导致水体浑浊透明度较低,影响海参出爬和捡参。
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会病急乱投医,选择比较极端的菊酯类进行清水,这种方式短时间里会达到理想效果,但是这种农药类药物极易导致海参中毒而且药残大不易清除。
3.忽略改底进入秋季水温和气温降低,养殖户会直接选择生物底改或者忽略改底,不再进行化学改底。
温度的降低不代表底质就不会反弹,池底的杂质经过一个高温期会积累大量的腐殖质和有害细菌,若不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氧化性改底,海参在出爬后容易出现肿嘴吐肠现象。
二.秋季海参养殖的科学管理方法1.换水方法和水位高度正常情况下换水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在杀鱼、倒藻等特殊情况下需要大排大换。
换水前后水位最好保持在1.2米左右以防昼夜温差导致海参应激。
2.调水清水秋季水体透明度低的原因是藻类老化倒藻引起的水色发红发黑,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池底的有机杂质较多引起水体浑浊。
要通过调水的方法来使水体恢复到一个正常的透明度。
在换水后用有机酸(绿水解毒安或毒清)快速调水降低水体中的酸碱度,再用乳酸菌配合芽孢菌一方面稳定酸碱度抑制藻类的繁殖同时分解水中有机质两方面达到清水目的。
3.消毒改底海参出爬前需要进行一遍彻底的池底消毒改底处理,减少底部有害菌以防海参摄食后出现细菌性肿嘴化皮现象。
之后养殖阶段需要多补充有益菌,经常性的使用生物底改来稳定水质和底质。
4.解毒,增营养,肥硅藻经历了春季的杀鱼杀草,夏季的高温、底质恶化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氨氮硫化氢的洗礼,海参出爬后亟需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恢复体质,及时泼洒低聚糖等营养物质补充海参体质,用氨基酸来解除海参体内药物毒素残留。
关于池塘海参越冬管理技术的六个建议
关于池塘海参越冬管理技术的六个建议池塘养殖海参,越冬是一个重要环节,搞不好,在春季池塘化冰前后,时常有病害发生,甚至出现大面积绝收现象。
出现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忽视了越冬前管理或未掌握越冬管理技术。
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好润水产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广大海参养殖户参考。
1.提高换水质量,保持较高的水位根据自身养殖池塘的换水条件,注重利用好阴历9、10、11月的大潮期换水,换水前一定要测定海水与池水的盐度,根据盐度情况,适量换水,保持高水位;一般情况下,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是封冰时间,在大汛潮期,封冰前一周大换水一次,将池水加满,不但可保持适当水位,还可以提高池水结冰质量。
2.改善池水及底质为减少或杜绝海参越冬后的病害,要把预防工作放到结冰前。
一方面,要使“速力灭”、“绿安”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预防性消毒,预防海参越冬期产生细菌性的肿嘴和化皮。
另一方面,要加强底质改良,注重使用不同的底质改良剂处理池底。
在9月份下旬,水温回落到18℃以前,要多使用含有益微生物的池底改良剂,加速对池底有机物的分解;11月份水温降低后,使用化学底质改良剂“超能粒”、“福地”等增氧缓释型底质改良剂,延缓池底老化。
这样,不但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冰下长生环境,还可以有效控制低温水草、绿管菜、黄管菜旺发。
3.增强体质、抗应激。
11月份多北风天气,昼夜温差较大。
海参易因水温的频繁变化刺激,产生肿嘴化皮病害。
所以应适时投放“好运CC”、“水产健胃酵母”等增强海参体质促使海参安全越冬。
4.及时扫雪解毒封冰后,如下雪应时清扫,提高光照强度,以利于冰下植物光合作用。
冰下水中溶解氧主要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所以最好是明冰。
为了保持冰下水生物的平衡,勿轻易杀虫,以往为让池水变清方便拣参,大量使用灭扫利、敌百虫等杀虫剂,杀灭水中浮游动物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一、是容易“板结”池底,破坏生态环境,导致青苔旺发,浮游藻类难以培养;二、是池底有机物丰富的池塘,封冰后水质较肥,会加速形成池水溶氧分层,导致塘底缺氧,出现病害。
