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力学课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力学基本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2. 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通过实验,验证力学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单质点运动规律实验(1)目的: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单质点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
(2)步骤:① 安装实验装置,包括滑块、滑轨、小车、计时器等;② 设置实验参数,如小车质量、滑轨倾斜角度等;③ 启动计时器,释放小车,记录小车运动时间和位移;④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⑤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
2. 实验二:刚体转动实验(1)目的:验证刚体转动定律,研究刚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转动规律。
(2)步骤:① 安装实验装置,包括刚体、支架、测力计、转轴等;② 设置实验参数,如刚体质量、转轴半径等;③ 启动测力计,记录刚体受力情况;④ 旋转刚体,记录转动角度和时间;⑤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力矩-角度图和力矩-时间图。
3. 实验三:材料力学拉伸实验(1)目的:研究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验证胡克定律。
(2)步骤:① 准备实验材料,如低碳钢、铸铁等;② 安装实验装置,包括拉伸试验机、引伸计等;③ 设置实验参数,如拉伸速度、试验温度等;④ 启动拉伸试验机,记录材料受力情况;⑤ 测量材料拉伸过程中的伸长量和应力;⑥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图。
4. 实验四:材料力学压缩实验(1)目的:研究材料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验证压缩时的力学关系。
(2)步骤:① 准备实验材料,如砖、石等;② 安装实验装置,包括压缩试验机、压力传感器等;③ 设置实验参数,如压缩速度、试验温度等;④ 启动压缩试验机,记录材料受力情况;⑤ 测量材料压缩过程中的应变和应力;⑥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图。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实验验证了牛顿运动定律,得出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符合理论预期。
2. 实验二:通过实验验证了刚体转动定律,得出力矩-角度图和力矩-时间图,符合理论预期。
物体重心的确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物体重心的概念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
2. 掌握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技巧。
3. 熟悉使用悬挂法和称重法来确定物体重心的原理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作用力的合力作用点。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于几何中心。
而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则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
本实验通过悬挂法和称重法来测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三、实验器材1. 不规则物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2. 细线;3. 砝码;4. 米尺;5. 铅笔;6. 纸张。
四、实验步骤1. 悬挂法测定重心:(1)将细线的一端系在不规则物体的任意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2)轻轻摆动物体,使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重力的作用线通过重心。
(3)用铅笔在物体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
(4)换一个位置重新悬挂物体,重复上述步骤。
(5)画出第二次重力的作用线。
(6)将两次画出的重力作用线相交,交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2. 称重法测定重心:(1)将不规则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2)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将砝码放在物体的一个角上,用米尺测量砝码与物体另一角的距离,记录下来。
(4)逐渐增加砝码的数量,每次增加后都测量砝码与物体另一角的距离,记录下来。
(5)利用杠杆原理,通过计算得出物体重心的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悬挂法测定重心:通过悬挂法,我们得到了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实验结果显示,物体的重心位于其几何中心附近,但略有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物体质量分布不均匀或悬挂点选择不准确导致的。
2. 称重法测定重心:通过称重法,我们得到了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实验结果显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悬挂法得到的重心位置基本一致,但略有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或计算过程中的近似导致的。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悬挂法和称重法测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技巧。
小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
小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简单的力学实验,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下面就为小朋友们介绍几个有趣又容易操作的力学实验。
实验一:力与物体的运动材料准备:一个小球、一块光滑的木板、一块粗糙的地毯实验步骤:1、将木板倾斜放置,让小球从木板的高处自由滚落。
2、观察小球在木板上滚动的速度和距离。
3、再把粗糙的地毯铺在木板下方,让小球从相同的高度滚下。
4、对比小球在木板和地毯上滚动的情况。
实验原理:木板表面光滑,摩擦力小,小球滚动的速度快,距离远;地毯表面粗糙,摩擦力大,小球滚动的速度慢,距离近。
