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
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广泛分市于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病原


布鲁氏菌属有 6个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和狗布鲁氏菌。其中马耳他布鲁氏菌有3个生物型;流产布鲁氏菌有8个;猪布鲁氏菌有4个。这6个种及其生物型的特征,相互间各有些差别。习惯上称马耳他布鲁氏菌为羊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为牛布鲁氏菌。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和其他不能产生芽胞的细菌相似。例如,巴氏灭菌法10~15分钟杀死,0.1%升汞数分钟,1%来苏儿或2%福尔马林或5%生石灰乳15分钟,而直射日光需要0.5~4小时。在布片上室温干燥5天,在干燥土壤内37天死亡,在冷暗处,在胎儿体内可活6个月。

流行病学


本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如羊、牛、猪、水牛、野牛、牦牛、羚羊、鹿、骆驼、野猪、马、狗、猫、狐、狼、野兔、猴、鸡、鸭以及一些啮齿动物等,但主要是羊、牛、猪。
流产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牛,而羊、猴、豚鼠有一定易感性,猪、马、狗、鸡及小鼠、大鼠、兔等也可以感染。马耳他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山羊和绵羊,可以由羊传入牛群,也可由牛传播于牛,而其他动物对它的易感性则与流产布鲁氏菌相同。猪布鲁氏菌生要宿主是猪,而对其他动物也同于流产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生要引起公绵羊附睾炎,也可侵犯孕母绵羊导致胎盘坏死,而对未孕母绵羊则常是一过性。狗除了是马耳他、流产及猪布鲁氏菌机械携带或生物学的带菌者外,则是狗布鲁氏菌的主要宿主,牛、羊、猪对狗布鲁氏菌的感受性低。林鼠布鲁氏菌对小鼠的病原性比对豚鼠强。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布鲁氏菌感染的睾丸炎精囊中也有布鲁氏菌存在,这种情况在公猪显得更为重要。疫牛群中的犊牛在极少见的情况下,在一段时期内由粪便排出病菌。此外,布鲁氏菌间或随尿排出。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但经皮肤感染也有一定重要性,曾有实验证明,通过

无创伤的皮肤,使牛感染成功,如果皮肤有创伤,则更易为病原菌侵入。其他如通过结膜、交配,也可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本病。实验证明,布鲁氏菌在蜱体内存活时间较长,且保持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通过蜱的叮咬,可以传播此病。但由布鲁氏菌病疫区收集的蜱,只有很少含有布鲁氏菌。所以它的流行病学意义如何,尚待进一步探讨。
动物的易感性似是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如犊牛在配种年龄前比较不易感染,但也有人喂给病畜乳而由其组织或排泄物中找到布鲁氏菌,不过一般在数月内可以摆脱感染。疫区内大多数处女牛在第一胎流产后则多不再流产,但也有连续几胎流产者。性别对易感性并无显著差别,但公牛似有一些抵抗力。
发病机理


布鲁氏菌侵入牛体后,在几日内到达侵入门户附近的淋巴结内,由此再进入血液中发生菌血症,菌血症引起体温升高,其时间长短不等,菌血症消失,经过长短不等的间歇后,可再发生菌血症。侵入血液中的布鲁氏菌散布至各器官中,可在停留器官中;引起任何病理变化同时可能有细菌由粪、尿中排出。但是到达各器官的布鲁氏菌也有的不引起任何病理变化,常在48小时内死亡,以后只能在淋巴结中找到。布鲁氏菌在胎盘、胎儿和胎衣组织中特别适宜生存繁殖,其次是乳腺组织、淋巴结(特别是乳腺组织相应的淋巴结)、骨骼、关节、腱鞘和滑液囊,以及睾丸、附睾、精囊等。
布鲁氏菌进入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产生胎盘炎,并在绒毛膜与子宫粘膜之间扩散,产生子宫内膜炎。在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时,使绒毛发生渐进性坏死,同时产生一层纤维素性脓性分泌物,逐渐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离。布鲁氏菌还可进入胎衣中,并随羊水进入胎儿引起病变。由于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松离,及由此引起胎儿营养障碍和胎儿病变,使母畜可能发生流产。流产胎儿的消化道及肺组织内可以找到布鲁氏菌,其他组织通常则无菌。一般认为细菌是通过胎儿吞咽羊水进入胎儿而可能不是通过血流。
布鲁氏菌也可由一个妊娠期至下一个妊娠期生存于网状内皮系统及乳房。被感染的乳房在临诊上不能发见,而可以乳汁接种豚鼠分出布鲁氏菌。经验指出,未妊娠动物乳房有高滴度相应菌株抗原凝集素。这种动物虽有少数可以清除病原体而通常则带菌终生。病程缓慢的母牛由于病变胎盘中增生的结缔组织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固着粘连,致使胎衣滞留。胎衣滞留可引起子宫炎,甚至败血性全身传染。愈后的子宫再妊娠时,乳腺组织或淋巴结中的布鲁氏菌可再经血管侵入子宫,可

