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症状及防治措施
布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分析
布病的特点及预防本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引起流产、不育及多种组织器官的炎症、坏死及肉芽肿.布病分析易感布病的动物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易感,最易发病的是羊、牛,猪、鹿及人。
试验动物中豚鼠,小鼠和鸽最易感,家兔次之。
人对各型菌的易感性依次为羊型、猪型、牛型。
雌性比雄性易感,青壮年比幼、老龄易感。
布病的传染源患病及带菌动物,特别是受感染孕畜,其流产及分娩时排泄大量病原造成污染,传播本病。
对人来讲,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牛是主要传染源,猪是散发性布病传染源。
布氏杆菌病可由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杆菌的奶制品(如黄油和奶酪)而引起。
罕有人与人间传播者。
本病以农村较多,是肉制品加工者、兽医、农民和牧民的职业病传播途径:多途径、多方式传播,可经消化道(最常见)、呼吸道、皮肤、粘膜感染、交媾。
人有80~90﹪为皮肤感染。
吸血昆虫(蜱的叮咬,在蜱体内存活时间较长)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皮毛工人及实验室人员。
布病的发病机理:侵入——淋巴结——被吞噬——胞内繁殖——原发病灶——再次进入血液——菌血症——临诊症状,同时又被吞噬——再次菌血症——散布至各组织器官——败血症或毒血症;同时随粪、尿排出。
少数动物可清除病原体不引起病变,细菌常在48h内死亡,而大多数则通常终生带菌,生存于单核吞噬系统及乳房。
布病流行特点:在动物中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产仔季节。
人则表现为职业性。
新疫区及初次怀孕感染者表现为流产,老疫区及流产后再次怀孕时表现胎衣不下布病的症状表现:牛、猪、羊最容易看到的症状是流产,但既无特异性,也非必然性.主要表现神郁、食减、起卧不安,外生殖道及乳房发炎,表现肿胀、潮红、粘膜上有粟粒状结节,并排出淡黄、灰白、灰褐色、粘脓性污浊分泌物,2-3天后产出死胎或弱胎。
流产后排出暗红、灰白色粘液,腥臭。
如何做好布氏杆菌病的防控
状 ,偶 尔发 生子 宫炎 ,后肢 或 其他部 位 出现 溃疡 。
3 病理 变 化
布 氏杆 菌最 适 宜 在胎 盘 、胎 衣 组 织 中生 长 繁 殖 ,其 次 是 乳 腺 组 织 、淋 巴结 、骨 髓 、关 节 、腱
物 、排泄物等应做无害化处理或消毒深埋 ;养殖
工 、挤奶 等 可 经 皮 肤 黏 膜 受 染 ;食 用 病 畜 肉 、奶 及 奶 制 品 可 经 消 化 道传 染 ;病 菌 也 可 通 过 呼 吸 道 黏 膜 、眼 结 膜 和 性 器 官 黏 膜 而 发 生 感 染 ;实 验 室 工 作 人 员 常 可 由皮 肤 、黏 膜 感 染 细 菌 。不 产 生 持 久 免 疫 ,病 后 可 能 再 感 染 。属 于 人 畜 共 患 的二 类
羊 出现跛 行 、咳嗽 。绵羊 常 引起 附 睾肿 大和 硬
结 。非怀 孕母 羊也 可感染 。
年进行 。如 果发现人有类 似感 冒的症状 ,特别是
发 热 时 呈 波 浪 热 时 ,应 立 即进 行 布 氏 杆 菌 病 诊
断 。 养 殖 场 发 现 较 多 不 明 原 因流 产 时 ,应 立 即进
4 . 2 加 强饲 养管理
在疫区每年定期 以凝集反应检疫 2 次 ,清净群
每 年> 检疫 1 次 ,检 出病 畜 应 扑 杀 并 做 无 害 化 处 理 。 阴 性 反 应 畜 可 预 防 接 种 菌 苗 进 行 预 防 。兽
医 、病 畜 管 理 人 员 、接 羔 员 、屠 宰 加 工 人 员 要 严 守 卫 生 防护 制 度 ,特 别 在 产仔 季节 更 要 注 意 。 最 好 在从 事 这项 工作 前 1 个 月进行 预 防接种 ,且 需 每
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章节安排:1. 引言:介绍布氏杆菌病的背景和概述2. 症状:详细描述布氏杆菌病的常见症状3. 治疗方法:介绍常用的治疗布氏杆菌病的方法4. 结论:总结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引言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本论文旨在概述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解和认识这种疾病的基础。
症状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热:高热是布氏杆菌病的典型症状,持续数天至几周不等。
2. 寒战: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寒战症状,特别是在发热初期。
3. 乏力:布氏杆菌病会引起患者持续乏力,使其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和日常活动。
4.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可伴随着眼部不适或视力模糊等症状。
5. 关节疼痛:布氏杆菌病可引发关节疼痛,多为多关节受累,甚至导致关节肿胀、功能损害。
6. 肝脾肿大:约有一半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现象,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相关症状。
7. 精神障碍:在慢性布氏杆菌病的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等。
治疗方法布氏杆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两个方面:1. 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布氏杆菌病的药物包括多西环素、链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程,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2. 支持治疗:在治疗布氏杆菌病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调整饮食。
对于合并其他症状的患者,医生会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给予镇痛药物或抗抑郁药物等。