这说明摩擦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二:浮力的奥秘材料准备: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一个塑料玩具小船、一些小石子实验步骤:1、把塑料玩具小船轻轻放入水盆中,观察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况。
2、往小船里逐渐放入小石子,观察小船在水中的位置变化。
实验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
当小船里的石子增多,重力增大,排开的水的体积也增大,直到浮力小于重力时,小船就会下沉。
实验三:重心与平衡材料准备: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几个不同重量的积木块实验步骤:1、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尝试让木板在一个支撑点上保持平衡。
2、逐渐改变支撑点的位置,观察木板的平衡情况。
3、把积木块放在木板的不同位置,再次尝试让木板平衡。
实验原理:物体的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物体就越容易保持平衡。
改变积木块的位置会影响木板的重心位置,从而影响平衡。
实验四:弹性的力量材料准备:一根橡皮筋、几个砝码实验步骤:1、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上一个砝码,观察橡皮筋的伸长情况。
2、逐渐增加砝码的数量,观察橡皮筋的伸长变化。
实验原理:橡皮筋具有弹性,在受到外力拉伸时会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挂的砝码越多,外力越大,橡皮筋的伸长量也就越大。
在进行这些力学实验时,小朋友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定要在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进行实验,确保安全。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称重法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合力概念的理解;2. 用悬挂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3. 用称重法测物体旳重心位置。
二、实验设备仪器1. ZME-1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2. 直尺、积木、磅秤、胶带、白纸等。
三、实验原理方法简述1. 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适用于薄板形状的物体,先将纸贴于板上,再在纸上描出物体轮廓,把物体悬挂于任意一点A,根据二力平衡公理,重心必然在过悬吊点的铅直线上,于是可在与板贴在一起的纸上画出此线。
然后将板悬挂于另外一点B,同样可以画出另外一条直线。
两直线的交点C就是重心。
2. 称重法测物体旳重心位置对于由纵向对称面且纵向对称面内有对称轴的均质物体,其重心必在对称轴上。
首先将物体支于纵向对称面内的两点,测出两个支点间的距离,其中一点置于磅秤上,由此可测得B处的支反力的大小,再将连杆旋转180O,仍然保持中轴线水平,可测得的大小。
重心距离连杆大头端支点的距离。
根据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得到下面的两个方程:根据上面的方程,可以求出重心的位置。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1. 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此处填写实验数据及处理过程)2. 称重法求轴对称物体的重心(此处填写实验数据及处理过程)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合力概念的理解,学会了用悬挂法和称重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2. 实验结果表明,悬挂法和称重法测得的重心位置与理论值基本一致;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操作规范。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完成了理论力学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找重心》教学设计3页
小学科学《找重心》教学设计3页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重心的概念和定义,知道如何找到物体的重心;掌握物体重心的影响因素和意义;能够通过实验和探究,找到不同形状、材质物体的重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物体重心的原理进行一些实用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猜一猜通过一些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了解物体重心的概念。
教师举起一个球,并且给学生发一张卡片,卡片写有“重心在顶部”、“重心在球的中部”、“重心在球的底部”、“无法确定”四个选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其认为的答案并宣读出来,告诉他们答案是否正确。
然后简要介绍一下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找重心。
2.探究:找重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接触不同的物品,如木棒、钉子、小球、花瓶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出他们的重心,并且在工作表上标出来。
(教师为学生展示,让学生体验并模仿)3.实验:影响重心的因素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验,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操作找到物体的重心,并记录在工作表上。
同时,让学生们思考不同因素对于物体重心的影响。
实验步骤:(1)在一张桌布的中间放一张纸板,在其上方插入一个细木棍(横向);(2)将桌布拿起来,慢慢调整木棍的位置,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并且桌布能够浮起;(3)在另一张桌布上,放置一个小球,在不同的位置处放置另一个物品(如蜡烛、铅锤),记录实验结果;(4)交流总结,探讨因素:物体的形状、材质、大小等的影响。
4.应用:找到实用之处教师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物体重心有什么实用之处,并介绍一些实用案例。
例如:(1)通过悬挂物品,找到平衡点,确保物品不容易摇晃;(2)在登录船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好船舱的重心和物品的重心,保证安全;(3)在攀登岩石、爬楼梯时,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保持平稳;(4)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会调整身体的重心,保持稳定。