能引起再流产。但由于染病后获得程度不等的免疫力,再流产已属少见,而多次流产更是仅有现象。流产时间主要决定于感染程度、感染时间与母牛抵抗力。母牛抵抗力低而早期大量感染时,流产则发生于妊娠早期,反之,则常见晚期流产甚至正常分娩,伴有胎衣滞留。布鲁氏菌驻留于其他组织器官,可能引起程度不同的损害,如关节炎、睾丸炎等。
布鲁氏菌是可以寄生在细胞内的细菌,能在宿主的巨噬细胞及上皮细胞内生存发育。有毒菌株菌体外有蛋白外衣,保护它在细胞内生存并产生全身传染。这种能力可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结构而长期生存。
赤藓醇是布鲁氏菌的有力生长刺激物。易感的动物如牛、绵羊、山羊及猪胎盘内比对布鲁氏菌病较有抵抗力的人、家兔、大鼠及豚鼠的赤藓醇水平要高。雄性动物的生殖器也含有赤藓醇,这就对睾丸内传染局限化有了解释。布鲁氏菌利用赤藓醇优先于利用葡萄糖,说明雄性及妊娠母畜生殖系统中赤藓醇的存在,细菌得到大量繁殖。在流产后的子宫内,布鲁氏菌存在时间不长,数日后已不能找到。这可以解释为赤藓醇只有在妊娠子宫中方大量存在。
山羊和绵羊的发病机理与牛的情况相似。
猪的发病机理也与牛的相似。驻留于妊娠母猪胎儿和胎衣中的布鲁氏菌,由于各个胎儿的胎衣互不相连,不一定所有的胎衣都被侵入。受感染的胎衣胎儿病理损害也并不以相等的速度变化,因而妊娠的结局也不一致。全部胎儿死亡而流产的固然常见,但有的病例则只有个别胎儿死亡,而且死亡时期不同,因此可能在正常分娩日期生产,所产仔猪可能有完全健康者,也可能有虚弱和不同时期死亡者。布鲁氏菌侵害公猪睾丸和附睾的比牛更为常见。
马感染布鲁氏菌后,菌血症期发热轻微,以致不被察觉。然后侵害各种组织,主要嗜好组织是滑液囊、腱鞘以及项韧带范围以内的韧带与肌腱组织,在此引起非化脓性炎性病变,或者无变化。若这些组织受到挫伤,就给布鲁氏菌繁殖创造了条件,而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症状。
症状


牛:潜伏期2周至6个月。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实验感染虽见到有弛张热,但在自然感染时临诊上常被忽略。流产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最常发生在第6至8个月,已经流产过的母牛如果再流产,一般比第一次流产时间要迟。流产时除在数日前表现分娩预兆象征,如阴唇乳房肿大,荐部与胁部下陷,以及乳汁呈初乳性质等外,还有生殖道的发炎症状,即阴道粘膜发生粟粒大红色结节,由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粘性分泌液。流产时,胎水多清朗,但有时混浊含有脓

样絮片。常见胎衣滞留,特别是妊娠晚期流产者。流产后常继续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分泌液,有时恶臭,分泌液迟至1~2周后消失(图III-01、III-02)。早期流产的胎儿,通常在产前已经死亡。发育比较完全的胎儿,产出时可能存活但衰弱,不久死亡(图III-03、III-04)。
公牛有时可见阴茎潮红肿胀,更常见的是睾丸炎及附鼻炎。急性病例则睾丸肿胀疼痛。还可能有中度发热与食欲不振,以后疼痛逐渐减退,约3周后,通常只见睾丸和附睾肿大,触之坚硬(图III-05、III-06)。