结论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
通过对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论述,我们了解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至关重要。
在布氏杆菌病的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需配合适宜的支持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为了遏制布氏杆菌病的传播,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常识普及也非常重要,增强人们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减少患病风险。
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 猪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 养猪技术
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猪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养猪技术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该病的特征是侵害动物的生殖器官。
引起流产、不育、睾丸炎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
虽然布氏杆菌病主要流行于羊场、牛场,但猪场也要做好该病的防控措施。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和猪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1、病原特征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布氏杆菌属中的一些成员。
该属有6个种,即马尔他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林鼠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和犬布氏杆菌‘1]。
每种又分为若干生物型,如羊有3个型,牛有9个型,猪有4个型。
引起猪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是猪布氏杆菌,其他种的布氏杆菌,如马尔他布氏杆菌和流产布氏杆菌也可引起猪发病。
布氏杆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阴性的球状杆菌或短杆菌,长0.6~1.5μm,宽0. 5~0.7 μm,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以改良的柯氏染色法或其他鉴别染色去染色之后,可表现出特殊的染色反应。
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在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
猪布氏杆菌在普通大气环境中能很好生长;马尔他布氏杆菌和流产布氏杆菌在初代分离培养时尚需5%~10%COz才能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宜pH值为6. 6~7.O。
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需用肝汤、肝琼脂、胰蛋白胨肉汤或特别的布氏杆菌肉汤。
此菌生长缓慢,初代培养常需5~10天,甚至20~30天,方有可见生长。
在肝汤琼脂或胰蛋白胨琼脂上,菌落圆形,光滑、湿润、稍隆起、均质而中央常有细微颗粒;初无色透明,后逐渐浑浊而带灰白甚至灰黄色。
该菌对自然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4个月,皮毛上2~4个月,鲜乳中8天,肉食品中约2个月。
在直射阳光下可存活4h。
但其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30 min或70℃5min即被杀死,煮沸立即死亡。
布病的牛怎么处理,附布病有什么症状
布病的牛怎么处理,附布病有什么症状当牛群里面出现布氏杆菌病后一定要马上把呈阳性反应牛隔离,养殖1-1.5月后,再对所有的牛左两次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如果多次检疫同时隔离阳性反应牛后,牛群里面还是有少数牛出现阳性反应,这时可以给所有阴性牛注射m5号菌苗。
被阳性牛污染的畜舍、饲槽及各种饲养用具等,可以使用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一、布病的牛怎么处理1、当牛群中检验发现有布氏杆菌病后一定要马上将阳性反应牛隔离进行饲养,1-1.5月后,再对全群牛进行两次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如果每次检疫除已知阳性反应牛仍保持阳性反应外,其余牛均为阴性,就可以将阳性牛按其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屠宰或转移到远离健康牛群的地方单独隔离饲养。
2、如果经多次裣疫并不断剔除阳性反应牛后,牛群里面还是有少数牛表现为阳性反应,这时可以给全群阴性反应牛进行一次m5号菌苗预防注射。
当隔离饲养的阳性牛数量较多时,则可以组建阳性隔离牛群,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加强兽医卫生和消毒工作。
在兽医监督下边使用边淘汰,并逐步从阳性牛群中选出健康牛群。
3、对阳性牛所污染的畜舍、饲槽以及各种饲养用具等,使用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消毒。
流产的胎儿、羊水及产道分泌物等一定要进行妥善消毒和处理,病牛皮要用3%-5%的来苏儿浸泡后方才能利用,乳汁要煮沸消毒,粪便要进行发酵处理。
二、布病有什么症状1、布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一般母羊如果感染上布病,第1胎在妊娠后2-3个月就会流产,胎盘及羊水会出现灰白色或灰黄色。
流产1次后母羊基本上就不会再流产,但是会终身带菌。
母牛的主要的症状也是流产,流产一般发生在妊娠期后5-8个月左右,流产胎儿可能是死胎或者弱犊。
流产之后就会出现胎衣滞留,不断从阴道排出污灰色或者棕褐色的分泌物等现象。