池塘养殖刺参管理技术
池塘养殖刺参技术
1、清淤:目前清塘多选择在秋季、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进行。
较好的清淤方式是,先用高压水喷射、洗刷附着基,并将附着基移位堆放,同时冲刷掉池底表层淤积浮泥,再用机械深挖的方式清除下层变质淤泥,直至露出底部硬土层。
2、苗种采购及放养苗种:选择体色鲜而不艳,柔软适度,无粘液,体细长、刺高尖,无肿嘴、化皮现象。
取出水面后,苗体收缩、刺加粗,此状态能坚持2~3秒以上;放入水中又能较快伸展、附底、活动。
3、水质调节:①春季底部易缺氧,应降低池水水位至1m左右,使上层水较易传达到底部。
同时启动增氧设施,春季还应早进行肥水工作,培育好单细胞藻类。
②秋季是适温生长期,采取加大换水量、降低池水深度、调节水色等措施促使刺参尽早结束夏眠状态,进入摄食生长期。
③冬季冰封期,加深池水至1.5m以上,12月份之前适度肥水,增加水中繁殖的单细胞藻类。
晨辉饲料。
秋季海参池塘管理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秋季海参池塘管理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从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是辽宁庄河市海参涨势较快的季节,为了让海参能够安全稳定生长,同时安全渡过冬季冰封期,在此期间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改良池塘水质
养殖户应充分利用10-12月中旬前、尤其是12月上旬的大活汛加大换水量,特别是对于进排水闸门高于池底的池塘,加大换水量可以排出平时换水不易换掉的“死水”并延缓结冰期。
换水时可适当提高池塘水位,并保持上层水体清澈。
换水后应及时改良水质和改底,可投入碘、溴等卤素消毒剂,起到消毒和絮凝的作用。
2、清除大型藻类
秋季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为防止在冬季前大量死亡,导致池水腐败、缺氧等现象,养殖户可在此期间进行大型藻类的灭除工作。
泼洒药物后,及时清除已死亡的藻类和其他生物。
3、进行底改工作
夏季期间由于高温阴雨导致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沉积在池底,加上海参粪便的堆积,增加了越冬时期的耗氧因素。
因此,在10月份水温回落以前,要多使用含有益微生物的池底改良剂,加速对池底有机物的分解;11月份水温回落以后,要多使用吸附分解型的底质改良剂;12月份结冰前,要使用增氧缓解型底质改良剂,延缓池底老化程度。
这样,不但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冰下长生环境,还可以有效控制大型藻类旺发,为海参营造良好地生存环境。
成参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成参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水质是影响池塘养殖刺参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养殖成败,对水质进行科学调控,是减少刺参病害,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
1、科学换水保持适当的水深和换水量,是改善水质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换水不仅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降低代谢废物的浓度,还能调节池水盐度与pH,改善池水生物组成结构。
在一定限度内,换水量越大,刺参生长越快,成活率越高。
(1)换水方法通常的换水方法是:3月份到6月中旬,池水不宜过深,以充分利用阳光照射,加快水温回升,增加底层溶解氧,促进浮游单胞藻和底栖硅藻的繁殖,一般日换水10~20%,保持水深1.2~1.5m;6月下旬到9月中旬,随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换水量并加深水位,日换水从20%逐渐升至50%以上。
其中水温最高的7~8月份,刺参多数已进入夏眠阶段,水温一旦过高或底质情况太差,很容易造成大量死亡,所以这一时期在遵循水质好、温度低、盐度等因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能自然纳水的池塘要有潮就纳、有水就进,无自然纳水条件的池,每天也要机械提水,保持水质清新,水深始终维持在2m以上的最高水位,为刺参营造良好的夏眠环境。