临诊上常见的症状还有关节炎,甚至可以见于未曾流产的牛只,关节肿胀疼痛,有时持续躺卧。通常是个别关节患病,最常见于膝关节和腕关节。腱鞘炎比较少见,滑液囊炎特别是漆滑液囊炎则较常见。有时有乳房炎的轻微症状。
如流产胎衣不滞留,则病牛迅速康复,又能受孕,但以后可能再度流产。如胎衣未能及时排出,则可能发生慢性子宫炎,引起长期不育。但大多数流产牛经两个月后可以再次受孕。
在新感染的牛群中,大多数母牛都将流产一次、如在牛群中不断加入新牛,则疫情可能长期持续,如果牛群不更新,由于流产过1~2次的母牛可以正产,疫情似是静止,再加以饲养管理得到改善,病牛也可能有半数自愈。但这种牛群绝非健康牛群,一旦新易感牛只增多,还可引起大批流产。
绵羊及山羊: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也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等。流产发生在妊娠后第3或第4个月。有的山羊流产2~3次,有的则不发生流产,但也有报道山羊群中流产40~90%者。其他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而引起跛行。公畜睾丸炎、乳山羊的乳房炎常较早出现,乳汁有结块,乳量可能减少,乳腺组织有结节性变硬。绵羊布鲁氏菌可引起绵羊附睾炎。
猪:最明显的症状也是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第4~12周。有的在妊娠第2~3周即流产,有的接近妊娠期满即早产。早期流产常不易发现,因母猪常将胎儿连同胎衣吃掉。流产的前兆症状常见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有时阴道流出粘性或粘脓性分泌液。流产后胎衣滞留情况少见,子宫分泌液一般在8天内消失。少数情况因胎衣滞留,引起子宫炎和不育。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有时在开始即表现全身发热,局部疼痛不愿配种,但通常则是逐渐发生,即睾丸及附睾的不痛肿胀。较少见的症状还有皮下脓肿、关节炎、腱鞘炎等,如椎骨中有病变时,还可能发生后肢麻痹。
马:患马多为隐性。也有一定数量的患马有明显的化脓损害,特

别是在头部和颈部,以及少见的骨脓肿、关节炎及腱滑膜炎。其前期症状常有发热、萎顿和发炎部位疼痛。这种症状可以继续数日以至数月,其脓肿可被吸收不见,但经常是破溃,渗出液为黄色粘性,含有纤维凝块。晚期病例则形成瘘管。例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母马流产,已经有从马和驴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出流产布鲁氏菌的报道。
其他动物:双峰驼患病可不出现临诊症状,但有散发性流产。单峰驼的布鲁氏菌病也曾有报道。
狗感染流产布鲁氏菌、马耳他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的并不少见,但多为隐性感染,少数表现发热性全身症状,例外情况还有流产以及睾丸炎和附睾炎。由狗布鲁氏菌引起的症状是:妊娠40-50天发生流产,流产后阴道长期排出分泌液,淋巴结肿大,脾炎和长期的菌血症。公狗可能正常,也可能有附睾炎、前列腺炎。睾丸萎缩,以及淋巴结病变和菌血症,也可能导致不育。
鸡、鸭等家禽的症状通常表现腹泻和虚脱,有时只见产卵量下降,间或有麻痹症状。

病变


牛: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而杂有出血点。绒毛叶部分或全部贫血呈苍黄色,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或脓液絮片或覆有脂肪状渗出物。胎儿胃特别是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粘液絮状物,肠胃和膀胱的浆膜不可能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浆膜腔有微红色液体,腔壁上可能覆有纤维蛋白凝块。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程度不等的肿胀,有的散有炎性坏死灶。脐带常呈浆液性浸润、肥厚。胎儿和新生犊可能见有肺炎病灶。公牛生殖器官精囊内可能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附睾可能有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
绵羊与山羊的剖检损害,与牛的大致相同。
猪的病理损害也与牛的相似。如胎儿在流产前很久已经死亡,可见其干尸化。胎衣绒毛膜充血,有时水肿或杂有小出血点,还可能覆盖上层灰黄色渗出物。睾丸和附睾在实质中有豌豆大或更大的坏死或化脓灶,其中可能已有钙盐沉积。有时精囊发炎,也有时有关节炎、化脓性腱鞘炎和滑液囊炎。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流产,胎儿胎衣的病理损害,胎衣滞留以及不育等都有助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但确诊只有通过实验诊断才能得出结果。
布鲁氏菌病实验诊断,除流产材料的细菌学检查外,牛主要是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对无病乳牛群可用乳环状试验作为一种监视性试验。山羊、绵羊群检疫用变态反应方法比较合适。少量的羊只常用凝集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猪布鲁氏菌病的实验诊断除病料的细

菌学检查外,常用血清凝集试验,也有的从补体结合试验和变态反应。怀疑马群中感染了布鲁氏菌病时应做凝集试验或同时做补体结合试验,并取未破溃或将破溃的脓肿中脓汁及流产材料进行细菌学检查。
除以上所述者外,近年来,不少新的方法被用来检验本病,其中包括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法等。
布鲁氏菌病的明显的症状是流产,须与发生相同症状的疾病鉴别,如弯杆菌病、胎毛滴虫病、钩端螺旋体痫、乙型脑炎、衣原体病以及弓形体病等等都可能发生流产,鉴别的主要关键是病原体的检出及特异抗体的证明。