2、对于牛、羊、猪等患病动物,可以使用四环素与链霉素一起治疗,慢性感染可以使用四环素和链霉素混合使用。
牛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板凝集试验 最为简单 、 实用 。若出现凝集现象 , 为阳 判 性 ; 凝集的 , 为阴性 。必要时 , 可做试 管凝集反 不 判 还
应。
2 流 行 病 学 其 易感 性随 着 牛的性 器官 成熟 而增强 , 有 一定抵 犊牛 抗 力。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 的主要传染源 。病母牛流产 胎儿、 胎衣 、 羊水及病牛乳汁 、 阴道分泌物、 粪便 , 以及病 公 牛精液中含有大量病原菌, 污染环境 , 成为疫源地。 传播途径主要是 消化道 , 其次是生殖系统 、 呼吸道 、 皮 肤 和 黏 膜 等 。 当 牛采 食 了被 病 牛污 染 的 饲料 、 水 、 饮 乳 汁 , 触 了污染的环境 、 壤 、 具 、 接 土 用 粪便 、 泌 物 , 分 以 及屠宰过程 中对废弃物 、 血水 、 皮肉等处理不当等 , 均可 造成感染 。 由公牛与病母牛或病公牛与母牛配种 , 或在人工助 产 、 精 过 程 中 消 毒 不 严 , 及 人 工 输 精 使 生 殖 道 损 伤 输 以 而造成的感染发病尤为常见。 发病无季节性 。但当牛群拥挤在狭窄的牛舍中, 阳 光 照射不足 , 通风不畅 , 寒冷 潮湿 , 卫生条件差 , 营养不 良时 , 牛机体抵抗力降低 , 以构成本病的诱因 。 可 3 临 床 症 状 病牛为本病 的主要传 染源 , 母牛除流产外 , 其他症 状 常不 明显 。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五至第八个月 , 产 出死胎或弱仔 。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 阴道 内继续 排出褐色恶臭液体 。母 牛流产后很少再发生流产 。公 牛常发 生睾丸炎或附睾炎 。病 牛发生关节 炎时 , 多发生 在膝关节及腕关节, 滑液囊炎也较常见。 4 病理变化 除流产外 , 可见胎盘绒 毛叶上有多数 出血点和淡灰 色不洁渗 出物 , 并覆有坏死组织 , 胎膜粗糙 、 肿 、 水 严重 充 血 或 有 出 血 点 , 覆 盖 有灰 色 脓 性 物 。子 宫 内膜 呈卡 并
了解布氏杆菌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国际社会对布氏杆菌病的关注和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布氏杆菌病 列为全球重点传染病之一
国际社会加大对布氏杆菌病研究的投 入,推动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国际非政府组织(如世界动物卫生 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积极开展 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和治疗工作
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布氏杆 菌病带来的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接种时间:根据当 地疫情和流行病学 特点确定
接种方式:皮下注 射或肌肉注射
疫苗选择:根据当 地流行菌株和疫苗 效果选择合适的疫 苗
改善饲养和生产条件
加强动物管理:定期体检、疫苗接种、隔离病畜 改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消毒、通风换气 加强饲料管理:选用优质饲料、避免饲料污染 加强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培训、佩戴口罩和手套
症状:发热、乏力 、肌肉酸痛、关节 疼痛等
治疗:主要是抗生 素治疗,如四环素 、链霉素等
传播方式和途径
直接接触:与 病畜或病畜产 品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通 过污染的水源、 食物、空气等 间接接触
母婴传播:孕 妇感染布氏杆 菌病,可能导 致胎儿感染
实验室感染: 实验室工作人 员操作不当, 可能导致感染
临床症状:发热、乏力、关 节疼痛等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 中布氏杆菌抗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基 因测序等方法检测布氏杆菌
DNA或RNA
影像学检查:X光、CT、 MRI等检查方法了解病变情
况
布氏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布氏 杆菌病的认识
教育公众采取预 防措施,如勤洗 手、不吃生肉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布氏杆菌 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切除感染部位等。
免疫治疗:通过注射疫苗或免疫 球蛋白等方法提高机体免疫力, 帮助对抗布氏杆菌病。
家畜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家畜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 蘑菇种植技术
家畜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家畜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蘑菇种植技术布氏杆菌病全称是布鲁氏杆菌病,临床中通常简称为"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会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和人畜健康,病原主要是布氏杆菌。
布病在牛、羊、鹿群中很多见,一般都表现为慢性经过。
患病牛羊会出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特征性病理变化是全身呈弥漫性状内皮细胞增生并且可见形成肉芽肿结节。
在牛、羊布病流行的过程中也会将人感染,尤其是产羔期感染最容易。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家畜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家畜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1、病原介绍布鲁氏杆菌是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没有芽孢产生,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布鲁氏杆菌对热很敏感,置于70℃环境中10分钟,即可死亡;或者是接受阳光直射1小时也会死亡;在腐败的病料中会迅速丧失活力;常用消毒药一般也都能将其很快杀死。