夏眠过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可将日换水量渐减至20%以下,水位降至1.2~1.5m。
冬季刺参摄食量小,代谢弱,对水质污染较轻,主要是维持池水的稳定,可少换水,或只进水不排水,保持2m以上的最高水位即可。
(2)换水时注意事项①要有拦污设施池塘注水口设置40~60目筛绢网,海边抽水口最好也设拦污网等设施,防止自然水域中的敌害生物、杂物及油类进入池塘。
②换水前注意海区和池塘水质情况如发现自然海水受到污染、发生赤潮等情况,要暂停换水。
大雨过后,从陆地入海的淡水常带有农药等有害物质,并且pH常会大幅下降,也不要急于进水,待海区水环境恢复正常后再纳水。
如发现池内水质恶化、刺参发病等情况,要立即大换水。
③防池水盐度骤降暴雨前应将池水加到最高水位,雨后立即将表层低盐度水排掉。
因刺参属狭盐动物,短时间盐度降幅过大,易引起溃烂甚至死亡。
高温暴雨下,海参池管理方法
高温暴雨下,海参池管理方法海参的食品安全问题近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参又面临一个新的难题,因为受此次受暴雨影响,海参池出现淡水倒灌,池水盐度骤降的现象。
尽管参农反映目前暂时还没发现问题,但是高温遭遇大雨天气,极易出现缺氧死参事件,加上盐度下降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夏季暴雨或者连续强降水天气,导致盐度骤降,PH突降,底层缺氧,使海参明显产生不适应应激反应,严重的话会导致海参死亡。
因为海参对水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盐度要稳定在25%-35%,最适盐度是27%-32%,PH值在7.8-8.7,溶解氧5mg/L以上。
下面来讲下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怎么管理海参池。
高温多雨下海参池管理方法一、保持较深水位。
海参养殖池塘应尽量保持现有条件下的最高水位,以保证底层水温相对较低。
最好在参池上面加盖遮阴网,这样水温能降低3℃左右,这样可以创造海参正常摄食生长的水温条件,促进海参生长;还可以避免持续高温对海参的伤害。
二、防止池塘内海藻、杂草等植物腐烂。
适时增氧,控制水质。
高温期海水溶氧饱和度降低,池塘内易出现缺氧情况。
可通过每次1/3以上的大量换水或使用增氧机增加池塘内的溶氧量,保证养殖海参的正常生活环境。
三、科学换水。
大暴雨期间不得进、排水;暴雨过后进、排水必须先测量好外海水的盐度在22%以上时,方可进水;进水要在下半夜和凌晨进行,以降低池水温度,并加大水体交换量,可以不断降低水温。
条件好的,可采用高位水池或咸水深井进行水体交换,降温效果明显。
四、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观察水色、水位和透明度等的变化,病参发现后即使捞出避免影响水质,另外要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情况,做好防范措施。
五、可以在饵料中添加幸福100为杜仲叶提取物,含有丰富的绿原酸、黄酮和杜仲多糖,在海参的养殖中发挥抗菌抗病毒、抗应激、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的功效。
秋季海参池塘常见问题之海参圈水质浑浊如何处理
秋季海参池塘常见问题之海参圈水质浑浊如何处理
引起水质浑浊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藻类和细菌过多引起浑浊(黄绿色);
②有机质过多引起浑浊(发黑褐色或白浊);
③底层敌害生物或者长期使用化学底改引起的浑浊(土黄色)。
解决方案:
第一种情况:降低水位至1.2米左右,使用漂白粉3斤每亩或“特力灭”每瓶3亩全池泼洒,隔天使用“绿水解毒安”每瓶2亩,严重的话再重复使用一次。
第二种情况:“高效解毒净水灵”泡水后每包2亩,同时使用“底巧”+“利生素”每包2亩。
第三种情况:敌害生物过多和氧化底改使用过多引起的底质松散,前者使用杀敌害药物然后使用“绿水解毒安”或“速调107”每瓶2-3亩,解毒调水,后者使用“利生素”+“速调107”每瓶2-3亩。
水产养殖中养鱼池塘换水技巧
水产养殖中养鱼池塘换水技巧1.确定换水频率和量养鱼池塘的换水频率和量要根据鱼类种类、池塘大小、鱼的密度和水质状况来确定。
通常来说,每个月至少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换水,将池塘部分或全部的水进行更换,以保持水质清新。
此外,每周还可以进行一次部分换水,大约换掉总水量的10%至20%。