5.巩固: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知识内容进行小结,然后通过短片,展示重心的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记忆。
初二简单物理小实验
初二简单物理小实验物理实验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初二学生做的简单物理实验。
实验一:水的冰冻过程实验目的观察水的冰冻过程,了解凝固现象。
实验材料•瓶装纯净水•冰块实验步骤1.准备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中。
2.每隔30分钟观察一次水的情况,记录水的状态。
实验原理当水的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固态,即变成冰块。
冰冻过程是水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
实验二:物体的重心实验目的通过悬挂物体观察物体的平衡状态,了解物体的重心。
实验材料•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小球、木块等)•细绳•吊钩实验步骤1.用细绳将物体悬挂于吊钩上。
2.观察物体的平衡状态,记录观察结果。
3.重复尝试不同的物体和悬挂位置。
实验原理物体的重心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所受合力通过的点,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重心处于物体的几何中心。
实验三:简单电路组装实验目的通过组装简单电路,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材料•电池•电灯或蜂鸣器•电线•开关实验步骤1.将电灯(或蜂鸣器)与电池相连。
2.观察电灯的亮度或蜂鸣器的声音。
3.接通或断开电路,观察结果。
实验原理电流是电荷运动的流动,电压是电荷静电势能单位的转换率,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东西。
在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以上是初二学生可以进行的一些简单物理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初二学生对物理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初中物理重力重心教案
初中物理重力重心教案1. 知识与技能:理解重心的概念,掌握重心的位置和特点;能够运用重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重心的位置和特点,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重心的概念、重心的位置和特点。
2. 教学难点:重心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用具:直尺、重物、细线、平衡木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平衡现象,如走钢丝的人、翘板等,引导学生思考平衡的背后原理。
2. 新知介绍一、重心1. 定义: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个点。
2. 位置: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3. 特点:重心是物体平衡的关键,物体在平衡状态下,重力作用线通过重心。
二、重心的应用1. 保持物体平衡:通过调整物体的重心位置,使物体保持平衡。
2. 稳定物体:在设计建筑物、桥梁等时,要考虑重心的位置,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3. 实验探究1. 实验一:观察重心的位置用细线将一个重物悬挂起来,让学生观察重物在静止时的位置,讨论重心的位置。
2. 实验二:探究重心与质量分布的关系将重物分成两部分,分别悬挂起来,观察两部分的平衡情况,讨论重心与质量分布的关系。
3. 实验三:重心在实际中的应用用平衡木放置不同形状和质量分布的物体,观察平衡木的倾斜程度,讨论重心在保持平衡中的作用。
4. 知识巩固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重心的知识解决问题,如解释为什么走路时不能提着重物走、为什么自行车容易倒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心的概念、位置和特点,以及重心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重心的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思考背后原理,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重心的概念、位置和特点,以及重心的应用。
力学基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2. 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培养实验思维。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力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力学实验主要包括力学基本测量实验和力学演示实验。
力学基本测量实验主要包括测量物体的质量、长度、时间和力的大小等。
力学演示实验主要包括验证牛顿运动定律、验证牛顿第三定律、测量物体的重心等。
三、实验内容1. 力学基本测量实验(1)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原理: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①调节天平至平衡状态;②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砝码,直至天平平衡;③记录砝码的质量,即为物体的质量。
(2)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原理: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实验步骤:①将刻度尺紧贴物体,确保刻度尺与物体平行;②读取物体两端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3)测量物体运动时间实验原理:利用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时间。
实验步骤:①将计时器调至计时状态;②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③物体运动结束后,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4)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原理: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①将弹簧测力计调至零位;②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③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力的大小。