布病的传染源是带菌的患病牛羊,病菌主要存在于患病牛羊的体内,可以随乳汁、脓汁、流产胎儿、胎衣、生殖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及周围的环境,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和眼结膜等对其他家畜进行传播,布病的传播媒介也可以是吸血昆虫。
技术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就进行接生或者是处理流产物,通过受伤的皮肤,病菌就有可能会入侵人体;或者是跟家畜亲密接触之后没有洗手就吃东西、吸烟、揉眼睛等,都会把布鲁氏杆菌带入人体而导致感染;人食用带菌且未煮熟的奶、肉等也能引发布病。
2、流行情况自然感染病例主要在牛、山羊、绵羊和猪群中可见。
母畜的易感性比公畜高,成年家畜的易感性比幼畜高。
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布鲁氏杆菌主要可见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畜的阴道分泌物及公畜的精液内,通常会因为接触流产时的排出物以及乳汁或者是交配行为而传播疾病。
布氏杆菌病通常呈地方性流行。
新发病的疫区通常会导致很多妊娠的母畜流产;老疫区母畜流产的情况逐渐减少,但是关节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屡配不孕、睾丸炎等情况却越来越多。
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症状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症状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二、临床表现本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因此分型困难。
根据1977年我国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人布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试行标准”,临床分型为急性期、慢性期活动型及慢性期相对稳定型。
潜伏期7~60天,平均2周,少数患者可达数月至1年以上。
1.急性期病多缓起,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肿痛等。
发热多为低热和不规则热,5%~20%出现典型的波浪形,其特点为:发热2~3周后,间歇数天至2周,发热再起,反复多次。
发热时中毒症状不明显,有时退热后症状反比发热时为重,故又曾称本病为波状热(undulantfever)。
多汗亦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之一,常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
关节痛常较剧烈,与风湿热类似,呈游走性,主要累及大关节。
睾丸肿痛最具特征性,约占男性患者的20%~40%,乃睾丸炎及附睾炎所致,多为单侧。
肝脾肿大也很常见。
其他尚可有头痛、神经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2.慢性期病程超过一年,称为慢性期。
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期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
凡慢性炎症表现明显者:低热,症状、体征反复出现或加重者为活动型。
凡无慢性炎症表现者: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或功能障碍较固定。
仅于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时才加重者,为相对稳定型。
本期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分两类:一是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另一类是器质性损害,其中以骨骼-肌肉系统最为常见,如大关节损害、肌腱挛缩等,神经系统病变也较常见,如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等。
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也可见到,如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
三、预防护理应采取以家畜预防接种为中心的综合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家畜可采取“定期检疫”、“屠宰病畜”、“病健畜分群放牧”、“菌苗免疫”等方法。
菌苗免疫的效果很好。
免疫的方法也有多种。
其中牛型19号(S19)菌苗注射对预防羊、牛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但是孕畜注射后可引起流产,故应在配种前注射,而且应注意防止感染人。
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羊布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家畜和家禽。
该病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咳嗽、流涕、腹泻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以下是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动物圈舍和饮水设施,保持干燥、卫生、通风,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
2.做好饲养管理:合理饲喂,保证动物营养充足,免疫力提高。
同时,避免饲养过度,避免动物群聚和拥挤。