2.合理的水源选择换水的水源需要选择新鲜、无污染的水源,可以使用自来水或者井水。
在使用自来水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尽量与池塘水的温度接近,以降低鱼类的适应压力。
如果使用的是井水,则需要确保井水的质量,可以进行适当的过滤和消毒处理。
3.快速换水快速换水是一种常用的换水方式,其效果迅速且节省时间。
具体操作是将新鲜水通过管道注入池塘,并且同时将污水通过管道排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规模换水,可以迅速将池塘中的废物和污染物清除。
4.缓慢换水缓慢换水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换水方式,适用于小规模换水或者水质相对较好的池塘。
具体操作是将新鲜水以较低的流速缓慢注入池塘,同时采用漏斗和管道将污水缓慢排出。
这种方式较为柔和,可以减少鱼类的适应压力。
5.控制换水速度换水的速度要适当控制,不宜过快或过慢。
若换水速度过快,鱼类可能无法适应,容易发生压力反应。
若换水速度过慢,可能无法及时将废物和污染物清除,导致水质下降。
一般来说,快速换水的速度在每分钟1%至5%,缓慢换水的速度在每分钟0.5%至1%。
6.定期检查水质换水前后,要进行水质检测,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
主要检测指标包括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通过定期检测可以了解养鱼池塘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水质管理措施。
7.注意水温变化换水时要注意新鲜水的温度和池塘水的温度,尽量保持接近。
水温的突变可能会导致鱼类的适应压力增加,甚至引发疾病。
可以采用先将新鲜水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达到与池塘水接近的温度,然后再注入池塘。
8.排水位置选择排水位置的选择要合理,不可过近或过远。
如果排水位置过近,可能会直接影响池塘的水质,甚至引入有害物质。
海参出爬季的正确打开方式
海参出爬季的正确打开方式当前已经到了海参出爬的季节,为促进海参尽早、大批量出爬,建议分两个阶段做好以下养殖工作,为海参创造良好的出爬环境,抓住秋季这个海参生长的黄金期,喜获养殖丰收。
一Part.18月底-9月15日:海参出爬第一阶段1. 降水位“阳光是最好的氧化剂”,把水位降至1米2左右,使阳光直射池底,可以对池底起到氧化还原、恢复活性的作用。
同时可配合二氧化氯片,对池底进行氧化消毒。
2.大换水首先水流可以刺激海参肠道蠕动,促进海参吃料,从而促进海参出爬;其次大换水也可以带来一些新鲜的饵料,诱使海参摄食,促进硅藻生长;最后大换水可以排出池底毒素,维护良好环境。
3.冲池底(呲圈)呲圈可以穿透池底底泥,有效分散池底有害物质、加强池底循环、提高池底氧化性,促进有益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细菌繁殖。
同时呲圈可以促进草分解、控制草生长,在呲圈后补充一些“利生素”,可有效清水控草。
二Part.29月16日-9月30日:海参出爬第二阶段1. 清除敌害生物这一阶段要及时杀灭池底有害细菌、海革子、红线虫等敌害生物,清理后可使用“强效EM”解毒并换水。
2. 补菌净水这一阶段如果出现大量海参不出爬、水浑的情况,可以泼洒“利生素”一亩半/袋,分解池塘有机质、烂菜,促进硅藻繁殖,促进海参下滩摄食。
如果海参出现肠炎等肠道问题,可以补充“强效乳酸菌”,在调节海参肠道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解毒、净化水质的作用。
3. 增强体质海参下滩后状态不好,可使用“低聚糖863”或“活力多糖”1亩/袋,快速调整海参状态、恢复海参体力、促进海参下礁。
三Part.3注意事项1. 不要过早使用培藻肥料一个夏天过后,池底积累了大量有机质,过早使用培藻肥料会导致水质更加浑浊,尤其是老圈。
要因地制宜,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藻时机。
2. 不要频繁杀敌害生物不建议频繁用药杀敌害和清水,否则容易导致海参中毒。
可以根据水体有机质含量等实际情况,咨询技术人员确定用药量,争取一次性处理完敌害生物。
刺参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底挖得低于海水低潮线,否则不利于 池底水体交换,必要时回添新沙,然
后曝 晒一 周 以上 。清 理完 的池 塘要求
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 良好 。
2 消毒 .