2. 力学演示实验(1)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实验步骤:①进行实验一,验证牛顿第一定律;②进行实验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③进行实验三,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2)验证牛顿第三定律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验步骤:①将两个物体分别放在水平面上,确保它们相互接触;②用力推动其中一个物体,观察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3)测量物体的重心实验原理:利用悬挂法或称重法测量物体的重心。
实验步骤:①悬挂法:将物体悬挂在细绳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②读取细绳与物体接触点,即为物体的重心;③称重法:将物体放在台秤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④读取台秤的示数,即为物体的重量;⑤根据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计算物体的重心位置。
24137513_寻找物体的重心
123 6
地球对地球表面上物体的各个部分都有吸引力的作用。
每个部分受到的吸引(重力)作用,从效果上,可以认为它们集中于一个点,即物体的重心。
物体的重心有时也
不一定在物体上。
猜想
一下,甜甜圈的重心在
哪里呢?我怎么知
道物体的重心
在哪儿呢?别急,外福来,寻找重心有办法。
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比如,球体的重心在球心
上,直棒的重心在中点上。
那质量分布不均的物体呢?可以用“悬挂法”来找。
你需要:不规则薄纸板,细线,锥子,铅笔。
第一步:在薄纸板边缘任意选一点A,用锥子扎一个小孔,并用细线穿过小孔系好,悬挂起来。
第二步:待物体静止后,通过悬挂点,沿细线方向画一条竖直线AB。
第三步: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再得到一条直线CD。
两条竖直线的交点就
是薄纸板的重心了。
你用
手指或者铅笔尖顶住“重
心”,就能稳稳地把薄纸板举起来,快去试一试吧!特别提醒:悬挂法只适用
于不规则的薄板状物体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2017
《理论力学》 实验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实验一 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合力概念的理解;2、用悬挂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3、用称重法测物体的重心位置并用力学方法计算重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2、不规则物体(各种型钢组合体);3、连杆模型;4、台秤。
三、实验原理物体的重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再利用柔软细绳的受力特点和两力平衡原理,我们可以用悬挂的方法决定重心的位置;又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测取杆件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重量:21F F W +=;重心位置:Wl F x C 1=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A 、悬挂法1、从柜子里取出求重心用的组合型钢试件,用将把它描绘在一张白纸上;2、用细索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面的螺钉上(平面铅垂),使之保持静止状态;3、用先前描好的白纸置于该模型后面,使描在白纸上的图形与实物重叠。
再用笔在沿悬线在白纸上画两个点,两点成一线,便可以决定此状态的重力作用线;4、变更悬挂点,重复上述步骤2-3,可画出另一条重力作用线;5、两条垂线相交点即为重心。
B、称重法1、取出实验用连杆。
将连杆一端放在台秤上,一端放在木架上,并使连杆保持水平。
2、读取台秤的读数,并记录;3、将连杆两端调换,并使摆杆保持水平;4、重复步骤2;五、数据记录与处理A、悬挂法(请同学另附图)B、称重法1、实验时应保持重力摆水平;2、台称在使用前应调零。
实验二、四种不同类型载荷的比较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四种常见的不同载荷;2、比较四种不同类型载荷对承载体的作用力特性。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2、2kg台秤1台;3、0.5kg重石英沙1袋;4、偏心振动装置1个。
三、实验原理渐加载荷、突加载荷、冲击载荷和振动载荷是常见的四种载荷。
不同类型的载荷对承载体的作用力是不同的。
将不同类型的载荷作用在同一台秤上,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各自的作用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相互比较。
实验三 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实验三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合力概念的理解;2、用悬挂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3、用称重法测取重力摆(两个圆盘和一跟直杆可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摆)的重心位置并用力学方法计算重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ZME—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2、不规则物体(各种型钢组合体);3、重力摆模型;4、弹簧秤。
三、实验原理物体的重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再利用柔软细绳的受力特点和两力平衡原理,我们可以用悬挂的方法决定重心的位置;又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测取杆件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重量。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悬挂法1.从柜子里取出求重心用的组合型钢试件,用将把它描绘在一张白纸上;2.用细索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面的螺钉上(平面铅垂),使之保持静止状态;3.用先前描好的白纸置于该模型后面,使描在白纸上的图形与实物重叠。
再用笔在沿悬线在白纸上画两个点,两点成一线,便可以决定此状态的重力作用线;4.变更悬挂点,重复上述步骤2-3,可画出另一条重力作用线;5.两条垂线相交点即为重心。
称重法1.取出实验用平衡摆。
按图将摆通过线绳悬挂于实验装置的前面顶板上,其中的一端挂于钩秤上,并使摆杆保持水平。
2.读取钩秤的读数,并记录;3.将钩秤置换到另一端,并使摆杆保持水平;4.重复步骤2;五、数据记录与处理悬挂法(请同学另附图)称重法六、注意事项1、实验时应保持重力摆水平;2、弹簧称在使用前应调零。
七、思考题1、实验时重力摆不能保持水平,对实验精度有何影响?2、试分析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