3.加强疫病监测: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加强疫苗接种:按照兽医建议和疫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动物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严格防控措施:避免随意进出禽畜场,减少人员、车辆等因素带入病原体的可能性。
同时,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总之,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需要综合施策,从环境、饲养、检测、疫苗接种和防控措施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安全。
- 1 -。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作者:宋海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3期宋海峰羊布式杆菌病属于人兽共患病,既可对羊只造成威胁,也可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分析以往的的病程表现来看,发病过程缓慢属于慢性病的一种,但对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可忽视。
这主要是由于病症危害部位集中在生殖系统和关节部位,常见表现为母羊流产、不孕或者局部病变等。
对于雄性病羊来说,可能产生睾丸炎,进而导致不孕。
发病群体以成年羊为主,且母羊的感染率相对较大。
受到养殖业发展的影响,畜禽流动的频率较大,这也为病菌防治带来了加大难度,下面就针对其主要处置措施做出探讨。
一、临床症状表现根据发病病羊群体的不同,其临床症状表现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因母羊的发病几率较大,本次研究以母羊的发病表现为主。
对于怀孕期间的母羊来说,常见症状为流产,且流产时间多处于怀孕后的3-4个月之间,而在流产之前的症状表现为,食量降低,精神萎靡,且坐卧不安,常在羊舍内走动,睡眠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此外,在阴道部位会分泌出大量的黄色或者灰黄色黏液。
发生流产之后的母羊常伴随发生子宫内膜炎病症,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排除恶露。
流产之后,母羊身体将快速消瘦,很难恢复最佳的状态。
二、流行特点分析羊布式杆菌病的致病菌为布氏杆菌,其自身的生存特性决定了其可在世界范围内流传,且易感染群体较多,对于家禽、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以羊的感染几率最大,集中表现在母羊群体中。
病羊以及携带致病菌的分泌物均属于重要的传染源,对于怀孕母羊来说,其乳汁、精液以及羊水等在排除体外后,均携带大量的病菌,可被作为传染源。
一般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养殖人员极有可能感染此类病菌。
此外,还可通过消化道和吸血昆虫进行病菌传播,在交配时的感染几率更大。
表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特征,通常在春季会有少量发病表现,夏季为此类疾病发展的峰期,而在进入冬季会便会回落。
三、血清学检测羊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变态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牛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牛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牛布病,又称为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牛、羊、猪等家畜,也可感染人类。
本文将介绍牛布病的
症状及治疗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症状:
1. 发热,患有牛布病的动物会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超过39
摄氏度。
2. 乳腺炎,母牛患病后,乳房会出现肿胀、发热、疼痛等症状,乳汁中可能带有血丝。
3. 流产,患有牛布病的母牛容易发生流产,胎儿死亡率较高。
4. 无乳症,患病的母牛可能会出现乳腺无法分泌乳汁的情况。
5. 贫血,患有牛布病的动物会出现贫血的症状,粘膜苍白,活
动力下降。
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对于确诊患有牛布病的动物,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2. 免疫治疗,对于家畜群体,可以进行布氏杆菌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传播。
3. 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动物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4. 隔离治疗,对于患有牛布病的动物,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给其他健康的动物。
5. 合理饲养,合理饲养管理,保证动物的饮食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结:
牛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畜健康的传染病,对于患有该病的动物,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传播给其他动物。
同时,加强饲养
管理,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是预防牛布病的重要措施。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牛布病的防治工作,保障家畜的健康和生产。
羊布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方法
羊布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方法羊布氏杆菌病病原为布氏杆菌。