投放参苗前一‘ 月左 个
右进行 ,池 内适量进水 ( 淹没参礁 即 可) ,每亩泼洒生石灰5 ~1 0 O O 千克 或漂 白粉 1  ̄2 千克 ,应注意生石 0 0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刺参增养殖 的实践,介绍一下刺 灰和漂 白粉不宜 同时施用。
有 的在 秋 末池 内刺参 捕 完 后清 整 ,方 法 如下 :
4肥 水 .
放苗 前1 ~ l 天开始 0 5
肥 水 ,培 养 基 础 饵 料 和 有 益 生物 菌
落。先进水5 厘米左右,每亩施发酵 0 后的鸡粪8 ~10 0 0 千克、化肥2 千 ~5 克,然后逐渐加至满水位准备放 苗。
注 : 因1 月 2 日已捕 捉 一批 , 因此 生 长速 度 数 据 只 取 至 2 4
1月2 2 0日。
表 2 养殖 效 果 分析 池 获 成 活 结 束总 耗饲 料 亩 产 产值 成 本 利 润 收 消 饵 尾 数 率 () 重 ( % 千 料 系数 ( 克) ( ( ) ( / 千 元) 元 元
电费5 、杂费2 、互相残杀等 因素 导致成本提高 6 元 元 元 ,但若用冰鲜野杂鱼养殖成本约 5元/ 1 千克,其中饲 料成本增) 2 J 元。随着石斑鱼养殖业 的迅速 发展 ,推广 D 人T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 2石斑鱼性喜水质清新,池塘与网箱养殖不同之处 . 是:网箱处于流水的大面积海区中,水质…般较好,但 池塘中单位有机质一般较高,因此要加强换水,同时要 定期用些水质改 良剂,如光合细菌 (5 米。、芽孢杆 1 克/ ) 菌 (克/ ) 5 米。、沸石粉 (0 米3等。 2 克/ ) 3 实践表 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 、颜色和口 . 味等适 口性 要求较 高 ,喜食软颗粒 、色 浅且 明亮 的饲 料 ,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 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 料有 个较长的适应过程 ,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 驯化。在养殖过程中为提高 斑鱼的免疫力,定期在饲 料中拌些维c 、多维等营养添 加剂非常有必要。
刺参池塘夏季养殖技术要点
附件5刺参池塘夏季养殖技术要点一、高温及暴雨对养殖水质环境的影响刺参对水质的变化比较敏感,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出现排脏、自溶等现象。
养成期间要定时进行水质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
此外,对水色、透明度、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等要经常进行观察,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一)暴雨后,养殖池盐度骤降,几个小时内从正常盐度陡降至20左右,甚至10左右,海参突发应激反应,严重危及生命。
(二)大量雨水进入养殖池,池水酸性急剧增高,酸碱度在很短时间内降至中性以下,大量有益藻类随之死亡,水质环境恶化。
(三)在养殖池上层形成较厚的淡水层,阻碍了整个水体上下溶解氧的交换,底层水温升高、有害物质含量增高、有机耗氧量增加、水体严重缺氧,以致造成刺参暴发性缺氧死亡。
(四)水温持续在28℃~30℃的高温会引起刺参死亡,水温达到33℃,仅2天时间就会导致刺参全部死亡。
二、高温及暴雨期间海参养殖应对措施—1 —(一)加强水质管理。
刺参有夏眠的习性,但幼参在3℃~24℃的温度范围内都能大量摄食,活动频繁。
因此,要尽量使池塘底层的水温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刺参为狭盐性生物,适盐范围24~35,最适盐度范围28~31。
因此,夏季要防止大量的雨水进入池塘。
池水溶解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50~60厘米。
生长旺期和夏眠期间的平均日换水量在50%~60%,低温期可适当少换或不换。
水位应根据季节进行适当调整,水温8℃~20℃时可保持在1~1.2米,高温期和低温期保持在1.5米以上。
换水应遵循暴雨后不换水、有赤潮不换水、不换潮头水的原则。
(二)遮阳网造礁降温。
(1)遮阳网附着基的制作。
遮阳网附着基的原材料为遮阳网和旧扇贝盘。
在加工遮阳网时根据实际需要订制好尺寸,一般90厘米宽,长度可以根据养殖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把遮阳网缝到扇贝盘上,每80厘米左右缝一个扇贝盘,上面留一个10厘米左右的空隙,形状类似扇贝笼。
(2)遮阳网附着基的投放。
海参浮游幼体的换水与管理