防治


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未感染畜群中,控制本病的传入的最好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即将牲畜隔离饲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牲畜接触。清净的畜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一年一次),一经发现,即应淘汰。
畜群中如果发现流产,除隔离流产畜和消毒环境及流产胎儿。胎衣外,应尽快做出诊断。确诊为布鲁氏菌病或在畜群检疫中发现本病,均应采取措施,将其消灭。消灭布鲁氏菌病的措施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畜群及主动免疫接种。关于消灭布鲁氏菌病办法,世界各地曾有过不少成功经验,我国也有很多成果,都可因地制宜地参考实施。
通过免疫生物学检查方法在畜群中反复进行检查淘汰(屠宰),可以清净畜群。也可将查出的阳性畜隔离饲养,继续利用,阴性者做为假定健康畜继续观察检疫,经1年以上无阳性者出现(初期1个月检查1次,2~3次后,可6个月检查1次),且已正常分娩,即可认为是无病牛群。
培养健康畜群由幼畜着手,成功机会较多。由犊牛培育健康牛群,已有很多成功经验。这种工作还可以与培养无结核病牛群结合进行。即病牛所产犊牛立刻隔离,用母牛初乳人工饲喂5-10天,以后则喂以健康牛乳或巴氏灭菌乳在第5个月及第9个月各进行1次免疫生物学检查,全部阴性时即可认为健康犊牛。培养健康羔羊群则在羔羊断乳后隔离饲养,一个月内做两次免疫生物学试验,如有阳性除淘汰外再继续检疫一个月,至全群阴性,则可认为健康羔群。仔猪在断乳后即隔离饲养,2月龄及4月龄各检验一次,如全为阴性即可视为健康仔猪。
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已经证实,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机理是细胞免疫。在保护宿主抵抗流产布鲁氏菌的细胞免疫作用是,特异的T细胞与流产布鲁氏菌抗原反应,产

生淋巴因子,此淋巴因子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战胜其细胞内细菌。因而在没有严格隔离条件的畜群,可以接种疫苗以预防本病的传入;也可以用疫苗接种作为控制本病的方法之一。
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简称猪型2号苗)是我国选育的一种优良布鲁氏菌苗。过去我国普遍采用流产19号苗给家畜预防接种,但对猪无效,对山羊效力不好,不能解决主要家畜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接种问题。而猪2号菌对山羊、绵羊、猪和牛都有较好的免疫效力,可供预防羊、猪、牛布鲁氏菌病之用。猪2号苗的毒力稳定,使用安全,免疫力好,在生产上使用已经收到良好效果。
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苗(简称羊型5号苗)是我国选育的一种布鲁氏菌苗,可用于绵羊、山羊、牛和鹿的免疫。
在疫苗接种方法上,我国使用猪2号苗给山羊和绵羊饮水。喂服和气雾免疫获得成功,使用羊5号苗气雾免疫也已成功。在布鲁氏菌苗免疫方法上创出了一条新路。
疫苗本应只给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牲畜接种,但牧区受实际条件限制,检查后再行免疫接种,在工作中存在很多困难,通过实验,在羊群中不检验即行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接种,已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狗布鲁氏菌感染尚未研究出有效疫苗。
在消灭布鲁氏菌病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如流产胎儿胎衣、病畜分泌物、粪、尿及其污染的环境、厩舍、用具、运输工具等均应消毒。疫区的生皮、羊毛等畜产品及饲草饲料等也应进行消毒或放置两个月以上才得利用。
布鲁氏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致使化疗药剂不易生效。



公共卫生


人类可以感染布鲁氏菌病,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一般不由人传染于人,所以人类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消灭,有赖于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消灭。一般认为,患病羊、牛、猪为其主要传染源。世界一些地区,驯鹿、骆驼和牦牛对人的传染也有流行病学上的意义。狗对三种主要布鲁氏菌经常是隐性感染,可成为人的传染源。狗布鲁氏菌也可由狗传染于人。传染途径是食入、接触和吸入。当患畜流产和分娩之际是最可能感染的时期。兽医、牲畜管理人员、乳肉加工人员、畜产品初步处理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感染机会最多。
人类布鲁氏菌病的临诊表现多样,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和亚急性有菌血症,主要表现体温呈波型热、寒战、盗汗、全身不适、关节炎、神经痛、肝脾肿大以及睾丸炎、附睾炎等,孕妇可能流产。有些病例经过短期急性发作后就恢复健康,有的则反复发作。慢性布鲁氏菌病通常无菌血症,但感染可

持续多年。
人类布鲁氏菌病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进行诊断。为了预防本病,首先要注意职业性感染。凡在牧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的工作者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兽医等,必须严守防护制度(即穿着防护服装及消毒工作)。特别在仔畜大批生产季节,更要严格注意遵守。病畜乳肉食品必须灭菌后利用。必要时可接种疫苗,即以19-BA活苗皮上划痕接种,接种前应行变态反应试验,阴性反应者才能接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