它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对养羊业有具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羊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羊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
(1)孕羊先兆性流产,多发生于妊娠3_4个月。
公羊发生睾丸炎。
(2)有时患羊可能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跛行。
(3)少数患羊发生角膜炎、支气管炎、乳房炎。
二、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实行自繁自养,严格检疫,隔离淘汰阴性羊只。
三、羊布氏杆菌病治疗方法
(1)本病无治疗价值,发现后及时淘汰。
(2)环境消毒常用0.1%升汞,1%来苏儿、2%福尔马林或5%的生石灰乳。
病羊肉可以煮熟或用巴氏灭菌法10-15分钟。
另外,羊群受感染后无治疗价值,发病后羊群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
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
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菌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失误产生的原因
(1)症状类似:与中毒性流产相鉴别,二者均可引起大批流产现象,但中毒性流产在临床上还严重一些,公羊也无睾丸炎现象。
(2)病变类似:应与羊沙门菌病引起的绵羊流产相区别,但绵羊流产型沙门菌病多见于妊娠4-5个月,且病羊有体温上升、厌食、沉郁、腹泻等临床表现,可引起流产母羊的死亡。
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
只发 生 一 次 流 产 , 而 二 次 流 产 的较 少 ; 在老疫 区 , 发 生 流 产 的较 少 , 但子 宫炎 、 乳房炎 、 关节炎 , 局部脓肿 、 胎 衣 不 下, 久配不妊者较多 。
四、 预 防措 施
2 .定 期 预 防接 种
出黄色黏液等 , 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 , 继发子宫内膜炎 ,
影 响受 胎 。其 他症 状 可 能 还有 乳 房炎 、 支气 管 炎 、 关 节炎 、
对 阴性 家 畜 , 每年 都要 定 期 预 防接 种 , 每 年进 行 两次 ,
以春季为主。对于疑似病畜 , 应 隔离饲养 , 紧急采血化验 , 阳性畜则扑杀并无害化处理 。
对病畜污染的畜舍 、 运动场 、 饲槽 、 圈舍及各种饲养用 具等 , 用5 % 来苏儿溶液 , 1 0 %~ 2 0 %石灰乳 , 2 %氢氧化钠溶
数前 E 1 表现分娩预兆 , 如阴唇乳房肿大 , 荐部 与肋部下陷,
乳 汁 呈 初 乳性 质 , 阴道 黏 膜 发 生 栗 粒 大红 色结 节 , 流 出灰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 应以“ 预防为主” , 通 过监测 、 检疫手段 , 采取对 阳性 畜扑杀 、 阴性畜免疫为主的 综合性 防制措施 , 从根本上控制 , 这一人 畜共 患传染病 的
发生 。
( 3 ) 多为隐性传 染 , 临床上不易发 现 , 但长期 处于带 菌传染状态 , 给人 、 畜带来极 大危害 。 ( 4 ) 在羊群 中一旦感染此病 , 最先 的表现多为孕羊流 产, 发病之初仅为少数 , 此后患病羊数量逐渐增多 , 据化验
有 的则 不发 生 流 产 。流 产前 食 欲减 退 、 口渴 、 萎顿 、 阴道 流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体抵抗力低 , 可以构成本病 的诱 因。
2 症 状
为 1 。羊 型五号病 菌苗也可预防牛布病 , 法为注射 和气 年 用 雾, 免疫期也为 1 年。 牛场每年应检疫 2次 , 一般在春秋进行 。对检 出的阳性 牛应迅速隔离淘 汰 , 以净化消灭为 目标 。还 应做 好一 般的 应 卫生保健工作 。
肿大 , 肝脏有坏死灶 , 脐带可见炎性水肿 。
3 诊 断 及 治 疗
布病 的诊 断方法有 临床诊 断 、 细菌学诊 断 、 清学诊断 血 及综合诊断法。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当属牛布病血清学诊
断 法 。 试 管 凝 集 试 验 的具 体 规 定 标 准 如 下 : 血 清 1 10稀 牛 :0 释 度 ( 10 I 含 0 0U/mL出现 5 % f+凝 集 现 象 时 , 定 为 阳性 ) 0 +) 判
、 '
2 mg g w 0 /k. 。盐 酸土 霉素 , b 剂量 为 1mg g w 或 四环 素 0 /k. , b 1mg g w 0 /k. 。肌 内注射 , b 连用 2 以上 。 周
4 预 防措 施
牛布病 预防净化 工作的重要意义 已远远超过 了治疗 , 在 布病地 区可进行 预防注射 , 猪二号菌 苗可预防山羊 、 绵羊 、 猪
通 常呈 阴性 经 过 。孕 牛感 染 本 病 的 明 显 症 状 是 流 产 , 产 前 流 阴道 黏 膜 潮 红 , 有 粟 粒 状 红 色 结 节 , 阴 道 中流 灰 白色 、 并 从 淡 褐 色 、 红 色或 黏液 脓 性 分 泌 物 。 后 出 现分 娩 预 兆 , 久 即 黄 随 不 发生流产 。 流产 胎 儿多 为死 胎 , 时 也产 下弱 犊 , 往往 存 活 有 但
和 牛 的 布 氏杆 菌 病 , 法 为 饮 服 、 服 和 注 射 , 牛 的 免 疫 期 用 喂 对
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杨晶重庆市黔江区白土乡政府 409022摘要布氏杆菌病又称马耳他热或波状热。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本病分布广泛。
牛、羊和猪是主要传染源,母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人因接触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奶制品而感染。
潜伏期1~3周,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急性期症状多在3~6月内消退。
慢性布氏杆菌病尤为牛型病例,常因众多含糊主诉误诊为神经衰弱。
血和骨髓培养分离到布氏杆菌可确诊,血清凝集试验若效价在1∶100以上亦有辅助诊断意义,布氏杆菌素皮内试验常用于回顾性诊断。
治疗首选四环素或联合应用链霉素,疗程 3周,复发病例可重复疗程。