海参浮游幼体的换水与管理海参幼体在水中不断地排出新陈代谢产物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同时死亡的幼体和饵料等也会逐渐腐败而放出有害物质。
此外,由于不断地投饵,也势必带人一些营养盐等,这些因素都会使水质恶化影响浮游幼体的正常生活,严重时也会造成浮游幼体死亡。
及时有效地换水是保持水质新鲜的重要方法。
此外,在浮游幼体培养过程中,浮游幼体排泄的粪便、死亡的浮游幼体及饵料,海水中带来的悬浮物质不断沉到池底,天长日久腐烂后也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如氨、硫化氢之类。
此外,池壁上黏附的饵料等,时间一长也会腐败发黏,滋生大量的细菌等,必须经常清除,这就需要定期清除池底污物或在必要时迸行“倒池”。
但由于刺参幼体浮游期较短,一般不超过10天,因此在海参浮游幼体培养过程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浮游幼体刚刚选育后开始妁2≈3天,由于水质尚比较新鲜,浮游幼体个体也小,饵料蓄积也不多,因此多数单位是采用添水的方法,每天添水10≈15厘米深,亦可分上、下午两次添加。
也有的单位,育苗池较大,添水的时间可延至5天左右。
近年,不少育苗单位采用浮游幼体选育时,就加满水,翌日即开始换水。
换水时每天可换水1~2次,温度较高时可日换水2次,温度低时可日换水1次。
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
待幼体发育至大耳状幼体后期,即在浮游幼体即将下沉之前最好彻底清底一次,但如果池子较大,池底污物不多时亦可不清底,以免浮游幼体的流失。
如需清底要采用虹吸法,紧贴池底将池底污物全部吸出。
如吸出的海参幼体不多或大部分为畸形幼体,可将吸出的污水放掉,如所吸之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浮游幼体,则可用网箱将吸出的水浓缩后暂时放入其他容器中,等到污物全部沉淀后再将上面的清水连同浮游幼体倒回原地。
如无特殊需要,清底1次或不清底均可,最好不“倒池”,因为“倒池”往往会造成浮游幼体的大量损伤。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倒池”时,可用网箱将浮游幼体浓缩后再倒入新池。
刺参池塘养殖夏季水质管理技术
刺参池塘养殖夏季水质管理技术入夏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增加,刺参养殖池塘的水温、盐度、溶氧等理化因子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常超出刺参的适宜范围,而此时大多成参已进入夏眠期,基本停止摄食与生长,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极易因水环境恶化而诱发疾病甚至死亡。
根据多年的科研与生产经验,笔者认为,保证池养刺参安全度夏的关键是要搞好池塘的水质管理。
一、度夏前的准备1.池塘修整主要是平整池底,修整池边、池角。
为方便池内水体交换,池塘修整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从进水口到排水口池底要有一定坡度,二是池底面不能低于海水低潮线。
另外还要检修排淡设施,主要包括修整活动闸板、排淡沟、排淡管道等,以防汛期雨水倒灌,保证及时排除池内因降雨带来的淡水。
2.清淤消毒池底是刺参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地质状况,是改善池塘生态环境的基础。
入汛前要彻底清除池底和参礁上的残饵、粪便、丝状藻及其它杂物。
养殖3年以上的池塘必须进行彻底清整消毒。
方法是:捡净刺参后铲除淤泥、杂物,将池底翻耕曝晒,必要的话还要回添新沙,然后加水至淹没参礁,每亩施50~100千克生石灰或10~20千克漂白粉消毒(二者不能同时使用),待药性消失后加水泡池1~2次。
3.水质培育水质培育的目标:一是促进有益微生物、底栖硅藻及有益浮游微藻的繁殖,为刺参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还可使刺参免遭强光直射,并防止大型藻类过度繁殖;二是调节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提高池水的自净能力。
主要是通过施用肥料和微生态制剂的方法进行水质培育。
将泡池水放掉后加水至淹没参礁,然后往池内施肥。
可用无机肥、发酵的有机肥或近年来上市的水产养殖专用高效复合肥。
可将肥料兑水后直接泼洒,也可将肥料装入网袋,挂在进水口处,随水流将肥料施入池内。
施肥同时投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参苗投放前水色呈浅茶褐色或浅黄绿色,达到“肥”、“活”、“嫩”、“爽”的感观标准,透明度一般控制在50~80厘米。
水产养殖换水技巧