理论力学实验1
TME—1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杜锦才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03年10月实验一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合力概念的理解;2、用悬挂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3、用称重法测取重力摆(两个圆盘和一跟直杆可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摆)的重心位置并用力学方法计算重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TME—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2、不规则物体(各种型钢组合体);3、重力摆模型;4、弹簧秤。
三、实验原理物体的重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再利用柔软细绳的受力特点和两力平衡原理,我们可以用悬挂的方法决定重心的位置;又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测取杆件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重量。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A、悬挂法1、从柜子里取出求重心用的组合型钢试件,用将把它描绘在一张白纸上;2、用细索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面的螺钉上(平面铅垂),使之保持静止状态;3、用先前描好的白纸置于该模型后面,使描在白纸上的图形与实物重叠。
再用笔在沿悬线在白纸上画两个点,两点成一线,便可以决定此状态的重力作用线;4、变更悬挂点,重复上述步骤2-3,可画出另一条重力作用线;5、两条垂线相交点即为重心。
B、称重法1、取出实验用平衡摆。
按图将摆通过线绳悬挂于实验装置的前面顶板上,其中的一端挂于钩秤上,并使摆杆保持水平。
2、读取钩秤的读数,并记录;3、将钩秤置换到另一端,并使摆杆保持水平;4、重复步骤2;五、数据记录与处理A、悬挂法(请同学另附图)B、称重法左边读数(kg)右边读数(kg)重量(kg)重心位置(mm)六、注意事项1、实验时应保持重力摆水平;2、弹簧称在使用前应调零。
七、思考题1、实验时重力摆不能保持水平,对实验精度有何影响?2、试分析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
实验二求振动系统的刚度系数和固有频率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一维振动系统的刚度系数的测定;2、求取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3、了解考虑弹簧质量时,对振动周期的影响并进行等效质量的计算。
初中科学重心教案
初中科学重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心的概念,理解重心的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重心概念的引入2. 重心的物理意义3. 重心的测定方法4. 实验探究:测定物体的重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物体在平衡状态下不会倒下?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入重心概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重心概念的引入: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个点。
2. 重心的物理意义:重心是物体平衡的关键,了解重心的位置有助于分析和控制物体的平衡状态。
3. 重心的测定方法:利用悬挂法或支撑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物体进行实验。
2. 实验一:利用悬挂法测定物体的重心a. 将物体悬挂在绳子上,使其自由摆动。
b. 观察绳子的垂直位置,确定重心的位置。
3. 实验二:利用支撑法测定物体的重心a. 将物体放在支撑物上,调整支撑物的高度,使物体保持平衡。
b. 记录支撑物的高度,确定重心的位置。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享重心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重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重心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为什么篮球运动员投篮时要找寻合适的角度?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重心概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重心的概念和测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重心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重心和形心
重心和形心
1.1 平行力系的中心
平行力系是工程实际中较常见的一种力系,如风对建筑 物的压力,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水对堤坝的压力等。在研 究这类问题时需要确定力系的合力及其作用点的位置。
在力学中,平行力系合力的作用点称为平行力系的中心。 可以证明,平行力系的中心的位置只与力系中各力的大小和 作用点的位置有关,与各力的方向无关,因此,当保持各力 的大小和作用点不变时,各力绕其作用点往相同的方向转过 相同的角度,力系的中心位置不变。
重心和形心
重心和形心
重心和形心
【例2-4】
图2-12
重心和形心
【解】图2-12中的阴影部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形, 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将其看成是由两个半圆形图形组合后 再从中挖掉一个圆。建立图示的坐标系,利用组合法求出 形心。
(1)分别确定三部分的形心在对应坐标系中的坐标 及图形的面积。
重心和形心
重心和形心
2. 组合法(分割法
)
当均质物体是由几个简单规则形状 的物体组合而成的,而且这几个简单形 状的物体的重心已知或容易确定,就可 将物体看成是由这几个规则形状的物体 构成,直接应用1.2和1.3中的公式求出 物体的重心或形心。
3. 实验法
重心和形心
在实际问题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不规则或是非均质的, 用上述方法求重心非常麻烦或无法确定,就只有采用实验的 方法来确定其重心。
(2)求出截面形心位置坐标。
工程力学
重心和形心
如图2-11所示,设某物体总重为G,将其分成若干个 小微元体,第i个微元体的重力为ΔGi,在直角坐标系中其 重心位置坐标为Cixi,yi,zi,而该物体的重心坐标为CxC, yC,zC,分别将物体的总重G及微元体的重力ΔGi对坐标轴 取矩,根据合力矩定理,导出重心坐标公式为
八下物理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确定方法
八下物理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确定方法
一、什么是重心?