预防和控制家畜布氏杆菌病是预防人患此病的关键。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流行现状;防控措施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1 病原学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卵圆形,故有人建议称“布氏杆菌”。
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
1985年WHO布氏杆菌病专家季员会把布氏杆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牛种(生物型1~7.9)。
猪种(生物型1~5)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
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1~7.9型),猪种(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
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
多种生物型的产生可能与病原菌为适应不同宿主而发生遗传变异有关。
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较高,目前实验室研究多用牛、羊新鲜胎盘加10%兔血清制作培养基,其效果较好。
但即使在良好培养条件下生长仍较缓慢,在不良环境,如坑生素的影响下,本菌易发生变异。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感染羊、牛等家畜,也可传染给人类。
本文将介绍羊布病的症
状及治疗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羊布病的症状。
羊布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1-4周,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明显的肝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症状。
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肝脏坏死、脑膜炎、心肌炎等
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羊布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早期感染
的患者,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但用药需在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禁滥用抗生素。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
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加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治
愈率。
除了治疗,预防同样重要。
首先,要做好家畜的防疫工作,定
期对家畜进行检疫、免疫,确保家畜健康。
其次,要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病原体污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避免生吃或未熟食用动物产品,尤其是生牛羊肝。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总之,羊布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畜健康都构成威胁。
了解其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重视羊布病,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家畜和家禽。
该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感染,会导致高烧、呼吸困难、发疹、关节炎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1.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饲料槽和畜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 疫苗接种:可根据本地情况选用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家畜和家禽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3. 饲养管理:合理饲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腐烂变质的饲料、食物等,定期检查家畜和家禽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4. 防疫检查:加强对进出畜禽的检疫,及时排查感染病例,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
5. 个人防护:在接触家畜和家禽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和传播病菌。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羊布氏杆菌病的关键在于加强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家畜和家禽,同时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共同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1 -。
犬布氏杆菌病
犬布氏杆菌病什么是布氏杆菌病金毛犬(详情介绍)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犬感染上布氏杆菌病通常要两周到半年之后才能出现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
大多数的人类犬布氏杆菌的原因,是由于接触感染到已感染布氏杆菌症的母犬和胎盘所致。
犬布氏杆菌也会造成菌血症延长,病原会出现在已经感染的动物尿液中。
什么是布氏杆菌症?布氏杆菌是通过感染动物的体液、、乳汁、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经口、呼吸道、皮肤、黏膜及各种途径均可达成感染。
为高度危险的传染病。