水产养殖换水技巧水产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的保持是至关重要的,而换水技巧就是实现水质保持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换水技巧,帮助养殖者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一、定期换水定期换水是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换水技巧之一。
通过定期换水,可以有效去除养殖池中的废物和代谢产物,保持水体清洁。
一般来说,定期换水的时间间隔应根据养殖物种和养殖密度进行合理调整。
养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建议缩短换水周期,保持水体的新鲜度。
二、滴水法换水滴水法换水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换水方式,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水产养殖。
该方法通过设置滴水装置,将新水缓慢滴入养殖池中,使新水与旧水逐渐混合。
这样可以减少养殖生物对水体环境的适应压力,避免水质突变对养殖生物造成的伤害。
三、循环换水循环换水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换水技巧。
通过将废水处理后再回流到养殖池,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在循环换水过程中,需要注意废水的处理,避免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对养殖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四、逐次换水逐次换水是一种逐步替换养殖池中水体的换水技巧。
该方法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养殖环境。
具体操作时,可以将一部分养殖池中的水体抽出,然后再逐步加入新鲜水。
通过逐次换水,可以使养殖池中的水质逐渐趋于稳定,减少对养殖生物的刺激。
五、合理调整水质除了定期换水外,合理调整水质也是保持水产养殖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水质的调整包括调整水温、PH值、氧含量等。
合理调整水质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
在调整水质时,需要注意逐渐调整,避免水质突变对养殖生物造成的伤害。
六、定期监测水质定期监测水质是水产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定期监测水质,可以了解养殖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规监测项目包括溶氧量、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等。
通过定期监测水质,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水质问题,保障养殖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海参池塘换水的方法:
入秋后,换水要勤一些,换水量不要超过30cm,换水时间选择晚间或早晨8点之前。
如果有底热和水体同温时,可适当的加大些换水量。
水温达到20°C以后,便是海参开始大量出爬时期,水位要适当降低,建议在1.3m左右,但水位深浅主要还是根据池塘水温变化为标准。
尽量少换水或不换水。
勤观察海参状态,勤测试水底微生物,勤测水温是保证出爬好,高产的基础。
水温适合,水质底质较好的情况下。
海参大量出爬后,尽可能的少换水或不换水。
入冬后,水温下降10°C左右时,就开始提升水位,换水时间要在白天。
换水频率要少,主要还是以补水为目的。
做好封冰前底立安改底工作。
消毒效果最好药品建议大家使用醛好。
注:换水不正确最容易发生的问题便是应激反应。
若发现还是不吃料,回礁,发现不正常及时泼洒解毒应激康。
特殊情况的排换水方式
1遇到海水赤潮时,尽量不要换水。
赤潮时,海水带有一定的毒性。
一旦将赤潮水引进池塘,易导致有害藻在池塘爆发,尽量不要换水。
2用水产投入品时的排换水。
肥水、补菌、调水、补充营养、改底、增氧等情况不需换水;消毒以及杀虫时一段时间后排换水,具体时间根据不同投入品来定;杀草时,比如“苔藻双杀”,用下后7—10天不换水,然后根据草死亡情况决定时间换。
注意;周围池塘出现海参大量肿嘴、化皮等病害现象时,不能换水。
水源地石油污染时不能换水;池塘遭到油脂、硫酸铜等污染时,应大量换水,并配合“碧水爽”等解毒药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