重心指的是物体所有质点组成的系统所受的重力作用力的合成点,也是物体平衡时所在的点。
二、物体的重心位置
1.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是其形态和密度的函数,通常可用实验测定或计算来求得。
2. 对于规则物体,如正方体、圆柱等,其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求出其几何中心来确定。
3. 对于具有对称性的物体,如球体、圆环等,其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处。
三、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测量方法
1. 悬挂法
将不规则物体用细线悬挂,在重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将物体在空中任意旋转一下,使其在新位置达到平衡状态。
如此重复多次,并记录下不同位置下物体的悬挂点。
通过求出不同位置下的重心,可
以计算出整个物体的重心位置。
2. 秤盘法
将物体放在水平秤盘上,在不同位置处记录下重量数据。
根据重力作用原理,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通过记录不同位置下物体的重量,可以计算出不同位置下物体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即为重心位置。
3. 液面法
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满液体的容器中,记录下物体在液面上的高度和液面所在高度。
根据浮力原理,液体对物体所施加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密度。
根据物体在不同高度下所占有的液体体积不同,可以计算出物体在各个高度下的浮力作用线,通过求解浮力作用线的交点,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不规则物体重心测量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为物理实验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高中物理重心测量教案
高中物理重心测量教案
目标:学生了解重心的概念、重心在物体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使用工具测量和计算物体的
重心位置。
材料: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长方形木块、圆柱体等)
2. 两个支点
3. 细绳
4. 钢尺
5. 测量器具(秤盘、千分尺)
实验步骤:
1. 引入实验:介绍重心的概念,重心是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点,也是物体平衡的关
键点。
2. 实践操作:将不同形状的物体依次放在两个支点上,通过调整支点位置找到物体的平衡点。
记录下支点的位置。
3. 测量数据:使用细绳将物体悬挂起来,测量悬挂点到物体两端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再
使用测量器具测量物体的重量。
4. 计算重心位置: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
重心位置 = (m1 x d1 + m2 x d2)/(m1 + m2),其中m1、m2分别为物体两端的质量,d1、d2分别为距离。
5. 检验结果:将计算出的重心位置标记在物体上,并重新放在支点上,确认物体在该位置
是平衡的。
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重心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测量和计算重心位置的方法,培养综
合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延伸:学生可尝试用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进一步探讨重心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展示出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物体的重心与平衡关系实验研究
物体的重心与平衡关系实验研究引言:物理学中,重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物体整体的质量中心。
重心的位置对于物体的平衡性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重心与平衡关系,探讨重心对物体稳定度的影响。
1. 实验设计:为了探究重心与平衡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物体,如木块、球体和三角形板等,并使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
然后,我们要确定它们的重心位置,这可以通过悬挂物体,在不同位置接触的垂直线上划出一条相交的线(转轴线)来完成。
2. 重心对于平衡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将球体沿不同的轴线悬挂,如纵向和横向。
当轴线位于球的重心位置时,球体保持平衡。
然而,当轴线偏离重心时,球体将失去平衡,并发生滚动运动。
这表明球体平衡与否取决于轴线与重心的位置关系。
类似地,对于木块和三角形板,我们通过在边缘上放置小支架,使物体保持平衡。
然后,我们在不同位置改变小支架的位置,观察物体是否保持平衡。
实验结果显示,木块和三角形板在重心位置才能保持稳定平衡,而当支架偏离重心时,它们将产生倾倒或旋转的运动。
3.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除了物体本身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物体的重心位置。
例如,添加附加重量或改变物体倾斜的角度,都会改变物体的重心位置。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点,发现当我们在球体上附加重物时,重心会向附加物的位置移动。
同样,当我们改变物体的倾斜角度时,重心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调整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以及调整倾斜角度等方式实现。
4. 实际应用:重心与平衡的研究不仅仅是物理学的课题,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考虑重心的位置,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在机械工程中,了解物体的重心位置可以帮助设计和操作各种机械装置。
此外,运动员在进行动作时也需要注意身体的重心位置,以保持平衡和灵活性。
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物体的重心位置对于平衡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测量物体重量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测量物体重量的实验方法与技巧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准确测量物体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进行物理实验还是制定工程方案,都需要准确测量物体的重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测量物体重量的实验方法与技巧,帮助您在实践中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一、使用天平测量天平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体重量的仪器。