【临床症状】人的临床症状为发烧、头痛、肌痛、恶寒、颈部淋巴节肿胀、肝炎及炎。
狗狗的临床症状为流产、胎盘炎、睪丸炎、关节炎及脓疡。
人引起发烧、头痛、肌痛、恶寒、颈部淋巴节肿胀、肝炎及炎。
【治疗方法】狗狗的血清如呈现阳性反应,应马上采取隔离。
【预防方法】不要接触患有布氏杆菌病的动物以及人,实验室应合理地处理患病动物,照顾患病的动物的人要穿防护衣,洗手消毒。
空气飞沫传染也会使本病在实验设施中大规模的发生。
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布氏杄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的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犬多数呈隐性感染,少数出现临床症状,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下面大家参考!布氏杆菌病其恃征主要是引起生殖系统障碍发炎、流产等。
【病原及流行病学】犬布氏杄菌病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球杄菌。
布氏杄菌属有7个种,其中感染犬的主要是流产布氏杆菌(牛型)、马耳他布氏杆菌羊型)、猪布氏杆菌(猪型)和犬布氏杆菌。
各种布氏杆菌在形态上没有区别,只是在致病力方面有所不同。
布氏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长,但以肝汤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上生长最茂盛。
本菌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和水中可存活20~120天。
在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在衣服、皮毛上能存活150天。
阳光直射可存活4小时。
在70℃加热5分钟,即可被杀死,煮沸立即死亡。
用2%石炭酸、来苏尔、的和5%的新鲜石灰水数分钟就可杀灭本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氏杆菌病防控措施
布氏杆菌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能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
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
牲畜感染后,以母畜发生流产或死胎,公畜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母畜流产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
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
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
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
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结,有时可在其中存活并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约2~3周后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
继之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内生长形成新的感染病灶,并可多次反复冲破细胞进入血循中,则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临床急性症状,突出表现为寒战,发热,多汗,热型多为弛张热,表现为平均2~3周的发烧期,每间隔约3天至两周,发烧又反复,产生波浪状的热型。
同时,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
骨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半年左右,少数病例更早些。
布氏杆菌骨髓炎是血源性布氏杆菌感染在骨关节的局部表现。
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脊椎炎最为多见。
关节的病变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炎最为常见。
此外还会引起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
部及腋下。
男性可有睾丸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患卵巢炎等。
常见症状还有疲乏,出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肌肉及关节酸痛。
其主要预防措施有:
1.加强家畜的管理,做好经常性的家畜卫生处理和检疫;病畜应隔离饲养、治疗,病畜分泌物、排泄物等应做无害化处理或消毒深埋;病死的牲畜要深埋或烧毁。
被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水槽等用10%石灰乳或5%热火碱水严格消毒。
2.不食用未经过煮沸或灭菌的奶和奶制品。
能感染人类布氏菌病的主要奶制品是新鲜乳酪,特别是由山羊的奶制作的乳酪,但是,在干的或发酵过的乳酪中,布氏菌一般不能继续存活。
3.不食用患布氏病动物的肉及肉食品。
患布氏病动物的肉及肉食品特别是处于菌血症时期的肉类对人有很大的危险性。
冻肉和腌肉、未煮熟和未烤熟的肉类都具有传染性。
牛羊肉烹调熟透后食用;生熟肉案板一定要分开使用,案板和操作容器一定要清洗并用热水烫洗,必要时消毒。
4.不使用感病动物毛、皮。
有布氏病流行的地区出产的毛、皮也是一种传播因子,毛和皮特别容易被动物的尿、粪便及阴道分泌物污染而带有布氏病菌,凡接触未经卫生处理的毛、皮均有被感染的危险。
5.发现疫情的养殖户的圈舍要进行卫生消毒。
6.对于有职业史的相关人员,一旦出现类似某症状的患者要提高警惕,最好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去咨询。
兽医、病畜管理人员、接
羔员、屠宰加工人员,要严守卫生防护制度,特别在产仔季节更要注意。
最好在从事这些工作前1个月进行预防接种,且需年年进行。
7.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群众布病防治知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