它通过平衡物体与标准物体的质量,来间接测量物体的重量。
下面是一些使用天平进行物体重量测量的实验方法与技巧:1. 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之前,应确保天平的平衡性。
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并调整天平的水平仪。
其次,确保天平的盘面干净,没有杂物和污渍。
最后,调整天平的零位,使其指示器显示为零,以消除系统误差。
2. 放置物体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盘面上。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应注意以下几点:a. 尽量保持物体的重心与天平的中心对齐,避免重心的偏离影响测量结果。
b. 对于较小的物体,可以使用容器或载体来放置,以便于称量并防止物体滑落。
c. 对于液体或粉末物体,可以使用容器和称量纸的组合,先称量容器,再在其中加入物体。
3. 读取测量结果待测物体放置稳定后,等待数秒钟,让天平达到平衡。
然后读取天平的指示值作为物体的重量。
应注意以下事项:a. 由于机械和电子天平的灵敏度不同,读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b. 多次测量同一物体,并取平均值以减小人为误差。
c. 应注意读数的单位,并将其转换为适当的国际单位制。
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测力计是一种直接测量物体重力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物体对弹簧的伸缩程度,来确定物体的重量。
下面是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物体重量测量的实验方法与技巧:1. 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根据待测物体的重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应确保测力计的量程适当,不会超出其测量范围。
2. 放置物体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应注意以下几点:a. 物体应垂直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避免倾斜造成测量误差。
凹槽型平衡实验仪实验报告
凹槽型平衡实验仪实验报告
凹槽型平衡实验仪是一种用来确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实验仪器。
下面是对使用该仪器进行实验的简要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定物体重心的位置,验证平衡定理。
二、实验器材:凹槽型平衡实验仪、不同形状的重物、尺子、游标卡尺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不同形状的重物,如圆盘、长方体、球体等,分别称重并记录其质量。
2. 将凹槽型平衡实验仪平放在水平台上,并调整水平仪,使其准确水平。
3. 在凹槽型平衡实验仪上选择一个点作为起点,在该点上竖直放置一个重物,同时记录该重物的位置和重量。
4.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重物距离实验仪起点的距离,再通过尺子测量重物上端与实验仪平面的距离。
5.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计算出重物的重心位置。
6. 重复以上实验步骤,测量不同类型的重物的重心位置,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重物进行实验,我们得到了它们各自的重心位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论重物的形状和质量如何,它们的重心位置都能够落在凹槽型平衡实验仪的重心位置上,这符合平衡定理。
五、实验结论:
凹槽型平衡实验仪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可靠的实验仪器,用它可以测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平衡定理,即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重心都可以垂直落在支持它们的轴线上,这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稳定性和平衡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实验方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合力概念的理解;
2、用悬挂法测取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
置;
3、用称重法测取重力摆(两个圆盘和
一跟直杆可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摆)的
重心位置并用力学方法计算重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ZME—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
2、不规则物体(各种型钢组合体);
3、重力摆模型;
4、弹簧秤。
三、实验原理
物体的重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再利用柔软细绳的受力特点和两力平衡原理,我们可以用悬挂的方法决定重心的位置;又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测取杆件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重量。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悬挂法
1.从柜子里取出求重心用的组合型钢试件,用将把它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2.用细索将其挂吊在上顶板前面的螺钉上(平面铅垂),使之保持静止状态;
3.用先前描好的白纸置于该模型后面,使描在白纸上的图形与实物重叠。
再用笔在沿悬线在白纸上画两个点,两点成一线,便可以决定此状态的重力作用线;
4.变更悬挂点,重复上述步骤2-3,可画出另一条重力作用线;
5.两条垂线相交点即为重心。
称重法
1.取出实验用平衡摆。
按图将摆通过线
绳悬挂于实验装置的前面顶板上,其中的一端挂于钩秤上,并使摆杆保持水平。
2.读取钩秤的读数,并记录;
3.将钩秤置换到另一端,并使摆杆保持
水平;
4.重复步骤2;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悬挂法(请同学另附图)
称重法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时应保持重力摆水平;
2、弹簧称在使用前应调零。
七、思考题
1、实验时重力摆不能保持水平,
对实验精度有何影响
2、试分析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